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是外科醫師的特色,所以我非常不喜歡政府機關以價格標吸引業者低價搶標,再追加預算的習慣。這種事後追加大量預算的結果,就是四個字:債留子孫。所以,臺北市政府必須改變過去不良的財政紀律,重新建立三點新的政治文化:
「先有計劃、後有預算」
「事前溝通取代事後衝突」
「慢慢想、快快做」
以臺北捷運萬大線為例,過去追加預算180億,除了法律改變要求土地改以市價徵收外,其餘的預算追加都有改善空間,包括計畫核定後再把原先的高架化軌道改成地下化;以及事前溝通不良,導致車站設計好後,再因地方民意不滿而換地點。
錢,就是這樣浪費掉的。
我上任後,就建立市府重大工程事先徵詢各方意見的SOP,遵循「事前溝通取代事後衝突」的原則,避免在計畫定案後,又因為衝突必須變更計畫,導致預算大幅增加。
例如忠孝橋引道拆除工程,大家只看到我們花了六天把高架橋拆光,事實上,我們事前的兵棋推演長達半年。建成圓環改建成公園,之前也在當地開了五十幾場的大小型溝通協調會議。
這就是所謂的「慢慢想、快快做」,我們不要再低價搶標,也不要再草率核定計畫,以後再來追加鉅額預算。臺北市政府要成為一個可以被信任的政府,就應該在意這些民眾在意的事,從這些地方做起。
所以,不要問為何以前都是這樣編預算,現在卻不可以,因為「正直誠信」是我們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建立全新政治文化
#進步價值光榮城市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的網紅張耀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張耀中7日針對市府網站上公布的17項重大市政建設提出質詢,稱其中的「十大建設」是市民望穿秋水等待已久的計劃,但目前進度均呈現落後,要市長胡志強逐一說明;胡市長強調,這十項重大建設目前均積極推動中,會全力在預定期程前完工。 張耀中議員表示,臺中大都會歌劇院興建工程從2005年12月公布競圖結果,歷經...
市價徵收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八卦
#南鐵東移案 稍早進行最後的拆遷工作。不意外地,我有些台北時力粉和柯粉的朋友,非常踴躍發表意見。最常看到的就是把南鐵案跟竹南大埔案相提並論。
還是一句老話,#在地事要問在地人。碰巧在下的姑姑就是三百四十戶拆遷戶的其中之一;因為她不是很熟不動產實務,當初開公聽會、補償作業、選屋和房屋過戶等等作業,大多是我爸媽在幫她處理,所以南鐵的事情我還不算一無所知。
南鐵案和大埔案,很多一知半解的人,或者是社運界,常常把它相提並論。但其實細節差非常多,拿後者來理解前者是大有問題的。
首先,大埔案是「#公告現值徵收」,南鐵案卻是「#市價徵收」。不用到熟悉不動產實務,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台灣的「公告地價」往往是市價的一半甚至以下,公告地價徵收幾乎稱得上是合法搶劫。也因為大埔的悲劇,促成了2012《土地徵收條例》的修改,此後的徵收,包括南鐵案在內,都以市價補償。
其次,是善後安置作業差很大。大埔案當初雖然承諾「會低價賣一塊土地給張家」。問題是公告地價徵收,已經讓張家的財務陷入危境了,要安置和重建還得自掏腰包。而張藥房是竹南公義路/仁愛路交叉口的三角窗金店面,說要找到條件相當的公家空地,談何容易?但是南鐵案是這樣,拆遷物用市價徵收(我姑姑是住青年路巷仔內靠近新樓醫院那邊,印象中當時好像每坪30萬上下)、安置宅用成本價出售(朋友提供的資料:住宅一坪10萬、店面一坪17萬)。拿到的補償費,如果願意拿去二空那邊買安置宅,絕對是綽綽有餘。如果想再換大房型,或是不想去二空想買別的地方,公股銀行也會提供全額貸款(優惠利率比照公教貸款)。
至於安置宅的建物品質如何?當初抽選大樓單位的時候,是我爸幫我姑姑去選的。他的看法是,當然是不可能上到豪宅等級,但品質算紮實,格局也算方正。至少不是那種一眼就看得出偷工減料的販厝。
第三,是公共利益的必要性。大埔徵收的理由,主要是竹南公義路/仁愛路的「外刀」銳角路口,大型車從台13線(公義路)轉入仁愛路迴轉半徑不夠,容易造成事故。但當時就有人覺得,這種事情可以藉由標線改造之類的方法去緩解,而且老早就規劃有科學路、科專路這些又新又寬的替代道路,大車何苦一定要跟張藥房過不去?
