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表明我打這篇的心情,免得又說是「嗆」、「砲」)。
想聊聊很多人不懂為什麼我要「管那麼多」。
先不談論劇組人員的流通性大,事實上很多人都是自己曾經合作過的,現在分散在各個劇組;也先不談論在今年又發生了工時過長導致有人車禍還有癲癇發作的案例
,我們也先放下許多場景由於拍攝過程中發生了一些狀況導致下次不再借場地的事實。
我們來討論一件事-「蝴蝶效應」
簡義解釋這個理論,意指如果一隻蝴蝶在地球的某個地方拍打翅膀,會引起地球另一端的一場暴風。
我們要自掃門前雪是多麼容易的事啊,只把自己的事做好都已經那麼不容易了,又何必再去多管其他看來與你不相干的事情呢?
反正太陽距離地球一億五千萬公里,太陽黑子活動造成電磁波影響也不關我們的事;月球距離地球38萬公里,遠得很,也不用在意月球引力影響地球潮汐活動的事?
所以核廢料處置在蘭嶼因為距離遙遠很多人覺得不關我們的事?所以食安問題發現地溝油的當初那人也是「多管閒事」?
酒駕撞死人,不是你身邊的人撞人或被撞,所以就不關你的事?
很多大事情發生,正因為從我們忽略小事情開始,2008年金融海嘯,你以為是一夕之間BB等級在AA等級裡出現然後崩盤嗎?
正因為這些平常我們都覺得「沒什麼」、「不關我的事」、「小事情」、「天高皇帝遠」,我們管好自己的事就好,才會衍伸出那麼多大問題。
所以真的都不關我們的事嗎?
這個道理運用在我們拍片的環境來講講,一開始我提到的那些狀況,全都是一點一滴「不好的小事情」所累積起來的,猶如「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我曾說過,沒有劇本這事,影響的不只演員,當然還包括尋找以及借用場景所需要的時間,許多場地是需要時間和政府或是店家申請的,不知道劇本當然也無法事先先找到真正合適的地點;因此有時候就得臨時的封路抑或協調店家幫忙租借給大家場地,在這麼倉促的情況下很難有完善的配套。
諸如-告知用路人轉道、告知替代路線,以便大家提早準備;或因應場地做好防撞防護措施(器材都是相當重的,搬運若不小心容易造成毀損或與用路人碰撞),一個不小心真的很容易發生意外,尤其在用路的安全上,台灣地狹人稠,街道更是擁擠,近年來拍片更是明顯感受用路人的不諒解和不悅,有的人上班上課趕時間,有的人在單行道被阻隔。
雖然大部分的時候工作人員也都是很客氣的請大家幫個忙等候一下,可是畢竟狀況大多是臨時的,工作人員即使滿臉笑容陪不是,許多時候也還是會遭受白眼或辱罵的言語,因為我們確實造成許多不便。
上述狀況造成路權更難申請,場地更難租借。
這些狀況能說誰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如我所說問題是累加的,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
政府少了點支持?
事實上補助金金額不少,但是否有真正的了解申請人和申請的內容。
做戲的少了點預算少了點危機意識?
誠如我先前耳提面命,能否先有完善的劇本,讓大家更有時間做完善的準備(找場地、規劃拍攝日程、美術道具更精緻完美),郭台銘說:「景氣越不好越要投資。」市場萎縮預算變少,我們更要精緻我們的內容。
工作人員超時過勞以至於沒有辦法多顧到更細節的部分?
拍戲是種創作,從演員、導演、攝影師、燈光、推軌道,全都需要感情全都是「創作」,試問,你在無敵疲乏的狀態下是否有心力再創作?是否能在同樣老套的劇情內加入創意發想?
你們納悶推軌道也要「創作」對吧?
