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半前(2013年7月30日),我製作了這部名為「中華商場的興衰」的紀錄片,當時的聲音檔是取自網路上,音質不是很好,也唸錯了幾個字。後來,曾任中廣音樂網「音樂萬花筒」節目主持人的李蝶菲女士與我聯繫,表示願意幫我錄製這段影片的旁白,這真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就在今天(2017年1月17日),我終於把這部嘔心瀝血的作品重新製作完畢,影片配上了李蝶菲女士的專業旁白,和一時之選的音樂(蕭邦的 Funeral March),以全新的風貌呈現給大家!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百忙中撥冗前往錄音室錄製旁白的李蝶菲女士,您的聲音令這部影片更加動人,非常謝謝您!真的很感動!
下面的文字,是我在2013年首次發表這部紀錄片時所寫的。
1961年4月落成、1992年10月拆除,僅擁有短短31年半歷史的中華商場,曾是台北市的著名地標,也是許多人的共同回憶。最近,我和大家一同回顧了不少中華商場的照片與歷史,在尋找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篇由鄭懿瀛先生所撰寫的《中華商場的興衰》,為中華商場的崛起與毀滅,下了極佳的註腳;於是,我以這篇文字為主幹,輔以這陣子所分享的照片,每天騰出一些時間來進行製作,終於在今天完成了這部影片,獻給我所魂縈夢牽的中華商場。
YouTube 版本:https://youtu.be/PQORAXavsV0
中華商場的興衰
文/鄭懿瀛
一九六一年(民國五十年),沿著縱貫鐵路線,台北市中華路兩旁矗立起了八棟連棟的建築物,隨著許多店家的遷入,這裡成為繁華一時的中華商場,一千多家販賣各種滿足人類欲求的攤商店面,吸引了許許多多人來此流連而忘返,也留下了許多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故事與回憶。
在那個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的年代,國民政府為了安置由中國大陸撤退來到台灣的各省流民,先是在西門町東邊的縱貫鐵路沿線,從小南門延伸到今日台北火車站前面百貨大樓一帶,搭建起一千六百多間簡陋的竹棚木屋,作為各路英雄好漢的暫時棲身之所。到了一九六一年,這些竹棚木屋被全數拆掉,蓋起當時台灣最大的百貨總匯商場,共有八大棟相連、三層樓高的中華商場從此成為台北市的新地標。
那時,中華商場的完工,使得西門町與城中區相連,帶動著西門町進入空前繁榮的時代,在那個時代,如果你想買台音響、隨身聽,或是各種電器用品,最先想到的就是位在台北西區的中華商場;如果你想要全家出門上館子,吃大江南北各省各地的佳餚,最先想到的也多半是中華商場;如果你要結婚了,到中華商場找上海師傅做一套剪裁合身的西裝準沒錯;如果你考上大學,中華商場是你挑選帥氣的大學服、新皮鞋、時髦皮帶等等行頭的好所在;要不然只是出來走走、看看,透個氣,或是想要見識見識繁華都市裡的人生百態,中華商場總是最優的選擇。
入夜之後的中華商場,更像是一座不夜城般照亮著台北的夜空、撫慰著台北人的寂寞,商場樓頂「國際牌」、「黑松汽水」的大型霓虹燈看板閃爍著誘人的浮華,幾十家唱片行放著醉人的曲調,大小南北口味的餐館中招呼著每個鄉愁的胃。
屏風表演班的創辦人李國修因為從小就是在中華商場長大的,因此更能體會中華商場的風華,在中華商場拆掉後很多年,在他推出的舞台劇「京戲啟示錄」中,仍然穿插著許多對於中華商場以及他父親的回憶。他回憶說,他父親是那時「台灣唯一製作純手工戲靴的藝師」,當中華商場在民國五十年興建完成的時候,他父親在那兒訂了一戶,因此當李國修五歲時,他們全家便搬進中華商場第八棟的二樓,就是在那兒展開了中華商場的生活,而他父親則是憑著手藝養活了一家七口,在中華商場和國劇界裡都小有名氣。
作家白先勇在他的《孽子》一書中,也記錄了一段在中華商場內上演的青春故事--隱形之國的青春鳥,平日除了流連在新公園外,那個時代,買時髦玩意兒得到今日公司,扭開電視有群星會,吃浙江菜要到聚寶盆,中華商場還沒拆掉,青春鳥聚會都往二樓的「吳抄手」跑,西門町的「野人咖啡店」則是他們留字條聯絡行蹤之處。戀戀風塵的導演侯孝賢也追憶一段年輕的歲月說:「週末到中華商場買進口古典唱片,可說是高中記憶中最為難忘的美麗敘事。」
不過,生命的常態就是有興有衰,中華商場這個集體記憶在有了集體感情後,也同樣墮入了命定的韻律之中。有人思考說:「如果我們將一九六零年代定位為台灣戰後人文景觀的轉型期,那麼,八零年代應算是人文景觀的劇變期,尤其是都會區,尤其是台北都會區。八零年代之前,一般人不會去認真考慮台北中華商場該不該拆除,它理所當然的存在,幾乎任何人們想買的東西都可以在那裡買到,東區雖然發展甚猛,西門町的繁華依然未受威脅。」
而這種思考觸及了都市發展變遷的現實性與殘酷的本質,一個宣告中華商場繁華已逝的佈告說:「西門町終究必須面對強大的挑戰,中華商場頓時成了競跑時的包袱,在它旁邊的縱貫線鐵道則是絆腳繩,皆得去除。同時,拆與建的連環效應波動了整個都會區,中和、永和、三重、板橋、新莊、新店不停地拆與建,因為人口急遽增多,對大淡水河流域的承載能力而言是重大的挑戰。」
