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法律教室之律師法Q&A》
今年的律師考試今日放榜了,以前在立法院共事的助理,有人金榜題名,有些名落孫山,試海浮沉,確實辛苦!
今年共計錄取549位律師,約佔二試到考人數的20%,相較往年,錄取比例大幅下降,以400分爲錄取的標準,今年應該更嚴格貫徹;
立法院在上週三讀修正通過律師法修正草案,堪稱是七十多年來最大變革,條文大幅擴增為146條;
相信許多人都有相同的疑問:到底修了什麼?未來怎麼適用?小米法律教室這次整理了常見Q&A,與大家分享:
1⃣許多任內收賄被判刑的不適任司法官,紛紛辭職轉任律師,難道真的拿他們沒辦法嗎?
🗣因為依照現行律師法規定,不得擔任律師的要件,必須經過「律師懲戒委員會懲戒除名」,而這些貪瀆司法官在犯罪涉案時,並非執業律師,自然不可能依律師法規定予以懲戒;
💥但新法修正後,這些不肖司法官將「不能」轉任律師;對於已經轉任的律師,律師懲戒委員會可以停止他們執行職務,法務部也可以在2年內廢止其證書(第5條、第7條、第9條、第74條),以維護司法威信和律師形象。
2⃣我想找律師!但現行律師查詢系統只看的到律師的姓名、律師證號等資料,我怎麼知道他有沒有問題?
🗣修法後,將建置律師及律師懲戒決議書查詢系統,公開律師的重要資訊,如果該律師曾經受到停職、除名等懲戒處分,上網都可一覽無遺(第136條),讓民眾在委任律師前,能獲得足夠的資訊;
除此之外,以後也會有律師專屬的QR碼,掃一下即可分辨這個律師的真假!
3⃣聽說以後地方律師公會的會員分成「一般會員」及「特別會員」兩種,他們有什麼不同嗎?
🗣律師執業,必須要加入主事務所所在地公會,成為其「一般會員」;但為了兼顧律師加入複數地方律師公會之結社自由,「也可以」加入其他公會,成為其「特別會員」。
地方公會會務的運作,將由在地的一般會員主導,例如:特別會員的「表決權累計總數」,法定上限為全體會員的四分之一。而為了尊重各地方公會的自治權,一般會員也可以就此修改章程來擴張或限縮之(第11條)。
要特別注意的是,全國律師聯合會(下稱全律會)的「團體會員代表」及「當然理事」,都必須要是一般會員。如該地方公會理事長為特別會員者,應另推派其他具一般會員身分的理事兼任全律會的當然理事。
4⃣如果想「跨區執業」,還要繳納入會費嗎?到底要怎麼繳、繳多少?
🗣新法施行後,不用擔心重複繳納入會費的問題!只要加入一個地方公會,就可以全國執業。
1.在新的全律會章程制定前的過渡時期,你可以:
✅向該地方公會申請跨區執業,期間內每月繳納300元或400元;
✅加入該地方公會成為「特別會員」,繳納其會費。
(第139條)
2.未來,依照全律會的章程規定,可能有吃到飽的「全國執業」或其他套餐方案,就留待新的全律會腦力激盪(第20條)!
5⃣如果違規跨區執業,會有什麼罰則?
🗣依照新法,雖然不是法定的律師懲戒事由,但是,經催告未於相當期限繳納者,最高將可處10倍以下的滯納金🔥;或是其他由全律會章程or律師倫理規範所定之處置方式,也就是說,不能排除未來情節重大時,仍有被懲戒的可能性。
此外,新法亦明定,各級院檢有協助各地方公會進行稽核的義務。之後將由法務部會商司法院、律師公會、警政署等有關機關訂定協助方式(第20條、第139條)。
6⃣我是現在執業的律師,未來會自動成為某地方公會的一般會員或特別會員嗎?
