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位育有八歲兒子的母親來找我諮詢,她淚眼汪汪地說兒子完全不理她:
「兒子比較喜歡爸爸,好像我消失他也沒差一樣……」
看著這位母親,我感到非常訝異。她是一位年輕漂亮、像鄰家女孩般溫柔的媽媽。而且八歲明明是很喜歡跟媽媽講話的年紀,為什麼她和兒子會這樣呢?
感到不解的我立刻問她:「兒子放學後妳都跟他講什麼?比如昨天說了什麼?」
「我問他『在學校做了什麼?沒有再跟○○玩了吧?』然後叫他『趕快寫作業』。」
……她的回答讓我愣了一會兒。
「在學校做了什麼?趕快寫作業」這種話,就像下了班的老公問老婆「今天做了什麼?還不趕快煮飯」,會讓場面瞬間乾掉。況且,幫小孩過濾朋友……唔,很多人都不能接受這種行為吧?在這裡我就不多談這個問題了。
這對母子的最大問題,就出在許多父母總會不經意地問孩子「在學校做了什麼?」這句話。其實這是讓孩子無言、讓親子之間的對話瞬間句點的必殺句。
.
對家人不能直接丟出「5W1H系列問題」。
所謂5W1H系列問題,是指以「Who」(誰)、「When」(時間)、「Where」(地點)、「What」(何事、對象)、「Why」(原因),以及「How」(方法)開頭的問題。
「今天做了什麼?」
「在學校做了什麼?」
「要去哪?」
「什麼時候回來?」
「跟誰出去?」
「這個買了多少錢?」
「為什麼不照我跟你講的做?」
「東西放這裡幹麼?」
……你是不是覺得很耳熟呢?你是不是也常用5W1H問題,像下指令或說教的方式跟家人說話呢?
劈頭就丟出5W1H問題,就是企圖打壞家庭氣氛,如此一來,家人關係會變得像「搏擊」一樣,聽到的人彷彿覺得受到攻擊,所以大腦會進入迎擊模式。
.
對著家人問5W1H的你就算沒有惡意,但5W1H問題本身聽起來就像是一種恐嚇,假設又帶著不滿的情緒說出這些話,恐嚇效果絕對會倍增。
例如你拿起髒杯子,氣沖沖地問:
「這個杯子是誰用的?」
「為什麼不洗?」
「為什麼不○○?」
「我不是說過了嗎?」
我懂你不吐不快的感受,但家人也不會因為這些話而改善或反省,當下更不可能對你好聲好氣。而且話說回來,你真的想知道「是誰」或「為什麼」嗎?就算家人乖乖回答:
「啊,是我。」
「我用的,怎麼了嗎?」
「不好意思,我忘了洗。」
「因為我不喜歡洗。」
即使如此,聽到這些答案的你一定還是會發火。
其實你根本不想知道答案。這種5W1H問題都是藉機恐嚇,以展現自我優越感。對方也知道這一點,所以跟你硬碰硬。說這些話一點好處都沒有,只會在家中種下焦躁的種子而已。
.
其實解決方法很簡單,只要改為問「怎麼了?」和「沒事吧?」就好了,例如:
【×】「為什麼不寫作業?」
【〇】「你還好嗎?最近好像常常忘了寫作業,怎麼了嗎?」
【×】「我不是跟你講過臨時加班一定要提前先說嗎?為什麼沒告訴我?!」
【〇】「沒收到你的LINE,沒事吧?」
你也可以簡短說一聲「還好嗎?」就能以關心取代逼問。
「為什麼?」和「怎麼了?」在英文中分別是「Why?」和「What’s happened?」(或「What is the matter?」),也就是說,前者是針對「本人問題」,後者則是聚焦在「外部原因」。
以下再讓我針對常見的親子對話情境舉個例子:
【對話①】
父母:「為什麼不寫作業?」
孩子:「忘了。」
父母:「……(氣個半死)」
【對話②】
父母:「咦?還沒寫作業,還好嗎?怎麼了?」
孩子:「我忘了。」
父母:「那怎麼樣才不會忘記呢?」
用威嚇的方式來要求家人立刻正視並改變自己的缺點、壞習慣,是不太可能的。從自己的角度去想,對調一下立場就知道了。
或許有些人「不喜歡被恐嚇所以乖乖照做」,但在這樣的互動下,說的人和聽的人都會累積不滿的情緒,最後導致家庭關係僵化。
如果把家人的缺點、壞習慣聚焦在外部原因,就可以一起思考該如何改變現狀、解決問題,這麼一來家人之間便能建立信賴關係。
.
