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巫們》:不是我長大了,是孩子變膽小了
-
《女巫們》改編自暢銷小說家羅爾達的作品,本書曾經在1990年被翻拍成電影版,並且由暗黑系代表 Angelica Huston 飾演最高女巫。30年後,華納兄弟推出了全新的版本,並請到一向以甜美微笑著稱的 Anne Hathaway 飾演法力無邊的女巫首領。《女巫們》敘述故事的主角在一場車禍中失去了雙親,因此被外婆接到家裡住。而在一次與一名陌生女子的邂逅,外婆告訴他這世界有女巫的存在,而且每個國家、城市都有她們的蹤跡。女巫們最討厭的就是小孩,為了躲避女巫,外婆決定帶著孫子躲起來;他們來到了一間非常頂級的飯店,殊不知全世界的女巫們也集合到飯店裡,準備召開女巫大會,並密謀消滅全世界的小孩⋯⋯
-
➡️「1990 v.s 2020」
一部電影推出新版時,難免會被拿來跟之前的版本作比較,而對我來說,我喜歡1990的版本遠勝過2020的版本。相較之下,新版的劇情走向較忠於原著,小男孩在最後並沒有變回來,而是以老鼠的形象度過餘生。然而舊版的導演當時因為改變結尾,選擇讓最高女巫的助理將小男孩變回原樣,讓原著羅爾達震怒,差點一狀告上法庭。
身為讀過小說,也看過兩個電影版本的電影,我真的必須說新版的表現差強人意。小說的精彩在於讀者可以在腦中自由的想像劇情怎麼呈現;舊版電影則是在結尾出現了與小說不同的轉折;而新版的翻拍⋯⋯只能說它中規中矩的演完了一部電影,並且不帶有一點懸念。
2020年的《女巫們》另一個賣點就是超豪華的卡司,除了 Anne Hathaway 之外,還找來影后 Octavia Spencer 來飾演小男孩的外婆、Stanley Tucci 飾演飯店的經理;小男孩長大後的配音員則是喜劇演員 Chris Rock。這也是我覺得很可惜的一個地方,這些演員的演技並無有所發揮,Octavia Spencer 的詮釋與當年《姊妹》裡的 Minnie 幾乎完全重疊,Anne Hathaway 過度誇張的口音更是讓人感到無解。真的不得不說,在詮釋「異國感」這件事情上,Angelica Huston 真的渾然天成許多!順道一提,1990年的卡司也不容小覷,除了有 Angelica Huston 擔任最高女巫之外,飯店經理則是找來了「豆豆先生」Rowan Atkinson!
-
➡️「女巫形象的詮釋」
近期有關注電影新聞的朋友們應該對於本次電影詮釋女巫形象所衍伸的爭議不陌生。新版電影對女巫們的形容為:她們看起來就像一般的女人,只不過有著像裂嘴女一樣的大嘴,但總是用粉底來掩飾裂痕。女巫們沒有手指,她們只有像缺少中指和無名指一樣的爪子(這也是引起身障團體抗議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她們總是穿著尖頭的高跟鞋,因為她們的腳趾就像被切斷了一樣。女巫們都是光頭,所以她們必須無時無刻戴著假髮,也因此必須忍受所謂「假髮疹」所帶來的不適。
舊版對女巫的形容大同小異,不過一個較大的差別在於女巫並不是人,所以她們其實是穿著人皮的,並非長得像一般女人。而她們的「爪子」呈現出來偏向鳥類的爪子,不過坑坑疤疤的樣子。
很中立的來說,兩個版本的詮釋並沒有所謂的對錯,畢竟每個人對文本的詮釋都會有自己的想像,但如果很難理解這兩個形象的差別,我可以幫大家白話一點:新版的女巫長得就像「猛毒」,舊版的女巫長得則是像「古靈閣的妖精」。
-
➡️「不是我長大了,是孩子變膽小了」
之所以會下這麼一個大膽的標題是因為新版的《女巫們》再次映證了近年舊片翻拍的其中一個趨勢:很多東西都變得非常家庭及兒童合宜。隨著時代改變,電影分級制度的調整,製片團隊和片商多數會傾向以打中受眾為目標,把票房放在第一位。不過這樣的決定勢必會犧牲掉電影對於人物和故事的詮釋。
