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二〈工廠管理輔導法〉又突擊排審,先看懂這三個版本的重點條文和關鍵差別,下周盯緊立法院!
▌ #違章工廠改名為特定工廠,#將永佔農地?!
1) 整個行政院修法版本,最大問題在這裡❗️當農地違章工廠成為「特定工廠」後,沒有任何落日年限,且直接永久架空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國土計畫法、農業發展條例以及建築法(§28-5、§28-8)。
#等於換了一張身份證 #將可獲得農地永久居留權
2) 林岱樺版表示,工廠蟑螂永存很棒。#極劣
3) 我們的妥協:參考日本曾花了20年努力解決住工混雜的經驗,雖然台灣比日本小很多,但考量到執法效率不彰、民意代表又愛做選民服務,整體改變仍需時間,於是一再妥協,設定20年的期程。
👊#給我落日條款 #不要農地工廠無期限
.
▌ 違章工廠的就地合法有甚麼規範?
1) 政院版的第二個大問題,就是 #就地合法不設限。如橡膠業、瀝青業是低污染,而高污染的電鍍業、皮革業只要取得環保許可文件,也屬低污染,通通有資格在農地上合法化(§28-10)。
#只要經濟部點頭 #你就是低污染 #你全家都能合法
2) 林岱樺委員加碼要求,就地合法的土地變更費用要更便宜,以嘉義農地一坪4,000元來看,就地合法一坪只要80元。#台灣發大財
3) 我們的邏輯:事實上,任何「違法興建」在農地上的工廠,都會對周遭農地有影響(污染)。若要談「就地合法」,我們認為廠商應相容於農業發展地區,如農林漁牧加工業,並且各地方政府可就已存續80年以上在地傳統產業做特殊放寬。但,其他產業,應採產業創新條例開闢2-5公頃在地型或鄉村型產業園區。
👊#集中輔導 #有利政府污染控管 #不影響農業發展
.
▌ 若政府以後繼續裝死,公民有甚麼辦法自救?
1) 經濟部說,目前已有檢舉條款,夠了。#劣等
2) 林岱樺委員說,檢舉達人很多,「不需要檢舉條款」。#不可思議
3) #我們要有檢舉條款,#更要公民訴訟條款!檢舉條款有利於地方政府取得相關資訊,即便各局處都把稽查人力通通刪掉,至少還是會有案件進去。而公民訴訟條款則是依據行政訴訟法,當人民檢舉後,地方政府已掌握違法資訊卻不作為,人民有權遞出公民告知書,向地方政府督促快點依法行政。
👊#若地方政府持續不作為 #人民可向行政法院提告
(講真的,民間團體這幾年來檢舉無數案件,地方政府不作為,中央政府踢皮球,在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持續擺爛的局面下,目前的檢舉條款完全擺好看…)
.
▌ 最後,哪些業別屬於中高污染,是誰說了算?
1) 目前經濟部以自己的業別認定邏輯,來做污染的認定,放在子法《未登記工廠補辦臨時工廠登記辦法》的附表,當然林岱樺委員拍手附和。
#經濟部自己訂了一個污染業別 #經濟部真的是非常厲害
2) 我們認為,污染認定應回歸相關部門:
a. 污染認定由 環境保護署主責,不是經濟部說了算
b. 由於主要影響農地,所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協助從灌溉水質標準提出建議
👊好比工業生產不該由農委會主責,污染認定也不該由經濟部來管,大家各司其職好嗎?
▌ 連署護農地💪 cet-taiwan.org/petition/3450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兩星期前襲港的超強颱風「山竹」,為香港帶來三十五年來最強的十號風球,幸好沒造成人命傷亡,但全港至少18000棵樹卻被「山竹」吹斷樹幹,甚至連根拔起!到底是颱風太猛?抑或是樹木不夠強壯? 大樹也住「劏房」 「平時樹木嘅根係四方八面咁延伸,但香港啲樹好慘地,只有『四方格』嘅範圍,根本無咩能力抵禦強風...
將永佔農地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評價
兩星期前襲港的超強颱風「山竹」,為香港帶來三十五年來最強的十號風球,幸好沒造成人命傷亡,但全港至少18000棵樹卻被「山竹」吹斷樹幹,甚至連根拔起!到底是颱風太猛?抑或是樹木不夠強壯?
