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咗新紙即刻試!感覺非常好喎,ink有啲化但水彩很好,呢隻係216gsm壓紋紙,喺黃竹坑 進業紙行 Philip & Company 購入,平時好少講紙但今次講下。
黄竹坑進業紙行本身上個月結業,我都share過,但自己反而miss咗,想打自己。前日見人share先知老闆特登七萬蚊租多個月俾人嚟買紙,賺就一定難㗎喇,但實在仲係剩太多紙,唔想就咁嘥晒。
唔想再miss,今日事不宜遲即刻去,仲有好多好靚嘅紙,包括大量素描紙、水彩紙、包裝紙等,老闆特登將啲紙裁細成A4,A3,A2方便你可以一包包買。仲特登買咗部釘機將啲紙自製成畫薄,非常有心。(畫薄今日賣晒)
佢叫我可以幫佢宣揚下就好,因為12月尾啲紙就真係留唔到喇,我都諗住月尾前再去一兩次。建議大家拖喼call車,啲紙真係好靚好抵,平過市面5倍左右,可大量購入。 *只收現金
地址:黃竹坑道30號長德工業大廈10樓
星期一至六,2-8pm (最新update)
同時也有3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Mario 孝仔 & Mom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很便宜的價錢租了一個Studio,我們真的太幸運了! 話說我們最近遲了出片,因為都在處理studio的事情 現在終於可以讓大家看看我們新工作室長什麼樣子!! 大家覺得還可以嗎? #工廈studio #roomtour #工作室開箱 ---------------------------------...
工業大廈租住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南方都市報對李嘉誠的專訪 李嘉誠直接回答了許多關鍵問題
南方都市報:李嘉誠接受南方週末專訪 詳談撤資傳聞、香港環境、政商關係 “我不會去賺最後一個銅板”
談“撤資”:我一定不會“遷冊”,長和系永遠不會離開香港。不過規模的大小是另一回事,我有百分之百的責任保護股東的利益。
談香港:香港擁有不少有競爭力的核心價值:自由開放的市場,重視法治的原則。但如果管治失當,也可以一夜之間蕩然無存。
談政治:政府永遠不能選擇性行使權力,勿令人對政府的公平性失去信心。
談樓市:我一生的原則是不會去賺最後一個銅板。若地產業務繼續艱難經營,高價投地而虧本,就是對不起股東。
這是一次沒有第一個問題的採訪——剛剛落座,沒等南方週末記者發問,李嘉誠就直奔主題:“說長和系‘撤資’是一個大笑話。”
2013年11月22日下午兩點半,香港黃金地段之巔,長江集團中心頂層70樓,雄踞華人首富寶座15年的李嘉誠在會議室接受專訪,一開口就對南方週末2013年11月7日有關其“撤資”風波的專題報導作出了回應。
一牆之隔就是李嘉誠的辦公室,橫跨52個國家的李氏商業帝國的指揮中心,俯瞰著整個維多利亞港。已經85歲的李嘉誠只要在香港,至今每週一至周 五均在此辦公,週六也上半天班。辦公桌上,乾淨得沒有一張紙,他說這是因為多年來習慣了“今日事今日畢”。桌頭的水晶相框中,是一幅他自己寫的小箋:求萬 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怒。
兩個多小時的採訪中,李嘉誠的平靜讓人印象深刻。除了開場和另一個瞬間,其餘時間裡他都語速平緩,聲調平和,即使被直接問到對於死亡的看法。這 個從二戰的戰亂中走過來的85歲老人,多次反復表達他對國家與民族的感情。他說他不是一個完人,但“從過去到現在,問心無愧”。
南方週末記者記錄整理了本次面談和隨後補充的書面採訪。
現在中國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經濟更開放
李嘉誠:說長和系“撤資”是一個大笑話。
我告訴大家,以2013年為例,長和系總毛收入約為4300億港元,投資海外(新西蘭和荷蘭)基建項目則是130億港元(17億美元),實際動 用的資金只有80億港元(10億美元),僅占長和系總毛收入不足2%;同時,我們2013年在香港的貨櫃碼頭項目也投資了40億港元,這樣怎能說是“撤 資”?真是天方夜譚的笑話。
“撤資”這個問題,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不成立的。
我們在世界52個國家都有投資和營運,包括地產在內,集團曾經在不同國家出售業務,有的賺了超過1000億港元,賺數百億元的也有不少,別人一句批評都沒有。
以在新加坡投資為例:這二三十年來,我們與當地政府關係非常融洽,而出售物業總值以百億元計。過去兩年多因地價上漲,在當地買不到合適的土地,現時只餘不足1%的住宅單位尚未出售,也沒持有任何收租物業,卻從未被新加坡方面批評我們“撤資”。
有時在某國家出售業務後,有新機會時又再重新加大投資,當地亦視為平常事,絕無引起任何傳言。企業按照法律經營,賺得盈利後再投資其他任何地區。或因經營不善虧損、業務回報低或前景欠佳而退出,均屬純商業決定。
在香港,如價錢合理,會繼續買。也可能會賣掉外國一些資產,或將資產上市,並不稀奇。高賣低買本來就是正常的商業行為。但我經營國際性業務超過30年,今次是第一次聽到來自香港所謂的“撤資”評論,在全球其他地方前所未有,然後又傳到內地去了。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中,“撤資”這兩個字是用來打擊商界、扣人帽子的一種說法,不合時宜,對政府和營商者都是不健康的。
南方週末:但是最近你的確在連續出售內地和香港的一些物業和資產,這是作何考慮?
