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床的我看向窗外晴朗天空,準備迎接滿滿工作的四天連假,當時的我真的想像不到,今天會是這麼傷痛這麼震撼的一天。
拿起手機螢幕,上滑通知的新聞快訊幾行字提到:台鐵東部列車408次太魯閣號出軌翻覆,傷亡不明,搶救中。408次,是一個我們家都非常熟悉的車次。是我姊姊台北花蓮往返 #麗翔酒店 最常搭到的班次_這班408是台北松山上車最快到花蓮的,因為中間不停宜蘭。只要她早上出發到花蓮麗翔上班,十之八九坐這班,這回因應連假備戰,齡姊提早了一個禮拜回花蓮,也是坐上一周前這班408列次。
在梳化時我趕快掌握我們一早撒出去的團隊,從現場傳回來訊息( #三立新聞團隊 遇到大事的SOP真的沒話說,反應又快又準確,花蓮駐地也表現得非常讓人放心),心中的擔憂越來越深,我想這很可能比上次普悠瑪事件更嚴重。
隨著午間新聞進行,到緊接著晚間新聞的製播會議,我跟著晚報製作人、採訪中心一起掌握狀況,團隊回報狀況紛沓而至,越晚狀況越來越明朗,死傷人數不斷攀升,大家心也逐漸往下沉。在報稿的過程中,我們看到許多第一手的直擊畫面,看著許多罹難者因為身體不全還沒辦法被指認…看著還有人受困…看著醫護人員救難人員忙碌穿梭搶救的身影…即使不是自己家人光是想像就多麼心痛不捨…晚間新聞的進行中,搜救狀況也有變化,入夜後搜救還在持續搶救,但情況不樂觀,那些無助、遺憾、悲慟…他們的故事…我在播報時真的萬分揪心,心裡一直梗著,那股悲傷幾乎讓我喘不過氣。
而齡姊 #張琄菡 一整天也在奔忙著,接電話、聯繫業者、請大家開始趕快清房間、看新城事故現場的會員飯店有沒有缺什麼,提供資源串聯。她組織著 #超過十間飯店提供罹難受傷家屬免費住宿,她組織了 #超過五十間飯店提供各地救難人員免費吃住,更親自準備菜料,準備要料理便當送到殯儀館,讓已經為家事焦頭爛額的家屬們可以有熱騰騰的飯菜填飽肚子。我很驕傲的齡姊,是 #花蓮縣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年輕的她,就任沒幾天,就遇到大事,卻很沉穩的快速組織起公會會員,肩負起在地企業的社會責任。
其實 #二寶媽 的她要接這個得做三年的理事長,我們是擔心的,純母乳的雙胞胎小孩沒滿周歲,齡爸也很需要她分擔看顧 #麗翔,但齡姊為了一股熱血,為了一股為在地產業做事的理想,還是說服了我們。她說她真的沒辦法撒手不管,她想要幫忙解決花蓮縣旅館共同經營困境,想要跟大家一起變得更好,想要成為政府跟產業溝通的橋樑。更因為自己當年曾經在花蓮震災中被整面書牆壓到差點沒命的恐怖體驗,更想要做好花蓮旅館的 #耐震補強,避免任何憾事…而為了日漸 #高齡化 的台灣社會,她也決心將爸爸建設好的 #礁溪麗翔 酒店無障礙設施系統還有跟 #惠光導盲犬學校 合作的友善導盲犬計畫推廣到更多花蓮縣旅館,造福更多旅客。
一般人不太懂為什麼齡姊要為一個無給職,投入那麼多時間心力,可是我懂,齡予也常常 #無酬 接下 #公益 活動、主持、代言、推廣、走進校園演講、花數天時間準備幾個小時的全新演講內容,就為了聽到我分享的這些人,能夠有一點點新的啟發,改變人生,即便只能多給一個人希望都讓我覺得付出值得。齡姊跟我一樣,我們都努力在自己的角色上,發揮正能量,盡我們所能讓所在的環境更好,衷心的期盼,我們生活的家園可以更美好。
希望我們的愛可以撫慰那些受傷的心⋯復原重建的路艱辛漫長,但請節哀,許多人與你們同在⋯🕯
導盲犬工作內容 在 Facebook 八卦
評 聯合報【總統獨「樂樂」/上】明星犬退役現身總統官邸 蔡英文遭質疑特權認與
【總統獨「樂樂」/下】消防署默默修改搜救犬領養規定 立委:拍蔡英文馬屁?