我永遠記得小的時候,獨自坐在前面看著最高女巫撕下她臉上的人皮,露出她的真面目。我也記得最後她吞下藥水時,冒出的綠氣,以及最後她變成全身潰爛不堪、眼睛突出的大老鼠。對我來說,這完完全全映證了 Witches are real(女巫真的存在)這句話。因此,時間快轉到 2020,看著 Anne Hathaway 華麗的服裝,滑稽喜劇式的變身,以這部片奇幻黑暗喜劇的定位來說,也僅符合了喜劇的類別而已。
同樣為舊片翻拍,去年萬聖節上映的《阿達一族》動畫版也是一樣的狀況。阿達一族所代表的黑色幽默在動畫版中完全看不到,他們只稱得上一個古怪的家庭。就連招牌角色 Wednesday Addams 在原版電影中的變態心理,在動畫版也僅被描寫為「厭世」而已。
只能說影業有票房上的壓力,但是觀眾在視覺上以及對於角色的刻畫以及期待有時也是一把難以衡量的尺。新版的《女巫們》並沒有不好,只是整體來說,它缺乏了小說能夠賦予的想像空間,也無法與舊版的劇情相比,實質上僅是一部中規中矩的詮釋而已。
-
Photo Credit: IMDb
-
#康妮可電影影評 #影評 #connicole #filmreview #thewitches #annehathaway #女巫們
康妮可電影影評 在 康妮可電影影評 connicole Facebook 八卦
🦄
《阿拉丁》:真的開啟了「嶄新的世界」
-
《阿拉丁》大概是🦄今年最期待的電影前三名,真心不騙。我從小就是個《阿拉丁》迷,一直到長大以後,我平均每個月都要把動畫版重看一次。最喜歡《阿拉丁》就在於當年羅賓・威廉斯為神燈精靈配音時,將一個原本已經充滿魔力的角色變得更加討喜且有魅力,超乎想像的指標性演出,成為眾人心中永恆的回憶以及難以超越的範本。。
-
我必須說,身為動畫版的粉絲,第一次看完真人版真的只有滿滿的失落;當下我在座位上哭著對旁邊的友人說:This is not what I thought it would be.(友人A和B只有滿滿的傻眼)
如果要我很老實的說,2019年的《阿拉丁》其實並不是不好看,只是我自己帶著對動畫版滿滿的愛,期待它能超越我的想像。
面對網路上一面倒的好評,我也很仔細的思考自己為什麼不滿意,還有這部電影為什麼讓我這麼失落。並不是出於要和大家有一樣的想法,而是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基於對動畫版的愛,而去忽略了真人版所帶來的不同。
冷靜下來後,我選擇去二刷《阿拉丁》,看看是否能用不同的角度去欣賞這部,這篇也針對幾個部分分享我的想法!
-
➡️選角
素人演員梅納.馬蘇德將自己的大螢幕處女作獻給《阿拉丁》,接下男主角的重責大任。女主角娜歐蜜.史考特相較之下是個熟悉的面孔,除了在迪士尼頻道原創電影《檸檬大嘴巴》裡展現歌唱實力外,也在2017年的《金剛戰士》中飾演粉紅戰士。
其實在男女主角的選擇上,我認為最棒的是兩人在音樂上的還原度是非常高的,尤其梅納・馬蘇一開口唱歌,真的很能直接聯想到動畫版的聲音。我覺得梅納讓我最喜歡的地方是除了詮釋街頭小混混外,他也表現出那種「真的不知道自己會得到三個願望」也「不知道到底要怎麼許願」的天真。
至於神燈精靈,我得承認我聽到是威爾・史密斯飾演時,我內心崩潰幾萬回。並不是因為我對演員本身有成見,而是因為我不曉得到底有誰能超越羅賓・威廉斯。而不出我所料,首刷時讓我最崩潰的就是威爾・史密斯的精靈。即便創造了一個全新的鮮明形象,神燈精靈依舊讓我出戲,因為這不就是藍色的MIB星際戰警、藍色的絕地戰警、藍色的威爾・史密斯嗎?
