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平面,是立體的,接受別人和你想的不一樣,是一件成年人必須學會的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和信念,每個人也有自己的恐懼、憎恨和慌張;每個人都努力地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而不是過得更符合誰賦予的人設。
如果我們把在乎別人的眼光,換成「要你管」、「管得著」、「管他呢」,我們的幸福指數一定會提升很多。
取自《與其讓別人看好,不如自己活得好看》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我真心感覺,一個想要提升自我的人,學會「被討厭的勇氣」,才能走向心靈的自由。而且被人討厭並不代表我們不好,有時是彼此看法不一致罷了。
版面上大部分的朋友,願意互相鼓勵。但我們也同時看得到,少部分朋友喜歡表達不同的看法,有時會走向人身攻擊。
我們理解就好,都活在他人嘴裡,很多事都不用做了。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的生活,做對自己有意義的事,對我來說是一種重要「能力」,需要刻意練習。
祝願您,能定義自己,而非困在他人的設定裡!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648499929201376/
... ... ... ... ... ... ... ... ... ... ... ... ... ... ...
對不起,我不活在你給我的人設裡
【文/ J小姐】
1
三年前,小春的女兒被確診為自閉症。她辭了工作,帶孩子到世界各地治療、訓練,她說這幾年的生活雖然辛苦,但是她的眼界和心態越來越好了。
上周,她去參加同學聚會,穿了一條得體的無袖小黑裙,露出緊實的手臂和修長的小腿線條,配上俐落的齊耳短髮和精緻的妝容,親切地和同學們打招呼、敘舊。
同學都說她越來越好看了,也問候了孩子的情況,她回答說還好,同學們就沒有深問下去,轉而投入到青蔥歲月的回憶中去了。
聚會快結束的時候,她卻在洗手間聽到兩位女同學碎嘴:「小春也真是的,自己的孩子都得了自閉症,她竟然還有心思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是啊,妳看她那皮膚,一看就是常去保養,也不為孩子多考慮考慮,治療自閉症很燒錢的。」
「聽說她孩子還被幼兒園拒收了,換作我,不管什麼重要的聚會我都沒心情來啊,我猜她和她老公是打算再生一個,然後放著這個孩子不管了吧。」
她跟我說這些的時候,我憤憤地說:「妳怎麼沒出去回擊她們兩句啊,人遇到不幸就該愁眉苦臉、半死不活嗎?」
她淡淡地說:「我怕她們尷尬,等她們徹底離開了才走出去的。其實她們也沒什麼惡意,只是,我不能活在她們給我的人設裡啊。」
看著她挺直地坐在對面,一側頭髮順滑地垂到臉旁,面容平和,耐心地給微燙的咖啡吹著氣,我忽然熱淚盈眶。
這些人並不知道發生在她身上的故事,也並不明白她所經歷的苦楚。因為孩子有自閉症,她老公總想再生一個健康的孩子,但小春卻堅決不同意,半年前就選擇了離婚。
之後,她把房子賣了,換了間小公寓,靠自己的外語能力接一些出版社的書稿翻譯、校對工作,勉強維持家庭開銷。
她的父母也很不諒解她,再生一個孩子又怎麼了?家庭也沒了,一個女人帶著個生病的孩子,今後日子怎麼過?
她抿了口咖啡說:「其實,做爸爸的和做媽媽的不一樣,寶寶在我肚子裡手舞足蹈的共生感,爸爸是體會不了的。再生一個是沒什麼,但是我給女兒的關愛一定難免會因此減少的。妳不知道,當我看到女兒拿著自己的小手帕,略顯吃力但一臉認真的把我的高跟鞋擦得光亮的時候,我哭了好久。我發誓要好好照顧自己,拚命活得久一點,最好能看著她先走。」
她現在每天都健身、護膚、閱讀、翻譯,時不時地調整一下家具的擺設,變換一下格局,為生活增添情趣。
她會替女兒做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每天都會把女兒和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再出門,去看看美好的世界,去看看那些體現了滿滿的生活熱情的手工藝品。
她說,她想把生活的所有美好都攤在女兒面前。總有一天,女兒會發現—生活值得熱愛!
