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託,不要懲罰認真看待醫療的人】
因為實在怕麻煩且懶惰,之前希望自己不要寫時事和政治。而最近有一堆大事我都忍了,但看到這個醫材上限我不知道為何忽然忍不住了...。所以先說,這篇有點火氣,如果你習慣相對溫和的發文,請跳過這篇。
.
之前原廠藥跟學名藥的時候,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覺得反正應該成分差不多,效果一樣。後來才知道,就算看起來一樣的東西,老實說還是差多了。
.
這概念同樣都是A5和牛,其實不同間店吃到的味道真的會有差。當然價格也會有很多種不同區間。或是手機鏡頭都是4800萬畫素,中階機和旗艦機拍起來就不一樣。更誇張的是,如果你要去買Iphone,結果他給你山寨機,跟你說這兩隻都長一樣啦,你會不會翻桌?
.
這個道理其實十分簡單,就是一分錢一分貨。既然這個道理這麼簡單,我就不懂為什麼要把事情變得這麼複雜。真正要做的不應該是讓一切變得更透明公開,讓患者知道價格,能有更多選擇,最後找到自己的方案嗎?為什麼會用上限的方案來做限制呢?
.
然後我認真的看了解釋之後,我就更不能理解了。說市占率提高有助於發展,我覺得這概念是不是在說台灣的機車市場?機車市場的概念雖然不是上限,但也是只留下自己國家的作法,市占率真的很高,大家都在搞引擎沒換換殼加價賣,其他就不說了,大家自己體會。
.
再來是圖利私人保險,就算沒圖利好了,只是搞了認真規劃保險的人。我繳保費就是為了當我遇到狀況時,能夠有更好的照顧,。接著你現在把上限訂了,我的保費簽約又不能重簽,這樣最傻的不就是重視自己醫療品質,認真規劃保險的人嗎?
.
接著我想說的可能政治很不正確,就是就算你訂了上限,那些付不出來的人就是付不出來啊。今天一個醫材十萬,你把上限降到五萬,我相信還是有非常多人無法負擔。所以問題根本不是上限太高,也許是選擇太少。也許理想是看能不能找到1萬,1萬5,2萬....更多元的醫材,而不是砍掉高價,只留低價。
.
最後造成的結果,可能是整個醫療的崩壞,我覺得大概會是這樣:
.
1.有了上限,高品質廠商退場
.
2.失去高品質的高利潤,進貨必須壓低成本
.
3.價格帶很近,廠商開始製造堪用品,進入低價惡性競爭
.
接著你會看到的是
.
1.完全無法負擔的人,依然無法負擔
.
2.本來能靠保險支持的人,無法得到好的品質(上限的原因)
.
3.有能力的人,出國或找其他方式得到好品質(但成本變高)
.
你也可以發現,在這個情況下,醫病加上高價醫材製造商根本是三輸的,最終只有保險公司的支出減輕了,所以被說圖利保險公司也是其來有自的。但我認為也許真正賺的,說不定黑心醫材商。
.
接著是幻想,並非真實狀況。想想一個本來10萬的東西裝了可以撐十年,但變成5萬只能撐5年,但因為價格上限加上成本打壓,也許就變成只能撐3年。那麼這個算數就變成:
.
A:10年=10萬(醫材)+1次手術費
.
B:10年=5萬(醫材)+第一次手術費+5萬(醫材)+第二次手術費+5萬(醫材)+第三次手術費
.
你覺得哪個比較划算呢?
.
好以上純屬幻想,而想藉這自費說個心裡話,我覺得很多人聽到自費的時候,第一個直覺都是醫生要賺錢。我覺得誰出來工作不是賺錢呢?今天如果比喻成廚師,你去高檔餐廳,點一碗滷肉飯,會是路邊攤的錢嗎?肯定不是對吧?但現在麻煩的就是,本來能幫你動手術的醫院是一個高檔餐廳,但因為健保,你只要付路邊攤的錢,還是能吃到不錯的東西。
.
只是你今天忽然想吃奢侈品了,想要有更好的品質,而健保補助變少了。這時候相比之下,好像就變成了醫生想坑你錢。但我覺得那只是他該拿的利潤而已,至少對我而言,十萬買我健康的手,我真的非常願意。
.
最後說說私人保險,明明在預算不足的情況下,也有私人保險可以選用,但就大家就總覺得不會發生在我身上。我之前買保險的時候,我媽還覺得我被騙,直到他發現我不能工作有賠,骨折有額外賠,住院還有日額給付時,才知道原來我曾經想過萬一我出車禍不能工作,女神也必須照顧我的時候,收入中斷,我們該怎麼辦呢?
.
