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的地緣政治】
台積電真的要去美國了!
今天,台積電正式宣佈,將在亞利桑那州興建5nm製程的先進晶圓廠,預計2021年動工,2024年量產。
台積電原本在華盛頓州就有設廠,但規模與製程均非公司主力,這次在美國一口氣投資120億美元,並採用2022年才達到全產能的5nm製程,也就是這座廠將是台積電全球佈局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先前台積電對赴美投資說法一向保守,但這樣的宣布卻並不讓人意外,因為世界早已起風多時。
去年,在台積電運動會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提醒,「世界局勢變相當多,這世界已經不能說是安寧的世界,當世界不安寧,台積電將變成地緣策略家的必爭之地」。
而他的接班人劉德音則說: 「要獨立於地緣政治中,光靠一間公司不夠,台灣本身政治也是重要考量,將持續與政府配合,確保台灣重要企業能在地緣政治中,維持台灣最大利益。」
台積電最後還是順勢乘上了這陣風,因為他們沒有太多的選擇。
#未來戰場上的決勝武器不是砲彈而是晶片
自從美中貿易戰,美國祭出禁運晶片之後,就傳出中國火箭發射屢次出現狀況或墜毀。
台灣的科技產業,無論對經濟民生,乃至於國家總體戰略地位,至關重要。以台積電為例:台積電負責生產用於美國F-35戰機的電腦晶片,同時也是蘋果、中國電信設備巨頭華為的主要供應商。基於國防及5G技術的戰略考量,美國對台積電在美設廠,已經是國安層級的討論。
若以軍用晶片來說。我們以F-35使用的晶片為例,這是一種FPGA晶片(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由於同時具備大量計算單元與可編程特性,因此非常適用於類神經網路運算,比起CPU或GPU在特定人工智慧領域中更具優勢。而F-35所需要的大量FPGA晶片,可讓洛克希德馬丁在機上無線電系統添加新的波形,以及進行即時數位訊號處理,用於敵我辨識等電戰功能。未來戰場上決定生死的,再也不只是更強的火力、更大的推力,而是制敵於機先的電戰功能。
Xilinx正是美國第一大FPGA生產商,業界龍頭拿下這等標案相當正常。那為什麼需要台積電?主要是因為Xilinx是一家Fabless公司,必須和代工廠合作,長期以來,Xilinx和台積電合作相當順利,台積電的7nm產能供應無慮,反倒主要競爭對手Intel收購另一家FPGA龍頭Altera,但在去年Intel的10nm都還有問題(10nm到7nm,至少還有2~3年的研發年份,且還不算上良率穩定可以正式量產的時間)。因此Xilinx攜手台積電,就更具備市場優勢。這樣的狀況,也正是1990年代,美國國防晶片供應鏈全球化後,常常會面臨到的問題。供應鏈中有部分關鍵產業,美國已經失去經濟規模,甚至技術優勢。
#台灣的科技技術是我們在國際上的籌碼
台灣的高科技技術一直都具有國際戰略地位,政府應該要即早因應,中國也一直對此虎視眈眈,想偷掉台灣在牌桌上的籌碼。
中國對台灣科技產業的屢見竊取及滲透,比如「挖角」。很多中國公司,實際上並不能單純視為私人公司,因為這類看似以關鍵技術產業為核心的私人企業,詳查背景之後,不是官方(國家或軍方)資本,就是受有這類資本的投資。獲取的方式之一,是透過中國公司在台的分公司或派駐人員,對台灣敏感科技技術人員進行接觸與挖角或勸誘竊取關鍵技術與情報,這些都是我國國安單位必須掌握並強化執法的內容。
我認為我們政府應該要做的是:
1. 現行保護敏感科技法規是很不足的,應該盡速研擬強化保護的立法措施。
2. 強化執法能力。比如去年底修正《國家情報工作法》第七條時,又增訂了第四款:為外國勢力或境外敵對勢力以刺探、收集、竊取、洩漏、交付或其他不正當方法取得之營業秘密資訊。