李嘉誠:用出售物業和資產作為“撤資”的例子,是可笑的。
地產是我們核心業務之一,但集團收租物業所占比例不高,在香港的最佳地段如中區,用作長期收租的寫字樓物業總面積約有380萬平方英尺(約為四 十余萬平方米——編者注),總市值不少於1300億港元,包括自用或曾用作總部的華人行、長江集團中心、和記大廈、中環中心和其他重要地段的商場等;內地 方面,位於最佳地段的收租物業包括上海、北京如東方廣場等亦約有500萬平方英尺(約55萬平方米——編者注),總市值至少400億港元,內地香港兩地收 租物業市值共1700億港元,此外集團和我私人持有的全部海外收租物業市值只是內地香港兩地的千分之五。
然而,與其他大型地產發展商相比,我們無論在國內或國外,所持的收租物業規模都屬較小,其他全屬於大型住宅發展專案,建成後90%以上會出售, 餘下商業部分如商場即使留作收租用途,也會在將來時機成熟時出售。酒店及服務式住宅則屬長期經營項目,但中間亦會出售。一切地產買賣都是正常商業行為。
沒有“撤資”的事,日後出售業務也都跟“撤資”沒有關係。如果我真要“撤資”,那麼最容易的就是“遷冊”(香港人將公司遷移註冊地稱為“遷冊” ——編者注)。我一定不會“遷冊”,長和系永遠不會離開香港。不過規模的大小是另一回事,主要看情況而定,我有百分之百的責任保護股東的利益。
作為一家國際性綜合企業和負責任的上市公司,對經濟發展迴圈及業務回報條件常常要帶高度警覺思維,靈活調整是很正常和重要的運作。否則,如果你是投資者,也不會投資一家對股東不負責的公司吧。
南方週末:如果股東利益和國家的情況出現分歧呢?
李嘉誠:不會有什麼分歧。現在中國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經濟更開放,我這麼愛自己的國家,一定會留意經濟怎樣改革,農民生活因土地變成資產而改善,還有國企盈利上繳30%以改善人民生活,這些絕對是好事。國家鼓勵企業到外地投資,我在外國投資方面算是走前一點,可以說成功吧!
我一生的原則是不會去賺最後一個銅板
南方週末:你目前出售的資產多為地產,你怎麼看香港和內地樓市?
李嘉誠:內地房地產過去持續上漲,往往以高於市值的價格也無法投得土地。內地政府部門都說要對房地產進行打擊,價格太高。不聽他們的話,還可以聽誰的話?現在價格的確漲得太高,一般老百姓買不到,投資地產的公司也有危險。
過去兩三年我們買入的項目較少。香港地價高,已看到不健康的趨勢……內地的地價也飛漲,我們也無法成功投得土地。若地產業務繼續艱難地經營,高價投地而虧本,就是對不起股東。
我們是一家小心經營的公司,長實今天的負債比例是4%,和黃是21%,還有在加拿大的Husky,負債比例只有12%,以這麼大規模的公司而 言,屬於低的比例。這是我做生意的原則,對於債務和貸款問題,非常小心處理,如履薄冰。我從1950年開始做生意,到今天已經六十多年,經歷過不少風風雨 雨,也一路走過來。
我一生的原則是不會去賺最後一個銅板,就是最後那分錢,要很小心。
南方週末:關於包括李家在內的幾大富豪家族,香港有個流行的說法叫“地產霸權”,你認為是嗎?
李嘉誠:“地產霸權”實在是一個笑話。
我們是國際綜合企業,地產只是其中一類業務,別人借地產攻擊我們,但我們買(土地)少了,大家高興才對!
大家都知道香港地產市場一直由政府政策主導,不論從土地供應到投地條件的設計、房地產稅務政策等等,並非地產商決定,因此“地產霸權”並非屬於地產商。
希望跟別人一樣,生活在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
南方週末:以前你在香港一直備受尊敬,被譽為“超人”,但現在被抨擊為魔鬼、萬惡的資本家,說你壟斷了香港經濟。在你看來,香港人對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李嘉誠:樹大招風是盛名的代價。
貧富懸殊是世界大趨勢,普羅大眾面對的環境越來越艱難。以現今很多已發展或發展中國家城市同樣面對的貧富懸殊情況來看,在一個地方投資所占比重越大,被抨擊的機會便越高。
我們因為在香港投資較大,引來抨擊。
二三十年前我已預見香港這個情況,不是我聰明,而是香港只有700萬人口,我做這麼多生意……有一次記者招待會,有記者問我會否“撤資”,問我 為什麼不多在香港投資經營零售事業,我說,以零售業來說,集團在香港零售店鋪有682間,全球共有12000間,就算在香港只增加10%店鋪,香港可以容 納嗎?
香港市場已無法容納更多,因此,集團多年來已儘量控制。30年前,集團的香港員工有三萬多,外國的則只有一半;現在全球二十六萬多名員工,香港仍維持三萬多,相差7倍。
1979年我收購和記黃埔之前,它在香港以外的地方是零投資。因為知道這個情況(香港市場有限),我不斷到外國投資,今天證明我的做法是對的,如果集中在香港投資,根本是蠢事!
和黃的香港業務占全球投資比例約15%,長實在香港的投資占全球的約三分之一,如果地產做得少一點,比例會更小。
其實集團在外國賺取的盈利亦會惠及香港股東,在時機適合之下將某些資產上市或出售,所得利潤將令股東受惠。
南方週末:你說普羅大眾的日子越來越難,以前你也曾經說過企業家最大的挑戰是幫助建立社會。企業家要如何幫助社會?
李嘉誠:全世界都有這個現象(貧富分化),並非香港獨有,內地也有。與10年前相比,歐美大眾今日的收入和購買能力,原則上也沒有太大的改善。
企業家的挑戰是説明建立社會,這需要國家和人民一起盡心盡力地去做。
我認為提供免費午餐難以解決貧富懸殊問題,唯有為年青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提高普羅大眾的就業條件和機會,脫離跨代貧窮。多年來我不止一次表示不介意政府合理地增加商業稅,以支持長遠的發展。
南方週末:我們在此前的採訪報導中曾說到,香港社會近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仇富情緒增加等等。你怎麼看待香港的未來?香港要如何面對這些變化?
