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數學考了27分,以為世界末日來臨了】
數學一向是我的拿分數的強項,能夠維持在班上前十名不墜,數學科目功不可沒.某次週考,一翻開傳閱到我面前的數學試卷,整個傻眼,不知怎麼,面對熟悉且不斷練習過的試題,腦袋卻一片空白,手上的原子筆不斷地轉動著、雙腳顫抖著,斗大的汗珠也不聽話地狂冒出來.我一直試圖冷靜,但內心卻喊著「完了、完了、完了」的求救聲.隨著時間滴答滴答的流逝,焦躁感只有越來越大.因為,為了硬解前面的題目,後面一大堆都還沒寫,我知道,時間內肯定寫不完了.
.
「登.登.登.登..把筆放下,收考卷了.」聽到老師這句話的下一個動作,就是癱軟斜坐在椅上.接下來的幾堂課,我的正上方似乎有著大大的烏雲,低氣壓籠罩著全身,同學都不太敢跟我講話,我也完全不想外出下課,因為~第八堂就是數學課,要揭曉成績了.
.
『27分』,是的!!一個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低分,就斗大的寫在我最拿手的數學考卷上.一個衡量現階段人生全部的評判標準,畫上了一個大叉叉,彷彿~我的未來要毀了,彷彿~世界末日要來的.
.
所以,完全不知道該怎麼面對老師、面對爸媽,以及面對自己.
.
幸運的,帶著忐忑不已的心去面對爸媽,我爸媽只有淡淡地說了一句:「喔,沒關係啊,我們知道這不是你的水準,下一次再加油就好了.」這一句話,換來的是我低頭狂流淚,然後我媽輕輕地抱抱我、安撫我.至於,當時為什麼會哭得如此慘烈?我也不知道.我想~是一種壓力的抒發與釋放吧.
.
其實,我爸媽幾乎沒有因為成績或分數這方面的事情責備過我,但依然會感到恐懼、害怕與緊張,畢竟,當時的我們,成績、分數與排名代表著品行、未來、成就等所有的一切.成績不好,我們等於沒有了價值與意義.
.
現在長大了,偶而回頭一想當年學生時期的考試種種,某一次的考試,根本就小到微不足道,對未來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當時卻極度看重到產生莫大的壓力與恐慌.所以,我從來不會以大人的姿態去對孩子說「人家都可以考一百,你怎麼才考這樣.」、「你現在是學生,已經很幸福了,有什麼好抱怨的啊!」、「與其在這邊哭,還不如趕快去唸書.」因為~那種壓力,我懂.
.
我們要做的,只有陪伴孩子度過每一個關卡.而非把孩子的學習全部都外包出去,然後只看表面的數字與做出簽名的流程而已.分數是孩子懂多少的評斷條件之一,不是生命的全部,更不是判斷孩子的唯一標準.
.
讓孩子找尋自己是誰,比分數重要;
讓孩子知道為何而念,比考試重要;
讓孩子開啟求知慾望,比排名重要;
讓孩子學到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寫一堆評量重要;
讓孩子找尋課業以外的平衡,比只有讀書重要.
.
況且,能給孩子極度安全感、安心感與穩定感的人,只有身為父母的我們.如果連我們都不給孩子,還跟著一起罵他、唸他、批評他、控制他.對孩子而言,才是世界末日的來臨吧.
.
澤爸常在演講時說,孩子在我們身旁的親暱時光是有限的,18歲以後,就要搬離家外出求學了,到時候,我們與他見面的單位,叫做『月』.而且,回頭想想,當我們渴望擁有一個孩子的來臨時,對他的期望,不是只『平安、健康與快樂』而已嗎?怎麼會隨著孩子的長大,附加了一堆遠遠超過基本期望以外的東西呢!
.
希望孩子能夠『平安、健康與快樂』,絕對需要我們的『支持、肯定、信任、鼓勵與稱讚』,而非極大的恐懼與處罰.而這些~更需要父母做出階段性的『放手』,而非滿口為你好,卻帶著不信任感的控制.
.
放手~讓孩子慢慢地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吧!
---
與孩子擁有良好親子關係的關鍵,都在澤爸的書《世界愈快,對孩子說話要愈慢》
●博客來 https://goo.gl/TTMChJ
●金石堂 https://goo.gl/hMBmAk
●誠品 https://goo.gl/Bktgw1
——
衍伸閱讀:
- 『不管你考幾分,都是我們最棒的孩子』(http://bit.ly/2vMSt0e)
- 『不要把「孩子的成績」與「我們對他的愛」畫上等號』(http://bit.ly/2wHOKQt)
- 『爸爸給小三兒的一封信』(http://bit.ly/2xc7UQ0)
小三數學練習單位 在 羅比媽的育兒與實驗廚房 Facebook 八卦
助理有文件請我簽,小心地傳了一封簡訊來問我「是不是還活著?」看來我真的是因為疫情隱居太久了~哈哈哈
.
