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灣生分享文」被爆料之回應及直播預告
Follow灣生新聞已經一段時間,一開始注意到這件事,是看到一篇關於陳宣儒(田中實加)小姐盜圖事件的披露,詳細把原畫者的圖,與陳小姐號稱自己創作的圖逐一比對,就是拷貝、翻轉、調色,然後號稱自己創作。這樣大膽又不可思議的事,被一連舉出十(幾)個例子,使我這種局外人感到非常震驚,於是開始關注這條新聞。
當然,因為這新聞背後的現象讓我感觸很多,也思考很多。
首先,她既找到一個絕佳題材(灣生回家,多感人),也有能力「煽起」事件(紀錄片、書都轟動),那,何必造假呢?為何連出身、國籍、創作都要假?這樣冒身敗名裂的危險,還如此高調,真有人會幹這麼大膽的事嗎?
不但有人幹了,還幹得堂堂皇皇,就算被發現,在還沒渲染大之前,還強詞狡辯著不是盜圖,是臨摹,令人瞠目。果然,最後不但證實的確是盜圖,連紀錄片的啟始點都是假的,以至一樁記錄人性的美事都蒙上了陰影。我在私人臉書上分享的報導標題是「灣生加倉奶奶心酸問導演:大家會不會以為我們也是騙人的?」,一個騙子,讓原本失根、想尋根的人更受傷,讓原本好事被模糊焦點,實在遺憾。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出版社說:我們只是出版社,不是徵信社。這樣講好像也對,所以即使涉及記錄與歷史,只要題材夠煽情、有賣點,很會寫就可以了,真實性與作者誠信都不重要了,是這樣嗎?還是,一直以來,出版社沒遇過這麼不誠信的人,所以對此毫無準備,出版社是受害者?
導演說,雖然覺得怪怪的,對方提供資訊不完整,對外也有奇怪的說法,但思及自己若退出「故事會被怎麼處理呢」?怕對不起那些爺爺奶奶所以放不下(那現在就對得起了?)。乍聽也有道理,但用「怕爺爺奶奶受害」這麼漂亮的理由行了助紂為虐的事實,幫對方把騙術完成,這是對的嗎?是善良之舉嗎?
除了陳小姐有明顯的詐欺,其他人好像都很無辜,沒有誰是真正蓄意,但他們的確合力完成了一樁涉及不同國籍、與歷史情感的世紀騙局,不但獲獎、獲讚譽,還取得商業成功。
一切都奠基在,台灣人太溫情,溫情到只要故事、敘事足夠感人,讓人心融化,就不用苛求真相,一點點小錯或小謊都是可原諒的,所以陳小姐(田中實加)在灣生這件事上,一再地得到大家「假裝沒看見」的原諒,還合力幫忙完成,應該就是台灣人溫情又不求真相的性格所造成的。
於是騙子可以頂著假身分、假國籍受訪,大出鋒頭,嚐到「幻想也能成真」的甜頭,就更深陷幻想裡,連道歉都在繼續掰故事。我朋友說這位陳小姐需要的不是道歉,而是去看醫生,她應該生病了?
我感嘆的,是這個社會對誠信的要求,已經越來越低了嗎?現代的人們太沒耐性,總需要快速好吞嚥的東西,只要能講煽情的話、煽情的故事就好,講完了、大家得到自己要的,有沒有誠信、是真是假似乎就沒那麼重要…了,是嗎?
誰會在乎?很快會被更大、更聳動的事掩蓋,很快會被遺忘的事,隨便啦,誰在乎?
真相、公理呢?深度探討呢?
不重要,因為沒有點閱率。
所以現在走的是「公道自在人心」路線嗎?消息來源、真假一點都不用在意了嗎?多年來不經求證、造假的事情,我始終不能理解,也深惡痛絕。
於是就在私人臉書抒發我的疑惑,然後被爆料了。唉,完全忘記天蠍今年犯小人,嘖
其實,我本也考慮在粉絲頁寫一下這件事的感想,切入點是能看到什麼是海王星、與雙魚座現象,尤其目前火、海、凱龍、金星、月亮都在雙魚,而其關鍵字是:救贖、犧牲、奉獻、夢想、藝術、集體潛意識、催眠,與欺騙、美化、模糊焦點、受害、毒品、上癮、隱瞞有關。
但星象文寫起來會很長,調時差中的我,就選擇在私人臉書先抒發了,沒有要藉此影射、針對誰,媒體不必強加聯想、製造對立,這樣不是又模糊焦點了。我其實更疑惑的是,這樣從頭騙到尾的事,在人們的縱容下,究竟還有多少?
