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兩年帶一屆畢業班,在畢業前夕,我會讓孩子們邀請父母幫忙他們完成一篇作文,600個字,如果爸爸媽媽願意幫孩子各寫一半,孩子就不用寫,我想上個周末家長對我應該有很多怨言,哈~
昨天看了孩子們交來的作文,雖然趕著要輸入成績、要改考卷,但是我還是忍不住把26篇作文看完,深深為家長替孩子們寫的期許感動,不管孩子的表現好壞、成績高低、即使孩子皮到快把我氣死,都還是父母心中的寶貝,每篇作文裡寫著愛,寫著期待。
我也給每個孩子一人一小篇我對孩子的期許,寫到我的手都快斷了,其他的工作堆積如山,哈!!不過寫26封信,寫了3000多字,我竟然沒有任何遲疑,寫的時候每個孩子這兩年從五年級生澀幼稚的模樣躍然腦中,再抬頭看看他們現在穩重又成熟的樣子,心中有很多感觸。
上課時總要說兩句讓全班爆笑的孩子;讓我跟阿嬤大吵一架,終於讓他上第一堂游泳課對著我燦爛笑著的孩子;五年級只要寫作文就哭,現在能在兩堂課內洋洋灑灑寫下600字作文的孩子;座位總是要我提醒才會整理,東西丟得滿地都是的孩子;只要說一句就擺上臭臉給我聞香的孩子;總是替我把和式地板裡的二手衣鞋排得整整齊齊的那女孩;做錯事就對著我傻笑的孩子;三不五時就得讓我排解才會和好的女孩們.....真沒想到兩年這麼快,再過兩個星期就得結束。
我用兩年的青春,換來他們的成長,希望我在他們的生命中,是盡責的過客。
家有寶貝成長式整理課 在 Facebook 八卦
早上看到有人轉PTT,說看輕小說對小孩好不好,然後朋友說這跟讀書習慣有關...總之很多意見。我想講的是別的,那就是從這些人的回應,以及留言與討論中,可以發現什麼?
嗯,就階級啊 XD
我下面提的東西,請讀者先記得,全部都是「統計」,不是個案。請不要拿「我家就不是這樣」來講,畢竟再怎樣,扣掉看過的資料,我個人碰到的學生案例就是千個以上,跟我講個案可以打破通則,這個..............
很長,嫌煩的可以不要看。
總之,讀書習慣最好什麼時候開始養成?理論上越早越好,從3歲開始都可以,拿童書講給他聽,越早認識注音,可以自己讀注音書最好,認識的字越多,越可以早點看其他書籍。
我個人的看法是,差不多超過小學中年級,大概10歲以後,很多習慣就會定型。這個時間點不敢說百分百,但看到的跟與學生抬槓的結果,多數有讀書習慣的人,幾乎都是小學低年級前就有看書的習慣。
或者說,擁有「看長文不會覺得煩的能力」。
千萬不要以為這很簡單可以練,研習遇過很多小學老師,要學生從看短文到長篇,練習短文(100字)到長文(600字),橫跨3-5年。國中多的是從國一開始練到國三,才有一些成果的。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越早越好,各種習慣越晚就越難養成,尤其是透過文字吸收資訊的能力。
而這些能力,與父母親的行為「高度相關」,所以統計結果可以表現出,學生的成績與父母親的學歷是唯一完全正相關的因素。但這個更深入研究,其實關聯的是「職業」,只是在台灣通常你的學歷與職業有高度相關,在歐美等地區,關聯性相對沒那麼高。
職業為何有關?嗯,為什麼教師的小孩,成績通常都「不會差」?說頂尖是不見得,但極少見到中小學老師的兒女,成績落到後段班,甚至需要補救教學。更實際的說,教師這個階級的子女,表現表現會比其他職業要好很多很多。
你不覺得奇怪,是因為你會想像,小孩回家問問題,爸媽就是老師,可以教可以帶,等於免費補習教育。但實際上真是這樣?
