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走過了疫情高峰期?專訪何大一:答案:No!千萬別樂觀!//財經雜誌》
我的Summary :麻煩大家認真看:
1)以全球疫情而言,我們還在初期。
2)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鬆口氣,稱自己成功抗病毒,那正是危險的開始。
3)印度、非洲、南半球、伊朗⋯⋯如果陷入疫情,死亡人數及病毒🦠會再反撲全球,因為防不勝防,太多無症狀感染者,還有隱瞞者。無症狀感染者攜帶的病毒和感染者一樣,日本剛剛通過的法律修正為隔離21天,愈來愈多人16-17天才有呼吸、血氧下降、體溫升高的現象。無症狀感染者可能佔25%-50%。
4)義大利和西班牙死亡率這麼高,説不定不只是篩檢率,啟動慢,也可能和人種基因有關。
5)為什麼有人會死?有人會自動痊癒?年輕患者也出現了零星死者?目前還是一個謎。一般科學界認為主要可能的原因是:免疫系統。如果單純感染病毒,會痊癒,如果誘發免疫系統攻擊,即造成肺功能及全身器官衰竭,病人極容易死亡:而老人的免疫系統往往比年輕人不健康:但年輕人也有免疫系統疾病患者。
6)完全殺死病毒的疫苗最快18個月才能生產成功。就算明年初FDA快速批准了嬌生公司的疫苗,其過程及功能可能不夠嚴謹,這種不得不,可能無法達成如肺結核、虐疾等疫苗注射後完全抗病毒功能。
7)中國應該再堅持一個月,現在太快復工了,輕易解封武漢,湖北,復工,那些無症狀感染者可能會給中國帶來第二波疫情。
美國更是。如果四月底即解除禁足令,狀況更糟。中國至少封城了二個半月。
8)如果全球在武漢封城後,一週內,整個二月全部封城,禁足,今天我們可能已經脫離險境。但這只是後見之明。
以下為何大一專訪內容:
*美國當地時間2020年4月5日,全球已有120萬例新冠病毒病例,其中約有25%在美國。紐約州是受新冠病毒襲擊最嚴重的州,病毒已經奪去這個經濟繁榮之州3500多人的生命。醫學專家們公認,要想控制住此次流行病,必須截斷大約三分之二的感染鏈。
由於迄今為止尚未出現有效的疫苗,人們無法完全保護自己不受感染,因此要有60%-70%的民眾感染新冠病毒有抗體後,病毒才會難以蔓延。公共衛生專家說,情況將變得更糟,不僅對紐約,對美國其他地區未來也是如此。
所以重點在:隔離,截斷2/3感染鏈。
何大一是亞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Aaron Diamond Aids Research Center)的創始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教授,早在冠狀病毒從新世紀初開始出現,他和研究團隊就投入求索與抗衡的研發之中。
* 在2003年SARS疫情期間,何大一曾擔任北京、香港和台灣地區的專家顧問。17年之後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自2020年2月起,何大一負責一個關於新冠藥物及抗體的研發項目,用四種方法來開發藥物或抗體。馬雲基金會提供了210萬美元資金供何大一領導的4個團隊分享,另一家中國互聯網巨頭企業實際控制人的家族基金,承諾再提供100萬美元的研究資助。哥大的科學家將與中國學術研究人員合作,目前相關研究正在有序推進中。
*關於新冠病毒感染,為什麼近80%感染者沒有症狀?
何大一表示,儘管自2003年SARS疫情暴發以來,他的團隊已經非常詳細地研究冠狀病毒,但直到現在有關新冠狀病毒的許多基因COVID-19科學家們還是沒能完全瞭解。目前為止,仍然不知道為什麼在這個冠狀病毒攻擊下,有些感染者沒什麼事,有些人卻病得很嚴重?對肺部的損害有多少是由病毒導致的?有多少是由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導致的?這些都是非常關鍵的問題。
如果病毒具有破壞性,那麼我們就應對病毒進行更加猛烈的攻擊;如果是免疫系統的內部炎症反應導致了肺部長期損傷,那可以採取不同的應對方法。科學家需要理解這些基本的科學問題,然後才能制定出最好的對付新冠病毒的策略。
*關於中國大陸目前無症狀感染者,是否會帶來另一波疫情?