『蔡英文總統領養搜救犬「樂樂」,曝光後雖畫面一片溫馨,但由於領養搜救犬十分搶手,也遭質疑是否有「特權收養」之嫌。從消防署官網發現,去年底樂樂屆退,消防署並未循往例公告徵求民眾領養。原來,去年底,消防署就偷偷修改內規,將「對推廣搜救犬形象有助益之人士」列為優先申請領養對象,且不需公告。國民黨立委魯明哲質疑,對照蔡總統收養樂樂的時間點,有高度為蔡總統「開綠燈」量身打造「樂樂條款」之嫌。』(撰文記者:李光儀、周佑政)
我先肯定聯合報關心「導盲犬」與「搜救犬」的收養議題,畢竟國人領養風氣並不盛行,但藉由總統收養貓狗的報導,讓大家清楚收養導盲犬與流浪犬的困境。
但這則報導明顯犯了幾個邏輯謬誤與常識錯誤。
首先,這篇報導能成立的話,是預設了一個「導盲犬為明星犬,屬於珍貴高等且搶手」,而相對於「流浪狗為輕賤多病沒人要」,總統領養前者,而非後者,是因為相關單位拍馬屁或給特權方便。此篇報導定義同樣是拉布拉多犬,但只要成為「導盲犬」牠們就變得高貴於被棄養的拉布拉多犬,所以才能推論出導盲犬大家搶著要領養的結果。當然,這種推論是以錯誤的認知為前提,得出背離事實的結果。
首先,我要問聯合報記者「狗的生命有貴賤之分嗎?」如果沒有,那總統領養「導盲犬」為何不是愛心善舉?如果導盲犬不需要被領養,今天協會就不需要推廣領養「導盲犬」與「救難犬」,更不會有相關領養法規的限制。
再來,該篇報導記者犯了倒果為因的邏輯錯誤。台北市議員呱吉2020、08、20曾在臉書發文,因為五月曾發生消防署送養搜救犬「hope」結果發生領養人將其鏈在屋外狗籠,造成適應不良進而逃脫,企圖跑回原服務單位。因當時規定領養人要有庭院空間的門檻,導致105人申請只有1人符合資格,於是台北市議會修改規定,放寬標準,才能篩選出更適合救難犬的領養家庭。
這就是該聯合報報導稱「導盲犬很多人領養」是不把話清楚的敘述方式,更精確的說法就如同呱吉的發文,「很多人領養但都不符合資格,唯一符合規定的,卻把狗鏈在屋外鐵籠,造成狗兒焦慮不適應逃脫。」
聯合報該報導針對這樣的修法卻解讀成是為了「拍總統馬屁?」與「特權收養明星犬」,扭曲成是法規彷彿是為總統而改變的。但真相是,法規為了這些導盲犬與救難犬的權益而修正的,因為狗狗很敏感,牠們只會認為主人不要牠了,朝夕相處的人忽然消失不見,而牠卻被鏈在一個陌生的環境,只要光想就知道導盲犬或救難犬會有多恐懼跟焦慮。所以,人類得為牠們做的事情,就是篩選出能陪牠們善終的主人。
但「善終」需要一定程度的經濟門檻,這也是該報導內容傳遞一種偏離事實的暗示——導盲犬是明星犬,難怪總統搶著要領養,而不去領養(同品種)流浪犬。
導盲犬因為要滿足人類工具性的需要,牠從出生那刻,就被人類以特定目的在訓練與飼養。人的權力滲透導盲犬的肉體與心靈(稱精神、靈魂、心智都可以),這樣被規訓過的導盲犬,不論是哪一種品種,牠們就是跟同種或不同種類的狗不一樣。
聯合報記者預設了這樣的人類的權力滲透,對狗來說是種「祝福」,而對領養者的好處是可以「使用」這些狗為前提,才能論證出蔡英文得到了這些好處,也才能批評為特權與拍馬屁。
但這種報導內容明顯用直覺方式評論專業的導盲犬訓練及送養制度,協會或相關單位要送養的導盲犬、救難犬皆為退休的高齡狗,牠們因為協助人類而帶著各種職業傷害。譬如導盲犬,因為長期背負重物,幾乎都有髖關節的問題,有養狗的都知道那些營養品的售價不菲,更別提還要復健治療與陪伴時間。
導盲犬精神與肉體上的職業傷害,以及為了滿足人類目的而訓練出來的習慣,譬如聽到命令牠們才能喝水、吃飯等。都不會因為牠們退役了,就會「瞬間」消失,讓導盲犬立刻變成我家那種只會耍廢、可愛跟搗蛋的寵物犬。
這樣去掉狗身上人類權力滲透痕跡的過程,讓牠們恢復成一般狗狗的習性,同樣需要人類的耐心與陪伴。所以我才說聯合報預設了錯誤的前提,報導中所謂的「明星」,對導盲犬而言其實是服務人類換來傷痕累累的代價。換句話說,這也是為何送養導盲犬需要「門檻」,以及「導盲犬」為何送養不易的根本原因。該報導記者不斷強調「很多人要」的論點是完全禁不起事實考驗。
