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的秘密》
既然不做業配文,那老木當初創立粉絲專頁的起心動念為何?
這個問題向來引發許多人的好奇。
答案很簡單,最初不希望太多人誤闖私人帳號是其一,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動機,是由於我家有個「ADD+失寫症」孩子的緣故。
開啟這個創作平台除了鼓勵迷路拓展對於繪畫的熱情,更大的因素,是為了讓迷路能在輕鬆又主動的氣氛中養成 "書寫" 的習慣,相信這會比逼著孩子拼命抄寫、枯燥練習來得更有效能。
既然先天不足後天當然要補上,既然失寫,就更要多寫。
除了學校作業之外,課外的練習不用多,一天一創作,無論文字多寡皆好,就像吃維生素的概念一樣,過量多也不見得能吸收,重點在於持續不斷。
6年前,迷路在小一時,被醫師評估為學習障礙裡一種名為 "書寫障礙"(失寫症)的孩子,其實這也用不著醫生診斷,老木早在他幼稚園時期就發現問題的存在了。
雖然過去他在體制裡就讀小學的過程中,國語大小考試都在平均90分上下,那是因為老木天天都得花上大把時間將文字拆解或轉化成圖像,並且即便花上再多時間,每次考完沒多久必定還是忘個精光。
迷路的腦袋裡似乎有個網子,裝進去的文字都是一時的,沒辦法久留,或快或慢,終究會漏光光。他對於中文字體的結構性,有認知紊亂甚至是無法記憶的困境。
遇到這樣狀況的孩子時,媽媽內心沮喪的程度實在難以表述,特別當媽媽還是一個文字工作者時。
直至現在,看著他這麼大塊頭的一個人了,都已經上了國一,經常還是連小三、小四就學過的字也照樣出錯,老木心裡難免糾結,一堆傷感情的O.S每每差點奪口而出。
天啊,我花了那麼多時間、精力和金錢,日復一日的陪伴之後,他怎麼還是端出這麼多2266的錯字?
有的字只記得上半部,有的字只記得下半部,還有的字只記住左半邊或右半邊,更多的狀況是他比倉頡還厲害,造字功能一流!
所以老木經常提醒自己 "等待" 的重要性,回想這一路走來,他雖然慢,但仍是持續向前的,每一年都比去年進步;他雖然慢,但未曾停下,三年級的時候比一年級好一點,七年級的時候又比五年級好一些。
讀到這裡,想必許多菁英派見敝人標準如此之低,嗤之以鼻,不過老木要說的是,除了看到迷路的缺點,我也看到迷路的優點。
迷路有顆很精美的腦袋,像個裝滿奇珍異寶的珠寶盒,打開後閃亮亮的,裡面充滿精彩絕倫的故事,以及連大人都不具備的知識和哲學角度。
而關於文字最珍貴的價值,正是在於意念的傳達。
好在現今是鍵盤時代了,書寫當然重要,但未必重要到做不好就得傷害親子情感的地步,更沒有重要到做不好就否定人生價值的必要。
如果在一段時間的認真觀察之後,你發現你的孩子和迷路有著相同的狀況,那麼請記得,他們未必是故意不用心的,而一味地責罵他們不用心,只會讓事情雪上加霜。
善於等待,永不放棄,老木始終相信大隻雞慢啼。
今天迷路願意公開自己的缺陷是需要勇氣的,這能讓更多人認識書寫障礙的真相,老木真心為這孩子感到驕傲。
後記:
下次當你看到迷路作品上有錯字時,懇請雅量包涵,對於一個特殊如此的孩子,也請以不同標準看待。欣賞他的創意和幽默感,讀出他獨樹一格的意境,關於錯別字,就請網開一面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
「小論文動機怎麼寫」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小論文動機怎麼寫 在 Mr.elk Facebook
- 關於小論文動機怎麼寫 在 Facebook
- 關於小論文動機怎麼寫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小論文動機怎麼寫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 關於小論文動機怎麼寫 在 4.「研究動機」與「目的」如何撰寫?|108課綱|備審資料 的評價
- 關於小論文動機怎麼寫 在 研究方法撰寫指引-研究動機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小論文動機怎麼寫 在 關於研究所之論文的起手式- 課程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小論文動機怎麼寫 在 研究架構圖怎麼寫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小論文動機怎麼寫 在 研究架構圖怎麼寫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小論文動機怎麼寫 在 研究動機與目的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評價