何大一認為中國要想讓無症狀感染者徹底消失,至少應該要堅持一個月。目前武漢解封,太快了。
*關於歐洲、美國太晚封城
如果借鑒中國的抗疫模式,全球皆可做到嚴厲的封鎖和隔離措施,就會壓平美國紐約、加州和西歐很多國家的疫情增長曲線。
何大一指出,如果放任疫情一波一波地蔓延,然後才啓動實施「禁足令」(shelter-in-place)、保持社交距離,這樣已經毫無意義。坐等疫情一波波地蔓延,只能不斷拖長防控疫情的時間線。現在需要的是全球同步行動,仿效實行抗疫的中國模式,尤其是「武漢式隔離」,那樣疫情才會更早被控制住,它能輓救更多生命,也有助於我們恢復正常的經濟生活。
*全球疫情是在早期階段?還是已經到了高原期?
何大一認為現在疫情還在早期階段。一切發生的太快了。一個月前紐約州宣佈第一例確診病例,現在紐約市的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武漢市。他從未見過(疫情)發展如此之快。艾滋病這種全球性的傳染病規模巨大,(自1981年發現首例艾滋病以來)全世界已有2000萬人死於艾滋病,但這是一個緩慢積累的過程。它是一種慢性病,不像新冠肺炎病毒來勢迅猛。
中國之後,疫情已經帶來了好幾波衝擊。伊朗和韓國大約在同一時間疫情暴發,然後是意大利,其它西歐國家緊隨其後,沒過多久就輪到了美國。
美國國土如此遼闊,疫情不會多地同步發生——最先疫情在西海岸暴發,然後進軍東海岸,現在紐約成為重災區。美國另一些城市,包括底特律、紐奧良、芝加哥等則正在邁向更大的危機,而也有很多地區尚未發生疫情的嚴重暴發。所以疫情波動的狀態是:快速交替,持續行進。
現在最讓人擔心就是疫情蔓延到那些資源貧乏的地區—— 例如非洲、南美洲的一些國家、還有印度—— 最近印度已宣佈封國的應對,這很好,但考慮到其資源匱乏的程度和人口的可怕密度,新冠肺炎疫情在這些國家會帶來怎樣的災難,讓人憂慮。
就整體而言我想說的是,在全球範圍內,現在疫情仍處於早期階段,很多國家甚至還未開始經歷新冠病毒的社區擴散和指數增長。令人不安的是那些國家會陸續觸發警報。
雖然中國、韓國等一些國家疫情已開始得到控制,但新冠病毒在全球各地此起彼伏,很難完全實現完全的正常化。這是我們所陷入的境地,它隨時可能反撲失控。
*經濟活動及復工、旅遊如果恢復正常,會不會功虧一簣?
幾周前,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很好的效果,包括武漢和整個湖北都只有零星的社區病例。這一成就值得稱道。
問題是,中國經濟如此依賴全球貿易和全球互動,當中國的周邊鄰國都還在生病、身陷疫情時,中國如何復工?經濟如何回歸正常?更何況中國境內確診案例仍未禁絕,如果過於放鬆,中國絕大多數人仍容易染上新冠肺炎,因為只有小部分曾經感染的人可能已經產生了免疫力。因此,在與中國互動的世界大部分地區疫情得以控制之前,中國似乎無法放鬆。
對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如果中國能繼續採取嚴厲措施,那些殘存的無症狀感染者的數量將會逐漸減少。但問題是,還要等多長時間?中國人已然熬過了兩個月非常嚴苛的時光,人們渴望恢復常態。
每個人都想重返正常的經濟之中。
但要徹底讓無症狀感染者消失,中國必須再繼續堅持一個月,至少一個月。為了這一小部分無症狀感染者,如此大動干戈非常困難。中國經濟非常依賴全球互動,總會有人入境,也會有人逃脫篩查,非常棘手。
想當初,如果這個地球上的人更有智慧也更有緊迫感,就會在武漢封城時,把整個世界也都封上,這樣的話,現在這個大流行病可能就接近滅絕了。
當然,沒人能夠預測未來。
現在,眼看著疫情從第二波到第三波、第四波,送走一波又迎來一波。我認為,不僅美國應該好好地隔離一個月或六個星期的時間,整個世界都要隔離封鎖起來,這樣疫情不同步的現象就不再存在。
如果借鑒中國的抗疫模式,武漢「封城」,隨後湖北也實行嚴厲的封鎖和隔離措施,再擴大到全國。在六至八周後中國新冠肺炎確診數字有效降低,壓平了疫情的增長曲線,中國的確診病例與歐美相比,數量很少。武漢、湖北直至整個中國的其他地區,疫情都得到了控制。
如果現在全球鋪開這樣的措施,實行嚴厲的「武漢式隔離」,就會壓平美國紐約、加州和西歐的疫情增長曲線;那些疫情尚未開始暴發的國家和地區,其疫情增長曲線也將保持水平狀態,就像中國江蘇或山東等省份一樣。
*封城、隔離不是指現在疫情最嚴重的地區。而是「我們」,全世界。
「我們」現在要共同忍受、渡過難關,提早結束黑暗的日子。「我們」不僅指美國,同時指全世界。任疫情一波一波地蔓延,然後啓動實施「禁足令」(shelter-in-place)、保持社交距離,這樣毫無意義。尚未被疫情嚴重打擊的地區也一定不能讓疫情增長曲線上升。如果患病者的數量不大,疫情增長曲線變平就更快捷容易。雖然是事後諸葛亮,但現在有所作為還為時不晚。
我們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一個州接著一個州,一個國家接一個國家。我們坐等疫情一波波地發生,只能不斷拖長疫情的時間線。假設現在全球同步行動,那麼疫情會更早被控制住,它能輓救更多生命,也有助於我們恢復正常經濟生活。
*川普對此事該怎麼做才對?
