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黃金到了3個月尖叫期+各種巴掌+猛抓
(我都還沒開始掉髮,就差不多被抓光了)
但換方向想代表抓握很棒很厲害!!!!
而且終於懂「看到孩子笑就滿足了」的意思😜
第一胎照書養是真的🤣
0~3歲是發展遲緩幼兒的黃金治療期
上個月回診打預防針醫生就有給我們參考發展表格
✔每個孩子發育不同!媽媽們不要自己嚇自己
✔有疑問詢問醫生!千萬別自己嚇自己
✔能在3歲以前儘早發現與接受早期療育,就能有效減緩發展遲緩情形!
每天早上除了黑白學習卡(自主訓練課)還有音樂課(手搖鈴)
從黑白學習卡訓練眼力和對焦能力,手搖鈴訓練聲音變位
同時陪伴說話讓他覺得有聲音發出來很有趣!
能陪伴孩子每一個成長階段,是一件幸福的事!
雖然我不算是緊張兮兮的媽媽,算是頗淡定的媽媽
但每次還是忍不住google自己嚇自己
上週收到 新北社會局 阿編寄來的「育兒寶貝袋」
覺得蠻有趣的!就讓黃金來體驗看看~
針對感官、語言、動作、情緒和認知等五大發展面向製作
並藉由兒童發展歷程表來觀察孩子的發展
自行在家實施簡易篩檢,了解嬰幼兒學齡前相關發展知能!
倘若有疑問就詢問醫生,提早發現!提早了解!
👉🏻新北市社會局育兒寶貝袋領取:
109年1月1日起出生並設籍新北市的新生兒,在辦理出生登記時就可以領取囉!
之前沒有領的爸爸媽媽也可以帶著身分證件去當初辦理出生登記的戶政事務所補領~
有問題都可以私訊新北社會局粉絲專頁喔:https://www.facebook.com/goodday.ntpc/
#新北育兒寶貝袋 #新北社會局 #友善公托幸福新北 #黃金早療治療3歲前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760的網紅KidPro醫學級兒童發展教育團隊-恬兒職能治療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新生兒重要的動作發展 除了頭部控制,就是眼球動作控制啦!👀 眼球動作控制、視覺反應,對未來的視動整合、認知發展都很重要唷~🧠 - 但寶寶好像對我給的玩具都沒興趣看? 要怎麼利用遊戲來刺激、...
「幼兒認知發展階段」的推薦目錄:
- 關於幼兒認知發展階段 在 Facebook
- 關於幼兒認知發展階段 在 葉明修&葉家齊 Facebook
- 關於幼兒認知發展階段 在 Mr.elk Facebook
- 關於幼兒認知發展階段 在 KidPro醫學級兒童發展教育團隊-恬兒職能治療師 Youtube
- 關於幼兒認知發展階段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 關於幼兒認知發展階段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 關於幼兒認知發展階段 在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幼兒認知發展階段 在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幼兒認知發展階段 在 兒童及青少年學習者認知發展1-3 認知發展四階段 - YouTube 的評價
幼兒認知發展階段 在 葉明修&葉家齊 Facebook 八卦
【 #看影片學親子溝通 】
孩子情緒激動點,你就歸類為「頂嘴」嗎?
(文長,但本議題非常重要!!!關心幼兒發展都該看)
看完影片,爸媽們認為鰻魚是在「頂嘴」or「陳述已見」?
距離「#媽媽不是佣人」影片,恰巧屆滿一年。類似情境,一年前她道歉、說會改進;一年後,同樣知錯,但她堅持要跟我表達心裡的意見與想法。(錄影當時,鰻魚3Y11M)
♡開錄前情♡ (另文回覆後續處理 ▶︎ goo.gl/xf9ies)
為了生日趴,和鰻魚說好將公主衣借給沒有的客人,溝通數次鰻魚反覆無常。錄影這天我告訴她又有人要借某件,她又拒絕了,我說不是都說好了嗎?但她依舊不依,我說的很累決定『暫時不再談』;Maya著急我不理她,便硬要拉著我要繼續講,跳上跳下、哭泣.....我請她「不要在大呼小叫了!」
家裡有四歲兒的家長,是否也注意到孩子在心智上出現明顯的成長呢?