3
在這種處境下的女人,很多人賦予她的人設是終日以淚洗面的怨婦,不能有光芒,不能有力量,不能有快樂。最好看起來連個人樣兒都沒有,這樣才配得上她擁有的苦難。
可是,她偏偏打破了這樣的預設—她光鮮亮麗、挺拔昂揚,從來沒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她每一天都在認真地生活,她說女兒並不``是什麼都不懂,她相信能量是種永恆的存在,她對生活的愛一定會傳遞給女兒,總有一天她女兒一定可以張開雙臂擁抱生活⋯⋯⋯⋯
我也相信,一定會的!
我們都免不了下意識地去替別人設置一個人設,經常說「看起來像」、「看起來不像」,但是我們都知道那只是自己的以為、自己給別人的人設。不能因為這個人沒有符合你設定中的形象,就開始懷疑或者攻擊。
就像某些演員,在接演了一些個性鮮明的角色之後,因為優秀的演技,將戲劇中的角色呈現得有聲有色,一些喜歡戲劇的群眾竟也不分現實地將活生生的演員套入角色的人格設定之中。我總覺得神奇,這些會把戲劇角色的人設硬生生套在演員身上的人,他們在現實生活裡又是怎麼過得呢?
4
我有位高學歷、高收入,剛歸國的女性友人,在社群媒體上發了一則她參加體態訓練的筆記,分享一些穿搭心得和體態矯正的成果。不料,竟有人在下面留言:「我一直覺得妳是個有氣質又有想法的人,學習的應該都是些高大上的知識,完全想不到妳竟然會花錢、花時間浪費在糾正駝背和學習化妝打扮上⋯⋯⋯⋯」
她看到後覺得十分莫名其妙—「什麼是高大上的知識?知識什麼時候有高低貴賤了?依照這位留言者所預設的人格設定,難不成我就該又宅、又土、像個老學究一般的俗氣裝扮嗎?對不起,我並不是,我會挺拔昂揚、衣著得體,又有生活品位!」
我另外一位經濟條件很寬裕的朋友,則是某次幫同事代買了幾杯咖啡後,在通訊群組中發了購買的明細向大家收款。結果,同事們紛紛在背後議論:「沒想到他那麼有錢,還那麼小氣,一杯咖啡才八十幾塊,他還要跟我們收?」他問我:「是不是我真的有點小氣了,請同事喝幾杯咖啡而已。可是我在國外生活習慣了,我下意識地就覺得,幫別人代買東西理所當然要收錢⋯⋯⋯⋯」
我回答:「我一直覺得想當然爾地就替別人設置人設,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別人憑什麼非要按照你刻畫的人設生活呢?更不可思議的是,一些人居然也主動地往別人給的人設裡鑽。」
5
我曾經在社群媒體上的某篇文章,使用了一個稍微欠缺修飾的詞,於是就有人在下面留言說:作為一個女神,妳居然說出這樣的低俗的詞,我對妳好失望。
這表明在生活裡,他總是不由自主為別人訂出框架,用自己的標準去看待他人。我們必須知道,人不是平面,是立體的,接受別人和你想的不一樣,是一件成年人必須學會的事!
有太多看起來柔弱軟綿的女孩,能在遭遇挫折時堅韌倔強;也有太多看起來強勢獨立的姑娘,在夜深人靜時低頭啜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和信念,每個人也有自己的恐懼、憎恨和慌張;每個人都努力地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而不是過得更符合誰賦予的人設。
曾經,我聽一個女孩說自己收入低,但是喜歡旅遊,經常省吃儉用,存下錢就出去玩,但自從聽到同事在背後說她打腫臉充胖子,沒錢還裝闊,明明賺沒多少錢,還想學有錢人到處旅行花錢。於是她就再也沒出去旅行過;一個平時雷厲風行的女孩在跟男朋友打電話時撒嬌,被人說不符合人設,好噁心,她就再沒在人前打電話撒嬌了⋯⋯⋯⋯
我忽然覺得,如果我們把在乎別人的眼光,換成「要你管」、「管得著」、「管他呢」,我們的幸福指數一定會提升很多。
.
