又走了一位小妹妹。今天臺北難得的好天氣,和往後無數的日月星辰,她再也看不到了。這個國家的大人們放任社會生重病,最痛的苦果卻讓最幼小的成員承擔。天地不仁啊。
看到新聞時,心底湧出深沈的悲哀,雖然知道政府怠惰,此類事件會越來越密集發生,但得知如此慘絕人寰的事件時,一時之間還是無法冷靜。
從臉書留言和私訊可知,有很多人想知道我的想法。雖然我只是一介草民,但若想成為負責任的政治人物,沒有沈默不語的空間。在這個異常沈重、焦慮的時刻,我卻發現能說的、想說的,都是以前再三重述過的(或許這正是最令人沈痛的提問:為何悲劇還是重複發生?)。
看到被害者母親泣訴「這樣子的隨機殺人事件,兇嫌在當時基本上是沒有理智的,這不是靠立什麼法、怎麼做處置,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希望能從根本、從家庭、從教育,來讓這樣子的人消失在社會上面,我希望我們以後的子子孫孫,都不要再出現這樣子的人。」實在是非常難受。
是啊,要如何讓以後的子子孫孫,都不再出現如同行凶者的人?
今天一整天在外,思緒還是很紛亂。不過,去年的舊文竟依然適用(https://goo.gl/Kf3WvQ)。
答案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是數十年的艱鉅工程:促進社會階級流動,改變不公義的制度,讓所有人活得有尊嚴、有希望。
還記得去年我在談話性節目中,多次強調日本政府針對隨機殺人事件,曾經做過詳盡的調查研究報告(報告全文:http://goo.gl/f0YGjh,結論翻譯:http://goo.gl/UJMPws)並主張台灣政府也要做事,才能解決問題。
很遺憾的,每次慘案發生後,政府除了執行死刑平息輿論外,什麼都沒做。該做的隨機殺人事件系統性調查、分析、研究,從2012湯姆熊案至今,連一張A4都沒有,不做就是不做,放任悲劇再三重演。也毫無實際改變社會結構的作為。也沒有加強對受害家屬的撫慰、補償措施。歷次強大的民怨竟然都以怪罪民間團體作為出口,讓政府安全下莊,這也是台灣的悲哀。
這就是政府的怠惰、空轉、虛耗。
民主的社會本來就會有多元意見,留言洗版作為表達意見的方式之一,我不會刪除留言或封鎖民眾。但我也希望來留言的人們,至少可以想想其他國家政府實際採取的努力,或許這次台灣社會可以有更多具實質意義的對話,找到更好的解決方式。
從其他國家(日、美)的慘痛經驗,已經顯示隨機殺人事件的根源在於深層的政治、經濟、社會結構。如果覺得政治經濟結構的改變太困難,至少也可以很現實地討論台灣現行的精神衛生法以及社區處遇面臨什麼難題;或者,該如何重建社會邊緣人的社會連帶,讓需要幫助的人能夠實際得到幫助,讓需要協助者停止向下沈淪,在悲劇發生前就能介入阻止。
在大眾傳播媒體年代,透過鏡頭,每個人都有親臨現場的感受,都深刻感到不安、恐懼、憤怒。此時此刻,社會正集體面臨威脅,我們不缺負面情緒和商業炒作,而需要更多分析和思考。
想起去年我在談話性節目曾主張,媒體過度鉅細靡遺報導犯案細節,可能會刺激其他的暴力犯罪。這次希望社會真的能夠學到教訓。
有言論影響力的公眾人物們,政治工作者、媒體工作者、學者、演藝人員等輿論領航員們,把恐慌、焦慮、憤怒留給自己,把知識、分析、思辨帶給大眾吧。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是用來散播仇恨與無知的。
困難的問題不會有簡單的答案,社會的疾病無法用激情和恐懼治癒,還是要依靠知識和思辨才能找到出路。2012年社會錯過一次正視問題的機會,馬政府用執行死刑掩蓋傷口;2014年我們又錯過一次,2015悲劇重演。
2016年,社會的大人們,能否停止模糊焦點,拿出勇氣承擔?在慘案發生頻率越來越短之前,以實際作為讓悲劇停止吧,讓每一個小燈泡都能平安長大。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328/826111/
廢死聯盟受害者家屬 在 李小燕正面思考團 Facebook 八卦
實在無法想像一個幼兒生前所承受的痛苦……請法律給一個公道!!
影片來源 RIHNNA1000
獻給「無能的高官政府」與「講求人權的廢死聯盟」,希望你們看過以後能將心比心,「人權」二字,是給死者與受害家屬,並不是給殺人犯!
▼▲【活動情報】受凌虐男童「王昊」的死亡大體照片,集氣抗議恐龍司法【請大家用力轉寄抗議活動】網址 http://ppt.cc/MN06
★★支持死刑!請全民給千萬個「讚」連署判死 http://ppt.cc/CN9e ★★
千萬人抗議司法不公,請全民給千萬個「讚」連署判死 【二審大翻盤,殺2歲童主嫌道歉免死刑,改判30年無期徒刑】我們寧可集資捐款給「法務部」執行死刑的子彈錢,也不要用「血汗稅金」去養監獄裡的殺人魔,我們支持「執行死刑」
廢死聯盟受害者家屬 在 吳子雲 Facebook 八卦
「昨天沒有廢死聯盟的家人被砍死,我操你媽的真可惜。」
這話是我打從心底最真實的感想。
這話讓你不舒服我很抱歉,但我自己說的話我會負責。
我只希望在許多人在事後理性討論這件事的時候,
別忘了可能某些理性對受害者家屬來說會是一種痛苦。
我當然會加入檢討以後別再發生這種事的行列。
但現在我實在無法擺脫「如果我的家人在那班車上」的想法。
簡而言之,
現在可以理性的人,是因為己身和家人不在那班車上。
請原諒我說的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