李嘉誠:香港有其弱勢:缺乏天然資源,90%以上的工業北移內地,貧富懸殊情況更難改變。
如果政府沒有前瞻政策,以為解決現在就是解決未來,這是非常狹窄的想法。
政府需要考慮如何投資未來,如果不為年輕人提供更好的就業機會,貧富懸殊與社會情緒惡化只會持續下去。
福利化社會是否適用香港?關鍵是我們要有選擇,要大家扶貧,也要自願,只能引導。我相信,香港人一向熱心于慈善,樂意助人,對我來說,幫助低收 入人士是義不容辭的事,但如果政府政策錯誤,不能解決社會缺乏上進機會的問題,只向有能力的人開刀,這是錯誤的。香港人都想創富,政府的角色應該要令人人 有創富的機會,而不是等待“打救”。
這就要維持良好的法治制度,政府不能選擇性地行使權力。
香港擁有不少有競爭力的核心價值:自由開放的市場,重視法治和原則。這些“社會作業系統”來之不易,需要時間孕育,但如果管治失當,也可以一夜之間蕩然無存。
南方週末:你是否會離開香港?
李嘉誠:我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家在香港。對我來說,長和系的基地在香港,我絕不會遷冊。
作為負責任的國際企業主持人,經營業務不能鋌而走險,一切必須以股東利益為大前提。我每天都會檢討集團的投資和營運策略,生意規模大小會隨著業務所在地區或國家的政治和經濟狀況而作出決定。
香港很難再擴展,原本曾想出售百佳,後來因價格不理想及發現有更好的構思,所以叫停。
在香港堅持不遷冊,但希望跟別人一樣,生活在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
有時候我慶倖自己並未當官
南方週末:坊間有傳言,你與現屆政府關係不佳,這對你做出商業決策是否有影響?
李嘉誠:健康社會中政府與企業的關係息息相關。關鍵是政府的權力要在法治的基礎上公平公正地落實執行,永遠不能選擇性行使權力,勿令人對政府的公平性失去信心。
我與香港或各國政府的關係都是建基於此的,不會因個別領導人或官員的變動而受影響,最重要是政策要令商界有信心。
不過,我觀察到一個不健康現況在擴散中:“為官難,為民亦不易”,這對政府和社會來說都是雙損局面。有時候我慶倖自己並未當官,因為為官者要面對如何平衡和解決不同權益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演變成更大的問題。
南方週末:在過往六十多年經營中,你如何處理與政治的關係?與政治打交道時你的原則是什麼?
李嘉誠:我不是聰明的人。
如果政治問題真的沖著自己而來,擔憂也沒用。
我沒有參與政治,但我關心政治,政治跟經濟根本是手和腳的關係,假如兩者背道而馳,是難以處理的。
我希望政治和經濟好,讓人民富國家強。我曾經說過,講真話,做實事,有貢獻。我的基金會不停地做公益事業。
我並非萬能,無法預測政治變化,也絕對沒法影響政治,我只能以我的智慧做出對股東有利的事。
南方週末:你近年的投資,為什麼多選擇在歐美那些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
李嘉誠:一定選擇有公平法律的國家,我們在一些國家經營三十多年,政府並沒有因為我是外國投資者而出現不公平的對待。
世界上的投資機會和選擇,實在令我們應接不暇;集團可以挑選有法治、政策公平的環境投資。
南方週末:你曾經說過,財富的增加到了一個程度,便不會帶來更多安全感。但如果財富繼續增加,是否帶來不安全感?
李嘉誠:不會。
南方週末:這是你最艱難的時候嗎?
李嘉誠:不是。
我的最艱難時候是十三四歲。12歲時,日本侵華,我和家人從潮州來到香港,後來日本入侵香港,母親帶著弟妹回到潮州,我與父親留在香港。日本統 治香港期間,沒有什麼好日子可以過,13歲父親因肺病住進醫院,不夠一年,他去世。照顧父親這段時間我因為喜歡看書,發現自己也有肺病,病情接近危險階 段,但我告訴自己不能死。身為大兒子,為了母親和弟妹,為了前途,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時也不停搶學問,到舊書攤買舊書看,其中包括老師使用的教科 書,跟謀生有關的書。三年零八個月的歲月,知識比得上一個中學畢業生,這段日子也沒有因為自己的病看過一次醫生。
即使是最艱難的日子,我也是充滿信心。
我在外國賺到錢,拿回中國,有什麼不好?
南方週末:財富對你意味著什麼?你曾經表達過對內心的高貴的嚮往。
李嘉誠:多年前的一個晚上,我輾轉反側,難以入寐,內心縈繞著很多問題。思潮起伏,結果直至淩晨,直到一個答案湧上心頭,令我豁然開朗:我頓悟了把基金會視作我第三個兒子的道理,這樣我會全心全意愛護他,給他分配財產,使他獲得所需資源落實一切公益專案,把我的心願永遠延續下去。
在財富要代代相傳的傳統觀念中,將基金會視為自己的孩子,可以鼓勵傳承,期望這種想法能在中國人社會擴大和延續。
基金會並不向外募捐,捐款人只有我一人,資金的大部分是基金會現有已投資專案的固定收入,另有部分是來自我個人從香港和外國投資所獲收入、繳完稅後再注入的。我訂明基金會所有收益,絕不惠及本人、家族或董事等等,也就是說他們都不能從中獲得收入。
基金會已擁有我三分之一的資產,至今我已捐出145億港元,如有良好的項目,將不斷地繼續支持,希望能對我們民族有貢獻。2013年,基金會在內地及香港已捐付及承諾之數目達40億港元,是歷來最高的一年。
雖然我在全球不少國家經營業務,大部分收入都從外國賺取而來,每一分毫都是稅後才注入(基金會)的。但我規定基金會80%以上的捐款用於大中華地區,不超過20%的用在海外。我在外國賺到錢,拿回中國,有什麼不好?