所以我覺得,大家如果能找到信任的業務員,私人保險真的是滿重要的東西,沒用到的時候我就當我買身體健康,一用到之後你就會慶幸自己有買。但如果以後都變成有上限,我大概就是一個肚爛吧,憑什麼我買保險照顧自己的健康,願意讓醫護端拿取合理的報酬,最後卻要被上限制給懲罰呢?
.
都說台灣是很自由民主的國家,我認為自由帶給人們的應該是選擇,而不是齊頭式的假裝平等。很多人都說,如果是這樣也希望房價有上限,那麼你會發現,好的房子都會被有錢人買走,拿去租人,畢竟就算房子降價了,能買得起的人還是少數,所以你會發現反而有錢人買房租人的投資報酬率變高了,你才發現這社會實在是離我們的直覺太遠了....
.
離題了,只希望這件事情能有滿意的答案吧,
.
.
.
0613補充:如果你跟我看法相同,這是醫師在推的連署,花個一分鐘表達支持吧!
.
https://sites.google.com/view/no-limit-for-medical-materials/%E9%A6%96%E9%A0%81?fbclid=IwAR0ivRffbLkyqu6Ejz_kIHrfyryTYSl-NOHlIh807i_zelKjiRuu_YSx7A0
.
#忘形流簡報
#居然一個憤怒寫了這麼多
#我懶得戰鬥所以可以好好講
#自由是創造更多選擇
#一分錢一分貨
#不要懲罰那些認真看待醫療的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Vicky 陳忻玥,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什麼樣子才是最討人喜歡的? 我從小到大一直有一個習慣, 在他人面前, 我會觀察他人的喜好與模樣選擇一個樣子去迎合, 所以在不同的群體面前, 我有著不同的樣子, 但每個樣子都是空洞、虛的, 因為幾乎都是為了他人而裝扮自己, 像帶著不合臉的面具, 我自己是不舒服的、 而且其他人可能也感覺得出來我不太對...
居然一個憤怒寫了這麼多 在 Vicky 陳忻玥 Youtube 的評價
什麼樣子才是最討人喜歡的?
我從小到大一直有一個習慣,
在他人面前,
我會觀察他人的喜好與模樣選擇一個樣子去迎合,
所以在不同的群體面前,
我有著不同的樣子,
但每個樣子都是空洞、虛的,
因為幾乎都是為了他人而裝扮自己,
像帶著不合臉的面具,
我自己是不舒服的、
而且其他人可能也感覺得出來我不太對勁,
這樣的習慣我不太確定是從何而來,
也許是因為對自己本身的個性沒有自信、
也許是因為想持續從他人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
所以習慣性假裝,
其實 ”假裝“ 、”戴面具“ 這樣的詞本身並不是壞事,
但是如果我在沒有理解自己的感受、不懂自己的狀態下,
一直習慣性地戴上面具,
那這面具就會變成一種病態,
我自己會陷入混亂...
其實我一直都不敢回去觀看我在聲林之王的第一集,
因為在那一集在錄影時,
我除了花豹的面具,
我還把一個人型面具戴好戴滿,
當時我PK失敗,
居然還滿臉笑容地面對Lulu姐、面對鏡頭,
我心裡的驚滔巨浪被我全力的壓制住,
除了微笑、就是傻笑,
一直到錄完影、正式播出的那個晚上,
當這麼多人在線上一起看著我淘汰,
我真的覺得面子保不住、ego大爆炸、才崩潰了,
我讓自己清楚地去感受我內心的聲音,
“不服輸” “憤怒” “自尊受損” “嫉妒” “被害者心態”等等,
那天錄影時我沒有讓自己感受的所有負面情緒,
全部都倒出來、寫下來,
”有黑暗面、才會有光明面的對比存在,兩個都是人性必要的元素“
這是庭竹老師後來告訴我的(好像是在我寫社會敗類的時候告訴我的)
雖然她說的可能並不是指我現在寫的這個事件,
現在想想,
我其實就是害怕自己有負面的樣子不討喜,
所以選擇在大家面前完全壓抑,
壓在微笑面具後、滿滿的負面,
而且我沒有找時間讓自己好好的去消化、理解他們,
我以為壓著就會神奇地消失了,
但他們不會消失,
我若自己不敢承認、接受自己的的負面,
持續習慣性帶著面具、同時瞞騙自己,
騙自己 黑暗是不存在的,
那我真的會壞掉,
到接下來的好多個日子,
我慢慢讓自己學著真正去體會我的感受,
所有正面、負面的感受、所有因負面感受而引起的ego問題,
在我對這個世界做出反應之前,
我學著先體會自己,再做出選擇,
選擇是否戴上面具,
那這樣戴上面具的選擇就不會是欺騙自己,
而是顧及了自己的感受、經過自己邏輯思考、顧及場面、顧及這個世界而做出的反應。
今天唱這首傲嬌,
真的是讓我湧起各種回憶、各種過程,
謝謝聲林。
謝謝陶山音樂。
至於“什麼樣子才是最討人喜歡的?”
