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報手繪-高蹺遊行】
#一位法國漫畫家的台灣假期
廟會活動常見的踩街遊行
除了大仙尪仔、鼓陣、八家將、舞龍舞獅等
還有高人一等的踩高蹺陣
各各都是身懷絕技的傳藝高手
本系列插畫是1967年法國漫畫家來台度假
立刻被優美的景物、純樸的民風所吸引
決定延長旅台日期,多搜集一些漫畫題材
並且選出10幅最得意作品於報紙刊載
一起來回味
#台灣風土民情 #跟著歷史圖像穿越時空
#宮廟傳統文化 #進香遶境 #虔誠信仰
#報時光
日期:1967/03/29
圖說:高蹺遊行狂想曲─橫跨快車道
來源:聯合報第9版圖畫專欄
作者:但尼爾.柴波
歷史新聞節錄
【1967-02-21/聯合報/07版/聯合副刊】
一位法國漫畫家的台灣假期
【本報訊】一位法國漫畫家但尼爾。柴波先生(Daniel Zabo)。在一個月前來到了台灣,立刻被本省優美的景物、純樸的民、風所吸引,他決定延長其旅台日期,多搜集一些漫畫題材。
由於他知道聯合報是本省銷數最廣、影響力最大的一份報紙,所以他特從他來台後的新作中,選出了十幅最得意的作品,希望在本報上刊出。
他的作品曾刊載於著名的幽默雜誌『笨拙』、『今日巴黎』、『長青』、『亞洲雜誌』及香港的『南華早報』等。
但尼爾先生為本報精選的作品,今日起陸續在「聯副」刊出。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四川黃龍風景名勝區於1992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中國最高的風景名勝區之一。風景區由黃龍景區和牟尼溝景區兩部分組成。地表鈣華是黃龍景觀的最大特色。面積700平方公里。主要景觀集中於長約3.6公里的黃龍溝,溝內遍佈碳酸鈣華沉積...
廟會圖畫 在 翻白眼太太 Facebook 八卦
我挑選了一些與羞羞親子共讀的書單與大家分享,我們會選在睡前及起床後親子共讀,因為此時的孩子比較冷靜一點哈,希望藉由這樣的時光,能讓孩子愛上閱讀!
開團網址: http://mami.tw/2BCErOG
《動手玩童話系列》
這系列非常有趣!除了講故事給孩子聽,孩子還可以參與書裡設計的遊戲,有參與感孩子會更喜歡共讀時光!
在親子共讀的過程裡,透過有趣的經典童話,將嬰幼兒所需要的「顏色認知」、「圖形認知」、「手指(小肌肉)訓練」,都囊括在書本裡,運用可愛的畫風及可自行動手操作小機關來提升孩子的「感覺統合」
《小小音樂盒世界》
有樂器跟芭蕾舞曲兩本,羞羞比較理解樂器這本
按下音樂盒的按鍵,可以清楚地聆聽到不同樂器清楚地演奏出最耳熟能詳的旋律
可愛的圖畫與鮮豔的色調、搭配著為廣為人知的樂曲。耐翻不易撕破的厚紙板手工書、堅固的音樂盒撥放器!讓親子共讀也能像開音樂會般的有趣!
《動手轉轉轉》
這系列我們目前在玩顏色跟數字
羞羞轉動旋轉機關,可愛插圖就會立刻轉換,快速地讓孩子感受每張圖的關聯之處,視覺上的強烈轉換能讓孩子迅速記憶對應的答案,還可以根據其他關聯的插畫,去加深認知的強度!
除了中文的1-10羞羞也學會了英文one—ten(不管中英文難發音的還是會漏掉啦😅)
《歡樂過新年》
絕對值得購買!!!!
與孩子一同溫習古老習俗所傳承的良善風氣🎊9大主題、4大熱鬧的3D立體場景、超過40個活動機關!
🎊掃一下QR code立即聆聽喜氣洋洋的春節音樂 + 有趣的習俗故事,感受春節期間的熱鬧情景!