小論文動機怎麼寫 在 Facebook 八卦
昨天聽到最好的消息就是市長說的, 北市已經兩星期沒有不明感染源的個案了,全台也都降為零星個位數,回想起五月底疫情大爆發的那段日子,台北街頭不時有救護車鳴笛呼嘯而過的景象,讓人記憶深刻。
現在立院在吵3+11的會議紀錄,但指揮官定調疫情和調整機師隔離天數無關,其實我和先生常聊這個,也認為和隔離天數調整是否真的有關,尚待確定, 因為中央也沒查到真有機師去過萬華的足跡,既然萬華沒港口、機場, 病毒一定從某個地方傳來的,我們兩個醫生,可能醫院內隔離病房看多了,咸認為疫情散布是和旅館的隔離、管理是否嚴謹、確實有關, 管理不確實, 病毒在機師隔離中就已經經由某個管道傳播出去了,所以當初這家諾富特旅館到底歸誰管, 是地方,還是中央,才會有人如此在意而爭執不休。
不久前本院一位久違了的護理長突然出現在我眼前,大家心照不宣,這時間同仁會突然消失不見,都是去了某個特殊的防疫機構支援,他們須長時間過著幾乎與世隔離的生活,現在任務完成, 歸建醫院,她拿了市府贈送給防疫志工的紅色T–shirt 和市長頒的獎狀, 要求我拿回家給市長簽名。
那晚先生簽著、 簽著, 感慨起那段日子來,他說最初捨棄蓋方倉醫院,改利用防疫旅館和加強版防疫旅館 ,是因為疫情突然大爆發,要建什麼都來不及了,那時他每天去巡視防疫旅館、 篩檢站和醫院, 他說出去看才知道問題所在,他自豪地說防疫旅館是他發明的 ,大量篩檢站是他下令要設的,還說有天在某篩檢站看到確診病患在大太陽下苦等去處,回家後一個晚上絞盡腦汁,訂出確診者按症狀如何後送的SOP,隔天馬上發送給北市各大篩檢站和醫院,讓第一線人員能有所依循,記得有天晚上他回家跟我說,很欣慰現在病人的安置都上軌道了,他又突然冒出一句問我說,他剛送出SOP不久,幾天後中央也發布了確診者後送的SOP ,他說奇怪了,怎麼跟他寫的一模一樣。
心情好, 像老人家一樣寫些過去的回憶和大家分享…
最近名人的博士學位和論文又被大家掀出來熱烈討論,看了這些新聞,也勾起了我心中小小的遺憾…
年輕時, 自覺體力、記憶力和腦力都在中上之上, 心中湧起了再去唸個博士的念頭,加上我那老公不經意常在我耳邊耳語說他們家兄妹都有博士學位,更加深了我唸博士的動機,某天很嚴肅地問小孩:「 媽媽也去唸個博士好不好?」不料小孩全然反對,理由是不想當流浪三兄妹…
其實小孩說的沒錯, 爸爸幾乎在醫院, 要是媽媽也整天混實驗室,不曉得這個家會變成什麼樣子,一晃眼三十年過去了,現在回想起當初的決定,還真有那麼絲絲的遺憾在…
小論文動機怎麼寫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所有的工作都該有報酬......但這似乎不適用於母親這份工作。
在那個她專屬的節日裡,她被理想化,也受到推崇。但在日常生活裡,她卻很少獲得感謝,她所做的一切都被認為是應該的。
讓愛走遠的不是家務本身,而是不公平感。這是一份鮮少被如實承認的不公平感。下面這些日常的評價,總結了這種不公平:如果是「他」換尿布,我們會覺得他很棒。如果是「她」換尿布,沒有人會讚賞她,因為那是「正常的」。
家庭主婦必須壓抑許多憤怒:那些與沮喪有關的憤怒、面對不公平的憤怒,有時還得加上由無意識或不夠敏感的丈夫所帶來的傷害而引發的憤怒。
獨自生活的女性遭遇到的困難不會比別人多,讓愛無法發展的,是難以表達的怨恨,而不是男性的缺席。
取自《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有位媽媽,在留言裡描述的狀態,讓我心裡有些觸動。她的情緒,也許跟伴侶也有關係。所以我想分享這本書,希望再次帶著大家了解藏在媽媽這個角色裡,那種難以說出口的苦楚。
我自己的書《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就我所有的書來說,銷售的數量不算好,雖然就一般作者來說已經蠻好了。出版社很用心了,我相當感恩,我知道,書沒那麼好賣,主要跟書裡面的內容有關。
如果您看過我的書,再來看這篇文章,您會發現有好多重疊之處。我在描述的,並不是這個社會討喜的、常見的陽光媽媽形象。
這篇摘文提到的,那種「不公平感」、「難以表達的怨恨」,散佈在我書中各處。今天晚上9點半我會辦這本書的贈書直播,特別要把這篇摘文說清楚,也許做到同理,但我不知道能不能走向療癒?!