最近到底在忙什麼呢?
Robbie和Blair學區已經早早宣布這學期全面遠距上課
彷彿已經可以預期這一年小朋友的進度一定會大幅落後
.
(遠距上課真的是效率頗差,一個老師與27名學生,新學期新老師新同學大家都還在磨合、上起課來鬧哄哄一直有同學不關麥克風,家長在背景打電話客訴或洗盤子都聽得見,兩個小孩一起上課又會互相干擾偷看彼此班上在幹嘛.....🤬)
.
我家一向沒有太熱衷補習
但說不擔心小孩的進度是騙人的
有些孩子比較能夠放手、可以獨立自主學習(我家Blair就比較能夠專注)
有些孩子比較需要盯著,不然容易分心神遊或忘東忘西,或是總選擇最輕(偷)鬆(懶)的方式完成作業(比如我家羅比.....攤手)
.
所以我從暑假開始就拿起之前修幼教學分的筆記,想說超前部署幫小孩上課、減輕學校學習的壓力
萬萬沒想到,沒去學校當助教反而變成自己小孩的家教😭
.
Blair幼稚園大班,所以先複習所有英文大小寫
接著教Phonics自然發音法、背100個sight words
數學則是從看時鐘、學美國的四種硬幣、到個位數再進位的加法與減法
.
Robbie小學二年級
就是繼續練習閱讀以及寫作(最近在練習Exciting Ending、Conclusion、Opinion Writing、Personal Narrative、Problem & Solution)、文法、形容詞與副詞、標點符號
數學就是兩位數的加減法、閱讀量表、分數、2D/3D shapes、Place Value、丈量單位、Skip Counting、背九九乘法表,本週剛好進入到教月份/日期
.
每天早上還要各教中文2個小時!
.
別看這些學習內容好像很簡單,我這種土生土長的台妹學得跟他們這種小美國人完全不一樣,每天備課還得研究怎麼教才能和學校一樣。
舉個例子,我們以前學月份有30天/31天
就是拿出自己的手指背老師教的口訣:一月大、二月小、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多好記!#台灣的老師是天才!!)
.
.
只是......美國的月份本來就不是像我們一樣1, 2, 3, 4....一路到12月
光是記月份的名字Jan. Feb.....對小朋友就有點難了
(事實上,對很多母語英文的人來說都很難!我的弟妹曾經和我分享,他和朋友連續兩次去店裡購物、遇到不同店員,要註冊會員的時候回答生日分別在July和April,店員都愣住10秒,很心虛的問說是Seven and Four嗎?😝)
所以美國小朋友學天數的方式另外有個押韻的口訣:
Thirty days hath September,
April, June, and November.
All the rest have thirty-one,
except February, it has twenty-eight we find,
unless it's leap year, then it has twenty-nine!
我讀完這串覺得蠢斃了,於是決定中英文兩種方法都教~
結果Robbie聽完之後,悠悠地回了一句:我覺得英文比較簡單.....
#想翻桌
#英文腦還是真的只能用英文教
#文章中很多中英夾雜不是故意是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用中文講
=============================
遙想我2013年剛搬來美國的時候
不只是人生地不熟,整整一年認識不到3個台灣人
每天思念各種家鄉味
就連各種農曆節日(端午、中秋、七夕....)近了都是靠台灣親友團臉書洗版才那麼有一點過節感
這幾年一切都變了
台灣餐廳如雨後春筍般一家一家地開
手搖茶店「不要對我尖叫」、「茶湯會」、「一芳」、「Coco都可」、「歇腳亭」...走幾步路就有一間
各種台灣、日本、韓國正流行的排隊美食、美妝或老字號名店,只要想得到,全部都可以團購!動動手指送到家,完全零時差接軌
華人生鮮也都可以直送到府,疫情期間根本免出門就能買菜
不得不說,跟剛搬來的時候比起來
現在的確是方便多了!
