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滿七年了,爸您還好嗎?
《僅以此文悼念天上的父親。》
#我是麻醉專科醫師
#傷心的麻醉醫師
今天看到記者專訪的文章被刊出來的時候,
千言萬語,故事不知道從何說起。
一向話多的我,居然也有這樣的時候。
就回到我考專科醫師的那一年吧~
七年前,我失去了我的父親。
父親是個土木工程師,水庫、水力發電廠、高速公路,重大工程在哪裡,工作就在哪裡,所以和母親結婚沒有幾天,就又回到花蓮木瓜溪上游的奇萊山裡面工作。
也因此,我從小和父親聚少離多;記憶裡的父親,一向對孩子很和藹,就算我們家的物質生活不算充裕,但父親給我們的愛並沒有少了半分。
還記得那是我住院醫師最後一年,那一年我就要考專科醫師。
我跟妻女住在彰化,父親還在台南工作,母親住在高雄。
那一天我上小夜班,正穿梭在醫院各病房裡,訪視著明天要開刀的病人。
突然接到了母親的電話~
『豑慶啊,爸爸正在台南XX醫院急救。』
電話裡傳來母親焦急的聲音!
我一瞬間好像被抽乾了靈魂,傻在當場。
回過神來連工作服都來不及脱,死命地往停車場跑,
在車上先打電話跟我的主治醫師請假,並且告訴他我家裡出了點事,可能這幾天也都沒辦法上班。
然後從彰化往台南的路上,開始打電話去父親被送往的醫院詢問狀況。
電話裡,急救的醫師告訴我,父親已經往生,要我慢慢開車過去就好。
開車的路上,我腦子一片空白,眼淚一直掉,打電話給我老婆,眼淚一直掉。
『怎麼辦?我變成孤兒了。』
『 怎麼辦?我沒有爸爸了。』
到了台南的醫院,我在門口逡巡,始終不敢踏進醫院門口。因為我知道,在踏進那扇門之前,我還可以假裝我和父親只是在不同的城市工作,電話拿起來,還是可以聽到父親溫暖的聲音。而如果我一踏進那扇門,我就得面對失去父親的痛苦。
但該來的也躲不過去,我始終要去面對。踏進急診室後,看到父親被擺在一旁的急救床,口中插著氣管內管,但呼吸器並沒有在運轉。
那天急救的並不是急專專科醫師,只是個外科醫師。
他告訴我父親很難插管,所以後來就黑掉了。
身為麻醉醫師的直覺,覺得怪怪的。
所以,當按照習俗要把氣管內管移除的時候,我多做了一件讓我自己陷入地獄的事。
我拔氣管內管的時候,沒有把cuff鬆掉,但我輕易的將氣管內管拔出來了,還可以看到一顆圓滾滾而且完整的cuff.
天啊!表示這支氣管內管原來在食道裡。
所以,身為一個每天幫別人插管的麻醉科醫師,
我的父親卻是因為插管失誤,窒息而死。
多麼諷刺啊!
