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派為何愛嗆「為什麼不馬上宣布臺獨」】
電影搶救雷恩大兵重現1944年盟軍搶灘奧瑪哈海灘的場景(如圖),在德軍火砲及機槍碉堡掃射下數不盡的士兵喪命海灘,僥倖沒死的人衝到碉堡前方土丘集結。一位軍官看了看集結的狀況說「人還不夠多」,等到衝抵土丘的人夠多了,才用雷管引爆鐵絲網進攻,最後終於攻陷陣地。
請問人還不夠多的那一刻如果貿然衝鋒,結局會是如何?如果你是德軍,會不會希望煽動集結一半的敵軍趕快衝過來送死?
這就是為什麼那些和中共裡應外合的統派份子最愛嗆「為什麼不馬上宣布臺獨」、「打假球」,因為他們最希望還沒準備好的臺灣人貿然行事趕快死一死。
到底什麼是「臺獨」?要怎樣才算準備好?現在又是什麼樣的情況?
最初的「臺獨」主張,是不甘被不合理外來威權統治的臺灣人要從「外來的中華民國統治下獨立」。經歷了多次如武裝革命等等「體制外」路線皆告失敗,才逐步轉為「體制內」路線,開始組黨、突破黨禁、報禁、參與選舉,用他們中華民國訂的遊戲規則取回政權,走上了這種以人口結構優勢將少數外來者緩慢吞噬掉的作法。雖然現在本土勢力已可透過民主機制得以執政,這種作法卻有其後遺症。
首先在長期數個世代在威權黨國教育荼毒下,臺灣人的文化、語言、記憶、認同一一被其置換,導致臺灣人即使有人口結構優勢,許多人腦袋裡裝的卻是黨國置入的外來認同與價值,對這塊土地的真實歷史渾然不知。在民主投票規則的現實下,想要執政就必須順應這種被外來毒素影響下的「主流民意」,許多事情「只能做不能說」,以免被搞不清楚狀況的民意在外來黨國勢力操控下反噬滅頂,導致啟蒙人民的速度更加緩慢甚至倒退淪陷。其次是在這個過程中,外來的中華民國政權也被內化成臺灣的一部分,難以切割,原始要驅逐外來中華民國政權獨立的臺獨主張,也只能跟著轉變為各種論述,例如:要擺脫中共獨立(中共沒統治過臺灣是要獨立什麼)、要制憲正名、要自決建國…. 等等,而在中共眼中,即使是支持中華民國也都算是「臺獨」。
由歷史觀點來看,臺灣人想要長久穩定、尊嚴、自主、保障自己權益、世世代代能夠安居樂業,唯一的方法就是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家並建立能保護自己的力量。原住民族時代,面對外來者毫無選擇餘地,經歷荷蘭、鄭氏、清國,政權一個接一個換,大量移民湧入改變人口結構,原住民族毫無選擇只能吞下。1895年臺灣割讓日本,臺灣住民繼續毫無選擇餘地,倉皇弄個臺灣民主國最後以阿婆浪槓收場。日本治臺帶來了進步與文明,臺灣人卻也得面對劇烈文化衝擊以及被外來統治的委屈,最後捲入戰爭漩渦,再一次毫無選擇的被丟給中華民國政權。1949年末上百萬身無分文的逃難者湧入,其中有六十萬人持有武裝,手無寸鐵的臺灣人依然毫無選擇的餘地,再一次被捲入另一場不屬於自己的恩怨,不被全世界承認至今無解,也持續在付出無法計算的代價。
我們想要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國家、以臺灣立場思考國家樣貌、多元族群如何共存、擺脫中華民國和中國的沉重包袱、找回自己該有的樣子在世界上立足、為世世代代建立長期穩定安居樂業的保障、不要讓過去那些身不由己的歷史不斷重演。這需要國際情勢配合,以及夠多的臺灣住民從黨國長期洗腦迷思中清醒。貿然行動的下場,228的歷史已經告訴我們結局會是如何 – 沒有周全計畫的臺灣人貿然揭竿而起慘遭屠殺,反抗能量幾乎消耗殆盡,長期只能讓外來威權勢力予取予求。想要實現理想,除了從歷史中學習教訓,也更該務實的去了解,這是一件何其龐大的工程。
而現在黨國勢力「為什麼不馬上宣布臺獨」、「打假球」的叫囂,不過就是更令人看破這群人對誰造成臺灣今日困境毫無反省的無恥罷了。
延伸閱讀:
不說破卻有效的臺獨策略 – 臺灣民主影武者李登輝
https://www.twmemory.org/?p=14307
--
本文同步刊載於官方網站
http://www.twmemory.org/?p=14462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萬的網紅許靖韻「小背心」Angela Hu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晚千禧金曲,仲有Kenny關智斌 ? #許靖韻 #AngelaHui #千禧金曲 #關智斌 #KennyKwan #小背心 #今晚唱飲歌 #AngeLadys Lyrics 歌詞 《 #良心發現 #關智斌 #鍾欣潼 》 若是 能回到舊時 但願 誰良心發現 彼此 重頭再愛 錯誤也會早些去醫 ...
