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免疫細胞療法特別專輯系列
我們將連續至少三個禮拜,為所有的觀眾朋友的健康,跟你們應該接受的醫療權益,給予你們真正專業的知識。不要因為自己的健康陷入了危機,或是家屬的健康陷入了危機,成為不良醫院或不良醫師再次敲詐的對象,這樣的病人真的太可憐了。
今年諾貝爾生醫獎正式頒給了免疫療法,但什麼樣的醫院可以進行免疫療法,免疫療法在什麼狀況裡頭患者才應該接受,而他是不是一個副作用很大的一個療法?什麼樣的情況裡頭,當你接受免疫療法的時候,你可以避免這些副作用,免於你還沒有死於癌症末期,你就因為免疫療法的副作用而不幸的往生。
這是我們接下來為大家報導的幾個議題,我們先從幾個個案開始,讓大家瞭解其實免疫療法本身充滿了各種的危險,但也充滿了希望,未來其實整個癌症的治療將走向免疫療法 細胞療法 標靶療法,還有質子療法等等,這整個專題裡頭,我們將採訪中國醫藥大學,他在這個領域裡頭和美國最著名的癌症中心安德森癌症中心合作,在許多的交流裡頭是唯一台灣和安德森癌症中心合作的最重要的醫院。
另外我們也特別採訪了即將落成試營運的台大癌症醫院,台大癌症醫院是在台大前任的校長楊泮池費盡心血,在永齡基金會的創辦人也就是鴻海的董事長郭台銘慷慨捐贈150億台幣成立的。他的方式就是比照美國的安德森癌症中心。那麼接著我們也會為大家採訪長庚的質子中心。我們希望能夠瞭解各個台灣的幾大醫院,他們的整體免疫療法以及癌症的相關療法,給大家的各種勸告。
我們先來看一些病患,當他們接受免疫療法,或是面臨癌症的末期的時刻,他們的困境,他們所面臨的危險。
{內文}
== 案例A 腦癌患者 ==注射免疫新藥 陷入昏迷
第一個真實案例發生在一位台灣優秀的醫者身上,台大醫學系畢業後,他繼續深造 獲得美國哈佛醫學博士。
然而 他被宣布罹患幾乎是絕症的腦癌時,一位閱覽過無數患者案例的白袍醫者,同樣也得經歷,癌症患者的無奈和茫然。主治醫師告訴他想存活,他只能進行免疫療法。
當他躺在病床上準備要被注射免疫藥物時,他只知道 他要被注射的是"新藥",因此免費,而且此"新藥"是免疫藥物中當紅的PD-1抑制劑。但他不知道的是,他即將被注射的免疫藥物,只在臨床試驗第二期,僅有約8位患者測試過這個藥物,他同樣不知道的是,這個紐約州小藥廠 編號2810的藥物,合約書上寫明"已有五人因施打此藥死亡",主治醫師也沒有告知他,抑制PD1的藥物早有穩定的已上市藥物,包括2018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本庶佑和小野藥廠開發的Nivolumab,以及默沙東藥廠生產的Keydruda。
你怪他怎麼不把一切都了解了才進開刀房嗎?那麼我們可能忘了,當你處在罹癌的晴天霹靂時,我們很難會去看治療藥物的合約書,我們只會全然相信醫生,包括一位哈佛醫學院博士。有些人 死於癌症,但有些人是死於醫生的無良。
完成注射後,這位A醫師全身顫抖 劇痛,一天後陷入昏迷,慢慢醒來後又神智不清 ,甚至痛苦到失去求生意志。免疫新藥可以救人 也可以殺人,而這個讓他差點致命的藥物,外傳也有台灣醫療機構使用過。
== 案例B 肺腺癌患者 == 棄高價免疫細胞療法 改傳統化療 抗癌成功
第二個真實故事 他罹患的是肺腺癌。
醫生告訴他"你罹患的是罕見突變肺腺癌",建議他直接跳過傳統性療法(手術.化療.放療),進行免疫細胞療法才有機會延長存活期。院方開出的免疫細胞療法,價格高到他必須先賣掉房子才有錢進行治療。他只好尋求另一位醫師建議,先進行傳統化療,而且這是健保給付的醫療,結果這個原來的醫生口中"恐怕是無效的治療法",卻讓他的腫瘤 成功由大縮小,也且他不必負債。
== 案例C 肝癌患者 == 注射幹細胞 抗癌失敗死亡
第三位癌症患者C,醫生告訴他 罹患了肝癌。
台灣衛福部九月正式公佈「特管辦法」開放了六項細胞治療技術,但無助和恐慌下,他實在分不清楚免疫細胞治療和幹細胞的差別。於是他在朋友介紹下,走入一家診所,聽信了診所"幹細胞加上NK細胞能解癌症"的宣傳,決定以此治療自己的末期肝癌,結果他花了上百萬,體內的癌細胞卻不到三個月就全面擴散,最終很快的離世。
