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二很榮幸會見了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的院長杜道明教授(Prof. Dominique V. Turping),並邀請他為本月總統府月會專題演講,分析台灣過去整體競爭力與未來發展的機會。
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MD)向來以高階主管的訓練課程聞名全世界,已經連續五年得到歐洲第一、全球第二的排名。而該校「世界競爭力中心」(WCC)每年出版的《世界競爭力報告》,也是各國政府施政參考、評鑑國力的重要依據。
1994年我擔任法務部部長,正值IMD第一次發表全球排名的《世界競爭力報告》,當時我就很注意這份報告,那時我國排名第18,1995年進步到11名,使當時的行政院長連戰十分開心。六年前我競選總統時強調,唯有讓台灣在亞洲區域經濟扮演重要的角色,才能真正提升台灣的競爭力。經過四年的努力,台灣在2012年的整體競爭力排名全球第7名、亞洲第3名,比2008年我剛上任時進步了六名,特別在政府效能從第16名進步到第5名、基礎建設從第17名進步到第12名,創下歷年最好成績。
杜道明院長對台灣最稱道的,就是台灣企業家精神(2012全球第一)—「從不滿足現狀,不斷追求進步」,政府去年起也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力求從效率導向轉移到「效率與創新導向」。同時我們參考《世界競爭力年鑑》的建議,鬆綁不合時宜的法規來加強貿易自由化。除了先後與大陸和日本簽署的《兩岸經濟協議》(ECFA)、《台日投資協議》,今年3月也開始與美國恢復「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之下的會商,希望為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等區域經濟貿易關係作好準備。
演講最後開放問答,有人問他世界上哪一個國家可以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模範?杜道明院長強調,其實沒有固定的成功模式能通行世界,重點在於各國政府能創造多少經濟發展條件、企業能把握住多少創業機會。這個結論,其實與我們致力「提升國內經商環境」、「鞏固核心優勢」、「推動區域經濟合作」的目標不謀而合。他也笑著說,他不能預測今年我國的競爭力排名,但他覺得台灣的情況不錯,他樂觀看待。
杜道明院長是法國人,在日本拿到經濟學博士後到瑞士任教,學經歷都很突出。他說一口略帶法國腔的流利英語,誠懇而風趣。瑞士在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後,提出2034年廢核的政策。目前全球有31個國家使用核電,瑞士是三個廢核的國家中,設定緩衝期限最久的一個(德國是2022年,比利時是2025年)。我問他的看法。他回答,瑞士政府只是想爭取多一點的處理時間,因為這個問題各國政府都不易處理。瑞士的電力系統和法、德、奧、義等國電網相連,缺電時還可以向外購電。但台灣是海島,無法向外購買電力,所以情況更不易處理。我想,在我國面對核四爭議、能源政策轉型的同時,這些經驗也都值得我國借鏡。
專題結論與建議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這個星期二很榮幸會見了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的院長杜道明教授(Prof. Dominique V. Turping),並邀請他為本月總統府月會專題演講,分析台灣過去整體競爭力與未來發展的機會。
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MD)向來以高階主管的訓練課程聞名全世界,已經連續五年得到歐洲第一、全球第二的排名。而該校「世界競爭力中心」(WCC)每年出版的《世界競爭力報告》,也是各國政府施政參考、評鑑國力的重要依據。
1994年我擔任法務部部長,正值IMD第一次發表全球排名的《世界競爭力報告》,當時我就很注意這份報告,那時我國排名第18,1995年進步到11名,使當時的行政院長連戰十分開心。六年前我競選總統時強調,唯有讓台灣在亞洲區域經濟扮演重要的角色,才能真正提升台灣的競爭力。經過四年的努力,台灣在2012年的整體競爭力排名全球第7名、亞洲第3名,比2008年我剛上任時進步了六名,特別在政府效能從第16名進步到第5名、基礎建設從第17名進步到第12名,創下歷年最好成績。