就 讓 我 承認 這 結局 就 讓 我 誰 都 不 屬於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八卦
《#說故事的人》以「白色恐怖三部曲」做為第一季的終點,在推出第一集的時候,我承認有些朋友的留言,讓我感到意外。
「一聽到這個議題,就沒興趣,跳過。」
「你們能不能多報點時事?」
「這是在為民進黨護航轉焦點嗎?」
說我們做這個題目是在為某某政黨護航的,真的是太抬舉我了,我一直自認我對台灣的政局了解太淺,跟我同年代的同業比起來,簡直就是政治白痴。選定做這個題目時,是今年二月吧?那時全台灣還在「抗疫有成」的驕傲裡。
但我對「轉型正義」相關議題的興趣,不是始於今年二月,甚至不是始於台灣。
這要回溯到2015年,我在芝加哥做的一個採訪。我當時訪的是一個因冤獄坐了二十四牢的Darrell。非裔的Darrell在1983年被警察刑求,認了一個殺人罪,因此入獄服刑。服刑期間,Darrell一再上訴,堅稱自己沒有犯下罪行,後來他的案子引起一個記者的注意,說他的情節跟他以前訪問過的另一個受刑人很像,這個記者後來做了調查報導,很多民權團體加入聲援;結果發現在1970年到1990年代初,至少有125名受害者,都是被同一個警官刑求,認了自己沒有做的罪行入獄,其中絕大部分是非裔。
2014年,芝加哥警局終於正式道歉,2015年初賠了Darrell十萬美金,也就是兩百多萬台幣。這時距離Darrell被刑求入獄已長達三十二年。也就是說,芝加哥警局這個錯誤,是在三十二年之後,才被糾正。
我當時會對這個案子感興趣,是因為美國那時出了一個特異獨行的候選人,叫做川普,他「白人至上」的相關言論引起當時美國社會很大的不安,這也是為什麼Darrell的案子會受到廣泛的報導,因為要提醒大家,美國社會對非裔的歧視不是過去式。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美國的種族衝突更尖銳,到今年佛洛伊德案的涉案員警終於被判刑,BLM運動在全美、甚至全球延燒,很多分析都指出,這是因為美國社會始終沒有正面對待對黑人歧視的問題。
但當我在報導Darrell的故事時,的確也感受到芝加哥警局的為難。第一,這屈打成招的行為又不是現在當政的人做的,在當時的時空環境裡,能夠做出道歉已經算走得很前面,如果我沒記錯,他們有可能是第一個願意道歉的美國警局。第二,道歉為什麼這麼困難,是因為道了歉,承認錯誤就要賠,每個受害者的情節都這麼嚴重,一關一二十年,人生全毀,真的要照損害程度賠,芝加哥警局早就破產了。
所以最後這個結局,是找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點,將這個事件有個「closure」,中文很難翻得精確,但我個人的解釋是,這是一個讓事件落幕的儀式,這表示我們對這個事件有個共同的認知,接下來雙方都可以各自往前走。我當時訪了好幾個冤獄的受害者,每一個都跟我說,道歉比賠錢重要。唯有這樣,他心裡背負的枷鎖才能真的放下,又或者,只是多一些人分擔,讓他好過一點。
幾乎每一個社會都有像這樣的歷史傷痕。美國有黑奴,德國有納粹屠殺猶太人,哥倫比亞有毒梟殘害平民,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美國都有殖民原住民的歷史⋯⋯這些受害者全都受過重大創傷,更糟糕的是,傷害幾乎都是代代流傳下去。
這一集我們訪問到的陳慧瑛小姐,屬於我們在看這段歷史的時候經常無法看見的一群人,他們並不是直接受到國家的迫害,但卻因為白色恐怖,她,也成為了受害者。
這也是為什麼當我聽到蔡寬裕、陳欽生及陳慧瑛的故事的時候,我沒有辦法轉過頭去,這是台灣自己的歷史傷痕,我希望我能很誠實地看待這段歷史,也許我們運氣好的話,也可以有一個closure。
謝謝許多朋友在Apple Podcast與留言區為我們留下真摯的評論,如果你也喜歡《說故事的人》,請給我們五星評價支持、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讓這些故事能夠被更多人聽見。
-
《說故事的人》第十二集——白色恐怖:誰是受害者?
