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有幾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對各種思想概念還模糊不清的時候,很容易東拉西扯,把表面上看起來類似的東西當成同一個概念來理解,以為自己已經融會貫通了;然而當你追問他的時候,他又說不出個所以然,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他無法細緻地釐清各種概念之間的差異,也無法在理論上區分出層次。
第二個階段,靜下心來刻苦用功過後,終於有辦法掌握各種概念之間的區別,而且在腦中有一個清晰的理論架構;不管你怎麼問他,他都有辦法立刻釐清你的問題,而且還能從不同層面回答你。
在這個階段的人會有一種「大夢初醒」的感覺,因為他會發現,這個社會上大約有90%以上的人,腦袋根本不清不楚,即使是被譽為專家或大師的人,也可能只是在胡言亂語,看起來好像很厲害,但實際上只是在招搖撞騙罷了。
這個階段的人,也是最有批判性的人,他們最喜歡指出別人的說法是錯的,喜歡看那些招搖撞騙的人們,被逼露出馬腳的窘境。這麼做會有一種快感,好像只有他頭腦最清楚,好像全世界只有他會思考一樣,其他芸芸眾生都是盲目的。
為什麼我會這麼了解這種人?
因為我在這個階段停留了很久很久,而且自作聰明到了極點。說實在的,不是自己真的有多聰明,就只是想讓別人覺得我很厲害罷了,殊不知在別人眼中,我才是個蠢蛋。
在我人生失敗到極點、低潮到極點的時候,我開始重新思索「讀書」對我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讀書對我而言就只是為了得到更多知識,讓我思考得更快速、更銳利、更有批判性;但擁有這些知識、技術與思辨能力又怎麼樣?如果我此生再也沒有發揮這些能力的機會,該怎麼辦?學這些東西還有意義嗎?
莊子在〈列禦寇〉篇中說,有個人花了好幾年時間去學「屠龍」的技術,在學有所成之後,才發現世界上根本無「龍」可屠。既然如此,學這些「屠龍技」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我曾經因此而決定不再讀書了。讀書,簡直誤我一生;話雖如此,卻也不是說放下就能放下,於是我苦思又苦思。
這些思索,讓我的讀書人生進入了第三個階段——為自己而讀。
現在,我是用我的「人生」在試驗我所學到的哲學。舉個例子來說,我們不是都學過《莊子》的「庖丁解牛」嗎?假如我們不能做到跟庖丁一樣的程度,我們在這邊空談庖丁解牛的境界有多高,難道不是在嘴炮而已嗎?再舉個例子,我們上課都會教學生讀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如果我們自己都做不到「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那我們要怎麼跟學生解釋這到底是什麼樣一種境界?如果只會跟學生說這是「物我兩忘」的境界,結果自己根本沒體驗過,難道不是在自欺欺人嗎?
「厭世哲學家」粉絲專頁上所寫的東西,也是我這個「試驗」的一部分,相當於成果發表吧。我在這裡寫的東西通通都是我真實體驗到或感受到的東西,絕不搬弄什麼高超、新奇的理論或概念,不做任何學術上的考究與分析,也不想再跟網友爭辯什麼對或錯。這些對我來說都沒意義。我的文章難道是為了寫給別人看的嗎?才怪,我只是寫給我自己看而已。
老莊與孔孟真的有那麼大的差別嗎?不見得。儒家又真的跟墨翟楊朱水火不容嗎?也未必。東方與西方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嗎?也許是吧,但我為什麼不能讓它們在我身上互相印證呢?
寫了這麼多,我要說的只是,有建設性的批判意見,我會接受並思考;至於那種丟一兩句話,認為我在扭曲經典或古文,以為我是讀不懂或是誤解了文意,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的意見,我就不多回應了,一方面也是因為真的沒時間啦!謝謝。
庖丁解牛三階段 在 Facebook 八卦
一直以來我們希望訓練學生有能力自己解開困難技巧,正因「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
距離Finger Flows課程三個階段上完,已經有兩三年的時間了,然而還能不斷從中受益。
FingersFlow這套方法不是讓你馬上克服技巧難題的方法。以前彈琴手很緊無法放鬆,在上完了一階的十堂課,驚險的掌握了放鬆的訣竅,但彈鋼琴也講究手指關節的牢固,放鬆習慣更需時間養成,絕非幾週就能辦到的。
於是我和Dawson 老師經過討論,制定了一套以FingerFlows為基礎的指關節建立計劃,每天在訓練指關節上就要花接近兩個小時,持續了九個月才算相對完工。
FingerFlows 與其他技巧課程不同的地方在於:
大多數的課程提供的是一項一項技巧問題的解決方法。
FingersFlow提供的是:透過對演奏技術原理的通盤理解,並親身去經驗解決方法,於是在遇到新的問題時,就有能力用“庖丁解牛”的方式去剖析,自己去克服每種技巧難題。
遇到技巧問題的時候,按照放鬆、指關節正確站立、手的位移等等邏輯,再透過針對性的練習解決。這過程包含的不僅僅是放鬆、建立手指,也有像成功解答數學題一般的樂趣。
當我瞭解後會發現所有技巧‘’殊途同歸‘’,而不是相異。很多同學把技巧當成一題又一題「不同」的數學題,或是練了音階,但曲子遇到音階還得花時間練習、練了八度練習曲,遇到其它曲子的八度還是要花時間重練,造成沒有信心去自行處理,非常依賴鋼琴老師。(怕自己做得不好而放棄思考的也大有人在)
學習了FingersFlow之後,像是學到了一套公式,靈活套用在任何問題上都能迎刃而解。當再遇到李斯特那些看似技巧恐怖誇張的曲子,你也會有信心去克服它。
FingersFlow的教學法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給他魚不如教他釣魚。沒有老師可以永遠教導我們,我們終究要成為自己的老師,而FingersFlow這套思考的方式將伴隨我們突破成長。
家輝於英國
⋯⋯⋯⋯⋯⋯⋯⋯⋯⋯⋯⋯⋯⋯
家輝是馬來西亞僑生,在台灣唸書時接觸FingersFlow,技巧獲得相當大幅度的躍進,之後獲得獎學金至英國就讀研究所,非常謝謝他的分享~
庖丁解牛三階段 在 資策會創新學習中心 Facebook 八卦
【教育米其林,邀您來上課】 明天早上10點半鎖定【METAEDU MEETUP Q3產業交流會】告訴您更多煮好菜、上好課的鍋碗瓢盆與食材!🔗 https://fb.me/e/sGDunXkzx
您是魏文惠王的庖丁嗎?我們正在尋找教育界的江振誠👨🍳👩🍳 !黑客松第二階段主廚上場,這次不用解牛、也不用磨刀霍霍向豬羊,我們邀請老師們摩拳擦掌報名來~ 學習網課預備備🎧🎤🎬
您對線上教學有滿滿的想法嗎?想為教育界端出色香味俱全的線上課程嗎?期待在世界重整再出發的此刻,我們準備好舞台,邀請您公開苦思設計、充滿靈魂的線上課程,一起線上玩網課,一起發光發熱。🔥 我們「徵」的就是你,「真」心邀請你!
👉報名網址:https://www.metaedu.org.tw/eduathon/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1/10/13(三)
💖決選公佈:2021/10/26(二)
🌟主廚LIVE決選:2021/11/05(五)
#網課神助攻#我們在網上陪孩子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