我多希望父親需要我的時候,我在他身邊。
我多希望父親送去的醫院,當時有麻醉醫師可以救他,而不是交給一個不太會插管的外科醫師。
這件事給我的打擊很大,差一點走不出這個陰影。
我沒有訴訟,因為我知道救我父親的醫師盡力了。
我沒有訴訟,因為我知道訴訟的話需要解剖。
因為是意外過世,所以醫院不願開具死診,所以要報請司法相驗。父親在殯儀館冰了一天,等見到檢座和法醫時,我只記得我跪在地上,告訴她我也是醫師,
我對死因沒有任何懷疑,我只拜託法醫不要解剖。
渾渾噩噩的辦完父親的後事,行屍走肉的過了好長一段時間,那時候我只要幫病人插管,就會崩潰躲到廁所哭。除了感謝妻子的陪伴,也感謝當時同事的體諒與幫助。
所以後來,我選擇放棄彰化的工作回南部。
因為這樣我可以離家近一點,因為我實在無法再承受一次失去親人的痛苦。
這也是為什麼我每次接到困難插管請求幫忙的時候,都是第一時間往醫院衝,不管我有沒有值班。
凌晨五點,睡到一半被電話叫起來,太太載著我把我丟在醫院大門口,我往裡面衝,她靜靜的停在路邊等我。
陪老婆小孩在附近公園散步,接到電話把她們丟著,我一個人往醫院跑,事後再回去公園把她們撿回來。
我只是希望,能少一個家庭承受像我承受過的那般痛苦。
有朋友勸過我,不要把自己放的那麼大,病人沒有你,世界一樣運轉。但你的妻女沒有你,世界就崩塌一半了。
但我始終過不了自己的那一關,每次接到求救電話,我都會想到父親。
所以明明可以留在大都市的舒適圈,我選擇每個月抽出時間去支援偏鄉台東、恆春,因為我知道偏鄉醫療有多缺乏。
曾經有段時間,我們沒去支援的時候,恆春半島一個麻醉醫師都沒有。曾經有段時間,我們不過去的話,台東的醫院連刀都不能開。
所以就算颱風,或是豪雨淹大水,楓港往南迴的路都不通,我也沒有停過。
我記得很清楚,太太跟我說,『與其你出門的時候我在家裡提心吊膽,不如全家一起去吧。真的遇到落石,至少我們全家都在一起。』
我很幸運娶到這樣的老婆,可以一直支持我的工作。
嫁給我卻是她的不幸,天天過著偽單親的生活。
甚至我父親過世的時候,她剛生完老二,連月子都沒作完就陪伴我去辦父親的後事。
古人說,『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我不知道我做不做得到,但我一直在努力。
爸,你看到了嗎?
爸,我好想念你。
借用一首我很喜歡,現在卻不再敢聽的歌詞
【叫阮的名】
誰在叫阮的名 一句比一句痛
(誰在叫我的名字 一句比一句心痛)
親像在問阮甘會驚寒
(好像在問我會不會怕冷)
不需要別人來講 阮心內嘛知影
(不需要別人說明 在我心裡也知道)
是你的聲 是你的聲
(是你的聲音 是你的聲音)
誰住在阮的夢 一住就一世人
(誰住在我的夢裡 一住就是一輩子)
尚驚日頭會將咱們拆散
(最怕白天會將我們拆散)
雖然離開那呢遠 阮猶原會知影
(雖然離開了這麼遠 我仍然會知道)
是你的影 是你的影
(是你的身影 是你的身影)
叫阮的名 阮用一生斟酌聽
(叫我的名字 我用一生仔細聽)
當初細漢袂赴乎你瞭解 你是阮的生命
(當初年幼來不及讓你瞭解 你就是我的生命)
叫阮的名 阮需要你來作伴
(叫我的名字 我需要你來陪伴)
人生的路途阮愛你牽阮走
(人生的路 我希望你能牽著我走)
人生的路途阮愛你牽阮走
(人生的路 我希望你能牽著我走)
#對不起,#今天沒有幹話。
新聞連結:
https://www.setn.com/m/news.aspx?newsid=51653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周元偵,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01宜蘭大溪馬加鰆初試...每年寒冬又到了釣馬加剪的季節了, 宜蘭是釣馬加的好點...今年第一次來大溪,希望能有好釣況...坦白講這種魚是我認為最難釣的一種洄游魚,習性難測又愛剪的馬加真的讓人又愛又恨...我們樂於挑戰她,今天誰會贏呢....??? 今天水球釣花煙依然有貨...大溪穩定的輸...
寒溪呢花況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八卦
再過幾天就滿七年了,爸您還好嗎?
《僅以此文悼念天上的父親。》
#我是麻醉專科醫師
#傷心的麻醉醫師
今天看到記者專訪的文章被刊出來的時候,
千言萬語,故事不知道從何說起。
一向話多的我,居然也有這樣的時候。
就回到我考專科醫師的那一年吧~
七年前,我失去了我的父親。
父親是個土木工程師,水庫、水力發電廠、高速公路,重大工程在哪裡,工作就在哪裡,所以和母親結婚沒有幾天,就又回到花蓮木瓜溪上游的奇萊山裡面工作。
也因此,我從小和父親聚少離多;記憶裡的父親,一向對孩子很和藹,就算我們家的物質生活不算充裕,但父親給我們的愛並沒有少了半分。
還記得那是我住院醫師最後一年,那一年我就要考專科醫師。
我跟妻女住在彰化,父親還在台南工作,母親住在高雄。
那一天我上小夜班,正穿梭在醫院各病房裡,訪視著明天要開刀的病人。
突然接到了母親的電話~
『豑慶啊,爸爸正在台南XX醫院急救。』
電話裡傳來母親焦急的聲音!