(周德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
現在目前全世界還沒有一個幹細胞的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出來的產品,免疫細胞現在有了,幹細胞現在還沒有,大家全部在做人體實驗當中,所以(幹細胞在醫療上)未知數
中國醫大附設醫院院長周德陽,亦是台灣研究腦癌免疫細胞療法的先驅,對<文茜世界周報>採訪團隊解釋,幹細胞研究未來可能很重要,但目前仍未完全成熟,在人類還沒學會控制幹細胞的相關功能時,並不適合就大膽的拿幹細胞來治療癌症。周德陽說明,目前幹細胞的功能 主要並非來對付癌症,而是在對付中風 心肌梗塞 帕金森等疾病上。
(周德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
(幹細胞)真正打進去心臟的話,它其實不是真正發展成幹細胞,它只是利用幹細胞一些分泌的誘導因子,讓我們自己旁邊的細胞 發展增加而已,腦部也是一樣,(注射幹細胞後)它沒有發展成神經細胞,它只是誘發旁邊的神經細胞長多一點來修補
人類的癌症新療法,使醫療科技出現革命性的改變,也改變了醫者對於治療癌症的方法和觀念。然而這三個真實案例更反映出,從一般民眾到醫界對於治癌新療法,不是懂得太少而「誤入歧途」,就是在資訊混亂中,葬送了寶貴的健康甚至生命,這個現象震撼的敲響了醫界警鐘,也敲醒了我們媒體工作者,決定以一系列專業報導 幫助癌症病患和家屬。
[癌症有四大治療方式]:
一. 傳統療法:手術 化學藥物治療
二. 放射線治療:傳統X光放療 伽瑪刀/電腦刀/螺旋刀 質子治療/重粒子治療
三. 標靶治療
四. 免疫細胞治療
傳統療法包括手術及化學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則包括傳統X光放療 伽瑪刀 電腦刀 螺旋刀等則屬於新一代的進階X光放射治療技術,其中最先進的 屬質子治療和重粒子治療,能將光束抵達癌組織才放射能量,特性是精準且副作用較低。而約5年前出現第一瓶免疫新藥後,如今"免疫細胞治療",更被認為是解開癌症治療的秘密鑰匙。
(周德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
我大概在10年前就想到細胞療法,那時候還是在很多在動物實驗當中,我覺得免疫細胞是最自然的,現在所有的化療 放射治療 開刀都還是有傷害的,利用免疫細胞去抑制癌細胞,人類本來就可以到2013年以後,
台灣神經外科權威周德陽教授笑稱自己在學生時代,聽聞老師講免疫療法時就產生極大興趣,並在10多年前就在手術與治療之外,投入大量時間在研究室,鑽研免疫療法。
[免疫細胞治療分四大類]:
1.NK 2.CIK
3.樹突細胞DC
4.CAR-T
*(NK和CIK缺點:難以找到癌細胞目標)
周德陽仔細的告訴採訪團隊,<免疫細胞治療>大致分成四種。包括最低階的NK以及第二種 再從NK培養出來的CIK,但NK及CIK的缺點是欠缺免疫細胞療法中的「導航系統」,亦即病人注射後難以找到癌細胞的目標。第三種是具有「導航系統」的樹突細胞DC,一種從腫瘤抗原淬取出來,間接訓練自體本身的免疫T細胞,去追捕並殺死癌細胞的療法,第四種是更高技術的CAR-T,從患者的體內抽取出血液,在實驗室裡從中挑選出T細胞,再於T細胞上裝上特殊的蛋白,蛋白內鍵能識別腫瘤的編碼,於是T細胞好像裝上"彈頭"一般,再輸回病人體內對抗癌症。
(周德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
CAR-T是很有效打下去的話 80%癌細胞就殺死了,可是他有一些副作用太強,會造成免疫力的增強太厲害,會攻擊到不應該攻擊的器官,現在CAR-T最大的問題在這裡,可是它很清楚 它是一個希望,未來癌症的希望可能還是在CAR-T