一個感情細膩的情境,軌道得配合著演員的呼吸節奏來推,相反的,刺激激動的情境也得有力氣去跟上那樣的節奏。
攝影的鏡頭位置(有興趣可以去看看-李屏賓的介紹)。
每個場景燈光的包裝氛圍。
這些都是創作,然而創作不是「速食」文化能給予的,想法要付諸實現更得給創作者發想執行的「空間」。
回到我一開始提到的出車禍,過勞發生癲癇,我聽到的時候只有難受,因為很多時候這些事情是可以避免的,只要能提早訂定規劃拍攝的時程,一切都能以更有效率且提高內容品質的方式來完成作品⋯,在台灣,確實要入行的門檻不高,只要你肯努力肯學習付出,要加入劇組真的沒有「很難」,因此很多人也甘願被操,因為得養家活口,即使被多不合理的壓榨工時也不敢開口,只能在「靠北影視」抒發情緒,也鮮少獲得真正的重視,你說劇組入行門檻不高,就不該被重視嗎?
有些人不明白基本人權是得靠自己爭取的,這些不合理的對待得自己發聲,所以默默承受了數十載,到了今日今時的台灣,市場萎縮,榮景不在,所收到的薪資比不上物價的飛漲,更遑論許多人被拖欠工資甚至有的做戲做到沒錢就直接消失的也大有人在,終以忍受收場,因為不滿累積在心裡,工作環境沒被改善,感受不到尊重,導致環境每況愈下。
這些人這些事不只是乘載你我以及社會的夢想,更是實實在在乘載許多家庭的生計以及台灣影視文化的基礎,如同栽樹一樣,根基若穩方能展枝闊葉,而我始終相信,面對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機會重生,誠實的看到短處方能一展長處。
以上,即使被說雞婆,我還是想說,因為我清清楚楚知道問題所在,我也著實從對在台灣演戲滿心期待滿懷熱忱到看著劇本就知道接下來劇情如何走,人物怎麼演⋯
,時常被問到想挑戰什麼角色,說真的,台灣的演員沒多少角色的「樣子」能選,不是演員不願嘗試,而是劇本由於得趕著寫出來,只能以公式化的速食方式換湯不換藥。
我們一定期待著每部戲都能有「通靈少女」的品質或更好,然而我們卻面臨久久才能有一部「通靈少女」,這不是很可惜嗎?
別再縱容小錯誤,也「勿以善小而不為」,漠視冷眼的方式最終我們大家都會自食惡果。
再次強調我是平心靜氣😃
無論你是怎樣想,請設身處地理性的看看,因為如果這些受傷過勞的人是你的父親、朋友、家人,你捨得嗎?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萬的網紅超粒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加點吉拿棒: https://goo.gl/PXHi3g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
家庭角色理論 在 Facebook 八卦
星期六早上鬧鐘一響,我老婆推了推我,「先生,今天換你倒垃圾了。」
「阿?這麼快又輪到我了!」我睡眼惺忪的打開房門,準備走下樓去。
剛把一袋袋的垃圾往車上丟,清潔隊伯伯馬上笑著說, 「新好男人喔,我一路上收下來,你是我看到的第一個男人。」
我看了一下左鄰右舍,還真的只有我一個男的。
其實我多年前也一度覺得,「婚後的男人,就是要拼命賺錢,而女人只要照顧好小孩跟家務就好。」
會有這觀念應該是小時候,父親總是在外拼命賺錢鮮少回家,母親則是負責家裡的一切,在這樣耳濡目染的情況之下,也養成了我對於婚後生活的刻板印象。
理論上,男主外女主內,兩人講好分配好,聽起來似乎沒什麼錯,但其實這會延伸出一個問題是﹒﹒﹒
我們畢竟是〝夫妻不是室友〞,
也不是〝雇傭〞之間的關係!