我完全沒有答案、摸不著頭緒,
我還在找尋那個屬於我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立足的平衡點。
IG: https://www.instagram.com/vickychenmusic/?hl=z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inI6fzQ2Yc/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_RtbWubqjA33EweiGEEVMRGanGw)
居然一個憤怒寫了這麼多 在 [閒聊] 戀愛傳聞後,Joshua首次出現在Weverse - 看板KoreaStar 的八卦
網頁好讀版 https://reurl.cc/kXm54x
日前韓國娛樂圈發生了一件爭議不小的事件,走紅程度僅次於防彈少年團(BTS)的偶像
男團Seventeen成員Joshua(洪知秀),被傳戀愛,還數度上了韓國的網路熱搜榜。
消息鬧開之後,由於Joshua本人、Seventeen和所屬的經紀公司都沒做出任何回應,引發
一群粉絲的憤怒,租了抗議卡車(類似台北街頭可以看到的電影宣傳車那種車輛)在經紀
公司的大樓附近舉行示威抗議。
「湊」出來的「真憑實據」
雖然說偶像團體用和粉絲談虛擬戀愛的手段圈粉行銷,已經行之有年,甚至早期的偶像如
劉德華為了粉絲,還長期隱藏自己已經結婚的事實。不過偶像結婚,粉絲頂多就是脫粉而
已,像這樣砸錢雇用宣傳車輛進行抗議還真是現代追星族的新花招。
不過更神奇的是,所謂的Joshua戀愛,其實根本沒什麼真憑實據,就是一些宅粉自己去比
對社群媒體的照片,就宣稱破案。
筆者之前在《風傳媒》曾寫過一篇文章,介紹在追星族中,有一個很小的子族群叫作「CP
粉」,簡單說就是把實際上可能根本互相不認識的男女、男男、女女配對在一起,幻想他
們在談戀愛。由於CP粉加工製造這些「戀愛證據」簡直就是直接挑戰粉圈的主流勢力「女
友粉」,在長期被出征、檢舉等「迫害」下,CP粉只好縮回自己創的秘密社團,用「密碼
」(舉例來說,他們會把主角偶像的名字用自編的綽號、甚至就用個表情符號替代)聊天
避免被「外人」搜尋到自己的秘密基地。
由於CP粉粉的戀愛CP常常連同框照像都沒有,CP粉只好自己創作「證據」──總不能每篇
討論都是「我覺得他們好配」吧!這些「證據」除了同人文、合成照,最常見的就是這次
被當成Joshua戀愛證據的「穿戴同款衣服、配飾」,說真的,如果你只是路人、對偶像、
粉圈沒有任何認識,看過這些「證據」,也會信以為真──怎麼可能那麼巧合總是穿同款
的衣服、戴同款的首飾。
翻了人家相簿幾次才找到蛛絲馬跡,居然控訴他高調
不過如果你對這些偶像,或是粉圈稍有認識,就知道這些影片無論拍的怎麼「證據確鑿」
,實際上就是粉絲的創作,「穿戴同款衣服、配飾」當然不是巧合,因為會贊助偶像團體
衣著飾品的品牌就那些,尤其是會被CP粉「拉郎」的偶像絕大多數都是頂級團體成員,這
些頂級團體當然也被頂級品牌「壟斷」,加上品牌每季都有主要的款式要推,「穿戴同款
衣服、配飾」真是再正常不過的情況了。
事實上被狂粉硬說和Joshua在談戀愛的女生,是有頭有臉的網紅,就是她也是能夠拿到廠
商贊助的人。
拿這種莫名其妙的「創作」當成證據,已經夠讓人覺得莫名其妙,但所謂的Joshua戀愛事
件中,這種莫名其妙多到讓人只能說是瞠目結舌。
像是用這種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才「湊」成的「證據」,氣呼呼地罵Joshua為什麼要「高
調」談戀愛,一時還讓我去翻字典查了一下「高調」的意義。就假設這些粉絲自己湊成的
證據都是真的好了,年輕男女熱戀中,只在社交平台上用那麼隱晦的方式表現愛意,真是
低調得不能再低調了。當然這些怒氣沖沖的狂粉緊咬「高調」二字,只因為社會有社會的
規矩,讓他們必須說「我們其實也沒有不讓歐巴談戀愛的意思啦,只是希望他不要那麼『
高調』」,於是「穿戴同款衣服、配飾」就必須變成「高調」行為了。
因為這些狂粉跟本就完全否定她的偶像可以談戀愛。
買幾張CD就認為自己可以左右別人人生
這是讓我最瞠目結舌的地方,為什麼這些「千禧世代」會覺得只是買了幾張CD,就有權力
去指揮控制另一個人的人生?這可不是我講的,而是網路上黑Joshua的人,一再主張粉絲
