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粉秀下限到日本…
上週六(6/13)位於東京下落合的 タピオカ三太子 店家
推出只要憑台灣護照,就能前去兌換珍奶一杯的活動。
自耕農當天除了領珍奶也順便買了茶葉蛋
茶葉蛋及珍奶都茶香味極濃,敲級好吃。
無奈在寰宇新聞的採訪影片播出後
失控的韓粉們看到新聞,隨即湧入店家粉專
以及店家位於日本的google頁面
開始瘋狂刷該店家1星負評
對實體店鋪經營者來說,評價所帶來的影響相當大
因此想在這裡呼籲這些沒有實際來過店家的韓粉們
你如果真的來日本喝過,覺得味道不盡人意
那麼給予負面評價是你的自由
但如果你就只是躺在台灣
上網看到影片森77,就隨便亂到人家頁面給予負評
那麼你的行為已經觸法,而這些行為也有證據可以佐證
講白一點就是教壞囝仔,阿捏謀厚啦!
寰宇新聞採訪影片:https://youtu.be/obVduVEd4mU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全世界除了正在忙著防疫之外,也漸漸的開啟吹起了一股反中的風潮。幾十年來的老大哥美國,對現在最大的競爭對手還是祭出了越來越多的制裁措施。今天我們來聊聊到底中國人自己是怎麼想? 中國人對現在這個世界反中的情況,肯定是不會太開心,中國人就是會覺得,外國的打壓都是因為他們忌妒中國的成就,怕中國人快要贏過他...
「寰宇新聞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東京自耕農 Leo's Tokyo Life Facebook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范琪斐 Youtube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范琪斐 Youtube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范琪斐 Youtube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寰宇新聞台政治立場的八卦,PTT、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寰宇新聞台政治立場的八卦,PTT、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推薦寰宇新聞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請對台媒同樣失望的大家花個五分鐘看看這篇文 - 時事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討論] 寰宇新聞台的色彩- HatePolitics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PTT、dcard - 寰宇新聞相關新聞報導、懶人包、照片 - ETtoday ... 的評價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寰宇新聞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閒聊] 寰宇新聞為什麼沒有自己的新聞- mod | PTT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閒聊] 如果能選新聞台您們會定頻哪一台? - 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問卦] 寰宇新聞台| Gossiping 看板| MyPTT 網頁版 - 財經貼文懶 ... 的評價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正妹] 寰宇新聞記者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找寰宇新聞立場PTT相關社群貼文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問卦] 有沒有寰宇新聞台的八卦?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寰宇新聞Ptt 的評價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問卦] 紅媒中天被關掉後換紅媒寰宇進駐52台的卦 - PTT八卦政治 的評價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霹靂] 接檔新劇『 霹靂兵烽決之玄象裂變』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寰宇新聞評價 在 [問卦] 寰宇新聞台| Gossiping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寰宇新聞評價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八卦
我的工作非常忙,但我時不時就要抽空打個電話給我媽。
表面上是問候,實際上是監督。
范媽媽個性活潑外向,平時社交生活比我還繁忙,以前我在美國的時候,都要算好時辰,才能跟她說到電話,因為范媽媽早上六七點就去菜市場,接下來還去公司上班,晚上煮好晚餐後,還要出去party,回到家電用光,倒頭就睡,第二天重新來過。
這一次疫情,把范媽媽真的悶壞了。她的社交圈我倒是不怎麼擔心,范媽媽想偷渡也沒法子,她的朋友都比她怕死,全都取消了。她每天唯一活動,就是到菜市場買菜,回來就煮這個煮那個。
范媽媽知道我忙,所以不怎麼主動打給我,但每次我打去,光聽聲音就知道她無聊到爆,但我也不知怎麼辦好。因為照理說,我們也要減少探望。
後來是蘿蔔頭看不過去,說邀爸媽來家裡吃飯吧,而且要她做一樣菜帶來,我們一人做一道菜,就是美國很流行的potluck。
范媽媽果然興奮異常,結果帶了白斬雞,筒仔米糕,割包,娃娃菜,水蓮,山蘇,還把朋友送的烤鴨也帶來。
洋女婿看得目瞪口呆。
我對范媽媽非常寶貝,所以每次有人說,醫療過載的時候,要以年輕人優先,我總是想,說的容易,但如果這是你媽呢?