政治人物的說法就婉轉得多。前台北市長黃大洲說:「與台北人生活密切的中華商場,伴隨著經濟成長,三十多年的繁榮已一點一點地流逝,為因應都市發展的需要,拆除中華商場,重建中華路,讓香榭大道的願景,成為台北市邁入國際性都會的指標。」
黃大洲繼續為決定拆除中華商場的理由定調說:「在經歷三十多年的演變和都市發展的衝擊後,重新規劃、整建中華路,是勢在必行。為了使其重現生機,拆除中華商場成了不得不然的措施;因為它不僅可以紓解過於擁擠的交通景象,更可直接提供都市中心地區賞心悅目的綠化效果。而做這樣的決策不難,但落實執行政策則需要決心、愛心、耐心,和周延細膩的計劃,當然其間拆遷過程的艱辛、居民的抗爭,與政府的協調,則是在所難免的。」
黃大洲痛苦地宣告:「但是該做的還是要做,正當的堅持和貫徹執行,在更新的過程中,總會有苦痛、有風險,但強勢而篤定的作為,以堅毅的平常心,使公共政策得以貫徹執行,帶來豐碩的成果,今天不做,明天會更後悔,已為中華路的重建,贏得一片掌聲。」
終於,先是於一九八三年七月,為配合台北市區縱貫鐵路地下化工程,沿中華路這段的鐵路開始動工移入地下。而該工程於一九八九年九月完工後,又為減少捷運施工期間的交通衝擊,中華路原鐵道段於一九九零年十一月十八日佈設雙向公車專用道,這也是台北市第一條設置的公車專用道。
最後,民國五十年到七零年代的台北地標「中華商場」,在配合都市更新及因應捷運板南線施工的原因下,於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日正式拆遷、走入歷史,雖然台北市政府在二零零一年四月,以寬度七十至八十公尺的林蔭大道展現,並重塑全新風格的傢俱、景觀、人行道、腳踏車道及公車專用道等設施,再創西門地區活絡的生機,不過,已經逝去多年的中華商場仍是許多人心中難以取代的魂縈夢牽。
《中華商場簡史》
二戰結束後,台北市中華路鐵路沿線搭建起一整片違章棚屋,聚集了一千餘戶無處容身的難胞,蕪雜零亂、殘破不堪,成為1950年代台北市的獨特景觀。
1959年,蔣中正總統指示整頓重建。
1960年,台北市政府決議將中華路鐵路東側的市集聚落改建為新式商場,並於同年7月1日起開始進行違建的拆除與商場的興建工作。
當時迫於經費不足的限制,因此以居民一次負擔的方式籌措改建經費。負責規劃興建施工的是陸根記營造,工程進展相當快速。
經過八個多月的施工,1961年4月22日,單一建築體呈長條狀,以連棟方式形成一長串排列的八座三層樓水泥建築正式落成啟用,由當時的台灣省主席黃杰命名為「中華商場」並題字,中華商場以八德做為各棟之名,成為當時台北市的新地標。
中華商場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一段中央,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至愛國西路口,由八座三層樓建築所組成,由北而南以「八德」為名分段,分別為忠段、孝段、仁段、愛段、信段、義段、和段、平段,總長1,171公尺,興建經費總計為新台幣47,335,845元。曾為大台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緊鄰西門町,興盛一時。
八大座商場共可容納1,644個租戶,平均每戶只分得約2坪大的空間。中華商場為獨立八棟三層連成一線之房舍;一樓為商店,二、三樓為住家(後來二樓也幾乎成了商店)。
以早期中華商場第一棟「新美達照相材料行」的地址「中華商場忠段下東五七號」為例,得以一窺當時中華商場店家地址的陳述方式:
1. 中華商場以段為單位,而非我們現在慣用的棟。1961年落成的中華商場共有八大棟,以八德命名,從北到南依序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而忠段指的是八棟中華商場之中,位處最北邊的第一棟。
2. 「下東」意指位於東側的下層(一樓)。中華商場一樓的東側與西側分別為不同的店面,西側臨鐵路,東側面對寬廣的中華路,是大家較常在老照片裡見到的中華商場正面。
3. 中華商場的東側是單號,西側是雙號。一樓有單號與雙號,二樓跟三樓則只有單號(因為西側沒店面)。
1964年,台灣松下電器在西門町的中華商場信棟南端樓頂,豎立了當時台灣最大的霓虹燈,閃爍的霓虹燈提供了城市繁華的意象,也在民眾心中留下鮮明的記憶。
經過多年發展後,八棟商場租戶所經營的行業各具特色:
販售家用電器、音響與電子零組件的商家多位於忠、孝兩棟,1980年代隨著個人電腦產業興起,販售相關軟體、硬體與週邊設備的商家也開始出現;
玉器、琺瑯及台灣民俗藝品曾經是1970年代台灣中南部及日本遊客採購的重點,此類商家與販售古董、古玩及字畫的商家皆分布在仁、愛兩棟,郵票、古幣蒐集與交換專門店及相命、堪輿舖子則零星穿插其間;
信、義、和三棟有許多中國各地的小吃,著名的有「徐州啥鍋」、「真北平飯館」、「點心世界」等;
成衣、制服、牛仔褲、軍用衣料、老人茶館、旗幟徽章等相關商家則分佈於和、平兩棟。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原本台北市政府計畫就此將中華商場收回拆除,但在租戶的要求下又續約4年。
1984年,中華商場產權被台北市政府登記名下。
1985年5月1日之後,商場樓頂的大型霓虹燈開始進行拆除。之後,中華商場樓頂的廣告物便被完全拆除,西門鬧區的夜景也因此失色不少。