我不曉得你的孩子若和Maya一樣的態度,你會怎麼應對?會將這樣的行為當作「頂嘴」,然後用爸媽的威權,禁止他們表達意見嗎?(例如:「你再說一次看看」或「你再頂嘴,給我閉嘴」之類,甚至巴下去)
至少這支影片,讓我意識到鰻魚快速進入了另一個階段,從爸媽說了算的三歲『Toddler』,蛻變成有邏輯、會思考、有主見、善於運用詞彙、表達自己想法的四歲『Girl』,即使哭得淅瀝嘩拉,也堅持陳述已見,不再只是大人說了算。
----------------------------------
♡♡ #鰻魚媽心得筆記 ♡♡
✔️面對孩子表達意見。猶如大禹治水
「疏通」肯定比「防堵」治標又治本!
----------------------------------
♡ #莫把表達想法當頂嘴,當心威權扼殺親子溝通管道!
我認為除了身體的發育,關注孩子心智發展是更重要的事,尤其當他們開始嘗試表達想法,甚至第一次為自己向大人據理力爭。
記得當天,Maya清楚告訴我「她的不滿」和「為自己辯護」時,我著實大吃一驚!驚的是,她竟能邏輯如此清晰告訴我,為什麼她沒有錯;也慶幸,我沒有過份獨裁權威(應該算開明),讓她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不久前,我才分享過《#該讓孩子發脾氣嗎?https://goo.gl/FqNOQU》一文,我認為非常必要。而這支影片,鰻魚義正嚴辭的言論,更可印證我說的,並窺見許多我們家平日的教養方式。
不少爸媽,抱怨孩子長大了什麼都不肯說,可曾想過是否你們在幼兒階段的溝通,就出了問題?可是爸媽不經意,用權威阻斷溝通管道?因此,更要提醒家有四歲兒的爸媽,必須更有耐性傾聽孩子的想法,不要只看到孩子激動點,就和頂嘴劃上等號!
叫孩子閉嘴,現在看來是最省事的做法;卻會為親子未來埋下無法預測的未爆彈。#別讓現在的省事變成未來的麻煩事。
♡ #提供孩子充分發言空間,爸媽也會是錯的!
除非沒有商量餘地的事(例如繫安全帶),我會運用大人權威管教。多半時候,我們會花時間聽鰻魚說,合理的也會接受;我們想讓她知道,在這個家她可以暢所欲言,爸媽不一定是對的,爸媽也願意低頭認錯。
♡ #爸媽必須快速成長與修正自我
「身教言教,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簡單說,鰻魚從日常觀察發現,媽媽生氣時會大呼小叫,在外可能也遇到有大人相同的情緒表達,便形成了她的認知:「每個人,生氣的時候都會大呼小叫。」
這很震撼吧!當鰻魚一清二楚對我說出那串話時,我除了驚嚇外,被說的啞口無言並深切反省,體認到從自身做更好的榜樣,勝過說破嘴。
但請別誤會,我不是鼓勵父母不能生氣,而是更該允許自己當一個「會生氣」、「有人性」、且會「正確表達情緒」的父母;畢竟,教會孩子使用喜怒哀樂,也同等重要!
一直以來,我期許自己做個「嚴而不厲」的母親,平日裡我和鰻魚是不拘小節又親暱的姐妹,舉凡無傷大雅,我寵暱、放任、陪伴她適性發展;但該有的規矩與基本品德,又會嚴格要求,偶而體罰是免不了的!
孩子長很快,一起加油吧!!!
幼兒認知發展階段 在 Mr.elk Facebook 八卦
《”麻煩”是童年的補品》
時代進步,市面上越來越多便利生活的發明,特別是商機蓬勃的兒童用品市場。例如專為嬰幼兒設計的某種湯匙,在精算人體工學後,以最易使用的斜角打造,目的讓寶寶能輕鬆並準確地將食物送入口中。以及某種有吸盤可沾黏在桌上的盤子和離心力原理的木星碗,為避免寶寶打翻好好的一頓飯。
今天又看到網購上出現了防止幼兒把東西扔到地板上的商品,那是一種類似彈性布料做成的鎖鏈,概念是將桌面上所有東西鏈好,如面紙盒、玩具、書本或奶瓶….等等,好讓寶寶即便想扔也扔不出去,這下爸媽就不必一撿再撿了。
另外,還有一種方便的發明就是最近流行的球鞋抗汙噴劑。
細細分析之後,不難發現這些看似 ”體貼愛兒” 的時髦商品,其實百分百皆是 ”方便大人” 觀點出發的產物。
因為....
