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觀察和不斷教育,就是杜絕霸凌的唯一方式。
把欺負或排擠同學的態度放大,隨時指正和處理,斷絕下一次排擠行為的發生;把幫助特殊生的友善行為放大,即時的公開獎勵和讚賞,強化這些好的態度。
班上的孩子是阻力還是助力,全賴老師的引導和教育。老師公開批評特殊生、對特殊生表現出鄙夷的態度,孩子就會有樣學樣。不斷公開讚美特殊生的好行為,提醒其他孩子他的辛苦和努力,強調自己保護班上每一個孩子,就不會有人受到欺負。
取自《我不是挨打就會趴下的人》
**************************
這一篇摘文,是這系列最後一篇了。下一次討論書中的內容,就會是國際書展的時候,活動詳見文末。
每個老師有各自不同用心的地方,不是每位老師都要用沈老師的標準去要求,我們被沈老師的故事感動之餘,也要知道老師能帶孩子的時間其實相對短暫,最後孩子還是要回歸家庭。
我很常有機會跟學校老師互動,我常在想,要如何同理老師,然後給老師一些可用的方法,但又不會讓老師覺得壓力太大?
好難啊……,尤其同時要顧及教學與班級經營的時候。一人對眾人,那是我這個理論派的,難以比擬的。
我也帶過班,一班最多十幾個,大部分是狀況比較好的特殊生,而且一次只有一堂課,還有另一個老師搭配。因為我帶了好幾年,所以我相當能體會普通班老師的難處,特殊生在學校的壓力特別大,是普通生的好幾倍,連帶班上有特殊生的老師也相對辛苦。
自閉症的孩子是我長期相處的族群,一直到現在,還常跟不同的老師討論自閉症孩子的困境。像沈老師這麼用心幫助特殊生的,真的很難得,遇到沈老師真是孩子的福氣。
每個自閉症的孩子,異質性很大,都要用不同的方法,不斷去試。所以把一個孩子帶起來了,或許老師暫時很有成就感,但下一個孩子用同樣的方法完全行不通,因此大感挫敗,這是很常見的情況。
不同階段的自閉症孩子,即使是同一個孩子,狀況也不見得一樣,像是摘文中的孩子。我從幼兒園、國中小、高中階段,一直接觸到孩子變成社會人士在職場工作,家長常常很難完全鬆懈下來。放棄孩子的狀況也看得到,因為真的很累,而且常常看不到進步,家長還可能罹患身心疾病。
衷心感謝沈老師用愛屋及烏的方式,善待孩子。願我們的善意,能成為孩子的光,溫暖彼此心房!
神老師&神媽咪
**************************
如果他是我們的孩子
【文/ 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
之前帶過一位中度自閉症的孩子。那孩子中、低年級很乖巧,每次見面都會很有禮貌的打招呼,讓我放心的接了他。沒想到上了高年級,因為青春期的混亂,還有老師、同學、環境的改變,使得他的情緒起伏非常大。
自閉症的孩子對某些生活細節非常堅持,有他們特有的規則。升上五年級後,老師、同學,還有很多規定都變了,加上青春期,孩子有了很多和中年級不一樣的狀況,讓我無力應付。
孩子們去上科任課,我常常在教室聽到他遠遠傳來的尖叫聲,只好趕緊衝到科任教室把他帶回來。上課時他會不斷的念著廣告詞、大動作甩手;有時遇到考試,他會非常焦慮的敲打桌子、打頭、口中念念有詞;生氣時他會拍打地板後躍起,跳得好高好高。
我一直在想是哪裡出了錯?是不是因為我對他太好,跟之前老師管教的方式不同,讓他有了偏差的行為?我以為應該更嚴厲的對待他、管教他,沒想到用盡各種嚴格的方式都沒有改善,我常常看著他被我處罰時那憤恨的眼神。他痛苦,我也很難受。
後來就醫才發現,那陣子他剛開始進入青春期,加上腦部不正常放電讓他極度不舒服,才會常常尖叫。知道了他的痛苦,我帶著學生學他尖叫大吼,吼兩聲喉嚨就痛了;我們一起甩手,才甩到第十下,孩子們就叫苦連天。
我問孩子們:「如果他能夠控制,會不會願意一天大吼數十次、甩手上千下呢?」
只要班上有孩子對他的態度不好,我一定很嚴肅的教育全班。「你們對他的態度他說不出來,但是他都知道,不可以用這樣的態度對他!」
我在班上給他友善的環境和同學,資源班老師則負責他的學習。他的媽媽常跟我一起想辦法,帶他去找問題,還替孩子找出優勢。他從五年級開始學鋼琴和畫畫,這孩子在國二竟然開了畫展!