南方週末:對於基金會,你不僅出錢,還出力,這是為什麼?
李嘉誠:我對賺錢的重視程度不及捐錢。
身為中國人,回想起我生長於抗日戰爭期間,國家被侵略,面對貧病、失學,於是發誓要終我一生,讓基金會擁有旺盛的生命,有能力繼續為國家、民族作出貢獻,這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
我視教育、醫療和公益慈善是終生不渝的事業。基金會主要做兩大範疇:教育、醫療。在內地,我們有很多個項目在不同地方做了十多年,現在仍繼續做,我們守信重諾,承諾的捐款均100%如期或提前捐付。
除了捐錢,也親力親為,投入不少時間心血,使得來之不易的金錢用得其所,令項目受助人受惠最大,能如此,是我最大的快樂。
我喜歡簡單生活,我追求的是付出個人力量,協助社會進步。有能力從事公益事業,是一種福分,從中能夠得到真正的快樂;有能力的人,要為人類謀幸福,這是“任務”。
如果是為對國家民族和人類有益的事,即使卑躬屈膝我也在所不辭;但若是為個人名利或公司利益,我絕對不會這樣做。也以捐建汕頭大學為例,成立至今三十多年來,我坦然面對任何困難甚至是忍受屈辱,對汕大也不離不棄。
南方週末:你是重視聲譽的人,做慈善是否求名聲?
李嘉誠:我不理別人怎麼說,我的決心就是繼續做下去。
投入公益慈善事業是我終生職志,絕不求名利。在汕大,即使基建、設備90%款項由我支付,任何一個角落也找不到“李嘉誠”三個字,我捐建汕大只想做出成績。
很久以前捐款支持潮州兩所大型醫院,市政府領導曾遊說寫上我的名字,我不肯。他們於是建議寫上我父親名字,我也不肯,我回答說:先人如果有知,父親一定認同我的做法;如果並不知道,那麼寫也沒有意義。而且我更說笑,如果真的寫上父親的名字,將來拆掉更不好。
85歲,就不能愛科技嗎?
南方週末:你投資了包括Facebook在內的許多高科技企業。你已經85歲了,怎麼投資高科技?
李嘉誠:85歲,就不能愛科技嗎?我對新科技深感興趣,令我的心境年輕化。
18世紀工業革命由英國開始;21世紀則是科技革命,不少行業包括國防工業、農業、水利、能源、醫療、生命科技、電訊、互聯網等均有突破性的發展,投資機會數之不盡,應接不暇。
我喜歡新科技,私人參與投資的科技公司有60家,也越來越相信“知識改變命運”。有一項關於農業的專案,一樣的土壤、一樣的水源,不改農作物的基因,可以增加三分之一的產量,若這不是新科技,那是什麼?現在已證明這項新科技是成功的,並在國內進行試驗。
我非常喜歡看書,追求最新的科技知識。我非常留意與自己從事行業有關的新資訊和發展轉變,無論做什麼生意,你一定要喜歡它和愛它,這樣才有進步。
南方週末:但是高科技有時也會對現實經濟世界中的人帶來傷害。在你心裡,如何平衡新科技帶來的傷害?
李嘉誠:對,新科技機器或儀器可替代工人,速度快,生產力增加。和黃在鹿特丹港的自動化率是90%,在西班牙是60%,在香港是20﹪。
如果通過教育提升工人的知識,他便能操控這些儀器,科技加速,就是另一革命的開始。
早前我應廣東省粵東僑博會的邀請,以潮州話錄製了一段話,其中提到:科技主導未來,大家都知道,智慧機械化的速度將超乎我們的想像,濫竽充數不 再,“老牛擠奶”的時代不再,捍衛未來的最好方法,就是投資教育和推動教育改革,讓我們的下一代永遠永遠告別落後、參與未來,是有能力者共同的任務。實在 是我真摯、充滿感情的話。
如果可以重新開始,我可能考慮參政
南方週末:你這一生經歷很多,到現在還在勤奮工作,是什麼支撐你的一生?
李嘉誠:我12歲因戰亂來到香港,一直好好地做自己應做的事。假如我沒有正確的人生觀,便無法活到現在。
南方週末:什麼是正確的人生觀?
李嘉誠:走正路,有理想,作為中國人,對自己民族作出貢獻。有理想地做生意,有理想地做自己
南方週末:你內心最重要的是什麼?
李嘉誠: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可以站得牢,挺得腰。
有人問我這麼忙碌,為什麼仍然那麼精神?除了運動,我內心安穩,精神沒有困擾,自己沒有特別的要求,做對人類和民族好的事,便感到開心。
南方週末:有沒有退休計畫?
李嘉誠:沒有。
世界波動很大……但我已做好退休準備,大兒子Victor隨時可以接棒,很多同事跟隨我工作很多年,我沒有擔心。
南方週末:你如何評判自己對香港的貢獻?
李嘉誠:不要問這些問題,我仍然很活躍,對未來充滿期盼。
南方週末:85歲回首過去,你覺得自己做得好與不好的地方有哪些?如果從頭開始,會有哪些變化?
李嘉誠:我一生勤奮,不停地搶學問,面對不開心的事仍然保持愉快心境,因而此生無憾,生活簡單而有規律,擁有的資產一分一毫均從正途而來;即使有容易賺錢的機會,但對有些行業也堅決不參與。遺憾的事是不早點成立基金會。
我自問無論如何努力,仍發現沒有一個人能解決所有問題;如果可以重新開始,我可能會考慮選擇參政(笑)。
我只是儘量用知識和感覺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南方週末:你在內地開展對癌症病人提供臨終關懷項目,你怎麼看待生命的終結?