中國對台灣的滲透已經不是只有傳統軍事層面和政治手法,因此《國家情報工作法》納入了經濟、科技、不正方法之營業秘密。
#中美貿易戰與後武漢肺炎後態勢
自從美中貿易戰延燒以來,各國的跨國供應鏈漸漸移出中國,不再只以中國作為生產基地,而是逐漸分散生產基地來佈局,甚至促使產業回流到本國。日本4月多宣佈出資給企業搬遷離中國費用,加速了日本的跨國供應鏈重組及重新佈局。美國的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也打算跟隨日本並向美國政府提出建議,說美國政府也應該替企業支付將公司、工廠撤出中國的所有費用。
疫情爆發之後,中國隱匿病情造成的災難、以及政治的專制不透明,導致各國和企業開始意識到產能集中在中國的風險越來越高。後武漢肺炎時代,全球供應鏈和市場的加速重組已經是趨勢。
#台積電赴美的衝擊
台積電目前客戶比率約為59%來自美國、19%來自中國。英特爾正趁勢想重新抓回美國市場,台積電若放棄中國,中國當然會扶植二流廠商替代,儘管科技世代仍有落差,但長期來看台積電在中國的潛在市場仍會縮小。
而台積電赴美,部分產能會離開台灣是必然的,美國仍未完全信任台灣企業,美國政府本就會以美企為優先,想在某方面壓制台韓優勢企業是想當然耳。但人在江湖走,情勢風浪已由不得台積與三星維持 「政治中立,全球通吃」。台灣要和美國建立長期夥伴關係,享有某種程度的軍事保護,在國際關係制衡敵國,是會付出代價的。在爭取利益之中,產業佈局就是大智慧,國家政策必須穩健一致,朝 「平穩脫中」 前進。
我們不是要脫中入美,而是最後要走出一條台灣的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現代人買米,多數到超級市場買袋裝米,一包一包地買回家,不少年輕一代,對糴米這行業很陌生,都不知原來在六七八十年代,糴米這行業很是盛行。不單米可糴,還有糧油,火水,一樣可以叫貨,米行就會送上門來,還不另收費。 在石硤尾有一間米行叫成興泰,仍然保留這傳統,在一九七三年開業至今。老闆王德鑑,今年雖已是七十...
寧德時代客戶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0805紐約時報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劇烈爆炸,造成至少78人死亡、數千人受傷】
這兩起爆炸發生在貝魯特港口區,搜救工作仍在進行中,傷者被不斷送往醫院,死亡人數可能還會繼續上升。該國安全部門表示,事發地點附近儲藏了政府數年前繳獲的“高度易爆物質”,並對恐怖主義行動的猜測發出警告。
https://www.nytimes.com/…/world/midd…/lebanon-explosion.html
*【親歷貝魯特大爆炸:我的驚懼與黎巴嫩人令人心碎的寧靜】
紐時特派寫道:在這片充滿災難的土地上,人們相互幫助。爆炸後,一開始什麼都看不見,因為血從臉上流了下來。”我眨了眨眼讓血流出去,試圖看一眼我的公寓變成拆遷現場的景象。我家的黃色大門倒在了餐桌上。我找不到我的護照,甚至找不到一雙結實的鞋子。”
https://cn.nytimes.com/…/beirut-explosion-first-pe…/zh-hant/
*【TikTok風波背後,一個渴望插手企業事務的總統】
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川普有權規避TikTok帶來的任何風險。但與前任們不同的是,他經常根據自己的直覺和喜好對企業事務進行幹預,憑衝動做出重要決策。
https://cn.nytimes.com/…/20200…/trump-tiktok-china-business/
*【觀點:微軟可以救TikTok——如果川普不從中作梗的話】