把欺負或排擠同學的態度放大,隨時指正和處理,斷絕下一次排擠行為的發生;把幫助特殊生的友善行為放大,即時的公開獎勵和讚賞,強化這些好的態度。
那兩年,他在班上就像是個小弟弟,每個孩子都細心照顧他,完全沒有霸凌的狀況。
班上的孩子是阻力還是助力,全賴老師的引導和教育。老師公開批評特殊生、對特殊生表現出鄙夷的態度,孩子就會有樣學樣。不斷公開讚美特殊生的好行為,提醒其他孩子他的辛苦和努力,強調自己保護班上每一個孩子,就不會有人受到欺負。
仔細觀察和不斷教育,就是杜絕霸凌的唯一方式。老師的力量很強大,是在教室裡能保護特殊生的重要角色。普通班老師在班上,一個人得面對二十幾個孩子,上課時很難放下全班把特殊生教到會,像我家妹妹的讀寫障礙,就是老師無法克服的難題。那兩年很感謝媽媽和資源班老師,不斷的陪我找問題、找方法,在我疲累的時候及時出手協助。
特殊生在選擇學校時,優先考量的應該是特教資源,而非學校特色。要有足夠的特教資源來支撐普通班老師,融合教育才能施行。
我常常在想,如果這個特殊的孩子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會不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他呢?
某天,帶著妹妹去上英文課,我才發現這孩子長好大了,頭髮這麼長,腿這麼長。這條路很辛苦,但是我會陪她一起走。
.
以上文字取自
我不是挨打就會趴下的人(限量作者簽章版):跌倒後拍拍灰塵、挺起背脊,往前走得更堅定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5426
.
2/9我不是挨打就會趴下的人 》2/9台北國際書展.對談講座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78178876154107/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幼兒園班級規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幼兒園班級規則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幼兒園班級規則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幼兒園班級規則 在 王婉諭 Facebook
- 關於幼兒園班級規則 在 幼兒園班級管理 :: 社區大學終身學習網 的評價
- 關於幼兒園班級規則 在 幼兒園班級常規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幼兒園班級規則 在 幼兒園班級常規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幼兒園班級規則 在 幼兒園班級常規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幼兒園班級規則 在 【班级特辑】班规|班级管理许老师课堂|三个约定 - YouTube 的評價
幼兒園班級規則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仔細觀察和不斷教育,就是杜絕霸凌的唯一方式。
把欺負或排擠同學的態度放大,隨時指正和處理,斷絕下一次排擠行為的發生;把幫助特殊生的友善行為放大,即時的公開獎勵和讚賞,強化這些好的態度。
班上的孩子是阻力還是助力,全賴老師的引導和教育。老師公開批評特殊生、對特殊生表現出鄙夷的態度,孩子就會有樣學樣。不斷公開讚美特殊生的好行為,提醒其他孩子他的辛苦和努力,強調自己保護班上每一個孩子,就不會有人受到欺負。
取自《我不是挨打就會趴下的人》
**************************
這一篇摘文,是這系列最後一篇了。下一次討論書中的內容,就會是國際書展的時候,活動詳見文末。
每個老師有各自不同用心的地方,不是每位老師都要用沈老師的標準去要求,我們被沈老師的故事感動之餘,也要知道老師能帶孩子的時間其實相對短暫,最後孩子還是要回歸家庭。
我很常有機會跟學校老師互動,我常在想,要如何同理老師,然後給老師一些可用的方法,但又不會讓老師覺得壓力太大?