婚姻更不是,你付房租我打掃,你給錢我買菜,就能幸福走完一輩子的。
況且一般家庭的狀況,男人賺的錢永遠不夠家用,而女人也只有兩隻手,家務永遠做不完,走入婚姻過了一段叫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之後,兩人逐漸學會〝計較〞,也開始〝習慣〞了對方的付出。
於是﹒﹒﹒
「老公開始嫌棄老婆,不會賺錢只顧家。」
「老婆天天抱怨老公,不參與照顧小孩。」
「男人覺得女人做家務應該。」
「女人認為男人賺錢是義務。」
但其實這兩件事,我認為都不該分〝性別〞。
記得有一次我跟客戶在開會,已經超出結束時間,我硬著頭皮跟他們說,「不好意思,我們最後再討論半小時就先結束好嗎?我晚點要去接小孩。」
客戶面色一呆,「可以麻煩媽媽去啊。」
我笑了一笑,「媽媽還在上班,而且我也是爸爸阿。」
還有一次準備繳兒子學費時,老婆突然搶過繳費單看著我說,「這個月換我繳,我也是有在賺錢的。」當時心裡突然覺得肩膀一鬆,原來經濟上的壓力,並不一定要是名為〝爸爸的角色〞來承擔。
我想婚後的兩人都必須主動意識到,責任不該分男女,媽媽也該有經濟能力,爸爸也該參與家務,婚姻所遭遇到的問題,並不是二分法就能得到完美的解決,只有在不設限框架的情況之下,互相支援跟協助,我們才能更接近男女平等。
我想大多男人在外辛苦打拼的同時,也渴望過伴侶能在經濟上能協助到他,難道老婆每個月多拿個幾萬元回家,你會覺得多餘?你不會,你反而會覺得開心。但你不給她們機會、不給她們時間,她們光忙小孩跟家事就有的折騰了,哪有辦法去賺錢?
媽媽在為了孩子而放棄工作、夢想跟人際關係的時候,她也曾渴望過自己的老公,能在後面推她一把,支持著她說:「老婆,你想做就做吧,家裡有我。」兼顧家庭跟工作,不是理想化,而是取決是另一半的支持,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那是天方夜譚。
反之女人也是,你們希望老公回到家,能多參與家務陪伴孩子的時候,如果能在經濟上也協助到老公,或許他就能少一點壓力,多一點體力跟心思,把重心放在這些事情上面。
當下次老公又找理由說,「我要工作沒時間的時候」,你也能笑著說,「我也有工作,今天本來就該換你了!」
雙方的互相支援,根據彼此工作的急迫性來互相協調支援,並且讓生活、經濟、家庭、育兒,都不在是某一個性別、角色、稱呼跟單方面的責任時,我想這種不設限的婚姻生活,過起來,才不會老是覺得這麼無助跟辛苦了。
家庭角色理論 在 小黑大叔碎碎唸 Facebook 八卦
你願意要跟誰結婚還得看陌生人的臉色嗎?
------
我不是同性戀,而且我本來很討厭同性戀的。
------
拜這次公投所賜,好好的花了蠻多時間來聊解這個議題。挺同的聲音我也聽聽看,反同的聲音我也聽聽看。
------
尤其在近兩個月,越來越多的聲音百花齊放,有很多很多的論述,讓我從匪夷所思變成瞠目結舌。
------
我必須說,謝謝反同的各種論述,讓我確定我挺同。
------
關於挺同這件事,我會問到最多的問題不外乎是,你自己有兩個小孩耶,難道你不怕你的小孩變成同性戀?
------
1.)我怕,我超怕我的小孩是同性戀!但我怕的不是我的孩子,不管他們是什麼樣,我都會用我最大的努力去愛他們。我怕的是,社會觀感跟社會輿論,甚至國家的制度跟法律,都對他們是不友善的!萬一我的孩子真的是同性戀,那他會過得很辛苦很辛苦,這才是我真正需要擔心的。
------
2.)他將來會跟誰在一起,是他的選擇,不是我可以做決定的。因為最有可能陪他走到最後的,是跟他相愛一輩子的那一個人,不是我。理論上我的餘命一定是比我的孩子短,如果我走了,我希望他能跟他愛的人好好的活著。
------
關於學校的性教育這件事,我從來就是覺得學校能越早教育越好,尤其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
------
你不怕學校把你的孩子教育成XXX?
------
這個問題很好,我從小學開始唸唐詩,我也沒變成詩人;學校從沒有教我罵過“操你媽”,我講得比唐詩還順口。尤其在這個時代,最大量的資訊來源已經早就不是來自學校,甚至連電視都不是主流了,你要的所有資訊都能在網路上獲取。你知道嗎,你在用的臉書已經過時,還過時很久了;IG是主流?不是耶!現在小朋友玩的是抖音了好嗎?