1986年,台北市西區新計畫出爐,中華商場拆除之聲漸起。
1990年,中華商場東側開挖捷運工程,中華商場生意一落千丈。
之後,為了因應市區重新規劃與捷運施工等需求,台北市政府於1992年10月20日開始拆除中華商場,從北往南一棟一棟地拆,八棟建築終於在10月30日被全部夷為平地,原址則配合中華路改造計劃,成為林蔭大道的一部分。
布 納 咖啡 中和 店 在 找蔬食 Traveggo Facebook 八卦
【 2020 Vegan map 台北捷運蔬食地圖 】2020.11.1
🔥最完整 🔥持續更新 🔥附贈食記/影片紀錄
收錄超過70家「無蛋・無奶,純植物性」餐廳
沒有列上去的店家歡迎在留言處補充🙏
❌:已歇業
🌱:部分餐點含五辛
——————
1. 穗科手打烏龍麵 hoshina|忠孝店
電話:02-2778-3737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16巷27弄3號
2. 穗科手打烏龍麵 hoshina|復北店
電話:02-2717-1518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323號
❌3. 穗科食堂 hoshina teishoku
(已歇業)
4. 元禾食堂 Flourish
電話:02-2771-6115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33巷32號
食記(Video):https://www.facebook.com/traveggo/videos/339671580019697/
5. VEGE CREEK 蔬河|延吉本店
電話:02-2778-1967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29巷2號
❌6. VEGE CREEK 蔬河|誠品敦南店
(已歇業)
7. VEGE CREEK 蔬河|新光A11店
電話:02-2723-9646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11號B2
8. VEGE CREEK 蔬河|信義誠品店
電話:02-8789-3388 #1931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
9. VEGE CREEK 蔬河|台北101店
電話:02-8101-8171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7號
10. VEGE CREEK 蔬河|新光站前店
電話:02-2723-5368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66號B1
11. VEGE CREEK 蔬河|微風南山
電話:02-2723-6167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智路17號B2
12. VEGE CREEK 蔬河|誠品南西店
電話:02-2581-3358 #1815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南京西路14號B1
13. VEGE CREEK 蔬河|京站店
電話:02-2250-1531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一段1號B3
14. VEGE CREEK蔬河|環球板橋車站店
電話:02-2969-679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縣民大道二段7號B1
15. Loving Hut 愛家|光復店
電話:02-2777-2711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280巷30號
16. Loving Hut 愛家|天饌齋
電話:02-2346-0036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德路247號
❌17. Loving Hut 愛家|碧潭店
(已歇業)
18. Ooh Cha Cha 自然食|古亭店 🌱
電話:02-2367-7133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二段207號
19. Ooh cha cha 自然食|科技大樓店 🌱
電話:02-2737-2994
地址: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118巷4之1號
食記:https://www.instagram.com/p/BoJq2SSjt5y/
20. Missgreen 🌱
電話:02-2703-9026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63巷28號
21. Missgreen|天母店 🌱
電話:02-2874-8316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六段435號