今天的TODAY看世界,我們選了法國。法國 抗疫評價不錯,所以媒體報導不很多,但這個周末數字一下暴漲,確診數字也超過了中國。仔細去看原因,原來是法國一直沒有把養老院的數字算進去。
我不知道法國的情況如何,但在美國,很多老人是弱勢族群,法國這個做法真是如官方說的,注意力都在重災區抗疫所以疏忽了,還是隱性醫療資源分配的結果,我不想深究,我只是想,我們絕對不能走到那一步,所以請大家忍著點。
🔎以下是今天的國際三條線
▪️國際:肺炎疫情嚴峻 英國女王歷史性講話傳遞的鮮明信號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uk-52174245
👉劃重點:4月5日英國夏令時晚8點,女王發表在溫莎城堡提前錄製的全國電視講話。93歲高齡的女王在講話中強調「自律、堅強」等傳統價值觀。
她還說,她理解國人面臨的哀傷、痛苦、經濟難關。
女王還向英國醫護人員、關鍵領域工作人員表示感謝,並強調了個人的作用。
她說,希望未來每個人都能為自己如何應對挑戰而感到驕傲,希望後輩人會說,這一代英國人的堅強不遜前人。
女王說,「自我約束、無驚無懼的堅韌、共度難關」仍然是英國的個性。
▪️亞洲:中美暫時「停火」,尋求合作抗疫、重振經濟
https://cn.nytimes.com/usa/20200403/coronavirus-trump-china/zh-hant/
👉劃重點:幾週來,美國總統川普和國務卿邁克·龐皮歐(Mike Pompeo)都在公開場合堅持使用「中國病毒」和「武漢病毒」等有爭議的說法,並表示他們打算讓北京為造成嚴重損害的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承擔責任。
現在,他們已避免使用這些詞語,美國政府對裝滿一架架飛機的來自中國的醫療器材表示歡迎。週三,川普在描述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關係時極盡溢美之詞。他上週與習近平通了電話。
「和中國的關係很好,我和他的關係真的很好,」川普對記者表示,並說他 「將永遠認為」中國的領導人「是最好的」。當被問及美國情報機構是否評估了中國在新冠病毒病例數和死亡人數上的造假時,川普說,「我不是從中國來的會計。」
▪️台灣:義籍神父呂若瑟為家鄉求援 捐款破千萬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73301
👉劃重點:義大利籍神父呂若瑟,來台奉獻將近60年,創立宜蘭羅東聖母醫院。家鄉疫情嚴重,讓當地醫療短缺,他趕緊向外界求援,希望大家能夠伸出援手。不到5天的時間,現在捐款已經破千萬,甚至還有一位83歲的賣菜阿嬤,騎好幾公里的腳踏車,捐出自己一個多禮拜的所得800元和8個口罩,讓神父相當感動。
83歲的阿嬤拿著辛苦排隊買到的口罩,趕到宜蘭羅東聖母醫院,要捐給義大利籍的神父呂若瑟。這位賣菜的阿嬤,一天只賺150元,她把自己一個禮拜的所得和8片口罩全都捐出來。因為想要回報神父,在台灣奉獻超過半個世紀。
📢 晚上八點別忘了看范琪斐的 #TODAY看世界。
另外有在用 LINE 的朋友可以訂閱 @LINE TODAY 👇
https://lin.ee/19eXmdD
週一至週五 #LINETODAY 就會推播TODAY看世界,如果錯過了,通常會放在國際欄目。
📢別忘了《#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十點準時上傳完整版!
寰宇新聞評價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八卦
大家好,我是Oscar,我是國際三條線的小編。
今天一早起來,我的臉書河道上有許多台灣和香港朋友都在分享黎智英被捕的新聞。再看到推特上大家轉傳的照片:蘋果日報總部滿滿的警察,香港的媒體和新聞自由完全被碾壓過去。
其實因為狗仔文化和腥羶色(sensational)的報導風格,我一開始對黎智英和壹傳媒的印象並不好。但近幾年發現他堅持反共的力度越來越大,蘋果日報似乎也逐漸朝著這個方向前進。果然人都有好幾個面向,真的很難以單一印象去套牢。
關於黎智英的生平,可以參閱凱莉之前做的人物放大鏡,連結如下:
https://www.facebook.com/fanamericantime/videos/586494915601172/
關於多面向的人生和評價這件事情,其實今天TODAY看世界要介紹的人物:西班牙前國王胡安卡洛斯也是如此。為他立傳的作者就說過應該把他的執政生涯切開成兩部分,第一部份對民主發展居功厥偉,第二部分卻又花天酒地、腐敗醜聞纏身。今天的撰稿者敏迪就要帶我們認識胡安卡洛斯的生命旅程,從流亡中出生、立儲、登基到再次流亡。
敏迪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一個人的功過是可以相抵的嗎?