------
我相信會越來越明顯,孩子學習到的大部分資訊,都是來自網路,而不是來自學校,或是父母。但是如果在這個時候,教育單位,家庭,能在旁邊以輔助的角色,讓孩子清楚地去知道哪些是比較正確的資訊,才是應該扮演的角色。
------
再講白話一點,就算學校不教,他們還是能獲得各式各樣跟性、跟性向有關係的資訊,別以為孩子只會吸收學校教的東西好嗎?30年前,我還在10歲的時候,還沒上過健康教育,我就看過好幾部A片了好嗎?而且那還是個網路還沒出現的年代耶~更何況是現在!如果學校教的,能正確地講出社會中有的各種現象,進而能讓大家相互尊重,到底哪裡不好?
------
11/24請有投票權的你,走出來,不管你的意見是什麼,去投票!
------
連那些看不懂公投在投什麼,別人叫他投什麼就投什麼的人,都這麼積極的要去投票了!如果你看得懂,有自己的想法跟意見,那你怎麼能不站出來?
------
我會怕,我會怕選舉的結果,就是落在這些連投什麼都不知道的人手上,所以我一定會去投票!
------
你的想法不一定跟我一樣,但是希望我們有一件事可以一樣,11/24投票去!
------
家庭角色理論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評價
►訂閱加點吉拿棒: https://goo.gl/PXHi3g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 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如果你不喜歡此影片的話歡迎指教
我會盡量改進
喜歡的話也請不吝嗇分享啦!
《我們》是一部非常需要消化咀嚼的電影,
在看完之後,它所提出的問題可能比給予的解答還多,
對我來說,這部電影所隱藏的象徵以及訊息比《逃出絕命鎮》還多。
在開始之前,我想請你們先回想這部電影的第一個畫面是什麼?
一段文字,講述美國各處的神祕地下管道,各種鐵路和維修通道。
這些管道實際上真的存在,還是導演喬登皮爾的另一個象徵?
我在看到這段文字時,第一個想到的是歷史上的「地下鐵路」,
這地下鐵路其實際不在地下,也不是鐵路,
而是美國奴役時期,解放人士幫助黑人逃脫南方的組織系統。
表面上看來,這段文字只是在鋪陳接下來要發生的故事,
但是其實是在奠定整部電影的象徵調性。
在看這部影片的過程之中,請記得,
儘管喬登皮爾一再說這不像《逃出絕命鎮》是個政治電影,
但是這段文字,從一開始就預示了它絕對不只是表面的眼見為憑。
首先,一個極簡的劇情回顧,
女主角艾德蕾德小時候在海灘遊樂園走失,到了一個鏡子迷宮之中,
看到一個長得跟自己一模一樣的分身,從此受到嚴重創傷,
時間來到數十年後,她現在已經成家立業,與家人再度來到那個海灘。
殊不知當天晚上她們就被各自的分身攻擊,
在逃走之後發現幾乎各地都發生這種詭異的現象。
殺掉他們的分身之後成功逃走,
但是我們發現,當年的影子其實將真正的愛德蕾德抓到地下掉包,
所以現在活下來的,其實是分身。
一如《逃出絕命鎮》,喬登皮爾高明地在電影的一路上灑下麵包屑,
鋪陳各種線索,而不是像奈沙馬蘭近年的劇情轉折往往來得有點莫名。
從第一個畫面,電視旁的錄影帶就暗示了接下來的劇情:
《七寶奇謀》主角們在地下的探險;
The Man with Two Brains,其中的科學家發明將意識轉移到體外的頭腦的方式;