還真的是。XD
不過把職業放大,公務員子女的表現就也不差,甚至軍官的小孩也不大會,中產白領的...好像也還好。這究竟怎麼回事?
很簡單,小孩放學後,沒人盯著幾乎可以肯定都在玩,頂多作業寫寫交差(很少),但若父母親在旁邊,盯著培養其讀書習慣,那麼小孩會在各方面會比較優秀。大致上可以把這種對學習、學業有幫助的能力,可以區分為下面三項
1. 定下心的能力。可以坐在那看文字、知識性的書超過一小時不動,絕大部分沒有訓練過的小孩都做不到,這幾乎都是從小看書看習慣的結果。
2. 閱讀長文的能力。這跟定心不一樣,寫數學全部都是數字,也可以寫一小時的人,看到國文10分鐘後就躺平的例子不少。重點是,怎樣閱讀超過數百字的文章,還能擷取重點。一樣,沒有從小練,幾乎都做不到。
3. 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就是像我一樣每次都可以鬼扯幾千字,同樣要訓練,透過寫作可以整理與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是沒從小練就不行。
這邊說的練習,不是只有學校練,而是家長在家耳濡目染的結果,像是爸媽回家都在看書,上網看的都是一堆密密麻麻文字的東西,小孩較會有興趣一起學。而小孩越小,會遇到越多挫折,字看不懂、文章讀不懂、抓不到書本在講什麼,都是常態。而父母親擁有越高的學歷,比例上也較能指點出,家裡寶貝不會在哪,而且有一個最關鍵的因素:
「耐心」
多數在台灣拿到高學歷的家長,都歷經十多年痛苦的學習,至少有一定的耐性,比例上可以理解小孩課業苦痛。所以遇到小朋友提出問題,跟勞工家長相比,較願意花時間慢慢解釋清楚,就我在學校的觀察,學生表達家裡的相處狀況,會教功課、解題目、一起讀書的比例,大學以上跟高中職以下的家長,相差幾乎是10倍!!研究所跟大學比,也接近2倍以上。
為何我們有一種,有錢人好像都可以花錢補習補到好的錯覺?我可以跟你說,真的是錯覺,補習班是在這條學習道路上,幫你上「讀書經驗值buff 10%」的補師,真正讓你擁有超強技能,可以一路打怪到魔王的關鍵,往往是在新手村的「父母」,在你出去前就教了多少。
一個回到家,爸媽還在工廠沒回來的家庭,與另一個總是會有爸媽其中一人,陪你寫功課的家庭相比,膝蓋想也知道哪一種家庭的表現會較好。
故為何教師子女在各種白領階級中,又特別有優勢?啊不就廢話,基本上我沒見過,理工科老師的兒子考自然科會不及格,國文科老師的女兒作文都寫不好。偶而見到一個自然科老師的小孩,學校考個70 分,老爸在那煩惱,而這已經是真的天分差到很....的程度(怪上帝吧)。
哪個老師會放自己家小孩,成績一蹋糊塗卻對他說「孩子您自由吧,爸媽不在乎的。」別鬧了,全台灣為何一兩年會有這種新聞出現一次?就是因為這算「新聞」啊,大哥大姊們,這不是常態。
即便如此,我也遇過一些學長姐,小孩從小栽培,結果還是考到私立大學,氣死。但氣歸氣,私下聊聊也知道,今天若他父母親不是教師,而是一般的勞工家庭,這種砸下無數金錢心力也才私大中段的素質,會去幹嘛?
大家都很清楚,十個裡面八個都會變成PTT嘲笑的8+9,而這些小朋友能從這個底層翻身的機率,大概也是十個裡面沒有一個。其他人就是一輩子這樣,在勞工階層一生,多年後說著跟父母親一樣的話,不要自己小孩也那麼辛苦。
所以,這邊還要提一個更殘酷的事實,幾乎所有頂尖公立國中,附近學區都是中產階級的中上層?