「壓抑的情緒、自我的貶低、情緒的疏遠、情感的距離、無力感、沮喪......這是會爆炸的混合物!當媽媽崩潰並虐待孩子,整個社會都應該負起責任,而不只是她自己。」
這段文字,可以用各種角度去辯證。但我希望帶起理解,去感受當媽媽痛苦的那一面,這能讓我們連結。
祝願您,能面對真實的自我,即便痛苦難受!
*********************************
精疲力竭的母親
【文/ 伊莎貝爾.費歐沙】
高鐵車廂內,在我座位的前面三排,一位媽媽對自己的兩個小孩越來越生氣。她提高音量,威脅道:
「你等著被打吧!」
其他乘客面面相覷,感到尷尬......沒有人介入。我不知道小孩在做什麼,但媽媽的怒氣又升高一級:
「等一下就有你好看了,這是你自找的!」
我決定放下閱讀中的書,反正也已受到影響了。我走向母子三人:
「你很生氣......需要幫忙嗎?」
「不,不用,謝謝。」
「不,你需要的......」我溫和地堅持著。
「是,我累壞了。謝謝。」
我在她旁邊坐下來,跟她的孩子玩了一下。光是我的出現就已經讓他們平靜下來,第三者的介入永遠能緩和狀況,當然,只要不火上加油的話。
精疲力竭時,我們無法設想周全,會先應付最要緊的事。這位母親已經成功地把孩子和行李帶上火車,她準備了食物和飲料,但忘了帶能讓小孩子打發時間的東西。她疲憊不堪,不再有足夠的精力來陪孩子玩了。
薇奧蘭.蓋希托說:「我正把衣服丟進洗衣機,聽到背後傳來兩個孩子今天早上不知道第幾次吵架的聲音,突然間,一聲巨大的『砰』,緊接著是女兒的叫聲。那時,我動也不動,腦海浮現『她不會摔得很重』,還有『如果她還會叫,表示還活著』這樣的事。我最後就像個機器人一樣把洗衣機填滿,再也感覺不到任何事,我覺得自己不再是母親。」
這是契機。薇奧蘭.蓋希托正在寫關於職業過勞的博士論文,她把自己的經歷與她的研究工作做了連結。在母職中,她經歷了過勞的其中一個階段。職業中的精疲力盡不僅限於公司中,也出現在家中。
每一位新手父母都可能是受害者。所有的母親,甚至那些看起來有信心的,都過著高度緊張的日常生活。許多重複性的工作、極少得到的感謝、瘋狂的作息時間限制、一大堆她們完全無法控制的情況、不可能專注於一件事情而不會被打斷十次......這些,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小時,永無止境地持續著。因為,我們不可能辭去母親一職。
寶寶如此美好,所以是什麼讓媽媽如此疲累?其實就是因為情況如此「美好」,她們不能抱怨。
薇奧蘭.蓋希托列出了母親生活中壓力因子的名單:
— 媽媽的工作是永無止境地重新開始每一項工作。她清洗、打掃,但幾分鐘後,又全髒了,這讓她失去了能為工作帶來意義和能量的成就感。
— 媽媽經歷著許多完全無法控制的狀況。她希望能夠徹底保護自己的孩子,但常常感到無力。她不僅要保護孩子免於意外或住院,但也要面對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例如嬰兒腹痛、長牙齒和被蜜蜂螫到。