|官網全集逐字稿|
https://www.ourstories.fm/podcasts/ep12/
|立即收聽|
APPLE https://apple.co/3gMi5PF
SPOTIFY https://spoti.fi/3xC9hCM
GOOGLE https://bit.ly/2SHPz9U
KKBOX https://bit.ly/3gRQJaV
SOUNDON https://bit.ly/3wN39Y4
就 讓 我 承認 這 結局 就 讓 我 誰 都 不 屬於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你所謂的為我好,
只不過是一種操控
控制一個人,就是他反抗你的開始
「操控」就是違背他人的意願,強行要求對方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可是,控制一個人就是他反抗你的開始,而且會帶來反彈。
當一個人安全感匱乏時,為了增加自己的確定感和可控感,他就會不自覺地操控身邊的人,特別是那些弱小者,讓別人按照他的意願去做事,甚至是過一生。他以為這樣是「為你好」,其實,他只是為了讓自己擁有更多掌控感和確定感,讓自己感覺更安全而已。
取自《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
****************************
「我們要從操控這種行為背後看到自己安全感的缺失,並承認、接納這個事實,這樣,你身邊人的日子才能好過一點。」
這篇文,對我們這個在傳統威權時代長大的孩子來說,像是好好同理了我們一遍,然後教我們方法,讓我們少一些再重蹈覆轍的機會。從安全感下手,是相當好的切入點,沒有覺知的人很多,但我們有了覺知,便有改變的可能。
操控帶來的悲劇,其實我們都很熟悉了,可是多少人還是前仆後繼。哎呀……,地球人到底在做什麼,我有時候真的看不清。
祝福您,放下操控,學會尊重!
****************************
你所謂的為我好,
只不過是一種操控
【文/ 黃啟團】
控制一個人,就是他反抗你的開始
每當大學入學考試填志願的時候,總有家長會問我:「孩子選什麼系好?」因為這個問題,經常有家長、孩子鬧得不可開交。這讓我不由得想起多年前遇到的一個案主。
她是我的一個學員,聲音輕柔,安靜乖順,很少主動參與課堂互動。老實說,在她講述自己的故事前,我並沒有注意到她。但是,她一開口,卻讓包括我在內的在場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我一直覺得有一天我一定會闖禍,闖一個誰都無法挽回的大禍,完全打破我目前的生活狀態。」她輕聲說著,雙手拘謹地放在膝蓋上,眼裡閃耀著一種不同尋常的光彩。「到那時候,我爸爸肯定會震驚。」說到這,她捂著嘴吃吃地笑了兩聲。
她名校畢業,丈夫年輕有為,夫妻倆都是公務員,之前的人生平順得讓人嫉妒。而她卻像被寵壞的公主一樣,一心只想摔爛自己美麗的洋娃娃。我在心裡忍不住追問「為什麼」。
她接下來講述的故事讓我心痛。她說自己就是一個演員,爸爸就是她人生大戲的導演。在爸爸的指導下,她演繹著自己的人生。她的生活一直被爸爸安排得妥妥當當:從幼兒園到大學,念什麼系,選擇什麼工作,包括現在的老公,都是爸爸一手安排的。從理智的角度看,她確實在走一條最優的人生道路,以爸爸的能力和資源,她走的每一步幾乎無可挑剔。可不知道為什麼,她的內心總湧起一股反抗的力量,其實她並不想過這樣的生活。於是,「闖一個禍讓這部大戲結束」的念頭在她的心底變得越來越強烈。
也許你會經常聽到有人對你說「這是為你好」,他們可能是父母、爺爺奶奶、老師或者那些「經驗老到」的人,他們以「這是為你好」為由,安排著你的生活,導演著你的人生。但這真的是「為你好」嗎?