因為,這些家庭的財務狀況,都完全可以支持,家裡只有一個人工作,另一個在家顧小孩。當一個學生回到家,就有一個高學歷的父母親(通常是媽媽)在家,馬上會幫你規劃寫作業進度、考試進度,不會的問題立刻都能得到解答。這形同你花錢請一個頂大學生全年無休在家家教。
這跟一個沒有這種待遇的家庭相比,會佔有多大優勢?別再怪補習班了,這些學區的補習班老師都超拚,一堆班主任都在過著隨時胃穿孔的日子。你把同樣的狀況拉去全校第十名考70分的學校看看,附近安親班光是可以把學生押著作業寫完,就是功德一件。
這引申出的概念就是:只有資源夠多的家庭,才能夠提供長時間的陪伴。真正讓你家小孩可以成長,成為一個有知識跟智慧處理問題的人,最重要的因素叫做:
「紀律」(原本是秩序,網友表示依照文意紀律較好,特此更正)
就跟大家都知道,培養良好運動習慣,身體才會好一樣。讀書學習也是,你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訓練出強大的意志力,可以排除其他誘惑,專注在學習上。
怎麼可能會好?
#別再拿阿扁當例子了啦
#100年出現沒幾個的不能當規則
======
講這麼多,我想說的是,為何很多進步左派講教育,會講到讓人吐血。學校老師哪幾個是右派?幾乎都偏向社會主義,不然不會有人自願留下,免費幫弱勢學生做課後補救。每次有一些弱勢學生出狀況,光校內募款,隨便都可以募到幾十萬,這還不包括申請的項目。
如果學校老師,一點都不進步,充滿保守封建思想,那麼應該是自掃門前雪,怎麼會去管你家小孩死活?我是不否認有這種人,但多數學校教師都不是,其思維都相當接近社會主義。
因為看多了,不需要書呆子講經,生活經驗遇到的案例就比你田野調查多好幾倍。階級複製在學校是極端血淋淋又殘酷的,像我這種市區到郊區都待過的,更是看到心都要冷,不然無法解決問題。
提供無限教育資源,大學免學費,這些對資源匱乏的學生來說,其實幫助真的很小很小。免學費這些對誰幫助最大?大概是中產階級的中下層,因為這是錦上添花,可以多一筆錢去補習,或是讓爸媽其中一人,辭職在家顧小孩功課。但對勞工家庭來說,上大學的最大目的是脫離階級複製,讓小孩可以翻到中上層,光這筆免學費,完全不足以打破新手村劣勢。
很多人會講說大學免學費很棒,但我可以肯定免費幫助極小,為何?我剛剛講了一大串,各位都沒發現?
念書不要念到呆,美國教育理論在台灣不適用,反倒是透過強迫義務教育,以及幾乎可說全世界最頂尖的教育師資素質(台灣的教師學歷平均極高),公立學校現在要再提升水準,只有小班制跟雇用更多教師。
美國有些人陷入階級複製的循環,免費上大學恐怕是推手之一,與初衷相差甚遠。我們卻看到不少人拿著美國的案例,想要台灣照辦,簡直瘋狂。
為何?不管世界何處,想要爬上中產階級,就是要取得一定的專業能力。你砸錢去大學,到底學了什麼?如果沒有學到生活技能,盡是學習各種平權概念、反歧視理想、歷史修正主義的東西,這到底可以促進社會進步什麼?你的目標是小孩進入監督這家公司有沒執行正義的單位?