以上文字取自
與其讓別人看好,不如自己活得好看
🍁博客來 https://reurl.cc/j59Ykn
🍁誠品 https://reurl.cc/N6YLAp
🍁金石堂 https://reurl.cc/N6YLAx
🍁讀冊 https://reurl.cc/k0n31b
🍁Momo https://reurl.cc/A8ML7E
🍁讀書共和國 https://reurl.cc/WL0M1x
方舟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pg/arkplan2010/
.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廣告與 「【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合作播出 【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專為台灣孩子打造的在地原創素養教材,內容針對台灣情境設計。 #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 #讓孩子的潛力發光 👉🏻 現在參與募資 https://bit.ly/3y06Rid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 【芒狗狗...
幼兒閱讀理解練習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除非確定自己願意傾聽,否則絕對不要跟孩子說話。這麼做,就能消除九成父母的嘮叨。」
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真想跟魯道夫.德瑞克斯先生擊掌,如果他有經營粉絲專頁,我一定給他按個讚!可惜現在要跟這位大師面對面互動,只能用觀落陰的方式了,退而求其次,看《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這本書也蠻好。
不過,我們生活中實在有很多事要溝通、要相互配合,所以很多時候,就算我們不願意聽,我們還是得說,至少要告知或表達。只能說,傾聽也可以是一種很重要的態度,不但在時間上要有餘裕,修為也要到一定的境界之後,能做到的頻率更高,也會減少雙方都不喜歡的碎唸,這是真的。
「孩子說完時,問他是否願意聽你說話。」
能做到這一點的家長,那真的在態度上算得上謙遜了。不過,這真的很考驗父母的人性。因為孩子如果表達不想聽,父母如果要切實實踐作者們的概念,那真的就要忍住自己的衝動,安靜地閉嘴,然後懂得安頓自己。
傾聽的困難,是還要聽出對方口語上沒表達出來的心底話。這時候心不夠沉靜,不要說對方沒表達出來的心底話,就算對方已經表達出來的部分,我們也不見得聽得清楚。
有時候,透過記錄,我們可以藉著反覆檢視,多聽到一點什麼。藉著事前、事中、事後的脈絡來整理,我們會更清楚將來還可以如何回應對方。
善溝通的人,要磨練的基本功,就是傾聽。對方的話還沒聽清楚,就拼命地說,我猜,那可能連自己心裡到底真正想說什麼,也沒聽得足夠透徹。
我想引用我在《我想傾聽你》這本書裡面的兩段話,跟各位朋友分享。
「當對方感覺被我們全然理解,他的情緒就能因為被接納而漸漸地消融,有機會跳脫自我中心。當我們專注傾聽到極致,也許能感覺到無我,或者我與對方,不再分別。」
「專心聽,把話聽清楚,本身就是一個幫助對方,管理自己情緒的動作。」
--------------------------------------------
傾聽
【簡.尼爾森、瑪麗.尼爾森.坦伯斯基、布萊德.安吉】
除非確定自己願意傾聽,否則絕對不要跟孩子說話。這麼做,就能消除九成父母的嘮叨。
──魯道夫.德瑞克斯
孩子感覺被傾聽,他們就會願意聽你說話。
1孩子試圖與你說話時,注意你是否常常打斷、說明、捍衛立場、說教或評論。
2停止這麼做,只要傾聽。你也可以試著詢問,例如:「你能舉個例子嗎?還有別的嗎?」
3孩子說完時,問他是否願意聽你說話。
4互相分享後,專注在適用於你們兩人的解決方案上。
STORY簡的故事分享
許多家長抱怨孩子不聽話;然而,真正傾聽孩子的家長更是少數。他們反而會:
●以糾正來回應:「別這樣跟我說話。」「你為什麼不能表現得更積極(或感激、或尊重)?」「你不應該這樣覺得。」「你為什麼不能表現得更像你的兄弟姊妹?」
●解決問題或援助:「也許如果你○○,就能○○。」例如:「也許如果你更親切一點,就會交到更多的朋友。」「我會與你的老師(或朋友的媽媽)談談。」「別難過。」
更深一層來說,許多家長沒有聽見隱含在行為背後,字裡行間所展現的信念。例如,孩子也許因為家中有新生兒,感覺自己失去了地位。家長沒有聽出孩子感覺到無力與洩氣。於是,孩子將以叛逆來回應過多的管控,以奪回自己原本的權力。
孩子會聽不懂,是因為年齡或腦部發育影響了理解能力。例如,幼兒對於「不行」的理解,與絕大部分家長認知的不同。家長認為幼兒已經被告知不能這麼做,所以他們知道不能碰觸某件物品(或跑到馬路上)。事實上,他們的發育機制促使他們探索與實驗,遠勝於遵循指示。此外,他們不夠成熟、也沒有判斷力,無法擔負不能跑到馬路上的責任。正因為如此,他們需要父母。
示範是最好的導師。學著做一個更好的傾聽者。孩子隨著年齡成長,總有一天必須學會在社會上必須賴以為生的聆聽與傾聽──因為他們不得不這麼做。
.
