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政治的事,我從不說謊,頂多不說。我一個人走這條路,是好是壞顧我一個人就好,沒有牽累。
但選前最後一個月,不說的話太多,因為不想自己的任性牽累了無辜、壞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未來。
例如,我本來不想讓黃國昌、或吳益政之類的政治人物上我的直播節目。因為很高機率會被罵,我也沒法撈到好處(我的直播節目因為播放音樂的關係基本上是零收益的),還要特別準備內容,真的是整個煩。
但是既然答應了,我也跟他們說了一模一樣的話:「我會很直接、甚至很尖銳地問你問題,不代表我的立場,但是你們應該要正面回答,絕對不要迂迴逃避,因為觀眾看得出來。」
直接尖銳的問題看起來很派很兇甚至有點挑釁,但事實是,你能好好回答的時候就會加分。屢試不爽。
站在做節目的立場,我們就是希望來賓好好把球打出去,所以我們投球的時候也不會客氣。軟趴趴的球能打出全壘打嗎?不投變化球已經是我最大的誠意。
講是這樣講,但我對他們兩個人算是特別嚴厲,因為我知道他們能把球打回去,節目也因此很好看。但我很明顯對一些人放水,因為我怕他們沒辦法把球棒握好。所以我根本偽善。
但我願意站台、表達支持意願的候選人,都是我真心的想法。只是每個人理由不同,我也不打算一個一個細細討論。今天不是要寫十萬字論文。
我覺得選舉一路來那種最莫以名狀的難過就是那個我曾經很熟悉溫暖的進步圈,變得很恐怖。
2019年一次國外參訪行程,許多跨縣市與黨派的政治人物都有參加。研討會上我講了一段肺腑之言:
「我是跟著民進黨一起長大的小孩,從偷看爸爸的黨外雜誌開始,人生第一次投票是投給陳水扁。二十幾歲時,每次參與社會運動,都和民進黨的前輩們站在一起。但是這幾年,我覺得民進黨和街頭的距離變得很遠。」我知道在廟堂上搞真正的政治和街頭上運動是兩回事,但看著民進黨的變化,內心真的會有些唏噓。
研討會結束,我到外頭去上廁所。一個民進黨政治人物也走進來,寒暄了一陣。他突然對著拉鍊已經解開的我開口:
「為什麼要在外人面前講這些?」
他說的外人指的是那次國外參訪活動的外國人們。
原本是一起談笑的他沒有特別生氣的表情,丟了這句話後就離開。
我當下有點錯愕,誒?他剛剛在對我發球嗎?!我到現在還不是很了解他的意思。
但這句話其實很妙,不論他對我生氣與否,他認為「我是自己人」。
這種自己人的感覺就是台灣現在最奇妙的氛圍吧,又溫暖又肅殺。
時代力量在選舉期間一直被說是國民黨友軍、紅統勢力的一部分,也就是被認定為綠營的敵軍。但一方面也不斷被稱呼做背刺力量,但後面這說法是把時代力量當作友軍時才有意義的形容啊。
到底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呢?我認識很多時代力量的公職與黨職,沒有一個人是支持統一的,大家都是獨立派。各種社會議題也都是站在進步立場。如果今天我們是以理想性來決定敵友,我認為民進黨與時代力量的支持者們應該可以做朋友。
但其實正好相反,我有看到民進黨的朋友在選後說:「我會同情國民黨的支持者,但對時代力量不會。」
我想講個我的觀察。
各陣營都有自己檯面上與檯面下的論述生產中心,負責製造各種輿論的素材給網路上的支持者去散佈。為什麼這次選舉突然吹起了時代力量這股紅統逆風?其實是為了清洗時力的台派選票,綠黨與基進自然也配合演出,讓選票歸位之外,進而逼迫時力與民眾黨搶食剩餘的中間選票。
但嚴格地說起來,這也算是時力求仁得仁。黃國昌一直說要走出小綠,如今在失去硬蕊台派支持的情況下,還獲得如此票數,可以說是站穩腳步。只可惜輸給民眾黨。