花了大錢買CD、買周邊,Joshua高調談戀愛是沒有職業道德的表現。換句話說,他們是真
心認為賣CD、周邊給粉絲的偶像,就該位粉絲守貞,這才叫職業道德。
不過再多看一些報導和直接翻譯韓國論壇的譯文後,我才發現狀況根本不是這樣,網路媒
體為了流量,必須讓報導變得「刺激」,原來只是網友自己「創作」出來的證據,引述的
媒體卻寫得跟真的一樣(有些媒體甚至連「傳聞」都不寫了,直接用「Joshua女友」稱呼
那位網紅),原來是少數狂粉的言論,媒體卻寫得好像所有克拉(Seventeen粉絲名)都
那麼氣。
事實上這次的「Joshua戀愛」事件,氣噗噗的狂粉或許有一定的數量,但絕大多數克拉都
是吃瓜看戲心態,甚至中、韓都有不少粉絲去和咒罵Joshua的黑粉對罵。
更重要的是,這些思想行為偏激的行動和言論──包括「湊證據」、在網路提倡要Joshua
退出Seventeen、租卡車去Seventeen公司抗議,多是由中國粉絲策動的。在2015年5月底
出道的Seventeen,由於隊上有兩名中國籍成員Jun(文俊輝)和THE 8(徐明浩),因此
在中國相當受到歡迎(中國並沒有解除限韓令、但中國那些小女生為了順利追星,使出一
堆手段翻過習大大設立的各種障礙,馬照跑、舞照跳、韓星照追、韓劇照看),今年
Seventeen新專輯全球熱銷400多萬張,中國粉絲就買了一百多萬張。
一胎化政策造成中國特有獨生子女社會問題
而前面我提到「主張粉絲花了大錢買CD、買周邊,Joshua高調談戀愛是沒有職業道德的表
現」的說法,就來自中國粉絲。中國粉絲不斷強調自己買了CD所以偶像應該配合自己的說
法,甚至惹惱了韓國本地的粉絲,要這些中國粉絲別以為花錢就能為所欲為,甚至要中國
粉絲回去粉自己中國的明星,別去韓國一大堆意見。
中國在1970年代末期開始實施惡評如潮的「一胎化」政策(正式名稱為「計劃生育」政策
),直到2015年才廢除,中間造成了大量的獨生子女。千禧年後,這些獨生子女開始大量
地進入社會,不久後,獨生子女成為報導和評論中國非常重要的主題。
一胎化政策後的中國小孩,成長期幾乎和改革開放的經濟起飛期重疊,當時有許多觀點指
出,由於父母過於的溺愛和經濟水準的提高,這些獨生子女往往嬌生慣養,並且形成了以
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念,這些獨生子女甚至被以「小皇帝」稱呼。雖然在厲行一胎化政策
的時期,中國社會上也有許多「非法超生」,這些從小「躲計劃生育(查戶口)」長大的
小孩,也不算有什麼正常的童年時期。過去檢討中國一胎化政策造成獨生子女世代的文章
,就有這樣的採訪:「因為是獨生子女,同理心少一點,不太會關心別人,考慮問題以個
人為中心多一點。」
研究一胎化世代,為了了解中國也為了了解台灣
目前中國的追星族,大部分是一胎化政策產生的獨生子女世代的中後期,由於中國經濟、
起碼在一胎化政策執行最力的都會區已起飛,這些獨生子女的特徵也比前期更為明顯,甚
至有些還是前期獨生子女的下一代。那種「我花了錢就理所當然可以要求你用你的人生配
合我」的傲慢想法,和中國「一胎化」造成的獨生子女是否有關,而這樣思考的中國人是
否已是整個中國社會的主流,恐怕都是值得台灣人多加研究弄個清楚的。
由於語言共通,台灣有不少年輕人甚至小孩,都用中國網路工具、甚至到中國社交平台取
得資訊,常常不知不覺之間,也會開始使用和中國一胎化世代相同的思考模式,了解一胎
化世代的思維不只為了更了解中國,也為了了解台灣的年輕世代。(以這次Joshua事件為
例,不少台灣粉絲對事件的看法,都和中國、而非韓國粉絲更接近,畢竟因為語言隔閡,
不少台灣哈韓族還是習慣透過中國取得資訊)
台灣和中國不管是和是戰,一胎化世代都將是幾年內和台灣人交手的主力,習近平和主導
中南海的「飢餓世代」即使仍牢牢地掌握政治權力,還是很難霸占社會每個角落的權力。
從小被「寵」大的一胎化世代,未來對台會不會使用更粗暴的手段,拋棄目前執政一代主
流的「讓利」手段,恐怕是台灣人不能不關注、研究清楚的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169.4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reaStar/M.1693089613.A.C5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