22. The Green ROOM 🌱
電話:02-2704-5208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300號25弄3號
23. 天贊香養生蔬食府|廣州店
電話:02-2302-9159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79號
24. 天贊香養生蔬食府|延平店
電話:02-2598-9616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四段50號
25. Vegeter維珍特|中和店
電話:02-8228-0456
地址:新北市中和區建八路10-1號(遠東世紀廣場C棟)
26. Vegeter 維珍特|板橋店
電話:02-2252-8010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宏國路66號
❌27. 潮素煮藝Chaovegan
(已歇業)
28. 巢‧食蔬【Chào】
電話:02-2968-0146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東門街18號
29. Soul R. Vegan Café 靈魂餐廳
電話:02-2771-1365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3段217巷1弄6號
30. Plants 🌱
電話:02-2784-5677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253巷10號
31. Mianto 艾果豐
電話:02-2711-847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3段123巷26弄6號
32. Herbivore 🌱
電話:02-2723-5368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9號(新光A4館2F)
33. BaganHood 蔬食餐酒館 🌱
電話:02-3762-2557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553巷46弄11號
食記:https://www.instagram.com/p/B2o2vGsBqfq/
❌34. 原植蔬食
(已歇業)
35. 小植茁
電話:0972-705-725
地址: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5巷2-1號
36. Vegan Taipei
電話:02-2703-2180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瑞安街130號
37. 芽米日子 yummy vegan home 🌱
電話:02-2891-9394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735號
食記(Video):https://www.facebook.com/traveggo/videos/614298502363984/
38. 寶菇燒
⚠️2019.8月起無固定地址 行程請參考臉書
食記(Video):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BYg-rg_GgE
39. 天使森林餐廳 Angel Grove Bistro
電話:02-2585-7228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濱江街16號(花博天使生活館旁)
40. 貝多蕾納 Blossom Rena Vegan Cafe 🌱
電話:02-2585-8626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26-1號
食記(Video):https://www.facebook.com/traveggo/videos/343107012990466/
41. 太來生活館
電話:02-2394-7608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251號
42. 仁里居
電話:02-2706-2522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二段151巷16號
食記:https://www.instagram.com/p/BrFgu56nX_3/
食記(Video):https://www.facebook.com/traveggo/videos/1511392079009371/
43. 心齋 - 台灣店 Pure Veggie House - Taiwan
電話:0928-032-183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智路17號2樓
食記:https://www.instagram.com/p/BuqyxOxnocq/
