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跟免疫力到底有什麼關係?#益生菌補對了嗎?
每年冬天都是父母們最頭痛的時間,因為溫差大,空氣汙染引起的各種冬季過敏,造成孩子們除了打噴嚏、流鼻水、咳嗽、眼睛不舒服及皮膚癢等各種症狀。更麻煩的是,因為冬天也是各種病菌肆虐的季節,所以一下子感冒,一下子過敏,搞到爸媽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其實我們人體的「#免疫力」跟「#過敏」本來就是息息相關且一體兩面的。「過敏」其實就是身體的免疫細胞對原本不該攻擊的物質產生了過度的反應,經常過敏的人,就像身體的軍隊常常都在攻打一些對自己原本沒有多大傷害的東西,比如花粉、灰塵、塵螨等「#過敏原」,沒事就發射大砲飛彈結果弄得自己全身都不舒服。但是真正有病菌入侵時,卻因為免疫細胞平常都在跟這些過敏原戰鬥,反而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對付病菌,這就是過敏導致免疫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那 #人體免疫系統 如何去調控免疫和過敏平衡呢?就是由輔助T細胞中的Th1細胞來負責對抗微生物的免疫力,和Th2細胞來負責處理寄生蟲和過敏原的反應。而這Th1和Th2之間就像蹺蹺板,一邊強則另一邊就會弱,所以過敏越嚴重的孩子免疫力可能也較差。
接下來爸媽就會好奇,那要怎麼改善過敏或是調節孩子的免疫力?首先,要先說明, #腸道是我們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人體70%以上的免疫細胞都在腸道;同時人體內細菌最多的地方也是在整個腸胃道,所以腸道菌種對於腸道健康有著不可或缺的關係。腸道內最多的中性菌約佔60-70%,壞菌佔20%,而好菌大約占10~20%,然而千萬不要小看這可能只有10%的差距,因為很多腸道健康的問題可能就在這個微妙的好壞菌平衡之間作祟。其中我們常說的「好菌」最主要就是 #乳酸桿菌屬 跟 #雙歧桿菌屬 兩大類。兩大類中都有很多大家常聽到的各種益生菌。其中乳酸桿菌屬裡面像是嗜酸乳酸桿菌、鼠李糖乳酸桿菌、乾酪乳酸桿菌、副乾酪乳酸桿菌…等等;而雙歧桿菌屬裡面最常聽到的像是雙叉雙歧乳桿菌、乳酸雙歧桿菌…等等。而各個菌種還細分成不同的菌株,所以市面上才會有琳瑯滿目各種不同的益生菌,這些大多都對腸道功能有幫助。
但是若要調節免疫力,可不是每種菌都可以哦!其中有一些益生菌株經研究之後發現,對於提升免疫的細胞有影響,也對引起過敏反應的細胞激素有影響,例如副乾酪乳酸桿菌,俗稱 #LP菌 與鼠李糖乳酸桿菌中的 #LGG菌 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可輔助調節Th1/Th2平衡的菌種。市面上有含這些LP菌、LGG菌的抗敏機能優酪乳,對家長跟小朋友來說接受度很高,是能輔助調整過敏體質的好方法。
當然除了補充益生菌,想調整過敏體質、調節免疫力,還有哪些重要的觀念?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生活作息也是相當重要的!而平日飲食中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也都是益生菌的食物,叫做 #益菌生,像是全穀類、蔬菜、水果,都是可以幫助調整過敏體質、免疫力很重要的好東西喔~
威力醫師的益生菌小教室,有幫大家增長知識了嗎?
寄生蟲症狀頭痛 在 廚師漢克 - Hank Cheng Facebook 八卦
「豬肉該熟不該熟?!」
——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豬肉
豬肉到底可不可以吃半生熟呢(七分熟)?
按照慣例,上網查了下資料
中文能找到的資料,普遍都在說生食豬肉相當危險,因為生豬肉裡頭常含在「豬旋毛蟲」這種寄生蟲,主要寄生在豬隻、老鼠與人類等哺乳類體內
在幼蟲時期,這些蟲會待在你的腸子裡,在感染初期,你會有腹瀉等腸胃不適的併發症狀產生
約一週後等蟲蟲長大了,便會爬啊爬的跑到你的肌肉組織裡,所以這時,宿主通常會感到肌肉痠痛與無力,發燒與頭痛也是其病發症狀
而少數嚴重者會有併發心肌炎、腦炎的情況,極少數導致死亡
看到以上那麼嚴重的症狀,說實在的,要是我肯定也很害怕不敢吃沒熟的豬肉啊!
往下繼續查資料後,發現台灣食安中心給的關於生食豬肉的建議
__
食安中心:進食豬肉安全守則
1. 豬肉必須徹底煮熟才可食用,中心部分須在攝氏75度或以上持續烹煮至少15秒。
2. 如豬肉在烹煮後仍有粉紅色肉汁流出或豬肉中心部分呈紅色,便應再行烹煮,直至熟透。
基本上咧,就是告訴你煮豬肉的方式就是把豬肉丟進去煮,然後忘了他,熟了,才是正解,能活著是比好不好吃重要的!