不論是站在民進黨的立場還是保衛台灣主權的角度,這個戰略思維其實沒錯。但我每天凌晨看著那些本來可以當朋友的人互相啃咬,滿地是血,我就覺得睡不著。最後一個月我好幾次失眠就是在看著兩邊激烈的言論,心裡想著我是不是該說什麼該做什麼。
2018年,紐約時報針對自由派不斷利用媒體優勢取笑川普與其支持者,寫了一篇長文論述。裡面有段話我覺得寫得超好:
「....更糟糕的是我們的文化習俗正在迅速改變,我們很少停下來去思考這點。一些自由派人士比他們的美國同胞走得更遠,但卻還是動輒批評那些沒有趕上他們的人。珍視包容的人可以多注意自己的言語,解釋自己在做的事情,而不要試圖控制別人說什麼。這只會證明他們對其他美國人懷著最糟糕的偏見。」
我們不斷在用偏見去攻擊別人的偏見。民進黨對時力,甚至我們對韓粉,都是如此。
更糟糕的是,本次選舉的結果證明,我們未來將會變本加厲地使用這項策略,因為它有效。
我有個以前職場的老前輩聽聞我參選時,主動說要贊助我廣告與其他事物。我婉拒了。因為我知道我們雙方政治理念差很多,我擔心他日後悔不當初。他是外省眷村子弟,忠黨愛國。
後來我選上了,我發現我幾乎發什麼文章他都有來按讚。有時候他認同我講的話,也會留言贊聲一下。但是有時候我講國民黨不好、說韓國瑜不行,他就沒有說話。但從他跟我互動頻率的程度,我相信他都有看到,也知道我們政治立場天差地遠。
選前最後一天,我還在他的社群帳號上看到一篇發文說:「我知道你們討厭韓國瑜,但他真的是一個浪漫的人....」這篇文章寫得卑微誠懇,真心誠意,這樣子的傢伙卻在過去一年裡好幾次鼓勵這個罵了韓國瑜不知道幾遍的我。
我希望台灣人不要忘記這種溫柔。有些人搞政治搞到瘋了,但我們不應該如此。
民進黨現在獲得大勝,和2016年一樣。過去四年有太多他可以做到的事情沒做,未來四年沒有理由對他溫柔與忍讓。我支持蔡英文,也支持許多民進黨候選人,我不求什麼感謝,只是盡台灣人應當的責任。但是我接下來的責任就是監督你們是否履行承諾。
反滲透法可以強渡關山,但是礦業法卻有千百個無奈?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時間就像乳溝,要擠就有。
以前剛開始學民調統計時,就知道一個民調常識是「不論問什麼問題,千萬不要寫『沒時間』這個選項」。因為絕大多數人不做某件事,例如看電影或上街投票,他都會想回答沒時間。但事實是當他想做某件事時,不論有多麻煩,都一定會有時間。應該要問「他不做某事是為了要把時間拿去做哪件事?」
這次選舉我覺得自己對不起兩個人。
一個是洪慈庸一個是林佳瑋。因為我把議會工作放第一優先,剩餘的時間分配不足以幫助所有我想幫忙的候選人,所以我完全沒幫到洪。林佳瑋則是我沒有在直播上保護好她,讓許多觀眾對他做了不適當的羞辱。
我很遺憾我投的吳怡農敗選,但最遺憾的是蕭美琴。時代力量沒法贏過民眾黨我也很生氣。
我還有很多話想說,關於這次選舉,關於我期望的未來。但下次再說啦,快要變論文了。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4萬的網紅Chef Wang 美食作家王刚,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同学们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道路边摊经典主食“鸡蛋炒米粉”,保证在家也能做出路边小吃的感觉,其重点就是要事先将泡好的米粉调味调色,这样就可以确保在最后爆炒的时候减少停顿的时间,从而更加容易的炒出锅气~希望大家喜欢本期视频,感恩! 大家好,我是王刚,也就是你们熟悉的美食作家厨师长。我一直在头条上发布做...