🔎以下是今天的國際三條線
▪️國際:【直播】【港版國安法】指涉勾結外國勢力 黎智英及次子被捕
https://hk.appledaily.com/breaking/20200810/RTDGFDVT2H6JCN2XH6EUOW5VA4/?fbclid=IwAR1CZ8oElVyjn9j8rl7aCzXFVqf4mjVBw0bRo6MehfB3AApnQpcWxyrb19E
👉劃重點:警方早前大舉拘捕包括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等泛民15人,控告他們去年反修例運動期間組織及煽惑參與未經批准遊行等罪,涉及4次遊行。案件仍在審理中。但消息指,香港警務處國安處今晨突再採拘捕行動,以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第29條的「勾結外國勢力」及其他刑事罪名為由,拘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次子黎耀恩以及部份壹傳媒高層。
▪️國際:收購TikTok會是一筆好買賣嗎?
https://cn.nytimes.com/technology/20200805/tiktok-deal-algorithm/zh-hant/
👉劃重點:在川普總統決定迫使其所有者、中國科技企業字節跳動將TikTok出售給一家美國收購方,否則將禁止它在美國運營後,這款熱門影片應用似乎是被槍逼著走向一場婚姻。總統的行為就像是投資銀行家、監管者和幕後黑手的合體,他於週一表示,將批准微軟對TikTok美國業務的收購,前提是雙方都滿足他尚未指明的要求,並且在9月15日的最後期限之前完成交易。
關於TikTok和微軟可能達成的交易,仍有無數問題懸而未決。兩家公司之間的談判仍處於早期階段,我與交易雙方的幾位人士談過,他們提醒,許多關鍵條款仍在討論中。但最明顯的問題是,在與我交談過的人當中,沒有人確切地知道「買下TikTok」到底意味著什麼,或者說,許多專家心目中TikTok那個會下金蛋的鵝——令這個應用如此讓人上癮的複雜算法,是否會包括在交易之中。
▪️國際:肺炎疫情與台海兩岸:美國衛生部長抵達台灣延續「防疫外交戰」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3676692
👉劃重點:美中關係不斷惡化,全球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仍未得到遏止之際,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Alex Azar)抵達台灣訪問。阿札爾成為1979年以來訪問台灣最高級別的美國政府官員,將會晤總統蔡英文。
阿扎爾也是2018年3月,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台譯川普)簽署《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之後,第一位訪問台灣的美國部長級官員。
他亦是過去六年來第一位訪問台灣的美國政府內閣成員。分析人士對BBC中文記者稱,此舉向北京釋放出重要信號。
📢 晚上八點別忘了看范琪斐的 #TODAY看世界。
另外有在用 LINE 的朋友可以訂閱 @LINE TODAY 👇
https://lin.ee/19eXmdD
週一至週日 #LINETODAY 就會推播TODAY看世界,如果錯過了,通常會放在國際欄目。
📢別忘了《#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十點準時上傳完整版!
寰宇新聞評價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全世界除了正在忙著防疫之外,也漸漸的開啟吹起了一股反中的風潮。幾十年來的老大哥美國,對現在最大的競爭對手還是祭出了越來越多的制裁措施。今天我們來聊聊到底中國人自己是怎麼想?
中國人對現在這個世界反中的情況,肯定是不會太開心,中國人就是會覺得,外國的打壓都是因為他們忌妒中國的成就,怕中國人快要贏過他們了所以開始出奧步。也不會有人覺得可以趁機對中國政府施加一些壓力來推進改革,就算真的有人這樣想也不敢公開說出來,畢竟你要說什麼黨是有給標準答案的。對中國政府來說,中國人怎麼想又不重要。
不過我最近突然開始檢討自己的一些觀念。我們往往都覺得,要選一定會選住在民主國家,不會住在極權國家。特別是我們都做新聞的嘛,這份工作沒有自由哪有可能好做。所以我們都覺得,住在極權國家的人一定都很痛苦。可是萬一不是這樣咧?有沒有可能其實他們過得也很好,沒什麼不滿的,根本沒有想要民主。我們只是強加自己的想法在他們身上?