以上摘文取自【大好書屋】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從49個練習開始,用鼓勵提升孩子的歸屬感與自我價值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5856?loc=P_004_011
.
延伸閱讀:我們之所以聽
https://www.facebook.com/…/a.24819213853…/1251097988239842/…
.
--------------------------------------------
洪仲清傾聽你三書:認識自己與愛,是一生的功課
【《跟自己和好》+《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我想傾聽你》】
博客來三本一套75折(即日起至8/31)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7881?loc=P_007_004
2017年5月《療癒誌》上市
博客來—獨家限量印章親簽版
https://goo.gl/mXkKR9
金石堂—限量親簽版+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P9g26T
誠品—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Snaj8b
讀冊—明信片乙張(四款隨機出貨)
https://goo.gl/0mBJ6U
海外 馬來西亞大眾—親簽明信片
https://goo.gl/mqnm56
療癒誌BV與各章簡介播放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幼兒閱讀理解練習 在 酪梨壽司 Facebook 八卦
【三月書團精彩書目之二】讓小手很忙的經典童話硬頁書!Usborne童話硬頁翻翻書&Campbell 童話硬頁推拉書系列
.
★部落格易讀版:http://www.cwyuni.tw/blog/post/43461527
.
今年英文童書界最讓我眼睛一亮的硬頁書新系列,莫過於Usborne出版社的Peep Inside a Fairy Tale,與Campbell出版社的First Stories。
兩個系列都是以西洋經典童話為主題的硬頁書,如《小紅帽》、《白雪公主》、《愛麗絲夢遊仙境》,將故事濃縮,搭配精心設計的鏤空翻頁或推拉操作機關,吸引孩子閱讀。First Stories系列適合當成幼兒的童話世界敲門磚,Peep Inside a Fairy Tale系列則是可淺讀可深入,連成人都會忍不住想收藏的美麗繪本。
.
▍Usborne Peep Inside a Fairy Tale 硬頁翻翻書系列 ▍
.
Usborne Peep Inside a Fairy Tale: Little Red Riding Hood童話硬頁翻翻書,開本大小與Usborne最暢銷的Peep Inside翻翻書系列相同。書中有極富巧思的鏤空設計與畫龍點睛的小翻頁,以14頁恰到好處的篇幅,精彩詮釋經典童話,是我私心認為Usborne近期質感最令人驚豔的童書。
與Campbell First Stories系列相較,Usborne Peep Inside a Fairy Tale系列內文稍長,插圖中也有豐富小細節,建議與三歲以上、已有耐心聽故事的孩子(幼稚園到國小中低年級)共讀,大孩子也可用來練習英文閱讀。
去年底我剛開始唸這本書給小寶聽時,他剛滿兩歲半,雖不是每句英文都能完全理解(前幾遍我會視情況加上中文翻譯,熟悉劇情後就全部改用英文說),但已對情節產生濃厚興趣,會主動點播「我要聽Little Red Riding Hood和Big Bad Wolf的故事!」
除了一起打開外婆家的門、翻開野狼圓滾滾的肚子,我也會適時引導孩子觀察藏在鏤空頁中的小細節,考他「大野狼藏在哪裡?」「躲在樹洞裡的是誰?」母子倆都很享受睡前共讀小紅帽的時光。
繼今年初出版的第一本《小紅帽》(Little Red Riding Hood)後,Usborne預計今年底會再推出《灰姑娘》(Cinderella),明年可能還有《睡美人》(Sleeping Beauty)和《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我迫不及待打算收藏全套啦。
★附上國外網友分享的Usborne小紅帽翻翻書開箱影片,看完很難不心動:https://youtu.be/Gs5U68WxXfA
.
