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很懶得進來攪,我當路人好好的,結果被摳出來打球
除了被摳起來打球以外
今天看到一芳又發聲明說什麼他們的茶葉是100%台灣茶葉
這個真的在把大家當白痴,數據證據拿出來阿,不要只會發聲明稿,很智障
我雖然合夥人飲料店從1999年開到現在,在洛杉磯很多家分店
我也只是去騙騙飲料喝,跟飲料店的妹子嘴砲打炮
但是多少還是知道一些飲料店的眉眉角角
這一芳說自己是100%台灣茶的事情根本不可能
簡單地說就之前2016前的供應商
茗宏有供應一些化學的調味料還有一些違法的茶葉給他們用
就不是天然也不是台灣茶葉,不要在那邊說什麼全部都是台灣茶葉
後來換了供應商,叫做桔揚
一芳要求這個供應商只幫他們做茶葉標籤,讓後他們自己會去貼
但是這個供應商他說他不想要做任何的擔保,但現在已經變成一個共犯結構
這些供應商不得不出來說話
光看那個數據就知道絕對有問題,哪來那麼多的茶業供應全世界1000多家
居然還有人私訊我說有人為了帶風向說一芳只有15家??
奇怪,本來在北加州現在開來南加州,怎麼算都不只15家?? 這麼看不起一芳喔
再說一芳配合的茶園根本不可能產出這麼多茶葉,真的不要把人當白痴
來看點數據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統計台灣107年(2018)的茶葉產量14,738公噸。這產量內銷與外銷根本不夠用。 以紅茶來說,絕大部份的手搖茶所使用的幾乎都是進口來的碎葉茶,鮮少如位於高雄的真愛台灣紅茶所使用的紅茶大都是台灣產的功夫紅茶(條索狀)。
另外,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去查107年進口紅茶的量為:16,332公噸左右,光紅茶進口量就大於台灣一年的茶葉產量了。前三名分別為越南、斯里蘭卡、印度。
台灣茶園平均每公頃年產量約1.2公噸,南投縣和苗栗縣的茶園產量比較突出,但是也只有每公頃1.5公噸的年產量。
契約茶園面積三百公頃(資料來源桔揚官網),如何能有每年1500公噸的茶葉可交呢?
資料來源:農委會107年農業統計年報,107年茶葉平均每公頃產量為1264公斤。
https://agrstat.coa.gov.tw/sdweb/public/book/Book_File.ashx…
淺山區域以四季春為主的茶葉生產可以達到一年五次到六次採摘,高山區域一年就是最多三次而已了。
採綠茶或烏龍的茶菁重量也不一樣。
但1甲地出5噸,你跟我說300甲絕對在唬爛。
1500公噸換算是2500000台斤,除以300公頃是8334台斤/年。再換算以名間及松柏嶺5季產量是1667台斤/季,或其他地區4季產量2084台斤/季。
由以上數據來看,只有名間及松柏嶺可以達成該宣稱的產量標準,品種限於金萱、四季春、台茶20號。
你跟我說全部都是台灣茶葉????
很遺憾我吃飯有看過豬走路,我喝茶也因為朋友開店略知一二
哪來的產能可以供應1000多家店
再來詳細一點
至中華民國財政部關務署稅則號碼查詢網站
https://portal.sw.nat.gov.tw/APGQO/GC411
於稅則號別欄輸入稅號090240,得出查詢的商品
品項為超過3公斤的普洱茶、部分發酵茶及發酵茶
再到中華民國財政部關務署進出口統計資料庫查詢系統
https://portal.sw.nat.gov.tw/APGA/GA01
選擇「貨物、數量、價值、國家(地區)查詢」
用海關稅則0902.40 6碼查詢2018年關務署有紀錄的進口(含復進口)紀錄
(資料區間選擇107年1月-12月)
(貨品別(稅則/貨品分類)選擇"6"碼,該欄鍵入090240)
(排列方式選擇按"貨品別")
(按"查詢")
得以下查詢結果:
去年進口至台灣的數量為22,146.588公噸
越南..................10,417.196公噸(第一名)
斯里蘭卡...............4,382.512公噸(第二名)
印度...................3,746.369公噸(第三名)
中國大陸...............1,642.060公噸(第四名)
而出口(含復出口)紀錄,包含從台灣出口以及來台灣轉港
去年從台灣出口的數量為2,741.355公噸
中國大陸...............1,736.414公噸(第一名)
日本.....................349.138公噸(第二名)
印尼......................18.694公噸(第二名)
加拿大.....................8.897公噸(第四名)
由上列中華民國關務署紀錄資料顯示,
臺灣對於海關稅則0902.40此商品的進口大於出口
全中國800家分店
當作是全台灣的出口額給你1736.414噸茶葉好了
然後你要說都剛剛好都是墨力出口給一芳?