以及C.H.U.D 講述下水道的變種怪物到地面上攻擊人群的故事。
有趣的是喬登皮爾在國中時的第一任女友的父親就是C.H.U.D的導演,
the more you know…
接下來也有不少線索,
一家人在海灘上走時影子長得不尋常,暗示著接下來影子分身的出現,
以及在海灘上「紅色」的飛盤剛好蓋住「藍色」的野餐布圓圈,
象徵身穿紅色的影子淹沒地上那些住在藍天底下的人。
再來,蓋博在其中一部分講了一個敲敲門笑話:
「敲敲門」「誰在那」「你」,
結果當天晚上敲他們家門的,還真的是他們自己。
但是也許最難發現的,是這些影子拿剪刀的原因,
艾德蕾德在小時候自己走丟時,在路上看到一對男女玩剪刀石頭布,
而其中的女生則說:「你老是出剪刀」,
這個在被抓走前最後的記憶之一,就是她選擇剪刀作為武器的原因。
當然,剪刀也有其象徵性的意義,以及眾多提到麥可傑克森的部分,
這些都留到待會再深入討論。
當然,對於愛德蕾德其實是影子的這個轉折也有不少線索,
在電影中,愛德蕾德的影子名叫Red,我就姑且翻作小紅,
為了避免困惑,我在接下來會以他們在劇情大部分的角色來稱呼,
穿白色的叫愛德蕾德,穿紅色的叫小紅。
我們在回憶片段之中看到愛德蕾德在走失之後突然失去了說話的能力,
在這個轉折之後,才知道她不是因為創傷,
而是因為她是來自地下的分身,本來是不會說話的。
相反來說,小紅是唯一會說話的影子,正是因為她原本是來自地面上。
而她沙啞而且有如肺部塌陷的聲音,是因為當年她被勒昏所造成的傷害。
而愛德蕾德的真正身分也解釋了她的諸多行為,
諸如在車上彈手指時並沒有跟上音樂的節拍,
或是不善與人交談,
還有在家人都在吃速食的時候,只有她自己吃著草莓,
大概是因為她在地底吃了太多兔子肉,從此就不太吃肉了。
以及在恩布列死後還特地自己下車,表面上是要確認她死了沒,
但是其實是想要在她死前給她最後的安息。
以及看到布魯托緩緩走向火焰時驚恐並且歇斯底里的反應,
都印證了她其實自己是個影子這件事。
但是還有個特別值得探討的面向-愛德蕾德最後真的還是影子嗎?
有沒有可能,小紅,也就是真正的愛德蕾德,
在被殺的那一刻將意識轉移回了假愛德蕾德身上?
我會這樣說是因為愛德蕾德在殺了小紅之後發出了有如野獸一般的嚎叫,
你可以解釋成她只是在那一刻失控而顯露出她的本性。
不過小紅掌控了她的身體這個解釋也不無可能,
因為愛德蕾德提到她來到這裡之後彷彿全身被烏雲壟罩,
有可能是在她來到地面之後不斷地試圖切斷與地面下的連結,
但是地面下的小紅卻不斷試圖加強這個連結,最終的目標就是搶走愛德蕾德的身體。
另一個線索則是愛德蕾德在救出傑森之後撥頭髮這個動作,
我一直不太明白她在此處撥頭髮的意義,直到我看了第三次,想到這個可能性之後,
才意會到:
小紅的髮型是沒有瀏海的,
也許她在把自己的意識轉移到愛德蕾德身體裡之後,
下意識地把自己的頭髮撥回留了多年的髮型。
當然,這只是個理論,
在可能性程度上,
大概是「無限之戰的布魯斯是洛基假扮的」之上,在「瓦里斯是個美人魚」之下。
麥可傑克森在這部電影之中是個非常重要的存在,
從愛德蕾德走失當天身上穿著的「顫慄」T恤,
到影子們穿著的單手手套,
到身上穿的紅色工作服,幾乎都跟麥可傑克森有關。
甚至連影子們僵硬不自然的動作,都讓人想起「顫慄」之中的殭屍。
但是這只是個有趣的彩蛋嗎?喬登皮爾只是單純很迷麥可傑克森嗎?
剛剛那是反問句,你以為這是什麼電影?