我一瞬間好像被抽乾了靈魂,傻在當場。
回過神來連工作服都來不及脱,死命地往停車場跑,
在車上先打電話跟我的主治醫師請假,並且告訴他我家裡出了點事,可能這幾天也都沒辦法上班。
然後從彰化往台南的路上,開始打電話去父親被送往的醫院詢問狀況。
電話裡,急救的醫師告訴我,父親已經往生,要我慢慢開車過去就好。
開車的路上,我腦子一片空白,眼淚一直掉,打電話給我老婆,眼淚一直掉。
『怎麼辦?我變成孤兒了。』
『 怎麼辦?我沒有爸爸了。』
到了台南的醫院,我在門口逡巡,始終不敢踏進醫院門口。因為我知道,在踏進那扇門之前,我還可以假裝我和父親只是在不同的城市工作,電話拿起來,還是可以聽到父親溫暖的聲音。而如果我一踏進那扇門,我就得面對失去父親的痛苦。
但該來的也躲不過去,我始終要去面對。踏進急診室後,看到父親被擺在一旁的急救床,口中插著氣管內管,但呼吸器並沒有在運轉。
那天急救的並不是急專專科醫師,只是個外科醫師。
他告訴我父親很難插管,所以後來就黑掉了。
身為麻醉醫師的直覺,覺得怪怪的。
所以,當按照習俗要把氣管內管移除的時候,我多做了一件讓我自己陷入地獄的事。
我拔氣管內管的時候,沒有把cuff鬆掉,但我輕易的將氣管內管拔出來了,還可以看到一顆圓滾滾而且完整的cuff.
天啊!表示這支氣管內管原來在食道裡。
所以,身為一個每天幫別人插管的麻醉科醫師,
我的父親卻是因為插管失誤,窒息而死。
多麼諷刺啊!
我多希望父親需要我的時候,我在他身邊。
我多希望父親送去的醫院,當時有麻醉醫師可以救他,而不是交給一個不太會插管的外科醫師。
這件事給我的打擊很大,差一點走不出這個陰影。
我沒有訴訟,因為我知道救我父親的醫師盡力了。
我沒有訴訟,因為我知道訴訟的話需要解剖。
因為是意外過世,所以醫院不願開具死診,所以要報請司法相驗。父親在殯儀館冰了一天,等見到檢座和法醫時,我只記得我跪在地上,告訴她我也是醫師,
我對死因沒有任何懷疑,我只拜託法醫不要解剖。
渾渾噩噩的辦完父親的後事,行屍走肉的過了好長一段時間,那時候我只要幫病人插管,就會崩潰躲到廁所哭。除了感謝妻子的陪伴,也感謝當時同事的體諒與幫助。
所以後來,我選擇放棄彰化的工作回南部。
因為這樣我可以離家近一點,因為我實在無法再承受一次失去親人的痛苦。
這也是為什麼我每次接到困難插管請求幫忙的時候,都是第一時間往醫院衝,不管我有沒有值班。
凌晨五點,睡到一半被電話叫起來,太太載著我把我丟在醫院大門口,我往裡面衝,她靜靜的停在路邊等我。
陪老婆小孩在附近公園散步,接到電話把她們丟著,我一個人往醫院跑,事後再回去公園把她們撿回來。
我只是希望,能少一個家庭承受像我承受過的那般痛苦。
有朋友勸過我,不要把自己放的那麼大,病人沒有你,世界一樣運轉。但你的妻女沒有你,世界就崩塌一半了。
但我始終過不了自己的那一關,每次接到求救電話,我都會想到父親。
所以明明可以留在大都市的舒適圈,我選擇每個月抽出時間去支援偏鄉台東、恆春,因為我知道偏鄉醫療有多缺乏。
曾經有段時間,我們沒去支援的時候,恆春半島一個麻醉醫師都沒有。曾經有段時間,我們不過去的話,台東的醫院連刀都不能開。
所以就算颱風,或是豪雨淹大水,楓港往南迴的路都不通,我也沒有停過。
我記得很清楚,太太跟我說,『與其你出門的時候我在家裡提心吊膽,不如全家一起去吧。真的遇到落石,至少我們全家都在一起。』
我很幸運娶到這樣的老婆,可以一直支持我的工作。
嫁給我卻是她的不幸,天天過著偽單親的生活。
甚至我父親過世的時候,她剛生完老二,連月子都沒作完就陪伴我去辦父親的後事。
古人說,『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我不知道我做不做得到,但我一直在努力。
爸,你看到了嗎?
