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採訪正愁著中餐要吃什麼時經過百貨公司地下美食街,發現蛋糕專櫃已經排滿人潮,還有舉著「最後尾」牌子的店員導引大家排隊方向。另一頭,炸雞、烤雞,不管是西式還是日產雞肉,每一家都推出看起來很多汁誘人的餐點。
公司今年提前舉辦的聖誕式忘年會雖然沒有像去年還可以猜謎抽掃地機器人與隨身相機,簡單的叫了外匯與披薩、肯德基炸雞,還有巧克力蛋糕,大家依然可以喝的很嗨。(雖然我根本沒吃飽,回家路上又買了關東煮)
到底為什麼在日本的聖誕節時,民眾就像啟動了自動模式ㄧ樣會跑去買隻雞與草莓蛋糕?最大原因還是店家宣傳力量。據說草莓蛋糕是當時不二家率先在聖誕節推出的期間限定蛋糕,隨著店家數擴大,加上白色奶油與紅色草莓有「紅白」的吉祥感,這個「聖誕節要吃草莓蛋糕」的儀式於是普遍於全國。
而烤雞與炸雞呢,其實在部分歐美國家有吃烤火雞慶祝的習俗,但因為在日本要買到火雞很難,所以明治時代之後大家就改成吃一般烤雞意思意思一下,到了昭和時期據說有位外國人因為在聖誕節想念家鄉的烤火雞,退而求其次跑去剛來日本開店不久的肯德基吃炸雞。肯德基上層的人因而得到這個靈感,正式將「聖誕節就是要吃肯德基炸雞」當成主打廣告,沒想到就影響到現在。笑
無論如何,祝大家聖誕快樂🎄
Ps直播預告:本週六日本時間晚上八點會直播「聽你的,東京」,歡迎大家來線上收聽我講故事喔
#昨天我也買了隻雞腿與小蛋糕當晚餐
巧克力聖代肯德基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八卦
< 聖誕節吃什麼? >
聽說日本人聖誕節喜歡吃肯德基, 捷克人會在浴缸養鯉魚來吃,
而美食王國的法國呢?
根據調查, 法國每戶人家的聖誕節花費平均是559 歐元. 當然不只是買食物, 還包含選購家人的禮物跟聖誕樹等裝飾.
一般聖誕節大餐, 前菜多半是: 1) du foie gras (萬惡的鵝肝醬啊~今年因為禽流感, 所以鵝肝價格上漲), 2) du saumon fumé 燻鮭魚, 3) des huîtres et/ou des crevettes 生蠔或蝦子 (或是海鮮盤).
主菜則是: 1) du chapon 閹雞, 2) de la dinde 火雞, 3) un poulet/une 母雞poularde (這三個明明就差不多....)
甜點: 1) une bûche glacée 冰淇淋木柴蛋糕 (嫌聖誕夜不夠冷?), 2) une bûche pâtissière 木柴蛋糕, 3) un assortiment de chocolats 各式巧克力 (一年到頭都在吃).
飲料當然少不了香檳!
其實平常都吃得到鵝肝醬烤雞生蠔巧克力, 所以我覺得聖誕節首要在團圓吧? 氣氛對, 吃什麼都無所謂.
只有木柴蛋糕 bûche 平常沒得買, 所以如果只有我跟我家法國人兩人過節, 都會設法買個一人或兩人份, 感覺比較有過年過節的氣氛. :) 跟我們過年要吃長年菜跟魚是一樣的道理.
***
木柴蛋糕, 起源於12世紀. 當時的人會準備一段木柴(最好是有結果子的樹幹)放在壁爐裡, 澆上油, 鹽, 香料之後祈禱, 並讓木柴在聖誕節期間保持燃燒, 可帶來整年好運.
現代人家裡少壁爐, 所以用蛋糕代替.
跟我們去廟裡點長明燈大概異曲同工?
巧克力聖代肯德基 在 北海道妞遊日本 Facebook 八卦
聖誕🎄節快到了,話說日本在這時候很多人都會準備聖誕節蛋糕(北海道人更是啊!),各店家都會陷入「商戦」之中😆
不過日本的基督徒其實也不算太多,怎麼聖誕節蛋糕大家買的這麼踴躍?🤔
據說這都是拜「不二家」的創始者「藤井林右衛門」所賜。
藤井林右衛門以前到美國🇺🇸進修的時候,因緣際會下接觸到草莓🍓蛋糕🍰,後來又把它改良成日本人的口味。
因為不二家事業做很大,在昭和30年的時候,在關東、關西和名古屋加起來就有50間分店,因此聖誕節蛋糕就隨著不二家四處展店,再加上行銷推廣,所以...大家就被推坑了🤣🤣🤣
不二家的行銷成功,草莓🍓蛋糕就變成是聖誕節的代表之一。
但為什麼是草莓🍓蛋糕呢?
有人說,因為白色奶油代表雪❄️,草莓🍓的紅色代表聖誕老公公🎅
👆日本行銷果然厲害👆
也有人說,這是因為紅白向來被日本視為是吉祥的配色。
不過今年的聖誕節我準備的是Godiva冰淇淋,除了巧克力之外,特地也買了草莓🍓口味的應景😋
最右邊的是72%的熱巧克力,味道超實在❤️,只可惜太小杯了🤤
追記:除了草莓蛋糕之外還有肯德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