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季前,是清晨著一件防風外套就足夠應對秋季善變性格的九月中旬,天還醒在六點四十前後的時候,我結束居家上班,恢復一週通勤四天進城工作的日子,也是那時候迷上步行上班這件事。
原僅是為減省搭乘地鐵的時間也避開尖峰時段而開始,卻走上癮,一連幾週每週總會有那麼一兩次全程步行上班,或者,故意在離公司數個街區外的地鐵站下,繞路看著貌似恢復尋常生活然細節卻又完全不同的紐約重災後實況,腦裡搬移記憶中的街景對照著。那陣子耳機裡也一直是同一首歌,以至於如今串流平台隨機跳到那歌時總有人在橋上吹風看河的錯覺。
有個大好大壞的極端習慣,喜歡之事我總是會做到熟爛做到過癮(飲食也是),總之就這麼走到生理時鐘隨晚起的日頭開始怠速,清晨氣溫開始穩定下探時,東河上最為人所知的三座橋(BMW tri-bridges)也已經反覆走了好多遍了,好似也是在各路線步行距離一小時起跳的量度裡,緩慢用自己的方式讀取完因返台而錯過的紐約夏天。
知道我瘋狂走橋的友人們問起我的心得,布魯克林(Brooklyn Bridge)、曼哈頓(Manhattan Bridge)、威廉斯堡(Williamsburg Bridge),三座橋中最喜歡最行人友善的威廉斯堡橋,單車道與人行道分流少有匯集,走起來無需擔心互相擋道,又粉色圍籬搭配藍灰色的主結構非常騷包。圍籬外遙望BM兩座觀光指南寵兒,視野之於我其實最奢最廣最好。另外的加分點是,從家門上橋前會先經過哈西迪猶太社群(Hasidic Jews)布魯克林大本營,衣裝膚色各項指標格格不入的自己走在幾乎沒有其他種族的清晨街道完全無法隱身,異物感雖然強烈,但我的存在之於他們全然透明,在彼此互重的美好社交距離下,進入某種程度上的平行時空,也獲得去窺視他們保守嚴謹生活的短暫機會。
扯遠了,其實只是年末回顧,發覺疫情帶我做了許多預想之外的事,也帶我用不同視角看紐約。今年其實蠻充實的。
台灣時間十二小時後便進入2021,沒有明年一切都會轉好的奢望(2020發生的許多事其實也是讓我們重新審視很多存在已久的問題),只求所愛之人平安健康。老願望。
無論如何還是好好跟今年道別吧 :)
Search
尋常生活 2021 在 发现寻常生活中的不寻常Discover the extraordinary in ordinary ... 的八卦
打开点评就能找到附近推荐的餐厅,有了“快乐飞”跑遍全国过小周末可以是平常事,在视频网站浏览不同人的24 小时 生活...... 生活 里大多数时间好像都充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