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很榮幸頒贈二等景星勳章給長期關懷國內生態環境的發展及社會公益的臺達電鄭崇華榮譽董事長、帶領工研院連續8年榮獲在「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100Awards)的蔡清彥董事長、以及畢生投注於創新研究的長春石化公司林書鴻董事長,他們在發展創新科技、引領產業升級,以及培育人才上對國家的貢獻卓著,獲此殊榮可說是實至名歸。
昨天也是日本311東北大地震的5週年。前一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表談話,強調日本不能沒有核能;直率、敢言的鄭崇華董事長日前也公開表示:「我國能源大部分由國外進口,要做到全世界的電費最便宜,你(臺灣)沒有條件」;這兩件事再度勾起我卸任前心中最大懸念之一,就是臺灣的能源問題。
五年前福島核災後,日本立即停止全部48個核電機組運轉,德國、瑞士、比利時也訂出廢核時程,先後是2022年(德)、2025年(比)、2034年(瑞)。許多國人對於核電抱有疑慮,甚至有人認為「廢核是國際趨勢」。但是,這是事實嗎?不是!
日本在五年前停止全部48個核電機組運轉後,被迫大量進口天然氣發電,每天約花1億美金(約100億日幣),使得日本對外貿易,從核災前一年的6兆日圓順差,變成核災後四年(2014年)的近13兆逆差,電價也上漲近二成。我國與日本的天然條件最相似,都是位於地震帶、都是獨立電網、都是九成以上能源靠進口,日本為了能源安全與減碳,終究不能放棄核電。臺灣能嗎?
讓我們看看五年來的世界。伊朗、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中東產油大國開始發展核能;以發展綠能出名的芬蘭、瑞典與英國繼續發展核能;曾經發生核災的俄羅斯(前蘇聯時期)、美國與日本,也都繼續發展核能。目前全世界有440個運轉中的核電機組(比福島核災發生時增加5個機組)。正在興建中的有65個,規劃中的則有173個,提議中的則有337個。顯然未來的世界,核電廠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而五年前已訂出廢核時程的4個國家。如比利時、瑞士、日本和德國,有三個陸續開始轉向。比利時在前(2014)年宣布將原先預計在2015年屆齡除役的兩座核電廠延役10年,並且不排除新建第一座核廢料較少的第4代核能電廠。瑞士國會則是在今年3月決議不對關閉核電廠訂定時限,等於宣布無限期延後原定2034年廢核的時程。日本安倍政府在2012年12月大選獲勝後就宣布停止廢核政策。只有德國還未改變2022年廢核的政策。但德國因為政府大量補助再生能源業者以維持它們的市場競爭力,德國電價是歐洲最高的(大約是臺灣的3至4倍)。同時,德國與周邊9國電網互通,德國如果缺電,可隨時向周邊國家進口,與採用獨立電網的日本、韓國、與我國完全不同。
五年來世界的發展,一方面原先廢核的四個國家有三個開始回頭,另一方面產油國、綠能國、與核災受害國都開始或繼續發展核能,顯示廢核不但並不是世界趨勢,發展核能的國家反而越來越多了。OECD的能源機構「國際能源局」(INE)就預測,2035年的能源展望,核能占比12%跟現在差不多。
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有乾淨、低排碳、燃料免費而且來源充分的優點,當然應該大力發展,我這八年,在第2年就通過了「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風力機從107座增加到329座,增加兩倍多。太陽能的裝置容量已達728MW,比前任增加303倍。但問題是,再生能源間歇性能源,靠天吃飯,具有先天上的限制,無法持續性發電,再生能源的一度電,跟火力與核能發的一度電不能劃等號。因此無法完全取代核能與火力發電。這就像是當一個人生重病、需一個24小時的看護來照顧。一個專業能力很好的看護來謀職,但表示只能晴天中午來作3小時半、陰雨天與晚上都不能來。如果你雇了這位看護之後,你一定還是需要另外一個看護24小時待命。換言之,再生能源要有24小時持續發電的基載能源(如火力或核能)來支撐搭配,否則還是會缺電。這就是再生能源一直無法克服的困境。