由微軟擁有的TikTok可以在社交媒體領域制衡臉書,並且更快地解決安全問題。封禁TikTok並不能真正阻擋來自中國的數字洪流。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00804/tik-tok-china-trump/
*【中西對抗新時代,滙豐銀行面臨“站隊”困境】
滙豐大部分收入來自香港和中國大陸,長期以來一直在政治與利益中權衡。隨著中國與西方對抗加劇,滙豐與北京的關係不再是優勢,該公司在華為和香港風波中屢受波及。
https://cn.nytimes.com/…/hsbc-china-hong-kong-united-states/
*【封鎖2.0:更嚴厲的規則,更加的混亂】
墨爾本祭出嚴厲措施,對抗第二波疫情。官員們承諾將對病毒發出“震懾性”攻擊,這一過程將至少持續六周。但有跡象表明,人們已經厭倦封鎖。在對3000名新冠患者的上門檢查中,有800人不在家。維多利亞州是澳洲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當前每天新增約500宗病例。
https://www.nytimes.com/…/coronavirus-melbourne-lockdown.ht…
*【科學家發現了最嚴重疫毒生物學特徵】
最新研究發現,新冠重症患者的免疫系統在病毒入侵下失控。專家稱,由於免疫系統無法組織正確的細胞和分子來擊退病毒,免疫反應的時間和強度失控,反而會對人體的健康組織造成嚴重損害。
https://www.nytimes.com/…/he…/coronavirus-immune-system.html
*【聯合國呼籲各國在疫情得到控制後,“為重啟校園制定詳細計畫” 】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指出,在疫情中關閉校園和遠端授課的調整方式突出了學生和地區之間的不平等,而教育不平等可能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如不採取行動,“這場學習危機可能會變成一場世代災難”。
https://www.nytimes.com/…/un-secretary-generational-catastr…
*【紐約華埠美味回歸:把餐館搬上人行道】
疫情下,對華人店鋪毫無根據的恐懼令一些食客望而卻步。為求生存,不少餐館設立戶外用餐區。但狹窄的人行道和被停車位佔用的街道,給餐廳執行新的用餐規定帶來了挑戰。
https://cn.nytimes.com/…/chinatown-outdoor-dining-coronavi…/
*【冠狀病毒實時更新】
#隨著協商的進行,麥康納表示願意延長失業援助期,談判代表商定了最後期限。國會就經濟復甦方案協商進展甚微。參議院最高領導人麥康納表示,將傾向接受每週600美元的失業援助金的延長計劃,但他所屬的共和黨中很多人反對,白宮和國會民主黨人商定,最後期限在周末前要做出決定。
#Novavax從兩項實驗性疫苗研究中獲得令人鼓舞的結果。在一項研究中,有56名志願者產生了高水平的抗病毒抗體,沒有任何危險的副作用。在另一方面,研究人員發現該疫苗能強烈保護猴子免受冠狀病毒感染。
#密西西比州民眾必須在公共場合戴口罩。
#議員共和黨州長Mike DeWine表示,俄亥俄州的學生秋季返校時還將戴上口罩。
#負責監督財政部5000億美元紓困基金的監察長Brian D. Miller,向國會提交的第一份報告,內容指出一些個人和公司在領取紓困金時,導致欺詐和濫用行為的增加。
#德州一家小型邊防醫院的病例數量激增。
#紐約市衛生專員因病毒與市長發生衝突後辭職。
#坦尚尼亞總統說,該國沒有病毒,但其他國家對此表示懷疑。
#川普談到死亡人數:“就是這樣。” 在美國死于冠狀病毒的人數超過15萬人的前一天,川普接受采訪時說:“這就是事實。”“他們快死了。是的”。川普表示,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沒有盡力而為。