李嘉誠:內地喜歡做這類服務的人並不多(因為病人會去世),反而其他如兒童項目較多人喜歡做,因為回報高。
一個非常冷的冬天,一個朋友患腫瘤,進了私家醫院,我探望他,他看見我非常高興,雙手拉著我的雙手,要我坐在床邊;朋友後來睡著,拉著我的雙手 也沒有放開。我心裡想,這個朋友很富有,得到很好的醫療照顧,但因腫瘤而痛楚不已。內地貧窮的癌症病人沒錢接受治療,生活怎樣過?於是立即想到開展寧養服 務,我不喜歡“臨終關懷”,改為“寧養服務”。
汕頭大學醫學院設立第一家寧養院。我告訴所有寧養院的負責人,現在使用的藥可幫助病人減少80%的痛楚,假如新藥可幫助病人減少90%痛楚,即 使價格貴一倍,他們也不用問我,立即轉用新藥。能夠幫助貧困病人減輕痛楚,實在是有意義的事。寧養計畫已做了十多年,在內地及香港至今已有42所寧養院。 日後若國家願意做這類的事,我可以停下來;否則,雖然沒有回報,我還是會繼續支援這類服務。
我常常鼓勵寧養服務的醫護人員,我說不知道這個世界是否有地獄,如果有,癌病病人的痛楚程度是最高的,有人甚至撞木頭來轉移痛苦,很淒涼。汕大醫學院作為第一家寧養院,全國寧養服務的全部費用由我支援,每年的資助金額會增加,兩三年內,每年捐款要增至1億元。
南方週末:你害怕死亡嗎?
李嘉誠:我不懼怕死亡。假如我是一盞燈,能夠照著一條路,還有留下有生命的基金會,只有政治可以破壞它,因為不是我所能控制,不然沒有人可以破壞這個基金會,我的兒孫及董事不能從基金會得到任何利益。
南方週末:我們注意到,你今天一直都非常平靜,據說平常你也是這樣。你會因為什麼而激動、傷心、生氣、興奮嗎?
李嘉誠:我一直都很冷靜。如果認識儒、釋、道的精粹,便會明白人生很短,不應浪費時間去理會這些事情,應從正途去做對的事,例如基金會的工作每天都在進步中,每天都有成果,像在荒蕪之地,種下大樹,讓後人有收穫,這是很高興的事。
我一生希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國民,擁有有價值的人生。
南方週末:百年之後,你希望後人如何評價?
李嘉誠:不會想這些事情,更加不會自我評價。
從過去到現在,我都是問心無愧。世界沒有完人,我只是儘量用知識和感覺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如果真的要寫墓誌銘,我會選擇一直支持我每天充滿鬥志的兩句話: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來源:南方週末 作者:陳新焱
編輯:.
工業大廈租住 在 利世民 Facebook 八卦
一,醫管局職工經過大比數決議,宣佈罷工。發言人台上灑淚;睇得出都係一個困難嘅決定。其實經過沙士一役,我相信好多香港人都企響醫護嘅一邊。
二,當然,亦唔排除會有藍朋友會話:「做得呢份工,就預咗㗎喇。」我唔知佢哋係咪做醫護;係嘅,我都會尊重佢哋堅守前線嘅勇毅忠誠。不過,假如係唔關係嘅人,我只會講:「你都幾無良,迫人攞條命搏。」
三,道德,早幾日講過呢個題目;其實有一個好基本嘅原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呢句說話,出自《論語》。洋人語境,耶穌都講句一模一樣嘅: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當耶穌同孔子都不約而同,夠份量啦。
四,耶穌同孔子,唔係叫你做聖人偉人,亦唔係叫你大愛,而係叫你做返個人。好基本嘅要求就係,你當自己係人,就接受其他人都只不過係人。你會真係搵條命去搏咩?遠嘅唔講,暉明、麗晶、美孚嘅街坊點解咁燥?佢哋心裡面嘅問題係:Why me?
五,政府有冇人出來同佢哋傾?冇。好忙?真係咁忙?一個話得事嘅都唔得閒?唔好玩啦。驚就認咗佢啦。我嘗試代入政府官僚嘅角度去諗,負責搵地方嘅,又唔駛負責同社區溝通;要面對群眾嘅,又唔係搵地方個部門。結果,咪有部門話搵到地方,有部門話好吖,幾時搬;就係冇人會問:「咁有冇同地區人士傾過?」然後兩個部門就你眼望我眼:「傾,咁就 close 唔到 file。」如是者,大家當睇唔到,出事先算。
六,「你又知政府咁多嘢?」同我熟嘅朋友都知,我都算做過下大機構嘅十九管理層;其實大機構同政府,差唔多,分分鐘衰過。剛才講嘅現象,以前打工個陣,日日都見,個經歷都令到我唔想再做大公司。
七,講返正題。千錯萬錯,林鄭就係衰一樣嘢:「點解唔封關呀?不該!」
八,其實,我都係估,林鄭非不為也,實不能也。我唔係為佢開脫。佢要搵十九個理由去支持「死不封關」呢個決定,係因為呢個係佢唯一可以做嘅事。咁點解唔可以呢?最大可能性就係北京唔畀。
九,點解北京可以封武漢、封湖北,就係唔畀香港自封?其實你都可以想像個畫面:香港宣佈封關,大家額手稱慶;即係,行動上確認咗中港區格得人心。嘩,咁仲得了嘅,咪畀班反中亂港有位入囉。所以,澳門就可以,香港就唔得。(後補:讀者指正,澳門都冇全封,只係對曾經去過湖北嘅入境人士作出限制。)
十,封關,本來係特區政府彰顯「香港可以說不」嘅絕佳時機。依家先封,我睇香港人都唔會原諒佢;當然加埋之前幾個月嘅恩恩怨怨,呢個政府醫返都嘥藥費。
十一,不如,我又估下北京同香港政府,會點樣應對吖。大家可以 Save 低呢篇,過半年大家對一對。
十二,先講北京。很肯定,中央會不計後果咁,超級放水。又話說,近年大陸有個講法,叫「定向寬鬆」,意思係不但放水,而且可以對到準一準咁放。呢次嘅規模,點都會大過2008年嘅四萬億。即係話,衰足十年嘅 A 股,都有可能水浸。