現在我們置身海王星雙魚時代,海王星自2011年起就回到自己守護的星座,能量可說極其強大,在回歸的五年來,可說詐騙事件不斷,騙徒當道,騙術滿街,老實說,田中實加絕非特例,她只是冰山一角,因為騙得太離譜、踩到大地雷才會被揭發,如果她只是小小地騙,騙完又懂得收手呢?先不提真小人式的詐騙,偽君子式的假學歷、假經歷、假論文、假證照不也滿天飛嗎?簡直是一個什麼都能假的社會,食物、油品是假的、想婚的帥哥是假的,連富二代、或上過媒體的成功者、人上人有時都是假的………
火星進雙魚以來我身邊還發生一件事,想請問你若是當主管的,敢相信求職者的履歷嗎?認識的製作單位最近剛爆發某員工「借完同事一輪錢、借刷完一輪卡」後拍拍屁股走人,大家驚覺受騙事件,那小妹進公司時就號稱「在東京留學應徵進東京迪士尼但太想回台灣所以若錄取一定放棄迪士尼來上班」,故事是不是好感人?製作人信了,錄取她,還覺得無比榮幸請到這等人才,到處幫她宣傳,大家都對她另眼相看,從沒懷疑這是說謊(後來當然都一一戳穿了,在被騙之後)。這就是台灣人,被自己的善良給噎到氣都喘不過來。
這樣的事,其實每天都在眼前上演,一而再、再而三,如果沒人求真,真相就會永遠隱沒,隱沒在「算了啦」的鄉愿裡,最後再也分不清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海王星要在雙魚待到2026年呢,還好久,還那麼多年呢,我們難道都要生活在混沌不清、是非不明、真相不辨的世界裡嗎?如果你覺得可怕,覺得不想,就請學會「拒絕」。我們能拒吸二手菸、拒絕毒品、拒絕酒駕、拒絕假油,我們也能拒絕造假、拒絕不實,其實這也是海王星雙魚帶來的重要課題,就是來讓「假」「極端地發展」,假到你我都能分辨,假到你我都有感覺,假得太離譜、傷害的人太多、謊撒得太誇張…而後,太慘痛的人們終於學會分辨,並理解「清明、誠信」的重要性。
但我們一定要這麼慘才能學會教訓嗎?一定要都被騙一輪、被瞞一遍,才能學乖嗎?星象引力下事情也許還是會發生,會引起混亂,但事件多大、多小卻是自己可決定的,這才是學習占星最重要的功能。
火星雙魚「揭發騙子、沸沸揚揚」之外,金星現在也進雙魚了,我相信,雖然仍深受衝擊,但金星會讓良善不至淹沒,讓犧牲與受害者得到公正對待。
最後,與其說希望造假事件不再有,毋寧說,大家趕快修心吧(修行也是海王星雙魚的課題),心澄明了才能在迷亂世代不致失落,免得看到造假那麼成功也想造假。看新聞也請保有觀點,保持疏離,尤其太煽情或標題太聳動的更要當心,因為非常可能是假的。時時訓練自己心中有一桿秤,時時訓練自己求真相,就能被海王雙魚訓練出火眼金睛。誠信時代既不復返,我們要自救才行。
看看本週週報,我有提到行星落20、21度的人會是事件主角…哈哈,我自己就太陽21度,會不會太準了點?2017年一月了,你絕不能錯過這麼準的唐老師的運勢解說,是的,今晚九點,一月運勢直播來了。
#2017年了新年快樂
#九點直播見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6萬的網紅Psyman 塞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人魚 #Mermaid #動物星球頻道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reurl.cc/MARXdX 我個人還是覺得他是假的 Psyman副頻道|https://reurl.cc/WdOo2Z Facebook|https://fb.me/psymantalk IG|htt...