少停 在 呱吉 Facebook 八卦
關於政治的事,我從不說謊,頂多不說。我一個人走這條路,是好是壞顧我一個人就好,沒有牽累。
但選前最後一個月,不說的話太多,因為不想自己的任性牽累了無辜、壞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未來。
例如,我本來不想讓黃國昌、或吳益政之類的政治人物上我的直播節目。因為很高機率會被罵,我也沒法撈到好處(我的直播節目因為播放音樂的關係基本上是零收益的),還要特別準備內容,真的是整個煩。
但是既然答應了,我也跟他們說了一模一樣的話:「我會很直接、甚至很尖銳地問你問題,不代表我的立場,但是你們應該要正面回答,絕對不要迂迴逃避,因為觀眾看得出來。」
直接尖銳的問題看起來很派很兇甚至有點挑釁,但事實是,你能好好回答的時候就會加分。屢試不爽。
站在做節目的立場,我們就是希望來賓好好把球打出去,所以我們投球的時候也不會客氣。軟趴趴的球能打出全壘打嗎?不投變化球已經是我最大的誠意。
講是這樣講,但我對他們兩個人算是特別嚴厲,因為我知道他們能把球打回去,節目也因此很好看。但我很明顯對一些人放水,因為我怕他們沒辦法把球棒握好。所以我根本偽善。
但我願意站台、表達支持意願的候選人,都是我真心的想法。只是每個人理由不同,我也不打算一個一個細細討論。今天不是要寫十萬字論文。
我覺得選舉一路來那種最莫以名狀的難過就是那個我曾經很熟悉溫暖的進步圈,變得很恐怖。
2019年一次國外參訪行程,許多跨縣市與黨派的政治人物都有參加。研討會上我講了一段肺腑之言:
「我是跟著民進黨一起長大的小孩,從偷看爸爸的黨外雜誌開始,人生第一次投票是投給陳水扁。二十幾歲時,每次參與社會運動,都和民進黨的前輩們站在一起。但是這幾年,我覺得民進黨和街頭的距離變得很遠。」我知道在廟堂上搞真正的政治和街頭上運動是兩回事,但看著民進黨的變化,內心真的會有些唏噓。
研討會結束,我到外頭去上廁所。一個民進黨政治人物也走進來,寒暄了一陣。他突然對著拉鍊已經解開的我開口:
「為什麼要在外人面前講這些?」
他說的外人指的是那次國外參訪活動的外國人們。
原本是一起談笑的他沒有特別生氣的表情,丟了這句話後就離開。
我當下有點錯愕,誒?他剛剛在對我發球嗎?!我到現在還不是很了解他的意思。
但這句話其實很妙,不論他對我生氣與否,他認為「我是自己人」。
這種自己人的感覺就是台灣現在最奇妙的氛圍吧,又溫暖又肅殺。
時代力量在選舉期間一直被說是國民黨友軍、紅統勢力的一部分,也就是被認定為綠營的敵軍。但一方面也不斷被稱呼做背刺力量,但後面這說法是把時代力量當作友軍時才有意義的形容啊。
到底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呢?我認識很多時代力量的公職與黨職,沒有一個人是支持統一的,大家都是獨立派。各種社會議題也都是站在進步立場。如果今天我們是以理想性來決定敵友,我認為民進黨與時代力量的支持者們應該可以做朋友。
但其實正好相反,我有看到民進黨的朋友在選後說:「我會同情國民黨的支持者,但對時代力量不會。」
我想講個我的觀察。
各陣營都有自己檯面上與檯面下的論述生產中心,負責製造各種輿論的素材給網路上的支持者去散佈。為什麼這次選舉突然吹起了時代力量這股紅統逆風?其實是為了清洗時力的台派選票,綠黨與基進自然也配合演出,讓選票歸位之外,進而逼迫時力與民眾黨搶食剩餘的中間選票。
但嚴格地說起來,這也算是時力求仁得仁。黃國昌一直說要走出小綠,如今在失去硬蕊台派支持的情況下,還獲得如此票數,可以說是站穩腳步。只可惜輸給民眾黨。