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肯定熟悉,但大禹父親治水的故事卻不是每個人都知曉。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水災氾濫,莊稼被淹,房子被毀,老百姓深受其害。大禹的父親鯀一心想治理好水患,但是花了九年時間也沒有治理好,因為他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築壩。結果洪水沖垮了堤壩,淹死了更多人,造成了更大的損失。舜接替堯當部落首領後,發現鯀治水不當,便殺了鯀,讓鯀的兒子禹接著去治水,這才有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禹改變了父親鯀的治水方法,他開渠引水,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大海、農田,化害為利。結果我們都知道,大禹成功地治理了水患,並因此受到百姓愛戴,繼承舜的位子,成為首領。
同樣是治水,不同的方法,完全不同的結局。治水如此,「治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鯀治水的方法其實是一種控制。什麼是控制?為了安全或其他目的,透過人為的力量讓事情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就是「控制」。比如鯀,他想控制洪水保一方百姓平安。但是,控制一定會帶來反彈──當這兩種力量對抗時,不僅消耗了自己的力量,而且萬一有一方失敗,就會帶來更大的災難。鯀的例子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人對物是控制,人對人就是操控。「操控」就是違背他人的意願,強行要求對方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可是,控制一個人就是他反抗你的開始,而且會帶來反彈。比如上面說的那個案主,她之所以一直想闖禍,是因為她過往的人生一直被父親操控著,在她乖順聽話的外表下壓抑著一股反抗的力量。只是,這股力量還沒有強大到可以突破控制。我們可以想見,一旦這股力量衝破父親的操控,這個表面光鮮的家庭就岌岌可危了。乖孩子內心那股反抗的力量一旦爆發,破壞力絕對讓你難以想像,因為作用力越大,反彈就越大。
***
「安全感」是內心平和、放鬆、穩定、自由的感覺
操控一個人的代價如此之大,可為什麼我們還那麼喜歡去操控別人呢?特別是父母對孩子。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但父母為什麼偏偏喜歡以愛為名,對孩子行操控之實呢?操控的背後,究竟是什麼?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操控的背後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要,是指人們從恐懼與焦慮中解脫出來後,內心那種平和、放鬆、穩定、自由的感覺。它是對可能出現的、關於身體或心理的危險或風險的預感,以及個體在面對事情時的有力、無力感,主要表現為確定感和可控感。
當一個人安全感匱乏時,為了增加自己的確定感和可控感,他就會不自覺地操控身邊的人,特別是那些弱小者,讓別人按照他的意願去做事,甚至是過一生。他以為這樣是「為你好」,其實,他只是為了讓自己擁有更多掌控感和確定感,讓自己感覺更安全而已。
當一個人擁有足夠的安全感時,他會相信自己有能力不斷提升生活中可控的部分,也有能力去因應生活中不可控的未知,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做好自己的事情。他也無須藉由操控別人來確定自己是安全的,這樣,在他身邊生活的人才能夠真正活出自己,享受自由愜意的人生,否則,只會成為操控者的傀儡。
所以,一個人是否擁有足夠的安全感,直接決定了他身邊人的生活品質。