🗣如果你目前只有加入主事務所所在地的地方公會,則當然為該公會的一般會員。
但如果目前已加入2個以上的地方公會,接下來就會收到公會通知,要在新法施行後2個月內,向你的主事務所所在地方公會,表示「擇定」其為所屬公會的意思;如果屆期沒有擇定,將由全聯會代為擇定,並在擇定後兩個月內通知你以及相關的地方公會。
同時,一旦擇定所屬公會,就會自動轉為其他公會的「特別會員」,除非你選擇「主動退會」(第138條)。
7⃣「全律會」組織改制的詳細內容?
🗣本次修法的一大重點,就是全國律師團體的組織改造與直選:每位地方公會的一般會員,都是2021年新的全律會的個人會員,全律會的理事長、理監事及會員代表,將由個人會員投票直選(第142條、第144條)!
👉️更多修法重點從此去:
立院三讀律師法 杜絕不適任法官轉任律師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44818
【法務部】立法院三讀通過「律師法」修正,十大重點
https://www.moj.gov.tw/cp-21-124449-c6250-001.html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仿生特展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介紹 專訪:策展人 林怡萱 魔鬼氈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物品,然而這個創意的發明靈感原來是從大自然獲得啟發要!生物歷經 38 億年的演化過程中,發展出許多適應環境的方法,人類也利用觀察大自然生物來創新技術或設計產...
師法自然的意思 在 周春米 立委 Facebook 八卦
《小米法律教室之律師法Q&A》
今年的律師考試今日放榜了,以前在立法院共事的助理,有人金榜題名,有些名落孫山,試海浮沉,確實辛苦!
今年共計錄取549位律師,約佔二試到考人數的20%,相較往年,錄取比例大幅下降,以400分爲錄取的標準,今年應該更嚴格貫徹;
立法院在上週三讀修正通過律師法修正草案,堪稱是七十多年來最大變革,條文大幅擴增為146條;
相信許多人都有相同的疑問:到底修了什麼?未來怎麼適用?小米法律教室這次整理了常見Q&A,與大家分享:
1⃣許多任內收賄被判刑的不適任司法官,紛紛辭職轉任律師,難道真的拿他們沒辦法嗎?
🗣因為依照現行律師法規定,不得擔任律師的要件,必須經過「律師懲戒委員會懲戒除名」,而這些貪瀆司法官在犯罪涉案時,並非執業律師,自然不可能依律師法規定予以懲戒;
💥但新法修正後,這些不肖司法官將「不能」轉任律師;對於已經轉任的律師,律師懲戒委員會可以停止他們執行職務,法務部也可以在2年內廢止其證書(第5條、第7條、第9條、第74條),以維護司法威信和律師形象。
2⃣我想找律師!但現行律師查詢系統只看的到律師的姓名、律師證號等資料,我怎麼知道他有沒有問題?
🗣修法後,將建置律師及律師懲戒決議書查詢系統,公開律師的重要資訊,如果該律師曾經受到停職、除名等懲戒處分,上網都可一覽無遺(第136條),讓民眾在委任律師前,能獲得足夠的資訊;
除此之外,以後也會有律師專屬的QR碼,掃一下即可分辨這個律師的真假!
3⃣聽說以後地方律師公會的會員分成「一般會員」及「特別會員」兩種,他們有什麼不同嗎?
🗣律師執業,必須要加入主事務所所在地公會,成為其「一般會員」;但為了兼顧律師加入複數地方律師公會之結社自由,「也可以」加入其他公會,成為其「特別會員」。
地方公會會務的運作,將由在地的一般會員主導,例如:特別會員的「表決權累計總數」,法定上限為全體會員的四分之一。而為了尊重各地方公會的自治權,一般會員也可以就此修改章程來擴張或限縮之(第11條)。
要特別注意的是,全國律師聯合會(下稱全律會)的「團體會員代表」及「當然理事」,都必須要是一般會員。如該地方公會理事長為特別會員者,應另推派其他具一般會員身分的理事兼任全律會的當然理事。
4⃣如果想「跨區執業」,還要繳納入會費嗎?到底要怎麼繳、繳多少?