不論是站在民進黨的立場還是保衛台灣主權的角度,這個戰略思維其實沒錯。但我每天凌晨看著那些本來可以當朋友的人互相啃咬,滿地是血,我就覺得睡不著。最後一個月我好幾次失眠就是在看著兩邊激烈的言論,心裡想著我是不是該說什麼該做什麼。
2018年,紐約時報針對自由派不斷利用媒體優勢取笑川普與其支持者,寫了一篇長文論述。裡面有段話我覺得寫得超好:
「....更糟糕的是我們的文化習俗正在迅速改變,我們很少停下來去思考這點。一些自由派人士比他們的美國同胞走得更遠,但卻還是動輒批評那些沒有趕上他們的人。珍視包容的人可以多注意自己的言語,解釋自己在做的事情,而不要試圖控制別人說什麼。這只會證明他們對其他美國人懷著最糟糕的偏見。」
我們不斷在用偏見去攻擊別人的偏見。民進黨對時力,甚至我們對韓粉,都是如此。
更糟糕的是,本次選舉的結果證明,我們未來將會變本加厲地使用這項策略,因為它有效。
我有個以前職場的老前輩聽聞我參選時,主動說要贊助我廣告與其他事物。我婉拒了。因為我知道我們雙方政治理念差很多,我擔心他日後悔不當初。他是外省眷村子弟,忠黨愛國。
後來我選上了,我發現我幾乎發什麼文章他都有來按讚。有時候他認同我講的話,也會留言贊聲一下。但是有時候我講國民黨不好、說韓國瑜不行,他就沒有說話。但從他跟我互動頻率的程度,我相信他都有看到,也知道我們政治立場天差地遠。
選前最後一天,我還在他的社群帳號上看到一篇發文說:「我知道你們討厭韓國瑜,但他真的是一個浪漫的人....」這篇文章寫得卑微誠懇,真心誠意,這樣子的傢伙卻在過去一年裡好幾次鼓勵這個罵了韓國瑜不知道幾遍的我。
我希望台灣人不要忘記這種溫柔。有些人搞政治搞到瘋了,但我們不應該如此。
民進黨現在獲得大勝,和2016年一樣。過去四年有太多他可以做到的事情沒做,未來四年沒有理由對他溫柔與忍讓。我支持蔡英文,也支持許多民進黨候選人,我不求什麼感謝,只是盡台灣人應當的責任。但是我接下來的責任就是監督你們是否履行承諾。
反滲透法可以強渡關山,但是礦業法卻有千百個無奈?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時間就像乳溝,要擠就有。
以前剛開始學民調統計時,就知道一個民調常識是「不論問什麼問題,千萬不要寫『沒時間』這個選項」。因為絕大多數人不做某件事,例如看電影或上街投票,他都會想回答沒時間。但事實是當他想做某件事時,不論有多麻煩,都一定會有時間。應該要問「他不做某事是為了要把時間拿去做哪件事?」
這次選舉我覺得自己對不起兩個人。
一個是洪慈庸一個是林佳瑋。因為我把議會工作放第一優先,剩餘的時間分配不足以幫助所有我想幫忙的候選人,所以我完全沒幫到洪。林佳瑋則是我沒有在直播上保護好她,讓許多觀眾對他做了不適當的羞辱。
我很遺憾我投的吳怡農敗選,但最遺憾的是蕭美琴。時代力量沒法贏過民眾黨我也很生氣。
我還有很多話想說,關於這次選舉,關於我期望的未來。但下次再說啦,快要變論文了。
少停 在 柯文哲 Facebook 八卦
【軌道建設應回歸專業、核實評估】
本來今天早上要去立法院公聽會,說明臺北市在過去30年,發展捷運的一些經驗。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想要趁這個機會跟中央說明及提醒。不過後來發現,這個公聽會已成為藍綠之間的口水戰,出席也沒有辦法讓這些問題可以清楚地表達,所以決定在這裡向大家說明我的完整想法。
總金額4200億元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軌道項目,各縣市無不積極爭取,不過臺北市大部分的軌道建設都已經完成,目前規劃中的「東側南北向軌道運輸系統⏌,今年已編列2400萬元的預算在做可行性評估,要等到可行性評估出來以後,才能知道這個計劃需要多少預算?需要中央幫忙多少?這也反映了我一直以來的施政態度,務實依專業來制定政策,而非淪為政治喊價。籌措經費當然重要,但能否落實執行,讓每一分錢都服務到市民真正的需求,更是軌道建設成功的關鍵。
