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歡樂今宵》幽默笑匠David Lo變走尖沙咀鐘樓,寄語一句「擁有時沒有珍惜,直到失去才覺得可惜」。若說凡事也有限期,在大限來臨前,可以如何凝住一幕日漸模糊的城市畫面?
緩緩駛進春秧街街市的電車,空氣中隱約飄來的海水味,喧嚷的行人,還有英皇道一帶的多個大型地標,北角的氣息總是如此清晰鮮明。隨著近年不斷的重建項目,沿海新樓相繼落成,幾年間新舊地景頻密交錯,但北角仍然遺留各種歷史痕跡,如電廠、皇都、新光戲院、各式商住巨廈,盛載了昔日大都會的輪廓,還有那豐富多元的文化底蘊。
英皇道除了見證着北角的時代變遷,還陪伴攝影藝術家劉智聰走過十數載的青蔥歲月。他最近受「油街實現」邀請,再次回到成長故地,透過攝影創作和自身的成長故事,編撰一系列攝影集細說北角的前世今生。幼時家住長洲,每天卻要翻山涉水地坐船到北角上學,成為初代的「跨境學童」。畢業後在東港中心工作,劉在英皇道渡過無數黃昏、黑夜與黎明,後來在97前夕赴英升學。幾番輾轉流離、又重新回來這個「家」的經歷,也許沒有人比他感受更深。聽著他曲折離奇的成長歷程,恍如閱讀一本以北角為背景的活歷史書-小時候路過模範邨那撲鼻的津津雞飯香氣,到沙士後見證香港殯儀館送別一個個舊時代的大人物,私密的少年回憶與城市的集體記憶交疊。如他所言,在「冇嘢係唔可以拆」的香港,幸而北角遺留了不少地標建築。相比其他舊區,至少尚留有不少線索,讓人可對昔日生活情狀探知一二。
劉熱衷於廢墟攝影,首個攝影系列《黎明請你不要來》選址英皇道的皇都戲院,以另類視角探索這個處身車水馬龍的城市異域。去年初,他帶著想像與好奇,在皇都戲院大廈與真體字傳人歐陽昌邂逅。攝影系列的封面照正正受歐陽昌的說話所啟發,「佛光普照,卻照耀不了黑夜維港、黑火皇都」-如今烏燈黑火的皇都,昔日曾見證北角成為「小上海」的璀璨傳奇,還有滿載50年代風華的場所-桑拿場、髮廊、戲院等。在劉的創作中,以甚具電影感的燈光和場景佈置呈現強烈的戲劇效果,當中夾雜其他廢墟的圖片,虛實悄然交錯,皇都的輝煌彷如舊夢。但當中住宅大門鐵閘的樣板照片、遺忘於樓梯間的斗零踭,久遠時空的黑白照,皆是往昔人們對家切實的想像與實踐。「每個廢墟都如人生博物館」,記下了人走茶涼的生活痕跡,也在窺探一個逝去時代的模樣,還有空間流淌過的精神。
自2013年對外開放,「油街實現」油街實現 Oil Street Art Space已與北角為伴第八個年頭。棲身二級歷史建築,耀眼的紅磚外牆,盛載着香港皇家遊艇會會所的歷史。成立至今,「油街實現」一直策劃連結北角社區、民生的藝術項目,亦為不同新晉創作人提供實體空間展示作品;而隨著2013年開展的第二期拓展計畫,更邀請不同藝術家以個人視野記錄北角點滴,成為未來空間的想像養分。如「油街實現」館長連美嬌分享,劉智聰擅長捕捉舊物的觸覺,具人文關懷的眼光,加上自小在北角成長,讓鏡頭下的北角多一份人情味。是次項目邀請他以青年及童年的視角,用攝影遊歷北角一帶,除了《黎明請你不要來》,劉亦正在創作其他主題攝影,用自身回憶連繫北角的過去與未來。
#油街實現 #劉智聰 #社區藝術 #北角 #英皇道 #皇都戲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尖沙咀鐘樓(英文:Hong Kong Clock Tower)正式名稱為前九廣鐵路鐘樓,位於香港尖沙咀海旁,是九廣鐵路舊尖沙咀火車站的一部分,鐘樓於1915年建成並於1990年列為香港法定古蹟。1904年,九廣鐵路的定線落實,香港的終點站設於尖沙咀。自從九廣鐵路香港段於1910年10月1日通車後,尖...
尖沙咀鐘樓集體回憶 在 呀劍萬帥 親子旅遊 攝影札記 Kimfamilytravel Facebook 八卦
【巴士控必睇】今個星期六你唔係唔嚟呀.....
https://www.facebook.com/…/a.44388462566…/1024131477644955/…
呀劍萬帥 • 親子旅遊 • 攝影札記 親子好去處/ 親子活動資訊/ 香港假日活動
#kimfamilytravel #呀劍萬帥 #親子旅遊 #假日好去處
【請記低呢個重要日子】我哋將於3月5日上午10點至下午4點,喺尖沙咀文化中心露天廣場舉辦「九巴與你穿越今昔」活動,大家可近距離體驗經典及最新巴士,仲可以坐開蓬巴士遊走鬧市,同場仲有限定九巴精品發售,創意有獎遊戲送禮物,仲有連繫兩代巴士情嘅「耆」人潮服fashion show同互動劇場「九巴情懷話今昔」。節目豐富,費用全免。
聽到都知現場大把影相位,記得約埋friend子去影,再喺我哋IG hashtag #kmbhongkong 又得,喺自己FB post相share畀大家睇亦得,得咗!3月5日尖沙咀文化中心露天廣場selfie啦!
