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台灣 系列專輯之三!! 這是一集難得一見、不容錯過詳細解說位於台灣地區的火山群活動現象的影片!(02/12/2016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朋友們你可知道台灣境內與周遭海域還存在著活火山嗎?你了解火山活動所可能為台灣島上的人們與萬物所帶來的威脅性與破壞力嗎?生活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之上的台灣島,這是一集介紹台灣地區火山活動的地理科普影片內容是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容錯過的重要基本常識,值得跟大家分享的珍貴影像與知識,強烈的推薦給所有的朋友參考!
看完也麻煩分享出去給更多的朋友們了解台灣島嶼地質的特性喔~~謝謝!
【紀錄新發現】20140823 - 臺灣大地奧祕系列 - 火山的故事
火山的噴發活動,是僅次於地震與洪水對人類社會威脅的自然災害,造成人類傷亡和財產的損失,不計其數,令人觸目驚心。而地球上的火山分布,有百分之90是位在有『火環』之稱的環太平洋板塊隱沒的邊緣。
地處於歐亞大陸板塊邊緣的環太平洋火山帶內的台灣,正屬於這個『火環』的一部份,因此在台灣島域内,擁有廣泛的火山岩分布,從西部台北近郊的公館、桃園角板山、新竹關西—竹東、高雄寶來和澎湖群島,東部的海岸山脈和外海的蘭嶼、小蘭嶼及綠島,北部的大屯火山群、觀音山、基隆山和外海的彭佳嶼、花瓶嶼、棉花嶼和基隆嶼,以及位於東北部的龜山島等,透過各式型態的火山展現,訴說著台灣的火山,曾經有過的劇烈活動。
雖然審視過去台灣的歷史文獻,從未有過火山活動的相關記載,但是,經由近年來,地質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相繼投入台灣地區的火山調查與研究的結果顯示,台灣北部的大屯火山群及東北部的龜山島,都還有活躍的岩漿庫存在。依據國際火山學會對於活火山的定義,這兩座火山皆屬於活火山,未來也都有噴發的機會,而一旦火山噴發,對大台北地區及蘭陽平原,都將帶來災害。
過去,一般大眾都認為台灣地區並沒有活火山的存在,所以輕忽對於火山的認識及了解,如今隨著研究結果的揭示,提醒著我們應該審慎面對,加強學習並充實對火山相關知識的了解,才能夠在災害來臨時,大幅度減輕火山活動所可能帶來的損害。
★ 這一系列的影集是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科會)政策支援補助,由大愛衛星電視台負責執行製作的台灣地質科普教育影集。
觀賞完整影片:
https://youtu.be/4o2MPZj4UAM…
★★★ 很棒的分析,高調推!! - 「對災害的樂觀偏見與不尊重專業,是台灣災害管理缺少的關鍵思維!!! 」(02/06/2016 聯合報)
https://www.facebook.com/momlovestaiwan/posts/724042471064676
★★★ 請大家一起來幫個忙好嗎!!? (02/06/2016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在我們一起虔誠為南台灣地震災區民眾們祈福!向投入救災的所有國軍弟兄與警消、醫護人員們致上最高敬意 !為不幸罹難的同胞哀悼之餘.....
請大家一起來幫個忙好嗎!!?
這是 USGS 美國地質調查局所統計公佈的南韓、日本、台灣、菲律賓與中國大陸東南部地區在過去短短115年間(1900 ~ 2014)所發生規模超過6.5以上強震的地震規模及震央的統計分析,以及台灣島所處的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兩大板塊交會擠壓的強大應力作用所造成的每年地殼位移的方向與移動程度分析圖表。
這張圖表中的地震分為三個等級,最“輕微”的地震類別為規模6.5 - 7.0的等級,中等的類別是規模在7.0 - 7.5之間的地震,最嚴重的地震則以規模7.5 +(規模7.5以上)來標示。
麻煩大家幫忙仔細查看一下這張地震統計地圖,以核廢料安全處置時間動輒需要以千年、萬年,甚至百萬年為時間單位來計算的話,全台灣島有哪一個區塊是屬於地質穩定的地區可以適合來做核廢料終極貯置地點的呢。有誰知道下一個強烈地震將會發生在台灣的哪一個地點,而我們每天所必須面臨的地震威脅有多麼高呢?