因為那些要的人,未必清楚領養導盲犬得付出什麼代價,或許就跟寫該篇報導的記者一樣的認知——領養「導盲犬」等於養了一條會技能的明星犬,等於自己擁有了特權。
但法規的存在就是要提醒這些人,領養導盲犬得花費更高昂的「代價」或是「成本」來照顧牠們,牠們對人類貢獻良多,晚年讓牠們快樂地活出自己的狗性,不要再為主人活了。也由於我們一般大眾及這樣品質的報導,對於導盲犬跟救難犬有太過美好的想像,才增加相關協會執行上的難度——如果如聯合報所言,「大家搶著要」,那何必捐錢給協會?協會又何必辛苦募款及推廣。
聯合報記者訪問「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並引述了秘書長何宗勳的說法,變成「流浪犬」與「導盲犬」的貴賤之分。但該協會後來發聲明稿表示「採訪過程他從頭到尾都沒質疑總統特權領養,但是標題(指聯合報)會讓人錯誤聯想。」並補充媒體沒有報導的部分「他在關懷生命協會擔任執行長時,協會曾跟蕭美琴委員反映國軍退役犬問題,後來國防部為此還制定退役領養辦法。我全程都有參與。同時,工作犬最適合的退休方式,就是在機關安老,畢竟牠們一生都在機關生活,但是機關可能有它的困難,所以幫退役犬覓得好家人是重要。」
我自己的想法,不論是「導盲犬」或「流浪犬」,牠們都是生命也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但不幸的是人類未必都是狗的朋友。不管你(妳)是領養什麼狗狗貓貓,都是有愛心的人,都值得大家的尊敬與肯定,因為照顧毛小孩確實不容易,要真的愛才能顧得好。讀到這裡, 想幫忙導盲犬的惠光導盲犬學校可以捐款或是參加牠們對外的活動,聽聽真的在第一線服務的志工怎麼為導盲犬發聲,這樣的對話及閱讀比較能深度全面了解導盲犬的一生。將來,才不會相信媒體的報導,而誤以為自己領養導盲犬是搞特權、像是佔了誰的便宜一樣。
至於該報導作者李光儀先生在自己的個人臉書,分享報導與總統的臉書回應時,用「不要臉」辱罵他所報導的對象。這樣的言行有沒有違反新聞倫理,社會及媒體圈不難公評。
最後,我會象徵意義捐1450給導盲犬協會,也歡迎各位愛狗愛貓的1450共襄盛舉,台灣很可愛,值得我們多愛一點。
🐶捐款支持惠光導盲犬🐶 https://reurl.cc/Xen95a
蔡英文 Tsai Ing-wen 我們1450支持愛貓狗的辣台妹❤️🌈🌶️
導盲犬工作內容 在 九把刀 Giddens Ko Facebook 八卦
導盲犬一百分
傍晚我們一家三口到了海產店,或許是因為端午連假,讓原本桌數不算少的店裡更顯得擁擠。這時老闆娘看見我們三人一狗,非常自然的招呼我們到正才剛要收拾的空桌。我還有些沾沾自喜,因為這間店起初幾次我跟ED進來用餐,還曾上演被迫分離才能進店裡的荒唐劇情呢!
正當我要坐下時,突然後方桌子的媽媽尖叫了幾秒鐘;我的孩子怕狗,快走開…正當我想要解釋ED是導盲犬,媽媽已經搶先我一步指著ED說道:小姊你也太激動了吧,這隻狗是導盲犬,他很乖不會怎樣的;你這樣很嚇人很沒禮貌……接著我原本以為自己可以不用再罰站,沒想到此時應該是喝醉酒的爸爸就接著說:小姊你搞清楚,這跟禮貌沒有關係,你們不能坐這個位置,我的小孩就是會怕狗……聽完這一番話,搭配這位先生碰的一聲把杯子重重敲打桌子的聲音;老闆娘連忙出來打圓場,邊小心翼翼的跟我說:弟弟不好意思,阿姨幫你們換個位置好不好?坦白說雖然我知道旁邊這位客人沒有理由拒絕我們坐在他們旁邊,但那個情況實在讓我有些驚嚇,而且如果他的孩子真的會怕狗的話……
想到這裡我應賀老闆娘道:換個位置應該沒關係。沒想到因為店裡都沒有位置,老闆娘就帶我們穿越擁擠的走道到了店旁擺在人行道旁的桌子招呼我們坐下。當我還有些苦腦怎麼換到這種爛位置,媽媽已經迫不及待要我再這裡稍坐,她要去店裡點菜。
沒想到媽媽一去就是快二十分鐘,連姊姊很難找到停車位都已經停好車;跑到我的身後大叫說:天啊ED的尾巴到馬路了啦,你們幹嘛不坐店裡選這種爛位置。突然媽媽才回到位置上,我疑惑的問媽媽說道:你剛才為什麼點菜點那麼久?
