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小時候的萬聖節比較有意思
劉軒 Nov 1, 2019
今年的萬聖節派對特別多。過去一週,在網上見到了不少朋友曬自己的創意造型,拍照都很入戲。我們全家也參加了一場萬聖節親子派對,大人們喝酒聊天,小孩子吃糖玩樂,熱鬧了一整個下午。
這就是現在的萬聖節,一群朋友在一起裝瘋賣傻、搞笑舒壓。
但如果你問我,我還是覺得以前的萬聖節比較有意思。
小時候,我住在紐約市皇后區。1980年代,當時孩子們還會互相約好,穿上裝扮、拿著南瓜燈,找個大哥哥大姐姐帶頭,就這麼出門要糖去了。
我也曾經這樣,跟同學們從下午放學就開始,一直到晚餐才回家,幾個小時下來,可以走偏附近的大街小巷。
我永遠記得,在暮色下,大夥兒一邊走著、一邊吃糖、一邊為了交換而吵著,嚷嚷著誰拿到的糖果比較好,為什麼自己沒有拿到...之類的。
我也永遠記得一個叫「森林之丘」的社區,那裡的樹蔭濃密、房子也特別大。有幾個房子很老,跟鬼屋一樣。要去那裡按鈴,還真需要一點膽量,而我們這群小屁孩又特別會嚇唬自己。
「我哥說,住在那個房子裡面的人,是個殺人犯!」
「我剛才好像看到窗戶裡有個蒼白的臉在盯著我們!」
吹來一陣冷風,我們集體打了個寒顫。有人害怕想回家,有人罵膽小鬼,有人說划拳輸的就去按門鈴,有人輸了還是不敢去。最後,我們帶著害怕又好奇的心情,決定一起上門。
按了鈴,我們緊張地站在那裡,隨時準備拔腿就跑。
門後傳來沉重的腳步聲,幾個鎖連續地打開。一個瘦如柴骨的老頭打開門,用嚴厲的眼神看著我們,一語不言。
我們在那裡站了好久,終於小聲地擠出一句:“…trick or treat?…”
老人轉身,消失在房子深處。隔了一會兒又出現,手上拿了幾個特大號的棒棒糖。他緩緩地推開紗門,一個個交給我們,說:「萬聖節快樂。」
我們說謝謝,他點點頭。門一關上,我們轉身就跑,回到了街上才開始大呼小叫:「嚇死我了啦!」
其實對我們小孩來說,每一戶打開門的大人,都像是個怪獸似的。有些阿姨一開門就咆哮,說我們多可愛、多可愛,嗓門好像巫婆。有些叔叔個頭巨大,像是科學怪人,糖果在他們手裡看起來好小。還有些主人一打開門,就有瘋狗瘋貓從裡面往外衝。
那個陰森森的老人雖然只有對我們說Happy Halloween兩個字,但從他的口音也能聽出來,他不是美國人。他的鼻子特別大,眼眶特別深,眼圈特別黑。我上大學之後,在東歐旅行時看到的一些吉普賽人,就是這個樣子。
* * *
回家吃晚餐的時間到了。落葉在街上被風吹著,發出稀稀疏疏的聲音。我們一群已經吃糖吃到完全沒胃口的孩子,到了附近的公園「分贓」後,就個別回家了。
這種trick or treat的經驗,大概過了三年,回味了一輩子。
後來,我們搬到了一個樹更多、房子更少的長島社區。每戶之間隔得較遠,鄰居彼此之間也比較疏遠。萬聖節上門的孩子變少了。以前我們會準備兩三袋糖果,後來一袋都嫌多。偶爾門鈴響,也就是那麼兩三個孩子,後面站著他們的父母親。
快轉到了現在,無論紐約、洛杉磯、還是哪個城市,萬聖節都是個很有花樣的節慶,但應該沒有家長敢讓孩子自己結成集群去按門鈴要糖了吧?畢竟現在的社會太複雜了,新聞上報導的,都是藏在民間的戀童變態和各種綁架小孩的駭聞,萬一出事情了怎麼辦?
