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ker下午茶 窩在這裡,逼出你的文青魂~~
六張犁站周邊的巷弄,商業氣息較台北市其他商圈來得淡,
這裡相對清靜、適合居住,
吸引不少別具特色的餐廳、咖啡廳進駐,
走出捷運站,步行10分鐘,
美好的假期就在這裡放空一個下午吧~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Aiky一點GO瘋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北自由行攻略 #寶藏巖 #網美景點 各國旅館、酒店比價查詢:https://bit.ly/2U8ie6q 台灣旅館、飯店查詢:https://bit.ly/2Fjz3U2 寶藏巖又稱為台北國際藝術村,地理位置比較尷尬一些 在捷運公館站步行約十分鐘的距離 如果你不想用走的可以租借YouBike ...
寶藏巖 進駐 在 台北旅遊網 Facebook 八卦
【尋找山村聚落的驚喜🥠|#寶藏巖】
在山丘上如迷宮般錯落的建築
隱藏著藝術與歷史共存的光點
#值得親身體驗的臺北特色
🏚與101並列的臺北特色景點
寶藏巖社區是1960年代,由榮民、城鄉移民、都市原住民等族群,沿著公館寶藏巖寺周圍,#自力造屋 形成的聚落,由於沒有經過正式建築規劃,便逐漸形成參差崎嶇的 #違章建築。
後來因公館發展,政府計畫拆除寶藏巖社區,卻因為它獨特的歷史性,讓在地文史工作者請命保留,依山傍水的老舊建築群與蜿蜒小徑,讓《紐約時報》將它和101並列為臺北特色景點。
🏚用藝術光芒再生的創作場域
為了保存與活化空間,在地社區工作團體引進「#藝居共生」的概念,除了保留部分原居民的住所,不僅成立「#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讓藝術家進駐,也規劃讓大眾入住體驗的空間。
在寶藏巖探索,時常可以在轉角遇見風格獨特的小店,或是令人莞爾一笑的藝術裝置;從2012年開始舉辦的「#寶藏巖光節」更成為此地與 #當代藝術 結合共生,具代表性的活動。
在繁華的公館商圈逛街之餘,
也別忘了後頭的小觀音山邊,有這樣一個歷史與現代、生活與藝術交織的神祕山城聚落,值得前往探索。
#三句不離台北運動
#FindYourTaipei
寶藏巖 進駐 在 Soupy Tang 湯舒皮 Facebook 八卦
17,07,19’
我在寶藏巖的小小店明天要開幕了!
閣樓寶藏巖青年會所/Attic Treasure Hill Traveler's Hostel
當初,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Treasure Hill Artist Village和我接洽要不要試試看把我的商品進駐去賣,
沒有思考就馬上答應了,我想以在人類圖中顯示生產者、又是1、3性格,應該聽自己薦骨的第一反應,那個「嗯、嗯」的內在聲音我感受到了,
然後,我就到處搜集可以用來裝商品的置物盒,
雖然最後都是在路邊免費得到的,
比如中藥店的木盒及撿來的樹枝做成的衣架,
還有路邊被丟出來的茶几等⋯⋯,
能再次利用,且又是自然的材質,
我覺得很滿意。
在準備的過程中,
我和寶藏巖的又嘉常常通訊息討論,
她對工作有著十足的熱誠,給我很多不錯的提議,
也感謝易衛幫我用腳料釘了一個符合尺寸的桌子,
一起慢慢搭建了一個小店的過程很棒,
最後也謝謝對面胭脂的Boco借了一盆仙人掌,還在我們揮汗工作時,送了好喝解渴的冷飲!
現在正式開幕了,
在台北市中心,
爬點山路,有地方停車,
店內有舒服的沙發還有我的抱枕,
及幾本我畫的書,
我沒有在裡面顧店,
但是之後可能辦些有趣的活動,
希望大家有空來玩!
