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我接到一位國小畢業生媽媽的來信,說六年級學生7/3就畢業了,但搜索網路,卻找不到七月初的營隊可以參加。
看過來!看過來喔!畢業生&國際學校提早放假的學生家長,安儀老師聽到你們的呼喚了!我們決定加開:
1、7/6-7/10的宜蘭戶外閱讀寫作營
2、7/13-17的中正、內湖國學常識素養營,作為獻給畢業生的禮物,為準國中生安排專屬的國語文課程。
https://reurl.cc/Y1nopl
中正區:新北市中正區寧波東街
A班
上午9:00~12:00(翁清堂/楊嘉敏老師授課)
7/13(一)
閱讀文章《曇花的禮讚》桂文亞
國中文言有一課「愛蓮說」,以蓮喻人;而《曇花的禮讚》作者則廣泛運用譬喻、誇飾、擬人、映襯、排比......諸多修辭法,描述半夜盛放的曇花。本堂課將帶領同學深入閱讀後,以「XX花的禮讚」進行觀察摹寫,讓同學們得以深入淺出的一窺修辭學堂奧。
7/14(二)
將閱讀的觸角伸向經典,英國文學家毛姆知名短篇小說「午餐」,將當年還是窮酸文青的作者與法國貴婦共進午餐的虛榮感和阮囊羞澀的窘迫,與缺乏同理心的貴婦形成強烈的趣味對比。
寫作主題:「臉紅的時候」
7/15(三)
選用文言《王冕的少年時代》《五柳先生傳》等名篇,賞析文言文之精粹簡煉,以及記敘人物之技巧,本堂以「影響我最深的一個人」作為人物寫作練習。
7/16(四)
導讀《記承天夜遊》《大明湖》《大鼠》《為學一首示子姪》等名家作品,分析記事寫作的條理及方法,鼓勵思考與運用,練習題目為:「一場誤會」
7/17(五)
賞析元曲《天淨沙・秋思》《雁兒落兼得勝令・雲來山更佳》《沉醉東風・漁父詞》,從中了解記景寫作如何運用五感加乘,如何構建出一篇有畫面和意境的佳作。本堂課程亦有短篇詩作練習。
B班
下午2:00~4:00(羅葳老師)
7/13(一)
文章閱讀:《世說新語》善用對照、比喻、誇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老師將用最幽默的方式,帶領孩子認識當代文人的思想言行,和門閥社會的生活面貌。
作文題目:「白話文改寫」
7/14(二)
文章閱讀:《我喜歡》(張曉風)
練習排比、類疊、譬喻來敘述人物、景色,並學習將感受穿插其中。
作文題目:「我喜歡」
7/15(三)
文章閱讀:《紅毛酋長的贖金》小說家歐亨利善於描寫美國社會尤其是紐約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結局常常出人意外,值得深入探討。
作文題目:「故事接龍」
7/16(四)
文章閱讀:《初次的椰林大道》(簡媜),閱讀一篇優雅詩意的散文,有如一池清泉沁人心脾,簡媜文字清雅,富有詩韻,最能陶冶身心。
作文題目:「我最喜歡的地方」
7/17(五)
閱讀:余光中詩選(月光光、雨聲說些什麼、新月與孤星)
寫作:「xx伴我行」
內湖區:上午9:00~12:00內湖區:台北市內湖區大湖山莊街163號(陳瑩玲老師)
7/13(一)
文章閱讀:《促織》蒲松齡「聊齋誌異」
國中課程中開始接觸文言文,先讓有趣的鬼怪故事提升孩子對文言文的興趣,再一一感受精簡文字的魅力所在。「促織」就是蟋蟀,這個迷人的故事肯定能抓住學生的目光,對文言文有個好印象。
作文題目:「我是一隻XX」(擬人法)
7/14(二)
文章閱讀:《差不多先生》胡適
胡適是白話文倡導者,他的作品淺白易懂卻富含深意,幽默中帶有警示意味。這一篇「差不多先生」可以讓同學探討各式各樣人性缺點,可仿作亦可討論。
作文題目:「我看XXX」或「XXX先生」
7/15
文章閱讀:《國王的考驗》
除了敘述故事大意,還能從故事的人物、情節中探討事理,並分享自己相似的生活經驗。
作文題目:「國王的考驗」讀後心得