小小世界紀錄片 在 東森新聞 Facebook 八卦
【#台灣啟示錄】
小小鼓手呂岳駿,用鼓棒敲出人生新樂章
呂岳駿九個月大的時候,被發現他的腦袋長了腦瘤,如果不立刻開刀,恐怕會有生命危險,那個時候全家人哭成一團,媽媽責怪自己生下一個不健康的孩子,阿公也愧疚沒有把孫子給照顧好。
當時岳駿才9個月大,就要歷經兩次生死關頭的大腦手術,命是救回來了,但是因為腦瘤壓迫視神經,可能永遠看不見世界,另外開刀所產生的後遺症,還包括了岳駿的大腦無法分泌生長激素,必須靠打針才能正常發育。
但是至少岳駿回來了,而他對人生的態度也沒有因此受到打擊,對於一個8歲的孩子來說,過分的早熟與勇敢,更讓大人感到不捨和心疼...
完整報導👉【小小鼓手呂岳駿祖孫情 特別報導】
http://smarturl.it/r9c17v?IQid=facebook
訂閱🎥●#台灣啟示錄 官方頻道連結●
http://smarturl.it/v6nvgq?IQid=facebook
#小小鼓手 四分衛 #紀錄片 #感動 #分享 #上周回顧 東森新聞 東森新聞 洪培翔 #呂岳駿
小小世界紀錄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Catchplay紀錄片《雪地之光》獲得倫敦獨立影展最佳紀錄片以及尼泊爾國際人權影展最佳影片,片中描述世界之巔尼泊爾擁有獨一無二的絕世美景,但偏鄉孩子生活卻異常艱苦,無法接受妥善的教育。為了讓孩子擁有更好的人生,望子心切的父母從小便將孩子送到位於首都加德滿都的寄宿學校「雪地之光」就讀,希望能翻轉他們的命運。12年後,當年甫來學校的稚童已成青春煥發的少年與少女,多年未曾返鄉的他們,滿心期待卻又近鄉情怯,就這樣踏上一段長途跋涉的回家之路...... 】
{內文}
紀錄片<雪地之光>先映入眼簾的是扣人心弦的喜馬拉雅山之美,遼闊 無限 又純淨。但故事開展後,是截然不同的苦澀和心疼。
小小的身體裡,他們忍受著從小就得有的原罪,一種被生在太遙遠的尼泊爾喜瑪拉雅山,就注定被迫選擇的原罪。
(電影片段<雪地之光>)
山區的孩子必須在家庭與教育之間做選擇,孩子們來到這裡就無法回家了,他們沒錢回去,家人也沒錢過來看他們
父母親為當時才3.4歲的孩子們選擇了教育,送他們到萬里之外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寄宿學校「雪地之光」,這裡專門為來自喜瑪拉雅山區的孩童,提供教育和翻轉人生的機會。
但在那個只想與父母在一塊兒的年紀,孩子們認為,自己被丟棄了,這是尼馬和澤琳德基心底埋藏的痛。
(電影片段<雪地之光>)
我家很窮,母親生下我幾天後就過世了,父親帶我來這裡時,他叫我在學校裡逛逛,再回來找他,然後他進辦公室談事情,等我逛完回來,他已經不在了,那天起,我再也沒見過他,也沒有他的消息
(電影片段<雪地之光>)
我今年16歲,我4歲就來了,剛來時我很孤單也很愛哭,我常常會想,為何母親送我到這麼遠的地方,有時我很難過,認為家人不愛我
帶著傷痕長大,12年後,三個幸運的孩子忽然得知,得以回家探望家人了。
(電影片段<雪地之光>)
見到母親時,我想把包包一丟,跑去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我應該會大哭吧
於是,他們開始展開不可思議的穿山越嶺的漫漫回家路,其中家最遠的尼瑪,搭機之後,要整整徒步15天,但透過攝影機的隨行貼身拍攝,看見尼泊爾驚人之美,也正是紀錄片最特別之處。
(電影片段<雪地之光>)
一開始我想,我到底來到什麼地方啊?景色十分優美,但生活條件是另一回事,這條路很難走。終於來到佛克桑多湖了,景色很美,湖水湛藍美麗動人,我們正在佛克桑多湖畔錄影,然後地震就來了,突然之間天搖地動愈搖愈嚴重,我們驚覺是地震,我很害怕,於是逃跑了。(7.9級強震襲擊尼泊爾),(震央位於加德滿都近郊)
,(約9千人罹難),(80萬間住家遭摧毀)
(電影片段<雪地之光>)
尼馬,走在雪上感覺如何?很難走,天色漸暗,但我們必須繼續走下去,桑波太累,幾乎跟不上我們,所以我牽起他的手,我們拿著手電筒,手牽著手同行
除了世界之巔的美麗之外,紀錄片最珍貴的還有當孩子們回到12年未見,地處極為僻壤的家鄉時,他們的震撼衝擊。
(電影片段<雪地之光>)