兩個多月後我將卸任,但我還會繼續關心這個國家,希望未來不要缺電。我不是要「擁核」,而是主張不要輕易放棄任何一種能源選項,因為我們98%的能源都靠進口。五年前,反核人士說,連日本科技這麼發達的國家都不能保證核能安全,臺灣能保證嗎?不能,所以臺灣必須廢核。五年後,日本在沒有保證核能安全的情況下決定恢復核電運轉,不廢核了。我們科技發達不如日本,依照同樣的邏輯,日本不廢核,我們能廢核嗎?事實上,從2001到2014年,依據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調查,在過去10多年中,臺灣三座核電廠的「單位效能因數」(Unit Capacity Factor)都遠超過日本(大約是90%比60-70%)。尤其是近3年,台灣在31個核電國家中排名第五,我們超過美國、英國、法國、瑞士、韓國,日本等20多個核電國,日本排名殿後。我們在這方面並不差。這不是台電或經濟部的宣傳,這是聯合國原子能總署的調查,所以不是我們「自我感覺良好」,而是「國際社會看好」。
我一向主張穩健減核,不要倉促廢核,政府應尋求最適能源組合(optimal energy mix),不要放棄任何一個選項,因為畢竟臺灣幾乎沒有自產能源,98%都仰賴進口。一定要先有穩定的替代能源,才一步一步穩健減核,這樣逐步邁向非核家園,才符合臺灣長遠利益的作法。否則倉促廢核,風險極高。千萬不要忘記去年8月4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社論「臺灣選擇脆弱」(Taiwan chooses vulnerability)對臺灣所作的忠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飛磚夜說,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淺談 wv旅遊 與 綠力美家】 的看法 - 飛磚夜說 [2015-06-24] 下集 ================================== 台灣直銷為[報備制]報備是基本義務~ 但[報備完成]不等於[合法]! 所以己經[報備完成的公司]在台灣的法令與規定上[不等於合法] 但...
市場調查公司排名 在 Facebook 八卦
【 子華神foodpanda廣告影像拆解 】
代言人,決定了一個廣告的層次。
「相比舊版,今次真係好睇得多!」
這是看過黃子華為網上外賣速遞平台foodpanda日前(21/5)推出的全新廣告「foodpanda點止搵食咁簡單」之後,第一個於腦海中彈出來的反應,然後秒速重播,總覺得有些內容想再睇清楚啲……一睇、再睇、三睇,過去數天大概也反覆看了十數次吧,在習慣看YouTube時「Skip Ad」的今天,主動走去將一個廣告從頭看到尾 ── 截至周一(24/5)晚上十時,累積點擊率為18萬 ── 證明「子華神」吸引力非凡,亦很大程度反映不論年齡和立場,只要見到「子華神」受眾就不會抗拒的事實。
誠然,廣告的吸引力高低,當然也跟曝光多寡有關。自去年《乜代宗師》之後,「子華神」幾乎絕跡幕前,相隔超過一年後失驚無神「復出」,在鏡頭前以大家熟悉的語氣講對白,網民當然拍晒手掌。無可否認,foodpanda選擇找他拍廣告着實聰明,事關「子華神」出道多年,從棟篤笑到拍劇再到拍戲,透過無數經典演出而營造的只此一家的親切感,令他的入屋程度一直高企,今次品牌想到邀請他擔任代言人,既能提升形象,變得更有格調,又能塑造一種包容度高的貼地觀感 ── 產品和服務能夠滿足不同族群的消費模式,凸顯其市場價值,又能夠直接與生活連結,令受眾將對廣告的興趣轉化為實際消費。
然而細心分析下,會發現今次廣告之所以好看,並非單純因為他,而是創作團隊(由廣告公司Curious Few負責,有人誤會是「Mike導」劉諾衡執導,實屬誤會)巧妙地將「搵」這個字,扣連香港人、本土文化和品牌訊息。
「搵」,我們每天起碼會講十幾廿次,絕對是香港人日常社交出現次數最頻密的其中一個字。翻查歷史,「搵」字於宋代《大宋重修廣韻》(簡稱《廣韻》)已出現,有浸入、用手指按住、揩拭與親吻之意,亦可解作撩撥。時空穿梭一千年,今時今日「搵」字最簡單直接的意思就是「尋找」。誠如「子華神」在廣告裏經常說的「搵食啫」,出自1999年他的《拾下拾下十年棟篤笑》最經典的一句台詞「搵食啫,犯法呀?!」,直接刺中香港社會的核心價值,「搵食」並不是外出尋找食物果腹,是為了討活,只是過份看重「搵食」,我們或會失去更多。