但南鐵東移就真的是有其公益必要性。我是生長在高雄火車站附近的人,從小就見證鐵路地下化工程長大的。高雄人很幸運,靠近火車站的部份本來就是四條股道以上的寬度,左營段鐵路是夾在翠華路和馬卡道路兩條超大馬路的中間,即使是民族到鳳山之間比較窄的部份,也至少是鐵道圍牆兩邊各有一排停車格的程度。高雄的地下化工程幾乎不用動到旁邊的住戶。
但是台南就不一樣,多年前我去台南找親戚,借住我姑姑在青年路巷子裡的家,那個真的是跟鐵軌零距離,睡覺會地震的那種。隔著木頭柵欄看過去,鐵道路廊就是雙線那麼寬,柵欄以外也容不下停車格。#青年路平交道 幾乎沒有什麼餘裕空間,事故多發(我記得小時候那個路口還有請一尊地藏王鎮著)。這真的請大家自己去Google Map一下,看看巷仔內長什麼樣子,看完以後你再來說南鐵不用東移沒關係。
徵收案剛進入協商階段的時候,當事人不瞭解,會抱怨是必然的。我姑姑一開始的時候也是幹譙賴清德幹譙到一個臭頭。但是我不得不說,南市府的溝通算是用心的,隨著補償條件在無數次協商當中一點一點調整起來,反彈聲浪就小很多了。連我爸媽這種不動產實務的沙場老將,也認為南市府的補償條件已經是少見的優渥(想當初他們還曾經為了區段徵收的問題跟楊秋興開罵,果真剽悍),再爭下去也爭不出什麼所以然了。
好了,我所知的就這麼多。畢竟黃姓拆遷戶是開元路那邊的人,跟我親戚不是鄰居關係,這個人平常的個性作風,是不是有在做違法套房生意,還有樓梯的必要性,老實說我都不甚了了。只是就南鐵東移整件事來講,我覺得正當性絕對夠,補償條件和善後處置也是少有前例的優渥。僅餘的黃姓等拆遷戶,當初也是簽了字、補償金入帳,現在再說要翻桌,未免也太說不過去了吧?
在此之上,還有一票一知半解的熱血人士,要玩道德高度的社運遊戲,我想台南在地人真的無法接受。
市價徵收 在 呱吉 Facebook 八卦
屏東縣議員蔣月惠的故事,文章有點長,比十幾秒的新聞影片難以入口。
但我希望大家可以閱讀,底層人民對抗系統的艱難,警察維護治安的辛苦,都不是一句話可以帶過的錯誤。如果我們能多聽一點不同的聲音、多讀一些不同的故事,才能修復這個錯誤的社會。
剛注意到一則看似蠻荒謬的新聞。屏東縣議員蔣月惠在抗爭中咬傷警察,登門到警察局道歉沒見到事主,崩潰大哭。新聞並附上影片。
毫不意外的,這名議員被底下網友狂酸水準差、素質低、狂犬病、藐視公權力、打悲情牌裝弱勢有甚麼用......諸如此類。
很少人在這種新聞的處理下,會去探究事件背後的原因。坦白說,我第一印象也覺得蔣月惠哭得有點慘烈,實在不太好看。(卻又有幾個人的哭是好看的?)但我隱約覺得不太對勁。
我事後去想,這份不對勁感從何而來。應該是說,議員失控的新聞並不罕見(例如:李婉鈺。)政治工作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公眾人物得要承擔很多心理壓力,一旦無法調適,情緒失控並不足為奇。但這起事件不太一樣,一般的議員失控,跟私領域比較有關,很少在公領域發生這類的事。
有沒有選上,是體制外/內一個現實的分野。沒選上之前,積極參與公民運動,行使公民不服從,非暴力抗爭,對抗體制壓迫,這是常見的。當過官、政治關係良好、已經是民意代表的,很少這樣走到第一線。我並非要質疑甚麼人,單純只是想說,任何人在得到權位後要維持初衷,本非易事。
更別提,這是一起地方抗爭事件,民眾多不關心。地方的主流媒體環境並不好,一旦跟警察/公部門關係搞砸,會少很多新聞可以做。這起抗爭背後的原因,只有獨立媒體公庫有比較完整的報導。
換句話說,如果這是場秀,蔣月惠幾乎沒有觀眾。有的,往往也是看笑話、喝倒彩。