另一個問題是細胞療法中的DC和CAR-T,都必須自病患自體血液中抽出後,在具備一定規格的實驗室GTP或GMP內,才能製作為專殺癌細胞的殺手,再回輸體內對抗癌症,因此若不是醫學中心的實驗室 恐怕難以做到。
而若是委外製作,也要小心委外單位是哪裡,私人生物科技公司是否具有通過認證的實驗室,有的生技公司宣稱送到日本,問題是 患者根本無從查證,也有過程中污染的可能性。
換句話說,癌症的治療方法日新月異,但令人痛心與不忍的是,癌末患者成為誇大不實免疫療法下犧牲者的亂象,也正遍地開花的發生在台灣。周德陽建議多管齊下 ,仍是當前治療癌症最好的辦法。
(周德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
免疫治療沒有排除傳統治療,所以 免疫治療可以當作是一個附加的,附加的治療就是你是"ADD ON",那這樣的話,病人堆成治療的保障,理論上現在認為說,這兩個加成(傳統治療+免疫治療),反而會更好,就是比兩個單獨用還好,現在目前醫學上的報告 都是這樣講
[案例]:何小姐/乳癌患者 以手術.放療.免疫疫苗療法治療
何小姐就是多管齊下,勇敢又成功的打了一場抗癌仗的戰士。7年前這位才剛40歲出頭,美麗又瀟灑的新銳企業女性,忽然發現自己罹患乳癌初期。
(何小姐\曾罹患乳癌患者)
剛開始是因為 覺得會痛,那種痛和平常的痛不一樣,它就是偶爾會痛,好像東西會抓住那種痛
她用一貫的瀟灑 沒有難過太久,2011年3月確診右側乳房罹癌後,立刻手術切除1.3公分的腫瘤,4月 進行抗賀爾蒙的治療。我們不知道,當一位女人得多堅強。當治療才剛告一段落,醫師發現她的身體再度出現了警訊。
(劉良智\中醫大外科主任)
在尾底骨的地方有一些明顯的訊號,今天會再出現變異性,再出現轉移的狀況,一定是她原本的細胞出現了變異,或者是 她原本的細胞,逃脫她原本治療的控制,所以我們覺得在它轉移了之後,應該除了做傳統治療以外,還要再用免疫細胞治療,去加強它癌症控制的那個部分
醫療團隊當機立斷,以CIK(免疫細胞殺傷腫瘤細胞)+DC(樹突細胞)的細胞療法,抽取出何小姐的血液,透過細胞激化讓免疫T細胞變成殺手細胞,再打回體內裂解或殺死腫瘤細胞。過去,傳統的手術化療與放療不足以幫助人體抗癌時,人類只能驚駭而絕望的走向死亡深淵,如今,免疫細胞療法似乎成為一群特種精銳部隊,幫忙人體打贏棘手的深淵。
(何小姐\乳癌患者)
我的長輩都這麼跟我講,啊你怎麼去想這個(免疫療法),你就照舊的方法去治療就好了嘛,我有除了傳統 又有這個(免疫療法)治療,我反而覺得這是我自己的東西,然後這個團隊是我信任的,而且它不是坊間開業醫或是什麼隨便的儀器弄的
每個人的靈魂深處都想要 一個完整的軀殼。何小姐在專業醫療團隊的幫助下,幸運的打贏了很多女性因此倒下的硬仗,而且五年來沒有復發,但許多癌末患者一旦無常臨頭,卻淪為醫療白老鼠。
台灣衛福部今年九月正式發布「特管辦法」期能整治亂象,將細胞治療技術透明化,並且要求醫療機構進行細胞治療時,需名列治療方式 費用及收費方式等等,再上報中央主管機關申請核准,以防堵過去細胞療法動輒數百萬,甚至千萬的坑人案例。
<文茜世界周報>團隊關注"癌症突破性療法"的議題,特別走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它與拿下了2018諾貝爾生醫獎 世界最頂尖癌症中心<美國MD Anderson>密切合作多年,亦是MD Anderson唯一在台灣的姊妹醫院。
(蔡長海\中國醫大董事長 亞洲大學創辦人)
以往我們的觀念癌症是絕症,它現在因為細胞免疫療法的發明,它現在已經是把癌症變成絕症變成"慢性病",所以它的細胞免疫療法,它其實是有特異性 而且整體(特異性)就是它可以辨識特異性的抗原,然後來殺癌症細胞(持續性),因為它是有記憶力的,或許在人體裡面 可以活比較長,它可以持續殺其他的癌症細胞,但是不會傷害正常的細胞(整體性)就是因為持續在病人體內,所以癌症比較不會轉移和復發,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治療