安全感來自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精神分析流派認為,安全感與一個人童年的成長狀況有關。一個人在成長早期如果能夠獲得父母或其他重要看護人很好的照顧,他就會感覺這個世界是安全的。反之,就會缺乏安全感。
***
孩子有自己的選擇和人生路,不要去操控他的人生
既然安全感這麼重要,那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安全感呢?最好的方法,當然是找心理師或走進課堂,來療癒自己內在的匱乏。
第二個辦法來自心理學的著名實驗──「毒蜘蛛實驗」。研究發現,多數人面對毒蜘蛛時,內心會充滿恐懼。但是當這個人說出「我很害怕」的時候,他心中的恐懼就會大幅度減少。所以,說出自己的擔心,恐懼感就會減弱。
比如,那些總想操控自己孩子的家長,如果他能夠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擔心:「孩子,我擔心你自己不會填志願,選錯了系,以後找不到好工作。」「孩子,我對你的未來有一點擔心。」……當他能坦露這份擔心時,就能減少自己的不安全感,從而讓孩子獲得更多的自由。
第三個辦法來自大禹治水的啟發。前面我們說過,鯀治水用的方法是修築堤壩,是「堵」;而大禹用的是疏導的方法,是「引」。雖然父子倆面對的都是洪水,是同一股力量,但因為使用的方法迥異,得到的結果也完全不同。
不安全感跟洪水一樣,都是一股力量,如果壓抑它、控制它,當力量變得強大了,就總會有控制不了的那一天。與其控制,不如像大禹那樣引導,讓這股力量變成激發我們成長的動力。人之所以會感到不安全,是因為自己太過弱小;如果自己變得強大了,自然就感到安全了。同樣是恐懼,它可以成為操控別人的原因,也可以成為讓自己變強的力量。
我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但光有善良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方法。當我們都以「我是為你好」為理由,去操控別人的生活時,善良就會成為傷害他人的理由。我們要從操控這種行為背後看到自己安全感的缺失,並承認、接納這個事實,這樣,你身邊人的日子才能好過一點。
也許你會說:難道孩子什麼都不懂的時候,我不應該給他一些引導和控制嗎?我並不是要求家長們放任自己的孩子。對那些真的會危及人身安全的狀況,我們還是要去控制,需要幫助孩子學會規避。只是大多數時候,人們的操控並不在這樣的範疇裡。而孩子有自己的選擇和人生路要走,企圖控制孩子,讓他按照自己期望的那樣去成長,很有可能會犧牲掉孩子的人生。你可以給予建議,但不能一味控制,要懂得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允許孩子──自己的人生,自己作主。
但願更多人能意識到這一點,也希望每一個面臨人生選擇的孩子都能夠自主地進行選擇,開啟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
.
以上文字取自
別人怎麼對你,都是你教的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1515
.
賴芳玉╳洪仲清 愛・謊言・真相:《待用民宿》的魔幻與真實 新書對談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37929103275354/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就 讓 我 承認 這 結局 就 讓 我 誰 都 不 屬於 在 許靖韻「小背心」Angela Hui Youtube 的評價
今晚千禧金曲,仲有Kenny關智斌 ?
#許靖韻 #AngelaHui #千禧金曲 #關智斌 #KennyKwan #小背心 #今晚唱飲歌 #AngeLadys
Lyrics 歌詞
《 #良心發現 #關智斌 #鍾欣潼 》
若是 能回到舊時
但願 誰良心發現
彼此 重頭再愛
錯誤也會早些去醫
怪我 太過不智
忘記 體恤關注
強令對方配合自己
不會退一點
難得相愛 卻沒法拋棄自由
你太自我 如何侍候
到底如何奉獻才足夠
承認有錯我不想講藉口
遙望並無惑星
閃過宇宙
牽你手
靠着你
而欲語還休