Opening time:
7/18-9/22
Thu(四)-Sun(日)
11:00-18:00
謝謝
😊
Soupy
寶藏巖 進駐 在 Aiky一點GO瘋旅行 Youtube 的評價
#台北自由行攻略 #寶藏巖 #網美景點
各國旅館、酒店比價查詢:https://bit.ly/2U8ie6q
台灣旅館、飯店查詢:https://bit.ly/2Fjz3U2
寶藏巖又稱為台北國際藝術村,地理位置比較尷尬一些
在捷運公館站步行約十分鐘的距離
如果你不想用走的可以租借YouBike 公共自行車前往比較輕鬆
台北國際藝術村進駐許多藝術工作室
把早期髒亂的山丘小聚落改造成現在充滿人文藝術的景點
當你走進村落之後,隨處可見造景、彩繪等創意
裡面也有不少工作室和店家,也可以走進去看看一些創意商品
這裡還是有住家生活在這一塊地方
別忘了降低音量不要造成他人困擾唷!
如果想要了解台灣的哪一處景點,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知道,我有時間就會抽空到當地做一個分享。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lickgotri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iriusaiky/
部落格: https://1dgo.blogsp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99oKMFJbzE/hqdefault.jpg)
寶藏巖 進駐 在 一起上學吧 Youtube 的評價
我們希望透過募資,使柑仔店營運更加順利,以減輕目前當地自主居民們每月籌措資金與做白工來維持營運的負擔。
喜歡我們創作的影片請訂閱跟開小鈴鐺喔 https://bit.ly/2M2CQdH
計劃背景:
台北寶藏巖共生聚落是在亞洲城市中,對歷史聚落進行活保存的經典案例。寶藏巖共生聚落是由寶藏巖寺、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及約20戶居民組成,建築依山傍水而建,蜿蜒錯落且複雜,為台灣特殊的聚落樣貌,目前實踐「藝居共生」的概念,搭建起聚落居民、駐村藝術家之間的平台,為聚落注入新活力。
寶村柑仔店的誕生
昔日寶藏巖設有雜貨舖,不僅是重要的服務設施,也有「鄰里互助中心」、「街坊消息傳遞」的功能,而後隨著社區凋零與人品外移,雜貨舖也消逝了。103年為了讓寶藏巖聚落能有機發展,居民重新規劃「寶村柑仔店」並將其重新開幕,希望能落實聚落永續發展。
特色柑仔店:寶藏巖居民家常菜開賣!
協會初邀寶村居民拿出自製美食時,他們很沒自心,後來花了三年構思與討論,共同決定從農園取材與販賣項目,想以平價、美味、地方特色的家常菜與雜貨,讓大家感受到寶村特色,並讓過去「寶藏巖一家一菜」的傳統可以延續下來。
柑仔店現況與面臨的問題:
目前寶村柑仔店於2015年3月24日正式重新開幕,由共生聚落的在地居民自主投入營運,然而因為每月人事、進貨、開站成本等開銷都需要由參與居民自行籌措,資金匱乏及行銷管理能力不足等問題,導致柑仔店的營運陷入危機。
為什麼我們要募資?
我們希望透過募資,貨用長期進駐柑仔店的店長,透過管理及行銷的能力,使柑仔店營運更加順利,以減輕目前當地自主居民們每月籌措資金與做白工來維持營運的負擔。
前往觀看更多寶藏巖永續經營募資計畫詳細內容
FlyingV https://www.flyingv.cc/project/6304
進擊媒體行銷 https://www.facebook.com/forwarddreammedi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oynLHfrc0Q/hqdefault.jpg)
寶藏巖 進駐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評價
🎥#V_Touch人物 #張碩尹 #塗鴉
甫獲本屆 #臺北美術獎 首獎的張碩尹,在疫情衝擊下的2020年,依舊大顯身手,可謂年度最為活躍的藝術家之一。V-Touch跟隨他走訪其年初進駐,並舉辦個展「#台北機電人」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以半廢墟之牆面,顯目坐落於藝術村中的半樓廣場,除了是張碩尹新作的攝製地點,2006年他繪製的「#老照片系列」在此也仍保留了半個身影,成為其現少數僅存的塗鴉。