他本人也很明確的說他不會想辦法去超越羅賓・威廉斯,他會以自己的方式詮釋神燈精靈的角色。所以二刷的時候,我拋開了動畫版的一切,認真去感受這個版本的神燈精靈。雖然還是讓我有點小尷尬,但至少與電影整體的風格並無違和感。
身為阿拉丁的鐵粉,我也必須提到「賈方」這個角色,他原本是我最看好的角色,但最後讓我最失望的卻是他。直白地講,真人版的賈方其實只是個被欺負很久很壓抑的男子,而不是老奸巨猾、渴望權力和力量的巫師。原本也期待著賈方和蛇的形象在電影中會如何被呈現,這個部分我真的覺得很可惜。
-
➡️配樂
說到本片的配樂不得不提起Alan Menken這個人,他基本上是迪士尼經典動畫御用的配樂師;其他作品包含《小美人魚》、《美女與野獸》以及《風中奇緣》等。這次真人版請他回鍋,將動畫版的配樂注入新的元素外,他也為茉莉公主做了一首新歌——Speechless。
真的是大師一出手,就知有沒有;當阿拉丁帶著茉莉公主坐上魔毯,A Whole New World前奏一下,相信每個迪士尼粉絲都已經先哭了三回。
另外,為了呼應電影華麗的畫面,Alan Menken也將配樂注入了中東的元素,光是片頭的Arabian Nights就和動畫版以弦樂器為主軸的風格大不相同。
配樂的部分絕對是真人版《阿拉丁》最精彩的亮點之一。
-
➡️A Whole New World
《阿拉丁》真的是開啟了嶄新的世界,不僅將經典動畫改編成動作場面浩大、畫面刺激的電影,也透過故事和新版的神燈精靈,創造了全新的風格。
電影裡的茉莉公主打扮成平民,是為了看看自己國家的面貌,成為一位好的領導者。這樣堅強和倔將的形象也跳脫了以往迪士尼對公主的描述。雖然我對於角色故事線還是有些疑惑和疑慮,畢竟現實生活中應該是沒有這麼理想,但我們還是恭喜茉莉公主成為了帶領阿格拉巴興盛的蘇丹。
電影中也將許多橋段加入了舞蹈以及動作的場面。對導演蓋・瑞奇熟悉的觀眾應該都知道,他的電影裡面確實都有奔跑以及各式各樣的動作橋段。尤其電影剛開始阿拉丁唱著One Jump Ahead,在市集躲守衛的那幕,不單只是原汁原味呈現動畫版,也將整個追逐的場面顯得更加刺激。
-
歡迎大家留言說說你對真人版《阿拉丁》的想法,未來我們也希望能做一些動畫vs.真人片比較的文章~
Photo Credit: IMDb
-
#康妮可電影影評 #connicole #aladdin #阿拉丁 #willsmith #迪士尼 #迪士尼經典三部曲 #disney #filmreview #觀影心得
康妮可電影影評 在 康妮可電影影評 connicole Facebook 八卦
🦄
《我想要你記得_》:那些似曾相識與觸景傷情
-
首先,感謝 光譜映像 House on Fire 邀請康妮可參加這次《我想要你記得_》的特映會。
-
故事敘述多情奔放的瑪莉亞,為了創作小說而來到了台灣。在兼職做荷蘭語導遊時,遇見了同樣來自法國的奧利維。奧利維的個性與瑪莉亞截然不同,他既木訥又內斂,卻在瑪莉亞盛情的追求下,墜入了情網。兩人在台灣高雄展開了屬於他們的愛情故事,就在一切看似穩定時,突如其來的壞消息令兩人不知所措;面對愛情,兩人能否攜手面對難題?
-
《我想要你記得_》的法文片名為 L'autre continent,意思是 the other continent(另一個大陸),而英文片名則是譯為 The Territory of Love(愛的版圖)。瑪莉亞和奧利維皆來自法國,而他們在台灣相遇、相識、相愛,位於亞洲大陸的台灣,即是兩人愛情的版圖。整個故事以瑪莉亞的角度為出發點,而她想要奧利維記得的,究竟是什麼?法文和英文的片名與中文片名呈現的是完全不一樣的,一邊是著重在地點,而另一邊著重在情感;但看完電影後就會發現,不管是哪個語言的片名,都緊密的和電影的故事產生連結。
-
這部片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對「記憶」的詮釋,也是為什麼我下了「那些似曾相識與觸景傷情」這樣的小標。電影裡面,奧利維向瑪莉亞解釋了自己熟悉語言的方式。從小到大,他生活中的不同地點個代表了一種語言,他小時候的房間代表著英文,中學代表了波蘭語,而高雄的忠烈祠則是藏著中文。隨著故事發展,那些對奧利維來說似曾相識,並且喚起自已記憶的景色,對瑪莉亞來說卻是觸景傷情。這也呼應了兩人在本質上是多麽的不同,他們之間的愛情,也許就像天秤的兩端一樣,起起伏伏卻又互相牽制。
-
《我想要你記得_》即將在本週五(11/16)上映,推薦大家到電影院見證瑪莉亞和奧利維之間的愛情。另外,🦄編也特別喜歡片中在高雄的取景,非常真實的帶觀眾到了南台灣,體驗港都的巷弄以及和北部不同的城市風采(🦄編和🦁編都是台南來的啦,所以覺得特別有家的感覺)。
-
圖片來源:光譜映像 Facebook
-
#康妮可電影影評 #connicole #territoryoflove #我想要你記得 #screening #特映會 #filmreview #觀影心得
康妮可電影影評 在 [請益] 有沒有一路到結局都很精彩的電影可推薦 的八卦
很多電影都有虎頭蛇尾的問題開頭一路表現得很精彩但因為前半段太精彩導致大家也會對結局有高度期待結果到了結局儘管也沒有很差但因為前面高潮處表現太 ... ... <看更多>
康妮可電影影評 在 《康斯坦汀:驅魔神探》續集確認!基奴李維、導演法蘭西斯 ... 的八卦
新聞 # 電影 #娛樂. 【梗你報新聞】你也是等了17年嗎? | 《康斯坦汀:驅魔神探》續集確認!基奴李維、導演法蘭西斯勞倫斯回歸| 2022-SEP.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