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旅博士』的倫敦創業攻博成長日記
#圖為在倫敦女創業家聚會上一起做的夢想版貼圖還有異鄉打拼的姐妹
這幾天某個移民故事的臉書社團版主親自到這個粉專邀請我去分享屬於自己的移民故事。看到裡面有幾個好朋友,就應邀了去分享自己的故事。
我寫的自介是這樣的:(其實大家有在發摟我的這些日子大概也知道)
『謝謝版主邀請,我是台灣土生土長澎湖人,誤打誤撞到了英國,在師大唸碩士的時候滿多師長說我成績不錯可以考慮出國唸書,當初在選擇博班課程的時候本來是想到西班牙的,後來有點想把男朋友一起帶出國,就選了英國,畢竟他完全不會西班牙文。我拿到了英國學校這邊的Offer後就給男友下最後通牒,我直接給他三個選項,是要現在分手?還是交往到我去英國分手?還是跟我一起去英國?
他很有膽的選了三,並且立馬衝去報名英文課,我跟倫敦的學校推遲一年入學,一年後我們雙雙辭掉教職鐵飯碗,他也考過了雅思,一起進了倫大體系,一起到英國他念碩班我念博班。一度公婆反對他畢業後沒有工作繼續留在英國陪我念博士,家裡沒有支援,走投無路之下狗急跳牆只好千方百計借錢貸款在英國開啟了創業之路,而且我們都沒有業界的經驗,一點一滴在異鄉流淚流汗設立公司建立團隊在倫敦市中心做物業管理開民宿。
一邊創業的過程也懷孕生子,我們創立的公司還得到了英國政府的核發Tier 2 Sponsor Licence簽證資格,也就是我們可以發工作簽證給外國人來英國工作,得到這個資格後緊接著就遇到肺炎疫情,目前專心寫博士論文,預計畢業後到業界工作,希望未來移民之路的每一步都有神看顧能踏實幸運的走著。
我有一個粉專,分享許多我的求學創業故事,世界各國的遊歷和家庭生活。歡迎交流:)也祝福大家!』
緊接著就有一個美國教授網友前輩來公開的『好心提醒』在底下推文說沒有拿到博士學位粉專不能使用會吃上官司等等,用詞強硬要大家不可不慎,字裡行間透露著她要『矯正』台灣人的概念等等。再看了她上一篇的自我介紹發現她的自介通篇都在罵某位她討厭的人,那個被討厭的人是一位在台灣出書演講長春藤畢業的博士兼任助理教授美女三寶媽。
這時候我發現我被投射了,可能是她在我身上看到那位媽咪的影子。(一定是我太美XD一定是哈哈哈自己說)
我自己當老師的時候,不會去質疑沒有拿教師證卻可以用老師的名稱的風水老師、瑜伽老師、國標老師、街舞老師、身心靈老師,因為行行出狀元,風水老師可以是老師!抓漏博士可以是博士!維基百科上對於博士的註解是
『博士是教育機構授予的最高一級學位,如某科系哲學博士、理學博士、文學博士、教育博士、工商管理博士、法學博士。日常生活中博士學位會與姓氏相結合而被稱為某博士,而博士的英文和「醫生」一樣是「Doctor」。中國古代的“博士”則是指專門精通某一門學問或傳授經學的官名(例如漢武帝時的五經博士)。後來博士一詞衍生為可指涉對特定的某一種專門職業精通的人,比如“茶博士”、“酒博士”等,類似近代對於服務業跟製造業師傅的稱呼。』
經過這個事件後,考慮到原來有人會對於『旅博士』媽咪這個粉專名稱有誤解,讓我就來解釋一下為什麼我會想用旅博士這個名稱。
旅博士,就是對旅遊文化精通的人,我認為人生就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旅行,我在人生的經營上追求著四個字『認真努力』想要探索無限可能並且寫著自己的故事。我的人生主題,就是旅遊.