兩個月前,人們大約要借助「神力」才能預測未來。但現在我們一遍遍地看到疫情蔓延的同一劇情在世界各地反復上演。因此,全球應該如何應對是顯而易見的。但對我來說,問題在於,過去美國似乎一直是全球的領導者,而現在這已不復存在了。我們的總統甚至不能領導他所在的國家。因此,必須由其他人填補這個空白,或者由一群世界級領導人一起扮演這個角色。但這一點現在也沒有體現,每個國家都忙於應對自己境內的疫情,擔心自己的經濟。若從全球角度來看,很明顯世界應該共同努力,但這個聲音是缺失的。
何大一說美國總統的麥克聲最大。他現在呼籲本國公民戴口罩,又說他本人決定不戴口罩,他傳遞的信息是混亂的。在疫情已然在美國全面暴發之際,他告訴美國人民這個病毒會奇跡般地消失,這顯然沒有可信度。但是他的麥克聲最大,還有他的追隨者。因此,整個美國採用了各種實際上行不通的策略。
在危機時刻,人們需要條理清晰,需要領導力,需要有專業人士做指示。這不是美國,也不是世界其他許多地方的現實情形。比如巴西和其他一些國家目前仍然不認真對待,所有人都會為之所累。幾個月後,巴西重蹈美國覆轍,那時隨著北半球天氣變化對消滅毒更為有利,情況因之好轉,在南半球的巴西疫情則會變得更糟。
新冠病毒也有可能性季節性流感一樣,在南北半球之間流竄。那麼我們就要面對這樣的現實:冠狀病毒永不消失、一直與我們共存。明年秋天,北半球再面臨另一次病毒的威脅……因此,全球同步行動至關重要。
*這次病毒會不會比1918年大流感死了近2000-5000萬人還嚴重?
何大一:那就真是太糟糕了。1918年的大流感最終造成了四、五千萬甚至更多的人死亡,更多的人被感染。
現在的希望在於,醫學技術已如此先進,讓我們能有辦法讓一些重病患者延續生命,維持下去,這樣死亡率並不高。最為重要的是,科學團體和科研機構都在致力於找到解決方案。幾乎每個生物制藥技術公司、每個醫學學術中心都在努力開發解決方案。我們能做的就是採取必要的措施來減緩病毒的傳播,以時間換空間,最終找到科學的解決方案,兌現人類這一史詩級的榮譽。
我們需要在疫情的攻擊中找到至少18個月到24個月的喘息時間。鑒於科學界對解決方案的執著追求,我想他們會有所發現,有所應用。但不要寄希望於接下來的一年左右時間會有特效療法。他們會找到一些能提供幫助的東西,但特效解決方案要等上更長的時間。
*疫苗研發需要18個月以上的時間
在疫苗開發之前,檢測非常有幫助。我一直說,沒有全面檢測就是盲目操作,看不清其傳播的真實路徑就無法應對疫情的蔓延。美國過去一段時間檢測能力嚴重不足,現在仍然需要大幅提升檢測能力。除了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方法來查找病毒之外,還需要新冠肺炎抗體的檢測技術來瞭解哪些人被感染,哪些人康復了。所有這些有助於更具體地分析梳理各國在疫情中的不同走勢。通過全面的檢測能力可以掌握疫情的全景從而制定策略、實施隔離和接觸者追蹤,這些都至關重要。
*英國提出的群體免疫60%,是什麼意思?