蔣月惠以無黨籍身分出來參選屏東縣議員,是為了她長期服務的肢體殘障服務協會「羅騰園」。為了幫助快20個身心障礙的孩子就醫、就學、學得才藝、重拾自信,她需要籌措經費,想到了出來參選,或許可以領取選票補助款。
這個想法,未免有點天真。這個故事,未免溫情的離譜。但她沒有文宣,沒有競選總部,日復一日的在屏東路邊唱歌、拉小提琴。youtube的影片可以看到,她在路邊擺攤,拿著小蜜蜂,義賣身障藝術彩繪。
她的歌藝跟琴藝都不行,競選歌曲是福爾摩沙頌。第一次參選沒拿到補助款,保證金還被沒收。第二次拿回保證金,拿不到補助款。第三次有補助款了,但沒選上。第四次也就是2014年才選上。會投給她的人,幾乎都是往來的機車族跟弱勢團體。
這麼多人說政治很黑暗,選舉很艱難。事實也的確如此。但這個島上還是有人,很天真的相信只要動機善良、勤奮努力,而且是站到第一線日曬雨淋的那種努力,就能獲得成功。你可以不認同她的政治立場,可以說她瘋癲,說她傻。但這份傻勁,比我看過的各種珍異奇才天賦滿溢都還要可貴。
選上之後,她可以學著套關係,跟各式各樣的利益團體結盟,收受政治獻金,再把現金拿去轉換成更多的政商關係,就像很多政治人物一樣。但她在去年七月接受自由時報採訪,裡面的QA是這樣說的:
--
Q:素人參政,你觀察到的政治是什麼?
A:政府機關組織龐大、資源權力也大,公務員素質很高,但遇到問題就用法條推來推去,讓百姓四處碰壁,官員只想討好有派系背景的民代,利益團體也只會纏著有影響力的民代,政治圈內人際關係無所不在,想要加入既有的權力結構,就要放棄自己的堅持,我看得很開,每天都當作是議員任期的最後一天,不想被約束。
Q:你每個月的議員薪資都捐出來,自己怎麼生活?
A:扣除各種費用後,議員每個月實領不到7萬元,我只留4000元,其他都捐給「羅騰園」,反正我只有一個人,大部分時間都跟孩子們吃,至於議會開議期間的出席費、車馬費、餐費等,還有年終1.5個月的研究費,日常開銷、選民服務靠這些就夠了,我每天還是上街拉琴募款,雖然常走音,但不拉琴孩子們會餓肚子,還好議員拉琴警察不會趕。
--
蔣月惠在抗爭中咬傷女警,或許是她的非暴力抗爭素養不足。然而,站在外圍說起來很輕鬆,實際置身在抗爭中,被優勢警力壓制,那種心靈與肉體上的無助感,很常讓人基於自我防衛,無法控制行為輕重。而這就是體制者想要的。新聞一剪出來,大家都會同情警察,都會譴責施暴者,而不會探究背後的緣由。蔣月惠會接受司法追訴,這是她難以逃避的抗爭成本,而她也接受了。
她會出來抗爭,是因為屏東縣政府在清晨四點,帶著機具怪手,強拆數戶位於屏東後站公勇路的民宅。這起有程序瑕疵,正在打行政訴訟的事件,背後的原因是屏東縣政府認為,屏東車站改建、鐵路高架化之後,車站人潮會大幅增加,為了避免到時的交通阻塞。原有的8米道路太窄,必須徵收民宅拓寬道路。
居民質疑,附近有一塊交通部鐵路局的地,離鐵道更近,要拓寬道路,拿那塊地進行效果更好。屏東縣政府的新聞稿中,把責任推給交通部,說交通部不核可,理由語焉不詳。此外,新建車站工程依據法規,必須增設停車場,目前的臨時便道,剛好可以拿來蓋停車場。
換句話說,為了法規要增設停車場,鐵路局的地不用,臨時便道也不能用,就是要拆你有產權有土地權狀的房子。然後跟你說,已經按照市價徵收了,價錢很好,不要囉嗦,再找麻煩,就是阻礙城市發展的釘子戶。
對長期居住在一個地方,經濟狀況也不算優渥的人來說,要轉換環境有很多成本。有形的成本是尋找臨時租屋、新房、仲介手續費、搬遷等等,這些有形的成本,說起來好像只要補償價錢夠好,都可以解決。事實上,對資訊掌握能力不強的地方居民來說,要搬家的心理成本是很大的。他們對買賣房地產所需的資訊往往並不充足,產生很大的恐懼感。