另外,4月13日係九巴成立83週年嘅大日子,今次「九巴與你穿越今昔」活動等我哋集體回憶過去,再帶出今日巴士服務最新發展,更為一系列九巴生日月嘅慶祝活動揭開序幕。
最後記得去Instagram follow kmbhongkong啦!
#九巴 #KMB #九巴與你穿越今昔 #尖沙咀 #文化中心 #古董巴士 #經典巴士 #2016年3月5日 #尖沙咀鐘樓 #嘉年華 #集體回憶
尖沙咀鐘樓集體回憶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尖沙咀鐘樓(英文:Hong Kong Clock Tower)正式名稱為前九廣鐵路鐘樓,位於香港尖沙咀海旁,是九廣鐵路舊尖沙咀火車站的一部分,鐘樓於1915年建成並於1990年列為香港法定古蹟。1904年,九廣鐵路的定線落實,香港的終點站設於尖沙咀。自從九廣鐵路香港段於1910年10月1日通車後,尖沙咀火車站於1913年動工。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從英國運來所需物料,車站內部工程一度需要暫停。鐘樓作為火車站的一部分,於1915年完工,整座車站則於1916年3月28日竣工。鐘樓完工初期,報時大鐘是使用原本位於香港島中環當時剛拆卸不久的畢打街鐘樓的報時大鐘,鐘面只有一面。新的四鐘面報時大鐘於1920年開始安裝,於1921年3月22日下午正式開始運行。除了在香港日治時期曾經停止運作至1945年10月2日外,該大鐘一直運行至今。然而,其響鬧報時裝置自1950年代初起被移走,遷往沙田火車站大堂擺放,其後被收藏在九鐵倉庫之內。到了2010年9月,港鐵為了慶祝「九廣鐵路九龍至羅湖段通車100周年」,特別將銅鐘重置於鐘樓地下。尖沙咀火車站於1975年遷往紅磡填海區,即現時的紅磡站現址。而尖沙咀的舊火車站大樓則於1978年拆卸,原址興建香港太空館和香港文化中心。鐘樓在香港市民的要求下被保留下來作為集體回憶標誌。1990年7月30日,鐘樓被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香港法定古蹟,受到《古物及古蹟條例》的保護。根據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提供的資料,尖沙咀鐘樓樓高44米,以紅磚及花崗岩建成,樓頂另設有一支7米長的避雷針。鐘樓被香港文化中心門前的廣場環抱,並且成為香港地標之一。
香港文化中心(英語:Hong Kong Cultural Centre,縮寫 HKCC)是香港主要的藝術表演場地之一,位於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毗鄰香港太空館和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中心設有音樂廳、大劇院及劇場三個主要表演場地,提供各式音樂會、歌劇、戲曲、舞蹈及電影等,中心亦設有展覽館、排練室和會議室等。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香港文化中心舊址是舊九廣鐵路的尖沙咀總站,總站於1978年拆卸後,地皮建為現有香港文化中心建築群,而總站的尖沙咀鐘樓則保留到今。
【夫子廟會】是香港一年一度的大型中華文化推廣活動,在尖沙咀文化中心露天廣場舉行,支持機構包括:香港旅遊發展局、民政事務局等,主禮嘉賓和贊助人包括:前立法會曾鈺成主席,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女士、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女士、電影紅星薛家燕女士等等,參與團體超過五十多個,第八屆在2017年3月4日和5日舉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mVzDis7Yqw/hqdefault.jpg)
尖沙咀鐘樓集體回憶 在 Clock Tower Hong Kong - Pin by Dorian Greco on Cities 的八卦
慈雲山集體回憶(轉載) Kai Tak Airport, Hong Kong Travel, 20 ... 左至中: 尖沙咀火車總站vs 香港文化中心- 中右: 尖沙咀鐘樓- 【尖沙咀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巴士型號 ... ... <看更多>
尖沙咀鐘樓集體回憶 在 尖沙咀鐘樓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尖沙咀鐘樓 (Hong Kong Clock Tower),正式名為前九廣鐵路鐘樓,位於香港尖沙咀 ... 鐘樓在香港市民的要求下被保留下來作為歷史集體回憶標誌。1990年7月30日,尖沙咀 ... ... <看更多>
尖沙咀鐘樓集體回憶 在 香港集體回憶- 尖沙咀鐘樓篇 - YouTube 的八卦
香港 集體回憶 - 尖沙咀鐘樓 篇. 25K views 15 years ago. donesome. donesome. 45 subscribers. Subscribe. 85. I like this. I dislike thi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