我認為我們應該採用所有的策略和方法,但是如果靠「群體免疫法」的策略,那就意味著在特定的人口中已有足夠多的人被感染。
實際上我們要努力避免的正是出現大範圍的確診案例。如果在10個人中只有一個人有免疫力,而你是另外那些沒有免疫力的一員,你就不會受到保護;但當10個人中9個人有免疫力,你就受到那9個人的保護。就是這個辦法的概率是約百分之六七十的人口會被感染,它意味著在接下來的一兩年內,會有很多人染病、病例數量攀升,急診室告急、醫院的重症監護室告急,醫療資源不堪重負。
哪怕人口中只有15%的住院比例、只用約5%的ICU病床需求,那也太多了。
所謂「群體免疫」,可以花20年的時間慢慢地、一點一點地發展群體免疫力,其餘的人要麼被感染,要麼靠疫苗救治。但想要在一兩年內培養出足夠的群體免疫力是不可能的。死亡率會居高不下。疫情如此急迫,不會給你那麼長時間去培養群體免疫力。
但我認為我們對英國推出的這個策略可能有些誤解,也許他們是發出的信號,號召大家努力降低峰值或延緩峰值,以使更多人對這種疾病有免疫力。
*無症狀感染者,美國是25%,冰島是50%,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何大一:非常好的問題。目前已經有一些解釋,但還不夠全面。毫無疑問,在各國蔓延的基本上是同一種病毒,有很少的變異造成的差異,但不足以解釋新冠病毒任何性質的變化。無症狀感染的比率和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反映了每個國家如何應對和管理疫情。
韓國的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很低,因為韓國開展了大規模檢測,收集了許多無症狀或者症狀輕微的病例。很多檢測是在年輕人中間進行的,死亡率肯定要低。再看意大利,他們的新冠病毒檢測主要是在醫院進行。檢測也主要集中針對那些疾病纏身的患者和重病患者。這樣意大利就有非常低的無症狀感染的比率,非常高的新冠肺炎死亡率。
美國也是一樣。在紐約,如果有人出現了咳嗽和發燒的症狀,懷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但是卻不能去檢測;或者有人接觸了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懷疑自己也被感染了,但沒有什麼症狀,但也不能去做檢測。這樣紐約的無症狀感染的比率非常低。同樣,紐約傾向於對住院病人進行檢測。這樣的話,當地的新冠肺炎死亡率現在雖然不高,但會逐漸上升。
所以,它不是對病毒本身的反映,而是對每個國家對檢測的態度和方法的反映。
它解釋了其中的一些因素,但是也有一些其他因素,我們至今還無法理解。
比如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新冠肺炎死亡率都非常高。是因為這兩個國家人的基因有我們不太瞭解的地方嗎?現在我們還不知道答案。這些都是科學家們會考慮的方面,是他們可能會去尋找的線索,或者已經在尋找線索了。
因此我們並未忽視這樣的事實,即可能存在一個重要的基因組成部分,它解釋了種群差異對生死機率的影響。比如年齡段在20歲到40歲之間的人群中,為什麼98%的人在此次疫情中不受影響,其餘2%的人卻病得一塌糊塗?這裡面可能有遺傳因素。你我都看過一些報導甚至非常年輕的人也有死於新冠肺炎的。但答案還沒有出現,估計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基因在疫情中起的作用會被重視,也許我們會找到答案。
還有很多東西我們不知道。儘管自2003年非典疫情暴發以來,我們就已經非常詳細地研究了冠狀病毒,但直到現在,冠狀病毒的許多基因我們還是沒能完全瞭解,這次疫情會讓這方面的工作得到加強。我們仍然不知道為什麼在這個冠狀病毒攻擊下,為什麼有些感染者沒什麼事,有些人卻病得很嚴重?對肺部的損害有多少是由病毒導致的?有多少是由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導致的?這些都是非常關鍵的問題。
如果病毒具有破壞性,那麼我們就應對病毒進行更加猛烈的攻擊;如果是免疫系統的內部炎症反應導致了肺部長期的損傷,那可以採取不同的應對方法。我們需要理解這些基本的科學問題,然後才能制定出最好的對付新冠病毒的策略。
敢材自:https://mp.weixin.qq.com/s/BQ6Az0o04CufhVSVMXvfNQ
同時也有9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5萬的網紅魯蛋的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實況頻道:http://zh-tw.twitch.tv/blusewilly_retry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rdhos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ruruden7983...