其他茶飲品牌都拿不到?? 工三小阿??
而且在看看以下的資料
臺灣茶葉的流向
臺灣茶葉市場的總流通量43,434公噸,其中接近六成(57.1%),被加工製造成包裝茶飲或手搖飲料。
而作為茶飲料原料所使用的茶葉中,91.1%的比例為進口茶葉,國產茶葉僅占8.9%的用量。
(資料來源/台灣茶產業調查分析(2014),食品工業研究所)
所以一芳茶葉是哪來的? 你也走私? 你也超買茶葉? 還是從哪裡生茶葉出來的?
你他媽白癡嗎?? 要反駁也拿出單據出來,政府要正視一下這個集團有能力可以憑空生出台灣茶的能力
那這個集團必須給予嘉獎以及保護,茶農種的要死要活,採茶採得要死要活還不如我們一芳出一張嘴就能產出那麼多的茶業呢
看來是個會生茶業的公司呢
最後,
楊秋興都找人去找Steven要他封口了,還有人在那邊說沒有此人
他地址他都寫在上面了,好幹一點,槍拿著直接過去找人就好
你們不會去問洨巨人前天有沒有找那些廣東阿叔去騷擾人喔
我也不是說瞧不起誰,是說在洛杉磯,我們就只怕那些不要命的越南人以外
其他包含當地勢力比較雄厚一點的韓國人,我們也是沒甚麼在擔心的
怎麼會認為找廣州幫得能壓的了呢??好歹找潮州人還比較衝一點啊
我個人對這種甚麼百分百台灣茶的文字遊戲沒興趣
我個人對金融方面的詐騙還是洗錢比較感興趣,畢竟美國最喜歡查洗錢
寧可花錢找人找公關公司要來這樣搞
那好啊,端午節過了喜歡吃肉粽,大家一起吃起來
我本來不想吃了,既然要來搞人,那我們就來拉一大串肉粽出來
我想說最近韓粉都不來找我打球了,結果今天又有一芳來找我打球?
反正吃定食安問題就是市政府的問題,盧秀燕不會弄你們
那我們以後就來講講金融問題好了
請你們放心,金融問題不會只有文字,還會帶圖片的,圖文並茂看得比較清楚
剛回到洛杉磯不久,有時差,敬請期待
工業生產統計年報 在 CCTV 中文 Facebook 八卦
#中國經濟半年報 經濟呈緩中趨穩 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國家統計局最新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達296868億元,同比增長7.0%。國民經濟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進入二季度以來,主要指標增速出現逐月回暖的走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3個月回升,固定資產投資增速5、6月份連續兩個月回升,投資增速下滑的趨勢得到了初步的遏制。從消費的層面來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月份實際增長10.6%,也是連續兩個月回升。今年上半年,城鄉居民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非公經濟的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是8.1%,比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高了1.8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達到了65.1%。這說明在一系列簡政放權的措施的推動下,民營經濟的活力有所增強。
工業生產統計年報 在 Lin bay 好 油 Facebook 八卦
再生能源的荒謬與沉淪
從前年農委會開放農業設施搭太陽能板,而台電在再生能源相關的條例下,以高價躉購太陽能發電,從台電的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電能躉購費率,就可以看出整體的荒謬,從台電的資料可以看出再生能源的種類有風力、川流式水力、地熱式、生質能、廢棄物、其他等項目,而躉購電價最高的就是離岸風力跟太陽能。
再生能源會分成兩類,一類是屬於大自然的能源,也就是典型的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水力發電、潮汐發電、地熱發電等項目,利用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能源。
另一類就是節能減碳,對於廢棄物的再利用,藉由科技的研發,使廢棄物有新的利用,並減少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汙染,如生質能發電、農工業廢棄物發電等。
陽光、風力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嗎?不會。
廢棄油脂如果經過地溝油精煉處理,又回歸到民眾的肚子,或許就會減少對環境的汙染,但那不是一個正途,廢棄油脂必須有一條好的途徑去處理,而許多農業廢棄物與工業廢棄物,經過處成廢棄物衍生燃料(RDF),可以做為鍋爐的燃料棒使用,就算直接使用在焚化爐也可以減少飛灰的產生,減少對環境污染的影響,如果這些廢棄物處理不當,會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
會。
比較起自然能量運用領域,廢棄物減少環境汙染與再利用的領域,更值得在台灣推動,但生質能2.6~3.3 度/元,廢棄物2.82 度/元,遠低於太陽能屋頂型的5.19~6.86 度/元,難道陽光落在土地上造成的影響,會比廢棄油脂、廢棄動物糞便造成的汙染更重要?再生能源只看的到太陽能嗎?