不適應、恐懼這些無形成本,需要有完善的配套跟溝通去克服,這是政府施政應該付出的努力。當然你可能會說,有些人就是說不通,條件再好都不想搬,這樣是阻礙社會進步。如果你要這麼想的話,那我必須提醒你,民宅的權益不能無限上綱,但政府在徵收迫遷,剝奪人民權益的時候,應該負起利弊衡量的舉證責任。
這是個科學跟數據的時代,很多人會酸關心土地正義的人是感覺派,是左膠。土地徵收條例也寫得很清楚,徵收要符合公益性。執政者如果不想要當感覺派,也應該拿出詳盡的數據分析。
然而,屏東縣政府仰賴的只是一個有待商榷的推論。他們認為,車站改建後人潮會大幅增加,如果不把公勇路民宅拆掉道路拓寬,會不敷使用。
這個推論,必需要有客觀數據的支持。首先,屏東縣因為產業結構的關係,人口長期外移,2002年開始人口負成長16年。人口從1997年的高峰91.3萬人,減少到去年約83萬人。
其次,從推論上來看,台鐵班次增加,意味著屏東人要往外縣市跑,候車時間減少,但未必會造成整體運量上升。運量上升的前提是,班次增加讓原本不坐台鐵的屏東人改坐台鐵,又或是帶來以台鐵為交通工具的觀光客。這個推論,必須有明確數據支持。
這些關於運量的質疑,其實在縣政府公聽會的紀錄上可以看出來,早就有當地居民提出了。面對缺乏科學數據、評量方式的質疑,屏東縣政府充耳不聞。讓所謂的公聽會變成縣政府單方面的宣佈儀式。
2017年4月,台鐵將屏東潮州直達台北的「普悠瑪號」,平日從一班增加為兩班;新左營高鐵轉乘台鐵的兩班車,原終點站從高雄延長到屏東......種種的列車班次增加,如果能帶來明顯的車站人數增長,那就離「後站道路必須拓寬」的結論更近一步。
我去下載了屏東台鐵站每日平均進出的人次資料,拿2017年5月到12月的進站人次(跟出站人次相仿),跟2016年同期做比對:
2017年5月,每日平均進站10158人,是2016年的1.037倍。
2017年6月,每日平均進站9392人,是2016年的0.974倍。
7月 9539 1.011倍
8月 9975 1.023倍
9月 9611 1.061倍
10月10328 1.01倍
11月 10150 1.02倍
12月10814 1.034倍
平均來看,2017年四月底增加班次之後,屏東車站的人數確實有增加,成長率平均是2%,每天大概增加400人進出站。
把這400人攤在各個時段,會不會造成道路阻塞、損害公共利益,非得要透過強拆民宅的方式來解決?我認為,目前屏東縣政府提供的數據研究,是不足以支撐這個結論的。而他們在剝奪人民居住權的時候,應該善盡舉證責任,而不是說錢已經照市價給了,你們這些老百姓不要再囉嗦了。
蔣月惠在新聞影片中,看起來像是個魯莽暴力的瘋子。一個精明的議員,有更多改善自己生活的可能,有更多光鮮亮麗的生活選擇,但她沒有做出這個選擇。她瘋癲癡迷的站在弱勢那一邊,被辱罵,被嘲笑,被誤解。但是,容我不太理性的說一句: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人,我才會深深以身為台灣人而自豪。
市價徵收 在 張耀中 Youtube 的評價
張耀中7日針對市府網站上公布的17項重大市政建設提出質詢,稱其中的「十大建設」是市民望穿秋水等待已久的計劃,但目前進度均呈現落後,要市長胡志強逐一說明;胡市長強調,這十項重大建設目前均積極推動中,會全力在預定期程前完工。
張耀中議員表示,臺中大都會歌劇院興建工程從2005年12月公布競圖結果,歷經風風雨雨,預定在2014年的6月完工,目前預定工程進度應達54.2%,實際僅48.9%;此外,水湳經貿園區「大宅門特區」及「臺灣塔」的進度,能不能趕在期程內完成,都在未定之天。
胡市長表示,目前大都會歌劇院承包廠商正全力以赴,完工期程應不會延宕。水湳經貿園區「大宅門特區」五個分區已有四區已動工,大部分計劃都按進度推行中,104年應可建立園區雛型。至於園區內的臺灣塔興建工程,目前也按進度進行中。