— 小小孩的特性就是無法預期,就算母親規劃好一天的行程,也一定會被打亂。你準備出發去見朋友,把寶寶抱上車時,突然得換尿布......就算你是有條不紊的人,嬰兒還是會打亂你的時間表。當夜晚來臨,媽媽經常會有這種相當難受的感覺:「我一整天什麼都沒做。」
— 所有的工作都該有報酬......但這似乎不適用於母親這份工作。在那個她專屬的節日裡,她被理想化,也受到推崇。但在日常生活裡,她卻很少獲得感謝,她所做的一切都被認為是應該的。
— 除此之外,她還不能犯錯。她把標準設得很高,當發現自己想成為的模樣與日常經歷間的落差,自然會感到絕望。
— 誰來負責支持媽媽呢?在心理層面上,面對小小孩時,她們大多時候是獨自一人的。有時候能去可以接待母親和小孩幾個小時的機構,但卻很少能找到聆聽她們心聲的場所。大部分的人都想聽到她說自己因為有如此可愛的寶寶而感到幸福充實,他們不想聽到她說自己有時候想掐死寶寶。老公呢?當他下班回家,媽媽要不就是因為怕他再次出門,所以什麼請求都不敢提,要不就是對他發洩一連串老公不知該如何應對的抱怨。他則會反駁說她也可以再回去工作,或說別人的太太—或更糟糕的,說自己的媽媽都得心應手,但她卻......簡言之,來自這一方的支持很少。
一般而言,一個待在家裡的全職媽媽要負責所有的家務。有時,丈夫不僅沒有提供能減輕妻子勞累的物質協助,甚至還期待她照顧自己!請一位家事清潔員?想都別想,因為妻子們或多或少都會有意識地說:「我媽媽都做得到,我怎麼可能做不到?」此外,許多丈夫也認為那不是必要的開銷,因為「你一整天也就只有這件事要做」。
家務分配的失衡會影響母親對孩子的愛嗎?會!
我太庸俗?我誇大了?你以為母親的愛與洗碗或掃地無關?當然有關。
太多衣物要洗、太多地板要擦、太多飯要煮、太多碗盤要洗,這些都可能改變愛的能力。
事實上,讓愛走遠的不是家務本身,而是不公平感。這是一份鮮少被如實承認的不公平感。下面這些日常的評價,總結了這種不公平:如果是「他」換尿布,我們會覺得他很棒。如果是「她」換尿布,沒有人會讚賞她,因為那是「正常的」。
某位男性—他是家庭主夫—有一天向我吐露:「我每天都發現這對我老婆來說有多麼不公平,我只做了一點點就得到讚賞和誇獎,她做了一大堆卻沒有人看見。」這是一項無論在男性或女性身上都很罕見的認知。甚至即使有了這種認知,只要不公平仍銘刻在社會中,它就會持續下去。其他較不敏感的丈夫甚至看不到問題,而且可能會在妻子抱怨或無法達成目標時,貶低、羞辱,或歸罪於她。
家庭主婦必須壓抑許多憤怒:那些與沮喪有關的憤怒、面對不公平的憤怒,有時還得加上由無意識或不夠敏感的丈夫所帶來的傷害而引發的憤怒。
獨自生活的女性遭遇到的困難不會比別人多,讓愛無法發展的,是難以表達的怨恨,而不是男性的缺席。
在我們的社會中,大家都期待女性知道該怎麼做,彷彿那是女性身上與生俱來的能力。她們以專業著稱,而少數幾個冒險挑戰的男性則被認為是業餘的。但事實是,她們知道的不會比男性多。確實,女性會分泌母愛的荷爾蒙,也能餵奶,但基因中並未寫著哪一牌的尿布最好,或是有關疫苗注射與親師關係的建議,更別說一切都需要不斷的調整。面對孩子,從來沒有什麼是確定的,因為他們在成長、改變,而且沒有一個孩子與另一個孩子相似。