爸,我好想念你。
借用一首我很喜歡,現在卻不再敢聽的歌詞
【叫阮的名】
誰在叫阮的名 一句比一句痛
(誰在叫我的名字 一句比一句心痛)
親像在問阮甘會驚寒
(好像在問我會不會怕冷)
不需要別人來講 阮心內嘛知影
(不需要別人說明 在我心裡也知道)
是你的聲 是你的聲
(是你的聲音 是你的聲音)
誰住在阮的夢 一住就一世人
(誰住在我的夢裡 一住就是一輩子)
尚驚日頭會將咱們拆散
(最怕白天會將我們拆散)
雖然離開那呢遠 阮猶原會知影
(雖然離開了這麼遠 我仍然會知道)
是你的影 是你的影
(是你的身影 是你的身影)
叫阮的名 阮用一生斟酌聽
(叫我的名字 我用一生仔細聽)
當初細漢袂赴乎你瞭解 你是阮的生命
(當初年幼來不及讓你瞭解 你就是我的生命)
叫阮的名 阮需要你來作伴
(叫我的名字 我需要你來陪伴)
人生的路途阮愛你牽阮走
(人生的路 我希望你能牽著我走)
人生的路途阮愛你牽阮走
(人生的路 我希望你能牽著我走)
#對不起,#今天沒有幹話。
新聞連結:
https://www.setn.com/m/news.aspx?newsid=516537
寒溪呢花況 在 羅智強 Facebook 八卦
懷鄉文集《靠岸》第十一章 初遇基隆
「爺爺,你什麼時候搬到基隆來的啊?剛來基隆的時候,你對基隆有什麼印象呢?」讀小學三年級的女兒敏敏,以天真爛漫的稚音問我父親。原來她的社會課老師出了一個題目,要學生們訪問家人,談談他們所居住的城市,並做成一篇訪談紀錄。
對於剛到基隆的情境,父親有好多年不曾提起了,但孫女敏敏這麼一問,首次踏上基隆港岸的景況,竟像一部黑白的懷舊電影,一幕幕在腦海裡栩栩如生地呈現,每一塊場景、每一片景致、每一個接觸過的人、每一件發生的事,就像潺潺溪水般在心頭流淌滑過,歷歷在目,恍如昨日。
「爺爺第一次到基隆的時候十七歲,才大妳七歲喔!那個時候的爺爺,是搭上美國第七艦隊的大軍艦,從浙江大陳島來到台灣基隆港……。」
1955年2月10日的清晨,父親搭乘的美國第七艦隊軍艦,經過一夜急航,天還沒亮就行抵了基隆港的外海,但船並沒有直接駛進基隆港,而是在外海下錨停泊。
鏘鎯鎯鎯鎯!