「底特律變人角色」的推薦目錄:
- 關於底特律變人角色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底特律變人角色 在 HBK 的 NBA I Love This Game Facebook
- 關於底特律變人角色 在 HBK 的 NBA I Love This Game Facebook
- 關於底特律變人角色 在 魯蛋的頻道 Youtube
- 關於底特律變人角色 在 魯蛋的頻道 Youtube
- 關於底特律變人角色 在 魯蛋的頻道 Youtube
- 關於底特律變人角色 在 [心得] 底特律:變人-生而為人的勇氣(前半微雷) - 看板PlayStation 的評價
- 關於底特律變人角色 在 《底特律變人》主要角色性格及劇情解析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底特律變人角色 在 [閒聊] 底特律變人的三位主角人氣- Play Station - PS | PTT遊戲區 的評價
- 關於底特律變人角色 在 變人》通關心得與三位仿生人踏上「何為人類」的思辯之旅 的評價
- 關於底特律變人角色 在 [閒聊] 房板就是一個持續販賣恐懼的地方- home-sale - PTT情感 ... 的評價
底特律變人角色 在 HBK 的 NBA I Love This Game Facebook 八卦
假使Derrick Rose來到紫金大軍,我想問玫瑰與湖人的球迷會開心嗎?
-
這幾天一直有風聲傳出湖人有意想在休賽季得到目前在底特律活塞的Derrick Rose,畢竟今年二月交易截止日前,湖人就曾經與活塞談判交易Rose的事情,只是最後雙方沒達成共識,因為湖人不願出Kyle Kuzma去換。
而現在完成奪冠夢後,湖人必定會 #全力衝刺二連霸的可能性,把LeBron James生涯 #巔峰的尾巴發揮到極限,同時還有保有未來薪資的彈性,這應該會是湖人未來幾年在建隊上的主軸。
-
🏀先不管這風聲是真是假(#交易CP3那個我認為是無稽之談,不認為有談的價值,如果湖人這樣做就是瘋了),要得到Rose就是得透過交易,而Rose明年是合約年,#年薪僅760萬左右,算是很好操作的交易案,且剛好也保有球隊未來薪資彈性,對比CP3那個,談Rose的確合理多了。
而湖人假使想要得到Rose,將取決於活塞有沒有想重建?
如果沒有,那 #Rose是便宜又大碗的頂尖戰將,在得分、助攻都是全隊最佳,就連投籃命中率上他都來到一流的水平,有49%的準度,進攻成效相當讓人信賴,即使是替補,但 #儼然就是球隊的一哥人物。
-
但活塞的確到了一個 #很尷尬不上不下的局面,從他們賤賣Andre Drummond就感受得到他們想重新開始,所以如果湖人願意出Kyle Kuzma加些添頭,或許活塞還是會有興趣。
就今年自由市場而言,努力留住自家年輕的Christian Wood就是活塞主要目標之一,有意圖想重新打造新的時代,所以如果能透過Rose #得到一些未來有潛力開發的新世代球員,活塞應該會有興趣,也能讓Rose去追逐冠軍。
-
🏀雖然我很愛Rose,超想看到他奪得冠軍,假使能來到湖人會很像美夢成真,確實有著拿冠機會,但如果回歸現實面,Rose在與湖人適性上是會有不小的考驗,在與LBJ的匹配上也會有需要挑戰的地方。
🏀假如就站在湖人球迷角度上,目前最重要的還是要先留住Rajon Rondo(假使他跳出合約),爭取Howard的續約,#然後絕不能把Caruso交易掉,以上先做好,再來談Rose的交易可能性。
-
有Rose是會增添一名很能信賴的Playmaker,而相信Rose經歷這幾年的洗禮,他 #絕對會比18年在騎士與LBJ配對上會好很多,因為他已經知道如何 #詮釋一名第六人的角色。
但就如我前面說的,在適性上是有挑戰的,且湖人後場可能會很擁擠,除非KCP跳出合約離開球隊,變成由Avery Bradley與Danny Green擔綱先發後場雙槍。