#六位美國州長聯手購買了300萬份測試。路易斯安那州,馬里蘭州,麻州,密西根州,俄亥俄州和維吉尼亞州的州長,正就購買三百萬份抗原測試(每個州500,000個)進行討論。
*【在Isaias襲擊紐約地區時,250萬人失去電力,一人喪生】
熱帶風暴Isaias橫掃紐約,紐澤西和康乃狄克州,超過兩百五十萬客戶斷電,至少一人喪生,大雨,龍捲風和近颶風吹襲了該地區。在紐約市約有25萬戶停電,紐澤西受到的打擊更大,到晚上8點,該州約有130萬停電,康乃狄克州接近55萬,而在紐約州,超過80萬的電力中斷。此颶風威力僅次於2012年僅次的颶風 Sandy。
寧德時代客戶 在 Auman Facebook 八卦
自612以來,我都未曾公開發聲。一來認為走在街頭抗爭比起在社交平台表態有用得多,二來確實會影響工作。但在街頭漸漸越走越前,無力感也油然而生,令我重新思考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參與運動,出一分力。
朋友常笑說我有雨傘創傷後遺症,尤記當年從罷課開始就對香港人有種恨鐵不成鋼的痛恨。當年發生928事件,正式開啟佔中,並且升級學運至無限期罷課。罷課第一天聲色轟動,豈料雷聲大雨點少,去到第二星期系中至少四分之三的同學已經全面復課。那時候我就在想,讀了法律系兩年,難道我們不是比誰人都更清楚法治、民主、自由、公義這些普世價值嗎?為何我們更緊張自己的GPA?你說空堂或下課後會前往佔領區,我說那罷課的意義何在?抗爭意識和人文風骨到哪去了?兩年後再發生旺角騷亂,記得當年有位左膠政政同學割席割到上大西北,我說事情總有因果,就像如今一瓶一瓶汽油彈,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說起旺角,其實我打從心底裡敬仰梁天琦。他具備清晰的論述和行動力,言行一致。最重要是那份君子坦蕩蕩的真誠和赤子之心,從來在政棍身上找不到。但即使被一代年輕人冠以英雄之名,高牆卻把他判以重刑,並且加上一句咎由自取。是的,對高牆而言,每一個被捕的「暴徒」都是咎由自取,昨天是,今天也是。
看紀錄片《地厚天高》,梁天琦唱著Beyond的十八,不禁令人心酸。「我發覺這地球原來很大, 但靈魂已經敗壞。」明明地球很大,他媽的香港只是地球的一個小角落,憑什麼要一個年青人無條件為這香港犧牲?這是最真實最赤裸、關於成長的矛盾,你要做正確的事, 捍衛自己所相信的價值,還是寧可做一個普通人,安居樂業,好好過生活?所以即使我敬仰梁天琦,但我從不會有勇氣變成第二個梁天琦。
說穿了,有多少人會願意真正無條件地抗爭?就像我這兩個月一邊blackbloc上陣,返回工作室後再做著華為的廣告,多麼詭異的平衡時空和人格分裂。可是我對人們說,這是之前安排好的廣告啦、是我想投身的科技品牌市場、是我想做的影片類型、我也不想廣告公司難做、人總要搵食吧……各式各樣的理由。咦,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那一邊為著GPA上課,一邊響應無限期罷課的同學?原來經歷多少,我的風骨早已不復當年,或許我根本沒有資格批評他們,因為現在的我跟他們一樣,都不想為抗爭付出動搖自身未來的代價。試想當一切回復正常,香港民主停濟不前,你卻因為抗爭保不住那丁點GPA影響前途,或因為抗爭得罪客戶,問誰人會可憐你。那麼值得嗎?同一個問題連我自己也沒有答案,總在值與不值之間彈出又彈入,繼續精神分裂。
但又是什麼驅使我在街頭越走越前?是你們,是香港的年青人,是這個作為香港人的共同體。對抗極權,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所以就算希望渺茫,還是忍不住走出街頭一起抗爭。從612開始抗爭運動,到各式各樣的滅煙小隊,從雞蛋變磚頭變火魔法。我們暴力嗎?我們是暴徒嗎?不,暴力一詞從來帶有一種負面的道德批判,君不見兩個月前有汽油彈的出現?此非暴力,而是「武」, 因時制宜,以武制暴。引用朋友臉書的一段話:「以暴只能易暴,制暴者,武也。以武制政權之暴,制警黑之暴,制制度之暴,此亦示威者言勇武之內涵也。」