談麥可傑克森之前,得先知道「雙重性」這件事
某種程度上,在這個IG、網紅的時代,「如何被看見」的重要性早就遠遠大於真實了。
我在Fyre紀錄片以及《英格麗向西》那部影片之中都一再談到,
網路世代只想呈現最完美的一面,只想看到別人最正向一面的心態愈來愈明顯。
這種虛假的雙重性,不斷壓抑自己的影子,
就如《我們》之中住在地底下,永遠不見天日的分身。
雖然說《蝙蝠俠:開戰時刻》之中最著名的台詞
「重要的不是我是誰,定義我的是我的行為」在某些情況下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是《我們》想要探討的就是
我們是否將毫不考慮前因後果地將這句話套用到所有事上,
讓我們被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行為所綁架?
就如《我們》之中影子的由來,只複製了身體,但是無法複製靈魂。
繼導演處女作《逃出絕命鎮》令當代影壇驚為天人、並為反諷社會議題類型的驚悚片樹立新標竿後,奧斯卡獎得主喬登皮爾即將帶來自編自導的全新原創驚悚作品。
《我們》以北加州海岸為拍攝背景,由猴掌製作公司(Monkeypaw Productions)製作,女主角由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得主露琵塔尼詠歐所飾演。故事描述一位女子雅德蕾德威爾森和她的先生蓋博,帶著兩個孩子(莎哈蒂萊特喬瑟夫、伊凡艾利克斯飾)一起到夏天度假住的海濱房子,打算度過一個恬靜的夏天。
但一段過去難以啟口的傷痛卻如鬼魅般出現在眼前,接二連三的怪異巧合也相繼發生,對於家人即將遭遇不幸事件的強烈預感,讓雅德蕾德恐懼到達臨界點。
當他們和朋友泰勒斯一家(艾美獎得主伊莉莎白摩斯、提姆海德克、卡莉薛頓、娜亞薛頓飾) 共度一個令人緊繃的海邊聚會後,雅德蕾德和先生及孩子們回到度假小屋休息,卻在進入黑夜的房子前,看見令人毛骨悚然的四個人影,正手牽手站立在他們的車道上…《我們》描述了一個和樂的美國家庭在一夜之間必須挺身對抗一群難以解釋敵人:他們自己的分身
-~-~~-~~~-~~-~-
必看影片: 除了漫威以外 還有哪些電影必看? | 盤點年度十大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6dHj...
-~-~~-~~~-~~-~-

家庭角色理論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評價
🔥你知道漫威用了11年22部電影,才鋪陳了這次史詩般的完結篇;但你不知道的是:原來漫威宇宙都遵循著『靶心人公式』,才打造出這兩個影史留名的角色:鋼鐵人與美國隊長!
*留言抽好書,詳請請看下方說明
抱歉啊各位,這次的影片做得比較久,因為實在有太多東西想要說了,而我們又不想要只敘述劇情,所以花了這麼多時間。
今天我們想要討論的角度有一點點不一樣,是想要從復仇者聯盟的最重要的兩個元老:鋼鐵人 以及美國隊長 身上來分析,漫威是如何打造出這兩個註定會在影史留名的英雄,又是怎麼靠著這兩人身上的主要劇情線,編織出一個又一個觸動人心的故事。
如果漫威宇宙的電影陪伴了你成長,那你一定會被這次的《終局之戰》給深深地感動。雖然11年的故事到這裡畫下了句點,但Tony跟隊長的傳奇將會永遠流傳。
許榮哲老師在他的著作《3分鐘說18萬個故事,打造影響力》裡面提到,所有故事基本上都遵循著7個『靶心人公式』,而漫威之所以這麼成功,就是用心地為所有人物以及每一部電影,都做了細心的鋪陳與安排。所以今天的節目我們就會用這套實用的理論來解析《終局之戰》以及漫威11年間埋下的各種伏筆!
感謝出版社的贊助,我們一共有十本書要送給大家,參加辦法如下:
🎁留言抽劇本書活動辦法🎁
1. 訂閱我們的頻道(要記得按小鈴鐺喔)
2. 幫這支影片按個讚,並且分享給你的朋友們看
3. 在5/5(日)23:59之前,在影片下方留言告訴我們,漫威電影宇宙這11年22部電影裡,你最難忘的是哪個時刻?