大樹也住「劏房」
「平時樹木嘅根係四方八面咁延伸,但香港啲樹好慘地,只有『四方格』嘅範圍,根本無咩能力抵禦強風。」熱愛大自然的環保達人Kelvin無奈地說。
風災過後全城返工
十號風球過後的第二日,全港幾百萬「打工仔」要照常上班。「嗰日其實都覺得幾慘,出入好唔方便,要跨過啲樹先去到,喺咁嘅狀況下,係唔係唔應該返工?」
在港大做研究助理的Kelvin,17號當日決定不上班,除了收拾自己的家,更幫鄰居去處理門前倒塌的大樹:「我哋嘅社區好需要大家去幫手收拾、整理,就算唔係你受災,可能你鄰居都好需要幫忙,做一啲簡單清潔,但係嗰日大家都要湧去返工。」
環保生活是一種態度
是否需要上班,或許不是每個「打工仔」可以自己決定的事,但是我們對待環境的態度,是可以控制在大家的手:「我們太習慣方便,而忽略咗我們喺享受呢啲方便嘅同時,背後其實係有一啲人或者動物、環境,承受咗嗰個傷害。」Kelvin嘆息,我們要善待大自然,否則人類最終會自食其果:「杏花邨二十年前巨無霸嘅發泡膠兜,依家被沖返嚟,終有一日係會返嚟。」
冧樹用處多多
畢業後去澳洲修讀過一年永續農業(Permaculture)的Kelvin,日常生活都非常環保,家裏九成物品都是執拾回來,或朋友轉贈的,他很提倡生活和大自然的融合,除了在元朗家門前的空地,栽種不同的植物外,平時亦會執拾樹枝生火煮食:「除咗用嚟煮食之外,啲灰都可以用喺農地上,當營養補充劑咁樣。」
堆填區為「歸宿」?
但今次冧樹實在太多,Kelvin和朋友幾經努力,都只能「消化」三分一棵大樹,雖然政府事後有在啟德開設「臨時木料廢物收集處」,但空間有限,大部分的冧樹,最終都是被送去堆填區棄置。「如果有大啲嘅農地,再加上適合嘅配套或機器,香港係有能力消化更多樹枝、樹木,甚至其他園林廢物。」Kelvin說。
被忽略的農業
但作為亞洲國際都會的香港,地少人多,還有多餘的空間去做農地嗎?耕田和香港是否格格不入?
根據漁護署的調查,截至2016年底,香港約有3700公頃的荒置農地,相等於大概195個維園面積,其中屬於私人的荒置農地佔約八成:「有唔少地產商將呢啲農地收購,然後囤地,希望有機會改變土地用途,起樓、起國際學校之類等,如果可以將呢啲農地復耕,其實香港都可以做到一個相對嘅糧食自給率。」曾經做過一年全職農夫的Kelvin娓娓道來。
在家也可做「農夫」
要做農夫或許不容易,但Kelvin鼓勵大家,如果有在家種開一些觀賞植物的話,不妨可以試下種些可觀賞又可吃的植物,例如蘆薈和香草類等,令種植和生活的關係更緊密。
「山竹」雖然已離我們而去,但它為香港帶來了不少「手尾」,今集《港。故》用8分鐘,由一位環保達人來分享,生活除了返工、賺錢和買樓之外,其實更可以做一些調整,去令我們跟大自然不再對立,相處得融洽一點。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Follow埋《港。故》IG,睇更多精彩靚相:http://bit.ly/oncckonggu_IG

將永佔農地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Youtube 的評價
【到底香港現時的規劃是為誰的利益?】
梁振英在他四年前的競選政綱說過:「香港並不缺乏土地,欠缺的是全局觀和長遠的規劃。」
政府口講話為了配合香港的人口發展,但在整個佔600公頃發展土地中,就只有6%,36公頃土地用於公、居屋發展。鄰近明明就有佔地170公頃的高爾夫球場可選,政府卻偏要不惜一切,將四代人、過百年歷史的家庭和鄉村連根拔起,更讓擁有40000平方呎的大地主(地產商)申請改變土地用途(由農地轉為住宅用地),讓囤地的地產商和地主成為發展中的最大得益者。這種所謂以人為本的發展項目,根本就是利益輸送的地產項目。
在領展壟斷下, 為了賺錢和抬高股價,領展就先裝修,後加租,再迫走小商戶、引入連鎖集團,造成物價騰貴。 所以逐步回購領展和發展墟市方是政策出路。
規劃、發展不應屈就於權貴,以民為本所是王道。
#張超雄 #郭永健 #立法會選舉 #新界東 #勝利 #公義同行 #規劃
#FernandoCheung #CheungChiuHung #KwokWingKin #LegislativeCouncilElection #NewTerritoriesEast #Victory #TogetherForJustice #Planning
--------------------------------------------------------------------------------------------------------------
成為張超雄義工: http://bit.ly/2a4fyjb
捐款支持張超雄:http://bit.ly/2a7W2kh
選舉廣告 自行製作 31-8-2016

將永佔農地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評價
【智翔的議會質詢-環保局、新聞處(9/3)】
#比照台中科技查空污
台中近年來有許多新興建案,所以台中市環保局今年開始要求工地裝設微型感測器,至七月底已稽查8584次,開出93次罰單,減少3525公噸的懸浮微粒,雖然桃園空污問題沒有台中嚴重,但同樣有許多建案、工地造成的揚塵,桃園環保局是否有意願跟進台中市的作法,針對建案目前有何措施?