大人怕孩子吃飯時搞得又油又髒 (那會很麻煩)
大人怕孩子掉在桌上的比吃進嘴裡的還多 (那會很麻煩)
大人擔心食物打灑之後得花上大把時間清理 (那會很麻煩)
大人不樂意陪寶寶玩你丟我撿的遊戲 (那會很麻煩)
大人不想三天兩頭替孩子洗鞋 (那會很麻煩)
結果一個不小心,爸媽在每一次 ”怕麻煩” 的念頭裡,擅自替孩子的學習過程按下了快轉鍵。
對幼兒來說,操作湯匙的困難是極為珍貴的訓練,這個階段的寶寶,從眼到手到口的距離簡直是地球到火星的距離,但是,即便爸媽看在眼裡既心急又操煩,也萬萬別辜負了宇宙善意的規劃,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小小的人類藉由一次次的失敗磨練出手眼協調性,所以請務必按耐煎熬的心情,你的孩子有權被等待,有權在等待中慢慢學習,方便並不好。
說到小人兒打翻碗盤也是天經地義的事,學會把不穩定的器物操控到穩定是必修課程。若越是想方設法以不會打翻的餐具避免打翻,當孩子上了幼稚園或小學以後,他們就越容易表現凸槌,甚至長期欠缺小肌肉的操練導致握筆問題、使用剪刀上的困難、黏貼、書寫、判斷距離、力氣的拿捏…以及各種細動作的發展落後,”方便” 這個名詞不見得都是正面的,有時甚至還得付出代價。
另外關於寶寶迷上亂扔東西這件事,也無須與品德教育劃上等號,那一切都是人類正常的發展過程,透過丟擲積木、玩偶、日用品等物體,初步達成對於 ”掌控權” 的認知,並架構空間與距離的感受性,同時,父母也可將此行為視為一種活化腦突觸的運動,扔擲物件不但能刺激嬰幼兒的視覺、聽覺、觸覺與手眼協調能力,對於手腕及手臂肌肉也是良好的操練。現代父母在緊張忙碌的生活之下,面對熱愛”你丟我撿”階段的孩子的確惱火,但請相信這個過程很短,短到還來不及認識它所能帶來的好處就溜走了。
至於弄髒球鞋的事,其實我們只需忍耐到幼稚園中班即可,從5、6歲起大人就該放手讓孩子自己洗鞋了,別因為 ”小孩子怎麼洗得乾淨?” 或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的想法,就封閉了他們通往進步的路,從童年至成年,本來就是一場從不懂到懂的旅程,追求方便往往是剝奪學習的重大成因。
由生疏到熟練,在不精準中學會精準,從未開發到已開發,透過失敗的挫折漸入佳境至終獲得成就感…這才是人生嘛!
說真的,在人格與能力養成的漫長旅程裡,”方便”、”快速” 或 ” 容易” 向來不是好事,兒時歲月裡沒有一個步伐是浪費的,繞點路很好,越麻煩越好!
幼兒認知發展階段 在 KidPro醫學級兒童發展教育團隊-恬兒職能治療師 Youtube 的評價
------------------------------------------------------
新生兒重要的動作發展
除了頭部控制,就是眼球動作控制啦!👀
眼球動作控制、視覺反應,對未來的視動整合、認知發展都很重要唷~🧠
-
但寶寶好像對我給的玩具都沒興趣看?
要怎麼利用遊戲來刺激、訓練呢?🤔️
-
來影片中挖寶吧🉐
-
#影片中的女鵝從0到3個月都有
--------------------------------------------------------
#加入恬兒官方line文章不漏看
https://line.me/R/ti/p/%40kidpr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HAWrRsxxZQ/hqdefault.jpg)
幼兒認知發展階段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評價
最暢銷益智遊戲卡【走到哪玩到哪】系列:《小行星益智遊戲100》
首度附贈三原色貼紙,搭配100個益智健腦遊戲,可玩可畫可貼,還可拼出2幅大型尋寶拼圖,隨時隨地「學中玩,玩中學」
輕巧盒裝的遊戲卡片,專為3-6歲幼兒設計的益智遊戲,搭配可重複書寫的白板筆,再加上3張神奇三原色貼紙,可依個人的心情、興趣隨機選擇卡片答題;也可針對同類型題目不斷進行挑戰,愈玩愈有成就感,學習不受環境時間限制,讓小腦袋更靈光!