7/16(四)
文章閱讀:《我的丈母娘》陳黎
透過對外貌、服裝、表情、動作甚至說話語氣的生動描寫,成功展現人物的特質。
作文題目:「最認真的身影」
7/17(五)
唐詩閱讀: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辛棄疾各選其一,由詩作欣賞及辨認其詩風。
寫作:「押韻詩」
詳情及報名請洽:https://reurl.cc/Y1nopl
小畢的故事賞析 在 小畢的故事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八卦
小畢的故事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小畢的故事,武林茶菜單,小畢的故事全文,小畢的故事賞析在Facebook上2022年 ... ... <看更多>
小畢的故事賞析 在 [討論] 1983小畢的故事- movie - PTT娛樂區 的八卦
第一次公視看的第二次大學通識電影賞析第三次跟失聯已久的僑生同學在圖書館耍廢等體育課第四次在實驗室無聊拿筆電看的第五次不久之前大概是二個星期前 ... ... <看更多>
小畢的故事賞析 在 [心得]老片推薦 小畢的故事(好雷) - 看板movie 的八卦
圖文版:https://blog.yam.com/wanderland/article/10190822
80年代是台灣新電影的年代,具代表性的有《兒子的大玩偶》、《光陰的故事》、《風
櫃來的人》等等。其中由陳坤厚及侯孝賢合作的作品也不少,最著名的一部正是《小畢的
故事》。
《小畢的故事》類似人物傳記片,由主角小畢鄰居小凡主述,從小畢隨母親改嫁,一直到小
畢當上飛官為止。劇中觀點在小凡旁知及觀眾的全知間切換,椅旁知的觀察及情緒烘托劇
情效果,全知觀點仔細描寫了小畢家中旁人無從得見的畫面,裡裡外外層層包裹,密實的
搭起了樸實的情感架構,細膩而不濫情。
故事中小畢一家除了母親的角色較為平版傳統外,小畢和父親都很有可看性。小畢的
父親和他沒有血緣,雖然處處照顧小畢,但和兩個親生兒子比較下對小畢的關懷竟多添了
幾分客套、閣闔,最後也因為小畢的頑劣爆發不滿的情緒。小畢縱使桀傲不馴,也並非全
然壞胚子,他對朋友有義氣、犯錯會感到羞恥、有榮譽心,也談起純純的戀愛。這樣的角
色相當可愛,因為我們知道,他們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也不是聖人;他們有血有肉,和我
們一樣有無奈、有悲傷,像我們一樣的生活著。
電影中的情節非常可親,小畢的母親替他送便當、小畢和朋友下課後在街上按門鈴惡
作劇、到租書店看漫畫,使我們得以一窺當時的生活風貌。尤其是當新生弟弟開始夜夜啼
哭,無人得以入睡,小畢和父親一起在街上施行民俗偏方,希望能改善情況的段落,特別
樸實入心,反映了那時純樸又富有活力的人民性格。
小畢的成長在我們這個被好萊塢大肆進占,天天汲取誇張戲劇養分的今天看來,或許
過於平淡,但這不就是我們的生長過程嗎?雖然我和小畢生長的年代不同,某些生活的元
素還是共通的;像是大家一起站在操場升旗、聽著「向右看齊」的口令調整隊伍、帶媽媽
的便當到學校、上課向老師敬禮、下課爭先恐後的衝出校門,多久沒有這樣的體驗?這樣
的感觸,我又遺忘了多久?
如小凡在劇中所說:「那些瑣瑣碎碎的事,現在回頭看來竟那樣的美好,越久越真,
越久越美。」
請別忘了那份純真的美好。
《蒼白皮膚的美感》:https://blog.yam.com/wanderlan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9.77.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