而且前一陣子哈佛公布了一項對中國的長期調查報告。報告的結果就是說,從2003到2016年這13年之間,基本上中國人對於自己政府的滿意度是越來越高的耶,在這13年間他們調查的人員總共面對面深度訪談三萬多人。
而且他們不是只有問中央政府的滿意度而已喔,他們是從上往下一路調查,問你說,咦你覺得中央政府你滿意嗎?你覺得省政府你滿意嗎?那縣政府、鄉政府之類的呢?總之不管是哪一個層級的政府,調查出來的趨勢就是中國人對政府的滿意度都是越來越高,而且2016年人民對中央政府的滿意度高達93%。
當然還是會有人不滿啦,數據上看起來中國人對地方政府比較不滿,像是2016年對鄉政府的滿意度就只有70%多一點點而已。或許是因為中國這麼大,相較之下中央發生的事情就不像地方政府這麼容易看到啊。越熟悉的東西就會看到越多缺點。
中國政府感覺也滿注重這個報告的,在結果出來之後央視特地花了超過一分鐘的時間來介紹這篇報導,華春瑩也有公開引用這份研究。不過這個報告裡面也不是百分之百都在說中國很棒,裡面也是有講到一些負面的事情啊。
比如說裡面有提到人民對政府貪腐的看法啊。這個的趨勢就跟前面的滿意度不一樣。本來2009年的時候民眾覺得政府反貪腐做的好跟做的不好的人大概一半一半。過兩年2011年的時候就已經變成快要六成覺得政府反貪做的不好。覺得政府官員很清廉的人,也是在這兩年從43%掉到35%。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有點奇怪,覺得政府越來越貪,但是大家反而越來越滿意?哪有這種事?到底哈佛調查亂整理還是中國人亂講啊?首先影響評價的事情不會只有一件,而且報告裡也有說。整體來看,民眾對於地方政府官員的印象有越來越好,覺得自己的問題有好好被解決的人越來越多。
雖然這份調查報告由於哈佛的人手不足,還跟中國在地的民調機構合作,雖然中國有民調機構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不過人家再怎麼樣也是哈佛,不可能拿一個馬上就要被拆穿的報告來砸自己的招牌吧?我覺得這還是有參考價值啦,畢竟不討論人權問題的話,中國的生活水準確實有越來越高,這個角度看起來是有越來越進步。而且這跟我一開始在想的事情沒有衝突啊。
就算現在普遍認為民主制度對整體社會比極權好的,但是不能總是一廂情願的以為生活在裡面的人們每一個都希望改變,我們應該要尊重他們不想要自由的自由。
但最後我也要再強調一點,尊重中國民眾對自家政體的選擇,不表示外界對像新疆再教育營這種危害人權的狀況就不能嘴。這就跟養狗一樣,雖然狗是你家養的,但你虐狗的時候,仍然是很低級的行為,還是眾人得以譴責的行為,更何況我們講的是人欸,最最重要的是,被什麼樣的政府管是這些少數民族有得選擇的嗎?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8evD7MktlQ/hqdefault.jpg)
寰宇新聞評價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討論的題目就是渣男,這是一個在行銷圈很紅的事件,我簡單分享一下事件經過!最近出現一則廣告內容是一名叫做志明的『渣男』,詳細買廣告的人是誰並不清楚,但可以從廣告內容得知應該是嚴重傷害投放廣告的當事人,我們叫她春嬌好了,才會讓春嬌憤而買下網站的Google廣告,還幫志明製作一個完整網頁清楚揭露他的「渣男事蹟』。
而且這個廣告網頁還買了諧音的XXX.靠北.wtf,內文寫春嬌跟渣男志明相戀的起始,後續不愉快的過程,甚至在一起時的平均花費,都一一揭露,而且這個網告還有「廣告走期」、「網址自動標記」、網頁裡還埋有「GA追蹤碼」,看起來是具有一定基礎的廣告相關專業人士投放的。
很多行銷圈的人都說,這是值得分享的數位行銷案例,更說要成立一個這樣的「揭露工作室」,組團隊,從網頁架設、設計、文案、排版到投放,就像徵信社接案一樣,專門做這種揭露渣男渣女的委託!