44. 蔬食屋
⚠️已歇業,跑攤行程請參考臉書
45. 食在地 台灣素
電話:02-2541-0799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錦州街183號
食記(Video):https://www.facebook.com/traveggo/videos/765884367130778/
46. UNCLE Q 創意蔬食餐廳 🌱
電話:02-2356-8095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潮州街105號
食記:https://www.instagram.com/p/B55TSQUjVGx/
47. 布拉德施維根廚房 Brother Su Vegan Kitchen
電話:02-8245-9693
地址:新北市中和區南華路29號
48. 天緣小吃(原公館越南老闆非基因改造臭豆腐) 🌱
電話:0932-688-634
地址:新北市中和區南華路74號
49. 古那特質廚房 gunna Vegan
電話:0920-438-553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二段190號3樓
50. 原粹蔬食作 Original Vegan
電話:02-8914-7185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三段206巷1弄7號
食記(Video):https://www.facebook.com/traveggo/videos/1279113955603795/
51. 諦.Veganism 純素主義空間 🌱
電話:02-2933-7477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汀州路四段87號
52. 蒸够臭素食蒸臭豆腐
電話:02-2368-0622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44巷2弄2號
53. 植日生手作蔬食(馬鈴鼠)
電話:02-2748-4533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五段250巷11-6號
54. 益柔廚房
電話:02-2671-5388
地址:新北市三峽區學府路36號
—————— 麵包・點心・飲品 ——————
55. 一禾堂 麵包本舖|敦南店 🌱
電話:02-8773-6965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33巷34號
56. 一禾堂 麵包本舖|A11店 🌱
電話:02-2723-0893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12號B2
57. 一禾堂 麵包本舖|復北店 🌱
電話:02-2545-0096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323號
58. NUTTEA Nut Mylk Tea 堅果奶茶
電話:02-2700-3168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11之1號
食記(Video):https://www.facebook.com/traveggo/videos/350160222272770/
❌59. NUTTEA 堅果奶茶|新板店
(已歇業)
60. 堅果奶,吧nutsmilk|許昌總店
電話:0980-435-786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許昌街4號
61. 堅果奶,吧nutsmilk|公館店
電話:02-2367-5165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316巷7-2號
62. 堅果奶,吧Nutsmilk|三井店
電話:02-2608-6808
地址:新北市林口區文化二路一段56號
63. 靈感咖啡
電話:02-2363-1371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84-6號3樓
食記(Video):https://www.facebook.com/traveggo/videos/367299887299499/
64. TAIGA 針葉林
電話:02-2234-2231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木柵路3段125-1號
食記:https://www.instagram.com/p/BnYs-RXhJ8Z/
65. Fortunate Coffee 世界幸福咖啡|和平店
電話:02-2325-0499
地址: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175巷7號
66. Nice Cream
電話:02-8771-7150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4段181巷40弄6號