杜道明院長對台灣最稱道的,就是台灣企業家精神(2012全球第一)—「從不滿足現狀,不斷追求進步」,政府去年起也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力求從效率導向轉移到「效率與創新導向」。同時我們參考《世界競爭力年鑑》的建議,鬆綁不合時宜的法規來加強貿易自由化。除了先後與大陸和日本簽署的《兩岸經濟協議》(ECFA)、《台日投資協議》,今年3月也開始與美國恢復「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之下的會商,希望為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等區域經濟貿易關係作好準備。
演講最後開放問答,有人問他世界上哪一個國家可以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模範?杜道明院長強調,其實沒有固定的成功模式能通行世界,重點在於各國政府能創造多少經濟發展條件、企業能把握住多少創業機會。這個結論,其實與我們致力「提升國內經商環境」、「鞏固核心優勢」、「推動區域經濟合作」的目標不謀而合。他也笑著說,他不能預測今年我國的競爭力排名,但他覺得台灣的情況不錯,他樂觀看待。
杜道明院長是法國人,在日本拿到經濟學博士後到瑞士任教,學經歷都很突出。他說一口略帶法國腔的流利英語,誠懇而風趣。瑞士在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後,提出2034年廢核的政策。目前全球有31個國家使用核電,瑞士是三個廢核的國家中,設定緩衝期限最久的一個(德國是2022年,比利時是2025年)。我問他的看法。他回答,瑞士政府只是想爭取多一點的處理時間,因為這個問題各國政府都不易處理。瑞士的電力系統和法、德、奧、義等國電網相連,缺電時還可以向外購電。但台灣是海島,無法向外購買電力,所以情況更不易處理。我想,在我國面對核四爭議、能源政策轉型的同時,這些經驗也都值得我國借鏡。
專題結論與建議 在 凡槿(廣告小妹) Facebook 八卦
聽說大家今天補班補課?好慘慘。好啦,神探阿槿陪你們一起加班,決定開辦囧星人聯合新聞網互轟案。此案有點複雜,文長請見諒。等等,有人問說:「這案子有疑點嗎?囧星人擺明了就是被黑啊!」
其實,這觀點正是此案複雜的地方,請容我娓娓道來。聯合新聞網(udn.com)前陣子籌劃了一個專題《世代共好》,訪問了諸多不同世代的名人,試圖啟發溝通、緩解世代對立。誰知,囧星人專訪刊登後,她被網友砲得體無完膚。
原因是記者、編輯為她的專訪下了一個這樣的大標:社會是公平的。我看到標題當下也是愣了一分鐘,想說這是在供三小?右派我太清楚這世界根本不存在什麼公平正義,誰跟我說社會是公平的,我就把他釘牆上!
最後,我當然沒有把囧星人釘牆上,因為我把專訪內容、專訪影片、多篇澄清文、直播存檔全看了。只能說,她是我見過最困惑的網紅。
她的本意不是「社會是公平的」,而是每個人各有各的不公平之處,所以得出結論,老天爺是公平的。根據我本人有限智商的理解,囧星人想表達的有三個重點:
(一)世代對立源自於上一代人好處佔盡,導致下一代人內心充滿不滿。
(二)可是不滿又能如何呢?憤怒不能解決問題,有所作為才是王道啊!假如你沒有辦法改變這個世界,你只能改變自己。
(三)她從第一份工作領 19K 苦哈哈薪水,一路爬到後期月入 80K,再進化為囧裁,多麼激勵人心。「孩子,我能做到,你也可以的!」(神探配對白)
上一回,我說囧星人不勵志,那是我的肺腑之言。理由先不去說,不是本案的重點。至於我為何說她很困惑呢?因為她強調了自己的勵志,以及對於我狼性同胞的欣賞,她鼓勵年輕人天天向上改變現狀。最後她被砲喊冤,她認為,都是那個「社會是公平的」標題害的。
可我看來看去,砲她的網友除了一些不看內文只看標題之外,多數持反對意見的人都是言之有物的。大家看的不只是標題,還有整段專訪的脈絡。
囧星人因個人經歷相信有努力就會有回報,可是她也認為不該拿著這個去批評他人的不努力。後面這個論點我認同,但是她在(被剪接過)的專訪影片內沒有說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網友只能針對她有說的部分做出評論,被誤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囧星人認為問題出在聯合新聞網下的標題,以及「我沒有事先看過」。可是姑娘,受訪者沒有審稿的權利,媒體如果刊登前先給妳過目,那叫人很好。至於標題,的確有協商的空間。但,這也是後來雙方互轟的關鍵所在。
囧星人寫信給聯合新聞網提議更改標題,在對方尚未回覆的當下,她公開澄清專訪內容不符合本意已試圖與聯合新聞網溝通。接著粉絲就炸鍋了,囧星人繼續公開信件內容、開了直播、又回覆了幾篇網友的批評。
就在這個時候,聯合新聞網的工作人員也決定做一個澄清動作。囧星人粉絲湧入該工作人員臉書,各種洗臉。事件發展至此,神探我只想說:「你們都很傲慢!!!!」
這是得罪人分割線,不喜請離開。
勸君多想三秒鐘。
我要開始囉。
先說聯合新聞網的澄清文,不是我要吐槽,是處理得真的不咋樣。勸別人多讀書,這個嗯湯啊嗯湯!憑什麼認為別人沒讀書呢?傳統媒體人的傲慢,我隔著太平洋都聞到了。「社會是公平的」這句話囧星人的確有說過,可是作為大標是否真的適當呢?
