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上午,我要質詢監察院長暨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被提名人陳菊。趁著這個機會,我閱讀了一些陳菊的著作,看看這些年來陳菊說過的話、走過的路、做過的選擇。
同為台權會的前會長,三十年前的陳菊,我讀來非常熟悉,激動不已。我在心中吶喊,那不就是我的夥伴嗎?然而,三十年後的陳菊,卻讓我感到有些陌生。
不是說沒有在媒體上看過擔任高雄市長、總統府秘書長的陳菊,而是看過了早年的著作,卻對現在的陳菊感到很陌生。
我有太多的問題想要請教陳前會長了,關於三十年來的一切,關於人權,關於做過的選擇。
在明天的質詢之前,跟大家分享閱讀陳菊的三個片段,算是作為半個人權工作者而後踏入政治領域的我,對於前輩的致敬。
#權利是爭取來的被欺凌和踐踏的終歸要解放
「作為台灣土地最恆久和堅定的主人,原住民沒有理由,在台灣人民所得超過一萬美金及地球村頻仍往來的今日,在暗夜哭泣。從事高危險的大樓原住民建築工,屢遭意外;當遠洋漁業的原住民兄弟與大海搏鬥,或為捕撈更多的魚產量,而誤入他國因而被捕和監禁異域;當台灣雛妓人口接近十萬的數字,其中百分之七十是原住民少女時,他們都在社會的底層,試問你做何感想?而且你又在哪裡?一個政權如此的凌辱弱勢族群,你還能坐視不管嗎?還能忍耐沉默嗎?」
1994-4-18 台灣時報 致我深愛的排灣族姊妹
這是陳菊到屏東三地門演講「婦女與公共政策」的紀錄。陳菊鼓勵原住民的姊妹奮力戰鬥,同心合力的反抗和爭取應有的權利。
沒想到,同為排灣族的拉瓦克部落,卻在三十多年後,因為亞洲新灣區的開發,還得承受一場殘酷的迫遷。試問你做何感想?
#人權的第一步是對生命的絕對尊重
「在馬曉濱身上,有著反共的政治神話和歷史包袱,甚至有嚴重的政治欺騙。他對於台灣社會一點也不了解,只是嚮往物質生活,政府讓他當了一天的反共義士,就不再理會他,讓他無法適應、生存,只能鋌而走險的撈一筆錢離開這裡。」
「台灣嚴刑峻法,早已嚴苛到以刑法作為報復工具,我們有八十九種「唯一死刑」與一百零六種「得判處死刑」的相對死刑規定,其中絕大部分是不殺人也償命,如果死刑真的有助於改善治安,現有這麼多「死刑條款」,也未具嚇阻作用。何況被判處死刑者,不一定是典型的大罪犯,但卻是經濟上的弱者,若貧富相距懸殊,台灣社會的不平等未見改善彌平,幻想以幾顆子彈來解決治安危機,指是另一種鋸箭式的神話而已。
人權的第一步是對生命的絕對尊重,我們認為社會公義的維護是以使人改過向善為原動力,絕非以報復式的以暴易暴為回應......」
1993-3-10 台灣人權雜誌第25期 再握死囚的手
這是當年非常轟動的案子。反共義士馬曉濱到台灣後,先是被隔離在澎湖的難民營兩年,之後被丟回台灣社會。難以適應社會生活,經常遭到不公平對待的他,與另外兩位朋友犯下了綁架案。儘管肉票安全獲釋,最後三人仍以懲治盜匪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九款的擄人勒贖罪判處唯一死刑。
陳菊非常直接的點出湯英伸案、李師科案以來,台灣社會快速變遷導致的社會邊緣人悲劇的成因:貧富相距懸殊。
直到今日,我們仍然要記得陳菊的提醒,許多的社會悲劇,都是貧富相距懸殊、社會不平等的產物。那些在土地上流離失所的居民,何嘗不是因為身處巨大的社會不平等,才無力抵抗政商財團的種種進逼。
#我們首先該做的便是致力提昇外勞的人權
「唯有本地勞工與外籍勞工間團結(solidarity)的創造,才足以抵擋面對全球化的挑戰。.......當外來勞動力流入一個社會中,之所以能夠發生對當地勞工的替代作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外籍勞工與本地勞工的勞動條件不同,而這個不同的存在是立基在人權待遇不同的基礎上。兩種人權標準,造就了兩種勞動條件,形成了兩種勞工的對抗。」
「在全球化的潮流下,我們也許阻擋不了勞工的流動,但我們卻可以阻擋這個潮流對本地勞工與外籍勞工的分化。既然兩樣的勞動條件,立基於不同的人權待遇,我們首先該做的,便是致力提昇外勞的人權,當人權普世化了,便會減少勞工的相互競價。現今外勞人權的問題,是建立在社會的歧視及不完善的制度之上,我們便必須回到制度上去改善。」
2001-6 植基於勞動人權與勞動競爭力之台灣外勞政策
這是陳菊在近20年前完成的碩士論文,當時陳菊擔任阿扁新政府的勞委會主委,直到高捷泰國移工暴動案辭職下台。在勞委會主委任內,陳菊留下了產業移工膳食費計入工資、八周變形工時等「改革」成績。
時至今日,家事移工、外籍漁工仍未納入勞基法,移工的聘用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剝削與不自由。這些事情,國內的NGO、國際人權組織透過各種管道「提醒」我國政府,但政府多年來不為所動。
即將成為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的陳菊,有沒有辦法落實碩士論文的政策建議呢?明天就知道了,至少是態度的部分。
圖片來源:台權會成立25週年紀念特刊
https://www.tahr.org.tw/publication/106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家事移工團體在臉書發文,指出一名看護移工昨天下午4點多,從新北三重住處下樓丟垃圾,在路邊與朋友講電話,突然遭員警吼罵,要求拿出居留證,更把她上銬帶回。事後發現誤會後,一句道歉也沒有,還直接丟包路邊,分局長今天親上火線表達歉意,澄清沒有丟包,但員警執法確實有疏失,已經祭出嚴懲。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
家事移工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八卦
