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外食特別容易胖???還是我個人的問題?
就算是吃不多,甚至根本沒吃飽,隔天的體重還是會變比較重,可惡!!
我自己屢試不爽,明明就沒吃什麼,為什麼自己煮的吃很飽卻不會增加體重太多,外食只要一不小心,隔天早上小腿甚至身體都覺得腫脹.....
原因大概就是“水腫了!”
外面餐館通常都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鹽分或者是味精雞粉之類的,都加的比較重一點,尤其是加了很多味精的料理,嚐一兩口會覺得湯好像還不錯有鮮味,但是再多喝幾口就會感覺喉嚨有點口乾的感覺,而且越喝湯越渴。
這是我最不喜歡遇到的雷。
今天這一款排毒水是我經常喝的,如果你沒有氣泡水機,那就放在玻璃瓶中+放冰箱,泡一個晚上就可以喝囉!
有氣泡機,打入一些二氧化碳到水裡變成小黃瓜檸檬氣泡飲,會比沒有氣泡的還要好喝。
😋而且利用氣泡水機,透過加壓,灌入二氧化碳時,水果的養分會更快釋放出來,也就不太需要浸泡一個晚上,馬上加入冰水就可以打成氣泡飲,非常快速~
喜歡帶有一點甜味,可以檸檬+小黃瓜+紫蘇梅,都超級好喝的!
而且發酵的梅子對身體也是很好的!
排毒水沒有限定一定要什麼水果,但是小黃瓜的排水效果非常好,又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是我每天都必吃的蔬菜。
再來就是橘子的產季了,橘子切一切放入水瓶裡面浸泡一晚上,也是很好喝的維他命排毒水喔!!
像是葡萄柚+橘子+小黃瓜,也是很棒的組合!
喜歡有香草味道的人,可以泡一些薄荷或者迷迭香、百里香等等,味道都很棒!
氣泡水裡面加入一點蘋果醋也很好喝喔!!
塔塔也有試過放蘋果、柳橙、水蜜桃、西瓜、鳳梨、檸檬等等這些水果,不僅好看也很好喝喔!喜歡香草風味的人,可以到花市去買盆摘來種植,這樣每天都可以有新鮮的香草水果氣泡飲喝囉!!
冬天容易手腳冰冷的女生可以一點柳橙片+檸檬片,一點生薑片,預防手腳冰冷喔!
還有蘋果跟肉桂棒,也都是比較溫補的飲品!
組合實在太多了,大家假日有空的時候可以自己玩看看喔!!
氣泡水機的食譜跟開箱文在這邊,可以參考一下喔!😋
http://rosalinakitchen.pixnet.net/blog/post/356339384
##############
😋對氣泡水機有興趣的人,只有這一款氣泡機可以放入水果或者果汁打成氣泡飲喔!
drinkmate 時尚雙色纖體氣泡機 (草莓牛奶色)
💖開團時間:2019年10月4日早上11點開團,至2019年10月10日晚上12點結束團購。
👉👉http://bit.ly/2oEoB3q
⭕ATM轉帳匯款 (匯款成功後請於訂單連結中回填匯出帳號末五碼)
⭕信用卡一次付清
😋運送方式:台灣本島免運費,外島需加收200元運費。
出貨日:10月7日開始發貨
如果在10月7日中午之前付款完成,就可以在10月7日出貨喔!如果在這時間點之後付款,就有可能會在10月15日休假日之後才會收到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陶瓷雕塑展 #林洛安專訪 凝結萌芽的瞬間,微觀生機之傳承 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曾說「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本書」藝術家林洛以植物的意象,創作出內心對於美的造型想像,綠意盎然、生生不息又完美的幻想世界 山林間奔放自由的童年 中忘卻停下腳步回頭探究自我。洛安回想...
小黃瓜種植摘心 在 蘿潔塔的廚房 Facebook 八卦
5月17日~5月23日。塔塔家的一週菜單分享。
上週下午我媽從菜園裡摘了很多蔬菜給我,然後一大袋丟在門口,按了電鈴人就跑了。
我兒子開門說:是誰放菜在這裡?
