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非得要原諒
#太太的腹黑系列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是跟太太一樣,遇到學校的老師都是提倡要原諒,生氣就是把別人的過錯拿來懲罰自己,於是每當有人傷害你時,你不能生氣,因為大家要你別計較,若是傷害你的人來跟你道歉,無論有心或無意,不寬恕他人的話 自己成大家眼中心胸狹隘的人了,為了不落人口舌,只好忍住怒氣,或者無視滴血的傷口,擠出微笑,搶走上帝的工作,原諒了!
-
有好大段的時間,太太都搶著當上帝,男友偷吃,神愛世人,我原諒你,因為八婆背後嚼我舌根,我被排擠,沒關係,耶穌說有人打你右臉,左臉也轉過去讓他打,要愛仇敵,所以我靜靜的被欺負,然後委屈求全顧大局好幾年,在男友離開後,我長期受的傷,癒合不了,於是我發起神經,憂鬱症了!
-
在大家看來,我是被分手才變這樣,但沒人去探討我過去發生的一切,連我自己也懶得理解,兩三年後,生活比較步入軌道,懂得與自己低落的情緒相處,因為要自我真正的消化情緒其實不容易,因此我告訴自己,從此以後,琳粥罵絕對不要在受人鳥氣,不是說我會無故的跟人鬥,真的是我的問題,還是會接受,但若是沒理由的打我一拳,我一定尻到他艾爸叫母,罵一我句,肯定回上兩句加問候祖先,要是利用我,讓我真心換絕情,我鼻子摸摸,當我自己眼睛沒睜開,但可要小心了,哪天有機會,我肯定會狠狠的踩你一下,即便是10年後,我還是會踩你!
-
也許有人說我帶著恨過生活,對也不對,我是恨,但因為我恨,所以我會更努力的讓自己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我恨那些身材姣好的名模,我恨可以進去精品消費的人,我恨為什麼別人有好對象,我也恨那些嚼我舌根,惟恐天下不亂的臭婊子,因為我太恨,因此我努力運動,管住嘴巴不亂吃,努力賺錢,想辦法提升自己,在找對象談戀愛時還得談理性,專注自己的生活,過的比臭婊子們更精彩,也因為這樣,我沒有多餘的時間回頭理那些討厭的人事物!
✂️⋯⋯⋯⋯⋯⋯⋯⋯⋯⋯⋯⋯⋯⋯
親愛的,那些欺負你的人,你可要好好的記住他們的嘴臉,記住你的痛,然後蹲下去,好好的看自己哪裡不足,去填補學習它,逮到機會時,你就會跳的比他們高,記得落地時,換雙釘鞋,狠狠的踩他們一下!
不用擔心你踩人有罪過,不違法的狀態下,耶穌愛你,因為上帝的工作就是原諒世人!😘😘😘😘
#少在那邊對不起就要一筆勾銷我讓你全身癱瘓再道歉你原不原諒
⭐️IG太太的真實日常:https://instagram.com/black54399?igshid=1ixwh4bg37yht
🎁IG的新代購,這邊賣得會跟社團有些許不一樣唷
https://instagram.com/mrs_mark18?igshid=69ex8a0gjdkq
⭐️很掉漆的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6OQsDMgXx95gmZMK03h4Q
⭐️買到剁手團👇
馬克太太住英國亂亂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是座節奏急促的小城,路人站在路口只盤算着甚麼時候衝燈,上班族邊吃早餐邊忙着回老闆的WhatsApp,小孩子還沒出生就要幫他報幼稚園。「香港的節奏很快,但卻是一種沒感情的快。」在廣島旅居一年的Calvin Wang說。「香港人很奇怪,好像身邊所有事都和自己無關。」因為步伐太快,每個人只能專注自己的...
