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唐鳳上任前。
數位政委,沒有比唐鳳更適合的人選了,但我希望藉這個各界關注的機會,把過去兩年在行政院青年顧問團的領悟也寫下來。
先自我揭露,我的政治觀是小政府主義 (Minarchism), 與唐鳳的持守安那其主義在理想政府的目標狀態上,以及著重的改善手段上有本質的不同,但無論是哪一種,台灣都還距離太遠,不影響我要分享的事情。
唐鳳入閣,最危險的是各界的救世主期待,正是這種期待消耗了台灣最優秀的政務官和事務官,我擔心唐鳳也被這樣消耗掉。
台灣政府施政現在面臨最嚴重的問題是系統性的問題,過去兩年我跟著蔡玉玲政委參加了無數的跨部會協調會議,一下子就發現政府的問題是疊床架屋且無法瘦身,呈現嚴重的 silo effect, 各部會雖然都有願意認真做事的事務官,但有時受限於老舊的法令和龐大的官僚體系,慢就是慢。
順著這兩個根本的原因思考下去,老舊的法令這個問題,大家會把矛頭指向立法院,怎麼新法修法過得這麼慢?但現況或許大家忽略了,立法委員的數量在減半之後,其實是不足的,所以很多的立委里長化,做選民服務顧選票都做不完了,更遑論花更多時間在專業的法案審查和研究上。
修法立新法的效應多數是長期才看得出來的,在民主社會中選民期待偏向短期利益的情況下,立委這樣的時間分配是非常合理的,這也是為什麼那些在重大社會事件發生時引起民眾關注的法案會火速通過,因為通過這些法案符合民眾短期情緒宣洩的期待,符合民意,符合比例原則,而那些沒有更多新聞事件持續加持的法案,自然 cue 表就會排到天邊了,即使通過了,也不會引起太多關注。
這跟立委的素質無關,純粹是民主制度的系統性問題,不只台灣這樣,全世界的民主國家都遭遇一樣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越來越龐大的政府體系,團隊充分溝通的複雜度是隨著人數呈現指數性的增長,2 的 n 次方,每個人可以在每次溝通中決定是否參加,所以有這個數字,所以人多的時候我們必須發展出樹狀的組織結構來讓分工和和溝通效率增進。但是當人數膨脹到幾十萬人的時候,這種架構也會逐漸失效,無解,這也是為什麼我主張 Minarchism,除了人數減少別無他法,更聰明的流程和工作方式都會被龐大的官僚體系抵銷相當程度的效益,而且越來越嚴重。
台灣社會喜歡說「樹大有枯枝,人多有白癡」,所以一些怠惰的公務員會被抓出來當箭靶,好像解決掉這些白癡事情就解決了,在我看來問題是「人多變白癡」,人太多決策能力和執行力就越差,想想看你們三五個人連午餐吃什麼都要想半天,就知道人數擴大十萬倍時會發生什麼事情,「公僕的公僕」是治標,while (1) { 公僕--; } 才是治本。
你我皆有認真工作的公務員親戚和朋友,這跟污名化或是剝奪他們的工作權無關,同樣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公務員缺乏淘汰和瘦身的制度,官僚體系真的已經太龐大了,網路上常有人罵為什麼好傑出的一個人,進入公務體系就沒了,這些人還在,只是他們同樣被系統綁死。
回到為什麼我會擔心的救世主心態,因為我擔心唐鳳一進去,大家過沒幾個月又開始砲轟:「奇怪,不是智商超高嗎?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唐鳳要面對的同樣是這兩個台灣民主社會根深柢固的問題,跟智商無關,跟她認不認真也無關,是系統是系統是系統,更聰明的數位工具和工作流程可以解決部分問題,讓資源被更有效地利用,但不會是大家期待的解決根本性的系統問題。
所以我希望不要再把救世主的心態用在傑出的人身上,在短時間內就質疑怎麼救世主都沒有來救我們?台灣的系統性問題沒有簡單的答案,需要的是時間和得罪人,以現況直白來說就是需要更多的砲灰。
唐鳳,撐住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6萬的網紅有仇必記- 何志光頻道 Ho C K Jonath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本土力量 Hong Kong Localism Power Facebook : http://www.facebook.com/HongKongLocalismPower...