4. 我們會在5/6(一)抽出十位讀者,中獎者可獲得《3分鐘說18萬個故事,打造影響力》原著小說一本
5. 得獎者將公布在此,恕不另行公告
6. 贈品寄送僅限於台澎金馬
7. 贈品相關資訊在此:http://0rz.tw/nPX8j
8. 中獎名單:
恭喜抽中《3分鐘說18萬個故事,打造影響力》一本,請於5/12午夜12點前email至shuimou@gmail.com回覆一位代表收件人的真實姓名、電話以及含郵遞區號之地址,我們會請出版社盡快寄出。再次謝謝你的參加!
Allen Design
張暐明
ww007864
謝承恩
Zephyr
塔可華茲
陳大仁
Penglun Huang
游雅雯
J un
--------------------------------------------------------------------------------
【上一支影片】
《在咖啡冷掉之前》⇨ https://youtu.be/ZDFiZXh1T2Q
【更多英雄電影影評】
《沙贊 SHAZAM!》 ⇨ https://youtu.be/w_sT9iPoiEQ
《驚奇隊長》 ⇨ https://youtu.be/JShijCKkVrE
《蜘蛛人新宇宙》⇨ https://youtu.be/AMmkHfELu-0
《黑豹》⇨ https://youtu.be/Y176HUfeWwo
《復仇者聯盟3》⇨ https://youtu.be/--C5lwyu3CA
【最新院線影評】
《禁入墳場》 ⇨ https://youtu.be/yd560zv70YU
《我和我的摔角家庭》 ⇨ https://youtu.be/cDQG9GAR1rY
【人生遺片清單】
Vol. 6《V怪客》:人民不應害怕政府,政府應該害怕人民 ⇨ https://youtu.be/j7PWejxBVAc
Vol. 8 《7號房的禮物》:公認最催淚電影 ⇨ https://youtu.be/ApCiEgUJaVs
【好劇推薦】
《我們與惡的距離:有雷完結版》⇨ https://youtu.be/HONNZ5TKYUA
《我們與惡的距離 (無雷)》⇨ https://youtu.be/B-87R84vbk4
《麻醉風暴》⇨ https://youtu.be/62jcW8y7MFM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https://youtu.be/FufJY3FHm0M
#記得開啟字幕喔
#復仇者聯盟
#終局之戰
#留言抽書

家庭角色理論 在 Post76影音玩樂 Youtube 的評價
Denon AVC-A110 8K AV擴音機到港 |《幽靈刺客》4K 藍光修復版 | Sony 電視可睇 Apple TV !? | 大單元 1More 全新無線耳機【本週熱話 | 24-Oct】
00:00 Paris開場
00:18《幽靈刺客》將於 12 月初推出 4K 藍光修復版影碟【藍光資訊】
由華納發行,改編自 Marvel 旗下嘅角色動作片《幽靈刺客》係90年代尾推出嘅電影作品, 1998年上映時全球票房勁收1億3千萬美金。由於電影大收,之後更加喺 2002 同 2004年推出第二同第三集,當時聲勢可謂一時無兩。近期都好多舊片會重新再做 4K 影碟,華納亦都宣佈將會喺 12月初推出《幽靈刺客》4K 藍光版,用上 4K HDR 影像規格同埋 Dolby Atmos 音效,而花絮部分就沿用之前所有嘅幕後訪談。由於華納早前已經放出咗一條修復版預告片,而且佢哋之前嘅 4K 修復藍光系列都一直保持住極高評價,預計呢套戲喺影音效果上都會值得大家期待!
01:17 傳 Sony 將為美國地區指定電視型號追加 Apple TV App 支援【電視資訊】
有美國媒體指出,Sony 電視最近宣布將會為指定型號嘅 Android 電視系列,推出 Apple TV App 功能支援。其實加入 Apple TV App 並非新鮮事,最先加入呢個功能包括有 Samsung 電視系列,之後 LG 電視系列亦喺支援名單之中。值得留意嘅係今次首次有 Android TV 可以對應 Apple TV 嘅功能,大家可直接利用電視上嘅 App 收睇 Apple TV+(Plus) 嘅原創内容,仲可以用到 Apple ID 帳戶買戲或者租戲睇添。如果係真嘅話,Sony TV 用家應該會好開心喇!