我媽也太瞎了吧,他是把自己當成外送員嗎?🤣🤣
現在這時候大家都很怕見面,連很久沒回娘家的女兒都不要見比較好....真是很奇妙的人際關係啊 ~哈
昨天中午用媽媽種的青椒來做青椒肉絲,好好吃喔~我女兒也超愛。❤️
有需要青椒肉絲的食譜 可以看這裡喔,做法相當簡單又美味!
https://youtu.be/DXppgYj-Z88
菜圃蔥蛋蛋應該大家都會做,應該不用示範吧?
料理新手有需要可以留言+1喔!
這幾天有粉絲私訊給我,問我有沒有什麼菜色可以煮?每天想菜單都快瘋掉惹~
其實塔塔分享過的料理還不少,我列舉了這個禮拜我們家吃的菜色提供大家參考一下。不過有些新菜色塔塔還沒有分享給大家,我會盡快拍影片或者照片分享給大家喔!
因為我早上吃素,沒有特別吃早餐的習慣,通常都是麥片+優格+牛奶,或者蔬果精力湯而已,有時候會自己做吐司配著吃。
上週塔塔家的菜單,提供參考:
週一:中午
海味香菇雞,食譜週二晚上會分享。
週一:晚餐
一款特別風味的雞肉蓋飯,食譜已經拍攝完畢,盡快分享喔
週二:中午
番茄秋葵素麵。這道是我女兒喜歡的料理~材料不多,作法很簡單!
https://youtu.be/UD3KKlRCS4Q
週二:晚餐
煎牛排+簡單版壽喜燒。不過我沒有大白菜,用了媽媽種植的有機高麗菜替代一樣很好吃喔!
https://youtu.be/aqLv_O9GIJM
週三:中午
冷烏龍涼麵,用了媽媽種植的小黃瓜,感覺非常清爽~
https://youtu.be/EtTqDK8ZfR8
週三:晚餐
薑汁燒肉+熱炒空心菜~同樣也是媽媽自己栽種的蔬菜。
https://youtu.be/z5OD_Hp_6BM
週四:中午
涼拌小黃瓜。我媽給我超多小黃瓜,哈哈
https://youtu.be/YBA1gAQefBA
海鮮炒碼麵。不過有些材料沒有,也沒有高湯,我用泡麵跟韓式辣椒粉,高麗菜+洋蔥+紅蘿蔔、蔥、豬肉片、透抽這些做一個簡單版而已。也很好吃!
https://youtu.be/rDY7HZZ0rKM
週四:晚餐
鹽麴豬肉炒時蔬蓋飯。這道做法也很簡單,醬汁跟飯搭配在一起非常下飯。做法塔塔會盡快分享喔!
週五:中午
豆乾炒肉絲。這道超級下飯!做法也很簡單喔!
https://youtu.be/7wkJ1ehe1Do
週五:晚餐
韓式炒時蔬。還有冷凍水餃。
不過發現沒有韓式辣醬,也不想出去買,所以沒加,用其他的調味料替代,也很好吃!
只不過基於不是正宗的韓式,怕有人噴,暫時就不拍了。還是你們正不正宗無所謂?好吃就好?
週六:中午
青椒炒肉絲。我媽也有種青椒,有機的青椒吃起來水分非常多,一點都不苦,女兒超愛吃!
https://youtu.be/DXppgYj-Z88
*菜脯蛋,做法超簡單,目前沒有拍影片,有需要的人,可以舉手喔!
絲瓜我媽媽也是自家栽種的,超級嫩~
絲瓜蛤蠣湯。做法在下方7:12秒處。
這部影片裡面也有教大家做 蠔油香菇雞喔!
https://youtu.be/cZOs1X8HBXA
週六:晚餐
番茄炒牛肉,這個做法也很簡單又快速!用了一款最近調配的醬汁做的。會盡快拍攝影片喔!
