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與阿部寬
人是一種感情的動物,不管你承不承認。
當你飛黃騰達,那些主動上門的「錦上添花」,確實是會讓你得意。但這些得意你不會記得太久,也不會記得很深,真正讓你永遠不忘的,卻是在你挫折失敗,落難失意的時候,還願意伸手拉你一把的人。
日本人看台灣人,就是這種感覺。
2011年三月,日本發生了令人遺憾且震驚的「311大海嘯」,透過電視的轉播,海嘯無情肆虐的話,傳向了全世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來自全世界超過一百個國家,開始對日本捐款資助,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幫忙援救。
這個時候,一個位處於西太平洋的小小島嶼「台灣」,人口沒有很多,經濟實力也不是最好,聯合國組織裡頭甚至還找不到有這個國家的存在,光是這樣一個蕞爾小島,就單獨對日本捐款了200億元。
當時除了台灣,全世界還有其他126個國家,也對日本捐款,而這126個國家的捐款總額是175億。也就是說,台灣捐助日本的金額,世界第一,而且這個第一名的捐款數量,竟然比接下來第2到第127名全部加起來,都還要多。
這個數字,徹徹底底的震撼了日本人。
「原來台灣這麼關心日本」?「天啊~我不行了,台灣是大恩人啊」!「感謝台灣,台日永遠友好」!這樣的論調,在一瞬間,就洗版了日本青年慣用的推特,媒體大肆報導台灣熱情捐助,連國家電視台NHK都專題製作討論,到底為什麼台灣對日本如此友善?
然而,在「一中原則」的國際壓力下,2012年三月,當「311大地震」週年追悼會舉辦的時候,這個捐助數量超過全世界所有國家總和的「捐助國」,卻被悄悄地的遺忘了。
追悼會上,台灣的代表,被冷落在一旁,連唱名都沒有,更別說被提出來感謝。這樣殘酷的現實,讓日本民眾極為憤怒,開始自願發起「謝謝台灣計畫」,網路上、媒體上、餐廳裡、車站外,以及所有台灣旅客可能路過的市場商店,全都貼上了「謝謝台灣」標語,用實際行動,來感謝台灣。
人民的表態越是清楚,政治人物的動作也就開始跟著大膽起來。
於是,2013年,當「311兩週年」紀念儀式要舉辦的時候,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決定公開對「去年的失禮」表示道歉,儘管國際現實壓力極大,安倍決心放手一搏,公開感謝台灣。
1999年「921大地震」、2009年「88風災」,日本都第一時間對台灣伸出援手;2011年「311大地震」,換成台灣對日本無私馳援。而現在,台灣的花蓮,又因為地震而滿目瘡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第一時間在臉書公開聲援,還親筆寫下「台灣加油」的聲援墨寶!
安倍把這段他親手為台灣打氣的影片,PO上了臉書 https://goo.gl/LzpsfU 並強調:「東日本大震災時,自古以來的友人、台灣給予我們真的非常溫心的支援,我們絕對不會忘記」。影片最後打上字幕:「親愛的台灣朋友們,日本此時此刻,與你們同在」。
同一時間,剛好來到台灣為代言空調機站台的日本男星阿部寬,也公開為台灣打氣,並以個人名義,捐助日幣一千萬元,希望台灣加油。
安倍首相與阿部寬的動作,就像寒冬中的太陽,溫暖了無數顆台灣的心。這關懷超越國界,也不需語言,因為有愛,讓彼此之間,已形成了看不見的「羈絆」與「紐帶」。
我永遠不會忘記,北海道小樽三角市場裡,那個跟我九十度鞠躬的菜攤阿姨;也永遠不會忘記,沖繩古宇利島沙灘旁,出租陽傘的高中小弟,在知道我是台灣人之後,是如何慎重其事地走出他的攤位,到我面前向我敬禮說謝謝。
我其實什麼都沒做,只因我是台灣人。
謝謝安倍晉三首相,謝謝我最愛演員之一的男神阿部寬。謝謝你們在此時對台灣伸出援手。
日本對台灣的關懷與愛,台灣人,也永遠不忘。
暐瀚 2018-2-9 de 台北
照片來源:安倍晉三臉書
https://goo.gl/NvSztZ
市場攤位出租台北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八卦
#神父的鹽
雙連市場的阿公阿嬤們,要被柯文哲趕跑了.
他們喊著,
「白色力量不要將我們逼到黑暗角落,不要將我們逼到黑暗角落.」
三十年來城市裡的風景,當地人放入胃袋裡,熟悉的草仔粿的味道,因柯文哲一聲令下,全都要被摧毀殆盡.