這種方式雖然聽起來很大快人心,不過大家真的覺得ok嗎?尤其感情問題本來就很複雜,真正發生的事實,外人都難以得知全貌,多半大家談這件事都還是仰賴主觀好惡,把自己的需求,價值觀投入在評價這件事情上,這種說法可能會偏離事實,給雙方帶來難以預期的傷害。尤其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這根本就沒有給志明一個公平為自己辯護的機會,非常不符合Due process. 就是正當程序。社群上的討論也可能成為第二面刃,這種事也很難確認真假,又不是當事人,大家都各說各話,只會給兩邊帶來二次傷害,一旦換成恐怖情人的惡意報復,利用網路來替他折磨對方,就會覺得沒品跟低級,這樣就變成網路公審了!
畢竟「公審」也要符合公眾利益才對,沒有涉及到#Metoo或是性侵這些法律問題,感情糾紛基本上都屬於私領域,而且今天還加上用廣告投放,這些都是我們講的「數位足跡」,這些討論內容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求職跟往後的一生耶,到死都會跟著你進棺材!而且用『渣男』罵一個人就可能構成公然侮辱,妨礙名譽是至少的,法院又不可能建構一個有ABCD行為=渣男的標準,所以認定是人格貶損的機率非常高!我個人是反對妨害名譽刑事化,覺得過份箝制言論自由,如果有名譽貶損這種事,還是走民事就好。
其實仔細想想,連身邊朋友的感情問題,常常也只能因好友關係站在男方或女方那邊安慰,重點不是評斷是非,而是陪伴療傷,同歸於盡是有點太激進了啦!除非真的就是危害到公共安全,或是嚴重到觸犯法律問題,這種時候就每天跟身邊真正信任、親近的人一起私下罵到爆罵到爽就好,學會處理分手後的課題,比又花一堆時間在渣男身上來得重要!
事情公開的傷害是永遠不能修補的,而這些八卦也會跟著一生。如果今天有個人分手之後,選擇在網路上公開前任的惡形惡狀,你是會勸導他用其他方式解決,還是跟他一起拍手叫好?歡迎一起來跟我們討論!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RjgnwWvmqc/hqdefault.jpg)
寰宇新聞評價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美國資深記者鮑布‧伍華德( Bob Woodward )所著作的新書 「震怒 ( Rage )」,在這個9月15號上市。不過早在上市之前,媒體透漏的書摘內容就已經引起了巨大的討論。書中收錄了從去年12月到今年7月,總共18場的川普專訪。大眾矚目的內容除了川普與金正恩之間25封未公開的私人信件之外,竟然還爆料了川普其實早就知道 COVID-19 病毒非常危險,卻一直都在裝沒事。
我覺得真不愧是大選將近耶,現在好像每個月都有人出書來罵川普。6月他的前國安顧問出了一本,7月他的姪女也出了一本。現在9月這個記者又出一本。這樣看起來這個記者伍華德好像跟川普的關係最遠?但其實華德出的書,在美國新聞界跟政治界其實是有特別的意義的。要知道每個記者其實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嘛,像我們就是聊國際新聞,有的人特別懂比如說醫療、有的人特別懂財經、有的人特別懂3C產品。伍華德特別擅長的領域,就是「美國總統」。
但是不要以為他是只會一招所以只能靠這個混飯吃歐,他是真的在美國總統的報導上特別有成就。最早他會成名,是他在1970年代還是實習生的時候,就跟同事一路追查水門案,到最後直接把尼克森逼下台,他也因為這個事件,得到了普立茲獎。他在這40幾年來總共出版了20幾本書,幾乎每一本都是在描寫美國的總統或是副總統。所以真的可以說他的專業就是「採訪美國總統」。所以伍華德訪問美國總統這件事情,在新聞跟政治界就是非常有公信力,所以又特別受到大家的關注。不過其實伍華德在兩年前就已經出過一本川普的書了啦,裡面當然是沒什麼好話。
但川普明明很討厭媒體,而且伍華德之前也罵過川普,怎麼這次還會願意給他訪問,我覺得就是因為他夠有名啦,不管他是在罵還是在稱讚,總之都可以蹭到很多版面嘛。而且與其給人家自己寫,不如開放訪問還比較可以控制內容的方向。