絲瓜蛤蠣湯。
週日:午餐
番茄炒蛋+熱炒青菜+蒲瓜蛤蜊湯。這一餐一樣用媽媽種的蒲瓜超嫩~
https://youtu.be/ECW21Jwl5NM
週日:晚餐
鮭魚炊飯。冰箱只有冷凍鮭魚菲力,加減煮也是不錯的!
https://youtu.be/kYnUcgbBh70
我大概是一週採買一次肉品。會放超過三天的我就會先放冷凍,三天內會用掉的肉,就冷藏。提供大家參考~
蔬菜買的比較少,因為媽媽給我很多自家種的蔬菜,省了我很多採買的麻煩。
大家也可以先想想一週大概會煮哪些菜,然後先列好清單,這樣買起來就會比較有效率喔!
小黃瓜種植摘心 在 林佳新 Facebook 八卦
《火哥佳新的小黃瓜種植經驗》
既然大家喜歡這種文章那佳新就多賣弄點,你們喜歡就閱讀與分享吧,若有不正確的地方就多指教
說到烤肉蔬菜,難免要說到網友戲稱「姐夫」的小黃瓜(一定又一堆人歪樓,不如我自己講)
小黃瓜這種東西真的很神奇,佳新在十多年前種植過,因為我的個性問題不喜歡防護衣物常常赤裸上身在整理,所以晚上常常被弄的「全身火」種植過的朋友就知道小黃瓜的全身充滿細毛,管理時不防護真的永生難忘的灼熱感,佳新年輕時這種愚蠢真的常常變身「火哥佳新」,這種灼熱感導致我半夜常常起來沖冷水
我的故鄉莿桐原本冬天就是黑柿蕃茄夏天是花果類的故鄉,在夏天時農民努力照料花果類原本就是習以為常的事情,現在社會進步了,十多年前就很多農友用溫室栽培與照明設備去刺激生產,在這與時俱進的時代中農民也一再推翻既有的種植觀念走向全新時代
大家都認為這種花果類很常用藥,佳新不否認,但在農民努力下溫室栽培的小黃瓜已經大幅減少用藥,甚至使用半衰期短期的藥物達到安全用藥,所以大家只要清洗乾淨其實農藥殘留的問題真的不大,畢竟小黃瓜雖然是常收型的作物但使用的藥物多以短期揮發的病菌類為主,所以在農民努力與農改場協助下真的疑慮不大
這些年好友們都知道佳新只要去燒烤店必點「小黃瓜」這樣東西的口感讓我愛不釋手
對於小黃瓜的迷思還有「有刺的都是打生長激素」「花瓣留著的都有生長激素問題」這都是錯誤的,而且是不實謠言,瓜刺與花蕊恰恰代表這些小黃瓜鮮嫩與摘採農人的小心翼翼,這佳新這大剌剌的個性最能體悟,只要摘採不小心花就掉了,刺與果粉就沒了,所以農民的用心為了外觀好看各位可千萬不要聽信惡意商業言語而誤解
至於合法用於某些植物的生長調節劑常常被惡劣用於商業話語「我們家的沒生長激素」,說的好像別人都很惡劣一樣,反而突顯自身知識不足或是本身玩弄惡劣行銷
佳新真的在別的作物上有使用「生長調節劑」過,而且大方承認不怕汙衊,這是用於植物調節的藥物,大家被外部的商業言語影響可能覺得很嚇人,但佳新要說的是就連肥料都是能稱為生長調節的藥物,「生長調節劑」只是合法用於調節植物生長而已,對人的影響我只能說「TMD你是植物還是人」還是你有細胞壁再來說嘴
不要再被這種惡質行銷話語欺騙,要是植物調節劑能影響人發育就不會有人類用於遲緩發展貴死人的的藥物了
由此可見植物就是植物,再跟我說調節植物對人有用的那你就給我吃肥料長大看看,或是喝一下植物用生長條節劑看看會不會變成「飛人喬丹」一樣高
最好的小黃瓜就是微凸帶刺帶花,證明新鮮脆嫩,老實說佳新又得罪盤商了,新叢摘採的黃瓜反而越能保持花與刺,因為新叢皮更薄更脆所以相信佳新這樣挑選準沒錯,花常常因為盤商冷藏太久在箱中掉落,但是沒花也不代表不新鮮只是說一般人我這樣教導比較容易辨識,而別再被商業行銷騙了充滿錯誤迷思。
多加一條小知識,玉米筍長大就是玉米這大致上沒錯除了特定品種
但小黃瓜不一樣,長大也不是市面上的大黃瓜,頂多稱為暴走的大姐夫,大部分都報廢沒經濟價值,大黃瓜與小黃瓜品種不一樣,但種種小黃瓜要是慢兩天沒摘取到的確會類似大黃瓜的外觀,那軟嫩甜的口感更勝市面大黃瓜,通常只有栽種的農友才能享受到,而小黃瓜摘採很傷農友體力一天上下午要摘兩次否則就過熟了,所以是很傷神的勞力付出
至於佳新最喜歡的方式真的是清洗乾淨微烤五分鐘加點鹽花讓甜份轉化吃出食物的原味
#請勿歪樓只討論姐夫兩個字