一段時間之後,媽媽再也受不了了。
薇奧蘭.蓋希托很詳實地描寫了過勞的第一階段:儲備的精力用盡。母親處在情緒與身體的疲乏當中,這是由必須不斷調整所引起的。
如果母親未獲得協助和支援,無法宣洩過度飽和的壓力,她可能會很快地來到第二階段,也就是「自我感喪失」和「疏遠」。
媽媽知道她必須繼續運作,但已不知道該怎麼做到。唯一的出口就是無意識地從情緒方面切斷壓力的來源,好讓精力的流失降到最低,並能繼續像機器人一樣,完成無法逃避的工作。精疲力竭的母親會照顧自己的孩子,但不帶任何情感,她會心不在焉。我們都經歷過這種完全耗盡的時刻:做著應該要做的事,準備三餐、放洗澡水、清理餐桌、哄小孩睡覺,但一切都以無意識的自動模式進行。當精疲力竭的狀態持續下去,自動模式也變成常態,母親與孩子越來越疏遠,她已經不再帶著感情了。
沒人幫助的母親會陷入憂鬱當中,越來越沒效率,一切都需要她竭盡全力,她懷疑自己的能力。有些以前能做到的事,像是打電話、填資料,現在都顯得難以克服。漸漸地,她進入過勞的第三階段,也是最後階段。怒罵、打小孩、懲罰,母親做了所有以前不願對小孩做的事,而很顯然地,事情繼續惡化,惡性循環開始。她看到作為母親的自己,與曾夢想成為的母親差距如此之大,以至於她甚至寧可徹底放棄做母親這件事。因為動機喪失和自尊崩壞,她否認所有自己做過的事,否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所有成就。
並非所有母親都會陷入憂鬱,但絕大部分—若非全部—都會經歷短暫但反覆出現,或持久的精疲力竭階段。
過勞的起因並不是女性的脆弱,不是因為她可能比其他人有更痛苦的過去,而是她與周圍互動的結果。不需要給她藥物:需要治療的不是她,而是需要重新設想她周圍的環境。這也不是僅限女性的病症,一位瑞士的小兒科醫師就證明了父親們也會經歷一模一樣的狀態,如果留在家裡照顧寶寶的是他們的話。
在這些困難的條件中,我們能瞭解父母有時會覺得自己受夠了,也瞭解到孩子會因此遭殃。一位精疲力竭、受過勞之苦的母親會與孩子疏遠。她越來越無法控制自我,覺得自己像是囚犯,被孩子剝削。她可能會對孩子的要求起而反抗,把孩子視為暴君,為此而恨他。有時候,恨意如此強烈,甚至會抹去她身上所有的母性。「他讓我消耗殆盡!」卡蜜兒吼道,「我再也受不了!這麼說很糟糕,但我對自己的小孩已經沒有任何感覺了,我有時候就像個機器人一樣在照顧他。他很快就讓我生氣,如果不馬上做我要他做的事,我就會發瘋。」
卡蜜兒是一個壞媽媽嗎?「她沒有母性!」她的婆婆如此評斷。後來,卡蜜兒依照我的建議重回職場,也漸漸重新找回對孩子的親情。現在,她很樂意與孩子玩;而之前,她只是處在過勞的極端階段而已。
壓抑的情緒、自我的貶低、情緒的疏遠、情感的距離、無力感、沮喪......這是會爆炸的混合物!當媽媽崩潰並虐待孩子,整個社會都應該負起責任,而不只是她自己。
.