🎊壯觀的立體場景有年貨大街、家家戶戶貼春聯、廟會、舞獅。
🎊多樣的活動立體小機關,像是打年糕、磨豆腐、換新衣、放鞭炮、給長輩磕頭拜年……,翻一翻、拉一拉了解習俗的運作。
🎊還有門聯、對聯、年菜的泡泡貼紙,圍爐要吃什麼可以自己決定!
這本賣翻!大家一定要購入今年就可以讓孩子對過年更有共鳴唷!
《Teddy有什麼在你床底下》
這本是羞羞最愛之一,因為附了一個小手電筒,書裡設計了一些版面需要用手電筒🔦照射才能看到圖畫,羞羞會一直把房間燈關掉要求玩這本書。
《猜一猜系列套書》
這套也是與孩子可以遊戲互動的,認識動物、認識動物吃的食物、認識動物住的地方,藉由猜一猜孩子一邊玩一邊學習!通常我們都會玩的非常激動😆😆
《我做到了! I CAN DO IT系列》
這一系列我非常推薦唷,除了循序的引導孩子要怎麼達成目標,還有非常多實用的建議給父母。其實孩子需要學習,父母也需要學習呀!這一套真的更適合父母閱讀!
開團網址: http://mami.tw/2BCErOG
抽獎:
1️⃣留言:禾流線上書展特價優惠開始了啦!!只有這禮拜!!
2️⃣tag2位朋友
3️⃣公開分享貼文
1/15在line公佈
🥇抽 動手玩童話1本(隨機) 4名🏅
廟會圖畫 在 Coucou法國我的愛 Facebook 八卦
Coucou法國我的愛 🇫🇷法國生活日記🇫🇷
今天跟公婆家人們去看雲門舞集的表演
老實說這是我第一次看這樣的表演
在台灣也不曾有過
這次是因為公婆的友人提到今年一月底里昂有一場台灣來的表演
所以半年前婆婆就跟我提過有沒有想去看
既然想說是台灣的當然要去看看囉!!而且我也沒看過雲門舞集的表演
雖然他們很有名
從沒看過舞蹈表演的我
一開始的前五分鐘我完全看不懂😓
我不知道到底要表達什麼?
我心想完蛋了!😲待會婆婆一定會問我
我要怎麼解釋
因為藝術表演的東西有時很抽象
很難解釋
然後表演中間又有舞者邊跳邊唱
雖然我聽得出來是台語
但我只聽得出幾個字
心想🤔覺得怎麼很像在唸咒頌經
很像台灣傳統道教請神儀式
或者常在廟裡看到的一些景象
但我內心又很不確定
只能憑自己的想像力去揣測
一個小時後表演結束全場歡呼鼓掌
舞者們出來謝幕好幾次
感覺好像頗受好評👍
但我不知道台下的這些法國人是不是都懂?
不過公婆小叔他們都說完全看不懂
我說我也是呀!!但我覺得好像有提到道教
但對於法國人
我說道教他們哪聽得懂
所以實在超難解釋的
回到家我決定google一下"十三聲"
到底在傳遞什麼?看了這個影片後才知道原來如此
跟我當時後想像的有點雷同🙂
十三聲這個要唱要跳的表演
其實是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他透過媽媽的講述與小時候的記憶
描繪艋舺萬華這一代早期的街頭傳唱表演的一種藝術人生
而這個聲優藝人叫做十三聲
他一個人可以忽男忽女、或變成孩童、老人、年輕人不同聲調來說唱
然後帶進街頭廟會或台灣道教的一些乩童儀式等等
而螢光彩色的服飾是這場表演的一個很棒的視覺效果
靈感取自於台灣歌仔戲的戲服
整體來說
十三聲是一個具台灣傳統文化結合道教與街頭藝術生活的一個題材
雖然看得不是很懂
但回家看完一些評論與解說似乎就比較了解了
只是要跟法國人解釋實在太難
而這影片主持人最後問鄭宗龍:藝術是什麼?