佳新沒需要各位添油香贊助只在這淺薄賣弄所學,如果喜歡歡迎分享或引用,這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你的分享引用就是我最大的鼓勵
小黃瓜種植摘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 #陶瓷雕塑展 #林洛安專訪
凝結萌芽的瞬間,微觀生機之傳承
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曾說「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本書」藝術家林洛以植物的意象,創作出內心對於美的造型想像,綠意盎然、生生不息又完美的幻想世界
山林間奔放自由的童年
中忘卻停下腳步回頭探究自我。洛安回想起就學的時光說到:我一直是生長在台北的孩子,相當融入城市中快速的腳步、繁忙的生活,求學的階段就讀普通國高中,下課後不外乎穿梭在人來人往的台北車站,擠在電影院般排排座的補習班,周末再起個大早到圖書館報到,日復一日的規律又乏味的生活讓我漸漸遺忘觀察日常事物的樂趣。
聊著聊著,說到小學久遠的記憶略微模糊,述說在自然中度過的童年時光「當時媽媽將我和弟弟送到陽明的森林小學就讀,全校只有六個班級,還記得每個班級在大水溝旁邊都有塊田,每天早上都要從水溝撈水照顧自己的農作物,可能是四季豆、番茄或是小黃瓜。在森林小學的課程一周有兩日半天的自然課程,老師讓我們在山中集合,每周帶學生認識校園周遭的植物與動物,除老師的講解還需到圖書館翻閱圖鑑、書籍,認真查資料加上寫生畫圖才能完成一張學習單,那時候就發現自己對於植物寫生的喜愛。」經過這段敘述,可以想像童年在山間奔跑的自由與快樂,加上林洛安家裡曾開過花店,走在路上、有花草的地方,母親便會一一告訴她這是什麼花、這是什麼植物…,因此在成長過程中不知不覺累積了大量植物知識。
林洛安的父親長年居於雲南的西雙版納,從事普洱茶商的工作,回台期間總會與她分享在當地與茶山村民互動、述說生長了百年的野生茶樹是多麼地高,而茶的採收作業是如何遵循季節更迭來摘取葉芽,使茶樹生長得更茂密;不使用農藥與人工化肥,以維持大自然間生息的平衡,洛安每每聽起關於茶山的故事,便會對大自然有種景仰與說不出的感謝,感謝大自然的照顧。
在城市中尋找綠意
近幾因搬家緣故,有幸家中多了一片小小的花園,喚起林洛安對花草的興趣,開啟了綠手指生活,其中對於多肉植物更是上心,其圓潤而飽滿的葉面和多變的外型令她感到驚奇,漸漸投身研究如何種植,進而有了自己一個多肉植物小天地。
就讀研究所期間,林洛安曾於誠品歐風花藝店打工一段時間,每日店內皆會保有2、30種進口花材與葉材,以及各式植栽與大型植物裝置,打工期間認識了許多植物與花材,也能利用上班空檔練習花材的搭配。這些生命經驗、對於植物的喜愛與研究,不知不覺已成為創作的養份。
取材於自然的溫度創作
大學就讀台藝大工藝設計系期間,林洛安接觸了多樣工藝媒材,包含金屬、陶藝與木工等,剛開始她覺得陶藝並不吸引人,經過兩年的學習,發現陶藝的塑造過程、裝飾技法與燒成都有著深厚學問與知識,而陶土的易塑性、能立體呈現作品外型等特質,更是令她深受吸引的原因。洛安認為「陶土經常被形容成為一種溫暖的材,在適當的濕度下捏塑起來的觸感柔軟細緻,其原料包含高嶺土及複雜的礦物質,使其成現不同的色彩、硬度、燒成溫度、黏土顆粒的粗細。對於土的掌控,水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只要對乾濕度控制得宜加上眾多的成型方式,黏土就能在手中千變萬化,結合了土、水及在燒成環節需要用到的火,這樣近乎自然的材質皆取之於大地,甚至滋養了同樣被喻為溫暖的材質-木材,大地對我而言就是最溫暖的存在。」
從眾多媒材當中,林洛安選擇專注於陶藝創作,本次展覽作品造型元素靈感通常源自於植物的啟發,更將自然界植物所展現的對稱、飽滿、滑順、曲面等元素納入其中。
