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感慨!
即便沒上班,每天早上九點半會自動醒來,
打開手機的電子郵件看看寄來的收視率,再翻身入睡。
即使人在國外休長假,有時差,也是只要有wifi的地方就會看。
為什麼?
因為從主管到記者,從前線到後製單位,
電視圈的每個人,就被小數點後的幾個數字波動給逼死。
以前還不懂收視率調查的時候,
我還常常笑說,我是個「反指標」,
我有興趣的節目、主題,收視率都很低;
我愈不想看的怪力亂神,收視愈高。
曾經以為,怎麼從業多年來,新聞眼光還是不夠精準,
後來發現,也許該責怪的,不是自己。
大家想想,從小到大,
身邊哪個朋友家裡有這台收視率機器?
或許是我交友不夠廣闊,因為我身邊一個人都沒有。
到底,這調查哪一點代表大眾?甚至連多數都稱不上!
我再進一步補充,這調查有多荒謬,
除了放在客廳電視機這樣過時的紀錄方式之外,
他的遙控器也很特別,
跟我們一般家用的不一樣,不是拿起來上上下下的選台,
而是要先輸入設定好的「代碼」,
比方:01是爺爺、02是10歲的小孩、03是媽媽...
接著一定要手動按下52,才是中天新聞台,
不想看了,想看電影台,也要記得住65是HBO,
不能讓你往上轉轉、或是往下跳跳。
如此一來,他們才能記錄,
晚上六點到七點,這家的小孩正在看卡通頻道。
在現下這個底片、文具、非智慧型手機,
幾乎要被潮流淘汰的年代,
我們還要讓這種土法煉鋼的收視率記錄方式,
牽著鼻子走多少年?
https://www.facebook.com
/photo.php?fbid=323059824493005&set=a.115234435275546.17893.100003669706833&type=1&theater
1995年,我的一位大學同學初來到一家外商公司。她非常謙卑:「以後請多多照顧我們公司。」
5年後,打電話請教她:「我沒時間和妳說話,叫你老闆打來!」
啪!掛電話。
是什麼公司敢這樣囂張?不要懷疑,它就是主導全台灣電視節目生死的「尼爾森收視調查公司。」
尼爾森是怎麼調查台灣收視率的?就是根據它爽,然後抽出台灣1,800戶家庭客廳電視安裝「個人收視紀錄器」,再依照收視戶看電視的資料記錄。
處在這2013年新媒體的時代,居然還在用這麼蠢的方式調查收視率?而且所有電視台、廣告購買商、廣告客戶都信它?實在荒唐。首先我來講它不合理的地方:
一、這1800戶樣本是根據什麼而來?憑什麼代表全台灣。一般來說,知識份子及社會高端人士,是不可能允許尼爾森公司來家安裝「收視記錄器」的,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們需要隱私權。於是尼爾尼公司只好用種種優惠的方式,來取得願意安裝「收視紀錄器」的家庭,而這樣的家庭,通常以中低收入戶家庭居多。
二、尼爾尼公司的「收視紀錄器」是安裝在每個家庭的客廳中。試問:現在坐在客廳看電視的什麼人居多?當然是小孩和老人。年輕人現在的收視習慣:不是用網路視頻收看節目,就是躲在小房間內收看自己喜歡的節目,現在一般家庭每個房間都有電視早就不稀奇了!多少年輕人會坐在客廳中看節目?
以上兩個因素:造成台灣的收視調查成了以中低收入及老人小孩為主要觀眾族群,這會導致什麼樣可怕的結果?
由他們來決定收視率,其結果就是成本低廉的本土劇、卡通片、及低俗談話節目收視居高不下,相反地,一些高水準及國際性的節目當然收視慘淡。
所以台灣今天節目品質下降,罪魁禍首「尼爾森」公司當然居功不小。
尼爾森收視調查公司曾在1984年神氣糾糾的進駐中國大陸,卻在2006年狼狽的被中國踢出去,改由大陸中央自辦的「央視索福瑞收視調查」來主導全國收視率。
他們說的很好:「我們的收視調查應該由我們自己來主導,憑什麼交給老外公司來控制?」
台灣政府真的那麼害怕老美開的收視調查公司?
還是台灣政府連自己成立收視調查的能力都沒有?
我想答案是以上皆是吧!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