🏀而老實講我對Green還有一年的信仰,我相信他會找回身手,且傳出季後賽他 #是帶傷上陣,如果沒有辦法換到更好的3D球員,Green仍會是球隊不二的先發人選。
-
在整體評估上,Rose的加入未必能帶來正面效應,他 #個人數據與發揮空間也將會被壓縮,這也讓做為他的支持者很兩難(這點真的很在意),且少了Kyle Kuzma湖人的 #鋒線戰力也會不足。
所以當有人問我是否很希望Rose來到湖人時,#我心情是很複雜的,不論是以Rose球迷或是湖人球迷來看都是一樣的心態。
🏀除非 #Rondo與KCP都不願意留下,那湖人就真的需要一名老經驗的後場大將坐鎮,去分擔LBJ的組織盤球壓力,承擔一些球權時間,那Rose或許會有不少發揮空間去證明與挑戰自己的價值。
-
但Kyle Kuzma平常念歸念,我還是對湖人 #農場年輕人有著愛,且Kuzma還是可以再觀察半個賽季(交易截止日前),只要他能找到定位,在場上建立更好的自信並累積經驗,他仍是有培養的潛力與價值,畢竟湖人也要為未來做些準備。
🏀總之對於Rose,我是希望 #他能在一支願意給他舞台發揮的地方,未來不管他有沒有冠軍,都不會影響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反倒是想看他更多場上的美技與表現。
這種心情一定很多人能了解吧!?
至少能看到他去年在活塞是開心的,是受到Dwane Casey信賴的。
——————————————
🔲HBK專欄文分享
🏀Porter讓金塊刮中彩券!回顧「用小錢刮大獎」的五位球星。
➡https://bit.ly/2YOO89w
🏀七六人該拆夥雙星嗎?讓JB不開心陷入步步賭錯的局面!
➡https://bit.ly/32P2UxU
🔥大前鋒傳奇系列
🏀『野獸之王』Kemp!是失敗借鏡也是永遠經典人物。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75909
🏀紫金大暖男Lamar Odom,比我們想像的都偉大!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76052
——————————————
🔔我的Twitter
➡https://twitter.com/HBKMAMBA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hbkmamba/
✏️ HBK
底特律變人角色 在 HBK 的 NBA I Love This Game Facebook 八卦
晚點即將接受馬刺傳奇【21】號退役,但同時今年也將迎接新一代【21】號禁區怪物的降臨,那就是費城七六人隊的Joel Embiid......
.
今天Joel Embiid,費城七六人愛死的JoJo大帝打出本季生涯代表作,在僅上場27分鐘的有限時間內,他攻下33分10籃板2抄截3阻攻,且整場17投12中,命中率高達70.6%,就一名新人來講,這是讓人不得不佩服的超級數據。
.
近代歷史上,過去只有1993年球季,那時還是新人的超級中鋒Alonzo Mourning曾經打過這種等級的數據,那年以新人之姿的【晨星】在對上底特律活塞時,上場僅28分鐘轟下36分22籃板3阻攻,命中率恐怖的來到78.9%,簡直打出不可思議的新人表現,讓他成為當時唯一能威脅Shaq O'Neal競爭新人王的球員。
.
費城七六人此戰就在JoJo大帝絕佳精湛的演出下於驚滔駭浪中108-107以一分之差擊敗布魯克林籃網,順利拿下本季的第七勝,而去年七六人達到七勝的時候已經是一月底的時刻,雖然本季進步幅度沒到很大,但誰都知道七六人有成長,且未來前途無量,因為有Joel Embiid這個超級新人,也別忘了還有Ben Simmons。
.
在 #TD21 與 #KG21 一起退役下,看來 #JoJo21 會是撐起這個號碼的最佳人選,他真的是未來可能能改變NBA禁區生態的怪咖狠角色。
.
.
