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當你學會愛自己時,你才會知道幸福是不用靠別人給的。
It's only when you love yourself will you know that happiness is not something given to you by others.
聽見她說 (Hear Her), 2021
myVideo 影音隨看:https://lessons.pros.is/3cupb9
這是一系列八集的獨白短片,啟發自英國原創劇集「她說:女性人生瞬間」,探討女性生活中的普遍議題,舉凡遭受家暴與外貌焦慮。在第一集裡,由齊溪所飾演的女孩向鏡子徐徐道來這些年從社會、朋友、職場中所收到對她外貌的批評和指點,使她逐漸患上對自己容貌極度焦慮的心病。但同時,透過和鏡子的交流逐漸找到了美麗的真正意義,那就是愛自己。
這部影集每集約25分鐘,目前已經跟播到第二集了,每一集都會聚焦在一位擁有不同身份與年紀的女性,透過獨白的方式將她們的故事娓娓道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myVideo上看到了喔!
<心得>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容貌焦慮議題 在 IAST Photography Facebook 八卦
情侶寫真
 ̄ ̄ ̄ ̄
是難得的任性創作,去年十一月拍的,現在才修圖,真的夠任性(好酒沉甕底啦)
創作的時候就可以大膽嘗試不同的方式
總覺得這組情侶寫真就是必須用這樣的色調
其實一直很喜歡像類似底片的色調
如果有新人也喜歡的話歡迎跟我說,我會很樂意幫你們修成這樣的顏色的XD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最近無論是讀文章或是聽 podcast,都剛好在談論社群媒體造成焦慮的議題
像是容貌焦慮、資訊焦慮,或是比較心理等等,都是很常見的情形
我自己很懶得經營社群也沒有在意過觸及率
(甚至不知道觸及率到底是怎麼回事)(失格小編)
但還是會有焦慮欸
總有一種感覺,或是現在常見的模式
都好像在說
身為獨立工作者,得要在社群上有點什麼作為
想要順利推廣自己喜歡的事和工作,得先讓自己成為什麼樣的存在,再去做這件事情
(當然這沒有一定啦,也是有人能夠跳脫這樣的模式的)
偏偏我是個不太愛用社群公開講話的人(雖然一講話就很多)
極限是花錢投廣告,而且還是很節儉的那種
一天一百元,最多一百五,不能更多了(小資女)
這樣的我,還能被一定數量的人類們愛著
繼續拍著我喜歡的照片,吸引也喜歡同樣風格的人
真是太幸運了
天公疼憨人,耶!
不知道各位會不會也受到社群媒體帶來的影響呢?
我自己的生活 IG 帳號,是把讚數關掉的(這功能應該是 IG 的 A/B test)
這個快速的年代,讚數和粉絲數似乎某程度象徵了一個東西的好壞
雖然很想擺脫這件事,但還是會受到數字的影響
分享一個小秘密,如果有任何會看到自己 IG 追蹤數的場合(比如說切換帳號或是看個人頁面時)
我的眼睛會瞬間失焦0.5秒刻意不去看我的追蹤數 XDDDDD
真是我們這一代人類要好好進行的修行啊~
好啦,小日記結束
今天是降級的第一天,希望大家還是冷冷靜靜 stay safe 喔
蛤啦!(冷不防)
 ̄ ̄ ̄ ̄ ̄ ̄ ̄ ̄ ̄ ̄ ̄ ̄ ̄ ̄ ̄ ̄ ̄ ̄ ̄ ̄
HMUA | Janet Chou
 ̄ ̄ ̄ ̄ ̄ ̄ ̄ ̄ ̄ ̄ ̄ ̄ ̄ ̄ ̄ ̄ ̄ ̄ ̄ ̄
🦔 婚紗詢問表單
》https://forms.gle/qaHYVDse2toAEKzo9
#2021全年滿檔不接案
檔期從2022年4月開始安排,請提前詢問
每個月的拍攝都是限量的,有拍攝需求請及早預約喔~
各式寫真需求歡迎私訊詢問
 ̄ ̄ ̄ ̄ ̄ ̄ ̄ ̄ ̄ ̄ ̄ ̄ ̄ ̄ ̄ ̄ ̄ ̄ ̄ ̄
Instagram|iast____(四個底線)
Web|http://iast-photography.com
容貌焦慮議題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容貌焦慮 #P圖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06【動畫】廣告段落
01:56 修圖竟然也犯法?
02:44 挪威政府這樣說
03:17 修圖造成的隱性傷害
04:15 憂鬱的挪威少年少女
05:13 支持新法案的聲音
06:01 修圖標籤治標不治本?
07:05 我們的觀點:不真實的美
08:27 我們的觀點:為何網紅要修圖?