——
接連看了不少中文資料後發現,很多文章都很雷同,且都很明顯地互相抄來抄去的,缺乏更進一步的科學驗證
看多了大多都在說豬肉超危險的啦,最好多吃蔬菜什麼的
挺有趣的,感覺都是擔心兒子受感染的媽媽會寫出來的文章
BUT
好加在我求學時期混歸混,英文倒是學得嚇嚇叫
於是改用英文查了以下這句
Is it safe to eat medium pork?
跳出來的資料就很有趣了
一些美國的網站文章提到,所謂的豬肉寄生蟲感染的問題,是在約1930-1950年代被政府重視的議題,那時美國每年平均約發生400起人類感染旋毛蟲病的案例
而到了20世紀的現在,這數字已降低到每年約10起
英文顯示的資料大部分都會跟你提到生食豬肉的危險,大概佔1/10的篇章
之後就會開始提到現在為何豬肉可以吃半生熟(七分熟)的原因以及相關機構做的實驗研究與認證
很少提到吃生豬肉會死啊什麼的(笑
不信你去google搜尋打「旋毛蟲病 死亡案例 人數」
你幾乎找不到確切的資料或新聞,有提到關於因為旋毛蟲病而死亡的
妙吧?!
但這種刻板印象,的確難以改變
某大一部分的台灣人們還是認為,豬肉一定要吃全熟的吧!!?
——
我們從另外一個面向來看這件事
這世界上,不吃豬肉出名的人是誰?
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們,我們稱做「穆斯林」
但你知道或了解,他們為何不吃豬肉嗎?
穆斯林們心中聖書「可蘭經」裡明文禁止他們吃豬肉
其實,不吃豬肉也不只是可蘭的專利,其實綜觀過去五千年來,豬肉的名聲一直都不是很好,各大宗教與文化其實都不喜歡豬且要大家不要吃豬肉
整理了一下,原因有以下幾點
1. 樣貌醜陋、懶散、愚笨且性貪婪,看我們罵人就知道了,「豬」是常常當作罵一個人的代名詞
2. 骯髒,且生活環境欠佳,各種泥濘與蚊蟲相伴,吃相難看且什麼都吃
3. 亂倫交配,豬在發情期時,是會對生出他的母親進行交配的,光這一點就可以讓各大宗教撻伐死豬這傢伙了
4. 再來我們明代的醫聖,本草綱目的作者李時珍也曾在他書中提到
『豬,吃不擇食,臥不擇埠,目不觀天,行如病夫。 其性淫,其肉寒,其形象至醜陋,一切動物莫劣於此,人若食之恐染其性」。
又說:「南豬味厚,其毒尤甚。」意思就是說南方的豬超毒的啦!所以,這自然會使人們聯想到在其它地方的豬也是有毒的!
從以上幾點來看,我們來想想,200多年前,在沒有冰箱的情況下的中國南方地區,他們在殺了豬之後,會是怎麼樣的狀況
蚊蟲蒼蠅到處飛,攝氏30幾度的酷暑下,豬肉不知道在這樣情況擺了幾個小時
且豬隻來源也搞不清楚,豬隻吃什麼,有沒有生病,是如何被屠宰的,屠宰後的狀況如何,這些細節,其實我們一概不知
再加上很重要的一件事!
「冰箱的發明」
冰箱,是在1834年由一個叫做雅可比·帕金斯的美國人,他發現了冷卻效應對於食物的保存是有幫助的,所以間接導致了之後一個蘇格蘭人在1862年做出了第一台冰箱
但你想想,就好比萊特兄弟做出的第一台飛機,如果你當時被邀請去試乘,你會去嗎?(笑
當然會很客氣地回答說
「哦 it’s ok 林杯先look一下就好!你們慢走啊!」
「記得回home吃dinner喔!」之類的幹話(笑
你不難想像當時第一台冰箱的樣子,肯定是又大又怪又不適合家庭使用的吧!
爾後呢,在1879年一個厲害的德國工程師做出了第一台「家用型」冰箱
同理,好比台灣進口的第一批汽車一樣,你覺得會是一台好開且一般家庭負擔的起的車嗎?
當然不可能
所以,一直到約1920年代,冰箱才開始在美國「普及化」
普及化這過程,我猜,少說也得個十年吧?!
而且這是美國啊,強大的美國啊!
你能想像第三世界國家的冰箱「普及化」時間嗎?
——
到現在2020年,冰箱不過普及100年而已
但冰箱的確是個偉大的發明啊,冰箱所衍生出的一系列科技與發明
直接的影響現在餐飲業的催生以及發展!
也可以說是你現在能吃到很多不同食物的最大原因呢!