我父親是位喇嘛也就是僧侶,他整天忙著祈禱,也持續在修整房子,男人過得比較輕鬆一點,女人從早忙到晚,她們要早起 打掃 準備早餐 午餐,還要到田裡工作,回家後要幫先生和孩子們準備點心和晚餐,男人通常不必工作,只要坐著喝茶聊天,如今家裡有電視,晚上他們就看電視。我們都16歲,你上鏡頭囉,我們很不一樣,他不在乎自己的健康,他穿髒衣服,也不愛洗澡,我不懂,這種情況下如何生活,這樣可能會生病,沒有衛生設備的生活真的很難熬
(電影片段<雪地之光>)
(這是我嬸嬸)我4歲時,是她從村裡背著我一路走到加德滿都,之後我再也沒見過她
(電影片段<雪地之光>)
嬸嬸說,母親必須獨自處理…家中所有的問題,(4歲時父親生病,母親需養活全家人),那時我心中充滿了對母親的愛,如果我只想到自己,當然可以把你留下來,她的日子非常艱苦,她說如果沒受教育,什麼事也辦不到,她不希望我的未來像她一樣
幾個月後,三個孩子回到了,加德滿都的<雪地之光>重新找回家人缺席的記憶,和目睹家鄉的實況,他們生命如同重生。
(電影片段<雪地之光>)
幾乎所有人都在過苦日子,但是我學到了,如何面對恐懼與困難,並勇往直前,了解他們的生活,再與這裡的生活相比,我覺得,他們是把我從地獄送到天堂,然後自己留在地獄裡
電影最後,尼瑪說他要攻讀觀光旅遊,希望未來成為喜瑪拉雅山的導遊,而澤琳德基希望成為人權律師,有一天要為喜馬拉雅人的議題發聲。這是我們不知道的,遠在海拔8844米以上的故事,讓我們更謙卑 更知足 更尊重每一個生命的獨特與難處。
小小世界紀錄片 在 Psyman 塞門 Youtube 的評價
#美人魚 #Mermaid #動物星球頻道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reurl.cc/MARXdX
我個人還是覺得他是假的
Psyman副頻道|https://reurl.cc/WdOo2Z
Facebook|https://fb.me/psymantalk
IG|https://www.instagram.com/psyman_zz/
Mail|psymantalk@gmail.com
小小世界紀錄片 在 慢 慢說 Youtube 的評價
慢慢說 2020 唯一專場
《生活來點Soul》
2020.9.20 2:00pm @角落音樂餐廳
生活來點Soul
事事都很Chill
口罩保護下的毛細孔
也想透透氧
2020.9.20 不想再慌張
現正售票中
www.tikipoki.com.tw/portfolio/soul
一次搬家,就像辦了一回影展。
開幕片是陽台的盆栽。
是當年搬來時你慶祝我的喬遷禮物,你說城市空氣太差,需要光合作用多點氧氣。巧的是,你也漸漸地變成我的氧氣。
文藝片是書架的村上春樹。
你習慣帶著書去旅行,只要是愛書都會一讀再讀。你說同樣的文字,在不同的時空情境會留下不一樣的生命感。你偏愛拾起乾燥落葉夾在書內當書籤,有東京明治神宮外苑的銀杏黃葉、馬爾地夫海灘的棕櫚葉片、紐約中央公園湖畔的楓紅...... 書中總還聞得到當時的空氣味道,還有你靠在我背上看書時的髮香。
驚悚片是床底的拖鞋。
每每看到蟑螂就會放聲尖叫的你,一副世界末日般的魂飛魄散。而心善如你又不忍殺生,所以拖鞋也只是虛張聲勢要我輕輕拍打周圍趕走牠就好,讓我心疼又好笑。
歌舞片是演唱會的螢光棒。
你總說我木訥,卻在看演唱會時就變成另個人似的,隨台上歌手大唱大舞。我說,LIVE不就是要這樣嗎?下次開唱,一定要再一起來看,一起來嗨!我們說好的。
喜劇片是跨年夜沒放完的煙火盒。
那年跨年我出差回程班機延誤,害你苦等了一晚趕不及101煙火。你安慰說在家看電視轉播也無妨,卻沒想到你早已偷偷買好煙火,在樓頂佈置了一場專屬於我們的小小派對,給剛回家的我一個大大驚喜。璀璨中我們倒數、擁抱、用啤酒互祝彼此新年快樂,要一起讓彼此更好。那是我人生見過最美的煙火了。
紀錄片是牆上的拍立得照片。
你喜歡紀錄每一個當下的印記,但不想只存在手機裡,你說有實體這樣以後比較好回憶。滿滿一面牆都是你拍下的拍立得,有慶祝交往3周年的蠟燭、有一起去逛家具賣場不約而同都愛上的時鐘、有你覺得手寫才有溫度的卡片、有你送我第一份生日禮物的格子襯衫、有挪威湖泊的波紋、有密密麻麻畫滿我們想一起去留下旅行痕跡的地球儀......只是這一張張曾讓人心動 ” <3” 的時間定格,卻如今卻變成記憶拼圖,拼成了心碎 “</3” 的符號。
搬家並不難,只是本以為可以好好收拾回憶,沒想到卻被回憶收拾了。