你知道規模6.5以上的地震破壞力有多大呢? 1999年9月21 日凌晨發生在中台灣南投縣集集附近的921大地震其規模為7.3,這樣的地震強度在這張USGS 的地震統計圖表中還只算是中等程度的大地震,而今天凌晨(02/06/2016)震央位於南台灣高雄市美濃區但是造成台南地區重大災損的規模6.4大地震,根本還排不進這張USGS的強震統計圖表之中。
想想看,請大家幫忙冷靜、仔細的想想看,以我們台灣身處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以及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會碰撞擠壓的交會點之上的天然地理條件宿命,我們所面臨的地震風險有多麼的嚴重,我們怎麼能夠輕忽任何地震所可能帶來的威脅與破壞呢?我們哪裡有本錢不盡全力去防範、去降低任何地震所可能帶來的潛在威脅與破壞呢?
★ USGS地震統計資料原始來源:
Earthquakes M6.5+ 1900-2014 Magnitude
http://earthquake.usgs.gov/…/…/images/philippinesea_tsum.pdf
★★ 以台灣目前將近98%能源外購的比率,每年超過台幣2兆元的對外能源採購費用來說,我們哪裏有本錢浪費能源?我們哪裏有本錢不知節制的揮霍用電呢?我們哪有本錢不努力提升能源效率呢?
我們台灣每多建設一分的再生能源發電,每提升一分能源效率,台灣就能減少一分的空氣污染,水污染,也減少一分的對外採購能源的費用,發展再生能源和提升能源效率是取代高污染、高排放的火力發電的利器,就更不用提再生能源不會產生危害萬年,處理上極端危險、困難,費用又超級天價昂貴的核廢料以及核輻射污染問題了。
我們目前已經製造了夠多的核廢料了,不能再繼續丟給我們的後代更多棘手無解的核廢難題,並且糟蹋這片我們跟後代子孫借來使用的珍貴生存環境。
畢竟陽光、風力、潮汐、洋流、地熱能才是台灣真正自有的自主能源,由於能源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我們現今擁有過去數十年中所無法想像、無法擁有的更多樣、更多重的優質能源新選項,是時候讓我們拋棄老舊的、僵化的電業、能源思維,積極的改革台灣的能源政策,建設台灣的新世代的、永續環保的新能源建設了。
透過大力發展再生能源與提升能源效率的建設,不但是解決台灣的能源問題,翻轉台灣不健康的能源對外依賴度,也才能促成台灣新的綠色產業發展、開發新的本土藍海產業鏈,創造真正在地的優質新工作機會、產生實質的在地GDP產值,任何改變都有其挑戰性,但事在人為,只要有決心,事情就不難。
在遭遇問題與挑戰的時候,有心要做的找到解決方案,不想做的只會找到推託的藉口。讓我們把握嶄新的契機,凝聚全民共識,攜手完成台灣能源轉型目標,為我們、為將來是代子孫、也為了整個地球環境生態打造一個乾淨、安全、永續的生存空間吧!
======== ♡♡♡ ========
☞ 更多的相關內容請至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momlovestaiwan ) 以及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官網 ( http://momlovestaiwan.tw/content/masterpage/Index.aspx )謝謝!! ♡
實質轉型定義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八卦
#成功推動中研院院士明定本國籍
#持續推進中研院外文名稱檢討正名
#加速研發疫苗全民防疫
我進立法院以來,持續關注兩個中研院重要的歷史難題:
❶院士候選人應依法具備我國籍
❷啟動外文名稱檢討的民主討論
民主台灣的最高研究機構應該帶頭確立國家轉型與國際接軌的基礎民主工作!💪
我在今年3月、4月兩度質詢中研院,今天再度詢問廖院長相關進度。
#成功推動中研院院士明定本國籍
上週末我就從院內的朋友得知,中研院已有相關檢討。很高興今天院長正式在答詢時確認,上週六(10月17日)「院士會議召集人暨院士選舉籌備委員聯席會」已就我的提案要求做成檢討,並對未來中研院士選舉決議:
✅明確定義候選人應具本國籍,落實法律規定
✅擴大延攬名譽院士,在國際上協助台灣學術發展
很高興半年來的監督關注有了成果,我也肯定廖院長的努力和中研院的討論結果!
