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不是長大就會!父母要提早教同理心及同情心」
這兩天來了一個6歲孩子,爸媽説,孩子很没同理心,看到同學跌倒,居然在笑;上課發出怪聲干擾別人,自己都不覺得;看到同學寫錯被訂正,常直白的說:「這我早就會了,你怎麼都不會!」。孩子在團體中,有很多互動的問題,都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別人,讓老師及媽媽很頭痛。
孩子的情商非天生,「同理心」和「同情心」都要提早教。該怎麼教呢?
1、教孩子「同理心」:
就是教他「感同身受」,教他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想一想,以及教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當孩子看到別人在哭,他也會有難過的感受。父母可以帶孩子,認識他人的狀態與意圖,例如問孩子:「你覺得他在想什麼?」、「你覺得他要做什麼?」、「換做是你,你喜歡這樣嗎?」來引導同理心成熟。也可以透過繪本故事引導,及角色扮演,讓孩子去練習感同身受的能力。
2、教孩子「同情心」:
就是教他理解這個不幸的狀態,或教他了解他人的情緒狀態,而進一步帶孩子去作出利他行為(prosocial behavior),例如、分東西給他人、幫助他人。同情心教育,是除了教孩子辨識他人情緒狀態外,還要多教導孩子該有的反應,讓孩子理解他人。例如可以問孩子:「他受傷了,你想怎麼做?」、「坐輪椅的老婆婆無法按電梯,你想怎麼幫他?」、「你如果亂推人,讓同學受傷了,他就不能來上學。要是你,你喜歡這種感覺嗎?會不會覺得很難過?」
再講一個更常見的例子,孩子常不問,就動手拿走別人的玩具,這也有方法教。大部分的父母會教:「你怎麼可以没問恩恩,就拿走恩恩的玩具,換成是你,人家不問就把你玩具拿走,你喜歡這樣嗎?」這種教育方式,比較偏重同理心引導,可以再教更多,例如:「你怎麼可以沒問恩恩可不可以借,就拿他的玩具,如果別人沒問你,就把你玩具拿走,你是不是會覺得生氣、難過,甚至,他還可能因為找不到玩具,被誤會亂丢,這樣好可憐,對不對?你該怎麼做?」
去引導孩子察覺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這是將同情心+同理心的情商教育。孩子的情商非天生,父母教孩子的時候不要太急,不能只教孩子道理,更要教孩子同理。你説,情商教育,是不是我們大人自己,跟孩子要一起學呢?
#天才領袖 #兒童情緒教育課程
#同理心 #同情心 #EQ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故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故事 在 王宏哲教養、育兒寶典 Facebook
- 關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故事 在 黑人 陳建州 Facebook
- 關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故事 在 Lia 莉亞 Facebook
- 關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故事 在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故事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 ... 的評價
- 關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故事 在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故事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 ... 的評價
- 關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故事 在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 - Uqadis 的評價
- 關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故事 在 孔子说-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Ozirud 的評價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故事 在 黑人 陳建州 Facebook 八卦
這是我big family家教會的Phil Chen牧師。
在love life的演唱會最後的分享⋯也讓大家可以更了解信望愛的重要!也想用他的分享來祝福大家!