回憶是一場奧斯卡,
最佳導演、編劇、演員
得獎的永遠都是自己。
而觀眾,其實也只有自己。
監製|Amuse Taiwan
製作公司|漂流木制作Driftwood Studio
編劇 Writer|柯奕廷
導演 Director|柯奕廷
演員Actor|張行
製片 Producer|朱芸廷
製片助理 Assist. of Producer|王姿元、林劭慈、黃奕傑
攝影指導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萬又銘
攝影大助 1st Assist. Camera|陳璿任
攝影二助 2nd Assist. Camera|林皓煒 楊東霖
燈光師 Gaffer|廖殷
燈光助理 Best boy|楊鈺銘、黃業勤
造型師 Stylist|王禎旎
化妝師 Makeup Artist|婷芳
髮型師 Hair Stylist|Patrick
髮型助理 Assist. of Hair Stylist|Tammy
美術指導 Art Director|莊之維
美術助理 Assist. of Art Director|曾子瑄、張校銘、黃純暐
剪接師 Editor|柯奕廷
調光師 Colorist|江偉
//////////////////////////////////////////////////////////////////////////////
自導自演 Credit
詞:楊耀程
曲:利得彙 / 沈志方
製作人 / 共同製作人:陳君豪 Howe / 張晁毓 Dato Chang
編曲 Arrangement:張晁毓 Dato Chang
鋼琴&弦樂編寫 Piano&Strings Arrangement:張晁毓 Dato Chang
吉他 Guitar:喬莎宏 Josa
貝斯 Bass:奧迪 OD Lin
鼓 Drum:江尚謙 Alibula Chiang
合音編寫 Background Vocal Arrangement:利得彙 Freda Li
合音 Background Vocal:利得彙 Freda Li
弦樂手 Strings: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Just Busy Music Studio
第一小提琴 First Violin
蔡曜宇 Shuon Tsai
陳泱瑾 Nick Chen
駱思云 SsuYun Lo
第二小提琴 Second Violin
盧思蒨 SzuChien Lu
朱奕寧 Yi-Ning Ju
黃雨柔 Nala Huang
中提琴 Viola
甘威鵬 Weapon Gan
牟啟東 Wayne Mau
大提琴 Cello
劉涵 Hang Liu(隱分子 Infacy)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楊敏奇 Micky Yang
錄音助理 Assistant Engineer:徐振程 Jason Hsu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玉成戲院錄音室/YuChen Cinema Studio
人聲錄音師 Vocal Recording Engineer:唐士珉 Mimi Tang
鼓&貝斯錄音師 Bass&Drum Recording Engineer:錢緯安 Zen Chien
錄音室Recording Studio:112F Studio/BB Road Studio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黃文萱 Ziya Huang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Purring Sound Studio
小小世界紀錄片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評價