臺北市在過去30年發展捷運,有三個問題做得不好,第一是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以交通為導向的都市建設)失敗。理論上每一個捷運站周圍,都應該是一個小型的都市計畫,有基本的生活功能,包括超商、診所、托嬰、托幼,各種社區福利設施,甚至要刻意減少停車位,換句話說,在這個捷運站旁邊的居民,會盡量以捷運作為代步工具,但這個以捷運交通為導向的都市計劃並沒有落實。
第二點是商業化失敗。以日本新大阪車站為例,它就結合了各種商業空間。為什麼我敢說「未來兩年臺北捷運不會漲價」?因為現在市府要求它要最大商業化,以業外收入來彌補運輸的虧損,但是因為以前捷運站設計時,未考慮商業空間,所以現在要商業化、增加業外收入仍有很多限制。理論上,人流就是金流,也就是說,很多人在捷運站聚集,捷運站就會是一個商業重地,所以過去我們興建捷運共構住宅,戰略上是錯誤的,捷運站應該是跟百貨公司、商業的機構去連結,而不是住宅。
第三點是產業化失敗。過去臺北市的捷運花了6千億元,可是並沒有因為這樣就建立起臺灣的軌道產業,相對的,中國大陸現在已經在全世界各地輸出高鐵,已經建立自己的高鐵產業。這三個敗筆,當我們要再一次大規模發展軌道建設時,必須反省改進,在組織、制度各方面有所改變,以免重蹈覆轍。
這次的4200億元軌道建設特別預算,也要提醒兩個問題,自償性和配合款。我們最近檢討臺北捷運的財務,發現以前在規劃階段時,高估土地開發的利益、也高估運量。對於實際的財務自償性過於樂觀,造成後面的政府團隊接任的時候,處理自償性的債務有相當大的困擾,臺北市也不例外。另外一點,蓋捷運不是只有中央給錢,地方政府也要有配合款,有些縣市需要的配合款根本就超過它的舉債上限,很難想像中央給了地方這麼多錢,將來的配合款是不是又要中央再替它出錢,所以這種財政紀律的問題若不注意,4200億元花了,還是會有後續的問題。
另外,我想請全國民眾共同來思考一個問題:目前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還有高雄市,都有捷運工程局或捷運工程處,但臺灣需要5個捷運工程局(處)嗎? 此外,臺北市有臺北捷運公司,但機場捷運線由桃園捷運公司在經營,將來淡海輕軌線是新北市要經營,每一條路線的自償性都很有問題。事實上,臺北市跟新北市為了環狀線中環段(第一階段)已經開始有些爭執,因為這條捷運線通車後,它的現金流量預期會是負的,但這筆虧損到底要由誰負責?公共運輸不一定要賺錢,為了公共利益政府可以補貼,但是要補貼多少?誰補貼?這個要講清楚。
今天這筆4200億元特別預算丟下去,執行單位到底是誰?如果每個縣市自己去成立捷運工程局,自己去執行的話,臺灣到底要幾個捷運工程局?蓋好後臺灣需要幾個捷運公司來營運?這個問題我們已經跟交通部討論很久了,一直到現在都沒有結果,本來我還特別約林全院長要討論這個問題,不過當時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還沒丟出來,現在這個問題變得更急迫、更嚴重了。
坦白講,興建捷運有時候是一個迷思。以基隆輕軌為例,事實上,交通部已有一個基隆河谷的交通整合計畫,包括南港延伸線、汐止民生線、基隆輕軌、臺鐵優化、北宜直鐵、國道幹線公車等,這些是需要整體考量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單單只考慮一條基隆輕軌,那其他的要怎麼處理?