好難啊……,尤其同時要顧及教學與班級經營的時候。一人對眾人,那是我這個理論派的,難以比擬的。
我也帶過班,一班最多十幾個,大部分是狀況比較好的特殊生,而且一次只有一堂課,還有另一個老師搭配。因為我帶了好幾年,所以我相當能體會普通班老師的難處,特殊生在學校的壓力特別大,是普通生的好幾倍,連帶班上有特殊生的老師也相對辛苦。
自閉症的孩子是我長期相處的族群,一直到現在,還常跟不同的老師討論自閉症孩子的困境。像沈老師這麼用心幫助特殊生的,真的很難得,遇到沈老師真是孩子的福氣。
每個自閉症的孩子,異質性很大,都要用不同的方法,不斷去試。所以把一個孩子帶起來了,或許老師暫時很有成就感,但下一個孩子用同樣的方法完全行不通,因此大感挫敗,這是很常見的情況。
不同階段的自閉症孩子,即使是同一個孩子,狀況也不見得一樣,像是摘文中的孩子。我從幼兒園、國中小、高中階段,一直接觸到孩子變成社會人士在職場工作,家長常常很難完全鬆懈下來。放棄孩子的狀況也看得到,因為真的很累,而且常常看不到進步,家長還可能罹患身心疾病。
衷心感謝沈老師用愛屋及烏的方式,善待孩子。願我們的善意,能成為孩子的光,溫暖彼此心房!
神老師&神媽咪
**************************
如果他是我們的孩子
【文/ 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
之前帶過一位中度自閉症的孩子。那孩子中、低年級很乖巧,每次見面都會很有禮貌的打招呼,讓我放心的接了他。沒想到上了高年級,因為青春期的混亂,還有老師、同學、環境的改變,使得他的情緒起伏非常大。
自閉症的孩子對某些生活細節非常堅持,有他們特有的規則。升上五年級後,老師、同學,還有很多規定都變了,加上青春期,孩子有了很多和中年級不一樣的狀況,讓我無力應付。
孩子們去上科任課,我常常在教室聽到他遠遠傳來的尖叫聲,只好趕緊衝到科任教室把他帶回來。上課時他會不斷的念著廣告詞、大動作甩手;有時遇到考試,他會非常焦慮的敲打桌子、打頭、口中念念有詞;生氣時他會拍打地板後躍起,跳得好高好高。
我一直在想是哪裡出了錯?是不是因為我對他太好,跟之前老師管教的方式不同,讓他有了偏差的行為?我以為應該更嚴厲的對待他、管教他,沒想到用盡各種嚴格的方式都沒有改善,我常常看著他被我處罰時那憤恨的眼神。他痛苦,我也很難受。
後來就醫才發現,那陣子他剛開始進入青春期,加上腦部不正常放電讓他極度不舒服,才會常常尖叫。知道了他的痛苦,我帶著學生學他尖叫大吼,吼兩聲喉嚨就痛了;我們一起甩手,才甩到第十下,孩子們就叫苦連天。
我問孩子們:「如果他能夠控制,會不會願意一天大吼數十次、甩手上千下呢?」
只要班上有孩子對他的態度不好,我一定很嚴肅的教育全班。「你們對他的態度他說不出來,但是他都知道,不可以用這樣的態度對他!」
我在班上給他友善的環境和同學,資源班老師則負責他的學習。他的媽媽常跟我一起想辦法,帶他去找問題,還替孩子找出優勢。他從五年級開始學鋼琴和畫畫,這孩子在國二竟然開了畫展!
把欺負或排擠同學的態度放大,隨時指正和處理,斷絕下一次排擠行為的發生;把幫助特殊生的友善行為放大,即時的公開獎勵和讚賞,強化這些好的態度。
那兩年,他在班上就像是個小弟弟,每個孩子都細心照顧他,完全沒有霸凌的狀況。
班上的孩子是阻力還是助力,全賴老師的引導和教育。老師公開批評特殊生、對特殊生表現出鄙夷的態度,孩子就會有樣學樣。不斷公開讚美特殊生的好行為,提醒其他孩子他的辛苦和努力,強調自己保護班上每一個孩子,就不會有人受到欺負。
仔細觀察和不斷教育,就是杜絕霸凌的唯一方式。老師的力量很強大,是在教室裡能保護特殊生的重要角色。普通班老師在班上,一個人得面對二十幾個孩子,上課時很難放下全班把特殊生教到會,像我家妹妹的讀寫障礙,就是老師無法克服的難題。那兩年很感謝媽媽和資源班老師,不斷的陪我找問題、找方法,在我疲累的時候及時出手協助。
特殊生在選擇學校時,優先考量的應該是特教資源,而非學校特色。要有足夠的特教資源來支撐普通班老師,融合教育才能施行。
我常常在想,如果這個特殊的孩子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會不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他呢?