歡迎再度來到諾蘭全解析系列! 這次要來談的是《星際效應》。這部諾蘭評價最兩極的作品,到底是它的大師級之作,還是只是在炫技呢? 快來看看《星際效應》的真正意義吧!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如果你剛來,請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j5phF46N8&list=PLNsYSXaDLA89TvBjuV3h7l0wVRSPLk7FJ&index=1
諾蘭電影全解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3pZ8GCNnI&list=PLNsYSXaDLA896bdu-7_WbeX4sDLI5JIjS
=====================================
剪輯: Bruce Lu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歡迎來到超粒方,一個主要探討影視作品的頻道,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種電影和影集的觀點解析,從熱門大片道經典老片到必看的冷門電影! 有時也會探究時事。還有迷因,非常,非常多的謎因
這部電影對於眾多諾蘭的觀眾來說,可說是代表著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在這之前,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諾蘭的堅持以及他融合無可比擬的娛樂和深層議題的能力,
足以讓他成為電影業的救星。
但是《星際效應》這部電影,卻讓某些人開始對這個想法抱持懷疑。
如今,在《星際效應》之後,
你要不是認為他只會拿看似龐大的概念以及曲折離奇的劇情炫技,
加入Bravo Nolan的黑粉行列,
要不然就是更深沉地陷入它所營造的世界之中,成為忠實諾蘭腦粉。
究竟,這部電影到底是個前所未見的史詩級作品,闡述某種宇宙性的道理,
又能描述一個令人發自內心潸然淚下的父女故事,
又或者,這部電影,只是一部用力、刻意地擠出觀眾眼淚,充斥著炫技操弄之作?
就連另一名我很欣賞的導演,
因《水底情深》而得到奧斯卡的吉勒摩戴托羅都說諾蘭是個「情感數學家」。
我相信他這樣說是沒有貶意的,
但是用數學如此「公式化」的冰冷手法去營造「情感」如此不理性的概念,不是有些矛盾嗎?
確實,諾蘭電影之中的情緒往往都彷彿是經由精密計算,
已經都抓準什麼時候能夠產生最大效益,配合漢斯季默令人無從抵抗的配樂
一次次重擊觀眾的各種感官,雖然非常有效,卻也顯得不夠人性化。
又或者是他闡述的一些主旨,讓人感覺像是在講大道理。
像是這部的罪魁禍首,當然就是安海瑟薇的這句話:
"Love is the one thing capable of transcending time and space etc etc”
對...這句確實許多令人詬病之處
我先不暴雷我到底是屬於剛剛所提的兩種諾蘭極端派別的哪一邊,
但是這一整段獨白,用在這裡不僅有些突兀,甚至可說是無厘頭
尤其在這段出現之前,這部都非常細心的建立在紮實的科學根據來建構劇情,
怎麼突然跳到這種虛無縹緲的概念?
更何況,「愛情是一切的解答」,無論在音樂、文學、電影之中,都早已是陳腔濫調了。
那麼,總是求新求變的諾蘭,
究竟為什麼會拿一個如此老套肉麻的概念來做為這部星際電影的中心主旨?
在諾蘭的電影之中,主角們在絕大多數時候都被困在某種無形的「監獄」之中,
而這些監獄,多半是他們自己施加。
一個保險業務員在老婆死後給自己灑下的各種虛假線索,讓自己維持些許的人生目標,
一名魔術師,為了自己對於藝術的追求,而不惜犧牲自己的身分以及人性,
相信我不用繼續舉例了,你大概知道意思。
而他們,就像諾蘭本人,都執著於「做好自己的工作」,
這些Good Job,往往卻也都帶著無法彌補的個人犧牲。
而這種為完成任務而犧牲自己的最佳例子,莫過於《星際效應》的庫柏。
困住他的監獄,並不完全是來自於他自身,而是全人類的共同體驗,
這個監獄,也就是「時間」。
他不僅被時間所困住,還被如玩物一般折磨、操弄,
轉瞬之間,他對於女兒的承諾就這麼破滅,莫菲的年紀,已經來到當年離開時的庫柏。
他曾經的家,已然成為了陌生的領土,而當年哭喊著要他留下的小女兒,
已經成為了漠然,甚至失望的成年人。
庫柏看著已然是陌生人的兒女,不禁啜泣,卻也無力挽回。
但是,既然我們都被時間所掌控,無能為力地被拖著走,那這一切究竟有什麼意義?