今天才九月初,根本還有一個月才中秋節
網路上各種中秋月餅、酥餅團購已經每天洗版挑戰我的體重極限
我已經持續兩個多月的生酮飲食了,實在不敢隨便亂吃耶
翻出舊食譜來過過乾癮好了
http://www.robbiemama.com/2013/10/blog-post_17.html
小三數學練習單位 在 北歐四季 Facebook 八卦
【芬蘭小學一到三年級的數學課本 -媽媽總整理】
昨天阿雷一時興起,把書櫃上所有的數學課本拿下來排成一排。媽媽我看了也有興趣了,索性一本一本拿起來翻,看看我兒過去三年來都學了什麼數學,也算是為他做個記錄。
先說在前,每個學校和老師都可以決定用什麼課本,所以同樣年級,不同學校課本可能不一樣,這些只是我家阿雷用的課本,算是其中一個版本吧。
一年級上學期,課本超簡單,基本上就是教1到10的數字,我猜很多小朋友,幼兒園學前班也早已用不同方式過了。
一年級下學期,數字慢慢教到100,也有加法和減法的練習。
二年級上學期,開始教乘法,從乘5和乘10開始教,也教一點除法,並開始教幾何形狀的概念
二年級下學期,數字概念繼續進化到1000,同時多了度量衡的概念,也開始更常結合實務: 比方,三種鳥類的長度,和翅膀打開的長度,這算是結合數學、和自然科學吧。
三年級上學期,乘法除法繼續往下教,比方除以2,5,3,4,6,7,8,9等等。幾何方面,開始教不同邊角、和不同角度的概念。
三年級下學期,數字教到10000,度量衡的概念教到更細的單位,同時也多出一些長條圖,比方其中一張要小孩自己畫出每天睡覺的時數、上學的時數、吃東西、做功課的時數等。此時也教了更多分數,比方幾分之幾、和十進位的概念。
我很好奇? 這個進度,跟台灣和其它國家的同年級數學,是不是差不多呢? 還是太簡單? (以下歡迎分享)
感覺上,很循序漸進,而且不是太困難,數學也是阿雷最喜歡的學科科目,他一直覺得很簡單 (不過前兩天還是十進位一直算錯,老師改他的作業來來回回改到晚上)。
媽媽我則是一直到今春,有遠距教學,開始要幫他看一下作業的那幾週,才真的搞清楚,我兒在學校數學學什麼,之前兩年半,我忙上班、忙自己的嗜好,孩子看來一切都好就好,完全沒在研究他都學了什麼東西,現在階段性的回顧一下,覺得很有趣 (也打算以後要多注意一下他的進度,看他的課本蠻好玩的)。
附加幾點觀察:
📚程式設計,數學課的一部分
程式的思考概念,從小一的課本就有了,但是,阿雷班上好像沒有教喔,至少沒照課本教,從小一到小三,那部分都是空白的。
📚課本,挑著教 & 做
他每一本課本,都不是從頭做到尾,看得出來,老師是用課本當教具,但實際上,習題是挑著做的,不是每題都做,可能也部分結合線上教材或遊戲讓他們學習,這是我今春的觀察,以前只是覺得怎麼課本都沒教完,就換下一本了…
📚課本設計很可愛
我自己小時候最喜歡課本了,每學期拿到新課本都好興奮,因為可以學新東西,早就不記得當年的課本是什麼樣子,不過,真心喜歡阿雷的課本,質感設計都很好,現在的孩子真幸福。
📚結合實務的設計
我自己喜歡的是那些有結合生活實務的習題,像是看芬蘭各城市與首都的距離幾公里?鳥的翅膀多長?這些結合生活的數學比較有趣。
📚舊課本以後怎麼辦?
目前他所有的課本,我都留著當紀念,也是學習的軌跡記錄,有些課本是回收使用的,但數學課本可能因為有習題,拿的都是新課本,這些課本將來大掃除是要直接丟掉嗎? 至少目前媽媽還捨不得,就先留著吧,以後再說。
下次接著整理他的自然科學、和芬蘭文課本,再來分享。
我的IG: shaninordic 歡迎follow.
#我終於知道我兒在學校數學學什麼了
#放養媽決定要更認真點XD
#芬蘭小學課本
#媽媽的整理
小三數學練習單位 在 TWong 數學—小三長度單位換算技巧 - YouTube 的八卦

Comments · TWong 數學 — 小三 時間計算方式 · ETV 教育電視: 重量和容量丨 小三數學 教育 · (廣東話) 小數、 單位 轉換(上)| 動畫教 數學 系列(二) | 故事記憶法| 福音 ... ... <看更多>
小三數學練習單位 在 國小數學長度單位「毫米」及「公尺」、「公分」 - YouTube 的八卦
_長度 單位 「毫米」及「公尺」、「公分」、「毫米」_國小 數學 _v082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