拿鮪魚來舉例,在江戶時代時期,當時鮪魚的呈現方式是吃所謂的赤肉,且用醬油重重地醃製,為了去除且掩蓋鮪魚濃厚的魚腥味
日本的《古今料理集》記載,「鮪魚,賤魚也,不供品嘗。」
鮪魚,洄游魚類,跟一般魚一樣,得從鰓過濾海水獲得氧氣,但悲哀的是,鮪魚跟鯊魚一樣,無法自動控制他們的鰓
所以他們從出生到死亡,都不能停下來的一直游動,尤其是鮪魚,他們游動的速度相當快,平均時速達60-80公里之快
搞清楚這原由後,你就能想像當時日本漁夫捕到鮪魚後的窘境,高速游動下的鮪魚體溫是極高的,且魚肉含血量極高的鮪魚,在死亡後,如果無法迅速降溫,其肉體內富含的大量氨基酸將加速魚肉的快速腐化與酸化
所以也導致鮪魚在當時是種沒人愛吃的魚種,更別說現在大家愛死的鮪魚肚,根本是最容易腐敗的部位
根據小川顯道的著作《塵塚談》記載,享保19年間(1734年)的大條鮪魚半條帶頭附骨,224文,根據當時的米價與貨幣值換算,約莫是現在的5000日圓
5000日圓,買半條大鮪魚啊⋯⋯300年前的日本隨便補都是幾百公斤的鮪魚吧(笑
到現在2020年,東京豐洲市場舉辦的第一場鮪魚開標會,第一隻鮪魚(276公斤)以1.9億日圓(約新台幣5400萬)的價格標出⋯(一公斤約20萬新台幣)
這一切的一切,都歸功於冰箱以及相關冷藏與冷鏈系統的產生啊!
#真是太謝謝冰箱了
——
欸耨,回到豬肉
講了那麼多,豬肉到底能不能吃七分熟呢?
我的答案是可以,也不可以,端看你豬肉取得的來源而定
如果你現在是在環境較艱困的第三世界國家,那當然,吃七分熟豬肉是絕對很危險的一件事,不要做!!!
但國內現在自產豬品牌逐漸做了起來,各家大廠都很願意公開且透明化他們的養豬流程,且提供完整的生產履歷與各種機構的認證,加上台灣現在冷鏈系統與屠宰規章與條例逐漸完整化,其實很多豬待的環境都不如你想像的那邊骯髒
某些豬,如品牌豬,其實都養在每天會有人幫他洗澡,幫他洗地,餵食的飼料也都會挑選過,經過高溫處理,以免有任何寄生蟲的感染,且在屠宰時全程保持在無菌且低溫的狀態
那麼這些豬肉,我個人是很願意拿來做七分熟食用的
(養在乾淨的環境,所以幾乎不會出現寄生蟲,且吃的飼料也乾淨,屠宰的時候低溫且無菌,怎麼想都很尊榮啊!)
像是柔軟卻低脂的豬腰內肉,煮至全熟其實就會乾澀且難以咀嚼
經過簡單的鹽糖水醃製半天後,去除多餘且不必要的血水後,不管是拿來煎拿來烤還是拿來炸,我都是會將這塊豬肉的中心溫度烹調到約攝氏62度的狀態(也就是七分熟)
之後靜置1-3分鐘,讓中心溫度達到攝氏65度
這樣狀態下的豬肉一切開,肉色粉嫩,且流出透明略帶粉色的肉汁,一口咬下,柔軟多汁,絕對是吃豬肉的一大體驗!
講了那麼多,現在國內慢慢開始有能體驗到七分熟豬排的店家,一些日本來的炸豬排品牌店,提供伊比利豬的店家與餐廳
對於豬肉口感與肉汁體驗有興趣的你,不訪找時間做點資料後,挑戰自己一下
(特別強調,本粉絲團沒有在打廣告,或是慫恿你們去吃生食豬肉,若吃了之後有問題不要來怪我嘿!自己做的決定要自己承擔喔!)
以上,是我關於豬肉是否可吃七分熟的⋯簡短分享(顆顆
感謝你們花時間觀看,我們下次再見 <3
#廚師漢克
#七分熟豬肉
#豬肉的安全性
——
發摟我的IG看更多廚師故事
rockhankroll
寄生蟲症狀頭痛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八卦
「台南新營三名泰國籍勞工,撿了一大袋福壽螺,當場以打火機烤烤就吃,覺得不錯,再帶回工廠宿舍再邀另三名同鄉,取出螺肉拌以泰式酸辣醬後直接生食,結果這五男一女事後都出現頭痛、噁心、嘔吐、全身痠痛、腹瀉等症狀..
柳營奇美感染科醫師邱愉心表示,經抽血、抽脊髓液發現體內都有寄生蟲,初步研判可能是遭【廣東住血線蟲】感染」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realtime/20180309/1311482/
寄生蟲症狀頭痛 在 2012.06.29新聞龍捲風恐怖! 福壽螺半生熟寄生蟲侵人腦 的八卦
... 泰勞吃陸續出現 頭痛 及後頸痠痛等 症狀 ,一開始還以為是有人下蠱做怪,後來就醫後發現他們是食用水煮福壽螺拌青菜辣椒,其中六人經 寄生蟲 學科檢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