本集的「V-Touch人物」中,張碩尹為我們娓娓道來,這般既被保留又半廢棄的狀態,如何作為他現在與塗鴉之間的關係,以及近年創作的精神性與存在表徵。2005至2009年間,張碩尹與政治大學同學組成「#上山打游擊」開始進行塗鴉,後逐漸走向以「#Bbrother」之名的個人行動,並持續至退伍赴英國留學前。在英國浸淫於白盒子空間內的當代藝術創作,並逐漸轉向 #科技藝術 近十年後,這一、兩年逐漸將重心遷回台灣的張碩尹,又如何在「做工精美的木作、高解析的投影機、導覽手冊的逼文字的永恆失訊」中(引自其臉書自述),重新召喚過去塗鴉出於技術與資金限制的「#匱乏」,以及自「#文化反堵」開展出的「#藝術介入社會」實踐,將其延續、傳承至今日對科技藝術創作的「匱乏」的思考?從中,除追索同輩有別於大資本實驗室,隨光華商場的成長經驗,更以 #土法煉鋼 中的毀壞性與不穩定性,回應個人生命經歷以及台北都市發展的軌跡。
張碩尹今年下半年接續在 #立方計劃空間 與 #龍泉市場 舉辦了「台北機電人2.0:訊息瘟疫」;Bbrother時期的塗鴉紀錄,後則在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Re:Play 操/演現場」中的「檔案現場」中展出;除了臺北獎,他同時正參與 #板橋435藝文特區「合.眾:你的關係是我的政治」聯展;另外,年初也曾隨 #亞紀畫廊 參與「#Taipei Dangdai」。
「當然就是有好像過去感受的,2000年初破破爛爛、很嘈雜那個氛圍,突然消失的那種感慨。另一方面會覺得,其實這個地方就是隨著時代變遷,你必須要會回應當時當下的時代。我覺得我以前在塗鴉的時候,既想要跟社會發生關係,但是又很著重在於自己隱密性的那個塗鴉客形象的塑造。我覺得現在至少在我這個時代的氛圍,比較是一種合作性。尤其是在臺灣,那種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消失,因為這個產業已經太分工。我發現個體性雖然重要,但它只是創作的一部分,那比較是你和這個體系之間的共生關係。你要生存,就是要確保你所在的是一個健康良好的體系,至少我會把我自己想像成是一個群體網絡的其中一員。」張碩尹說道。
---
出品 Presented by|典藏ARTouch
企劃 Director|童詠瑋 Tung Yung-Wei、張玉音 Chang Yu-Yin
翻譯 Translator|童詠瑋 Tung Yung-Wei
攝影 Photographer|王士源 Wang Shih-Yuan、蘇家弘 Su Chia-Hung
製片 Producer|陳昕妤 Chen Hsin-Yu
剪輯 Editor|王士源 Wang Shih-Yuan
剪輯助理 Assistant Editor|蔡念栩 Tsai Nien-Hsu、劉禮瑜 Liu Li-Yu、陳美如 Chen Mei-Ju
調光 Colorist|王士源 Wang Shih-Yuan
混音 Re-Recording Mixer|鄭曉駿 Cheng Hsiao-Chun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張碩尹 Chang Ting-Tong、在地實驗ET@T
---
👀相關閱讀|
👉 Bbrother個人網站:https://bbrother.tw/ ;張碩尹個人網站:http://tingtongchang.co.uk/
👉 張碩尹@《典藏ARTouch》書寫:https://bit.ly/3rFFkiY
👉 〈從物種共生回看歷史,張碩尹獲「2020臺北美術獎」首獎〉:https://bit.ly/37W1UvS
👉 〈「宇宙」遺落在美術館中:張碩尹個展「Kosmos」〉:https://bit.ly/2MfgpSZ
👉 〈向未來報時的製鐘者: 張碩尹個展「人與機器悖論的殊途同歸」〉:https://bit.ly/37WvIby
👉 台新藝術基金會:〈青春的硬體架構:張碩尹《台北機電人》與九〇年代〉:https://bit.ly/3o0drQp ;〈光的交易:《台北機電人2.0:訊息瘟疫》〉:https://bit.ly/3hqJ8Qp
---
2020臺北美術獎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3F
展期|2020.12.12 - 2021.02.2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uay6FgTgj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