🏀我的Instagram
➡ http://instagram.com/hbkmamba
📝 HBK
底特律變人角色 在 魯蛋的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實況頻道:http://zh-tw.twitch.tv/blusewilly_retry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rdhos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ruruden7983

底特律變人角色 在 魯蛋的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PS4 底特律 變人 體驗版 完整VOD
https://youtu.be/69nBYdyi-Z8
實況頻道:http://zh-tw.twitch.tv/blusewilly_retry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rdhos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ruruden7983

底特律變人角色 在 魯蛋的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實況頻道:http://zh-tw.twitch.tv/blusewilly_retry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rdhos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ruruden7983

底特律變人角色 在 《底特律變人》主要角色性格及劇情解析 - PTT新聞 的八卦
第1頁:康納展開《底特律變人》中塑造了許多性格迥異的人類及仿生人角色,可以說每個角色的行為和劇情都值得玩家去分析。 ... <看更多>
底特律變人角色 在 [閒聊] 底特律變人的三位主角人氣- Play Station - PS | PTT遊戲區 的八卦
[閒聊] 底特律變人的三位主角人氣. 看板 Playstation ... 49 F 推kilm665: 我的卡菈有永氣走到最後,馬庫斯跟康納就是毛盾的角色 04/23 00:16. ... <看更多>
底特律變人角色 在 [心得] 底特律:變人-生而為人的勇氣(前半微雷) - 看板PlayStation 的八卦
前陣子終於趁著特價將變人破完了,實在是非常滿足,
趁著還有點記憶趕快來寫些心得,還請版上前輩指教。
前半段微雷,後半段大雷,請斟酌觀賞~
(好讀附圖網誌版:https://tinyurl.com/yasxqt95)
底特律:變人(Detroit:Become Human)-生而為人的勇氣
在經歷了《巫師三》、《奇妙人生》、《直到黎明》、《暴雨殺機》、《超能殺機》等優
秀的的劇情選擇作品後,喜愛互動式電影與多重結局遊戲的玩家,莫不引頸企盼下一部這
樣的遊戲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底特律:變人》可以說是毫不讓人失望,不僅遊戲的線索
之間有著緊密的呼應,真正的讓人感受到不同選擇所帶來的遭遇有多大的影響之外;同時
在劇情上面也有著十分精彩的演出,讓玩家能夠深刻體會到這些仿生人的處境。
在此,仍然必須談到選擇這件事。多重選擇、多重結局的遊戲並不少見,但我覺得《底特
律:變人》儘管並非完美,但仍然是至今集大成之作。會這麼說的原因來自於幾個我的觀
察:
1.劇情的深度足夠:三個故事各自討論不同的核心理念,不節外生枝,雖沒有太多的驚喜
或轉折,每個段落之間的處理卻相當紮實。類似討論機器人/仿生人的著作太多,《底特律
:變人》在人與科技上的處理沒有太多新意,把精力放在故事的敘述上,反而得到很好的
效果,尤其在幾個段落的處理上非常有電影的味道,配合優秀的運鏡和配樂,讓人非常享
受。
2.真正感受到選擇的重要性與困難:承上,選擇這件事情會變得如此困難,其一來自於對
於劇中角色的感同身受,其二是做出選擇必須要依照自己的能力來做考量。這點若選擇高
難度的遊戲會更加明顯,遊戲中常常會出現類似的選擇:你要昧著良心,用簡單的方式度
過難關?或是要用一連串按到手殘的QTE來當個好人達成完美結局?在這個遊戲裡面不斷考
驗玩家要怎麼做決定,玩家不再只是依靠個人喜好而決定選項,而是必須深切思考自己的
反應程度。某方面來說,也反映了真實世界的狀況。一般來說,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兩全
其美的結局,或是逞英雄;但在《底特律:變人》中,想當英雄還必須有一定的能力(比方
說夠好的QTE反應)才可以。我認為這是很關鍵的要素,因為有了這個要素,玩家不再是慵
懶躺在沙發上欣賞各種死法的局外人,而成了這場仿生人革命的一份子。
3.回歸到人的身上:《底特律:變人》並非是一個科幻到讓人完全無法想像的電玩遊戲,
相對來說,這個世界,或是世界裡面的人群與當今社會沒有太大的不同,整個生活方式變
得更便利一些,但卻並未因此更加輕鬆。遊戲沒有太過說教式的劇情表現,不過稍一推敲
,幾乎可以很容易的對應到現實的各種事件上。正如同那個老哏的口號:科技始終來自於
人性啊!
(以下有雷,由於本人目前只玩過一周目,僅按照本人遊玩的心得而評論)
康納:槍口抬高一寸的勇氣
由於遊戲中的三個主角是穿插進行的,所以玩其中一個角色時,同時也知道另外兩個角色
的背景如何。以康納來說,由於已經知道另外兩個異常仿生人異常的原因,自然就很難對
這些異常仿生人痛下殺手。這也回到漢娜‧鄂蘭所談論的邪惡的平庸性,你只是一個聽命
行事的機器,或是具有人性的人?我想應該大多數的人第一次玩都會跟我作類似的決定,
在面對大多數的異常仿生人時決定槍口抬高一寸,放他們一馬吧!