誰勉強壓下對方
彼此都不會得手 傷害夠
自問 從前太霸道
像是 橫蠻的細路
今天是現眼報
要獨個去走這長路
你我 沒法相處
誰有罪也不懂寬恕
強令對方配合自己
不會退一點
難得相愛 卻沒法拋棄自由
你太自我 如何侍候
到底如何奉獻才足夠
承認有錯我不想講藉口
遙望並無惑星
閃過宇宙
牽你手
靠着你
而欲語還休
誰勉強壓下對方
彼此都不會得手 傷害夠
你我亦有無窮願望
彼此亦只盼成全自己
而伴侶從來未設想過 私心太多
難得相愛 卻沒法拋棄自由
你太自我 如何忍受
到底如何奉獻才足夠
承認有錯我不想講藉口
遙望並無惑星
閃過宇宙
牽你手
靠着你
而欲語還休
誰勉強壓下對方
彼此都不會得手 傷害夠
求讓我再用百倍温柔
留住你 我願意無限遷就
都不想你遠走
《 #預言書 關智斌 》
萬能俠舊日伴隨自己
屋企通處飛
七歲幾膽敢預言自己
操一艘戰機
但到一定年紀
經不起經濟起飛
放下志氣喜中帶悲
萬能俠大熱漸成歷史
彷彿一世紀
穿梭機附運舊時夢想
升空中跌死
為了生活而放棄
要奮鬥來贏盡厚利
世界是大人遊戲
那幼稚預言誰緊記
時光機留給你
回憶裏誰帶路
假使間給你再做
問你又會否寄望更高
傻瓜機留給你
誰歡笑誰憤怒
想當初預言無數
世界有太多變數
萬能俠昨日熱誠隊友
通通隱了居
新世紀福音熱潮動畫
一早不再追
面對生活流水
天真給幾次榨取
往日戰友一一退隊
不記得夢幻樂園地址
消失於市區
一箱箱護衞地球漫畫
安息於廢墟
習慣失望和氣餒
有勇氣原來亦有罪
已到達大人年歲
那偉大預言無根據
時光機留給你
回憶裏誰帶路
假使間給你再做
問你又會否寄望更高
傻瓜機留給你
誰歡笑誰憤怒
想當初預言無數
世界有太多變數
Ha
時光機留給你
回憶裏朋友號
只懂得欺騙細路
奉勸別太早仰望太高
傻瓜機留給你
誰苦戰誰卻步
青春的預言無數
有那個信守到老
《 #電燈膽 #鄧麗欣 》
假使不能公開妒忌 學習大方接受
同行時要殿後 誰冷落舊朋友
節曰約我三位一體的慶祝
沿途明亮燈飾閃影著沉重
言談愈熾熱內在更冰凍
誰當初無心將兩方撮合
然後留低只得這寂寞人
仍是你們密友
呆望你們熱吻應該傷感還是快感
能回避嗎我怕了當那電燈膽
盯著你們來來回委曲中受難
一個我被撇低卻又很不慣
要走的一剎又折返
能承認嗎我故意當那電燈膽
他若你們完場時若替也不難
善良人埋藏著最壞的心眼
妄想一天你們會散會選我嗎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對換了你身份可應該滿足
情人還是知己都擁入懷抱
同情或眼淚讓別個得到
留低的原因一世的秘密
其實明知只得我是外人
仍是你們密友
呆望你們熱吻應該開心還是痛心
能回避嗎我怕了當那電燈膽
盯著你們來來回委曲中受難
一個我被撇低卻又很不慣
要走的一剎又折返
能承認嗎我故意當那電燈膽
他若你們完場時若替也不難
善良人埋藏著最壞的心眼
妄想一天你們會散會選我嗎
《 #安靜了 #SHE 》
只剩下鋼琴陪我站在這裡
夢想中屬於我們的婚禮
卻成了 單人結婚進行曲
在這場愛情角力的拔河裡
愛我還是愛你 你選擇了自己
撒嬌的 可愛的 黏人的 愛哭的 照片裡 曾經的都是你喜歡的
如今我還在原地 你卻走回你的記憶
你說我愛你太多 就快要把你淹沒
你害怕幸福短暫一秒就崩落
分開是一種解脫 讓你好好的想過
我想要的那片天空 你是不是能夠給我
你說我給你太多 卻不能給我什麼
分不清激情 承諾 永恆或迷惑
愛情是一道傷口 我們各自苦痛
沉默是我最後溫柔 是因為我太愛你
只剩下鋼琴陪我站在這裡
夢想中屬於我們的婚禮 安靜了 在我枕邊的夢裡
我知道相愛原本就不容易
愛不是1加1 努力就有結局
撒嬌的 可愛的 黏人的 愛哭的 照片裡 曾經的都是愛著你的
臉頰的淚還溫熱 卻沒有人握我的手
你說我愛你太多 就快要把你淹沒
你害怕幸福短暫一秒就崩落
分開是一種解脫 讓你好好的想過
我想要的那片天空 你是不是能夠給我
你說我給你太多 卻不能給我什麼
分不清激情 承諾 永恆或迷惑
愛情是一道傷口 我們各自苦痛
沉默是我最後溫柔 是因為我太愛你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IlOeaAGhY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