十三,當然,北京放水,一定會同時吹水,講到係要發展乜乜物物。今年要公布「十四.五」規劃;其實上年底,發改委已經開工起草。 我睇過下啲文件,話「十四.五」呢,會將市場行為劃做「第二准則」,我嘅理解係會講到明有乜係市場唔可以做,剩底嘅,先至由得你去玩。
十四,我又見文件講咩「工業化後期」、「人工智能」、「城鄉人口雙向流動」、「高齡化」、「生態建設」同埋「社會治理」。究竟有邊啲股份受惠,大家仲有幾個月去慢慢研究。
十五,「區域協同」都似乎會係重點。咁,大灣區就一定會講,深圳就一定係主力,香港就金融中心乜乜物物,珠澳橫琴咩休閒旅遊,廣佛係行政文化⋯⋯非常之咁 predictable 。
十六,香港呢?香港一樣會係咁派錢。不過,香港真係距離結構性赤字冇幾遠喇,所以特區政府會派,但大多數嘢都唔會恆常化。
十七,不過,政府體制同負擔,已經超出呢個人口逐漸高齡化嘅社會可以承擔嘅程度。過去,我講緊十幾年前,香港特區政府會講咩吸引人才之類嘅,今日仲講呢套,真係難聽過粗口。至於叫退休人士返大陸養老,我諗講出口都一樣畀人吊起來啦,係咪?
十八,所以,可能呢個政府,乜春都唔講。但,唔代表唔做嘢。
十九,從香港公共財政嘅結構去分析,利得稅你唔郁得,一郁就真係拆去新加坡;再講,其實好多企業,根本就係要來 hold asset 之嘛,邊有稅交?來來去去,咪又係個一百幾十間大企業。
二十,今時今日嘅社會,尤其係服務業,你加我 1% 稅率,我肯定有人將基地外遷(我都講咗幾年)。政府稅收增加嘅比率,亦唔會等於稅率增加嘅比率;分分鐘收少咗都唔定。一刀切加利得稅,未必有著數。
廿一,不如加啲走唔甩嘅大財團啦!我都幾肯定,政府係咁諗。大財團亦都一定詐型。世界同北京大旋律之下,咩企業社會責任吖嘛,我估政府會有啲 plan 畀大財團:你一係交稅,一係就自己攞去做公益嘢。機會來喇飛雲!啲咩 NGO 社企之類,一定好好生意。
廿二,以上,都係解決唔到香港公共財政最根本嘅問題,就係越來越多人,甚至企業,佢哋最重要嘅財富來自資產價格上升。理論上,香港冇資產增值稅,但好似話為賺取收入而買賣資產,又可以收你稅喎。但係,呢啲技術問題,一定可以技術解決。我唔買賣資產,但搵方法變現金流得唔得呀?一定得。現金流收入,畀少好多稅。不過,呢啲玩法只限一百幾十億身家以上嘅人,我估呢度冇幾多個(有嘅,inbox 小弟,等我開心下,原來都有咁 high net worth 嘅讀者)。
廿三,最後,呢個政府除非放棄聯匯,否則唔可以賺好多,印以亦唔可以自己印錢買自己嘅債,所以唯一可以量化寬鬆嘅資產,就係⋯⋯登登登等⋯⋯土地!
廿四,明日大嶼,就係土地量寬。
廿五,唔熟地政嘅朋友,可能會以為,政府鬥地主要收農地,其實就係要迫發展商明日要用真金白銀支持明日大嶼嘅地。我反而更相信,政府要發出一個訊號,迫發展商盡快用更高嘅溢價提出轉換土地使用,如果唔係就搞你。某程度上,都係一種鬥地主。
廿六,發展商,其實都係睇住麵包幾錢就用幾多錢去買麵粉。政府當然唔理得咁多;喂阿哥,大家都等錢駛,唔係你窮就係我窮,咁梗係你窮好過我窮啦。
廿七,發展商同政府,我覺得,最終係沒有贏家。土地嘅量寬,唔係冇代價。我見到未來嘅香港,窮人一世住公共房屋,係一世。以前仲有流動性,至少跨代有流動性。未來,階級會世襲,流動性大減。
廿八,土地經濟鏈崩解,可能有社會棟樑拍晒手。但係我想提醒一下大家,發展商嘅資本係流動嘅,唔響香港賺錢,佢哋都會將重中轉移。事實上,過去十幾年,好多都已經到處投資;甚至乎佢哋嘅私人投資,早就散佈世界各地。佢哋可以十幾代人都唔做嘢,都過得比我地富庶。但從前香港,由基層晉身中產,得兩條路:入大學神科同置業。
廿九,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仔。有位仁兄,佢中環有一幢大廈咁多。有次佢話,每個月收租嘅錢,夠買一架法拉里;買得多,都厭啦。最終,都要搵地方投資,結果買埋買埋的大藍籌科技股,又倍倍聲咁賺。重點係,呢位仁兄響個有錢人圈子入面,根,本,唔,入,流。
三十,就係咁,香港真係一個好顛倒嘅地方。富不與官爭咩?咪唔好爭囉。冬天去下滑雪,夏天就巡下酒庄,咁又一年。官,日日畀人吊到開花,但真係好慘咩?佢哋閒閒地有幾千萬,仔仔囡囡又可以結交下啲新貴,咁又一世。
三十一,無權無勢嘅,我知佢哋嘅積怨。早幾年,大家都發下夢,以為可以做隻咩 App 畀騰訊阿里收購,就有十億八億。發夢就冇咁早。事實係,搵兩餐晏仔,唔難;發達,就可以慳返。
三十二,講真,今時今日搵十萬八萬一個月,都真係算窮。你無聽錯。係窮。搵幾百個一年,有資格做中產。有幾千萬身家,大把人。過億,都先至剛剛叫做有個錢。我有時覺得,只係可以出得起兩、三萬請個同事幫下手,真係唔好意思開口叫佢哋做咁多嘢。
三十三,香港咁嘅狀態,好大程度係因為量化寬鬆。其實量化寬鬆,唔單止令香港扭曲晒,甚至乎世界各地發達國家,多少都係咁。不過,你去美國,大不了搵個鄉下地方,過田園生活,一定餓你唔死,等閒打下機,上 Facebook ,上 Amazon 訂下嘢,咁又一日。
三十四,但又話說回頭,搵幾世都用唔晒嘅錢,又點?咪用唔晒囉。我知我咁講好似有少少阿Q,但實情係,歷史上有錢人不嬲都係極少數,科學家都係,運動員都係。不過,偏偏香港有一段日子,演變出一種以身家論身份嘅文化;咁當其時又真係做大學教授嘅十個八個,非常咁見駛。做大企業管理層,十個廿個,已經住紅山半島陽明山莊。呢個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哋稱為香港黃金時代最好嘅日子。