以前,最起碼每年有那麼一個晚上,讓孩子們能戴個面具、畫個妝,在家附近走走,敲敲陌生的門,見到一些陌生的面孔,藉此壯壯膽,也對外面的世界多一點認識、少一點恐懼。
現在呢?算了吧!誰敢冒這個險?!
這很現實,但我不彷覺得有點可惜。
當我們的社會愈來愈多元,我們卻過得愈來愈小心。
新聞,替代了小時候嚇唬我們的大哥哥大姐姐。
而我們,也變得更會嚇唬自己了。
* * *
2016年,在「假新聞」還不是個家喻戶曉的名詞時,美國Idaho洲的Twin Falls城就爆出了敘利亞難民強姦兒童的駭聞。這個消息從網路上很快躍升到了每一家的餐桌和主流媒體上。
問題是,當地根本沒有收容任何敘利亞難民,這件事純屬謠言,但地方官員試圖闢謠時,還被指控蓄意掩埋實情,受到了各種恐怖威脅。
美國作家Andrew Smith寫過這麼一句話:「我們害怕自己所不理解的,並憎恨自己無法征服的。」
假如我們無法征服的就是自己的恐懼,那對於不理解的人事物,是否也很容易轉為憎恨呢?
回想「森林小丘」的那位眼神嚴厲、不苟言笑、說話有奇怪口音的老先生。如果當年我們沒有鼓起勇氣按他的門鈴,沒有從他的手裡接過棒棒糖,跟他說謝謝跟「萬聖節快樂」的話,他一直都會是個想像中的殺人魔,他的房子就一直會是想像中的凶宅。
小時候,沒有機會去探索未知,未知就會充滿恐懼。
長大後,有些人會背上背包、勇闖天涯。有些人會刻意練習,用理智尋找真相,思索考證,但那只是極少數的人。大部分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會待在同一個區域、吃同樣的食物、跟同樣類型的人交朋友、看同樣的新聞媒體,不假思索地過一生。
社會心理學家Robert Cialdini 就曾經在《影響力》這本書中推測:當訊息愈來愈多,而時間愈來愈少的時候,我們就更容易意氣用事。我們更容易聽信誇張的敘述、更不會停下來查證訊息、更容易見到影子就開槍。
實在很像現在,不是嗎?
我們透過網路的濾鏡來看世界,但少了與世界面對面的交集。我們擔心身邊的人會知道我們太多的隱私,對我們心生詭計。但同時,我們又大剌剌地把各種私生活動態放到網上,曬給世界看。
也許,我們該少一點刷屏、多一點行動。
主動做些研究,來理解那些看似駭人的安全議題。
敲敲門,讓那位社區新搬進來的鄰居,感受到附近的人情溫暖。
停下腳步,去跟那些時常見過,但從來不曾交談過的鄰居,稍微寒暄個幾句。
或一年一度,帶著孩子,披上奇特的裝扮,四處串串門子,說trick or treat...