相較之下,「憤怒不能解決問題」更符合整段專訪的核心觀念。既然如此,為什麼要選擇另一個標題呢?因為那個比較聳動有效果啊!別急著否定,咱們都混社群那麼久了,就別自欺欺人了。當傳統媒體網絡化,首先要面對流量問題。因此標題聳動些,我能理解。
只是別追求了流量,又要裝白蓮花說沒有。囧星人會生氣、想改標題,並非沒有道理。另外,我想提個建議,請不要沒事就把弱勢議題拋出來當擋箭牌。弱勢族群是社會的一部分,報導社會議題是媒體的責任。你們報導什麼議題,跟有沒有下錯囧星人專訪標題是兩回事。
好,接下來討論囧星人的部分。姑娘啊,我不是討厭妳,是我覺得妳有點煩。受訪的時候認為雙方有一個共識,對方應該能理解妳的意思。很抱歉,記者不是妳肚裡的蛔蟲,而且我們都知道,媒體不是百分百靠得住。
再來,網友批評妳,那很正常。吃公眾飯的,被罵是家常便飯。我知道妳覺得冤枉,正確的公關作法是私下請記者改標題、公開發表澄清信、接著妳分享該則澄清內容,於是全世界都會閉嘴。妳單方面澄清,是沒有用的。
粉絲挺妳,那是因為她們喜歡妳;某些路人挺妳,那是因為他們早看聯合報不爽。非粉絲的人不一定站在妳這邊,今天對方反擊妳也有責任。換作是我,見到妳已開槍,自然不會想改標題、回覆妳信件。
儘管妳在直播內、澄清文內都在幫他們說好話,可是做事看的不是妳說了什麼話,而是妳在沒有雙方產生你來我往溝通的情況下先把這件事捅破了。他們在乎的,是妳的這個舉動。
至於我認為妳傲慢,是我覺得妳對於自己身為網紅沒有認知到很多事情。妳的話語權,與聯合新聞網並不在同一個等級。許多人認為,兩者都是媒體呀自媒體與傳統媒體影響力是一樣的。沒錯,影響力旗鼓相當,可是號召力不同。
妳在自己的版上多次澄清,事實上這件事妳沒有大錯,鐵粉自然會挺妳、主動出擊。可是聯合新聞網沒有幾十萬鐵粉呀!尤其是事件主角是記者,記者不是公眾人物,妳們之間,火力差別很大。被推出來面對妳的,不會是聯合新聞網,而是記者。
還有一件事,我不知妳是否有發現。妳的分享貼文、在他處回覆留言,這些都是號召粉絲出動的行為。妳可能沒有認知到這件事,但這是事實。自媒體的操作模式,與傳統媒體不同。凡事謹慎些,後續問題會比較少,祝福妳。
以上。
專題結論與建議 在 「討論」與「結論」,要怎麼寫出分別?有什麼寫作建議嗎 ... 的八卦
「討論」與「 結論 」,要怎麼寫出分別?有什麼寫作 建議 嗎?《統合分析工作坊》@ 2018 / 12 / 1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