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她們能老得這麼優雅 ?」
這幾天櫻花陸續開了,這讓我想到幾年前,那個還可以出國的日子,我跟太太趁著春櫻初放,飛去東京賞花。
地鐵上,我們看到幾位約莫 70 歲的日本女性,身著低調高雅洋裝,素雅的妝容,手上掛著小提包,顯然是精心打扮過。應該也是去賞花吧,我心想。
「真好」我太太讚嘆,「 #為什麼她們老得這麼優雅?」
其實,不是她們老得優雅,
而是她們從年輕的時候,就一直為了保持這種優雅努力著。
——
『優雅』,是一種 #身心靈和諧 的狀態。
日本人的長壽眾所皆知,但如何活得久又優雅,絕不只是「多吃納豆跟味噌」就能做到,而是更細微、更深入生活各層面的生活態度。
其他不說,就說牙齒,日本人光是為了「#保住牙齒」,就做了很多長期規劃與努力。
事實上,日本從 80 年代開始,就有一個名為「8020」的護齒運動,意思是:希望國民到了 80 歲,#還能擁有20顆健康的原生牙齒。
【小知識:成年人的完整牙齒數量約為 28 至 32 顆,但最少需要 20 顆牙齒才能保有最基本的咀嚼能力,這在牙科被稱為短牙弓咬合 (Shortened Dental Arch)】
「8020」的護齒運動,當然不是到了 80 歲才開始做,而是 #從出生後的各個階段都不能怠慢,例如:
幼兒 1.5 歲後,必須開始進行乳牙檢查與清潔指導。
青壯年時,培養正確的飲食與生活習慣,降低蛀牙的機率。
中年後預防牙周病,尤其是 40 到 50 歲這個關鍵期,必須徹底解決牙齒問題來預防未來生活照護上的風險。
到了老年,日本人每年會定期接受牙周疾病檢查、咀嚼力測定,甚至有 8020 運動表彰大會,由社區牙醫師表彰 80 歲以上超過 20 顆牙的老人家。
唯有這種『一生懸命』的認真看待,才有機會達到「8020」的目標。
2017 年,在「8020」推行 30 年後,日本全國調查結果發現,80 歲以上老人從平均 4.7 顆原生牙齒,上升到 15.2 顆原生牙齒,成功保住 20 顆牙齒的人數也超過了一半。
——
你說為什麼日本人這麼重視牙齒?
因為吃飯、咀嚼、睡覺,#再日常不過的每件小事都和牙齒相關。
——
〖好好吃飯,人類尊嚴所在。〗
通常年輕人很難想像失去牙齒對一個人生活的影響。
這時我都會舉這個例子:
我一位 82 歲的患者朋友,因為咀嚼功能退化,每天只能吃像嬰兒吃的泥狀、細碎食品,靠著牙齦咀嚼、囫圇將食物吞下肚,漸漸地胃口也不好了、一天比一天消瘦。
「脾氣越來越怪。」有一次他來看診,我聽到家屬小聲地這樣說。
其實,我們將心比心,
曾經的一家之主,可能某天不小心聽到孫子跟女兒吵說:「我晚上想去吃牛排,可是阿公不能吃。」
「沒關係,你們去吃吧,我自己可以處理。」
因為擔心成為家人的負累,自己吃飯還比較輕鬆;就算一起吃,看兒子點菜時還要小心翼翼,問服務生這個煮得夠不夠軟。
久而久之,除了越來越沒自信,更重要的是失去的家族相處時光,與錯過的許多話題。
『飲食能力的健全,從根本聯繫著我們 #人類根本的尊嚴。』
——
〖好好咀嚼,防止失智。〗
另外一個與尊嚴有關的,就是記憶。
長壽專家白澤卓二表示,咀嚼能夠刺激腦部,近代史已知最長壽命的法國女姓 Jeanne Louise Calment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活到 122 歲的她,即使晚年眼睛幾乎看不見,但牙齒咀嚼狀況卻非常好。
而現代也有越來越多研究證實,#牙齒越多的老人,越不容易失智。因為 #牙齒咬合的感覺,會由牙齒根部的牙周韌帶傳到大腦,活化海馬迴,而海馬迴負責暫時保管短期記憶,最終移到大腦皮質,成為長期記憶。海馬迴如果出現問題,就容易出現失智狀況。
所以 #細嚼慢嚥,不只是對食物的尊重,也是保持頭腦清醒的練習。
而有趣的是,這種咀嚼出現的「口感」,對大腦的刺激,#只有原生牙齒才有。
——
〖好好睡覺,養生抗老。〗
缺牙除了和吃飯有關,常常也跟 #睡眠 以及 #呼吸 有很大的關聯。
2006 年義大利學者 Bucca 在『呼吸醫學』期刊中提到,大量缺牙會導致臉型變短、舌頭變大,進而增加睡覺時呼吸道阻塞的機率。
輕則 #打呼,重則導致 #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影響睡眠品質。
身體組織的缺氧,是百病的源頭,導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發生率增加,身體越來越虛弱。
更特別的是,身體缺氧也會造成 #牙齒的進一步破壞,變成負面循環,這我們之後再聊。
——
所以到底要怎麼老的優雅?