某天,帶著妹妹去上英文課,我才發現這孩子長好大了,頭髮這麼長,腿這麼長。這條路很辛苦,但是我會陪她一起走。
.
以上文字取自
我不是挨打就會趴下的人(限量作者簽章版):跌倒後拍拍灰塵、挺起背脊,往前走得更堅定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5426
.
2/9我不是挨打就會趴下的人 》2/9台北國際書展.對談講座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78178876154107/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幼兒園班級規則 在 王婉諭 Facebook 八卦
【2020重點報告】
✅成功爭取:社關員預算/單側聽損權益/幼托機構裁罰資訊透明/兒虐案件調查SOP
❎未竟之路:行政院承諾檢討重大事件畫面外流但無下文/兒少法、幼照法卡關行政院
隨著 2020 年即將進入尾聲,今天上午,我和 邱顯智、 立法委員 陳椒華,共同召開記者會,為大家盤點,過去這一年來我們完成的、與未完成的事,在這邊向大家報告!
-
【捍衛弱勢權益】
✔ 為社關員爭取 5000 萬預算
今年 4 月,我在衛環委員會的施政總質詢上,向蘇貞昌院長表達精神障礙者與家屬的心聲,因為目前社區復健與支持服務的資源不足,導致他們從醫院回到家門之後,經常孤立無援。我們極力地向院長與衛福部反映,希望能夠增加資源,健全社區關懷訪視的人力與制度。
後來,我們在 9 月收到衛福部心口司的回覆,在往年的預算金額之外,成功向中央爭取到明年度增列約 5 千萬元的經費,可以協助各地方政府衛生單位增聘約 75 名社區關懷訪視人力。我們非常肯定行政院、衛福部及心口司這樣的政策方向,讓社區關懷訪視的人力與運作,能夠逐漸走向一個正常的機制。
✔ 單側聽損納入職務再設計
今年 2 月時我們陸續接獲單側聽損相關的陳情案,並在 9 月舉辦「不再漠視!單側聽損勞動權益再評估」記者會。經爭取後,勞動力發展署決定在 110 年試辦「單側聽損納入職務再設計」計畫,預計明年第一季實施;財源部分,勞發署將從就業安定基金找財源支應;標準部分,將以單耳 40 分貝以上者納入考量,評估其他工作場地、職務內容等因素實質判斷;目前規劃申請輔具申請最高上限為 10 萬,並著手研擬相關命令內容中。
在納入職務再設計後,未來除了身心障礙者及受 ECFA 影響產業之失業勞工之外,在職場上需要輔具或其他輔助措施的都可以參加職務再設計的計畫來得到資源。其好處為私人民間企業得因單側聽損族群得申請輔具,有效減緩就業歧視等問題,進而促進職場友善及包容的就業環境。
【守護兒少安全】
✔ 幼托機構裁罰資訊透明
今年4月我們曾要求教育部,全國教保網站應該比照衛福部,彙整及統一公開違反幼照法的資訊。教育部在今年 8 月,終於確實在全國教保資訊網上公開幼兒園的裁罰紀錄!