▍Campbell First Stories 硬頁推拉書系列 ▍
.
Campbell出版社的First Stories硬頁推拉書系列,鎖定更低年齡層的小小孩,畫風走可愛路線,將經典童話濃縮精簡成短短8頁,非常考驗作者和繪者功力。
First Stories系列與Campbell熱銷的Busy系列一樣粗勇耐操,但內容更有趣,讓小小孩自行操作影響關鍵劇情的推拉和轉盤機關,例如魔鏡中的倒影從壞皇后變成白雪公主、白雪公主吃下毒蘋果後陷入昏睡、愛麗絲掉進兔子洞、喝下神奇藥水後身體縮小......等。
這系列我會推薦給一至三歲破壞力較強、喜愛動手、專注力較短的孩子。我都放手讓兩歲小兒隨意翻拉,讀了幾個月,這兩本書仍活得好好的沒被玩殘。(當然如果你家小人熱愛啃咬撕扯,再堅固的硬頁書也抵不了牙齒和口水的長期攻勢)
可能因為好玩又耐操,據三民工作人員透露,《白雪公主》和《愛麗絲夢遊仙境》在國際書展大受幼兒家長歡迎,現場庫存瞬間被掃光。好險下一批這個週末就會搭機抵台,不用擔心沒得買。
除了已出版的兩本《白雪公主》(Snow White)與《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預計今年會陸續推出《叢林王子泰山》(The Jungle Book)、《灰姑娘》(Cinderella)、《長髮公主》(Rapunzel),我也非常期待。
.
★小提醒:Campbell First Stories系列的目標讀者群是一到三歲幼兒,小小孩專注力很短暫,所以故事大幅濃縮簡化,目的只是啟發孩子對童話的興趣(還有讓小手很忙),完整故事可由家長視情況加油添醋。三歲以上已有耐心聽中長篇故事的孩子,我會強力建議入手Usborne Peep Inside a Fairy Tale系列喔。
.
【哪裡買?】
.
以上兩個童話系列已出版的書目,都會加入三月童書團,事先已備足現貨,現貨售完也能加開預購。
三月書團將於3/1(二)開放訂購,本週會陸續介紹本團精彩書目,開團前一兩天也會公布參考書單和適用團購折扣的書系。請鎖定我的臉書,在按讚的地方勾選「搶先看」和「接受通知」,才不會漏掉重要訊息唷。
.
◎本文同步更新於酪梨壽司部落格:http://www.cwyuni.tw/blog/post/43461527
幼兒閱讀理解練習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廣告與 「【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合作播出
【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專為台灣孩子打造的在地原創素養教材,內容針對台灣情境設計。
#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
#讓孩子的潛力發光
👉🏻 現在參與募資 https://bit.ly/3y06Rid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 【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 立場。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利路修 #厭世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29「芒狗狗素養教育學習箱」廣告段落
02:40 中國「偶像選秀」節目的出現
03:46 激烈競爭的偶像產業
04:38「飯圈」文化
05:36 利路修,何許人也?