交通應該是整體的,包括鐵路、公路、捷運、高鐵等各式各樣的組合,臺北市過去30年發展捷運的一些經驗,可以供大家參考,尤其是組織的問題不解決的話,執行的建設會相當麻煩,會重覆投資、重覆浪費。
軌道運輸是專業問題,專業問題應該要專業解決,需要大家平心靜氣秉持專業討論。
(圖:金牌霖/攝)
少停 在 Chef Wang 美食作家王刚 Youtube 的評價
同学们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道路边摊经典主食“鸡蛋炒米粉”,保证在家也能做出路边小吃的感觉,其重点就是要事先将泡好的米粉调味调色,这样就可以确保在最后爆炒的时候减少停顿的时间,从而更加容易的炒出锅气~希望大家喜欢本期视频,感恩!
大家好,我是王刚,也就是你们熟悉的美食作家厨师长。我一直在头条上发布做菜视频,但应网友呼吁也来到了YouTube,真心希望视频可以帮到大家。我会坚持做菜,坚持教大家做菜。也希望大家来订阅我的YouTube官方频道,欢迎大家点赞、分享和评论。在西瓜视频,头条和微博上也有我相同名字的账户“美食作家王刚”,微信公众号为“厨王刚丝球”,谢谢大家支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pMDLGRfolI/hqdefault.jpg)
少停 在 宅女小紅 Youtube 的評價
真是一個饒富教育意義的極短篇呢~
記住:
右車牌
正A點
左車頭
不要邊動邊轉方向盤,踩住煞車先把方向盤右轉到底再放開,此時腳含在煞車上,看到後面車車牌時踩住煞車,方向盤迴到正後再放看,慢慢看到A點出現,再踩住煞車,方向盤左轉到底再放煞車。
一竿進洞就四這麼容易!那遇到左邊的停車格怎麼辦?沒關係我們不要停,天涯何處無芳草,少停一個不會診樣,愛要耐心等待仔細尋找,你會找到屬於你的那一格~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kzVYARCrTA/hqdefault.jpg)
少停 在 子是駿了點 IT's JUST JUN's LIFE Youtube 的評價
太22:37-39
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
在末後的世代,每個人都好像戴上一層層的面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遠,甚至很難真正認識或了解一個人,以至於當生命走到盡頭時,我們才發現留下許多的遺憾。
主動和真實是這個世代最缺乏的,我們很少主動關心身旁的人,我們很少真實的做自己,甚至很少停下腳步,好好聆聽身邊的人說說話,透過這篇信息,讓我們從新學習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成為別人生命中的祝福。
#成為關係高手
#從主動和真實開始
#人人都可以成為傾聽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maaEvFubcQ/hqdefault.jpg)
少停 在 TVBS 音樂節目、一個都不能少停播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一個都不能少停播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TVBS 音樂節目、一個都不能少停播、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周深就來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有最完整一個都不能少停播體驗 ... ... <看更多>
少停 在 TVBS 音樂節目、一個都不能少停播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一個都不能少停播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TVBS 音樂節目、一個都不能少停播、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周深就來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有最完整一個都不能少停播體驗 ... ... <看更多>
少停 在 合歡山停車位少違停亂象多收費能改善?@東森新聞CH51 的八卦
夏天玩水也有人會到山上避暑勝地!通往合歡山的台14甲線,是全台唯一三千公尺以上的公路,不過因為路窄,停車場不夠,每到雪季、杜鵑花季就塞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