本文摘自《#家人使用說明書》
腦科學專家寫給總是被家人一秒惹怒的你
作者:黑川伊保子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家庭裡面常出現的問題之一,就是父母或長輩喜歡用盤問或審訊的態度,鉅細靡遺地要孩子或晚輩交代各種事。很多事知道了也沒有要幹嘛,但就是要問,而且反覆問。
這不僅僅限於過年過節好久不見的狀況喔,有些父母或長輩,每日相處就很習慣介入子女或晚輩的生活,常會使用5W1H的互動方式,讓人超級有壓力。
我遇過一位媳婦,非常不適應婆婆用這種方式對待她。因為媳婦在自己的原生家庭,家人之間都非常尊重彼此,也不會隨意侵犯他人隱私。結果一結了婚,特別不習慣什麼都要交代,輕描淡寫帶過還會被說成「沒禮貌」。
我們文化特別需要重新教育如何尊重人,包括父母與長輩。希望孩子或晚輩有禮貌,父母與長輩自己要先做好身教。
祝願您,能多學習適當地關心家人,而不是老像在審訊犯人!
.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連結請見留言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NeKo嗚喵,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日本作者的書我都會很小心翼翼地看...到目前為止我喜歡的日籍作者真的少得可憐...但明明台灣跟日本的文化相差不遠啊~到底為什麼呢...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aaliyah0919@g...
家人使用說明書 在 Facebook 八卦
▍常見的娘家問題
前幾天我在節目上遇到一位擔心娘家的提問者向我諮詢一個問題:
她姊姊一家人跟娘家父母住在一起,但是完全不幫忙做飯,而是由母親煮給全家人吃。
現在父親過世,母親也不知能煮到何年何月,她希望姊姊行行好,主動幫幫母親。但無論怎麼「溝通」都是白費唇舌,而且母親似乎也沒有要姊姊幫忙的意思,讓她看了很不順眼,問我有沒有什麼好方法?
吃飯是人生的基本、家庭的主軸,這是一個人生問題。然而我的回答是:「隨便她們吧!」
這位提問者之所以想為娘家「做點什麼」,是出自於兩種心理:
[1]擔心姊姊和母親。
[2]看到母親那麼寵姊姊而覺得受傷。
她必須處理這兩個心結,煩惱才會消失。
***
首先是第一點,姊姊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人生真的很有意思。討厭做菜的人,通常會有喜歡煮飯的父母或另一半;任性的人,身邊通常會有喜歡照顧人的家人和朋友,替他打理好一切;一個不煮飯的人,總會有人煮給他吃。
當然,我也會苦口婆心勸一個人住的朋友要做好飲食管理,或找個擅長飲食控管的人當另一半。
以這個案例來說,如果是母親幫忙煮飯,那還要多嘴嗎?即使母親不在了,老公一定會接手,或者本人無論如何都會開始洗手作羹湯。
.
▍「以禮待人」比「受人禮遇」更幸福
或許你會認為媽媽很可憐,但倒也不必這麼想,因為幫女兒一家人做飯也是母親的生存價值之一。
大腦會因為「互動」(相互作用)而達到最活化的狀態,這是認知功能的基本構造,以便能立即辨別出與自己產生互動的東西。
嬰兒必須對向自己伸出手的人做出反應才能生存。在原始社會中,茂密的森林裡如果躲著誘捕自己的敵人,必須瞬間察覺並拔腿就跑。而在稍微成熟一點的社會,能察覺出哪些人跟自己合得來,並且密切往來,才會形成一個團體或社群。
大腦天生就具備辨識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並做出強烈反應的能力。因此當我們主動示意,而對方有所回應,大腦會產生最大的快感。換句話說,從大腦的功能來看,比起「受人禮遇的人」,「親切待人的人」會活得更充實幸福。充實感可以活化大腦,孩子在發育期會變聰明,成人之後則不會變痴呆。
成為「被需要」的存在是一種美好的存在,就像嬰兒和貓咪總是使人融化一樣。
再回到那位每天得替女兒一家人煮飯的母親,即使稍有怨言,仍然是「被需要」的美好存在,也確實可以促進大腦的健康。
這種雙贏的關係,不容第三人置喙。
.