10:03 問題
10:23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品維
|腳本:品維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5敢修敢當!挪威立法規定網紅、廠商修圖需註明:https://dq.yam.com/post.php?id=14063
→挪威規定修圖須說明,違者罰錢及坐牢:https://bit.ly/38q1JIq
→Picture Perfect: The Direct Effect of Manipulated Instagram Photos on Body Image in Adolescent Girls:https://bit.ly/3BlDCHo
→Why experts say Norway’s retouched photo law won’t help fight body image issues:https://wapo.st/2WC5nN6
→Pinterest bans weight loss ads. That won't end anti-fat messaging, but it's a good start.:https://nbcnews.to/3Bu52e7
→Norway's law against altered photos:https://bit.ly/3yw0jH1
→Influencers react to Norway photo edit law: 'Welcome honesty' or a 'shortcut'?:https://bbc.in/3jqsVx7
→Influencers in Norway will soon have to disclose when paid posts include edited or manipulated body photos:https://bit.ly/3sYPmNd
→New Norway law mandates social media influencers disclose photo editing:https://bit.ly/3juujia
→Norway Law Forces Influencers to Label Retouched Photos on Instagram:https://bit.ly/3kBqEhX
【 延伸閱讀 】
→廣告模特兒有修片嗎?在法國,他們必須告訴你:https://dq.yam.com/post.php?id=8267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UyAuR-GbLM/hqdefault.jpg)
容貌焦慮議題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上一集我們談到了故事中,年輕人妻羅娜與丈夫的學生來諾,兩人間產生了曖昧情愫。
他們的雙人探戈正踩在紅線上,猶疑地,正要踏出下一步。今天我們繼續來看羅娜的故事。
正當羅娜陷入與來諾曖昧的隱密心事,家中卻來了個不速之客──
堂姊玻莉出現了。
玻莉沒比羅娜大幾歲,但從小就沒了母親的羅娜其實根本就是被玻莉帶大的。
對於羅娜而言,那是個亦母亦姊的存在。
玻莉來找羅娜,帶了個行李箱,就此住下,似乎沒有要走的意思。
羅娜大概猜得到怎麼回事:
她自己出身底層,父親和母親現在都過得不好;
而玻莉的境況也不遑多讓。
她是走投無路才投奔到羅娜這兒來的。
因為親族們總認為羅娜過得比他們好些──她嫁得好。
藉由美貌與婚姻,她兵不血刃地實現了自己的階級流動。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羅娜在這個家能有多少自由呢?
她畢竟不是一家之主。她能夠自作主張讓玻莉賴著這個家不走嗎?
就算她很願意,老公布壬登也不會同意吧?
所以羅娜和玻莉狠很吵了一架。
不巧的是,就在玻莉為此崩潰大哭之後,羅娜和布壬登一家四口出門進行了一趟家庭小旅行。
他們將玻莉獨自一人留在家裡──
這使得羅娜在整整兩天一夜的度假行程中一直提心吊膽。
她相信自己的直覺;
直覺是,當他們到家時,將會看見玻莉將自己吊死在後院裡──
為了玻莉自己無解的困境,也為了控訴羅娜的無能為力。
於是整個漫長的回程,焦慮不已的羅娜在心中持續看見玻莉在門後上吊的幻象。
隨著關鍵時刻逼近(他們就要回到家裡了),恐懼與歉疚在羅娜心中翻騰。
她終於受不了了,在心中展開和上帝的協商,
一場討價還價,一個「沒有信仰的人的投機禱告」──
如果,如果能讓玻莉一切平安,她願意拿什麼去換?
作者孟若這樣描寫羅娜的內心掙扎:
不能是小孩。她一把抓住那想法丟掉,好似把孩子們從火裡抓出來。不能是布壬登,為了相反的理由。她不夠愛他。可以說她愛他,到某一程度,而她要他愛她,然而和她的愛平行有點恨的微鳴,幾乎總是在那裡。因此以他來討價應該受譴責──也沒有用。
她自己?她的容貌?她的健康?她想到也許她的取徑不對。在這樣一種情況,可能由不得你選擇。由不得你設條件。你碰見時就會知道了。你必須答應兌現承諾,在無知於是什麼的情況下。答應。
可是和孩子們無關。
伊格言說,我們或許都做過類似的事吧?
向神許願。求神應允。和神討價還價。
或者,這根本也稱不上「討價還價」,而僅僅只是交付自己的一些什麼──
向神示弱,向神表達自己獻祭的意圖。
向命運臣服。誠心誠意。
美麗的羅娜心中千迴百轉;
在此,她的恐懼重合疊上了童年時期,那寒冷雪天裡,對廣播劇裡小人物們的擔憂──
同時也是對命運的擔憂。這是同一主題的再次顯現......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ea6qkDutQ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