此時,因為過了23年,太空艘原料消耗不少,現在他們一行人必須面臨一個難題,
要選擇安海瑟威飾演的艾蜜莉亞前愛人愛德蒙斯,
還是「人類的模範」,整個計畫的核心人物曼恩博士?
這也讓我們再次回到她那句被許多人認為是謬論的說法,
也就是愛,愛是穿越時間與空間,維繫一切的最大力量。
想當然耳,這時後的庫柏,直接否定她所提出的理論,
只有能被客觀驗證、觀察與證明的科學,才是最終能夠拯救我們的答案。
一行人因此前往曼恩博士的星球。
不過...回到地球上,臨死前的布蘭教授揭露了A計畫只是個漫天大謊,
沒有黑洞之中的新資料,他其實無法真正解決重力的問題。
不僅如此,我們也發現了曼恩博士也在撒謊,他的星球根本不宜人居。
如果你看這個系列看到現在,你也會注意到在諾蘭過去的作品裡,
「謊言」以及「欺騙」也是其中的一大主題。
角色們時常告訴自己各種謊言來維持住自身的假想道德觀以及些微的理智,
他們的這些謊言是為了「保護他人的安全」、「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而《星際效應》直接顯現了,一切謊言都只是一時的,
在時間這無窮的監獄之中,這些謊言的表皮終究會逐漸脫落,顯露其空洞的真面目。
不過,謊言的本質也不總是惡毒的,布蘭博士對於所有人撒下的謊,
也促使世界各國再次團結一心,即使終究會滅亡,無庸置疑也是帶來短暫和平的關鍵。
諷刺的是,在人類的自私本質之下,
有時只能透過謊言來讓我們停止盯著眼前可見的膚淺目標。
就如電影中布蘭博士所說:
“I’m not afraid of death, I’m afraid of...time”
「時間」並不是克蘇魯般的宇宙恐懼,盯一眼就會讓人失去神智,
但是它在無形之中,在無意識之下,卻無時無刻不悄悄剝奪你的一小部分。
那麼,受困於這監獄之中,給予我們意義的,究竟是什麼?
你又猜對了,就是愛。
《星際效應》說明,愛正是在這廣袤無垠的囚牢之中,
牽引我們,引導我們的強大力量。
沒有時間,也不會有愛,這兩者就有如量子糾纏
(Will Smith: “Entanglement?”)
如果我們是那全知的五次元生物,同時能夠看到、存在於所有時間,
一切情感以及掙扎都會顯得毫無意義、微不足道。
就如天能解析影片提過,經典後現代小說《第五號屠宰場》之中能夠看到所有時間軸的外星人,
在被問到為什麼不阻止他們已經看到會發生的宇宙毀滅時,
只淡淡地回答:「事情就是這樣。」
反之亦然,如果沒有對於某樣人、事、物無法抹滅的熱愛,
時間的流逝就會失去意義,虛擲光陰也似乎是天經地義。
因此,時間雖然困住了我們,但是人不應該就這樣畫地自限,
正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正一步步地步向死亡,才讓這一切產生意義。
但是,時至今日,在人們的壽命愈來愈長之時,我們對於時間的認知反而愈來愈低,
不斷地讓每分每秒充斥無意義的雜訊,
讓自己愈來愈忙碌,實際上在乎的,卻愈來愈少。
雖然說現實世界之中的NASA還在運作,但是庫柏說得對,我們只會盯著腳下的塵土。
他說「我們是先鋒、探險家、不是看護者」
但是對我來說,這句話也不完全是對的。
正是因為我們是「看護者」,有著在乎的心態,有著愛的連結,
才能夠驅使自己成為披荊斬棘的探險家。
《星際效應》所訴說的,其實在第一場戲就講明白了:
“Science is about admitting what we don’t know”
而世間觸手可及,但肉眼卻完全不可見的最大奧義,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科學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科技終究是來自於人性,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情感,
唯有可見的科學以及不可見的人類體驗完全合而為一時,人類才能夠有真正的發現。
而回到動物最原始的情緒本能,不就是生存本能嗎?