【七大特色】
◎ 走到哪玩到哪!隨時隨地動動腦
100題可以讓小朋友隨時隨地、隨寫隨貼,玩樂不受限的益智遊戲,0限制隨時動動腦。
◎ 小行星限定-神奇三原色貼紙
圓形、方形和三角形的紅藍黃貼紙,可重覆拼貼,還可以互相疊貼變色,激發孩子對色彩認知的興趣,還可訓練手眼協調與基礎幾何概念。
◎ 題目類型多元,激發想像力、啟動好奇心
找找看X連連看X貼貼看,等100種題目,都是孩子愛不釋手的遊戲
◎ 兒童生活經驗出發,故事性情境立題
故事性的益智題目,延展認知與興趣的觸角。內文附有注音,識字階段的小朋友可透過圖像和文字的結合,增進語言與語意的發展。
◎ 可重覆玩,增加信心、減少挫折
遊戲圖卡可以擦拭和重複書寫、黏貼的特質。寫錯了、貼歪了,再試一次就好了。
◎ 獨樂樂好玩,眾樂樂更有趣!
親子、手足一起玩,更多互動,更好玩!
◎ 附有解題答案卡,不會霧煞煞
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做」的過程!解答的功能是幫助理解得到更多成就感
產品規格
難易程度:基礎版
適玩年齡:三歲以上(附注音)
配件:50張雙面印刷卡片、1支水性白板筆、3張三原色貼紙、參考解答手冊
◆了解更多《小行星益智遊戲100》:
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2040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product/13374&search=%E5%B0%8F%E8%A1%8C%E6%98%9F%E7%9B%8A%E6%99%BA%E9%81%8A%E6%88%B2100
金石堂|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5232863970&lid=search&actid=wise
【動態攝影:大和工作室│影片製作:蔡宛涓│平面攝影:黃建賓│企劃:劉握瑜、高嘉吟、蔡宛涓│特別感謝:珊珊媽媽、哥哥-麵麵、弟弟-湯湯】
...................................................................
親子天下官網 http://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Shopping http://Shopping.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http://best.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
粉絲頁:
親子天下 http://on.fb.me/1Kkng6j
親子天下Baby http://on.fb.me/1KQQAkP
親子天下悅讀 http://on.fb.me/1Sryt7P
親子天下育兒好物 http://on.fb.me/2dpFvHK
嚴選部落客 http://on.fb.me/1R3XbYD
翻轉教育 http://on.fb.me/1QgVd3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1fmPW48f-8/hqdefault.jpg)
幼兒認知發展階段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 10/26 開班!]《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二十八期)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還記得自己人生當中,第一次用「不、用否定的、用排的拒、用拒絕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志,是在什麼時候嗎?
對多數人來說,可能完全沒有印象;但是如果回到「發展心理學」的話,我們說喔兩歲的幼兒,會被俗稱為「兩歲的惡魔期」,也就是「Terrible two」,很可怕的兩歲。
他們在這個階段,幾乎都會對所有的事情說「不」,這是人類在認知和人格發展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在這個階段裡,他們逐漸的發展出獨立的自我,同時我們也可以把這樣的行為,當成是一個孩子,他對於自己「內在價值」的宣示。
那個內在語言就像是在表示:「我不需要去做、我不用做任何事情,來證明我值得被愛、值得受到良好的對待。」
其實你想想看哦,這樣的內在信念,假設能夠延續到,我們所有人已經到了成年期之後,仍然如此肯定自己的內在價值;那我想可能我們做助人工作,或者是心理工作,會完全不需要我們了。
因為大家如果都有這個信念的話,其實根本不會有情緒,或內在的困擾。但是對我們多數的成人來說,我們唯一能夠透過「不」、「我不一定要做」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我意志的時刻,通常就是我們生病的時候。
這個時候我們可能往往只能很虛弱的說:「對不起我沒有辦法,但只要我能夠恢復一定的行動能力,我就會立刻的被你奴役,盡量做到那些你希望我做的事情,就算是我會再次病倒也沒有關係…」
其實這個功課,就是我們要怎麼樣畫下自己的「界限」,很清楚的告訴別人跟這個世界,什麼是你想要的,而什麼是你不想要的?