爸媽都是國高中老師,嚴厲教育,我國小時學鋼琴考過八級檢定、國中時考上美術班並參加畫展和西畫類新秀獎優等、高中時繼續繪畫成為美術社副社長、高二因為數理科太爛一直不及格於是全力鑽研語言,高中時全校日文演講、英文作文、英文演講比賽都拿了第一名成為了當時被霸凌的我開始培養自信的來源。
高中畢業後離開澎湖,到台南師院當了公費教育學系師範生、當時成為英文研究社的社長、文藻盃全國大專英語演講比賽第一名、白天跑成大旁聽西班牙文晚上去補習班打工當英文老師、大學時期在台南一個月加獎學金每個月賺四萬台幣、平時吃泡麵存錢當背包客環遊世界、當時晚上也跑夜店累積了我後來的社交能力和一口氣學了西班牙文、法文、德文的語言能力,德法西三語都90幾分還有兩科同時的是班上最高分,每個寒暑假都一個女生隻身一人前往世界各地流浪.
大學畢業後直接取得教師證書分發回澎湖當老師、繼續寒暑假隻身一人走遍世界、考到中西英三語導遊領隊執照、代表台灣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洲青年論壇並且在論壇上演講分享台灣教育。
考上師大歐文所後,我遇到了一群賞識我的教授和師長,師大的劉以德教授、賴守正所長、Dinu Luca教授、陳學毅教授、賴嘉玲教授、台大的張淑英教授,這些老師真正的示範了教育真正該有的樣子,他們鼓勵我陪伴我召喚我內在的美好,並且讓我更加成熟勇敢踏出舒適圈,原來我旅遊觀光也是一個專業! 我努力的每天埋首在研究當中,獲得了師大的獎學金和當選全校傑出學生、應邀台灣各大學演講了上百場關於文化語言還有國際視野,修課完畢後我介聘到台北的學校任教。
十多年途中談了幾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感謝每個認真跟我在一起的男生、感謝外交部呂科長和師長的推薦函我申請上了英國的倫敦國王學院,遇到了老公跟我一起辭掉鐵飯碗來英國唸博士班、中途為了讓老公碩士班畢業後留在英國我們狗急跳牆的借錢貸款創業、一起在倫敦住在兩坪大的房間、住過地下室住過廚房、每晚尿在寶特瓶內、一條吐司一袋馬鈴薯吃一個禮拜、在垃圾場內翻找可以用的東西、夫妻倆多次抱在一起跪在地上痛哭、第一年真的是靠著倫敦靈糧堂的吳媽媽做吃的接濟我們。
能屈能伸的我們實現脫貧(雖然還沒買房)我們一步一腳印的在神的眷顧和貴人(律師和會計師)朋友的幫助之下,我們在倫敦市精華蛋黃區一間一間的開啟了民宿一館二館三館到最後十個館別。我們公司還取得英國政府移民局給的 Sponsor Licence (可以發工作簽證給外國人來英國工作)我育嬰休學兩年,一邊懷孕一邊追房東,一邊餵奶一邊開發房仲,遇到了超級好的優秀員工和超級暖心的台灣好客人(每次體貼到都讓我落淚)我們聽了好多人各行各業的努力打拼生命故事。世界那麼大,比我厲害比我努力的人那麼多!
到了去年我的指導教授寫信問我有沒有要復學,她說她知道我現在是一間公司的老闆,也是一個孩子的媽媽,如果再加上一個博士生的身份他認為我會突破人類極限。
她要我想清楚要不要回去念這個博士,因為畢竟此時此刻的博士對我來說毫無用處,沒有一點加分也沒有帶來一點經濟的好處。坦白說,我當時也在粉專上分享過我很猶豫,好多網友都勸我不要拿這個博士畢竟對我的人生一點用處都沒有,我的老公也不贊成我在事業最忙的時候拿什麼博士,我的英國房仲業者朋友們都說我要這個『Stupid PhD』幹麼?最後不都是要賺錢過生活。
我花了三個月思考,我回到自己,想起了我爸爸中風過世前對我說過他自己一輩子都沒有做過任何的夢所以他努力打拼供應我們三個孩子,希望我能好好地找尋自己的夢想並且去圓滿夢想.