活下去的原始動力就是人們創造力的最大來源,
面對死亡的恐懼,面對無法掌控時間的恐懼,正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大原因。
庫柏對於家人的牽掛原本是個累贅,
但他對於女兒的愛,對於女兒的承諾,對於時間將他與這個承諾拉得愈來愈遠的恐懼,
才使他成為這個故事之中的英雄。
「愛」這個難以用言語形容,卻又無可撼動的力量,
正是穿越時間與空間,將我們牢牢穩固的船錨。
但是,愛的「概念」,難道足以彌補時間所造成的損失嗎?
如庫柏,世上所有身為家長的人們,應該都能感受到時間的快速流逝,
轉瞬之間,你已然成為了孩子的鬼魂,當然不是字面上意義的鬼魂
(雖然說如果你已經不在這世上了,卻仍然認真看這部影片,我當然非常感謝你的支持,
晚上不要託夢給我我已經很常失眠了謝謝)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緣分穿越蟲洞然後降落到超靠近黑洞的星球上,
但是為了工作養家而錯過自己孩子的成長,卻是大有人在,
一不注意,他們已經離開家裡,出了社會。
即使庫柏拯救了全世界,
他眼睜睜看著自己女兒在沒有自己的情況下老去的這個代價,值得嗎?
也許他這樣的犧牲是必須的、甚至值得推崇的,
但對於困在超立方體內(oh yes) 的庫柏,絕對...不值得。不可能值得。
最後,這橫跨宇宙的史詩故事,也回到了諾蘭最原始,最平凡無奇的主題-
家。
諾蘭的每一部電影的主角,幾乎都急切著尋求自己曾經擁有,或是從未擁有的家。
這講述的並不一定是真正的一個地方,有可能是任何人事物,
甚至是你自己腦海中的一小角。
敦克爾克看著地平線的士兵、
《記憶拼圖》萊納為了尋求意義而給予自己的謊言、
蝙蝠俠不惜一切代價所保護的高譚市。
而《星際效應》所講述的悲哀,就是時間對於「家」所造成的改變,
有時候,你在隔了一段時間回到家,回到你曾經熟悉之處,
卻發現時過境遷,物是人非。
這並不見得是壞事,畢竟我們的骨子裡都有一個冒險者,「改變」就是人們的命運。
時間是個監獄,但是唯有認知到生命的短暫,一切轉瞬即逝的變化性,
我們才真正有可能得到自由。
這種先鋒的精神,是我們此刻最需要,但是也最匱乏的。
而這種精神最大的推動力,也就是無可預測、無從觀察,但是卻真切存在的愛。
在你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我們都老了20分鐘,更靠近死亡20分鐘,
但是《星際效應》訴說了,
我們不應該因為這樣的恐懼而停止仰望自己在星空之中的位置。
沒有人能夠逃離時間,但是我們能做的,是記錄下它、超越它,
就如電影最後太空站的還原房子之中大大小小的螢幕,播放著紀錄片。
我們也許現在不知道對於身邊的人的愛,以及這些紀錄能夠帶來什麼,
但是正如史帝夫賈伯斯所說:
「你無法預先把現在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串聯起來,
只有在未來回顧今日時,你才會明白這些點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而諾蘭也一樣,堅定地透過他最懂的語言來傳達這點,
電影,在本質上就跟愛一樣,其中闡述的想法也是超越時間以及空間的
而諾蘭竭盡一生試圖保存,對於電影的愛,已經愈來愈不受重視,
現代商業大片幾乎只求效率以及一時的歡笑、緊張,觀眾們都說「開心就好」,
但是,曾經,電影也是啟發驚奇、探索未知的最佳先鋒之一,
現在卻成為了不斷地繞著原地旋轉的遊樂園,短短十分鐘就能「看完」,大家也滿足了。
而正如住在四次元空間,但是只能掌控三次元的我們,
電影不也是用一塊二次元的銀幕來塑造充滿無限可能的三次元世界嗎?
小小世界紀錄片 在 #小小世界- YouTube 的八卦
It's a Small World After All | Song for Kids | 小小世界| 英文兒歌 ... 最小的猴子,差不多只有蚂蚱那么大,世界真美妙 #侏儒狨猴 #纪录片 #小小世界#shorts #科普.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