🗣新法施行後,不用擔心重複繳納入會費的問題!只要加入一個地方公會,就可以全國執業。
1.在新的全律會章程制定前的過渡時期,你可以:
✅向該地方公會申請跨區執業,期間內每月繳納300元或400元;
✅加入該地方公會成為「特別會員」,繳納其會費。
(第139條)
2.未來,依照全律會的章程規定,可能有吃到飽的「全國執業」或其他套餐方案,就留待新的全律會腦力激盪(第20條)!
5⃣如果違規跨區執業,會有什麼罰則?
🗣依照新法,雖然不是法定的律師懲戒事由,但是,經催告未於相當期限繳納者,最高將可處10倍以下的滯納金🔥;或是其他由全律會章程or律師倫理規範所定之處置方式,也就是說,不能排除未來情節重大時,仍有被懲戒的可能性。
此外,新法亦明定,各級院檢有協助各地方公會進行稽核的義務。之後將由法務部會商司法院、律師公會、警政署等有關機關訂定協助方式(第20條、第139條)。
6⃣我是現在執業的律師,未來會自動成為某地方公會的一般會員或特別會員嗎?
🗣如果你目前只有加入主事務所所在地的地方公會,則當然為該公會的一般會員。
但如果目前已加入2個以上的地方公會,接下來就會收到公會通知,要在新法施行後2個月內,向你的主事務所所在地方公會,表示「擇定」其為所屬公會的意思;如果屆期沒有擇定,將由全聯會代為擇定,並在擇定後兩個月內通知你以及相關的地方公會。
同時,一旦擇定所屬公會,就會自動轉為其他公會的「特別會員」,除非你選擇「主動退會」(第138條)。
7⃣「全律會」組織改制的詳細內容?
🗣本次修法的一大重點,就是全國律師團體的組織改造與直選:每位地方公會的一般會員,都是2021年新的全律會的個人會員,全律會的理事長、理監事及會員代表,將由個人會員投票直選(第142條、第144條)!
👉️更多修法重點從此去:
立院三讀律師法 杜絕不適任法官轉任律師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44818
【法務部】立法院三讀通過「律師法」修正,十大重點
https://www.moj.gov.tw/cp-21-124449-c6250-001.html
師法自然的意思 在 徐榛蔚 Facebook 八卦
2019幸福花蓮國際慢食論壇 慢食旅遊揚名國際
「 2019幸福花蓮-國際慢食論壇」今(12)日上午在美侖飯店隆重舉行,由花蓮縣長徐榛蔚親自主持,並表揚20位花蓮部落農事達人,來自義大利、日本、菲律賓等國際慢食總會代表人物齊聚一堂,探討慢食文化的推廣與發展。徐榛蔚表示,花蓮從太平洋出發成為連結南島語族的基地,結合國際慢食運動推展原民產業,透過部落旅遊、農特產品及藝術家的串連,發展花蓮在地特色-慢食旅遊。
今日與會貴賓有義大利慢食組織總會亞太地區總監Carlotta Baitone、全球專案開發與組織關係專案經理人Federico Mattei、慢食日本琉球組織會長北林大、工作坊講師滿名匠吾、慢食菲律賓帕西爾組織會長Lam-en•Gonay、慢食菲律賓廚師聯盟創辦人Michael Vincent•Dy、工作坊講師Reden•Molina、原住民族委員會族群委員吉洛‧哈簍克委員、花蓮縣議員笛布斯•顗賚、李正文、簡智隆、哈尼•噶照、周駿宥、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林俊龍及各界社會賢達共襄盛舉。
縣長徐榛蔚首先歡迎來自義大利、日本及菲律賓慢食組織及關心友善飲食的貴賓蒞臨,花蓮是農業及觀光大縣,擁有好山好水、物產豐饒以及美不勝收的自然景觀,縣府與國際接軌共同推廣慢食文化,以及「吃在地、玩在地」的理念,在今年九月辦理「2019有機會幸福-花蓮有機農業論壇」,鼓勵鄉親使用在地食材,減少食物碳足跡,共同疼惜鄉土,讓花蓮的好山好水永續長存。
徐榛蔚指出,臺灣原住民族擁有淵遠流長的傳統與智慧,師法自然就地取材的野菜飲食,以「醫食同源」的方式呵護家人健康。幸福花蓮國際慢食論壇透過民視直播,將慢食原味、慢食運動及原住民食農教育分享給全國的好朋友。