專注自己的生活 在 Facebook 八卦
本宮的問題多多閨蜜看著呆萌呆萌,但其實她蠻好學的。她有著一份穩定且收入不低的工作,下了班也在不斷進修。她那麼認真賺錢卻很難存錢因她有個致命傷:愛買、屬於無規劃般的愛買。
我不干涉別人的花費選擇,所以除非主動來問我不然我一概不出反對聲音。
有天問題多多閨蜜打來問「什麼是財?」,我瞧見機會來了,話中帶話地提點:「我的觀念是存下來的才是財,不然光憑高收入無用。妳瞧我當年未滿 22 歲就賺了幾桶金了,結果呢?沒存下來就算了,還欠了一屁股債。」
因我曾多次強調「控制物欲」,她似乎開竅了來詢問細節,我便貼作家朱天心的專訪文給她看。問題多多閨蜜讀完文竟然說她... 看、不、懂。
專訪連結:https://club.commonhealth.com.tw/article/2462
好吧,我耐著性子給她導讀加講解,講了半小時口乾舌燥,決定發文不讓那半小時付諸流水。
作家朱天心的家庭組成有她、丈夫、和兒子。她與丈夫都已滿 60 歲,兒子超過 30 歲,3 人皆是文字工作者,無固定收入也無過度商業化,全靠寫作維生。經濟狀況大致如下:
1. 無房貸。全家人居住在朱天心家人留下的一間老宅裡,十分簡陋。
2. 無車。交通靠走路和大眾運輸。
3. 治裝費金額低到爆。朱天心本人不梳妝不打扮,兒子也是比照辦理。
4. 最大開銷:照顧流浪貓。第二大開銷:我推估就是 3 人每天流連在咖啡店寫稿,長期累積的花費也不少,但我把這項支出歸類在 "business expense"。況且在咖啡店工作,使他們無需添置書桌、冬天不用開暖氣夏天不用開冷氣。
5. 收入確實不高。朱天心全家人的總收入並無在專訪中揭露,但八卦如我還是做了點功課的。從出版業朋友那兒了解到,朱天心和其丈夫非高產量作家,銷量也普通。尤其是她丈夫唐諾... 一直堅持手寫、拒絕使用科技產品。他們的優勢是版稅有免稅額 XD。
那麼他們的生活過得如何呢?簡樸、極簡,在某些人眼裡甚至是寒酸。對於這樣的生活方式,朱天心作出了解答——
感受到無比自由。從來沒在等米下鍋的窘迫下寫作過,因為把物欲降到最低,把生活過得很學生式。「我很怕變成在一個生活的大輪子底下,像白鼠跑籠子。」
總結:低物欲 >> 低開銷 >> 高自由,不需要為了賺錢而寫作。
--
導讀完畢,接下來是阿槿分析時間。我對於「放下物欲換自由」的說法,並不看好。原因是自由與否,主要看選項多寡,而選項多還是少最終仍然取決於資源有多少。
我也算是朱天心的小讀者,高中時期被中文老師強迫讀過她的作品。該位老師在圖書館瞧見我在翻日本漫畫,遞給我一本朱天心的小說。他說:「哪天妳寫得出這樣的作品,再把時間浪費在那些東西上。」
唉,我命苦啊,從小就是在這麼一群人的督促下長大。
扯遠了,跳回來。我對朱天心在作品中傳遞的豁達大度 respect 又欣賞,她時常在作品中提及她的家人,也就解釋了為何她會如此樂觀又不焦慮。她的家庭教育,向來都是「拋開社會枷鎖、專注自己的生活」。
身為一個有職業病的我,提倡讀別人的故事需要具備兩個思考能力:看那人具備了哪些決定性優勢、分析那人的潛在風險是什麼。
朱天心的決定性優勢:
(a) 無房貸。父母給她的老宅、不需擔心住在哪。
(b) 房屋維持成本低。她不翻新、不添置傢俱、台灣地稅低。
(c) 雙親已離世。她那年紀最怕孩子啃老,以及要照顧上一代人(所謂的老人顧老人)。
(d) 可工作到人生最後一刻。只要她願意,她可以一直寫一直出書一直賺稿費。這點她自己也有提到,但文字工作者的先天優勢並不是關鍵點,重點還是因為她是朱天心、他是唐諾。不然隨便一個沒名氣的作家,七老八十了哪間出版社還願意投資在你身上?
朱天心的潛在風險:
無財務能力面對重大變故。因她長期把資源用於照顧浪貓,她自己的存款應該不多。若遇到健康下滑或其它變故,她的應對能力是相對薄弱的。就算在有健保、有外勞的台灣,養老依舊是個難題。而她的兒子收入也不穩定,若今後被迫成為主要照顧者,兒子本人的風險也很高。
綜合以上,我很喜歡朱天心的人生觀。可我必須說,她並沒有得到自由,來個大浪就被吞了 Q___Q。她通過放下物欲,得到的是暫時性解放。如同她所說的,假如一個人每天睜開眼睛不吃不喝就已是一堆開銷(房貸、車貸、小孩教育成本),那就是隻小倉鼠。在我的字典裡,這也是屬於高風險族群。
本日結論:控制物欲需搭配一定門檻的收入,存下來的錢才是換取自由的根本。
專注自己的生活 在 林姿佑粉絲團 Facebook 八卦
早安、每日一名言:「專注自己的生活,不要過於在意 別人過的如何。
永遠也不要浪費時間和精力,去看不慣一個人。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人和人之間很多時候只是不同,而沒有完全的對錯。大多時候,看不慣別人,是因為彼此不在一個層次。別總拿個人標準去評價所有人,多點包容之心,專注自己的生活,才是王道。」感受一下喔~(^○^)
專注自己的生活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是座節奏急促的小城,路人站在路口只盤算着甚麼時候衝燈,上班族邊吃早餐邊忙着回老闆的WhatsApp,小孩子還沒出生就要幫他報幼稚園。「香港的節奏很快,但卻是一種沒感情的快。」在廣島旅居一年的Calvin Wang說。「香港人很奇怪,好像身邊所有事都和自己無關。」因為步伐太快,每個人只能專注自己的生活,難免各家自掃門前雪。
《果籽》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