有家事移工團體在臉書發文,指出一名看護移工昨天下午4點多,從新北三重住處下樓丟垃圾,在路邊與朋友講電話,突然遭員警吼罵,要求拿出居留證,更把她上銬帶回。事後發現誤會後,一句道歉也沒有,還直接丟包路邊。
三重警分局分局長林故廷17日則親上火線,坦承員警疏失,表達歉意。他表示,「對於員警執法失當的行為,本分局已經予以記過一次,用妨礙自由罪嫌移送新北地檢署來偵辦,並將員警調到警備隊。」
家事移工 在 沈富雄 Facebook 八卦
寧可機場不篩,不惜移工斷流
我一向不贊成全國普篩,因為是勞民傷財,徒勞無功。為何要篩?連專家們也都說不出個所以然。
但我主張機場普(快)篩,如果因而取代兩週隔離,真是美事一樁。但陳時中偏偏不篩,他給了兩個讓人啼笑皆非的理由:
(1)偽陽:陳時中說,偽陽將壓垮醫療體系,這真是從何說起?偽陽率小於5%,只要呈陽者再篩一次,不就得了。因為偽陽不可能同一人身上出現兩次。
(2)偽陰:陳時中說,偽陰會引爆社區感染,這一個論點我比較不敢反駁,直到最近他下令12月1日起,所有入境者,包括國人,都要檢具三天內陰性證明。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他把機場全篩外包給所有入境者的祖國或入境國。他對自家篩檢可能發生的偽陰耿耿於懷,為何對這麼多來源不明的可能偽陰卻全不在意呢?
說穿了,機場不篩的真正原因可能是人力不足,試劑用錢買就可以了。疫情發生迄今都快一年了,醫技人員仍然不夠用,這是哪門子的「超前部署」?
印尼疫情正熾,來台的家事移工中,一天就出現20例呈陽性者,陳時中情急之下,下令停止印尼籍移工入境兩週。
為何不在機場,就印尼籍移工全面快篩,不就把問題解決了。兩週後,印尼的疫情難趨緩和,難道要再延兩週嗎?
陳時中可不計後果,且戰且走,我們的老人要且等且活嗎?
家事移工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有家事移工團體在臉書發文,指出一名看護移工昨天下午4點多,從新北三重住處下樓丟垃圾,在路邊與朋友講電話,突然遭員警吼罵,要求拿出居留證,更把她上銬帶回。事後發現誤會後,一句道歉也沒有,還直接丟包路邊,分局長今天親上火線表達歉意,澄清沒有丟包,但員警執法確實有疏失,已經祭出嚴懲。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038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kDbXtqtPxg/hqdefault.jpg)
家事移工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有家事移工團體在臉書發文,指出一名看護移工昨天下午4點多,從新北三重住處下樓丟垃圾,在路邊與朋友講電話,突然遭員警吼罵,要求拿出居留證,更把她上銬帶回。事後發現誤會後,一句道歉也沒有,還直接丟包路邊,分局長今天親上火線表達歉意,澄清沒有丟包,但員警執法確實有疏失,已經祭出嚴懲。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038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ZfPCKqtyk/hqdefault.jpg)
家事移工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前年四月底發生的敬鵬平鎮廠大火,造成兩名移工身亡、六名消防員殉職。這場大火除了讓社會再次關注消防員的職業安全議題,也注意到廠房、住宿不分,讓移工在工廠起火時,因正處於同一建築逃跑不及而葬身火海。移工團體統計,兩年內已有十一名移工因廠住不分命喪黃泉,批評政府在廠住分離的相關規範、查察、裁罰方面系統失靈。就在今天上午,移工團體也來到勞動部外,表達多項抗議已久的訴求。
移工是台灣重要的藍領勞動力,一般熟知的在營建、製造等產業工作的移工,以及在家庭照護老人或障礙者的家事移工,還有在海外一同撐起台灣漁業王國的漁工。這些移工因所屬類別、聘僱方式的不同,適用的法律保障也有差異。
本集節目就各類移工的法律保障做了一些整理,也要來看看不同移工可能面臨的困境與風險。而台灣的政策制度,是否也能做到存優汰劣、提供相應保障。
堪誤:
🔧 13'52" 敬鵬大火口誤為敬騰大火
🔧 15'07" 17條移工人命應為11
➡ 燦爛時光會客室 https://www.facebook.com/628203450612701/
➡ 公視新聞議題中心PNN https://pnn.pts.org.tw/
➡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https://www.civilmedia.tw/
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線上隨時聽!
iTunes 版: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id1489272644
Spotify版:https://open.spotify.com/show/2m8zl28uCEPB2XDIzzrvrg
Firstory版: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2fw0kkocn850833khjgupua
Google版:https://podcasts.google.com/?feed=aHR0cHM6Ly9vcGVuLmZpcnN0b3J5Lm1lL3Jzcy91c2VyL2NrMmZ3MGtrb2NuODUwODMza2hqZ3VwdW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Czj8XFfMIk/hqdefault.jpg)