北市府市場處理由是「錢櫃大火後要有消防安全,移走攤販才能空出消防通道.攤商可以搬到對面租店面就好啦」
錢櫃大火,是安檢問題,上個月安檢全部合格,火災過後,12家店卻突然不合格,錢櫃方面,3月6日聯合稽查結果無列缺失,3月30日消防局發現有簡易隔間木板,卻依舊未列缺失,4月22日發現室內裝修,仍然沒列缺失.
而22日的聯合稽查,花20分鐘就檢查完10層樓,釀起大火原因,被關閉的7項消防設備,也沒有列入抽查.錢櫃從2018年至事發之時,20次消防檢查都沒有問題,災後突襲檢查6家卻有4家違規,柯文哲坦承疏失,承認安檢無效,並覺得慚愧.
而今,看不出慚愧之意,居然把這個當理由,只為了捷運站的綠化工程,就要讓百多家攤商走投無路,自己安檢無效,怎麼會怪到無辜的攤販身上來?
雙連市場的攤商也不是24小時營業,就早市、黃昏市場,30年來都沒有問題,就柯文哲搞個工程開發案,就有安全的問題?
看到Kofan跳針,侵占國有地,不收租金,違法擺攤,實在好笑.
雙連市場早已聲名遠播,是外國遊客必去之地,不知賺了多少外匯,醞釀成多久的在地文化,難道要刨去文化的土壤,去種植失根的文創蓮花嗎?
何其荒謬.
柯文哲的大巨蛋案,台北市政府花了248億買地,都是市民的納稅錢,談到的權利金卻是0,遠雄可以使用50年,廉政委員稱,遠雄50年可收入7300億元,堪稱是喪權辱市的條款.
大巨蛋有嚴重的公安問題,建體龐大,又多被商業設施圍繞,發生火災,逃生不及,可是成千上萬的人命,林洲民稱,大巨蛋闖關成功,是根植於關閉「不熟悉現場」、「逃難驚恐情緒」2項重要參數,且不做最差狀況模擬.
「世界上沒有一個大型場館向台北市這次都審這樣,世界上、防災避難模擬史上,台北市是第一個不考慮兩項重要參數的.」
今年三月,在各處質疑下,大巨蛋通過環差,而今,柯市府簽准了大巨蛋的建照變更設計案,準備通過最後一關「建照變更」,今年有望復工,任內可望完工.
這麼大一個弊案,這麼大一個違建,這麼大一個廢墟,這麼大一個危險的未爆彈,柯市府不去處理,還加以護航,甚至幫忙喬蛋,堪稱所謂「擺攤者誅,竊蛋者侯」了,真正巨大的安全問題,你不去解決,去解決小攤販,真正會阻礙逃生動線的燃燒巨蛋,你置若罔聞,甚至還讓他復工,說一個消防通道會造成莫大的災禍,Kofan對80歲的老人、弱勢,咬牙切齒,高聲嘲諷,卻對趙藤雄大巨蛋拍手叫好.
這是什麼標準?這是什麼天龍人的傲慢?這是不是拿刀叉在吃人肉?
Kofan又稱,有輔導有安排他們自己不要,泛看那台北市的逐字稿,實在讓人笑中帶淚,要80歲的老人去勞動就業服務處,去被輔導轉業,堪稱何不食肉糜,說不收攤商租金,竊占國有地,是把那些花錢買店面租店面的當白癡,當地的店家樂見這個繁榮的地方,攤位被砍一半嗎?誰把他們當白痴了?不就是Kofan嗎?為了文哲要圈地,假意關心起對面的店家,羞辱付不起租金的弱勢老人,三十年來,可見他們說些什麼?沒,看到文哲被罵,有如蛆從屎蠕動而出,嘲諷弱勢,責罵市民,就是這些人噁心的嘴臉了.
大巨蛋0權利金,出租遠雄50年,才是把全台北市民當作是白癡.
只許財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柯文哲如此有恃無恐,如同北京一樣驅逐低端人口,大概認為自己可以做到任期完,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對百姓的聲音置若罔聞,而任何人都拿他沒有辦法,他惡搞完台北市,拉下一堆屎,留下一顆大爛蛋,拍拍屁股,就準備要去跟趙藤雄一起剪綵了.
台北市議員,要嘛噤若寒蟬,要嘛尸位素餐,要嘛苦無證據,監督有其侷限,只能虛弱的說聲「我們對巨蛋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只有市民手裡握有談判的工具,他才會肯聽你的話,只有罷免柯文哲,他才會驚懼,才會害怕,才會想起自己是個市長,由人民選舉出來的,應該要學著回應他們,而不是臭罵身在福中不知福.
只有罷免,才能讓他停止魚肉鄉里,停止大巨蛋的復工,停止讓高貴的台北市民,繼續丟臉下去.