小政府主義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八卦
【美國人不愛戴口罩,是小政府主義情結在作祟?】
有相當多的美國人有一種 #意識型態,那就是小政府主義。
他們認為政府不該干涉他們的 #自由,
有小政府主義情結的美國人因此將防疫政治化了。
#華人精英 #李家同
本論壇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
小政府主義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八卦
獨立監理歸零、壟斷結構滲入
數位發展部的組織挑戰
江雅綺/台北科技大學智慧科技法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台北市)
未來行政院組織改革「數位發展部」的架構方案之一,可能會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為主體,再納入資安處。圖為NCC。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媒體報導未來行政院組織改革「數位發展部」的架構方案之一,可能會以NCC為主體,再納入資安處。倘若如此,由於電信、廣電、資安皆涉及科技戰時代的國家關鍵資源,融為一爐,也具有深意。不過,若真採行此方案,可能要面對下列挑戰:
第一,NCC的設立標榜媒體獨立和言論自由,一方面以組織法嚴設委員的遴選標準、一方面透過國會立委審查NCC委員的人事專業資格,層層把關,就是為了確保獨立機關監理的正當性。倘若全面改制為行政部會,固有利行政一體促進數位經濟發展,但原先NCC被賦予的獨立監理目標,恐怕就此歸零。因而目前即將在立院進行審查的人事案,未來如何定位,也令人費解。
第二,如前所述,NCC的監管目標是電信廣電產業,而廣電產業目前的市場結構,長年少數壟斷,導致市場創新有限。前陣子立委質詢NCC委員,就提到目前有線電視的「萬年頻道表」與「二四○俱樂部」,被提名的委員們均甚了解癥結所在,承諾未來半年將提出改善機制。吾人樂見NCC致力促進市場公平有效競爭,但在市場尚未改善之前直接改制,壟斷結構是否會滲入新的數位發展部會,導致創新科技導向的商業模式要發展將備加艱難?
話說回來,當初NCC設立主要參考美國的聯邦通訊委員會(FCC),但是美國採取小政府主義,做為全球數位經濟的龍頭,FCC只有五位專業委員,負責全國數位、頻譜相關法規政策,可見美國的數位經濟之所以蓬勃,靠的還是民間與企業的力量。
反過來說,台灣若以「數位發展」為新部會的名稱,帶有規畫的「產業政策」意味,更值得參考的是近鄰韓國的例子。過去十多年,韓國資通訊發展相關部會改制多次。例如二○○八年成立教育及科技部,其後又將其業務分別併入「教育部」與二○一三年成立的「科技、資通訊及未來規畫部」。二○○八年成立「知識經濟部」,二○一三年又改制「貿易、產業與能源部」。二○一三年成立的「科技、資通訊及未來規畫部」又於二○一七年改為「科技與資通訊部」。不過於此同時,二○○八年成立的韓國通訊委員會(KCC),掌管廣電新聞監理,也始終存在,並仿照FCC設有五位委員。
數位發展部的規畫如何最為適當,取決於終極目標在哪。和韓國對照之下,台灣除了NCC和資安處,教育部、科技部以及交通、經濟的部分業務,恐怕都和數位科技的全面開展有關。
小政府主義 在 有仇必記- 何志光頻道 Ho C K Jonathan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本土力量 Hong Kong Localism Power
Facebook : http://www.facebook.com/HongKongLocalismPowe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6dxcEBYNsM/hqdefault.jpg)
小政府主義 在 [問卦] 大政府好還是小政府好? - Gossiping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八卦
... 政治路線政府盡可能的不去干涉人民生活就像美國那樣國家人民意識有可能對立但是相對自由缺點是因為政府不干涉, 所以有可能導致財團、資本主義 ... ... <看更多>
小政府主義 在 胡中南:你配擁有保守主義小政府嗎? - YouTube 的八卦
保守主義#政府#選民保守主義在不同的語境下,或者不同的歷史階段,擁有不同的含義,但它們都有類似的本質:是一種強調既有價值或現狀的政治哲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