下錨時的巨大聲響,把睡在吊鋪的父親驚醒,美軍透過廣播,要船艦上的軍民著好裝做離艦準備。揉揉還沒有完全睜開的惺忪睡眼,心中滿是好奇的父親,穿好衣服,便跑到甲板,想要看看基隆長得什麼樣子。
當父親走出艦艙,上了甲板,景色灰濛,寒風刺骨,天空飄著細雨,父親心想:「這真是個巧合,我離開大陳島時,不算多雨的大陳島正在下雨,而來到基隆,也在下雨,難道這片雨是從大陳島一路跟過來的嗎?」
直到父親後來長住基隆將近四十年,這才知道,基隆是個雨天超過晴天的山城雨都,是台灣的西雅圖,另一個雨不停國。
天未亮透,父親從甲板上隔著濛濛天色遠眺基隆,父親非常驚訝,基隆的山頭竟烏壓壓地站滿了人群。
「基隆的人口真是多啊!竟能把一座座的山丘給佔滿呀!」這是父親看見基隆的第一個印象。但等到天空透亮、視線變得更好時,父親不禁啞然失笑,原來遠方的山丘並非站滿了人群,而是一片片蒼鬱茂密的樹林。由於在大陳島上的山丘樹木相對稀落疏少,所以當父親看到基隆遠方丘陵上一叢叢的樹頭時,壓根沒有想到那是樹木,才會誤以為是人群。
當海上的薄霧漸散,天色明亮了,美軍軍艦這才又收起了錨,緩緩駛入基隆港第十八號碼頭,父親提著二大袋行李下船,初次踏上基隆這個山巒環繞、細雨霏霏的港灣城市,父親未曾想到,基隆與父親未來的大半人生,從此結下不解之緣。
「這位小哥,你不用自己拿行李,我來拿就可以了!」一個穿著戎裝、年紀約莫十四、五歲的少年兵,見到父親一下船,就趨前要幫父親提行李。
「這是我自己的行李,就不麻煩你了!」父親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不好意思麻煩人家,因此堅持自己提行李。
「大哥,你別為難我,我被長官分派來幫船上民眾搬運行李,你不讓我提,我回去反而會被罵。」少年兵也很堅持。
「那好吧!真是謝謝你,對了,你叫什麼名字啊?」父親滿懷感謝地問小兵。
「我叫南仔,啊!裡面裝什麼啊?怎麼那麼重!」少年兵一邊報名字,一邊要幫父親提起其中一袋行李。
原來父親的行李中除了衣物等細軟外,還裝著重達好幾公斤的古銅錢,所以特別沈重。
「不好意思,裡面裝了很多的銅錢,所以很重,你提不動二袋的,我們一人提一袋吧!」父親看個兒矮小的南仔沒有多大的力氣,便分回一袋行李自己提著下船。
「歡迎大陳義胞來台灣!歡迎大陳義胞來基隆!」基隆港岸邊,早已圍滿歡迎的群眾,一陣陣歡呼的口號熱烈響起,四處建築物的牆面貼滿了各式歡迎來歸的標語。對於基隆民眾的熱情,從沒見識過任何大場面的父親,顯得手足無措,加上在大陳島撤退時和家人走散,對於夾道迎接的群眾,反而令父親惶惶不安。
早餐還沒吃的父親有些餓了,看到路邊有個水果攤,攤上放著各式水果,有些水果是父親從未見過的,其中有一種外皮金黃、一根一根結成一串、每一根都細細彎彎呈長條狀的水果,立刻吸引了父親的注意,心想怎會有這麼奇特的水果?