#外文名稱檢討正名應加速
但我關注的這個外文正名議題,我認為中研院的處理速度還不夠快。
3月9日我質詢中研院時指出,目前中研院的外文名稱中Sinica直譯就是「中國的」,Academia Sinica合起來會被誤解為 #中國科學院,也曾有國外學者跟我表示困惑。
外文名稱如何更加凸顯台灣形象?我要求中研院應啟動院內民主討論研議。
當天我就提出臨時提案,也感謝 #張廖萬堅、 #林宜瑾、 #賴品妤、 #吳思瑤、 #黃國書 等五位委員一同連署,要求中研院9月9日前提交書面報告給教育文化委員會。
這半年來,我在4月20日、8月3日兩度行文中研院追蹤研議進度,也特別提醒這件事應有充分的院內民主討論,廣納院內人員意見,分析各個方案的利弊得失,尋求院內共識。
可是中研院在9月9日發出書面報告給立法院,卻說檢討進度是「初步規劃」、「抽樣邀請」院內人員參加「焦點團體座談」。除了還沒付諸實行,且這也跟我認知的 #民主討論 落差實在太大!
我今天質詢時特別釐清,所謂的 #民主討論或 #審議式民主,不是「做做民調」 也不是「焦點團體座談」,這兩個研究方法至多只能作為事前的研究準備,不能代替民主討論本身。
所以我要求院長,應該成立院內的 #諮詢專案小組,完整規劃啟動院內民主討論,包含評估不同正名方案。院長也承諾,#兩個月內 會成立小組。
民主機制達成的共識是處理歷史議題的基礎,我會持續監督後續進度!
#加速研發疫苗全民防疫
我今天最後也關心,目前全球疫情仍在延燒,各國都在競相研究疫苗,中研院匯集我國最優秀的一批研究人員,目前 #中研院在疫苗研發上扮演甚麼角色?
日前陳時中部長曾表示,台灣目前現有國光生計、聯亞生技、高端疫苗三家公司進行候選疫苗臨床試驗。我注意到,中研院也有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與先知生技合作成功開發ASD25X-RBD候選疫苗,上個月已成功完成動物模型攻毒測試。
ASD25X候選疫苗在動物活病毒測試時,可得到100%免疫保護,相較於歐美國家開發中之疫苗,有更優化的製程、成本可以大幅降低,更有機會快速大量生產, #達到全民防疫目標。
廖院長答詢時預估, #相關候選疫苗最快有機會在明年中上市。
很肯定中研院研究團隊的優秀表現,期待中研院的相關成果,可以讓台灣盡快達到全民防疫、 #減緩疫情對全國造成的各種衝擊。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國家正常化我們一起努力
實質轉型定義 在 賴清德 Facebook 八卦
「聽見人民的聲音,行政院對2018選舉的檢討」
2018年九合一選舉已經結束,每張選票不僅是人民對政府的期待,也應視為對政府施政的檢驗。選舉結果明白顯示,人民對施政並不滿意。身為行政院長,難辭其咎,自應與團隊虛心檢討,方不辜負人民藉此次大選所傳達的強大聲音。行政院會從人民的角度,檢討敗選的原因,也必須按人民的需求,調整施政。
今天的報告分三部分:
第一、人民最期待政府做什麼?
人民最期待政府改善經濟。
很多人努力工作,省吃儉用,生活仍然拮据,真能存錢也不多,生活品質不易改善,遑論買車、買房。年輕人不太敢結婚、生子。
大家希望優質工作多一點,薪水高一點,生意好一點,房租、房價低一點,每個月多存一點錢,吃健康一點,生活品質好一點。這些需求如果能滿足,成家立業就比較容易,為人父母者也比較不用擔心孩子將來找不到好工作,無法過生活。
我相信經濟不是人民唯一的願望,但大家最期待政府把經濟顧好,這樣才能安心追求其他目標和價值。
第二、政府過去兩年多的施政,是否符合人民最急迫的需要?