我們big fam是一群人裡面有人患憂鬱症、有人喝酒喝上癮的,有人有自殺傾向,我們在這條人生路上互相扶持。信心 盼望 和 愛 是我們互相扶持和幫助的工具和武器。我們相信信望和愛比金錢勢力外表都還重要。信望愛是我們正面能量的根源
但我也是一位企業家,我們常在商業的世界裡談論信仰。
保羅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就是還沒有發生的事情你心裡已經知道一定會發生的事而你在你每天的生活好像這件事情已經發生了。
作為一個企業家,我相信我們所有人也是一樣,當你在創新的時候,不論是創造出新的產品、新的服務或新的公司,都需要信心。都需要想像你要創造的東西帶給人的價值。你需要勇氣去把你所相信的給活出來
第二就是盼望
法蘭柯博士(Dr. Viktor Frankl),說沒有盼望你是活不下去的。
Viktor Frankl 法蘭柯是大屠殺的倖存者,他說過一個發生在集中營的故事。有一名男子相信二次大戰會在6月30日結束,在集中營那段煎熬的期間,他是抱著這個盼望熬下來的,但是,28好過去,29號到了,情勢很明顯,戰爭不可能結束。這人的身體一天天衰弱下去,終於病倒了。
來到30號那天,就是他認為戰爭會結束的日子,戰爭並沒有結束。
那一天他失去了希望,他就在那天過世了。
人沒有盼望就活不下去。就算不比食物、金錢、名聲重要,起碼也是一樣重要。
愛,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耶穌說:愛鄰舍如同自己。
愛是行動,不只是一種感覺。
我盼望並相信今天在這裡的每一位,在2016年都能以這「信望愛」作為一個禱告,一個願望。
你可曾想過,每一天你最常談話或傾聽的對象是誰?不是上帝,不是你的朋友、你的配偶,也不是你的老闆,甚至不是你在推特或微博之類的社交媒體上的人(姑且不論社交媒體的好與壞)。
是你自己。
我希望你每天告訴自己關於「信望愛」的這些事情。
就是你不只是需要金錢、名聲,甚至不只是需要食物而已。
你要告訴你自己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需求,就是信心、盼望和愛。
其中最大的是愛。
要愛你自己,愛你的鄰舍,愛你的生命。
我們的願景是,以下是我們真心相信的事情:
我們受造是為了愛人和被愛。你活在世上本來就是為了與其他人建立關係,去認識人也被人認識。你需要知道,你的人生故事很重要,並且你屬於一個更大的故事的一部分。你要知道,你的生命很重要。
我們活在一個充滿困難的世界,破碎傷心的世界。我們相信每一個人對於別人的痛苦都能感同深受, 沒有一個人不曾碰到問題,我們都有卡住、被困住的時候。在你被困住的地方,你要知道,你並不孤單。
我們都領悟到人類的處境,我們都領悟到奧祕的事和美好的事務,但也領悟到悲傷和失落。有無數的人活在問題和痛苦中,無數的家庭充滿問題——許多時刻、時期、循環像賊一樣臨到,而且一直延長不結束。我們都知道痛苦是非常真實的。但我們有特權說,盼望是真實的,幫助也是真實的。
你需要知道獲得拯救是可能的,獲得自由是可能的,神仍然在世上作救贖的工作我們都曾親眼見過。
求神2016年給我們更多的正面能量來面對我們生命的挑戰。求神給我們更多的信心盼望和愛。讓我們更愛我們自己愛我們的親朋好友。愛我們的生命。
Love life forever. #lovelife演唱會 #正面能量 #信望愛基金會 #感謝讚美主 #bigfamily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故事 在 Lia 莉亞 Facebook 八卦
常有人覺的我憂愁、負面,眉角帶有些淡淡的憂傷感,,少與人交際來往
那是因爲你們都是用表面在看我,卻不懂我的故事..
我只能無奈接受大眾的好壞評論,
可不管好或壞,其實你們都不瞭解我⋯
我又要被說因爲我是公眾人物,要保持氣質、氣度,不要和他們計較,不論我被怎麼被誤會、污辱被謾罵⋯⋯接近你的男女大多都有目的,撕破臉拿你是「公眾人物」的身分欺壓你。過去的各種帶給我的傷害,讓我始終走不出陰影,
每晚都需要靠各種的藥物來讓自己睡著⋯
睡著了 就能不再悲傷 難過 痛苦了⋯
很多人都問我為何都那麼晚睡⋯
因為我每晚都會想起曾經種種的傷害⋯⋯
我從沒真正的快樂過,
心裡身體再痛也要逞強
我不是女神,只是個平凡和大家ㄧ樣都有脾氣個性的「人」,
所以,我不求所有人懂我,
但至少互相尊重,這道理我相信大家都懂。
但如果你們能承受每天活在大眾的眼光,同行之間的造謠,愛人朋友的背叛,親人的離開,走出去常被認出,報章雜誌的段章取義,所有ㄧ言ㄧ行都被放大去看去被討論,有多少人能夠懂我的不自由、辛苦和過程的煎熬?
古人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總之謝謝支持我的你們⋯:)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故事 在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故事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 ... 的八卦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出自《論語》。中國古代思想傢教育傢孔子的名言。整句話解釋為,如果自己身體不想要的結果或精神不情願被這樣對待 ... ... <看更多>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故事 在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 - Uqadis 的八卦
ǐ suǒ bù yù , wù shī yú rén 自己所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加在別人身上。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己所 ... ... <看更多>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故事 在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故事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 ... 的八卦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出自《論語》。中國古代思想傢教育傢孔子的名言。整句話解釋為,如果自己身體不想要的結果或精神不情願被這樣對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