少一點未知,也就少一點畏懼。
也許,還能拿到一根特別大的棒棒糖。
巷陌餐桌 在 XUAN 劉軒 Facebook 八卦
還是小時候的萬聖節比較有意思
劉軒 Nov 1, 2019
今年的萬聖節派對特別多。過去一週,在網上見到了不少朋友曬自己的創意造型,拍照都很入戲。我們全家也參加了一場萬聖節親子派對,大人們喝酒聊天,小孩子吃糖玩樂,熱鬧了一整個下午。
這就是現在的萬聖節,一群朋友在一起裝瘋賣傻、搞笑舒壓。
但如果你問我,我還是覺得以前的萬聖節比較有意思。
小時候,我住在紐約市皇后區。1980年代,當時孩子們還會互相約好,穿上裝扮、拿著南瓜燈,找個大哥哥大姐姐帶頭,就這麼出門要糖去了。
我也曾經這樣,跟同學們從下午放學就開始,一直到晚餐才回家,幾個小時下來,可以走偏附近的大街小巷。
我永遠記得,在暮色下,大夥兒一邊走著、一邊吃糖、一邊為了交換而吵著,嚷嚷著誰拿到的糖果比較好,為什麼自己沒有拿到...之類的。
我也永遠記得一個叫「森林之丘」的社區,那裡的樹蔭濃密、房子也特別大。有幾個房子很老,跟鬼屋一樣。要去那裡按鈴,還真需要一點膽量,而我們這群小屁孩又特別會嚇唬自己。
「我哥說,住在那個房子裡面的人,是個殺人犯!」
「我剛才好像看到窗戶裡有個蒼白的臉在盯著我們!」
吹來一陣冷風,我們集體打了個寒顫。有人害怕想回家,有人罵膽小鬼,有人說划拳輸的就去按門鈴,有人輸了還是不敢去。最後,我們帶著害怕又好奇的心情,決定一起上門。
按了鈴,我們緊張地站在那裡,隨時準備拔腿就跑。
門後傳來沉重的腳步聲,幾個鎖連續地打開。一個瘦如柴骨的老頭打開門,用嚴厲的眼神看著我們,一語不言。
我們在那裡站了好久,終於小聲地擠出一句:“…trick or treat?…”
老人轉身,消失在房子深處。隔了一會兒又出現,手上拿了幾個特大號的棒棒糖。他緩緩地推開紗門,一個個交給我們,說:「萬聖節快樂。」
我們說謝謝,他點點頭。門一關上,我們轉身就跑,回到了街上才開始大呼小叫:「嚇死我了啦!」
其實對我們小孩來說,每一戶打開門的大人,都像是個怪獸似的。有些阿姨一開門就咆哮,說我們多可愛、多可愛,嗓門好像巫婆。有些叔叔個頭巨大,像是科學怪人,糖果在他們手裡看起來好小。還有些主人一打開門,就有瘋狗瘋貓從裡面往外衝。
那個陰森森的老人雖然只有對我們說Happy Halloween兩個字,但從他的口音也能聽出來,他不是美國人。他的鼻子特別大,眼眶特別深,眼圈特別黑。我上大學之後,在東歐旅行時看到的一些吉普賽人,就是這個樣子。
* * *
回家吃晚餐的時間到了。落葉在街上被風吹著,發出稀稀疏疏的聲音。我們一群已經吃糖吃到完全沒胃口的孩子,到了附近的公園「分贓」後,就個別回家了。
這種trick or treat的經驗,大概過了三年,回味了一輩子。
後來,我們搬到了一個樹更多、房子更少的長島社區。每戶之間隔得較遠,鄰居彼此之間也比較疏遠。萬聖節上門的孩子變少了。以前我們會準備兩三袋糖果,後來一袋都嫌多。偶爾門鈴響,也就是那麼兩三個孩子,後面站著他們的父母親。
快轉到了現在,無論紐約、洛杉磯、還是哪個城市,萬聖節都是個很有花樣的節慶,但應該沒有家長敢讓孩子自己結成集群去按門鈴要糖了吧?畢竟現在的社會太複雜了,新聞上報導的,都是藏在民間的戀童變態和各種綁架小孩的駭聞,萬一出事情了怎麼辦?
以前,最起碼每年有那麼一個晚上,讓孩子們能戴個面具、畫個妝,在家附近走走,敲敲陌生的門,見到一些陌生的面孔,藉此壯壯膽,也對外面的世界多一點認識、少一點恐懼。
現在呢?算了吧!誰敢冒這個險?!