話需如此,黑警濫暴已成事實,前線抗爭成本也越來越高。朋輩間不約而同出現一種無力感,特別是二三十歲的朋友,身有包袱,未敢勇武,已不知道自己還能怎樣幫忙,有什麼崗位能夠付出。思前想後,只思考出越來越重的無力感。我也同樣感到無力,但正是危難當前,更需多尋找適當的位置,每人多盡一分力解決當前困局。過去的星期六日,我跟隨一位記者朋友攝錄當天情況,同時思考不同位置的可能性。作為YouTuber或KOL,一個我以往嗤之以鼻的角色,無可否認有紀錄事件的責任。
在你們面前,我只看得到我可以做得更多,我也很想做得更多。大不了損失一些工作機會,被建制前輩痛恨幾分,也不過如此。但人必須靠風骨生存,不然哪天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大人,也就回不去了。
附上831跟隨前線記者拍攝的相片。往後的路只會更艱難,但如果我有一個信息想帶給在座各位,那就是千萬不要善忘,不要習慣,不要放棄。流水式的抗爭,我們都可嘗試更多位置。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寧德時代客戶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現代人買米,多數到超級市場買袋裝米,一包一包地買回家,不少年輕一代,對糴米這行業很陌生,都不知原來在六七八十年代,糴米這行業很是盛行。不單米可糴,還有糧油,火水,一樣可以叫貨,米行就會送上門來,還不另收費。
在石硤尾有一間米行叫成興泰,仍然保留這傳統,在一九七三年開業至今。老闆王德鑑,今年雖已是七十三的高齡,但仍每天風雨無改地用單車去送貨。
叫貨的很多都是熟客,多數惠顧了二三十年,老闆與客人間有着人情倫理的互動,不單仍可賒數,還會閒話家常,說自家孩子,說香港近況,如朋友般的親切,多了一份人情味,不像在超級市場買米那樣明買明賣,不帶任何感情的陌生疏離。
但這行業背後有着不為人知的辛酸,用單車送貨,熱天曬,下雨淋,遇上大斜路,還得下車推,付出汗水和力氣。人車爭路,老闆就曾經試過被車撞到,跛着腳,也要把貨送到客人手上,還親自倒米進米缸,賺的不過是蠅頭小利。
隨着時代轉變,老夥計退休的退休,老客戶搬走的搬走,有的還進了老人院。年輕人一看見如此辛苦,都不願入行,老闆一人獨撐,成了急景殘年,憑一己之力把兒女養大成人。兒女長大後都不願接手店子,反勸老父不要再做,退休養老算了。
但老闆為了一班惠顧了幾十年的老客戶,念在一點人情,寧願自己辛苦還是堅持要送,為的就只是堅持客人能吃到一碗自己心儀的米飯。
因他的米都按客人個人口味來配搭,利用舊米摻新米,配搭出不軟不硬,或適合老人家軟熟的口味,或年輕人喜歡的硬身有致口感。貼心服務下,令客人吃這裏的米會覺得特別好味。所以很多客人,就算轉去超級市場買包裝米來吃,最後還是回來繼續惠顧成興泰。
不過始終以老闆一人之力,難敵歲月及社會的變遷,他雖敬業樂業,然而身體日漸老去,體力漸有不繼,老闆也很唏噓,可能再過兩三年,他的身體再支撐不住,也被逼退下來,糴米這行業,從此沒入時代的沙礫中,湮沒無痕……
採訪︰孟惠良
拍攝︰周義安、陳秉謙
成興泰米行
地址:石硤尾邨19座地下107鋪
電話:2779 1933
營業時間:8:30am-6:30pm

寧德時代客戶 在 福特赴美設廠?蘋果是大客戶?海退群創後「錢媽媽」子弟兵入 ... 的八卦
寧德時代 「出海」為BMW、福特赴美設廠?蘋果是大 客戶 ?海退群創後「錢媽媽」子弟兵入樺漢?電動車大邁步? -【這!不是新聞股市篇】20220517-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