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了,每一位盡心盡力讓台灣更好的人,都是英雄。
#有感而發
#文長慎入
這次爆發武漢肺炎疫情,深感台灣人團結一心,讓疫情處理得那麼好,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村里,大家團結一致,有效管控疫情。
台灣醫療業,水準稱之為世界第一,中研院發揮所長快篩和疫苗也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不到一個月建出 60 條生產線,口罩業者按照政府指令徵用,沒有第二句話加速生產,各大藥局也受託政府販賣口罩,使得藥師工作量大增,人民也乖乖排隊買口罩,國人自己用,絕不外銷,看見台灣防疫是徹底且有效的,而口罩管制、增加生產量,使價格與供貨穩定,讓民眾都買得到,民間也自動放棄旅遊、外出戴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疫情指揮中心也幾乎每日召開記者會說明疫情,為的就是讓國人能夠安心,各國媒體也紛紛報導,台灣此次防疫的做法及配套措施。
台灣的確診數排名是國際第30名,找了很久才找到台灣在哪裡,從來沒有因為找不到台灣,還有這麼舒爽的感覺,台灣離中國最近,當各國都認為台灣會是重災區,我們反而成為大家的防疫借鏡指標。但是隨著全球疫情大爆發,我們反而更不能鬆懈,大家還是要記得勤洗手,減少出入醫院、公眾場合等來避免傳染,如有被傳染疑慮或從國外入境者,皆須遵照指示自我健康管理,或撥打防疫專線1922,不要成為防疫的破口,讓台灣能守住這場戰役。
在急診室,隨時都是滿載狀態,從輕症到重症,顧名思義,急診室免不了就是急,病人、家屬、醫師、護理師,連輸送的傳送都很急,遇上新興傳染病時更是如此。在這些特殊狀況中,病人運送的動線及流程,橫跨了急診、感控、放射部、保全、及清潔傳送人員、甚至是各個病房。除了在確保動線和流程順暢,我們還必須考慮現場就診人員及民眾觀感,我們必須和不同單位進行溝通協調,提供意見和溝通,以確保同仁的安全,以安全的前提下流暢運作。
雖然近日急診來診量有明顯下降,但是假日期間急診病患容易因一般診所休診而增多,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推延擴大,擔憂感染或有旅遊史的「疑似」病人也找上急診,天天民眾來電詢問或是自動前來急診想做武漢肺炎快篩,幾乎癱瘓急診檢傷及就診的作業,但還好醫院在各個出入口設有紅外線熱能感應發燒篩檢站,輪值同仁有效詢問TOCC,將有旅遊史及發燒的病人送到隔離區,減緩人潮對急診的衝擊。僅管如此,我們還是隨時處在緊繃狀態,面對病人的抱怨,也不斷的檢討防疫措施及流程改善。
再來就是看見放射科人員又脫又穿的、檢傷人員裡裡外外衝來衝去,119警消人員也會在第一時間先問好TOCC,到達醫院之前先以無線電通報檢傷站,確實做好感染控制,但管制動線一啓動大家就得乖乖遵守,我們都知道,在這個非常時期,大家都不輕鬆!
面對這次來勢洶洶的疫情,我深刻感受到急診人彼此相互守護的用心,同仁們也分工合作,護理部也推派資深護理師前來守住篩檢站,讓急診能更順利運作,面對此次疫情無法預測的各種狀況,我們都希望可以讓隔離區的作業可以安全而又無慮,無論在哪一個時間點,當我需要去支援檢傷或別的區域時,同仁們就算再忙也會相互支援。
不只醫護人員處於高風險環境,消防救護也是第一線碰到患者,當指揮中心通報疑似有發燒或武漢肺炎個案,消防員在準備出勤救護車時,必須將護目鏡、N95口罩、防護衣、雙層手套,戴好戴滿,除了悶熱爆汗最重要的是,開車視線不佳,將隔離做到滴水不漏,消防出勤真的辛苦,然而他們卻是被遺忘也是第一線的一群。
在這次防疫行動中,急診第一線醫療人員的思維及行為也更加謹慎,醫師也了解如何開立隔離病人的醫囑,請求護理師協助了解防疫動線規劃等,上層長官也天天到急診關懷,急診同仁們也彼此互相學習、保護彼此的過程難能可貴,無法言喻。這次戰役尚未抵達終點,在努力阻擋病毒擴散的過程中,我們仍在衝突、協調、妥協中努力的守住每一道防線,急診人互相讓我們平安的一起下班,彼此守護。
#小病不要去急診。
#急診陪伴家屬一人就好。
#盡量不要去探病。
#能不出國就不要出國了吧!
#請尊重醫療人員的心情
#勤洗手、必要時戴口罩。
#民眾有溫暖的不停送來糧食
#119救護也是第一線
小病不要去急診 在 降低小病衝大醫院! 健保新制「檢驗.掛急診」費增|TVBS新聞 的八卦

看病領藥,都和健保息息相關,但民眾得注意,健保署拍板新制,最快上半年實施,其中檢驗費用將最有感,目前照X光和核磁共振等,不用收費, ... ... <看更多>
小病不要去急診 在 [新聞] 健保新制醫學中心急診費恐破千薛瑞元: - 看板Gossiping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