雖然我的博士旅途中,意外的成功創了業,踏上了未知的領域,認識了一群超強大有智慧又美麗的朋友們,我女兒也超棒超好我超級感恩她的存在,兩歲的時候當上Burberry 的模特兒,每天我都認真的過,神也每天都在給我意想不到的禮物.上帝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我服從神的安排,給我什麼逆境我都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我回到了博士研究想要把最後一段路走完,對我來說我有沒有成功完成,我都是旅博士!至少我走過我試過!我要拿回我對於『旅博士』的詮釋權。
在人生的旅途上披荊斬棘,不論多苦多難我都走過了沒有怨言,我的一次成功背後都相應著九次的失敗,別人定義的博士和我對旅遊人生旅遊的博士不一樣。
我相信每個人內在最美好的那一面都是你們專長的博士!努力的經營自己,點燃自己,不要滅別人的光,感謝一起和我牽手走過努力人生的你們,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點燃著永遠發光發熱的小太陽!
#未來我們一起努力的經營著生活
#活得美麗活出自我內外兼具的發光
#我會努力試著不論怎樣我都是旅博士
工商管理學系在做什麼 在 Facebook 八卦
#等不及的A型人 #悠悠哉哉的B型人 (不是血型唷)
#你是哪一種 #健康心理學 #從此不再壓力山大
.
🤔為何心臟科候診區椅子常磨損?
🥺急躁、沒耐心的A型人格是常客
.
這邊要介紹的A、B型人格不是血型,而是另外一種臨床上的性格分類法。有趣的是,提出這套性格觀點的不是心理學家,而是約莫在70年代,由2位美國心臟病學家提出的。
.
心臟科醫師發現,他們科候診區的椅子特別容易壞掉。是這樣的,有些病人不耐久候,在坐椅子時只坐一點點,一副隨時要站起來做點什麼的樣子。或者,在等候時坐不住,時常站起來走來走去。
.
心臟科候診區椅子最常磨損的地方,是座位和扶手靠前的邊緣。椅子的椅背幾乎都是新的,病人似乎並不享受躺下來,好好坐好、坐滿的感覺。
.
當然,心臟科也還是有另一群人病人在候診時比較悠哉,坐得輕鬆自在。兩位醫生就把這群人註記為「B型(type B)」,而椅子時常壞掉的那一群則被標記為「A型(type A)」。
.
A型人有哪些特色呢?他們的成就需求高,需要透過成就感來證明自身價值。因此,他們也是一群「自我期許」很高的人。對身體來說,給自己的期待愈高、愈多,身體要承受的壓力就愈高。因此,A型人往往不小心就處在壓力狀態下。
.
在面對各種期待時,A型人顯得急迫,常覺得時間不夠用,希望自己做事快、說話快、決策也要快。因此,一心多用也是A型人的特色,他們時常一口氣一起處理很多事情,希望能用最少的時間,完成最多的事情。
.
對外人來說,A型人雖然個性急躁、缺乏耐心,但積極進取、追求完美、精力旺盛、喜歡競爭、超越自己的個性,時常讓這些人在職場中如魚得水,獲得賞識。因此,主管、創業家中其實不少A型人。在這個速度飛快的社會,容易培養出很多A型人,據調查大概每10個人中,就有6個人偏A型性格。
.
這種工作優先、享受競爭的風格,常讓A型人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失衡」。他們很難享受休閒,對假期,特別是長假常感莫名焦慮(「😓真的可以這麼多天不進公司嗎?」)。在與朋友、家人相處時,時常給人沒耐心、火氣大、脾氣壞的印象,因此人際關係往往是A型人的一大壓力源。
.
🥵A型人=競爭+時間緊迫性+敵意
.
A型人格可以歸納成3個元素,分別是競爭、時間緊迫與敵意。
.
競爭性讓這群人努力實現目標。但過度目標導向的生活,容易讓他們變成工作狂,缺乏必要的休息。因此,許多A型人雖然事業有成,但家庭關係通常無法兼顧。
.
時間緊迫性讓A型人害怕「浪費時間」,無法忍受「拖延」。行事曆放眼望去總是滿滿的,在行程之間幾乎沒有什麼喘息時間。分秒必爭的個性,使得他們很少去思考「休息」的必要性。「休息?我不用休息,那多浪費時間?」在遇到生病、感冒時,他們不覺得這需要休息,反而會自我譴責,怎麼會感冒?這真是浪費時間。
.