以上文字取自
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法國父母最信賴的心理學家,帶你擺脫焦慮、解決親子衝突的45堂療癒課、23種高成效的對話練習
博客來 |https://bit.ly/3e0mvPM
誠品 |https://bit.ly/36wD1EN
金石堂 |https://bit.ly/36x5hXK
Momo購物|https://bit.ly/2XEGSM2
遠流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ylibfans/
.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7/25高雄公益免費_善牧第五屆爸比媽咪節-親子有話好好說(高雄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50194072308694/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小論文動機怎麼寫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各位朋友大家好,又到了為你朗讀的時間,今天嘉玲想要跟大家介紹一齣很好看的戲劇,叫「安眠書店」。
這齣戲有多好看呢?他是去年2018年9月在Netflix上映,短短幾個月全球就有四千萬用戶收看,口碑非常好。
那為什麼想介紹這齣戲呢?是因為我在看戲的過程中,一直覺得這是危險關係非常好的教材,而且顛覆了許多我們過去對危險情人或被害者的認識。變得比較立體。
當然一齣戲不等於就是全部的真實,只是透過探討這齣戲,我們有機會看看不同的面向,對問題有更多元的理解。
可能有很多朋友還沒看過這齣戲,或是不認識這齣戲,所以容我花一點時間,簡介一下這齣戲在演什麼?
這齣戲一開場是在一家很有特色的獨立書名,男主角Joe喬,是書店經理,有一天他在書店邂逅了女主角Beck貝可,Joe就對貝可一見鐘情,開始上網搜尋貝可的資料。
很快的喬就掌握貝可的一切行蹤,這件事情並不難,因為貝可很愛使用社交軟體,每天都會上去po文,分享自己生活裡的點點滴滴。所以喬知道貝可住在哪裡?讀什麼學校?主修什麼?想要成為作家,等等等。
戲就從這裡開始演,身為觀眾的我們,看著這對俊男美女怎麼一步步墜入情網,然後,互動變得越來越驚悚、可怕。
談到這邊,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套路有什麼好看的?不就是看男主角或女主角怎麼「愛到卡慘死」,一步步踏入「死亡的界線」。
對,你猜得沒錯,結局不是Happy Ending。
但這部戲最最最特別的一點在於,這個男主角其實是個危險情人,但作者卻巧妙地用男主角的視角講故事。也就是加害人的角度說故事,這是很罕見的,因為觀眾通常不喜歡壞人,我們喜歡善良、正義的一方獲得勝利。也因此我們常常把加害人扁平化,覺得他們應該就是滿臉橫肉,一眼就能看出來他們是壞人,或是個霸道總裁,大男人主義,我們應該認得出來,知道怎麼跟他們周旋,遠離危險。
但如果你不曾好好認識加害人的面貌和內心,你其實是不可能全身而退的。這也就是為何台灣最近另一個話題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之所以爆紅的原因,如果沒有編劇、創作者勇敢把問題揭開,推著我們用更多元的角度把問題看清楚,我們才有機會開始思考,否則人是情願待在舒適圈,繼續用自己的以為推論世界的,因為這樣比較省事。
好,扯遠了,我們先回來「安眠書店」,我之所以喜歡這齣戲,是因為我的碩士論文研究的就是危險關係。所以我很清楚那些所謂壞男人(或壞情人),其實並不如你想像中的可怕,相反的他們非常迷人。
這裡指的迷人,不是外表好看,而是他們知道怎麼讓人卸下心防。就像故事裡的喬,其實就像個文藝青年,看起來無害,而且他在戲裡頭還會幫忙鄰居家的受虐兒童,是真的有善良的一面。
所以女主角貝可覺得喬是一個斯文、有趣的傢伙。不過,貝可一開始是有男朋友的,雖然她和男朋友的感情不怎麼好,可是貝可並沒有像喬一樣,瘋狂迷戀對方。
接著喬一步步滲入貝可的生活,先是在地鐵拯救她,讓貝可覺得自己欠喬一個恩情,然後,喬又指導貝可反擊性騷擾她的教授。在貝可眼中喬是一個很好的人,願意幫助。
於是觀眾也會開始認同喬,覺得貝可需要被保護、被拯救,而喬剛好是那個最合適的人,全天下沒有人比喬更關心貝可了。
此外,作者還刻意把貝可塑造成一個可憐的受害者,像是沒有錢、窮學生、家庭失和、有一個渣男朋友,讓喬可以像個英雄一樣出現拯救貝可,為何要這樣設計當然也是有原因的,這個我們下一集在介紹。
回到喬,因此觀眾剛認識的他,其實只是一個熱心、關心人的男生,並沒有太多踰矩的行為。
但當你看到喬為了愛貝可,不惜殺掉貝可的男朋友時,你就會開始覺得不對,這個人失控了,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你又會覺得喬這麼做是對的,這些事情都是非得做的。
那為什麼喬做出這麼可怕的事情,我們卻不會討厭他呢?甚至開始替他說話?