縣府透過結合義大利慢食組織一同推廣慢食理念,讓花蓮國際能見度提升,未來也將透過慢食總會,開始推動認證慢食理念的遊程及農特產品。目前全球有160個國家設置2400個慢食協會、4930個「美食方舟計畫」 ,吸引超過10萬名會員加入,打造花蓮成為台灣擁有慢食特色之城市。如同本次義大利慢食總會亞太地區總監Carlotta(卡羅塔)所說,慢食運動的宗旨,以緩和的步調去植種、去烹煮和品嚐食材。從吃去感受生活品質的昇華,而最終想傳達的理念與價值觀,並不侷限在餐桌上,而是對大自然尊重的生活方式。
原民處長陳建村表示,慢食是一種生活態度,屬於「花蓮」的態度。義大利講的慢食,迥異於法國「米其林」精神,是一種對飲食的生活態度,重視不同土地種植出來的食物原味,透過食物了解當地文化,絕對不是從字面解釋,一頓飯得吃好幾個鐘頭的意思。
縣府舉辦慢食論壇,重新建構「花蓮」對於食材保存、運用及觀光結合的可能性,作整體性的論述與探討。本次活動同步發表花蓮第一本「原農百工」-花蓮部落農事達人群像I,內容涵蓋傳統作物(紫米、有機蔬菜、紅糯米、葛鬱金、苦茶油、洛神花)、水稻產業(瓦拉米、海稻米)、人文生態(馬太鞍溼地、吉拉米代部落)、咖啡產業(泥妲咖啡、萬馬咖啡、古林咖啡、海岸咖啡)、通路平台(農企產品、土鳳梨酥)、集結20位原農達人,都是花蓮推展優質農特產品的代表性人物。
本次論壇由縣府原民處、農業處及衛生局協力辦理,講者有來自義大利慢食組織執行(亞太地區總監)及政策執行重要人士、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醫師及慢食日本琉球、花蓮及菲律賓慢食協會會長們、花蓮農改場專家、台東慢食推手、airbnb政策總監及國內外主廚交流食材、烹飪及觀光旅遊等議題交換意見。
原民處長陳建村指出,花蓮原民產業的發展必須與世界接軌,透過網路的力量、傳達花蓮山海之美,讓每位造訪的客人賓至如歸,就像是回家一樣,而且越在地越國際,也越能慢慢品味專屬於花蓮「 靜、淨、勁、境、靚」的慢食生活觀。
師法自然的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仿生特展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介紹
專訪:策展人 林怡萱
魔鬼氈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物品,然而這個創意的發明靈感原來是從大自然獲得啟發要!生物歷經 38 億年的演化過程中,發展出許多適應環境的方法,人類也利用觀察大自然生物來創新技術或設計產品,此特展集結國內外豐富仿生科技發明展示內容與互動體驗活動,帶領大家進入仿生的世界裡一起師法大自然的智慧。
因應快速經濟發展所造成全球的環境危機,國際知名仿生學家 Janine Benyus( 珍妮.班亞斯)在 1997 年提倡「Biomimicry」的觀念,將生命永續的意義與仿生科技做緊密結合,藉由仿效大自然的永續智慧來解決人類社會的問題。科教館為向大眾傳遞仿生概念,歷時一年多精心籌備策劃「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以透過結合藝術美學的設計概念,分別從動物、植物及自然生態系統等面向整合國內外仿生科技發明案例,豐富的展品陳列及互動體驗,讓觀眾以沉浸式體驗方式參觀展覽。值得一提的是,「仿生特展」更引進2016 年全球仿生設計競賽 6 件獲獎的作品,引導觀眾透過觀摩國際最新的仿生科技發明當中啟發創意思維,同時也結合 Tinkering 動手操作的概念,各主題區皆設有仿生挑戰工作坊,讓觀眾在參觀的當下,將啟發的靈感立即透過動手操作挑戰仿生的創意設計,參觀動線也設有回饋分享區,深化觀眾在參觀體驗過程中的學習及喚起向大自然學習的謙卑。
仿生特展整合了國內外專業的資源,包括台灣仿生協會協助與國外仿生機構的知識接軌及輔導高中以上學生參加全球仿生競賽,以及 Interface 公司將仿生概念應用在地毯製造的產品,直接鋪設在各主題區的工作坊內,讓觀眾不僅能夠完整的獲得仿生知識及情境體驗,也透過競賽活動點燃學生對科學實作的熱情。在國中小階段的學生,,科教館也規劃以仿生為主題的系列課程,期望學校透過校外教學實地參觀及體驗課程的過程中,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觀察與啟發創意發明的靈感。