而A型人的敵意有時呈現的樣子是咄咄逼人;偶爾,這些憤怒則是壓抑在自己心裡,許久未表達出來後,可能會讓一點點小事(如影印機卡紙)成為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讓他們情緒或行為失控。
.
研究發現,A型人時常出現憂鬱、焦慮困擾(對未來事情一直有負面擔憂),在工作上常遭遇較大的角色衝突壓力、工作負荷量大,也常有過度完美主義性格、高度控制欲等。
.
😙B型人=興趣>求勝 悠哉緩慢
.
B型人與A型人截然不同,他們做事多半出於興趣而非求勝。他們不喜歡比賽、不喜歡超越、不愛競爭,沒有野心。因此,對公司舉辦的績效比賽,他們往往愛理不理。
.
這群人較無時間緊迫感,也偶爾會因此遲到、拖延或者晚交東西。在處事上,顯得比較輕鬆自在,也能顧好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通常「生活」這塊可能還太多了點)。因為沒有時間急迫性,他們與人相處上也比較有耐心,人際關係相較之下也比較好。
.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的教授陸洛發現,A型人格中確實有很多主管,但他們多半是屬於「明星銷售員」這種類型。在有舞台發揮時,他們不遺餘力地展現自我。不過,其實也有很多主管是B型人喔!他們多半是「企業決策主管」的類型。
.
陸洛認為,A型人追求「以量取勝」、衝業績。但很多時候,量、質有時無法兩全,過度追求「量」的成就,「質」未必能顧好。
.
這時,悠哉、緩慢卻深思的B型人可能就勝出了。因此,你可能也想起一些很厲害的創業者,他們並不是急先鋒,而是展現出定靜安慮得,就算狂風暴雨來襲也安然自得的人。
.
🫀A型人高血壓、心臟病、中風風險高
🐢練習手快心不急
.
為什麼A型人格一開始是心臟科醫師發現的?因為,這群人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一般狀況下,壓力來了,好比野狗要攻擊你時,我們的血管會收縮,進入「戰或逃模式」。但A型人即便在沒有外在壓力時,血管也還是會縮起來。因為,他們「自己」就是讓自己血管縮起來的原因。(這部分請往前複習書中提到壓力反應的部分)
.
時常,A型人對待外人的方式,就是他們對自己的方式。你常聽見他們說「😠動作再快一點!」、「🤬這邊有一個錯,搞什麼?」、「😡不要拖拖拉拉!」、「😤講重點好嗎?」等。這些急促而夾雜情緒的語言,都時常是這些人對自己內心的自我喊話。
.
身體在面對這些自我喊話時,自然會感到緊張,因而出現壓力反應,血管收縮、血流加速、呼吸急促⋯⋯長久下來,也難怪身體會出現高血壓、胃潰瘍等自律神經失調困擾了。
.
與個性隨和、生活悠閒、看淡成敗得失的B型人相比,A型人有更高的「高血壓、心臟病與中風」風險。之前提到的兩位心臟科醫師曾以結構式訪談的方式,分析了3,000多位年齡介於39到59歲的男性,追蹤他們8年多後發現,被歸類為A型人者,之後罹患心臟病的機率是B型人的2.4倍。
.
--
.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A型人格嗎?
✏️想認識容易致癌的C型人格嗎?
.
更多探討「人格特質」與「壓力」之間關聯的詳細資料,都幫大家整理在《#從此不再壓力山大》裡面了~
.
👉手刀買紙本書・送禮自用兩相宜👈
https://tinyurl.com/stressBYEBYE
.
在 Readmoo讀墨電子書 ,購買本書電子書
輸入心理師想跟你說的專屬優惠代碼現折五十
🟧優惠碼🟧 KnKpsy-ifTpU (滿250現折50)
.