伍華德這次的新書就有提到,川普其實早就知道COVID-19很兇猛。裡面說早在美國出現第一個死亡病例之前,川普就已經知道這個病毒很致命,比起過去任何的流感都嚴重,也早就知道會空氣傳染。但是三月初時川普還公開發表說啊這就跟感冒差不多啦,之後還辦了一大堆大型的室內造勢活動。不過川普就有跳出來解釋,他說哎呀我是想要淡化這件事,不要造成人民的恐慌。我就是想擔任一個啦啦隊的角色,鼓勵大家度過這段時間這樣。
結果就被 Trevor Noah在節目上嗆說,你總統應該是要當教練好不好,啦啦隊是什麼鬼。然後川普也一起把伍華德拖下水,他在推特上說,欸你看伍華德當時早就知道這些事情了,他也沒有馬上公開是等到現在才公開,代表伍華德也覺得我這樣做很OK。所以現在伍華德也有一起被罵說,你是不是為了賣書就不管人命了。
不過伍華德第一時間沒有公布這件事情,我其實可以理解啦。雖然有點不一樣。但是這跟戰地記者的爭議很像啊,不是常常有戰地記者拍出一些戰爭中很慘的照片,結果被批評說你怎麼還有空拍照,怎麼不先救人。我覺得記者這一行就是會這樣被誤解,從事件到新聞中間其實有很多程序就是省不了的,要是弄到最後這篇新聞的真實性被質疑,或是在不對的時機發出來結果被其他更有話題的新聞淹沒。不是說馬上發才對社會最有貢獻。
而且說到底伍華德的工作是記者不是防疫啊。很難要求他要不顧自己的專業,去揭露這個消息吧?再者妳看現在美國都還有一大堆人在叫說自由呼吸是天賦人權,就算他提早公開內容也不見得有多大幫助吧?現在這樣趁著選舉好好的出一本書,吸引到最多的人關注不是也很有效果嗎?
當然也有人說,從伍華德訪問川普到現在,都已經過了幾個月了,又不是說美國現在才開始有人因為肺炎病毒死掉。現在美國死亡人數已經快超過20萬了耶,是要到死多少人才叫做「幫助到最多的人」?這個判斷的標準到底是在哪裡?
這個可能性就很多啦。比如說,有可能本來他不覺得會有多嚴重,結果後來發現真的超嚴重的時候,書離完成已經差一點點了。乾脆眼光放遠,在能夠影響選舉的時候公佈,反正已經對防疫沒多大幫助了,不如換成為美國的未來做出一點貢獻。
那這本書出版,真的有影響到人民的風向嗎?其實我認為影響不大啦。反對川普的早就會反對了,現在還會支持川普的人也不會因為這本書就改投拜登。就算親民主黨的人跟媒體一直狂炮這件事情,要投川普的還是會去投啊。而且川普自己都承認書裡寫的是真的了,挺川普的人也沒有東西可以反擊啊。他們就只能摸摸鼻子乖乖被罵,冷處理,然後希望這件事情快點被大家忘記。
現在美國選民的選擇跟立場都越來越極端,大家都只會去看自己想看見的東西,幾本書或是報導,都很難改變投票的選擇。但這本書我還是會去買來看,Bob Woodward的書,不是暢銷而已,在美國還被視為珍貴的史料,所以也許這本書沒辦法改變現代美國人對川普的看法,但這本書一定會影響到將來的世代對川普的評價。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T20gzzE8o4/hqdefault.jpg)
寰宇新聞評價 在 請對台媒同樣失望的大家花個五分鐘看看這篇文 - 時事板 | Dcard 的八卦
從整天充斥著垃圾新聞(有附圖)之現象可看出,台媒早已把衝高收視率作為 ... 故事架構、對白,還有從電影外的公關行銷、網路輿論、電影評價等多種因素 ... ... <看更多>
寰宇新聞評價 在 [討論] 寰宇新聞台的色彩- HatePolitics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八卦
第一次看到這個新聞台是在某家便當店看到的後來去某家中醫診所也都是固定放這台的節目不過原本印象中看起來這家的顏色並不明顯政論節目的主持人有的是偏綠的如王時齊 ... ... <看更多>
寰宇新聞評價 在 推薦寰宇新聞 - Mobile01 的八卦
目前知名的幾個新聞台,新聞內容實在不敢恭維,以前有udn 新聞台報的新聞才符合新聞的水準,可惜不久就收了, 可能因為不夠腥羶,不夠八卦.近日又發現寰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