67. 嬉皮麵包 HIP PUN 🌱
電話:02-2567-9969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四平街7號
食記(Video):https://www.facebook.com/traveggo/videos/454442878621526/
68. 戀巧克 手工黑巧克力專門店
電話:02-2960-1610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府後街4號
⚠️營業至2020.12.31
69. 純素天堂 Vegan Heaven
電話:02-2758-2898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4段395巷6弄6號
70. GREEN BAKERY 綠帶純植物烘焙
電話:02-2747-7668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延壽街171號
食記(Video):https://www.facebook.com/traveggo/videos/949014138787977/
71. 素學烘焙坊
電話:02-8285-5335
地址:新北市長興路52-1號
72. 尚蔬苑手感烘焙
電話:02-2345-6111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莊敬路423巷8弄6號
73. 遂禾蔬食
電話:02-8797-5317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文德路88號
74. 陽明春天蔬食創作料理|忠孝店
電話:02-8772-1829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98號10樓
75. 陽明春天心五藝園區
電話:02-28620178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菁山路119-1號
76. VEGE CREEK 南港中信店
電話:02-2785-0508
地址: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86-1號C棟2F
77. Vegeter維珍特|松創店
電話:02-3762-2312
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553巷22弄2-1號
78. 一之軒|南東旗艦店
電話:02-2764-6868
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1號
79. Herbivore|復興店🌱
電話:02-2721-0258
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107巷5弄8號
80. Nuttea堅果奶茶|民權店
電話:02-2506-5588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三段7號
81. 豆一昌 coffee - 精品有機咖啡
電話:02-2775-1050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70號2樓之2
82. DEER JUJU 果鹿
電話:0966-430-977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塔城街43號
83. Plantea植茶
電話:02-2509-0589
地址:臺北市南京東路三段109巷16號
84. Vegan Amore 蔬慕🌱
電話:02-2555-6090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一段1號3樓
85. 攻綠蔬出PFVegains🌱
電話:02-27666957
地址:臺北市松山區三民路113巷29號
#歡迎分享
#找蔬食Traveggo製作
布 納 咖啡 中和 店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這兩天中華商場因一部電視劇搭建了還原度極高的場景而成為網路談論的焦點,有一些沒經歷過中華商場歷史的朋友在問中華商場位於哪裡?裡面賣些什麼?為什麼會拆掉?所以我再次分享這部多年前製作的中華商場紀錄片,答案就在影片裡。
三年半前(2013年7月30日),我製作了這部名為「中華商場的興衰」的紀錄片,當時的聲音檔是取自網路上,音質不是很好,也唸錯了幾個字。後來,曾任中廣音樂網「音樂萬花筒」節目主持人的李蝶菲女士與我聯繫,表示願意幫我錄製這段影片的旁白,這真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就在今天(2017年1月17日),我終於把這部嘔心瀝血的作品重新製作完畢,影片配上了李蝶菲女士的專業旁白,和一時之選的音樂(蕭邦的 Funeral March),以全新的風貌呈現給大家!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百忙中撥冗前往錄音室錄製旁白的李蝶菲女士,您的聲音令這部影片更加動人,非常謝謝您!真的很感動!