『好好吃飯、好好咀嚼、好好睡覺』,能讓我們下半輩子活得更自在。
很明顯的,#原生牙齒 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想保留上天給我們的原生牙齒,需要從幾個日常的小習慣做起:比如上一篇提到的 #有意識地避免白天磨牙。
還有接下來要提的
#原型食物飲食、
#心理壓力調適法、
#提升睡眠品質的睡前儀式、
#顳顎關節與咀嚼肌減壓、
#口腔酸性調控......等等。
(你想先知道哪一個呢?)
這些都是 #可以靠自己察覺的 預防口腔破壞好習慣。
每一個好習慣,都是為了讓我們的下半輩子可以優雅一點、自信一點、自在一點。
最好,還能少看幾次牙醫。你說是吧?
——
▶︎▷ #悦庭口腔功能修復團隊︎ ▶︎▷
你很怕看牙,但其實身為牙醫的我們,比你更怕看牙。
我們是一群牙醫師,在我們多年執業,經手上萬個案後,我們發現:
「#只需要一點點的習慣改變,#每個人都能少看幾十次牙醫」
然而卻沒有人整理這類資訊,於是我們成立了這個粉絲團。
讓我們一起為了『不看牙』而努力!
——
願你能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口腔健康,少看牙醫。
幼兒短期記憶 在 Facebook 八卦
♡ #該給鰻魚買嗎?♡ 幼童「長期記憶力」較差是正常的!
這支影片點出很重要一點,「收玩具」這件事,絕對是要唸上一千萬次才有可能做好,爸媽要有心理準備,孩子不是故意,只因幼童的「#長期記憶力(指可保持幾天或幾年以上的記憶)」比大人差。(相反的,大人短期記憶差,容易忘東忘記,可愈老愈愛憶當年,表示長期記憶較好)
雖說,我也唸的很生氣,講得快要發瘋,只能希望自己因為理解孩子的大腦發展狀況,能多體諒也告訴自己要有耐心。
影片是某次在全家,鰻魚跟我說要買「娃娃照顧組」後,
我們的對話內容,看完影片若你是我:
會給鰻魚買嗎?
若不答應,你又會怎麼拒絕她呢?
--------------------------------------
💡【到底買了嗎?】答案是:NO. 💡
我最後靈機一動問她說:「你前幾天還沒找到的Cinderella小人偶找到了嗎?」她就住口了,深怕我當下回家又要她立刻把積木找出來XDD
溝通後,「轉移注意力」會是一個很好快速離開的方式!
--------------------------------------
外出看到玩具就想帶回家,肯定是許多小孩的通病!
尤其,討厭的便利商店,狡猾的將零食、玩具放在孩子隨手可得的位置,搞得每次去都要上演一次「不可以、我想要」的劇碼。一般,我判斷值得給鰻魚買的,就會要求她講出個理由;至於沒有任何購入價值的,我就必須找各式問題曉以大義或勸說,真的有夠困擾!
🍀 同場加映「哪一天才會好好收玩具」系列:
《#媽媽不是佣人》goo.gl/If8TJu
---------------------------------------
🐣 幼兒學習
《#親子說話課》Part 5
說出個好理由,就讓你買~訓練表達與邏輯能力!!
https://goo.gl/Mm91bq
---------------------------------------
✔️ 新版【鰻魚養成寶典2.0】文章目錄
https://goo.gl/6f0J8W(看影片談育兒內藏更多精彩好文)
幼兒短期記憶 在 親子天下 Facebook 八卦
《學前兒時間管理》
要孩子去房間拿雙襪子,結果一去就是三十分鐘,走進去一看,居然在玩湯瑪士小火車。爸媽可能會覺得這孩子是故意的,其實不然。幼兒出現這種「短期失憶症」,是因為他們短期記憶的容量還小,他們沒辦法把一件事情記住這麼久。
在這個階段,爸媽不能強求孩子完全符合大人的行程,而應該反過來,調整大人的行程。對於學齡前的孩子,建議父母先忘了「時間管理」這件事吧!在這個階段給孩子一個穩定、規律的作息,並在生活中讓他了解一些時間的概念,這就足夠了。
幼兒短期記憶 在 記憶對嬰幼兒日常生活與學習的重要性 的相關結果
由此顯示,即使是1歲以前的嬰兒,也能夠對看過的物品或圖片進行短時間的記憶。這種記憶能力,我們稱之為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而日常生活中, ... ... <看更多>
幼兒短期記憶 在 認識嬰幼兒的記憶力發展 - 信誼好好育兒 的相關結果
嬰兒就有記憶究竟小孩子從多大時就有記憶呢?科學家發展出一種研究方法,藉由嬰兒喜歡凝視一些新奇、沒見過的物件的本性,用以檢驗嬰幼兒是否有記憶。 ... <看更多>
幼兒短期記憶 在 提昇幼兒記憶力 的相關結果
短期記憶 什麼叫做短期記憶? · 工作記憶 短期記憶除了是記憶轉存至長期記憶的中繼站外,還是我們完成思考、閱讀理解、推理、解數學題等工作的場所,從長期記憶提取出來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