06:53 最缺德粉絲
08:07 中國的「內捲」時代
09:22 反內捲的利路修
10:10 我們的觀點
11:00 提問
11:15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關節
|腳本:關節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利路修:俄羅斯「懶蟲」模特如何成為中國的「喪文化」偶像:https://bbc.in/2RkBG0z
→那些成功出道的男团女团,现在怎么样了:https://bit.ly/3hx9uC6
→极光大数据:2018年5月网络综艺观众研究报告:https://bit.ly/2RUGsS9
→UC大数据揭露“丧”文化背后:与重压生活的调皮玩笑:https://bit.ly/3omOrDR
→控评、反黑、打投,流量时代下的饭圈KPI:https://bit.ly/3uNRWpo
→內卷時代:無節制的投入、同質化的競爭,與中國增長模式的極限:https://bit.ly/3eLqrqJ
→失控边缘的粉圈集资和“利路修式”启示:https://bit.ly/3uQdOQT
→从偶像的颓丧到粉丝的狂欢:利路修出圈背后的双重逆反:https://bit.ly/2SQnRHF
→當「內捲」社會已從幼兒園開始,我們該如何擺脫惡性競爭?:https://bit.ly/3uH0kXD
→你是「打工人」嗎?打工人一詞走紅網絡,年輕人自嘲的身份認同該如何理解?:https://bit.ly/3hpvaAn
→如何评价《创造营 2021》里利路修的表现?:https://bit.ly/2SQnTiL
→太笋了!这些人搞利老师,不仅缺了大德,可能还涨了大粉:https://bit.ly/33K5q9z
→利路修为什么被这么多人喜欢?:https://bit.ly/3bq6jIB
【 延伸閱讀 】
→偶像经济迅速降温:中国偶像产业的全员投机:https://reurl.cc/GdWYev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RHdc2lRacE/hqdefault.jpg)
幼兒閱讀理解練習 在 鰻魚家家酒 - 中文家庭雙語小孩 Youtube 的評價
Maya初學英語的第一套課本
很多媽媽不惜重資買大堆頭的英語繪本念給小孩聽。繪本沒有好壞,只有適合與否:如果她的能力無法跟著鍊習ㄧ起念,那就是暫時還不適合的。
幫孩子挑選一個對的開始比成功更重要!
這是Maya唸的全美語幼稚園,小班上學期的第一套入門教材,全套共18本。Maya 在影片中示範的是其中 2, 7, 17 三本,分別代表著一開始到結束的三種難度。美國Scholastic所出版的這系列讀本,有三個特色是很適合初學英文的幼童,即便首次接觸也能輕鬆入門。
🔸 特色一:從簡單句型出發
你會發現每一本主題都僅有一個簡單句型,例如:「I like to ....」。因為只是小班上學期,因此所有的句型都是第一人稱的簡單直述句,但句型會越來越複雜,長度也越來越長。
🔸 特色二:常見字無所不在
每一個句型中都會用到2-3個所謂的「高頻率詞彙/常見字」,如 I, We, You, Like, to, do, what 等;同時,這些高頻詞彙會在套書中不同主題的句型中反覆出現,因此,孩子可以反覆學到它們的不同用法。
🔸 特色三:照樣造句,看圖學英文
每一個主題中,相同句型會反覆出現八次,這八次會替換八個不同的動詞或名詞。這些動詞或名詞會搭配鮮明的圖案,讓小孩輕易連結和理解它們所代表對應的事物。
在 Maya 上的全美幼兒園中,外師本身不會中文。因此,外師也不會試圖用中文來翻譯這些事物或動作,而會以實際的物品、實物照片、甚至動作來搭配使用。所以建議爸媽在家中使用這套教材時,也可以嘗試用相同的方式。
#真的不需要翻譯嗎?
對3-4歲的幼兒來說,這些名詞的中文翻譯在很多時候其實也一樣是陌生詞彙,所以不如直接用動作、實物或照片來替代翻譯,而這正是語言學習最自然的方式。 在使用頻率上,Maya當初在學校是一週一本的進度,每天重複練習。所以,建議家長也可以比照相同的方式來進行,時間不須長,但反覆練習,每天帶小朋友讀個兩三次,盡量讓小朋友自己試著多講。畢竟,小孩學習語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反覆的聽與說。
此外,除非家長對自己的發音非常有信心,不然建議家長可以透過播放CD來代替外師,並且帶著小孩像影片中的Maya 那樣,用手指逐字(word by word )去念,這種方式可以同時訓練聽、說、讀三種能力,並同時建立對常見字(sight words)的認識。
🚩最後要強調的就是:初學任何一種語言,不管是聽、說、讀,所有的認識與練習都應該以詞(Word)為單位,而非以字母(Letter)為單位。切記,書中所有詞彙,都不要帶小孩去拆成字母來記憶,更千萬不要在初學這個階段就去發字母的音,甚至硬記拼字,這些都是當年我們錯誤的學習方式,就讓它留在歷史中,不要再繼續誤導孩子們了!