政府這兩年多來,並未滿足人民最急迫的需要,讓人民失望、不滿的施政包括:
一、未能深刻體會人民生活的辛苦
全球資本主義拉大貧富差距,數位、平台經濟創造的新商業模式對傳統產業產生衝擊,都對台灣的經濟發展發生影響。過去兩年多,台灣的總體經濟表現不差,政府公布的數字指標也都是真實呈現,但經濟成長的成果並非人人受益,尤其是部分產業承受轉型的陣痛。低薪加上物價,內需型服務業營運困難,基層民眾對經濟成長無感,政府未即時察覺並即時改善。
農產品產銷失衡,雖然是長期存在的問題,但近年來因氣候變遷影響更顯嚴重,而政府過往措施已系統失靈,不但沒有超前佈署,預作調控,訊息掌握也不足,農漁民權益沒有得到即時關照。
過去兩年來,中國以減少陸客數量作為抵制台灣的手段,造成以觀光產業為主的縣市流失許多商機,新生客源包括新南向客源雖然補足缺口,但遊客多停留於中、北部,而南部、東部地區深受影響,觀光業者業績滑落自有怨言。
二、政策規劃不夠周延完善
勞基法一例一休的初次修法倉促,未顧及台灣勞資狀況及台灣中小企業面臨數位經濟新商業模式帶來的挑戰,勞資權益的平衡欠缺輕重緩急思維,造成中小企業作業困難,基層勞工生活也受到衝擊,雖然經過再次修法給予彈性,但民怨已成!
台灣每年秋冬季節所面臨的空污及P.M2.5懸浮微粒影響民眾健康,其中牽涉專業及科學問題。能源開發與空污防制本應循序漸進,逐步達成,但因空污法規劃不周,期程訂定操之過急,授權環保署嚴格執行老車污染物排放標準,引起抗議不滿及社會不安,顯見事先規劃與溝通皆有不足。
選務公開、公平、公正是台灣最引以為傲的事蹟,然而今年九合一選舉合併公投,整個規劃未臻完善,民眾等待排隊時間過長及一邊開票一邊投票的現象,均惹民議。
三、改革做法引發重大爭議和不滿
2016年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與立法院多數席次後,首次完全執政。基於人民對改革的期待,開始啟動年改、勞基法、轉型正義、司法改革等工作。改革用心雖獲民意支持,但大部分民眾在不瞭解實質內容情況下多有誤解,以致於在執行時引發爭議,尤其在假訊息的攻擊下,只有負面效應,改革沒有呈現正面的支持力量,司法改革尙未有明顯進展,也招來民怨。促轉會的「東廠事件」,更嚴重挫傷政府的公信力,使改革進一步蒙上陰影。
能源政策力推再生能源,但能否靠再生能源和其他非核發電,達成2025年非核家園,儘管政府有決心,但社會有所保留,尤其是環保團體對深澳電廠和觀塘天然氣接收站的興建有不同意見,即便深澳電廠採用超超臨界機組,觀塘天然氣接收站則盡量降低生態衝擊,但反對聲浪仍大,讓社會和企業相當憂心,對台灣未來的電力供應,沒有足夠的信心。
四、假訊息攻擊來勢洶洶,政府欠缺有效、快速的因應能力
傳統文宣及訊息澄清因應方式,在本次大選中已完全失靈,網路已重新定義媒體及輿論。對於假訊息的流傳與不實攻擊,在第一時間無法遏止,部會處理態度不夠積極,政府部門也缺乏在網路有效的說明,讓政府在數位時代中無法掌握民眾的偏好與需求。
五、立法與行政的互動要領及政府用人皆有待改進
依據現行憲法,總統及立法委員民選產生,行政院院長由總統任命。但政策與法案擬定則由行政與立法部門共同形成,目前立法行政互動與溝通顯然不足,民意無法及時反應在政策的檢討上,亦應從速檢討與改進。憲政制度上,也應有另一番考量。
政府能否用對的人做對的事,也經常受到社會批評。日後應正確判斷、用人唯才,方不致造成施政問題。
第三、接下來政府該怎麼做?