如果我們沒有學會怎麼樣明確的表達,什麼是自己不要的時候;這樣的狀況也很有可能,是我們之所以會對很多事情,一直拖延下去的主要原因。
「拖延」在我們前面的內容當中,已經談過很多次;其實「拖延」它內在有一個很大的動力,就在於我們的自我價值是很低的、我們不相信自己值得被尊重;甚至於我們會把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任何不好的結果,都當成是自己的問題,或者是自己是一個很差的人。
所以導致我們的時間跟精力,沒有辦法放在真正有價值、真正有效率的事情;我們反而被很多雜事跟雜物,不斷的拖慢我們的腳步。
其實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給我們的要求,我們能夠明確的說「不」;其實也意味著我們告訴這個世界、我們坦誠我們自己不完美,但是我願意去尊重我自己,所以我才說的出「不」這件事情。
其實這樣子,除了能夠避免自己承擔太多不必要的事物,讓自己不堪負荷之外,其實也在向他人表達一個很重要的訊號;這個訊號就是,我知道你對我施加壓力,但你不會威脅到我的自我價值感。
我不會因為你對我施壓,我就會覺得自己不OK。如果你聽到這邊,覺得這真的是你重要的功課,那麼有一些語言表達,你倒是可以很有意識的去練習。
比如說,當你面對到有些人逼著你,一定要很快的說出一個結果,或一個答案的時候;你可以堅定的看著對方說:「不!我需要一點時間思考。」
如果有人急匆匆的,要你做出一些決定;你可以告訴對方:「不!我不像你動作那麼快,我要有充足的時間,做好全部的考量。」
或者是有人逼著你要簽約,你可以告訴他:「不!我要擬一份我自己能夠安心的合約,我也不想因為妥協眼前的合約,而降低我們後面合作的品質。」
所以當我們在說著類似這樣的語言的時候,記得一件事「溫和且堅定」,缺一不可;你可以溫和的說,你不需要疾言厲色,但是你一定要非常非常的堅定。
其實如果我們想要在生命裡,有更多的選擇,讓我們從自己成為一個拖延的人,變成是一個生產創造的人;那我們就很需要建立這樣的自我對話。
因為這樣的自我對話,才是你幫自己「設下邊界」的一個重要開始;當一個人不守好自己的邊界,不尊重自己的邊界,那其他人為什麼要尊重他呢?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過得很疲倦,覺得自己很沒有價值,或許一個關鍵的因素,就在於我們忘記了那個兩歲,而且「勇敢說不」的自己。
其實圓滿生命的答案,不假外求,你曾經就是那個有力量,而且很堅定的兩歲孩子;他一直都在你的靈魂裡,沒有離開過,現在把它找回來。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所談的,要怎麼樣設下自己的邊界?要怎麼樣守好自己的界限?成為一個自己尊重自己,而別人也會學著尊重你的人。
如果你想要在這個課題前進的話,我很鼓勵你,可以參與我們的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這一門課可以說是集合了嘉玲老師,她所有助人工作跟生命實踐的精華;透過很實際的步驟跟方法,讓你活出生命裡,想要的清爽跟自在。
同時也可以溫和且堅定的,面對生命當中所有的相遇;希望你不要錯過這門課的學習,詳細的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期待你的加入,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iG9Mmvi94/hqdefault.jpg)
幼兒認知發展階段 在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八卦
[PPT] Piaget認知發展論Piaget認知發展論. 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兒童心理學家. 一、Piaget 採用的研究方法:. 對個別兒童在相當自然的情境下觀察記錄他們對事物 ... ... <看更多>
幼兒認知發展階段 在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八卦
[PPT] Piaget認知發展論Piaget認知發展論. 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兒童心理學家. 一、Piaget 採用的研究方法:. 對個別兒童在相當自然的情境下觀察記錄他們對事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