---------------------------------------
鰻魚三歲開始正式有系統接觸美語的入門讀本,不用學會ABC,不用背單字,不學文法,閱讀就對了!但是,選對入門讀本很重要!
☛ 鰻鰻家的英文學習觀點 goo.gl/96mZTV
(全系列共18本,鰻鰻會陸續將一整套全數唸給小朋友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SZN7uwp2ps/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wbqPYBgSqB1azqlEVxCB1xGhzdw)
幼兒閱讀理解練習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評價
人氣專家羅寶鴻結合教養金三角「薩提爾、蒙特梭利、阿德勒」精髓,帶你安頓自我,看見孩子「沒規矩」背後的原因,用正向教養教出好規矩。【羅寶鴻的安定教養課】→https://cplink.co/Onn8yQwV
在育兒的過程中,你的內心是否有過以下吶喊……
「寶貝吃飯超級無敵慢,佩佩豬都演完了還剩半碗飯!」
「兒子失控鬧起來可以超過一小時……然後,我也失控了QQ」
「孩子做事拖拉,我一直叫一直叫,叫到都厭世了他還不動如山!」
「專家都說要溫柔且堅定,但我常常破功,是我修行不夠嗎?」
「我快沒耐心的時候請老公接手,結果他罵的比我更兇!怎麼辦?」
人氣教養專家羅寶鴻第一門線上課程,集結3大學派+20年幼教經驗+100場以上講座精華,透過影像教學示範親子互動方式,讓你優雅養出孩子正向人格!
⭐課程亮點1:融合教養金三角,一門課傳授20年幼教精華
不同教養學派各有優勢!擁有20年幼教經驗的羅寶鴻老師,結合「蒙特梭利x阿德勒x薩提爾」三大學派精髓,帶你安頓自我,看見孩子「沒規矩」背後的原因,用正向教養教出好規矩。
⭐課程亮點2:直指6種育兒困境,生動展演親子對話歷程
人稱「教養界郭富城」的寶鴻老師,8個單元親自示範與孩子對話的「說什麼」與「怎麼說」精髓:生動展演「孩子吃飯慢、不睡覺、哭鬧、沒禮貌⋯⋯」等惱人情境,一次掌握與孩子溝通的言詞、表情、態度與對話節奏。反覆觀看,多次練習,你也可以是溫柔又堅定的父母。
⭐課程亮點3:照顧自我情緒的6種練習,朝優雅育兒之路邁進
終結3秒爆氣的親子關係,就從覺察自我的內心開始!6個情緒修復練習──
積極暫停、靜心練習、3A情緒急救、3R修復關係、減少打罵、肯定自己,育兒的日常,也能保有優雅與自信。
📍講師簡介
本課程講師羅寶鴻,一個七歲男孩的爸爸,從不把育兒工作全託付給太太的他,透過陪伴孩子的親身經驗,不但印證了蒙特梭利教養理論的深奧,更將阿德勒正向教養與薩提爾模式融入他的日常。
除了專業的訓練外,他也有二十年的幼兒教育經驗,舉行過數百場演講與工作坊。他在幼教領域的耕耘、溫暖與耐心的回應家長提問,獲得許多家長的肯定與信賴。
寶鴻老師自二○一七年開始出版了兩本暢銷書,銷售近五萬本。書中內容條理分明,一字一句溫柔卻充滿力量,是讀者「要隨時拿出來反覆翻看」的教養與心靈指南。
📍課程章節
第一章 前言
單元1 前言
第二章 教孩子:教養實戰示範篇
單元1 吃飯慢吞吞 X 正向語言
單元2 不想睡覺 X 讀懂身心發展
單元3 哭鬧一 X 用語言辨識感受
單元4 哭鬧二 X 自由與紀律教養六大重點
單元5 哭鬧三 X 自由與紀律教養六大重點
單元6 堅持固執 X 自由與紀律教養六大重點
單元7 拖拉被動 X 每日作息表
單元8 沒有禮貌 X 和善且堅定
第三章 愛自己:爸媽情緒安定篇
單元1 積極暫停區
單元2 三A情緒急救
單元3 靜心練習說明
單元4 靜心練習
單元5 為何要減少打罵教育
單元6 修復關係三R