此次敗選原因是民進黨政府沒做好,失去民心,但並不代表台灣人民願意用犧牲主權和自由、民主、人權的生活方式,來換取經濟利益。
未來政府各項施政,應輕重緩急掌握得宜,完整規劃並有效執行,包括人民最關心的經濟、教育、環保政策等,除了專業的考量外,也都要從人民的角度思考:這項施政對多少人民有幫助?有什麼樣的幫助?是否能即時幫助人民?會不會帶來負面衝擊?有符合人民迫切的需要嗎?以此進行各項施政檢討,並在追求經濟繁榮的過程中,不忘公義價值。
政府應該記取這寶貴的一課,誠實面對過去兩年多來的錯誤和問題,並根據人民的需要,來調整政策,用實際的行動和改變,再度爭取人民的信賴和支持。
總結而言,民主政治的精義在於廣大人民第一,安居樂業至上。在政黨輪替已步上常軌的台灣,任何執政黨都只是階段性存在,然則國家生機無窮。政府深刻體認,唯有與廣大人民同一呼吸,與廣大社會同一脈動,俾不愧對台灣人民的託付,才能對國家作出貢獻。
去年9月我堅定地來接任行政院院長,因為當時的執政已經出現問題,我願意協助解這個難局,但很可惜,經過一年的努力,並沒有成功。11月24日我堅定地留下來穩定政局,民進黨已經大敗,但不能夠敗不成軍,不能夠潰敗,更何況在我任內發生的普悠瑪事件,立法院已經排定要我到立法院報告,我也希望能夠就後續的公投事項,跟立法院共同妥善處理,也希望讓立法院審議中的預算跟各項法案能夠持續順利地推動,現在我也要跟社會報告,時間一到我也會堅定地離開,負起政治責任,不讓檢討流為空言。
11月27日我重新回到我曾經服務12年的國會殿堂,全國最高的民意機關接受備詢、接受質詢,我深刻感受到,民主政治肩負起政治責任是最高的價值,任何人都不可違背,更何況我是「民主萬歲」的人。但是在此之前,我與我的行政團隊都會全力以赴,不會讓行政空轉,不管是我堅定地來、堅定地留下、或堅定地離開,都不是為了我個人,我不計毀譽,我都是為了大局、都是為了台灣,也只有我離開,總統才有可能大破大立,新的局面才有可能產生。
實質轉型定義 在 [情報] 林彥廷成為2023年CBA選秀探花- 看板basketballTW 的八卦
CBA / 2023選秀 林彥廷探花籤加入北控
2023年CBA選秀大會將於7月15日早上十點在成都進行,共有71人進行參選。 其中廣東工
業大學的陳國豪是狀元大熱門,來自臺灣政治大學的林彥廷,清華大學鄒陽、方佳晨都是
有機會角逐前幾順位的人選。
根據HoopsChina預測,林彥廷被預測以第三順位加入北控,今日林彥廷也正式被北京紫禁
勇士選中,為本屆唯一台將。
北控隊先前透過交易換進狀元籤,有消息指出原本想要透過探花籤+數位球員換回,但最
終北控隊僅以兩名球員(馬泳、王俊傑)代價交易來狀元籤,讓北控隊在今年選秀會上擁
有第一輪第一順位和第三順位的選擇權。
今天北控也如外界所預測,用狀元籤選入廣東工業大學的陳國豪,探花籤選入林彥廷。
林彥廷來自花蓮,高中就讀能仁家商,大學與許多高中隊友分道揚鑣,選擇加入政治大學
,大學最後三年跟隨球隊奪下三連霸。運動能力是他的招牌,胯下換手灌籃和陣地戰空中
接力讓許多人認識了他,大學四年場均12分5.4籃板3.4助攻1.5抄截,看得出非常努力想
要轉型控球後衛,但隊上有游艾喆多少限制了他的時間,防守能力是他可以先轉換上CBA
的,進攻端需多加強外線投籃能力,和自主進攻技巧能不能適應更高強度賽場。
來源: https://tinyurl.com/5578h3ve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7.39.4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689387971.A.F3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