02:01《狂野時速》系列將以11集作終結 盛傳奇洛李維斯將加盟外傳續章【電影資訊】
原定會喺今年上映嘅新一集《狂野時速》因為受新冠疫情影響,將會推遲至下年4月2日。而導演亦都把握時間做後期製作,更盛傳《狂野時速》正傳將會以第11集作大結局!另外電影公司已經為外傳《狂野時速:雙雄聯盟》加開續集同埋添食作,為未來十年嘅系列發展作部署。而上個月女主角 Michelle 接受訪問時仲透露,《狂野時速 9》會加入飛車出「外太空」嘅場口添。而演員陣容除咗有元組班底外,兩位奧斯卡影后:查理絲花朗 同埋 海倫米蘭 都會繼續歸隊。而最近更傳出電影公司正密切考慮邀請《殺神 John Wick 》男星 奇洛李維加入添!令外傳故事更加具可觀性。
02:57 1More 全新無線耳機 ComfoBuds 13.4mm 單元聽出嚟係咩感覺?!【耳機資訊】
提到 1More 呢個品牌嘅耳機,第一時間應該會諗起「電競」喇!而最近佢哋再向大家日常使用嘅無線耳機入手, 推出全新 ComfoBuds!採用咗比一般無線耳機更大尺寸嘅單元。以往一般藍牙耳機都只有 5mm-6mm 甚或 8mm 嘅單元,大家已經相當滿意。但今次 ComfoBuds 用上更大嘅 13.4mm 單元,令到低音更澎湃,而人聲理論上亦都會更飽滿,聽感應該都會更有動態添!建議零售價只係 $429,真係非常有競爭力呀!
03:42 Denon AVC-A110 8K AV 擴音機 天龍 110週年家庭影院矚目第一擊【影音資訊】
天龍 Fans 要注意喇!110週年慶典已經嚟到香港喇!今次一嚟就一門四傑,你又會睇中邊件呢?小瑟日前就出席咗天龍嘅發佈會,佢哋仲請咗威廉Sir 講吓點睇今次四部唔同嘅 A110添!如果大家睇過啲網上資料,都知道今次週年版嘅新產品都係採用咗石墨銀配色,當眼處更加有 110週年慶標誌,用嚟突出特別版嘅特殊身份。由於四件新產品都經過品牌嘅專業團隊 Denon Sound Masters 作調音,並且全程喺日本製作,所以喺音質、用料、造工甚至係調音上都有另一番體會。大家最留意嘅一定係 AVC-A110 呢部 2020年 A1版本㗎喇,香港嘅定價係 $42,800,110週年只得一次,如果你係 Fans又會唔會入手呢?
⚡️圖文片 : https://post76.hk/news/2020/10/denon-a110-sony-apple-tv-blade-weekly-news/
⚡️討論帖 : https://bit.ly/3dPX6tk
----------------- ⚡️⚡️⚡️ 精選文章 ⚡️⚡️⚡️ ----------------
?♂️◆最新精華帖◆??
http://bit.ly/2WZa1iC
??♂️◆最新影音報告◆?
http://bit.ly/2FtLbBj
??♂️◆最新熱門帖◆ ✈️
http://bit.ly/2IDflEh
?主站: https://post76.hk/
?網店: https://store.post76.hk/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ost76/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ost76_hk/
#Post76玩樂網 #Denon #Sony #1More #狂野時速 #幽靈刺客 #今期熱話

家庭角色理論 在 家庭生命周期2-3-5 离家---刺激-价值-角色理论 - YouTube 的八卦
刺激-价值- 角色理论 包括的阶段和任务有哪些?如何帮助我们选择理想的对象? 家庭 生命周期有其独特的阶段性和连贯性,每一个阶段有其特定的任务与挑战,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