有關臺中捷運綠線,張議員也指出,場站土地徵收部分日前才被內政部維持原裁定,也就是徵收失效,質疑在104年底試營運是否可能?胡市長說,市府已向中央提出的市價徵收計劃,希望不會全部被推翻;同時,儘管施工單位臺北捷運一直希望市府同意延長工期,但他不同意,並且要求提出趕工計畫,未來縱使市府與北捷之間可能對此會有爭執,但他還是會堅持下去。
張議員表示,快捷巴士BRT藍線預定102年底試營運,但到現在還在全市29區召開說明會,懷疑市府的建設行動決心。胡市長則強調,102年底試營運期程沒有問題。
張議員也指出,綠園道假日廣場地下停車場及服務中心新建工程,因包商輕言放棄,連帶市府要重新招標,預定今年底完工啟用可能嗎?胡市長認為應無問題,並強調之前是因為包商破產導致重新招標,但市府還是努力在十四個月內繼續推動工程,同仁的努力值得肯定。
備受各界矚目的秋紅谷,張議員也質疑地目與使用現況不符,且市府與民間的官司二審敗訴,如市府上訴被駁回,秋紅谷可能化為一把塵土。胡市長說,曾有一位女高中生在秋紅谷詢問他,是否會將秋紅谷打平?看得出來民眾都很關心這個問題。他說,市府已進行都市變更,並強調訴訟案「即使被抓去關,秋紅谷也不會廢除」。
張議員也關心市府的四條纜車計畫,認為合併至今還在委外規劃作業階段,就算明天開始動工,也要到2018年底才完成。胡市長說,纜車計劃將從新社大坑線先做,規劃作業完畢後,將立即進行環評。
張議員也關心臺中州廳都更案,以及臺中國際經貿綜合園區(泊嵐匯)BOT開發案進度;胡市長表示,州廳都更部分多次因中央而延宕,預計這個月可以進行審議;而泊嵐匯計劃,市府已編列五億元預算,但他認為應不用這麼多,而招標方式原本建議開國際標,但他評估國內業者專業性也進步很多,因此將改採國內標。
張議員說,這十大建設都是市府可以編列預算,靠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不用看中央臉色,聽起來胡市長對這些重大建設有某一程度的信心,他希望市府各相關局處做更大的努力,為市民謀福利。
市價徵收 在 李中 Youtube 的評價
火車站旁的大智路,因為大智慧大樓🏢土地與建物補償問題遲遲無法打通,原本應該編列9億元採「市價」徵收,但 #林佳龍 時期的建設局長 #黃玉霖(現任交通部次長),卻只編列4億元預算就想要「強制」徵收,以致於過程中衝突不斷。
#盧秀燕 市長上台後,先是用誠意逐一和所有權人拜訪溝通、化解敵意,並透過務實 #追加預算,日前以7.3億元在內政部審查會議前完成 #協議價購,比前局長預估的還要節省1.7億元。
這樣的結果,廣大的用路人與乘客未來將可以更有效率進出火車站區,住戶也取得了相對合理的補償,市府的基層公務人員也終於卸下一顆大石頭,可以將心力花到其他建設事務,三贏的成果,值得肯定!
#林佳龍做不到
#火車站特區重規劃
#itaichung
#中西東南走透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哥IG▶leechung_tc
中哥LINE@▶@owp9993e
中哥YouTube▶http://bit.ly/2ky2FVS
市價徵收 在 土地徵收補償市價查估影片 - YouTube 的八卦
土地 徵收 補償 市價 查估影片. 850 views • Aug 20, 2015. 850 views Aug 20, 2015 … ...more ...more. Chapters. View all. 土地 徵收 制度重大變革.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