「啊這不就是政委」
別在鬼扯蛋什麼這是反人文科系,你在一家製造業工廠內,強迫安插20%的反歧視監督執行職位,最後會怎樣?這個社會哪種職業比較多,需求比較大,去統計就知道,不需要砌詞詭辯。
對於藍領勞工,社會最底層的人來說,家庭崩壞恐怕是最先出現的問題,單親、家暴等等的小孩,從小就取得不到我上段說的教育資源,他沒有父母在家教育,細心指導各種學習問題。在比例上,會從這種貧困循環中跳出的,本就是資質極高的少部分,其他多數人就是陷入讀書也讀不好,工作也找不好,負面循環變成父母,繼續單親跟家暴。
而那些僥倖逃出底層的資賦優異者,其中有一大半更慘,因為他們從小就沒有家庭溫暖,所以導致自己「不相信有家庭溫暖」這種事。多數轉為相信,家庭功能可以透過政府介入取代,「反正自己的經驗就是沒爹沒娘也無所謂」。
這很糟糕,我們的案例中,會落到這種循環的比例真的很低,多數家庭都有溫暖,溫度或許有所不同,極少見到家長對子女未來漠不關心,大部分只是關心的方式不大相同罷了。而這些人又特別會放大少數的悲哀,為了達到解放所有人的目的,他們採取的手段就是:
「摧毀既有秩序」
這真的是在開玩笑,學生畢業後,多數想要的就只是平淡的生活,平淡的幸福。大多數人不要求澎湃的人生,激烈的變化,而你的改變是摧毀一切舊有的組織,選擇政府全方面介入?只因為你覺得幾個個案的幸福必須不計一切代價保障,自己的經歷代表全台灣所有家庭都沒溫暖?
拿個案來講我們更熟,每年學校多少個案要處理,但有累積到變成通則嗎?就是沒有,所以才是每年零星個案。
要拯救這些底層奈落的循環,砸錢補貼免費讀大學,或是UBI之類的恐怕是最糟糕的做法。這些人都沒有考慮到社會觀感,處在這種階級的人,非常在意社會眼光,除非你把社會解構到完全原子化,不然不考慮社會連結的提案,肯定失敗。
以我們的角度來看,教他們取得技術能力,擁有在職場上求生的能力,建築一個平凡的家庭,構築一般的人際關係,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你不可能每個人都念台大,所有人都當台GG工程師,這永遠不可能。
結果,你們想複製美國的另一種循環,希望給這些人免費上大學,還有人覺得要塞進去一大堆進步教條給他們?別害人好不好。
那些都是資源不夠就做不到的,這些身在底層向上爬的努力學生,絕大多數都不會達成咖啡廳菁英的希望,大步邁向進步的一方,而幾乎都會轉頭擁抱傳統,竭力找回他們小時候最欠缺的家庭溫暖。
然後希望,自己孩子永遠不要失去這些東西。
家有寶貝成長式整理課 在 【_天啊,拎杯的日本丈夫好靠北_】 Facebook 八卦
【滿血復活】
龍哥終於上完架了!!(開心脫光)
只有在痛經社團裡的小妞才懂,上架期龍哥都是半夜在那裡穿梭。而且一天寫文量是3~4篇,常常懷疑自己江郎才盡、全部被掏空了😆
不過社團比起粉專,龍哥可以不用管廠商的眼光、不給廠商審稿、沒有業績壓力,想做自己就做自己,這是龍哥最喜歡痛經小編這份工作的原因!