原因就在這齣戲用了大量的獨白,簡稱OS,讓身為觀眾的我們,很容易帶入到男主角的情境,覺得喬變態瘋狂的行為都是情有可原,而且了解他的動機後,就覺得沒那麼恐怖,角色互換,我們身在他那個情境有可能也會做出一樣的事情。
你會聽見喬的內心,是真的真的很愛貝可,很怕他受到傷害,他是基於許多重要的理由,像是怕貝可被騙、被看不起,所以才會出手拯救。
而這些話,在我的研究中,也經常是加害人對受害者說的話,於是那些女生就會開始合理化男友的行為,覺得男朋友這麼做都是太在乎,不是故意的。
好像只要師出有名,動機合理,行為再不對都可以原諒。也就是以愛為名,行傷害之實。
忘記跳離開,理性的分析這樣的愛,真的合理、沒問題嗎?還是只是彼此把自己心裡的破洞,投射在對方身上。
就像隨著劇情的推進,我們了解到男主角的成長背景,就會知道他這些可怕的行為是怎麼學來的?我們現在看到的加害人,曾經也是一個可憐無助的受害者,為了生存、為了連結,他扭曲了自己,以求活下來。所以當他遇到喜歡的人時,以為只有用同樣的控制手段,才有可能贏得被愛。
這些心裡的傷沒有去處理,外在的保證再多也沒有幫助。
就像貝可和喬過了蜜月期,關係不在那麼多浪漫和激情後,喬又開始疑神疑鬼,讓貝可覺得窒息,把貝可推離自己,然後喬又做了一堆事情證明自己,把貝可拉回來。讓彼此一直在痛苦與甜蜜中輪迴。
假如你現在的關係,讓你覺得很矛盾,你知道對方愛你、在乎你,但他卻一直造成你的傷害,你覺得有些困惑,很鼓勵你可以追一下這部影集,你會對加害人的心裡有更完整的認識。
但看完後不是要你認同對方,而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重新思考,這些行為像不像你身邊試圖控制你的人一樣,你覺得繼續替他們合理化會發生什麼事情?我想女主角的下場,暗示了很多事情。
下一集我也會在針對女主角的背景,跟大家分析什麼樣的特質容易陷入危險關係。
但如果你沒時間看戲,或者你看完後,想知道假如身邊真的有這種危險情人,或是有控制慾的人,該怎麼辦?
我有一門線上課程,叫「人際斷捨離~讓你的生活只留下對的人」,裏頭有完整的解說與活動,告訴你如何一步步拿回自己生命的掌控權。相關的課程連結都在YT下方,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直接線上報名喔!
最後,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就不會錯過我們製作的內容喔!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小論文動機怎麼寫 在 研究方法撰寫指引-研究動機 - YouTube 的八卦
阿谷教你讀 論文 (02):構念、構面、題項;研究背景與研究 動機 ;研究目的與結論的呼應. Yenku Kuo 郭彥谷. Yenku Kuo 郭彥谷. ... <看更多>
小論文動機怎麼寫 在 關於研究所之論文的起手式- 課程板 - Dcard 的八卦
「千萬不要先寫摘要」 摘要就是把整篇論文以最簡單的方式,快速的敘述完後面的整個故事,快速的讓大家了解你的動機、目的、怎麼做、得到什麼結果。很多人 ... ... <看更多>
小論文動機怎麼寫 在 4.「研究動機」與「目的」如何撰寫?|108課綱|備審資料 的八卦
探索完整【專題製作】【播放清單】: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ZtkgjtF9weRSM4W-HnO5O6q97KDQwTQ☆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