經過了頂新案,國內的各大油廠在原料、進料方面的確有較嚴格的控管,但是使用末端的油炸用油,這些油到底又流到哪裡去了呢?
也因為太陽能的暴利,許多業者開始「假種田、真種電」,形成各種光電大棚的現象,這就是一種很弔詭的現象。
以觀光工廠申請為例,為了怕假生產,真觀光的怪現象,觀光工廠的申請,都需要有先工廠經營生產的事實,以生產為主,再利用其他的空間申請觀光工廠,進而推廣企業文化或銷售其生產品。
那為什麼這些光電大棚,不是先進行農業生產,在不影響農業生產的情況下再來申請光電。
而是先有光電,再思考下面要種什麼?
再怪農政單位不輔導他們下面種什麼?農政單位刁難他們不讓他們申請,戕害再生能源產業。
如果這麼有心要推動太陽能產業,那麼在過去收購電價只有2塊多左右時,沒有冒出這麼多光電大棚,而在台電受到相關法令的影響提出了高躉購電價之後,就冒出一堆光電大棚呢?
-------------------------
上下游的新聞
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75418/
9月4日農委會會議最後做出五大變革,讓農業經營的認定更明確。五大變革分別是:
1. 網室不得附屬綠能設施。
2. 透光型溫室原則上不得附屬綠能設施,除非提供能與農業經營結合的實驗報告,且產量至少達正常產量七成以上,以過去三年農業統計年報平均為標準
3. 菇類栽培設施附屬綠能設施採二階段審查,先有農業經營行為,再同意附屬綠能設施
4. 太陽能板不得直接當作農業設施屋頂
5. 申請農業設施除一開始經農業單位審查,交付建管單位審查後,要再經農業單位第二次確認,符合原來核定的計畫內容,才能核發執照。
---------------------------------------------------------------------------
這些的內容,應該在農委會要開放農地種電時就應該要準備嚴格審查,而不是隨便開放,造成中央無管理辦法,地方無執行依據,而讓光電大棚叢生,在意農業生產的縣市,就以農業生產為優先,嚴格審查農地種電,阻止「假種田、真種電」的現象,不在意農業生產的縣市,則輕易發送農業設施使用執照,光電大棚叢生,再來炫耀綠能產電量最多,成為綠能首都,這種思維實在是太奧妙了。
感謝上下游新聞與其他團體的努力,這些年來如果不是上下游新聞鍥而不捨的報導光電大棚的真面貌並製作二次農地沉淪等系列報導,讓民眾漸漸理解這種假農業使用,真發電賺取補貼的方式,進而讓民眾的力量漸漸凝聚,讓政府部門願意積極面對,設置相關管理方法,這是一場由下而上的行動,也是除了上街面對面抗議的方式外,另一種用知識性的方式,凝聚民眾的關注與力量改變不合理的農地政策。
請給上下游多一點的掌聲,因為他們不斷的報導與展現身為媒體的查證與專業,才有昨日的會議與結論,減少了未來農地的破壞,而嚴格審查農地發電,就會減少不宵與不專業的光電廠商進入,進而提升產業的技術水準,也可以減少台電的補貼,這是一個多贏的狀況。
謝謝你,上下游新聞。
https://www.facebook.com/newsandmarket
http://www.newsmarket.com.tw/
工業生產統計年報 在 工業區年報 :: 加油地圖 的八卦
加油地圖,工業區統計,工業區分布圖,工業區開發,工業區代碼,110年度工業區開發與管理年報,工業區主管機關,工業生產統計,工業區土地應用系統.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