鄭宗龍說:他覺得藝術就是生活,是一種我們把自己的生活經驗,用另一種方式,可能是文字、圖畫、舞蹈、吟唱各種不同途徑來傳達的一種過程。
看這次的表演給了我一種對藝術新的感受
生活中偶爾把自己帶進去別人想要傳遞的一種精神也是很不錯的體驗方式
PS:結果今天意外遇到之前語言學校的美國同學
而且他的位置就在我的旁邊
也太巧了!!😲明明為期三天的表演,居然選同一天、同一排位置,座位就在隔壁。而且之前還在說回台前要約出來見面,沒想到今天就意外見到了。😃
廟會圖畫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四川黃龍風景名勝區於1992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中國最高的風景名勝區之一。風景區由黃龍景區和牟尼溝景區兩部分組成。地表鈣華是黃龍景觀的最大特色。面積700平方公里。主要景觀集中於長約3.6公里的黃龍溝,溝內遍佈碳酸鈣華沉積,並呈梯田狀排列,仿佛是一條金色巨龍,並伴有雪山、瀑布、原始森林、峽谷等景觀。黃龍風景名勝區既以獨特的岩溶景觀著稱於世,也以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享譽人間。從黃龍溝底部(海拔2000米)到山頂(海拔3800米)依次出現亞熱帶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針葉闊葉混交林、亞高山針葉林、高山灌叢草甸等。包括大熊貓、金絲猴在內的10余種珍貴動物倘佯其間,使黃龍景區的特殊岩溶地貌與珍稀動植物資源相互交織,渾然天成。以其雄、峻、奇、野風景特色,享有“世界奇觀”、“人間瑤池”的美譽。
黃龍溝背倚終年積雪的岷山主峰雪寶鼎,面臨碧澄的涪江源流。溝穀頂端的玉翠峰麓,高山雪水和湧出地表的岩溶水交融流淌。隨著流速緩急、地勢起伏、枯枝亂石的阻隔,水中富含的碳酸鈣開始凝聚,發育固體的鈣華埂,使流水瀦留成層疊相連的大片彩池群,繪出了黃龍奇觀的第一幅天然圖畫。碳酸鈣沉積過程中,又與各種有機物、無機物結成不同質的鈣華體,還有光線照射的種種變化,形成池水同源而色澤不一,人們便稱它為“五彩池”。
五彩池盛不下那麼多畫中秀色,於是水飛浪翻一路流淌,在長達2.5公里的脊狀坡地上,形成了 氣勢磅礡的又一奇觀--金沙鋪地。原來,在山水漫流處,沿坡佈滿一層層乳黃色鱗狀鈣華體。陽光下伴著湍急的水波,整個溝穀金光閃閃,看上去恰似一條巨大的黃龍從雪山上飛騰而下,“龍腰龍背”上的鱗狀隆起,則好像它的片片“龍甲”。這便是黃龍溝得名的緣由。 水池大的一、兩畝,小的幾平方米,如蹄、如掌、如菱角、如寶蓮、千姿百態。巨大的水流,沿溝穀漫遊,注入梯湖彩池,層層跌落,穿林、越堤、滾灘。進溝的第一池群,掩映在一片蔥郁的密林之中,穿過蒼枝翠葉,20多個彩池參差錯落,波光閃爍,層層跌落,水聲叮咚;有的池群池埂低矮,池水漫溢,池岸潔白,水色碧藍,在陽光照射下,五彩繽紛。有的湖中古木老藤叢生,如雄鷹展翅,似猛虎下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的池中生長著松、柏等樹木,或高出水面,或淹于水中,婀娜多姿,嫵媚動人,形似“水中盆景”。彩池規模不同,形狀各異,有些池水映出各種不同的色彩,五光十色,爭奇鬥妍;淺灘上水流湧動,陽光照射,波光粼粼,晶瑩透亮;水下鋪墊著一層細細的淺黃色苔蘚,涉足灘流,倍感柔軟清涼,此時此地,恍若進入瑤池仙境。黃龍獨特的自然風景,早已為人們認識。相傳很久以前曾有“黃龍真人”于此隱居修道。《松潘縣誌》記載,明代這裡有前、中、後三座寺廟,殿閣相望,香火旺盛。後來前兩寺大部頹敗,留下中寺一間觀音殿和溝穀頂端的後寺建築基本完好。後寺現為道家神廟,殿內供奉黃龍真人像。迄今每逢農曆六月中黃龍寺傳統廟會,方圓數百里的藏、羌、回、漢各族群眾便會聚在此,或進香朝山、入寺祈禱,或遊樂賞景、歡歌喜舞。 黃龍風景區是一個景觀奇特、資源豐富、生態原始、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科學和美學價值的風景名勝區,這裡有似加拿大的雪山,懷俄明州的峽谷,科羅拉多的原始森林,黃石公園的鈣華彩池。多類景觀,集中一地,堪稱世界奇觀。黃龍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也是人類的寶貴財富。