單元7 如何肯定自己
第四章 結語
單元1 結語
📍課程規格
單元數:17堂課
課程總長:200-210分鐘
📍課程適用對象
✔ 家有0~6歲寶貝的家長或祖父母
✔ 想為育兒提前做功課的認真準爸媽
✔ 天天跟小孩相處的幼教工作者
✔ 看完書還想要看示範的忠實讀者
✔ 總是跟羅老師活動擦身而過的頭號粉絲
📍課程效益
✔ 當孩子有狀況時,先看到他的內在發展需求
✔ 減少打罵,用正向教養原則回應孩子各種狀況
✔ 透過練習,學會安頓自我的方法
✔ 在育兒的日常中平心靜氣,保持優雅與淡定
✔ 就算無法做到完美,也能欣賞自己的努力
📍推薦人
台大臨床醫學博士&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 黃瑽寧
育兒顧問 大樹老師
看了書,最重要的是演練,持續練習,才會慢慢成為你的實用工具。羅寶鴻老師很貼心,結合他兩本書的菁華,把一些重要的觀念和技巧,透過實際的案例,帶領讀者一次又一次,跟著線上課程重複練習。
一如羅老師新書書名「安定教養學」,羅老師的線上課程給人一種安定感,
讓讀者學到方法,也慢慢把自己的心安定下來。
資深蒙特梭利幼兒園園長 何翩翩
其實只要開始聽到羅老師的聲音、看到他的肢體語言,就已經可以感受到那股在教養孩子時,最需要的安定力量。這次不但可以學習到有效的教養實戰技巧,更可以親身感受到羅老師最溫暖又堅定的提醒,這樣的課程影片不帶回家反覆溫習就太可惜啦!
廣播金鐘最佳主持人&暖男煮父 蔣偉文
認識羅寶鴻超過25年,很幸運的在我學習當好爸爸角色的路上,可以親身體驗、觀摩他的親子互動,學到不少正向教養心法,受益良多,進而邀請他成為蔣公廚房的親子專家來賓,受到各界極大的迴響!
現在羅寶鴻老師開設線上課程了,真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羅寶鴻的安定教養課,不僅幫助家長理解、處理小孩的各種情緒,在面對教養挑戰時,也能從容不迫,因應自如,不僅安定小孩的心,也安定家長的心,讓我們懷抱著對孩子的愛,與孩子一同茁壯成長吧:)
資深新聞主播&飛碟電台節目主持人 蕭彤雯
如果要針對飛碟電台生活同樂會節目的聽眾進行票選:「你最喜歡的來賓是哪位?」我有把握前三名中,一定有寶鴻老師。每週二的『親親我的寶貝』單元,只要是寶鴻老師來,就會有很多媽媽高喊:「老師快救救我!我需要加持!」
『療癒系教養專家』,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寶鴻老師:有著溫暖的聲音,能撫慰媽媽們受創的心靈;有著帥氣的長相,能滿足媽媽們也需要有帥哥能看的視覺需求……最重要的是:簡單明瞭的教養建議及口訣,能讓家長容易記憶並且非常實用。綜合以上幾點,我實在太開心看到老師的線上課程啟動!絕對是值得收藏的課程。
親職教育講師 魏瑋志(澤爸)
愛孩子,就應該要在衝突下的教養,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寶鴻老師的線上課程,跳脫文字的約束,用穩定且磁性的聲線,示範在每個實際的親子狀況下如何去應對,讓在親子路上焦慮不安的你,獲得安定。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課】https://cplink.co/Onn8yQwV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bSAGPBic3k/hqdefault.jpg)
幼兒閱讀理解練習 在 教你解析文章細節|閱讀理解junior少年版|親子天下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