(趙坤山\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 & MD Anderson教授)
整個醫療教育體系來講,我想在未來幾年會有一個比較大的革命,因為細胞治療的部分,在過去 在傳統理論中都還沒有這一段,這一部分一定會有很多的涉及,不只是IMRT(強度調控放射治療) 謝謝喔 還有放射計算,接下去還有那麼多的粒子,還有質子 還有氦 還有碳元素,還有現在的中子捕獲治療,還有這些的新的東西,這些新的東西未來有可能就是突破的一個新的契機
台灣的癌末病人正承受著錯誤或昂貴不合理的醫療嗎?建立一個正確的免疫療法知識,這是我們深切的期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幹細胞注射台灣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八卦
最近發生兩個值得關注的新聞,哈佛大學的醫學院以及附屬的布萊根婦女醫院,突然撤回了 31 篇論文,並且向美國聯邦政府繳回 1000 萬美元的研究經費,原因是心臟病專家安斐沙(Piero Anversa)所發表的論文高度被懷疑涉及造假。這則新聞引起很大的討論,最讓我們擔心的,是看到許多「偽科學」的粉專跟倡議者,在這個時候大力攻擊科學。但事實上,這反而證明了為什麼你應該相信科學精神,並更認真思考科學的意義。
—
快速幫大家簡報這個事件,總之這個安斐沙博士之前的研究指出,他從老鼠骨髓中取出幹細胞,然後注入心臟,接下來發現心肌出現再生,這個發現轟動科學界, 因為可能啟動心臟病跟中風的新療法。這個研究也使他獲得大筆研究經費,也開展了相關的公司。
但後來奇怪的事發生了,眾多科學家重複了他所說的實驗,但沒有人做得出來跟他一樣的成果,注射進去的骨髓幹細胞,分化出來的還是一樣是骨髓細胞,而且有不只一家研究機構做出一樣的結果。因此大家開始對這個研究產生懷疑。
後來這個博士說,他現在又發現新方法了,他不用骨髓幹細胞了,他直接分離心臟的幹細胞,在培養皿複製之後,就可以修復受損細胞。結果一樣,還是沒人可以重現他的實驗結果。
—
有人根據這樣的一個事件,就說 #科學家會造假,所以科學研究不可信。這樣的看法,其實是有問題的。事實上,這個事件,反而告訴你應該要傾向比較相信科學,而不要相信「偽科學」。這裡面有個重點,就在於科學是 #可以證偽 的。
科學家在研究中,要提出完整的實驗步驟、實驗設備、實驗方法、實驗記錄與數據,把所有過程鉅細靡遺地交代清楚,目的就是要讓任何想重複這個實驗的人,可以挑戰這個實驗,驗證這個實驗結果的真偽,或者是更多的情況,提出這個實驗的瑕疵,或進一步解釋這個實驗沒能解釋清楚的事情。
科學的精神本來就是 #不可盡信,而要 #反覆去驗證,讓我們更 #逼近真相。所以我們在理論上覺得可行的事情,還必須經過細胞學實驗、動物實驗、人體實驗,甚至是更複雜的實驗設計去驗證因果關係,才能得出結論,而且結論通常是有限制的。
但如果是偽科學,就會告訴你一個你根本沒辦法驗證它是真是假的東西,例如某些網路上號稱的專家,會講一些聽起來很玄的理論,你只要質疑他,他就會搬出另外一套說詞,跟你在那邊打迷糊仗。但可悲的是,不少腦袋不清楚的人,就會被牽著鼻子走了。
因為真正的專家,真正學科學的人,會跟你說很多「可能」、「很可能」這類的話,這是因為根據科學的證據,我們只可以講到這個程度,但是聽起來不吸引人。但那些搞偽科學的人,會跟你講「一定」、「保證」,這樣的說法聽起來對多數人來說,有這種是非分明的答案真的很輕鬆,聽起來也更可信。
舉個例子,大家如果看我們的文章,特別是保健食品相關的,就會發現很多事情我們講得很保守,但我們這麼講的原因,就是因為知道科學的極限,必須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啊!