👉手刀買電子書・小資減壓最划算👈
http://moo.im/a/9sBTUY
工商管理學系在做什麼 在 丁妹動吃動吃 SportziMitzi Facebook 八卦
前幾天我看到一篇很優秀的泳壇學妹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100001495270074/posts/3092512214141924/?d=n)讓我回憶起一段自己的過去。
以前,我最討厭別人得知我的游泳成績後,第一句話就問我:「所以妳以後要當教練嗎?還是要當體育老師?」
當時,我很不屑這個框架,我認為這是對我和其他運動員某種形式的羞辱。「你是覺得我們運動員除了運動外,什麼都不會嗎?」「為什麼因為我游泳成績優異,你就把你的刻板印象套用在我身上?」在我國高中的時候,體育成績優異並不像「考上建中北一女」一般光榮。我有時候會想:每天這麼努力做的事,為什麼不被認同?好好練游泳、目標參加奧運,難道沒有意義?我常常被灌輸這種觀念:「運動不能當飯吃」「體育不是什麼好成就」運動成績優異者容易有「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之嫌。我的自尊心不容許自己被看不起,所以我想證明自己不一樣。我想告訴大家我除了游泳的成就外,我還有很多能力和才華。當時,我也遇到了很多訓練以外的困難,我看盡台灣體育百態,看著一些不公平、不正義的事重複發生,黑箱作業、欺負選手、掌權者的利益糾葛,而我無能為力改變......我成為了一個絕望且憤怒的女孩。我告訴自己:我以後不讀體育系,我絕對不要當教練,也不可以去學校當體育老師!我要離這圈子越遠越好。
大學,我進了台大工商管理學系就讀,仍然是甲組校隊的我繼續游泳競賽,但我已不是那個對游泳一無反顧的人。我練練停停,我要花時間維持游泳能力、學校課業,我更要去尋找人生中其它的可能性。我以為上了大學,「游泳」這件事可以在我的人生中淡化,那些我的不滿和痛苦可以漸漸被遺忘。不料,事實正好相反,我在2017年接觸到體育改革 Fair Game!TAIWAN!體育改革聯會,和一群瘋狂的朋友開啟了一連串我萬萬沒想過的旅程......我們激起了台灣社會對於體育關注的漣漪,掀開了體育多年來埋藏在角落的秘密,我受到體改長輩贊助到澳洲訓練了一年,這些事對我的人生改變無法計量,直到現在還一直影響著我。那些多年來的酸甜苦辣居然成為了我的養分,它不應該被淡化、遺忘,那些是我應該擁抱的獨特故事。
......你們知道,我現在在做什麼嗎?
我正在申請體育相關研究所;我正在當教練,而且,我還在學校當老師!我以前最不願意做的事,現在居然全部都發生了。
以前,我最討厭別人問我是不是要當教練,因為他們覺得這是我唯一的出路,而且他們有點看不起這個出路。現在的我深信,教練、老師是帶著任務、需要持續進修、以身作則、傳遞正面影響力的角色。在我的學生身上,我看到了我給他們的幫助,我目睹他們努力、他們每一次的進步。這樣的事,怎麼會是沒成就的事?我活得好也活得快樂,教練、老師,怎麼會是一個沒飯吃的職業?
運動員當然不可能只會運動,我有好多朋友都在各個領域發展得很好。有學弟妹問我,我絕對大力支持他們花時間在運動專項以外的事!台灣的體育環境,的確很需要更多人才的加入。但加入應該是出於「熱情」與「選擇」,而不是被迫留下。「如果我想看到改變,那我必須親自、腳踏實地的改變。那些我以前的憤怒、不滿,才會真的有意義。」這是我現在選擇身體力行的理由。那些過去在運動員身上的刻板映像也該是時候被淘汰......運動相關產業是一個充滿正能量與前途的領域;運動員,是一群充滿創意及可能性的人才!
#暑假就是特別有時間可以寫文發文
#研究所申請倒是還沒寫好 ......😅💕
工商管理學系在做什麼 在 工商管理學系介紹(以112為例) - 大學新生季板 的八卦
我寫這篇文章主要目的為讓更多人了解工商學系主要在學甚麼、有哪些重要課程及出入如何。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人在選系時可以有更多的資訊來源。 ... <看更多>
工商管理學系在做什麼 在 [1分鐘精華篇]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 金子芮 - YouTube 的八卦
畢業於台灣大學 工商管理學系 的Jenny 金子芮在IOH 講座中要和大家介紹運動會常勝軍工管系平常除了讀書還玩了些什麼,當然在入學準備和科系選擇時的矛盾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