並且,我們也持續對此平台需改進之處進行質詢,例如仍有縣市缺漏過往裁罰資料、僅提供違法法條無揭露違法事實、單一姓名跨域搜尋,以及類似違反勞基法網站的開放下載表單的功能,教育部承諾,會在明年1月7日前,提出改善規劃報告。
另外,針對衛福部的違法資訊平台,雖然統一公開所有因違反兒少權法而遭到公告姓名的托育人員、機構名稱及負責人名稱。但各地方社政主管機關,常以一事不二罰為由,不公開受刑事判決處罰的行為人姓名。
對此,在我們質詢後,衛福部社家署已將衛福部公布專區名稱改為「各縣市托嬰中心及托育人員違反兒少相關法規公告專區」,不僅違反《兒少法》必須被揭露,只要托育人員有因兒虐行為,而被判決有罪者,都會被公開。往後有裁罰事件,都會在衛福部跟地方政府網站同步更新;衛福部社家署也有發函到各縣市政府,確保不再以一事不二罰為由拒絕公布行為人名稱!
✔ 建立機構兒虐案件調查處理原則
我們在 4 月時提的修法版本,其中包含家長對於托嬰中心兒虐案件應該要有的 #知情權利,而衛福部社家署於今年 9 月公布的托嬰中心疑似虐待或不當對待案件處理原則,就有賦予行政機關通知兒虐孩童家長及班級內其他家長的義務。
後來,我們10月時質詢教育部,要求教育部也應比照衛福部,應督促地方政府教育局建立調查兒虐案件的程序,明確規範應盡的調查、通知義務。對此,目前教育部正在研擬兒虐案件不當管教案件調查處理原則及流程進度!
【未竟之路,持續努力】
✖️重大事件畫面不斷遭外流,行政院承諾檢討法制但無下文
今年 4 月我在施政總質詢上,向蘇貞昌院長反映「重大事件畫面不斷遭外流、重複播送,多次傷害被害人及家屬」。當時,院長承諾,將會責成政務委員召集相關部會,檢討法制面的問題, #如果法有不足就要修法。
但是,我們很遺憾地得知,院內其實只有在 4 月下旬開過一次會,請相關部會回去盤點現行規範之後,就沒有下文了。
而在這段期間內發生的萬華房仲情殺案,原始畫面和兇器照片,仍持續在電視媒體及網路新聞上不斷播送,事後 NCC 雖然裁罰了幾家電視媒體,但這些不當畫面,至今還留在網路上。
被害人及家屬在各單位繞了一圈又一圈,依然無法有一個明確的法源依據與專責單位,去建立一個能及時保護被害人隱私、避免二次傷害的機制。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原始畫面在各類媒體上播放,最後只剩「被害人自力救濟」一途。
✖️《兒少法》、《幼照法》卡關行政院,孩子權益誰來保障?
我們在今年 4 月的兒童節時,提出了幼照法及兒少權法修正草案,修法五大重點包括:
調整師生比,降低照顧者工作壓力
托育機構完整揭露,中央有責建立平台
保障家長權益,爭議事件明訂規則
提升裁罰範圍,加重機構責任
讓政府聽到家長、工會的聲音
不過,在我們提出修法後,雖然屢次質詢 要求衛福部跟教育部盡速提出對案版本,使我們的版本能夠順利審查,不過,很遺憾的,部會都僅口頭上表達會盡速研擬,卻看不到要何時提出版本的時程。
-
以上,是我在過去一年的簡易成績單,有完成的、成功爭取的,當然,也有被跳票的、未完成的;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我們會持續努力,替孩子發聲、替弱勢爭取權益!
幼兒園班級規則 在 幼兒園班級常規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八卦
- 壹讀則補充:什麼叫常規?顧名思義就是指日常的規則。班級常規管理就是指在以班級為單位的這樣一個集體環境中,老師如何幫助和指導孩子 ... ... <看更多>
幼兒園班級規則 在 幼兒園班級常規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八卦
- 壹讀則補充:什麼叫常規?顧名思義就是指日常的規則。班級常規管理就是指在以班級為單位的這樣一個集體環境中,老師如何幫助和指導孩子 ... ... <看更多>
幼兒園班級規則 在 幼兒園班級管理 :: 社區大學終身學習網 的八卦
社區大學終身學習網,幼兒園帶班技巧,幼兒園經營理念與策略,幼兒園班級經營案例,幼兒園班級經營ppt,幼兒園班級經營心得,幼兒園班級規則,幼兒園班級經營理念,大班班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