廟會圖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傳統宗教文化」介紹
訪問作者: 謝宗榮
內容簡介:
由傳統的宗教信仰所衍生出的各個文化面向,一向是人類社會中的重要文化資產。或謂一個人的旅遊地圖中,一生所必要親眼目睹的人類文明史景觀,諸如中國的雲岡造像、敦煌莫高窟、希臘的神殿、義大利與西班牙的教堂等,無一不是宗教文化的產物。而在世界上著名的古代藝術作品中,不論是中國先秦的銅器與玉器、漢代的帛畫、三星堆的青銅面具,以及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米開朗基羅的石雕像、達文西與拉菲爾的聖壇畫、聖母像等,皆是宗教文化的展現。
台灣傳統宗教文化中的神像、寺廟建築等,雖然無法和這些世界頂尖的宗教作品相提並論,然而由於台灣傳統宗教文化的內容豐富,除了起源自遠古時代的自然崇拜與巫術信仰之外,更有儒教與道教、佛教的巨大影響,面貌十分多元化。這些宗教文化的內涵,也隨著各族群、地域的不同而各自呈現出其特殊的文化形貌,再加上台灣民間的廟會活動興盛,無形的信仰文化資產更讓這些以寺廟建築為主的有形文化顯得活潑而生動,而不再只是脫離當代生活經驗的「遺產」。
台灣的社廟宛如一座挖掘不完的寶庫,不論其規模大小,只要我們用心加以深入觀察,都可以編織、描繪一幅十分生動而精彩的「圖畫」,而且更是年復一年不斷上演的「動畫」。《圖解台灣傳統宗教文化》中所呈現的文字與圖片,是筆者二十多年來在全台踏查之下所累積的成果。以筆者一己之力,雖然無法將全台每一座社廟及其廟會活動都考察一遍,但是從數萬張的圖片中逐一檢視而挑選出較具有代表性者,對於年近花甲的本人來說,也是視力與記憶力上的一大考驗。因此,若是以「圖文書」的標準來說,這本《圖解台灣傳統宗教文化》無疑是全新的呈現。
作者簡介:謝宗榮
謝宗榮(1960~)
◆出生於南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
◆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助理、私立大葉大學兼任講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傳統工藝系兼任講師。
◆現職宗教與民俗研究者,輔仁大學進修部宗教系兼任講師。
◆著有《神像與信仰》(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台灣傳統宗教文化》(晨星出版)、《台灣傳統宗教藝術》(晨星出版)、《臺灣的信仰文化與裝飾藝術》(博揚文化)、《台灣的王爺廟》(遠足文化)、《臺灣的廟會文化與信仰變遷》(博揚文化)、《臺灣的道教文化與祭典儀式》(博揚文化)、《臺灣的民俗信仰與文化資產》(博揚文化)等書。
作者粉絲頁: 耕研居宗教民俗研究室
出版社粉絲頁: 晨星出版、 晨星圖解台灣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廟會圖畫 在 [討論] 成為文化資產後呢?充滿負面形象的台灣廟會(一) - folklore 的八卦
七、印刷或販賣傳播迷信之書籍、傳單及圖畫者。 八、藉符咒、邪術醫治傷病者。 九、假託神權迷信,從事其他非法活動或秘密結社者很顯然,國民黨比日本人還狠一點,日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