媽媽氣衝衝的說:我去找他們理論。媽媽接著說道:我們剛才還沒坐下,那個媽媽就立刻抱起小孩尖叫;到底是家長怕狗還是小孩怕狗。聽完媽媽的描述雖然覺得我們被拒絕得真的有些莫名,但我還是很沒種的關心媽媽說:但旁邊的爸爸感覺喝醉酒很兇耶……這時換我媽更氣的說道,何止一個喝醉酒的爸爸,剛才同時有三個喝醉酒的男生一副要來圍事的感覺。接著媽媽說:那個先生起初還非常大聲的說:管他是什麼犬,這麼大隻就是會嚇到我的小孩,你們已經坐去別的地方還來說有的沒的幹嘛(台語)?這時我媽媽說:導盲犬有受過專業的訓練,乖乖的趴在地上,為什麼會嚇到你的小孩?接著喝醉酒的先生說:你們如果坐在這裡,就是會影響到我的孩子。突然媽媽也碰的一聲大力的敲了桌子,讓我才回到已是坐在人行道旁的桌子,媽媽憤怒的說:你的孩子受了什麼影響,受到影響的是我的小孩;你想保護你的孩子,我也是……如果正常好好的人,誰需要申請導盲犬,你們到底有沒有同理心!!!
(這麼有力量的一番話,我來不及感動,我還是先急著關心媽媽說:然候呢?你被打了沒?你被打那裡?接著換媽媽神氣的說:他們敢打我,最後旁邊兩個原本要來圍事說我再挑釁的先生還說要來跟你賠一下不是的呢?)
其實聽完整個過程,有一個深深的感覺真的是(為母者強);直到現在媽媽說的那句:他們想保護他們的孩子,我也要保護我的孩子,還是覺得很有感觸。
也在心裡許下一個恐怖的夢想,我希望將來若有能力,我希望全台灣2300萬人都至少聽過一次導盲犬的宣導;因為我從我姊婂的身上就知道怕狗的她,也是需要幾個月、甚至兩三年ED在我們家,才漸漸不但擺脫怕狗的束縛,甚至還敢躺在ED旁邊與他說悄悄話;的確若不是親身經歷,她的確很難花了短短的時間就從怕狗24年的身後走到重新看待導盲犬的面前。但我也自私的希望即便台灣工作的導盲犬只有45隻,或許你可能沒有視障朋友帶著導盲犬,更只是偶一為之看到導盲犬帶著視障者遠遠走過你的視線。但我卻衷心認為導盲犬的知能雖是專業,但應該也是人人需了解、也應該了解的。
希望有一天當我和ED走到一間店,不會任何的理由所拒絕,就像你從來不會要求一個近視的人進了餐廳,就要把眼鏡放在店門口、甚至把眼睛先挖掉才能用餐。希望有一天當我們視障者再找房子,不用再刻意一定要找到可以養寵物的房東,才敢打電話進行下一步的接洽。希望有一天守護導盲犬這視障者生命中的天使,可以這麼自然而然的成為你我一輩子的承諾。
若你認同我的想法,歡迎找我或導盲犬協會,讓大家更加的認識導盲犬: (以下是我想到可讓大家更認識導盲犬的內容)
為何選用狗來成為盲人的眼睛
(1)識別導盲犬的方法
導盲幼犬 穿戴訓練機構的紅色背心
工作的導盲犬 配戴導盲鞍 (衛輔部發放身份證給導盲犬與使用者)
2.導盲犬的一生
出生前兩個月 (與種犬媽媽相處)
出生兩個月至一歲半左右 (在寄養家庭成長,並學習社會化)
一歲半至二歲半 至導盲犬學校進行訓練 (開始學習如何引導盲人,成為盲人的眼睛)
成功從導盲犬學校結訓的導盲犬 與視障者進行共同訓練 (與合適的使用者進行配對,互相摩何)
退休_十歲以後 (卸下工作職位,退休養老)
3.導盲犬的功能 (既然視障者大部份都用白手杖(為何還要訓練導盲犬)
聰明-smart (會幫使用者尋找電梯、手扶梯、門、椅子)
速度-Speed (擺脫在黑暗中行走的不確定感)
安全-Safety (避開障礙物、明智的不服從)
4.導盲犬的迷思
導盲犬不是GPS
導盲犬不會看紅綠燈
5.導盲犬之三不一問
不干擾
不拒絕 (內政部相關法規與三不一沒有之說明)
不餵食 (包括人類吃的東西與狗食)
主動尋問
6.我為何申請導盲犬
7.導盲犬之於我的影響
#歡迎分享
#守護生命天使成為你我一輩子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