「請問這是什麼東西?」父親趨前詢問水果攤的老闆。
「這叫香蕉。是台灣的特產,非常好吃,你要不要試試?」老闆以一種帶著濃重台語腔的國語說道。父親費力聆聽,才終於聽懂老闆在說什麼,事實上,父親自己講的國語也有很重的鄉音,兩人必須比手劃腳地才能聽懂彼此的意思。
「那一根要多少錢?」在好奇心與飢餓感的雙重驅使下,父親想買一根來吃。
「新台幣五角。」
「什麼,五角?這麼貴喔!」父親皺了皺眉頭。
「香蕉很稀有,所以價錢會貴一些,但真的很好吃,我保證你吃了不會後悔!」老闆眼神狡黠,拍胸脯向父親保證。
父親思索了一下,從行李中掏出一把古銅錢問:「我用這銅錢買好嗎?」
「銅錢?我不收銅錢,這東西在這裡不值錢啦!」老闆答道。父親這才知道,辛辛苦苦從大陳島背來那好幾公斤的銅錢根本不管用,老闆不收。父親只好拿出祖父羅啟明在大陳島時給他的一枚稱為龍圓的銀元。
「這個可以嗎?船上的軍官告訴我,一個龍圓約可以折換十元新台幣。」父親雖然嫌貴,但按捺不住少年人想嘗試一下的好奇心,也許真如老闆說的,這是很特別的東西才這麼貴。
「沒問題!沒問題!這個我收!」老闆喜滋滋地準備接下龍圓,此刻,一位綁著長辮子的少女從店門內走出來,她拉回老闆的手說:「阿爸,你又在欺負老實人了,人家是大陳義胞,政府說大家要歡迎他們、照顧他們,你都不聽話喔!」少女轉頭對我父親說:「香蕉在台灣很平常,你不要被我爸爸騙了!」
接著少女隨即拔了一根香蕉說:「這根我送你,算是替我阿爸向你賠不是!」
「妳又在多管閒事!」老闆碎念了一會,但好像拿這個好心腸的女兒就是沒辦法。
父親想拒絕這根免費的香蕉,但少女已經用她纖細的手把香蕉的外皮剝開,塞到父親的手上,父親猶豫了一下,這才吃了一口,厚滑的蕉肉入嘴,一股濃甜軟實的口感,好像把整根舌頭都包覆起來,父親驚奇萬分,忍不住說道:「怎麼會有這麼好吃的東西!妳爸爸沒有騙我!真是吃了不會後悔!」
可能是父親的神情太過誇張滑稽,少女噗哧笑了出來。
在大陳島上別說沒有香蕉這種東西,就是一般的水果本身都是飄洋過海而來的奢侈品,有時會有一些商販從大陸挑水果來大陳島販賣,包括水蜜桃、山楂、楊梅等,但很少人會買水果來吃。在大陳島,小孩子都是去山上採摘大陳人俗稱「紅苗」的野莓、或者桑椹,充當零嘴來解饞。
「你怎麼還在這裡?大家都到報到處報到了啊!」一位大陳老鄉望見父親杵在水果攤前,過來催促父親快去報到,然後才會被分派到不同的安置所。
到了報到處後,父親在服務人員的引導下到被分配到基隆市中心、離田寮河不遠的仁愛國小安頓,那是安置一萬多名大陳民眾的其中一處安置所。
政府規劃出部分的教室,提供大陳老鄉就地打地鋪,生活起居都在學校裡進行。雖然離鄉後的忐忑心情並未平復,但由於政府的強力動員,同時呼籲基隆民眾要盛情歡迎大陳義胞,全力協助政府安置工作,因此來自各界捐輸的物資、糧食充裕,對父親而言,在仁愛國小短暫生活的期間,是他有生以來,最為「豐衣足食」的一段日子。
「哇!每一餐都有雞肉、魚肉、豬肉……。」父親對編在同一間教室的同齡老鄉阿富說。
「對啊,還有吃不完的菜,高麗菜、菠菜、蕃茄;無限供應的米飯,餐後還會配送熱湯,太不可思議了。」阿富也忍不住讚嘆起來。
大陳島是貧瘠的偏荒小島,物資非常貧乏,一般民眾的正餐主食是以地瓜為主,米飯並不常吃,肉類更是只有逢年過節才可能端上桌打打牙祭,在大陳島長大的父親,自有記憶以來,從來沒有這種日日「吃到撐」的飽足體驗。
初期父親幾乎是發了狠勁地猛吃,大魚大肉,一碗接一碗,能往肚子塞多少就塞多少,父親尤其愛吃豬肉,幾乎毫無節制地吃,好像想把有生以來少吃的肉食一次補回來,但不消幾天,父親竟也吃膩吃厭了。
「人就是這樣奇怪,沒得吃的時候,想吃得要死;現在有得吃了,竟然吃到厭食了。」父親感嘆著,從小生活在貧困的大陳島上,從未想過會有吃肉吃到厭膩的一天。