_
龍哥雖然是部落客,但我真的很孤僻。龍哥不喜歡人多的場合,加上也曾罹患人群恐慌症的關係,所以跟很多位部落客打卡、吃飯、聊天那種事情,拎杯都避而遠之(自己很懶得去社交之外,也沒被揪過啦其實(掩臉痛哭)
#當了媽媽之後覺得_小孩子很真很好
#因為讀書_出社會_當房仲_一路看過太多太假的東西
可以被龍哥列為「朋友」的部落客已經很少了。其中龍哥好友YUI 仿妝夭后 Yui 被診斷是肺腺癌癌末。這件事讓龍哥非常地震驚。心裡不斷地呢喃著:「她還那麼地年輕、還那麼地年輕...」
每個人來到這世界上,一定都有屬於自己的功課。而YUI是龍哥人生中,少數覺得很純淨、美好的存在。
沒有小妞發現,龍哥最近的粉專業配少很多了嗎?龍哥都推掉了。最近的自己喜歡上化妝、喜歡變漂亮的自己、喜歡拍自己有興趣的影片,所以龍哥想把時間花在那些美好的事物上面。
心態上的轉換,就是因為龍哥重新審視了自己最想要的事情。
剛生產完的前三年,龍哥總是為了家庭、丈夫、孩子,他們要什麼、我就會犧牲自己掏出什麼。但龍哥不快樂。後來想想,龍哥想為自己活。
所以,龍哥推掉了劣質的業配、推掉了小鬍子的翻譯工作、推掉了室內設計的新生訓練(只留下喜歡的設計畫稿)。而且,龍哥最近開始學化妝、學韓文、運動、看心靈肯定的書籍,讓自己正面快樂。
不管生命的長短,有沒有活出自己、是不是正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才能去評斷⋯⋯⋯
這輩子,到底划不划算♥️
#寶貝謝謝妳給我的成長
#妳也答應我_多活五年
#狠狠打臉醫師跟酸民好嗎🌹
____________________
【專屬社員通知】
🌷Itai_Itai痛經女子_社團,已經全部上架完畢了!
7/10(星期五)早上10點陸續關單!
🥕07月必買_總整理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3859258557481/permalink/641695413107194/
🌹日本專櫃貨_IKIIKI BOTANICS_貴婦療癒香氛系列
1、濃萃精油潔顏皂
2、2020升級版_美容精油魔法棒
3、(痛經獨家鎖貨)時光煥發_天然香氛護膚身體精油
🌎Taiwan優質品牌_Marium美睿
1、超吸水_連帽_禦寒保暖_超大浴巾
2、長袖幼童游泳水母衣
3、兒童保暖防寒_游泳背心
(韓國)老牌搓澡布_汗蒸幕指定品牌
(韓國)兒童防曬_氣墊粉餅
(日本)超好評_電動兒童軟毛牙刷
(日本)P牌白金版_萬毛柔軟按摩牙刷
(日本)自然系不做作的外國人_蓬鬆髮妝水
(台灣)PU滿_鮮果乾ko起司肉乾
(台灣)愛唯美學_美睫美足票卷
(家電)美萃MATURE_開外掛的氣泡水機
(家電)Coway綠淨力立式空氣清淨機_去除流感_腸病毒
*母湯申請入社嘿,上架期社團不加新社員唷♥️
*附上龍哥最近學化妝的照片。覺得濾鏡真是失手眼影的好旁友😆
家有寶貝成長式整理課 在 一二三宿居家生活- #家有寶貝#成長式整理課今天是4/4兒童節 的相關結果
家有寶貝 #成長式整理課今天是4/4兒童節, 成為整理師第5年、 成為三寶媽第11年、 成為媽媽的第15年, 先祝各位小朋友,兒童節快樂, 也謝謝一路上協助的各位, 在整理 ... ... <看更多>
家有寶貝成長式整理課 在 家有寶貝成長式整理課… 的相關結果
家有寶貝成長式整理課 開課兩個月了,我有跟著課程進度,學完「嬰幼兒」&「學齡前」兩大單元 ... 好榮幸,這條天堂路上身邊有一群很棒的夥伴,跟我一樣重視它。 ... <看更多>
家有寶貝成長式整理課 在 解決孩子0~18歲的收納問題-家有寶貝成長式整理線上課 的相關結果
市面上第一個依照年齡階段,針對「嬰兒、幼童、青少年」設計的整理課,集結欣怡老師20年居家賣場、清潔服務、100+件到府整理的實務經驗,淬鍊出從孩子的出生到青春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