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出任務-孩子就是未來 Part III
#南區會有新的水畫牆出現
#小羅有參與一些細部改善
我所在的位置是在東區的大智公園,也是這次美樂地計畫中公園遊具改造的一環。預計這邊會裝上抿石子的「五色鳥造型滑梯」
南區民興、文林及永和公園的塑膠遊具老舊,將翻新增設鳥巢式鞦韆、蹺蹺板等,除此之外,廁所加強通風設計,增設坐式馬桶,女性廁間也增加,讓廁所更友善。
我知道大家一定不滿意僅僅這樣程度的改善,但必須要跟大家報告 #現在的工程是基於過去的預算 未來我會持續爭取編列預算,讓我們東南區也能擁有像其他縣市一樣的好玩大型共融特色遊戲區。
#選前的承諾拼死也履行
#東南區好玩遊戲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科學園內可找到熱騰騰自家製意大利麵食、滋味精緻的日式三文魚飯團、充滿肉汁的烤肉眼扒、四川水煮牛肉,或是層次豐富的公司三明治。西式、中式、日式、韓式美食,到高級食肆、快餐店及咖啡室共冶一爐,訪客可隨時隨地大快朵頤。更讓他們難忘的是在品嚐各款美食的同時,吐露港美景盡收眼底。白石角海濱長廊位於香港新界大...
廁所 通風設計 在 Facebook 八卦
即日專欄:K11快速應變,要俾個Like
我是超級饞嘴之人,本來政府放寬食肆晚巿限制,令我大樂,但K11 MUSEA的名潮食館出現爆疫,掀起新一波疫情,令我關注地追看新聞。跟蹤事態發展下,我必須俾個like K11 MUSEA。
雖然懷疑是食肆的送風系統和堆積的清潔食具出了問題,波及整個商場,但K11 MUSEA反應極快及全面,不會單靠員工到政府檢測站強檢,而是主動地安排三部流動檢測車為相關員工免費檢測。估計商場及食肆租戶員工約有2,000人。檢測車一天內已檢測1,700人,暫時700人檢測呈陰性,今日將繼續提供免費檢測,並將於周三進行第二輪檢測,並將延長關閉時間至周五(5日),以便在周三(3日)再度安排流動檢測車,要求全體員工在第二次檢測結果呈陰性方可上班,確保商場在最安全情況下本周六重開。
根據昨天巡視現場的政府抗疫專家顧問兼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懷疑問題主因是名潮食館的地下樓層的送風量,只及設計要求的三分一,極大機會引致食肆內出現「短距離空氣傳播」,餐廳的茶水間內擺滿大量用過的餐具等,亦可能是播毒源頭。
袁國勇教授指視察後,認為K11 MUSEA的商場設計,例如廁所環境、公眾地方通風設計、防疫措施等「係安全嘅。」
即使今次爆疫和商場設計和清潔無關,但K11 MUSEA管理層主動和快速應對,作多方面部署。除了安排員工檢測外,商場更利用閉館時間,安排香港科技大學的專業人員,派出超級智能消毒機械人,為商場內所有公用空間、通風系統、餐廳及商舖深層清潔及消毒。
為了確保安全,商場計劃在未來兩個月會繼續派出流動檢測車,為相關員工一周做兩次免費檢測,並繼續定期做深層清潔。
名潮食館事件非人所願,但K11 MUSEA處理危機的決斷和效率,以高效率和負責任態度,把員工和顧客安全放在首位,令我十分欣賞。
原文:http://bit.ly/301qcQ6
網上圖片
===================================
想了解我更多的投資心得及個人動向,請立即讚好我的專頁 胡孟青專頁
#am730 #談財經胡孟青 #胡孟青專頁 #K11MUSEA #新冠肺炎 #檢測 #名潮食館 #袁國勇
廁所 通風設計 在 尋蹤覓蹟 Facebook 八卦
【外型嬌俏的粉紅色建築——第二街公共浴室】
樓高兩層的公共浴室於1922年重建而成。入口雖然有分別寫清楚「女浴室」和「男浴室」,但仍不時有人以為是廁所而誤入浴室。第二街公共浴室充分展現了昔日的建築特色,其後方保留了一支燒熱水用的磚砌煙囪。浴室的牆身亦為轉頭堆砌而成,牆上透出泛黃燈光的氣窗,反映了當時的通風設計。第二街公共浴室外牆本是米白色,但由於部分紅磚外露,建築署於九十年代把它重新髹上粉紅色,內部隔板則改為纖維板。通往位於上層女浴室的石樓梯採用昔日十分常見的中空設計。
由於當時主要以功能性為考慮因素,私隱問題只是其次。近20個淋浴格分開兩排平列,每格之間只有一塊及胸的間隔區分,轉身就可以看見隔壁的人。推開每格的鐵門亦沒有任何可以掛衣服的設備,水喉開關也不能調較冷熱水。只有攝氏20度以下才會提供熱水,其他日子只有冷水供應。
雖然公共浴室的設備看似簡陋無比,但它在舊時香港的確起了很大作用。亦因為它的重要性才得以保存至今日。
廁所 通風設計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在科學園內可找到熱騰騰自家製意大利麵食、滋味精緻的日式三文魚飯團、充滿肉汁的烤肉眼扒、四川水煮牛肉,或是層次豐富的公司三明治。西式、中式、日式、韓式美食,到高級食肆、快餐店及咖啡室共冶一爐,訪客可隨時隨地大快朵頤。更讓他們難忘的是在品嚐各款美食的同時,吐露港美景盡收眼底。白石角海濱長廊位於香港新界大埔白石角科學園路、創新路及科研路,由香港政府耗資兩千萬港元於2004年12月啟工興建,於2007年9月竣工,於2008年2月啟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白石角海濱長廊全長兩公里,設有人行道及自行車道,遊人可以沿途欣賞吐露港的風景,亦可以遠眺馬鞍山至八仙嶺的景色;其中自行車道連接沙田至大埔的自行車道。為了配合附近的背景,白石角海濱長廊的設計配合了香港科學園,帶有創新及動感的建築元素。半露天茶座和小食亭的設計皆有海洋元素,設有風帆似木棚遮陽檔及波浪形的木製樓梯。位於海濱長廊北面的公共廁所位於未來將會興建的巴士站旁,其外圍提供了一處設有上蓋的等候空間。另外,3座公共廁所皆採用了自然光及自然通風設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ibXroK4lb8/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iUlUjounWn-8i4S74anfdb6An9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