捕捉生機展現瞬間
本次系列作品以植物發芽的瞬間與繁衍的傳遞,作為展覽主軸,林洛安觀察到許多女性藝術家創作靈感經常來自植物、花卉與性徵,例如美國女性畫家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Totto O'Keeffe)的花朵繪畫「對於大部分的開花植物來說,花朵背負著複雜美妙的繁衍工作,它們色彩艷麗、香味誘人,花瓣的造型襯托出花粉和花柱,吸引昆蟲來傳遞花粉,繁衍後代。」。
(萌系列作品)微觀植物的細節,作品呈現圓潤、簡潔的線條,將特點聚焦,林洛安舉例作品(萌),在一似葉面組織的平面上的兩點,象徵著甫冒出的芽點,佐以戲劇性的色彩打光加強重點。(傳遞系列作品)外型靈感來自於顯微鏡下的花粉,理念源自花粉的傳遞過程,授粉代表著植物生命延續與傳承。在作品的展現上也承續著自然界的定律「散撥越多種子提高生存機率的定律」大量複製同樣一件的組件作品ex. (向光),使用種子發芽意象並向著陽光方向排列,呈現出律動感及方向性。藉由不同的媒材質感與成形方式,希望能更貼近她所想要傳遞的視覺感受。
自然的樂章與傳達
「我希望透過我的作品,也能傳達這樣的感受給觀者,讓觀賞的人能夠感受到美好及愉悅的情緒。」當藝術家林洛安徜徉於大自然所帶來的感動及美時,經由創作將這些生長的瞬間記錄下來,透過這樣的實現過程,傳遞給觀者,同時也達到自我療癒。林洛安的作品如同一首平靜溫涼的歌曲,卻飽含生命力與希望,帶領觀者徜徉於自然界的篇章。她更希望此次展出能有別於以往以材質特性為出發的習慣,以最純粹又新穎的視覺感受傳達作品義涵,帶來不一樣的陶瓷雕塑作品。(文:金車文藝中心)
林洛安學歷: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所陶瓷組
2009- 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系
獲獎 :2014 第十屆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 入選獎
2014 澳洲黃金海岸國際陶藝獎 入選
2014 南投縣第十五屆玉山美術獎 入選獎
2014 南瀛獎 佳作
2014 西班牙17 th Biennal de Ceràmica d'Esplugues 入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kW_b5ediUQ/hqdefault.jpg)
小黃瓜種植摘心 在 小黃瓜摘心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八卦
【懶人包】小黃瓜摘心- 日本打工度假攻略-202101122021年1月12日· 時間長度: 2:40 發布時間: 2016年7月28日小黃瓜如何栽種才能結果壘. ... 整枝、摘心及摘果(來源:http ... ... <看更多>
小黃瓜種植摘心 在 小黃瓜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小黃瓜 (cucumber )是植物界種子植物門的胡瓜屬,為淡色蔬菜,俗稱瓜仔泥,刺黃瓜、 ... 小黃瓜種植前段成長期可施用一般蔬菜用的成長肥,中後期開始整藤、摘心後,則 ... ... <看更多>
小黃瓜種植摘心 在 小黃瓜摘心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八卦
【懶人包】小黃瓜摘心- 日本打工度假攻略-202101122021年1月12日· 時間長度: 2:40 發布時間: 2016年7月28日小黃瓜如何栽種才能結果壘. ... 整枝、摘心及摘果(來源:http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