環保局則說,目前僅針對大型的一級營建工地,以及市民較常陳情的工地加裝感測器,智翔則希望可以擴大裝設的範圍,將二級營建工地也納入範圍。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數量高
根據審計報告統計,截至去年底桃園市有1016處污染控制場址,佔全國總數近半,其中986處為農地污染,僅次於彰化縣,請問環保局有無改善的計畫?既然環保局表示這些都是陳年舊案,皆有要求業者改善,那請會後再提供數據,我們來檢視看看這些年來污染場址有無減少。
#公害陳情數量增加
根據環保局的施政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受理的公害陳情案件,除了水污染下降之外,其餘空氣、噪音、廢棄物、環境衛生等項目都提高了,總體增加11.3%,雖然環保局長將現象歸因於市民環保意識的抬頭,但依然代表有相當大的努力空間,所以稽查科目前的工作重點都在處理空氣與噪音(前兩大類)的陳情稽查。
#健行路豆腐工廠飄惡臭
至於公害陳情的實際狀況,今天智翔也在議會中特別提及近年來於健行路豆腐工廠的案例,健行路周遭居民受不明惡臭困擾,後來才發現是因為兩家豆腐工廠長期將廢水排入雨排,加上桃林鐵路施工打通而異味飄散,並且在去年12月底被環保局認定改善完成後,今年三月再接獲民眾投訴,向環保局反應。
這案例顯示出,環保局對於小型工廠的監督未盡周全,既然豆製品的廢水屬於事業廢棄物,就不應讓其偷排放至雨排,最後流向南崁溪,那麼南崁溪的整治永遠不可能完成,況且雨排管道鄰近桃林鐵路,若不想辦法改善,屆時被吸引至桃林鐵路遊憩的市民聞到惡臭,公害陳情電話恐怕要接不完了。
#市政資訊系統性告知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八月五號起八大風險場所需配戴口罩,有鑒於上半年各局處在活動取消的消息上彙整混亂,建議新聞處能從過去的狀況吸取經驗,應有系統性整理並將消息公佈於市民便於搜尋的平台或管道。
#公民會館活化
桃園區公民會館今年由新聞處接手管理,6月公共場館重新開放後至今使用率不高,而七月份時,新聞處曾說九月會完成研究報告,年底前著手辦理轉型活動,因此詢問目前的計畫規劃進度如何?
處長則回答,目前有三方案,看是否由政府全權管理,還是委託民間業者,九月份開始會開始舉辦主題活動,預計每兩個月一檔次,也會與當地里長、社區商圈共同討論活動的形式,智翔則請新聞處再提供目前方案的內容,希望可以讓公民會館的使用早日活化起來。

將永佔農地 在 房仲業務一日|#premium|【宅院子yoyo帶您去看花蓮】| 文青輕 ... 的八卦
永慶#永慶不動產#永慶花蓮#中山站前#房地產| #房仲業務一 ... 海灣小筆 農地 ,土地面積約164坪,面寬25m,深25m,空拍地形成阿拉伯數字的六,好,地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