三十五,其實自從亞洲金融風暴到沙士,香港已經內傷;我越睇就越覺得,近年香港係故事嘅尾聲。對社會,我係悲觀嘅;甚至對人類文明,我都好灰。我唔擔心自己,我擔心嘅,係下一代人面對嘅世界。
三十六,唯一希望係,我哋嘅下一代,可以平安咁過自己嘅人生。正如一開始所講,道德其實好簡單,做人,就係對身邊嘅每個人嘅要求,就好似對自己嘅要求一樣;唔好睇唔起自己,亦唔好睇唔起其他人。好人一生平安,亦應作如是觀。
工業大廈租住 在 Mario 孝仔 & Momo Youtube 的評價
很便宜的價錢租了一個Studio,我們真的太幸運了!
話說我們最近遲了出片,因為都在處理studio的事情
現在終於可以讓大家看看我們新工作室長什麼樣子!!
大家覺得還可以嗎?
#工廈studio #roomtour #工作室開箱
-------------------------------------------------------
//FOLLOW US//
►Instagram
Mario ☞ https://www.instagram.com/mariohau_/
Momo☞ https://www.instagram.com/momokwok/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Mariohau孝仔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ariohau1995
►Email
mariohau@pressplay.cc
-------------------------------------------------------
//MORE TO WATCH//
【歧視】英國街頭實測 | 戴口罩旁人即跑... 被當成怪物?| 華人在歐洲會被歧視? | 在英香港人告訴你排華的親身經歷
https://youtu.be/Rois1UMceD0
我在外國被歧視的親身經歷 | 晚上被爆門 手持菜刀 差一點搞出人命 | 面對歧視應該如何應對?
https://youtu.be/289mHGE6oss
街拍英國佛系抗疫|倫敦市中心如死城|廁紙意粉全城缺貨?
https://youtu.be/hABr-YoY8us
再見英國 | 留學生回家播毒? | 由堅決留守到決定離開的心路歷程
https://youtu.be/ZrtGBz5CfsE
12小時逃亡實錄|十級戒備的機艙,你一定沒見過|現實版生化危機
https://youtu.be/UTX6axeO7yM
我們酒店有人確診了... | 我的隔離生活
https://youtu.be/4F64OmUU9TA
如何在美國工作? | 一趟絕不後悔的旅程 | 英美working holiday的分別
https://youtu.be/WewQzX5SUsA
獨遊女生勇闖非洲一個半月 | 非洲人貧窮 只是我們一廂情願? | 在大草原跟獅子擦身而過的冒險
https://youtu.be/WYIVhKVHqIk
你問我答 | 我們的相識經過 | 因為這樣 我們差點分手 | 拍Youtube的初衷
https://youtu.be/RdgxMcWYZas
//VLOG THE WORLD//
旅遊Vlog | 友善的利物浦人,教我避過旅遊騙局 | 你聽得懂利物浦口音?
https://youtu.be/7YRkSWtwu8g
【中伏】這旅館...你敢住嗎? | 女裝底褲亂丟,還有露宿者... | 史上最差的旅館
https://youtu.be/uIB2o8Se8w4
【YORK】英國女生兩度穿短裙?| 全是賣肉的斜角巷? | York Day 1 (Eng Sub)
https://youtu.be/BitZwBZ2XIc
【不帶現金挑戰】能在英國生存嗎?| 美食天堂vlog | Cashless Day in London (Eng Sub)
https://youtu.be/g56KF7FASt0
首次遇上英國人不合理的要求...?! | 迎接在英國的第一個聖誕節! FIRST X'MAS IN UK
https://youtu.be/QOSNcO9ujNo
【英倫飲食台】超尷尬!英文差 點餐也有困難... | $100 在古蹟食大餐 | 茶餐廳碟頭飯的由來竟在這裡?
https://youtu.be/fZHGCEBm3Co
[Giveaway] 曼聯是英國公敵? | 竟然塗黑了... | Manchester Vlog (Eng Sub)
https://youtu.be/RrpGtnlpsGQ
大陸搭火車有幾恐怖? | 30億人類大遷徙
https://youtu.be/nKNO64VPBv0
越南神級街頭小食 | 荒謬的越南簽證 | RIDICULOUS Vietnam Visa (Eng Sub)
https://youtu.be/nKNO64VPBv0
(Eng Sub) 拳頭背後 | 兒童脫貧的不歸路 | Muay Thai and Social Problems
https://youtu.be/Xag-EVje45g
//ADEXE INFO//
我們戴的款式:Leicester & Leicester Petite
輸入 "mariohau" 有15% off!