這很現實,但我不彷覺得有點可惜。
當我們的社會愈來愈多元,我們卻過得愈來愈小心。
新聞,替代了小時候嚇唬我們的大哥哥大姐姐。
而我們,也變得更會嚇唬自己了。
* * *
2016年,在「假新聞」還不是個家喻戶曉的名詞時,美國Idaho洲的Twin Falls城就爆出了敘利亞難民強姦兒童的駭聞。這個消息從網路上很快躍升到了每一家的餐桌和主流媒體上。
問題是,當地根本沒有收容任何敘利亞難民,這件事純屬謠言,但地方官員試圖闢謠時,還被指控蓄意掩埋實情,受到了各種恐怖威脅。
美國作家Andrew Smith寫過這麼一句話:「我們害怕自己所不理解的,並憎恨自己無法征服的。」
假如我們無法征服的就是自己的恐懼,那對於不理解的人事物,是否也很容易轉為憎恨呢?
回想「森林小丘」的那位眼神嚴厲、不苟言笑、說話有奇怪口音的老先生。如果當年我們沒有鼓起勇氣按他的門鈴,沒有從他的手裡接過棒棒糖,跟他說謝謝跟「萬聖節快樂」的話,他一直都會是個想像中的殺人魔,他的房子就一直會是想像中的凶宅。
小時候,沒有機會去探索未知,未知就會充滿恐懼。
長大後,有些人會背上背包、勇闖天涯。有些人會刻意練習,用理智尋找真相,思索考證,但那只是極少數的人。大部分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會待在同一個區域、吃同樣的食物、跟同樣類型的人交朋友、看同樣的新聞媒體,不假思索地過一生。
社會心理學家Robert Cialdini 就曾經在《影響力》這本書中推測:當訊息愈來愈多,而時間愈來愈少的時候,我們就更容易意氣用事。我們更容易聽信誇張的敘述、更不會停下來查證訊息、更容易見到影子就開槍。
實在很像現在,不是嗎?
我們透過網路的濾鏡來看世界,但少了與世界面對面的交集。我們擔心身邊的人會知道我們太多的隱私,對我們心生詭計。但同時,我們又大剌剌地把各種私生活動態放到網上,曬給世界看。
也許,我們該少一點刷屏、多一點行動。
主動做些研究,來理解那些看似駭人的安全議題。
敲敲門,讓那位社區新搬進來的鄰居,感受到附近的人情溫暖。
停下腳步,去跟那些時常見過,但從來不曾交談過的鄰居,稍微寒暄個幾句。
或一年一度,帶著孩子,披上奇特的裝扮,四處串串門子,說trick or treat...
少一點未知,也就少一點畏懼。
也許,還能拿到一根特別大的棒棒糖。
巷陌餐桌 在 徐曉晰 Facebook 八卦
我在東區租屋
熱鬧的巷弄裡
時髦的服飾店和cafe林立
那個頂樓加蓋有個大露台的公寓
是我鬧中取靜隱身的小天地
後來搬家
房子由一個朋友接手續租
5年前我離婚以後
有天去朋友家探訪
看到熟悉的空間裡
白牆變成淺綠色
陌生的家具
不同的擺置方向
似曾相識卻又人事全非
有種複雜微妙的心情
我記得
當時坐在朋友的沙發上
回想那個年輕女子的家
露台的餐桌和鞦韆
廚房改造的衣帽間
笨重的二手電視
益智節目贏得的冰箱
新入荷的音響
各式各樣的香氛蠟燭
都不復存在
還有
當年熱戀ing
那個心心念念的男孩
如今也早已是別人身邊的他
唯一沒變的
是浴室裡的圓鏡
和那一圈DIY的圓點馬賽克
像一個個藍色泡沫
在我心裡浮現盪漾💙💙💙
****************************
翻出2004年底的蘋果日報
當時在搬家前夕
接受採訪作為紀念
#時光 #單行道 #致青春
****************************
2019徐曉晰全台巡迴講座聚會
《在人生的汪洋中乘風破浪》
鬆姐陪你一起
勇敢迎向人生風浪🌊🌊🌊🌊
立馬點進:
https://www.beclass.com/rid=22415a25d132a4c7c9b4
#鬆是人生最高境界 #請分享 #一起鬆
#台北 #新竹 #台中 #台南 #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