—
像這樣的學術詐欺,是應該要被嚴正譴責的,因為這浪費了全體人類的大量資源,只為了圖謀個人的利益。但再發生這樣的事情後,我們更應該要深入了解科學的精神、科學的極限,以及科學的方法,才能在這種資訊爆炸的時代保護自己。
這個世界文明的進步,靠的是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用合理的方式質疑科學的極限,並持續用科學的精神與方法做出突破的人。但嘴巴裡講的都是無法被證偽的偽科學,然後喊著科學家都會被收買,科學家在騙你的那群人,從不會真的改變世界,只會從更愚蠢的人手上賺到大把鈔票而已。
—
面對媒體失能的年代,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https://youtu.be/ewMJ4T0qQ5c
一天不到 5 元,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it.ly/2s0CibA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s://www.medpartner.club
知識講解實驗破解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MedPartner
立即查詢醫藥營養資訊: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幹細胞注射台灣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八卦
【6/20 連續+0 兩週無新案 請一起支持疫苗施打】
■連續4天+0(暫時換張圖),高雄自6/7以來,兩週內僅有2例都是已早被匡列個案。(補充:如果高雄獨立有自己的國境,根據《疫情警戒標準及因應事項》現在算是一級警戒)
■感謝美國贈我250萬劑疫苗,去年陳其邁在副院長任內,就已經參與和美方多方面防疫合作,台美是真朋友,真進展。
■全國疫情有改善,期望本週雙北能加油,降到百例以下。由於高雄和北部交通來往密切,需要全台一致努力防疫,才能控制疫情。
■明天有五大大型接種站,38站社區接種站,目前疫苗接種不需等候,請長輩儘速接種。
■所有住宿型機構,除了零星個案外全部已接種疫苗。基層診所也都超過95%接種疫苗,高風險單位疫苗已經打得差不多。
#高醫鍾院長上課時間:
■目前美國疫苗從去年年底開始,施打316,048,776劑,至少施打一劑有52.71%,完整兩劑44.39%。(不要忘記美國去年投資180億美元研發疫苗,有數十億研發經費等於是砸到水裡面沒回收的)
■美國到5/19,65歲以上疫苗注射率就達84.7%。施打疫苗後,住院人數從去年的高峰均全部下降,高齡死亡率也明顯下降。台灣80歲以上武漢肺炎致死率26.9%,70-79歲11.5%,呼籲高齡者盡快施打疫苗。
■截至目前,並無台灣人證實因注射疫苗死亡。
■疫苗致死的兩種可能:急性的過敏性休克(多半發生在30分鐘內),血栓反應(主要在接種5~16天後出現),上述兩種發生率大致為百萬分之一。而打完疫苗1~2天的死亡案例,目前已解剖者均和疫苗無直接相關。
■AZ疫苗因為免疫系統老化,抗體生成相對少,也因此副作用比率較低。
■在未接種疫苗下,每天台灣平均有261位75歲以上長者死亡,反而要小心是否在接種疫苗前就身體不適,或是接種疫苗時久後出現中暑等等狀況。
■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洗腎、中風、心臟病、肺部疾病、肝臟疾病、神經疾病...都不是打疫苗禁忌症。
■癌症病患也 #建議施打,mRNA疫苗所需的劑量可能比一般人高,另外幹細胞移植接受CAR-T治療,建議間隔三個月再打;實質固態瘤(非血癌的大部分腫瘤),建議和化療間隔1~2週。
■一般病房出院14天內,加護病房出院28天內(專家意見無實證),或是慢性病控制不好,急性病發作,建議暫緩施打疫苗。
■疫苗打完加壓1-2分鐘不要揉,留觀15-30分鐘,多喝水休息均衡飲食。第2~3天有不適可服用普拿疼,紅腫部分可間歇冰敷,不適狀況未改善儘速就醫。