▍家庭就是一種不公平的東西
如果還是覺得心理不平衡的話,必須化解另一個心結。
提問者一直對「隨心所欲的姊姊」和「溺愛姊姊的父母」耿耿於懷。她應該是個正義感強又做事認真的人,才會被傷得這麼深。如果是這樣,與娘家保持距離就好。
親情本來就沒有所謂的公平與正義。
兄弟姊妹之間,如果有「乖小孩」和「壞小孩」,通常父母會比較偏袒壞小孩,反而要乖小孩忍耐——因為這麼做最方便。
社會的運作系統中,有一個特質是將風險降到最低。人腦也不例外。要乖小孩忍耐,比起叫壞小孩忍耐容易;把事情交付給懂事的小孩,比起交給叛逆的小孩來得安心。
除此之外,我在前面也提到,大腦天生偏愛與自己有所「互動」的對象,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父母老是疼愛「無能」的孩子,因為這樣的孩子需要關注、教導,甚至責罵。
父母自以為公平,其實根本不公平,因此發生好孩子反而被忽視的矛盾。
和叛逆小孩一起成長的乖孩子,心真的很累、很委屈,即使長大後想以「正義」之名化解這個心結,也只會更加痛苦,因為親情之間本來就沒有所謂的公平與正義。
如果你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我為你感到難過。但再怎麼難過也解決不了問題。你只能選擇與原生家庭保持距離,不要再去回想,過好自己的人生。
***
以前面的人生問題來講,不幫忙煮飯的姊姊確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她應該珍惜年邁的母親,不要再讓她負擔家事。這是對的想法,是正義無誤。然而,這樣的正義也可能變成分裂家庭的利刃。
「為你好」這句話,至今毀了多少家庭?
親情與正義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正義感十足的人也會被自己的正義之刃所傷。你說得有理,他們卻勸不聽,還聯合起來跟你唱反調,讓你超級火大。所以請遠離家庭,眼不見為淨。
.
本文摘自《#家人使用說明書》
腦科學專家寫給總是被家人一秒惹怒的你
作者:黑川伊保子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講到原生家庭的辛酸,眼淚真是抹不盡。延續早上的文章,馬上再找了另一本書,跟大家一起反思。
當然,摘文中的「乖小孩」、「壞小孩」說法過度簡化了,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中感到共鳴。
「父母自以為公平,其實根本不公平,因此發生好孩子反而被忽視的矛盾。」
剛好早上就有朋友講到類似的話,好說話的人常常優先被犧牲,明擺著大大不公平。但父母還可能自我感良好,覺得自己超公平。如果常被犧牲的人起身抗議,還可能被這樣的父母貼上各種負面道德的標籤。
這個時候,保持距離就好,盡早獨立,界線慢慢設立,讓他們去玩自己想像中的遊戲。
祝願您,能早日認清家庭的樣貌,家庭可以很美好,也可以傷人至深!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家人使用說明書 在 Facebook 八卦
▍「從理想開始扣分」會把家庭逼入絕境
前陣子,一位常被誇獎「很乖」「爸媽以妳為榮」的女兒因為心理壓力而接受治療。在一旁觀察的我雖然很擔心她,但我也知道自己是局外人,能做的其實有限。
我們經常在教養書籍或雜誌上看到「讚美教育」這個關鍵字。其實「乖小孩」跟「壞小孩」一樣危險,因為這兩個都是從世俗眼光出發的用語。
「乖孩子」「壞孩子」「真優秀」「沒出息」……都是建立在社會價值觀的評價。讚美教育當然有好的一面,只是當你給予孩子「你好棒」「好厲害」「媽媽好開心」等主觀評價時,要留意這些話語是否隱含著孩子必須達到世俗標準、符合社會期待的意味。
如果把外人的價值觀、判斷標準帶進家庭,這個家一定充滿火藥味,這個家的每個人一定經常生氣。
當父母心中存在著孩子該有的「理想型」,並根據理想型以扣分的方式檢視孩子,就只會看到他的缺點,導致每個人一進家門就覺得很煩躁。
如果女性對自己的理想型是「精通家事和廚藝、在社會上很活躍、眼角沒有細紋、臉上沒有斑點也沒有法令紋、身材凹凸有致」,也是大有問題。就像我提到大腦不可能樣樣一百分,一旦根據心中理想而對他人或自己加分減分,就會變得焦慮又沮喪。
愈「上進」的媽媽愈會陷入這樣的雙重壓力,也就是母親理想中的小孩與真實的小孩之間的差距。從理想型去扣分,只會把家人逼入絕境。
.