參考美國手機保安技術公司KISI發表的《2020年工作與生活平衡城市》(Cities With the Best Work-Life Balance 2020)調查報告,香港在「最佳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城市」(Cities With the Best Work-Life Balance)50位之中排名45,而「最過度勞累城市」(Top Overworked Cities in the Ranking)的排名更屬全球榜首,恰巧呼應廣告第一段對白:「香港人搵食世界第一,因為喺香港人的生活中,搵食排名第一!」
香港人平均每周工時中位數為44小時,日復日例牌OT,有開工冇收工,沒有生活,沒有家人,沒有愛情,就算有幸成功「上車」,又有多少時間宅在家中好好享受?這些訊息,透過精煉對白和豐富影像呈現,令廣告能在極短時間內捉緊觀眾心神,繼而傳達品牌核心訊息用App叫外賣能夠節省時間:「foodpanda唔只係一個搵食App,嗌外賣得,嗌超市雜貨零食汽水又得,仲嗌乜都最快廿分鐘送到,畀你更多時間……搵下『搵食』以外嘅人生。」這些對白,透過「子華神」一貫看穿世情的「抵死說教Tone」講出來,尤其是「搵食啫,唔好搵自己笨」一句,份外有親切感有說服力。另一點值得留意的是,我不知道創作團隊是否刻意如此,但個人而言,「點止搵食咁簡單」,其實是向40年前維他奶廣告「點只汽水咁簡單」這句標語和創作者黃霑致敬,正正因為那種熟悉的感覺,對照社會上的離愁別緒,令人格外溫心。
對白固然寫得好,佈景和畫面設計也頗有心思,反映團隊的美學層次。見到開首置於左右兩邊、模仿國際影展的電影得獎標誌嗎?內裏有大量「香港人好鍾意搵食」的訊息;那個不斷出現「搵食」二字的LED顯示版、日漸消失的中式酒樓金箔木雕「大龍鳯」、用舊式膽機電視放映仿製任天堂「孖寶兄弟」(Super Mario Bros.)畫面的「生活」和「搵食」,還有放大N倍的單位圖則(想起電影《人間狗鎮》Dogville的設計),都是見慣見熟的本土文化符號,更包含傳統價值和思想進步(如「搵下愛」一句,畫面拍下一對女同性戀情侶並肩緊抱和微笑),我們固然有感受,相信身在外地的香港人感覺更大,說穿了,那是一種身份認同,所以我們才有共鳴。
廣告足本重溫:https://bit.ly/2Thvg2T
幕後花絮(1):https://bit.ly/3yCTCEg
第二輯廣告(30秒版):https://bit.ly/3bQdMBf
(25052021)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黃子華 #foodpanda #子華神 #搵食啫 黃子華 - 子華本部 foodpanda
市場調查公司排名 在 中國國民黨 KMT Facebook 八卦
國民黨支持度攀升第一
感謝人民肯定 繼續為民發聲!
國民黨在經歷失去政權的低潮後,全黨上下團結一致,努力扮演稱職的在野黨,監督蔡政府,希望贏回人民的信任與支持。
之前TVBS所做的政黨支持度民調,國民黨已經以23.4%領先民進黨的21.8%,這次最新的民調,國民黨支持度再度以21.7%排名第一,領先民進黨支持度20.8%、民眾黨支持度11.4%、時代力量2.4%。
這份民調數據正代表國民黨這段時間落實改革、強力監督,已經逐漸得到國人的肯定。而全面執政的蔡英文政府,任內透過NCC限縮新聞自由,以社維法箝制人民言論,大搞政治酬庸,清算異己漠視民生,對待新冠疫情消極散漫,第二劑疫苗遙遙無期,還逼迫人民施打沒有經過第三期試驗的高端。
民調數字是最直接的民意展現,蔡政府面對人民的失望,應該要徹底檢討與修正,而國民黨除了對人民的支持表示感謝,更要承擔起守護人民、為民發聲的責任繼續努力。
本次調查由艾普羅行銷市場研究公司執行,針對22縣市20歲以上的成人進行電話訪問,調 查以中華電信住宅電話簿為抽樣清冊,縣市分層隨機抽樣,電話號碼以尾數2位隨機方式取代, 以涵蓋未登記之住宅電話。訪問期間自110年9月14日至16日,共成功訪問1,071份有效樣本,資 料依照全國20歲以上之性別、年齡、縣市、教育程度之母體結構進行樣本代表性檢定與反覆加 權,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介於正負3.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