策展單位: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展覽名稱:「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
展出日期:105/12/15~106/08/31
開放時間:每日09:00-17:00(周一休館)
週六、週日、國定例假日、寒暑假至18:00
展出地點:台北市士林區士商路189號

師法自然的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仿生特展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開幕記者會報導
貴賓致詞: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柯今尉專門委員
館長致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朱楠賢館長
策展人致詞:跨域小組 #林怡萱
Interface企業分享:Interface 永續長Ms.Geanne Van Arkel
策展人導覽:跨域小組林怡萱
由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主辦,漢聲廣播電臺協辦的「仿生特展-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於12 月15 日下午熱烈開幕,並舉辦記者會。
魔鬼氈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物品,然而這個創意的發明靈感原來是從大自然獲得啟發要!生物歷經 38 億年的演化過程中,發展出許多適應環境的方法,人類也利用觀察大自然生物來創新技術或設計產品,此特展集結國內外豐富仿生科技發明展示內容與互動體驗活動,帶領大家進入仿生的世界裡一起師法大自然的智慧。
因應快速經濟發展所造成全球的環境危機,國際知名仿生學家 Janine Benyus( 珍妮.班亞斯)在 1997 年提倡「Biomimicry」的觀念,將生命永續的意義與仿生科技做緊密結合,藉由仿效大自然的永續智慧來解決人類社會的問題。科教館為向大眾傳遞仿生概念,歷時一年多精心籌備策劃「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以透過結合藝術美學的設計概念,分別從動物、植物及自然生態系統等面向整合國內外仿生科技發明案例,豐富的展品陳列及互動體驗,讓觀眾以沉浸式體驗方式參觀展覽。值得一提的是,「仿生特展」更引進2016 年全球仿生設計競賽 6 件獲獎的作品,引導觀眾透過觀摩國際最新的仿生科技發明當中啟發創意思維,同時也結合 Tinkering 動手操作的概念,各主題區皆設有仿生挑戰工作坊,讓觀眾在參觀的當下,將啟發的靈感立即透過動手操作挑戰仿生的創意設計,參觀動線也設有回饋分享區,深化觀眾在參觀體驗過程中的學習及喚起向大自然學習的謙卑。
仿生特展整合了國內外專業的資源,包括台灣仿生協會協助與國外仿生機構的知識接軌及輔導高中以上學生參加全球仿生競賽,以及 Interface 公司將仿生概念應用在地毯製造的產品,直接鋪設在各主題區的工作坊內,讓觀眾不僅能夠完整的獲得仿生知識及情境體驗,也透過競賽活動點燃學生對科學實作的熱情。在國中小階段的學生,,科教館也規劃以仿生為主題的系列課程,期望學校透過校外教學實地參觀及體驗課程的過程中,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觀察與啟發創意發明的靈感。
策展單位粉絲頁: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展覽名稱:「仿生-從大自然來的絕妙點子」特展
展出日期:105/12/15~106/08/31
開放時間:每日09:00-17:00(周一休館)
週六、週日、國定例假日、寒暑假至18:00
展出地點:台北市士林區士商路189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