由於政府擔心對基隆環境不熟的大陳民眾,離開安置所後會發生爭端糾紛,為了方便管理,管理員於是下令,安置所內的大陳民眾未經允許,不得外出。
「我們溜出去走走吧!在這裡多無聊啊!」在安置所裡憋了好些天,年輕氣盛的老鄉阿富,終於按捺不住,無視管理員的禁令,要求父親陪他溜出去,在這座異鄉陌生的城市蹓躂探險。
「這樣好嗎?我們又不認識路!萬一迷路回不來怎麼辦?」父親向來個性敦厚保守,對於違背禁令的行為,猶豫不決。
「不會怎樣啦!我看管理員也不過是隨便說說而已!而且,你放心,我還會多找幾個人,大家一邊記路一邊玩,哪裡會這麼容易走丟的啦!」阿富說。
於是在阿富的慫恿之下,父親和幾個年輕的同鄉便偷偷溜了出去。
一行人好像古代人穿越時空來到現代城市一樣,對周遭每一件事物都感到新鮮有趣。基隆的港景山色、基隆街上的日式建築與寬濶道路、基隆人光鮮亮麗的穿著、來往川流不息的車輛、當地人說話的方式與神態,尤其閩南獨特的腔調,雖然聽不懂,卻在大夥的心頭,傳遞著一種異鄉的情調,處處引人入勝,令人心喜,這座熱鬧非凡的城市,遠勝於父親兒時記憶中的溫嶺縣城。
「告訴你們,前天我偷溜出來,發現一個好東西,我帶你們去嚐嚐!」其中一位早有偷溜經驗的老鄉說。
「到底是什麼好東西?」父親問。
「我帶你們去吃冰!」他得意地說。
「吃冰?你說的是冰?你騙人吧,現在這種天氣,又沒下雪,哪來的冰?」父親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
「我說的是真的喔!我知道有有一家店在賣冰,那冰叫做『冰淇淋』,我帶你們去吧!」那位老鄉言之鑿鑿,就差沒對天發誓。
大夥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情,跟著這位老鄉走到安瀾橋附近的一家冰淇淋店。
店家各遞了一支冰淇淋給老鄉們,父親目瞪口呆的看著這乳白色圓球狀的「冰」,嚐了一口,真的是冰,但又和冰不一樣,淡甜的香味,含在嘴裡滑滑潤潤,有如一觸即化的冰絮,這又是一項從未品嚐過的「天堂美味」。
在大陳島,冰這種東西只有在隆冬時才會以塊狀出現在市面,因為沒有任何的冷凍設備,只要天氣一暖,就變成一灘水了,更遑論對大陳島人而言,這一球一球美味至極的「冰淇淋」。
父親置身在這座處處呈現驚喜的城市中,盡情地品味他過去一生中從未體驗的每一件事物,也藉此相當程度沖淡了心中那股離鄉的愁情,以及與家人失散的憂悶。
又過了好些天,父親巧遇一位在駐防大陳島時,就住過自家祖厝的排長,那位排長曾對父親關照有加,和羅家人也都熟悉。
「排長,你在軍隊裡工作,可不可以幫我一個忙?我在大陳島登船時,和家人走散了,你可否幫我打聽看看,他們在那裡嗎?」父親請求排長。
排長一口答應,隔天,排長在探得消息後通知父親:「你的家人都很平安,他們被安置在八堵的基隆高中。」
「太好了,你可以帶我去找我的家人嗎?」父親問。
「哦!這有點難,八堵離這裡還有一段距離,我暫時沒空帶你去八堵。但你也不用太著急了,我聽說,政府知道大陳義胞剛來時很混亂,分配安置時拆散了不少家庭,不久後就會重新分配安置所,你再等一下下吧!」排長拍了拍父親的肩膀,示意要他再忍耐一下。
父親想想,好像也只能等待了,至少得知家人都平安無恙,心裡總算踏實多了。
誠如排長所言,幾天後,政府又根據在大陳島所彙整的村里名冊,重新分配安置所,父親在大陳島所落籍的建國村,被重新分配到正濱國小安置,此刻父親才終於與祖父母全家團聚。但重分配後,也意謂羅家在基隆暫居的日子接近尾聲了,不久後,羅家就被政府再分配到花蓮的大陳新村,和上大陳島約一百多戶的老鄉們定居下來。