■洗腎患者不能多喝水,還是可吃退燒藥多休息。可少量補充水分注意體重(注意 I/O balance)。
#今天小編補充一下:
■疫苗會持續進來,請不分黨派一起支持防疫。
■500多萬劑疫苗,依目前速度打到七月底都打不完,改善疫苗施打流程,逐步開放施打族群才是重點。
■各位如果從去年一直注意下來,疫苗打太少,染疫要政府負責;疫苗打很多,致死案例要政府負責;疫苗沒得打怪政府無能沒進口;疫苗沒人打,怪政府進太快會過期。一邊吵著要進口中國疫苗,一邊又罵收美日疫苗是乞丐。一邊嫌沒有投資發展國產疫苗,一邊又嫌買國產疫苗是圖利廠商。種種疫苗謠言滿天飛,難怪美國說台灣的「政治疫情」比「武漢肺炎疫情」更嚴重。
Q&A
■今天有人聽到口耳相傳假訊息就去打疫苗,衛生局強調還是依照造冊,一定會通知,收到通知再前往。
■高雄旅遊泡泡,目前因考慮國內還有疫情難以確實防範,暫不考慮,依疫情調整。
■Moderna疫苗目前先開放1~3類人員施打,未來若開放,除非有禁忌者AZ和Moderna接種對象無分別,拿到什麼打什麼,能打得到的就是好疫苗。
■聯合報再問分區解封,這其實是中央權限,指揮中心稍早已經回覆過。另外其邁特別提到,雙北是否能重新加強疫調,找到每一案的感染源,是能否控制疫情的關鍵。
■目前疫苗都是公費疫苗,拿到Moderna或AZ不要再挑了(補充:你要指定可以自費去美國打。)
■6/19接種率確實有下降(38.69%),今天到中午為止應接種6610人,實際接種1147人(約22%,整天大概也40%左右),希望大家不要再傳疫苗謠言,或是等某品牌疫苗,該打就去打。
幹細胞注射台灣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台灣又有領先全球的醫學研究,成功大學的研究團隊,把將高分子奈米材料設計成可以內外包覆多種藥物和幹細胞的載體,更重要的是,可以將藥物精準的送到生病的器官組織,針對急性心肌梗塞病患,這種新型態的藥物結合幹細胞治療,比起傳統療法,可以大大提高療效。
心臟病經常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五名,40歲以上的人口,每年約有6%、約50萬人,出現心臟衰竭的症狀,成功大學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了一種多功能的高分子奈米材料,讓目前面臨嚴重瓶頸的幹細胞療法,露出曙光。
]
相同的高分子奈米平台,在結合抗癌藥物紫杉醇,可以更有效精準的殺死抗藥性的腫瘤細胞,現在進一步用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療,也有機會取代傳統的療法,出現革命性的改變。
]
醫師表示,未來一旦有心肌梗塞的病人進到急診,透過血管注射,可以將這種新型的藥物和幹細胞,直接送進心臟,解決了目前藥物和幹細胞,無法精準到達受損組織進行治療和修補的缺憾。研究團隊表示,在動物實驗結束後,希望能在台灣展開臨床實驗。記者陳姝君林國煌台北報導。"

幹細胞注射台灣 在 細胞療法開放一週年為什麼台灣一頭熱、日本卻猛踩煞車? 的相關結果
其中,實體癌第四期的自體免疫細胞治療佔了將近30件,自體脂肪幹細胞移植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受損則以10件位居第二。 不過,一年只審過3件,醫院和生 ... ... <看更多>
幹細胞注射台灣 在 細胞療法上路我可以用嗎? - 康健雜誌 的相關結果
現在毋須奔波國外,或是冒險找坊間不明單位,2019年開始,在台灣正規醫. ... 有些民眾以為,用了免疫細胞就能殺光癌細胞,或是幹細胞一定能修補中風 ... ... <看更多>
幹細胞注射台灣 在 細胞療法上路,為何萬眾期待 的相關結果
而最近剛為台灣勇奪亞運金牌的世界球后戴資穎,之後也能受惠! ... 療法治療兼保養,其實國際上在運動醫學照護領域中,注射幹細胞治療傷勢並不罕見,今後台灣隨著細胞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