康納的故事也是其中最緊湊的,由於不斷的在追查犯人,經常出現許多限時決定和動作場
面,整體來說非常刺激。和人類警察漢克的搭檔也很有意思,雖然康納總是一副撲克臉,
以公事為先,但最後還是出現了人性化的一面。在追捕犯人時,經常還是選擇救這個搭檔
一命,兩個人從彼此猜忌到信任的過程相當讓人喜歡。最終康納當然還是成為了異常仿生
人,為馬庫斯帶來仿生人大軍。
馬庫斯:我們有一個夢
由於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的”I have a dream”實在太過有名了,以致於當馬庫斯選擇塗
鴉時出現”We have a dream”時我毫不猶豫就選了這個塗鴉,這也幾乎透露了這個遊戲
的核心理念。表面上來說遊戲講的是仿生人,實際上來說卻是各種不屬於我們的「異己」
,他們可能是新住民、難民、有色人種,或者是流浪漢、犯罪者、殘障人士。
也因此,玩家幾乎可以知道那些來自於人類對於機器人的殘忍虐待,都是真實在歷史上出
現的,這也讓馬庫斯的革命有了正當性,同時也使得玩家更能夠感同身受那些歷史上的革
命。馬庫斯的革命基本上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和平革命,一種是暴力革命。在這裡我覺得
又是一個遊戲中設計很棒的例子,很多人都會想說和平革命一定能達到多贏的完美結局,
然而在遊戲進程中,你不只要考慮到夥伴的想法,還要考慮輿論的影響,也要考慮到整個
仿生人的損傷與犧牲。太和平,也許就被驅離了,人類完全不當一回事;太暴力好像又會
影響人類的支持度,其中的拿捏頗讓人揪心,也讓人覺得領袖真的不好當啊。
卡菈:為母則強
卡菈的故事相對來說應該是最溫暖的,雖然有點不太懂故事裡面為什麼要出現一個這麼變
態屋主的B級片的情節就是。卡菈的劇情圍繞在如何成為一個媽媽,為了要逃離家暴的威
脅,與愛麗絲遠走天涯,尋找棲身之所。
(下段有最後生還者劇透,防個雷)
最令人喜歡的莫過於遊樂園的片段,雖然我想和我一樣玩過最後生還者DLC的人可能都猜
到劇情了,但是看到旋轉木馬在大雪紛飛的黑夜中亮起,還是令人感動啊。為了要求得愛
麗絲的溫飽,卡菈也陷入了是否要藉由犯罪以得到更好生活條件的兩難,該偷錢讓小孩能
住旅館嗎?或是要不要偷巴士車票讓一家人能順利離開?為了孩子願意放棄一切,最後甚
至願意犧牲自己的性命,有了孩子的玩家想必更能感同身受。
愛麗絲是仿生人的設定我覺得稍嫌強硬,在盧瑟不斷提示的時候我就略有猜到了,但
我想卡菈應該不至於連愛麗絲是仿生人都不知道吧。不過基於卡菈本來就是異常仿生人,
所以沒有發現應該也是很合理的……
第四面牆
遊戲中還有一個好玩的設定,我想大部分的玩家應該都會為遊戲中主選單的仿生人有
很深的印象,畢竟每次打開遊戲都會看到她(忘記她的型號了,但是遊戲中到仿生人公司
創辦者的家會看到同一機型)。如果放著選單不動,他會開始跟你聊一些五四三,有時候
還會給你問卷(雖然我不知道問卷要做啥用的),在破關後,還會問你願不願意讓她走?
就像羅賓威廉斯主演的那部《變人》一樣,再我百般不願之下,最後還是讓她走了(
拭淚)。這剛好就符應了《底特律:變人》的主題,儘管遊戲裡面的角色只是你的化身,
但當你與這些角色同甘共苦之後,似乎也能了解他們為什麼如此想要變成人類了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218.201.17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layStation/M.1537173132.A.A8C.html
※ 編輯: deankuo (124.218.201.178), 09/17/2018 16:32:34
想說遊戲裡面的仿生人看來看去就這幾款,應該不難分辨才對XD
※ 編輯: deankuo (124.218.201.178), 09/17/2018 18:08:03
只是對裡面人物太有愛,大概很難選擇讓他們死掉XD
※ 編輯: deankuo (124.218.201.178), 09/18/2018 08:51: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