向基隆道別的時刻到了,父親和家人再次提起行囊,遵循政府的安排,遷移到台灣東岸另一處陌生的地方-花蓮。而17歲的父親在基隆這段短暫駐足的日子,原來也只是人生篇章的一段導言,二十年後,父親經過一番努力,終於考上基隆碼頭裝卸工人的工作,日復一日,不論晴雨,在港邊卸貨下船或扛貨上船,用自身勞力換取一家的溫飽,這工作一做轉眼就過了三十年,直到拉拔三個兒女大學畢業,各自成家立業。
基隆,這座時時飄著細雨的港都,它給予父親,乃至我們一家的哺育,早已遠遠超越了父親原生的故鄉-大陳島。
敏敏聽完爺爺悠長的敍述,雖然心領神會,卻似乎不知如何下筆記述所聽所聞,糾結的眉頭,一付傷透腦筋的憨樣,逗得父親發笑。我在一旁靜靜聆聽父親的回憶,歲月流金,彷彿感覺光陰正在指間輕輕地流逝,父親的過去,牽繫著我的現在,而我的現在,正引航女兒的未來,於是一代接著一代,家族的歷史,同時紀錄著時代的變故,像一條長河,源源流向天際。
寒溪呢花況 在 周元偵 Youtube 的評價
2019/01宜蘭大溪馬加鰆初試...每年寒冬又到了釣馬加剪的季節了, 宜蘭是釣馬加的好點...今年第一次來大溪,希望能有好釣況...坦白講這種魚是我認為最難釣的一種洄游魚,習性難測又愛剪的馬加真的讓人又愛又恨...我們樂於挑戰她,今天誰會贏呢....???
今天水球釣花煙依然有貨...大溪穩定的輸出,不讓人寂寞的魚種,真的是很好的釣遊魚 .......
對於大溪底拖網(又稱:海洋推土機)的捕撈方式,這種沒有選擇性在海床上拖行,真的很可怕,大小通殺....真的不敢恭維,看到一堆堆的小比目魚,真的不知該說什麼...生態要好,要釣有魚...還是不能破壞食物鏈的一環,人還是要成長,一起珍惜我們的海洋資源...
魚種說明:
馬鮫屬(學名:Scomberomorus)通稱馬鮫魚、馬交魚、馬加魚、鰆[1] 魚,俗名鰆魚,𩵚魠魚、土托(魠、鮀)魚[2]、鮁魚、竹鮫、馬加魚、梭齒魚;屬鯖形目(或傳統鱸形目)鯖科海魚。
花煙,學名巴鰹 (或稱煙管仔,煙仔,三點阿) 上背部曲折波浪花紋,前腹部有三黑點是其重要的特徵,是水球跟弓角的對像魚種
裝備:
釣竿: MC WORKS Wild Breaker96R
力魯: Biomaster 5000 HG
母線: 2號8編PE
前導: 12號卡夢(雙股)
鐵板: 69J間八60g
鉤子: 5/0
團隊:69J團
我們的臉書(FB)社團:
台灣69J釣魚俱樂部(69J Fishing Club)
音樂:
NCS: Music Without Limitations
NCS Spotify: http://spoti.fi/NCS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ncs.io/lovers

寒溪呢花況 在 寒溪呢2022花況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八卦
嘉義山中秘境景點,「寒溪呢森林人文叡地」,賞梅及賞櫻季的時候,這裡可是非常受歡迎,雖然現在花季過了,但山中的風景還是很... 掌握櫻花的花況。 【 ... ... <看更多>
寒溪呢花況 在 梅山花況 - lipnowave.cz - 桃園美食ptt 的八卦
梅山花況. 嘉義、梅山|寒溪呢森林人文叡地・走上白櫻花簇擁的夢幻虹橋,. 1 day ago · 年9月6日上午嘉義近期地震頻傳,上月19日規模4;26日規模;31日 ... ... <看更多>
寒溪呢花況 在 2022 0213-14豐山部落寒溪呢二日遊D2寒溪呢森林人文叡地賞櫻 的八卦
南投杉林溪二日遊(上)~磅礡秀麗的松瀧岩(瀑布)|千古紅檜|天地眼|花卉中心賞楓品花|舒爽無比的天眼步道|夢幻迷霧森林般的穿林棧道|向欣谷迎賓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