全球免運費 不會港澳台除外
男友贖罪區 http://bit.ly/2PS0euP

工業大廈租住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土瓜灣的破落唐樓,藏着一所老店。抬起頭,只見門口的金字招牌,筆鋒老派,店內還留有一對龍蝦,蝦眼亮起紅燈,宛如畫龍點睛,彷彿透露着昔日的威水史。垂頭時,乍見褪色的紙皮石,配上放滿麵餅的玻璃櫃。格局是前鋪後工場,偶爾傳來壓麵機的鏗鏘響聲。但耳朵始終不及鼻子靈敏,清幽的蝦子麵香,縈繞土瓜灣半世紀。
店名如述,蝦記麵廠。現在的老闆叫陳志雄(Gary),已是第三代。舊時,陳家於廣東道官涌經營一麵家。到了六十年代,陳父頂手土瓜灣的蝦記麵廠,迄今屹立五十年,曾經風光一時。2000年代初,經歷舊啟德機場搬遷,加上傳統麵食逐漸式微,生意一落千丈。Gary憶述,當時開家庭會議,氣氛躊躇,一家人想結業就算。他頓覺可惜,年少氣盛,把心一橫,舉手說要接手撐住。那一時的衝動,卻救回麵廠。
翌日,他立即回來打麵。當時蝦記開很長時間,他六時回店,七時開門,直至晚上八時才關門,天天披星戴月。一年更是開足363天,過年也只敢輕輕休息兩天。後來禍不單行,遇上沙士,加上大廈外牆裝修,生意更是每況愈下。Gary屢次想放棄,但幸獲老業主減租,共渡難關:「老業主跟我說過一句,只要你們願意繼續做,就一直做吧,除非這座樓要拆。他真的很有人情味。」一所小小家庭式麵廠,靠人情味才撐至今日。
麵廠時至今日,終憑着金牌蝦子蝦闖出名堂。其獨門湯底,加入足料大地魚、蝦米、蝦子熬三小時,直至溶爛才入味。大地魚須預先燒香才放進湯,這樣最香。蝦子則從蘇州取貨,選用一級來貨,三百元一斤,香味夠,不會死鹹。雞蛋也捨得放,做一爐麵,起碼放60隻蛋,增加其蛋香和韌性,真材實料。「要保持質素,你都放多些本。如果客人吃出認為值,貴一兩元也不是大問題。」Gary解釋。
要做一個蝦子麵,其後還花上大半天的工序:壓麵、過麵、切麵,然後人手逐箸執,還要焙乾和蒸麵。吃時,吃得出背後的巧思。喝口湯,湯底蝦味濃郁,不放任何調味料,味道也夠豐富,不像坊間麵食,一大朕鹼水味。吃下口,麵條有彈性,軟硬度剛剛好,實屬上佳。小小麵餅,全靠蔡耀球(球哥)師傅,在此打拼大半世,不離不棄,守業到底。說到尾,也是人情味所致。
今天的蝦記麵廠,賣十數種麵,金牌蝦子麵、瑤柱蝦子麵、蝦子蛋麵等等,只做零售不批發,只賣熟麵沒生麵,重質多於重量。捱了十年八年,Gary終於有糧出,更為蝦記字號於區內添上名氣。總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雖然傳統麵食買少見少,被稱為夕陽行業,但Gary和球哥卻未懼怕前路難行,反而珍視手執的「夕陽」。「有人說,蝦子麵是夕陽工業,我說未必,看你怎樣看。到年輕人年紀大了,吃即食麵吃到厭,又會取蝦子麵去煮。夕陽過後,第二天太陽,仍舊會出來。」球哥以笑聲作結。
麵好,近黃昏又何妨。有些味道,是超越時間。
編採:葉雙
攝影:鄧廣基
剪接:夏以晨
蝦記麵廠
地址:土瓜灣馬頭涌譚公道69號
電話:2712 1281
營業時間:9:30am–7:30pm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Harkeenoodleshop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工業大廈租住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DON DON DONKI驚安之殿堂藍灣廣場店將於2月4日港島東小西灣區正式開幕,成為香港的第七間分店。記者和攝影師逛過藍灣廣場附近一圈,發現小西灣主要是住宅和工業大廈較多,加上比對其他分店,如尖沙嘴、中環、將軍澳、銅鑼灣、荃灣西等,這裏的交通是相對不方便,記者相信這間Donki應該也會相對少人流。我們還邀請了日本人妻岸本太太和我們一起逛逛Donki,特別之處是,她竟然從未逛過香港的Donki!
DON DON DONKI藍灣廣場店佔地二萬呎,以「四季」為設計概念,主打親子家庭路線,這裏設有「情熱食堂」,售賣即煮日式炸豬排丼、A4西冷和牛丼、關東煮、燒雞串、可麗餅等日式食品。不過店內沒有立食區,似乎真的預算做住客生意,讓他們即買即回家食。新店首設稻荷壽司櫃,有13款壽司即夾即賣,最平$10件,其餘商品與其他Donki分店無異。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204/2XAITWI3BVFZBDMD5U3HC4SFWM/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DONKI #DONKI小西灣 #日本 #驚安之殿堂 #藍灣廣場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工業大廈租住 在 【2021租工廈】租Studio有咩要注意呢? Vlog vol. 48【皮包鐵 ... 的八卦
Thanks for Watching! ↓↓↓加入皮包鐵YouTube會員!多多支持num ヽ(○´∀`○)ノ↓↓↓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