本文摘自《#家人使用說明書》
腦科學專家寫給總是被家人一秒惹怒的你
作者:黑川伊保子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我們傳統教養的方式,喜歡拿孩子進行各種「比較」。常常父母會希望孩子成為人中龍鳳,但自己也不怎麼樣,更不喜歡自己被「比較」。
而且好像別人家的孩子,總是有各種優點。不過,這種教養方式,現代父母已經開始調整過來了,開始能讓孩子以適合他的方式發展,也不輕易以「比較」傷害孩子。
祝願您,能試著如其所是地對待孩子,也接納真實的自己!
.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連結請見留言處
家人使用說明書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評價
日本作者的書我都會很小心翼翼地看...到目前為止我喜歡的日籍作者真的少得可憐...但明明台灣跟日本的文化相差不遠啊~到底為什麼呢...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aaliyah0919@gmail.com
#家人使用說明書 #腦科學 #愛 #幻覺 #家人 #惹怒 #親子關係 #家庭關係
📚延伸閱讀📚
家人使用說明書:腦科學專家寫給總是被家人一秒惹怒的你
作者: 黑川伊保子
譯者: 楊毓瑩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1/05/27
📚參考文獻📚
英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rep32550
中文:https://reurl.cc/DgbQQN
DNA相親:https://suisui3.com/nhk_dnakonkatsu/
📚目錄📚
00:00 我認為的雷書指標
00:41 大家都說好的書?
01:27 爆炸的世界觀
03:58 先道歉就贏了?
05:44 從理想開始扣分
07:36 愛究竟是什麼
09:37 愛原來是一種幻覺?!
11:11 這本書到底值不值得一看?
===== Podcast #嗚喵備忘錄 =====
pressplay ▶ https://reurl.cc/ldQXZv
apple podcast ▶ https://reurl.cc/N6QDR5
spotify ▶ https://reurl.cc/VXzeR6
soundon ▶ https://reurl.cc/Q3RDb0
KKBOX ▶ https://reurl.cc/8nv75o
===== About 會員福利 =====
每個月75支持我繼續創作(不同國家youtube的可能收費會不太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byKhmFHIRptrAJMSwS-dw/join
會員限定的FB社團 https://reurl.cc/qGk7q
可以優先挑選我的二手書
可發文跟其他人互動,類似小型讀書聚會
===== About Neko嗚喵 =====
NeKo嗚喵 官方網站▶https://neko-wumiau.com/
NeKo嗚喵 遊戲頻道▶https://goo.gl/L9cqMU
NeKo嗚喵 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家人使用說明書 在 [心得] 抗疫必備神書---《家人使用說明書》 - 看板book 的八卦
[心得] 抗疫必備神書---《家人使用說明書》 ... 生活中常遇的事,被迫跟家人長時間相處,更需要這本書的建議改變視角就會得到解救(本書主題XD) 只要是 ... ... <看更多>
家人使用說明書 在 [心得] 抗疫必備神書---《家人使用說明書》 - 看板book 的八卦
圖文版:https://0rz.tw/yrtGH
在與COVID-19共存的年代,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成為生活中常遇的事,被迫跟家人長時間
相處,更需要這本書的建議
改變視角就會得到解救(本書主題XD)
只要是人類就無法完美,想改變家人的缺點是不可能的事,轉念用不同的角度看家人才能
得到解方。
例如:易怒→勇於表達自己
固執→有主見
愛碎唸→能言善道
看到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與做法,家庭自然會和樂。
容忍彼此的缺點,才是家庭的原點。
照著書中建議執行的結果如何?真的很難 XD
就像作者在書中所言:「家庭是相反特質的聚集地。」
我想,家庭成員應該是上天給我們的人生挑戰,要如何跟個性不同的人相處融洽?
只能依書中建議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做到成為習慣,才能與家人共同畫出又大又漂亮的圓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71.18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54069644.A.50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