下面的文字,是我在2013年首次發表這部紀錄片時所寫的。
1961年4月落成、1992年10月拆除,僅擁有短短31年半歷史的中華商場,曾是台北市的著名地標,也是許多人的共同回憶。最近,我和大家一同回顧了不少中華商場的照片與歷史,在尋找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篇由鄭懿瀛先生所撰寫的《中華商場的興衰》,為中華商場的崛起與毀滅,下了極佳的註腳;於是,我以這篇文字為主幹,輔以這陣子所分享的照片,每天騰出一些時間來進行製作,終於在今天完成了這部影片,獻給我所魂縈夢牽的中華商場。
YouTube 版本:https://youtu.be/PQORAXavsV0
中華商場的興衰
文/鄭懿瀛
一九六一年(民國五十年),沿著縱貫鐵路線,台北市中華路兩旁矗立起了八棟連棟的建築物,隨著許多店家的遷入,這裡成為繁華一時的中華商場,一千多家販賣各種滿足人類欲求的攤商店面,吸引了許許多多人來此流連而忘返,也留下了許多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故事與回憶。
在那個因為戰爭而流離失所的年代,國民政府為了安置由中國大陸撤退來到台灣的各省流民,先是在西門町東邊的縱貫鐵路沿線,從小南門延伸到今日台北火車站前面百貨大樓一帶,搭建起一千六百多間簡陋的竹棚木屋,作為各路英雄好漢的暫時棲身之所。到了一九六一年,這些竹棚木屋被全數拆掉,蓋起當時台灣最大的百貨總匯商場,共有八大棟相連、三層樓高的中華商場從此成為台北市的新地標。
那時,中華商場的完工,使得西門町與城中區相連,帶動著西門町進入空前繁榮的時代,在那個時代,如果你想買台音響、隨身聽,或是各種電器用品,最先想到的就是位在台北西區的中華商場;如果你想要全家出門上館子,吃大江南北各省各地的佳餚,最先想到的也多半是中華商場;如果你要結婚了,到中華商場找上海師傅做一套剪裁合身的西裝準沒錯;如果你考上大學,中華商場是你挑選帥氣的大學服、新皮鞋、時髦皮帶等等行頭的好所在;要不然只是出來走走、看看,透個氣,或是想要見識見識繁華都市裡的人生百態,中華商場總是最優的選擇。
入夜之後的中華商場,更像是一座不夜城般照亮著台北的夜空、撫慰著台北人的寂寞,商場樓頂「國際牌」、「黑松汽水」的大型霓虹燈看板閃爍著誘人的浮華,幾十家唱片行放著醉人的曲調,大小南北口味的餐館中招呼著每個鄉愁的胃。
屏風表演班的創辦人李國修因為從小就是在中華商場長大的,因此更能體會中華商場的風華,在中華商場拆掉後很多年,在他推出的舞台劇「京戲啟示錄」中,仍然穿插著許多對於中華商場以及他父親的回憶。他回憶說,他父親是那時「台灣唯一製作純手工戲靴的藝師」,當中華商場在民國五十年興建完成的時候,他父親在那兒訂了一戶,因此當李國修五歲時,他們全家便搬進中華商場第八棟的二樓,就是在那兒展開了中華商場的生活,而他父親則是憑著手藝養活了一家七口,在中華商場和國劇界裡都小有名氣。
作家白先勇在他的《孽子》一書中,也記錄了一段在中華商場內上演的青春故事-\-\隱形之國的青春鳥,平日除了流連在新公園外,那個時代,買時髦玩意兒得到今日公司,扭開電視有群星會,吃浙江菜要到聚寶盆,中華商場還沒拆掉,青春鳥聚會都往二樓的「吳抄手」跑,西門町的「野人咖啡店」則是他們留字條聯絡行蹤之處。戀戀風塵的導演侯孝賢也追憶一段年輕的歲月說:「週末到中華商場買進口古典唱片,可說是高中記憶中最為難忘的美麗敘事。」
不過,生命的常態就是有興有衰,中華商場這個集體記憶在有了集體感情後,也同樣墮入了命定的韻律之中。有人思考說:「如果我們將一九六零年代定位為台灣戰後人文景觀的轉型期,那麼,八零年代應算是人文景觀的劇變期,尤其是都會區,尤其是台北都會區。八零年代之前,一般人不會去認真考慮台北中華商場該不該拆除,它理所當然的存在,幾乎任何人們想買的東西都可以在那裡買到,東區雖然發展甚猛,西門町的繁華依然未受威脅。」
而這種思考觸及了都市發展變遷的現實性與殘酷的本質,一個宣告中華商場繁華已逝的佈告說:「西門町終究必須面對強大的挑戰,中華商場頓時成了競跑時的包袱,在它旁邊的縱貫線鐵道則是絆腳繩,皆得去除。同時,拆與建的連環效應波動了整個都會區,中和、永和、三重、板橋、新莊、新店不停地拆與建,因為人口急遽增多,對大淡水河流域的承載能力而言是重大的挑戰。」
政治人物的說法就婉轉得多。前台北市長黃大洲說:「與台北人生活密切的中華商場,伴隨著經濟成長,三十多年的繁榮已一點一點地流逝,為因應都市發展的需要,拆除中華商場,重建中華路,讓香榭大道的願景,成為台北市邁入國際性都會的指標。」
黃大洲繼續為決定拆除中華商場的理由定調說:「在經歷三十多年的演變和都市發展的衝擊後,重新規劃、整建中華路,是勢在必行。為了使其重現生機,拆除中華商場成了不得不然的措施;因為它不僅可以紓解過於擁擠的交通景象,更可直接提供都市中心地區賞心悅目的綠化效果。而做這樣的決策不難,但落實執行政策則需要決心、愛心、耐心,和周延細膩的計劃,當然其間拆遷過程的艱辛、居民的抗爭,與政府的協調,則是在所難免的。」
黃大洲痛苦地宣告:「但是該做的還是要做,正當的堅持和貫徹執行,在更新的過程中,總會有苦痛、有風險,但強勢而篤定的作為,以堅毅的平常心,使公共政策得以貫徹執行,帶來豐碩的成果,今天不做,明天會更後悔,已為中華路的重建,贏得一片掌聲。」