台北市民,是時候了,是時候讓他膽顫心驚,brother.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mengjhe.sie/posts/10219338535667115
【贊助神父的菸 贈送絕版電子書】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市場攤位出租台北 在 吳崢 Facebook 八卦
大同區文昌宮前的雙連市場近日面臨整頓,瀕臨消失。不少對人市場的美食與文化感到不捨呼籲保留,包括許多熱愛台灣的日本人也在推特上表達惋惜。北市府這禮拜宣布暫緩搬遷,但暫緩多久則沒說,雙連市場依然命運未卜。
這次整頓表面上是市場旁的公園要進行改建,但其實市府本就想藉著改建劍指市場,趁機把長期無法處理的攤販一口氣清理。理由也很站得住腳:攤販占用道路,萬一失火救災不易。而一直以來市場產生的髒亂、老鼠、人潮等問題更令許多居民苦不堪言,也因此搬遷市場獲得不少在地支持。
但難道傳統市場保存注定要和居民的生活品質衝突?源頭其實要回到整個台北市的攤販管理制度。
*
嚴格說來,許多我們平常會去的傳統市場其實都是「非法的」,真正合法的只有台北市的室內公有市場,像是南門、東門、光復市場等(僅限室內),室外絕大部分都是非法的。
為什麼?因為台北市的攤販證取得門檻非常高,你必須符合下列最少其中一個條件:
一、低收入戶
二、原本就有攤販證(換證)
三、領有殘障手冊
四、證明你民國73年以前就當過攤販,而且年滿50歲、無其他收入、全家靠你吃飯。
這樣的資格限制,如果你今天心血來潮想擺個攤賺錢,坦白說不可能。這是一個高度管制且封閉的生意,在台北市的政策藍圖中,攤販被定位為僅開放給社會弱勢的特許行業,原因不外乎攤販有不用負擔店面成本、不用開發票等成本優勢。
但早年遺留至今的定位也產生許多問題,最大的影響就是法律劃出的合法範圍非常僵固、極度不流通,導致許多人就算想遵循法律合法擺攤也不得其門而入。
對已經取得攤販證的攤商來說,轉租自己的攤位出去當二房東是稀鬆平常的現象,因為政策保障了這個合法攤位的價值,如果今天年紀大了或不想做了,不拿來當人頭出租豈不傻瓜?
而拿不到攤販證的攤商,反正左右都是非法,那當然今天想在哪擺攤就在哪擺攤了,自然也不需要顧慮配合環境、消防等規範。
*
這個沉痾如今成為市府的燙手山芋,真要照規定走,全台北市有太多非法攤位了(全市將近三萬攤,九成都是非法),根本處理不完,今天趕了明天就回來。但不處理的話就是放任垃圾、蚊蟲老鼠等外部成本轉嫁到其他人身上,還有環保和公安等問題。
現階段比較可行的做法,是運用團體的力量,讓攤販成立自治會自我管理。所以大家如果搜尋可以看到台北市目前預計讓四大夜市(公館、士林、南機場、艋舺)就地合法的新聞。(對,夜市也是同樣的問題,大部分都是非法的)
*
目前,台北市把無照攤販分成A、B、C三類
A:在市府劃定的「臨時攤販集中區」內的無照攤販,也就是所謂的「列管攤販」,原則上不取締。
B:不在攤販集中區,但有既存事實、聚集數量在二十攤以上的無照攤販。不保證不取締,或不配合市府改善項目就會取締。
C:二十攤以下的零散無照攤販,優先取締。
雙連市場就被歸類在B,市府對B類攤販的對策是要求成立自治團體,就個案針對交通、衛生、環保、消防等事項改善,如果不配合就取締處理。
持平來說,台北市的無照攤販問題真的是個爛攤子,市場處至少有心面對,這點該予以肯定。市場能否保留、保留多少,取決於行政部門的善意。市府於法有據,但無照攤販確實也是台北市的歷史共業,不單純只是攤販不守法的責任。
在這個個案上,我理解市府的難處,捲起袖子做事並不容易。但畢竟連《台北畫刊》也曾推薦雙連市場為遊客體驗台北的好去處,如果市府願意釋出更多善意,達成消防與文化間的雙贏,相信必定能獲得更多市民的肯定,也為台北市保留更多生活記憶。
而進一步來說,目前台北市讓攤販就地自我管理的辦法終究還是治標不治本,根源還是在整個攤販證照制度。這個門不打開,未來難保不會出現新的攤販聚集區,或一個地方沒落了,攤販又遷移到他處成為新問題。怎樣看待攤販在這個城市中的角色,和法律鬆綁與管理間的平衡,才是未來仍然必須面對的核心課題。
-----
「董座帶路 林向愷談捷運美食 雙連台式老滋味」
https://reurl.cc/d0YOkg
「台北畫刊104年4月第567期 中山北路 一日小旅行」
https://reurl.cc/exrQ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