終於,先是於一九八三年七月,為配合台北市區縱貫鐵路地下化工程,沿中華路這段的鐵路開始動工移入地下。而該工程於一九八九年九月完工後,又為減少捷運施工期間的交通衝擊,中華路原鐵道段於一九九零年十一月十八日佈設雙向公車專用道,這也是台北市第一條設置的公車專用道。
最後,民國五十年到七零年代的台北地標「中華商場」,在配合都市更新及因應捷運板南線施工的原因下,於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日正式拆遷、走入歷史,雖然台北市政府在二零零一年四月,以寬度七十至八十公尺的林蔭大道展現,並重塑全新風格的傢俱、景觀、人行道、腳踏車道及公車專用道等設施,再創西門地區活絡的生機,不過,已經逝去多年的中華商場仍是許多人心中難以取代的魂縈夢牽。
《中華商場簡史》
二戰結束後,台北市中華路鐵路沿線搭建起一整片違章棚屋,聚集了一千餘戶無處容身的難胞,蕪雜零亂、殘破不堪,成為1950年代台北市的獨特景觀。
1959年,蔣中正總統指示整頓重建。
1960年,台北市政府決議將中華路鐵路東側的市集聚落改建為新式商場,並於同年7月1日起開始進行違建的拆除與商場的興建工作。
當時迫於經費不足的限制,因此以居民一次負擔的方式籌措改建經費。負責規劃興建施工的是陸根記營造,工程進展相當快速。
經過八個多月的施工,1961年4月22日,單一建築體呈長條狀,以連棟方式形成一長串排列的八座三層樓水泥建築正式落成啟用,由當時的台灣省主席黃杰命名為「中華商場」並題字,中華商場以八德做為各棟之名,成為當時台北市的新地標。
中華商場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一段中央,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至愛國西路口,由八座三層樓建築所組成,由北而南以「八德」為名分段,分別為忠段、孝段、仁段、愛段、信段、義段、和段、平段,總長1,171公尺,興建經費總計為新台幣47,335,845元。曾為大台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緊鄰西門町,興盛一時。
八大座商場共可容納1,644個租戶,平均每戶只分得約2坪大的空間。中華商場為獨立八棟三層連成一線之房舍;一樓為商店,二、三樓為住家(後來二樓也幾乎成了商店)。
以早期中華商場第一棟「新美達照相材料行」的地址「中華商場忠段下東五七號」為例,得以一窺當時中華商場店家地址的陳述方式:
1. 中華商場以段為單位,而非我們現在慣用的棟。1961年落成的中華商場共有八大棟,以八德命名,從北到南依序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而忠段指的是八棟中華商場之中,位處最北邊的第一棟。
2. 「下東」意指位於東側的下層(一樓)。中華商場一樓的東側與西側分別為不同的店面,西側臨鐵路,東側面對寬廣的中華路,是大家較常在老照片裡見到的中華商場正面。
3. 中華商場的東側是單號,西側是雙號。一樓有單號與雙號,二樓跟三樓則只有單號(因為西側沒店面)。
1964年,台灣松下電器在西門町的中華商場信棟南端樓頂,豎立了當時台灣最大的霓虹燈,閃爍的霓虹燈提供了城市繁華的意象,也在民眾心中留下鮮明的記憶。
經過多年發展後,八棟商場租戶所經營的行業各具特色:
販售家用電器、音響與電子零組件的商家多位於忠、孝兩棟,1980年代隨著個人電腦產業興起,販售相關軟體、硬體與週邊設備的商家也開始出現;
玉器、琺瑯及台灣民俗藝品曾經是1970年代台灣中南部及日本遊客採購的重點,此類商家與販售古董、古玩及字畫的商家皆分布在仁、愛兩棟,郵票、古幣蒐集與交換專門店及相命、堪輿舖子則零星穿插其間;
信、義、和三棟有許多中國各地的小吃,著名的有「徐州啥鍋」、「真北平飯館」、「點心世界」等;
成衣、制服、牛仔褲、軍用衣料、老人茶館、旗幟徽章等相關商家則分佈於和、平兩棟。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原本台北市政府計畫就此將中華商場收回拆除,但在租戶的要求下又續約4年。
1984年,中華商場產權被台北市政府登記名下。
1985年5月1日之後,商場樓頂的大型霓虹燈開始進行拆除。之後,中華商場樓頂的廣告物便被完全拆除,西門鬧區的夜景也因此失色不少。
1986年,台北市西區新計畫出爐,中華商場拆除之聲漸起。
1990年,中華商場東側開挖捷運工程,中華商場生意一落千丈。
之後,為了因應市區重新規劃與捷運施工等需求,台北市政府於1992年10月20日開始拆除中華商場,從北往南一棟一棟地拆,八棟建築終於在10月30日被全部夷為平地,原址則配合中華路改造計劃,成為林蔭大道的一部分。
布 納 咖啡 中和 店 在 吃得到豪華龍蝦海鮮拼盤布納咖啡館插旗中和四號公園 - YouTube 的八卦
中和-BUNA CAFÉ 布納咖啡 館訂閱旅遊雲YT:http://bit.ly/2U6gsjjᴍᴏʀᴇ▸天冷吃鍋暖身:https://bit.ly/3mzoAJyᴍᴏʀᴇ▸浪漫約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